何处是“江南”(增订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何处是“江南”(增订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隐喻。满族作为异族能够建立起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现了对核心文化区域“江南”的成功改造和治理,清朝对江南的治理策略与其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方略颇为不同,并非传统的“汉化模式”所能完全解释。
本书包含两个主题:一是探研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及其内容;二是考察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权的博弈过程中,如何逐渐丧失自身的操守,最终成为建构“大一统”意识形态协从者的悲剧性命运。
书籍目录:
导论“汉化模式”得失谈与“江南”的复杂涵义
是“汉化”还是“华化”?
“江南”想象:地理的、文化的还是记忆的?
本书各章主旨
第一章 “残山剩水”之喻与清初士人的“出处”选择
“残山剩水”之喻:“南宋一晚明”
一张旧图诱发遗民隐痛
“残山剩水”中的遗民记忆
“残山”与“剩水”之间:“出”与“处”的两难
“山水”易色与风俗之变
“外压”与“内讧”:暴力的传染史
遗民何以会“死易生难”?
“出处”涵义新解与士人群体分化
第二章 礼制秩序的重建与“士”“君”关系的重整
小引:江南“山水”异色之后
“收拾残山与剩水”:移风易俗的意义
“城市”-“乡村”的对峙意象
“夷狄之变”与世家、古礼之兴废
“士”“君”教化角色的转变
对“明末士风”批判的双重意义
帝王也谈“三代”
从“经筵会讲”看“士'君”教化角色之逆转
第三章 “涉世利生”之下的士风转型
小引:乾隆与遗民的同一困惑
复社“余孽”吕留良
党人碑里姓名非
搏斗于“失节”梦魇之中
遗民的交友之道与生计选择
感悟另一种“出处”之境
八股选家与“道义”担当
不一样的朱子“卫道士”
此“崇朱”非彼“崇朱”
谈宋成癖与持守“家法”
“选政妖孽”的多重身份
“天盖楼”商业运营网络
盖棺尚未论定
第四章 “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上)
小引:雍正如何感知“江南”的文化威胁?
鼎革期士人的生活样态与“文质之辨”的再兴
守“文”还是趋“质”?清初士论的两种选择!
经典“文质论”与清初士论的呼应关系
“南宋一晚明”历史反思框架下的新“文质论”
“新文质论”与士人行为的自我规训
“文质论”的重构与“夷夏之辨”历史记忆的纠葛
“文一质”,“南一北”
“文一质”之辨与经典重述
“文一质”关系与先秦历史观的改写
第五章 “文质之辨”:帝王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下)
小引:“文质”与“教化”
清帝对“文质论”的回应及其与士林舆论的合流
汉满族群对“文”之涵义理解的趋同
“质胜于文”:一种新解读
清帝如何应对江南风俗之变?
对“质”的正面肯定:一种统治术
“同中有异”:汤斌与康熙帝眼中的江南风俗及其治理
“质表文里”:帝王生活心态的深层纹理
南巡盛典与乾隆的“奢俭观”
一点余论
第六章 清朝“正统观”之确立与历史书写
小引:从两封交战文书说起
“正统论”谱系简释
空间、时间和种族
朝代更替间到底要比赛什么?
各取所需的选择:从“北宋”到“南宋”
宋遗民的看法:种族问题何以凸现?
“道统”与夷夏大防的纠葛
对“道统”意义的甄别、更改和攫取
以“一统”扩张消解“种族”之别
破解朱子魔咒
历史编纂体系中的君王与士人
《通鉴纲目》如何进入皇家视野
书写规则的制定与乾隆的“节义观”
“君师”与“道治”角色的合一
士人的反应:以袁枚为例
遗民史学内在精神的集体坍塌
私人撰史与故国之思
帝王对“私史”与“官史”之关系的认知变化
士人对历史褒贬权力的自觉舍弃
第七章 “经世”观念的变异与清朝“大一统”历史观的构造
小引:“经世”新解
“私言”如何转化成了皇家“公言”?
儒藏说:公私之辨
私门失守:流通的有序化
“官师合一”的复古真相
士林气质与征集遗书行动的“官守”品格
区分“记注”与“撰述”:以复古为旗帜
革除“私意”:“遗民观”与历史书写
为何崇“周公”而抑“孔子”?
孔子出现的意义
重释“道”与“器”的关系
“道”在历史中的消解和重建“道”之秩序的条件
以“吏”为师:方志修纂与“大一统”的文化布局
“治史”与“治国”
修志与辅佐政教之关系
第八章 文字何以成狱?
小引:乾隆眼中的“天一生水”
“托隐逃禅”未必能“咸登彼岸”
“观风”内蕴的转变
金陵“衣冠冢案”引出的话题
逃隐风格与度牒制度
查禁逆书与“驭人之术”
欲擒故纵
监控嗅觉的培养
《字贯》案牵带出时文追缴潮
文网重压下的士风重组
结论一个场景和四个问题
一 从“明”到“清”:“连续”还是“断裂”?
二 对朱子的崇抑:维系“道统”?改篡“道统”?
三 “经世观”的“常态”与“变态”
四 清朝的“大一统”布局与“江南”的特殊地位
后记
附录如何诠释“正统性”是理解清朝历史的关键 《何处是“江南”?》韩文版自序
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2006)《“感觉主义”的谱系:新史学十年的反思之旅》(2012)、《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主编,2004)等,以及随笔集《生活在哪个朝代最郁闷》(2013),《皇帝的影子有多长》(2016),并任《新史学》集刊召集人及《新史学:多元对话》系列丛书主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隐喻。满族作为异族能够建立起自身的统治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实现了对核心文化区域“江南”的成功改造和治理,清朝对江南的治理策略与其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方略颇为不同,并非传统的“汉化模式”所能完全解释。
本书包含两个主题:一是探研清朝“正统观”建立的复杂背景及其内容;二是考察江南士人在与清朝君主争夺“道统”拥有权的博弈过程中,如何逐渐丧失自身的操守,最终成为建构“大一统”意识形态协从者的悲剧性命运。
精彩短评:
作者:松亭君 发布时间:2019-05-09 14:14:54
终于把这书读完了,作者的核心观点各种评论已经说的很详细了。自己一点感慨是,我们总说历史学文笔好很重要,可是文笔越来越好会不会同时导致文史无别呢?反正我是不大喜欢留良如何如何这样的笔法。要吐槽的一点是这学术书的注释也搞得太随意了吧,还是修订版。最后,我觉得这书还是没法让我完全接受他的观点……
作者:像个神仙 发布时间:2021-06-26 16:28:38
从写作背景看,这篇博士论文从财政切入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必然是新颖且超前的。但从研究方法及具体论证来看,颇具时代特征。期待《财政转型的宪法原理》能够带来学术增量。
作者:曼殊 发布时间:2018-06-03 16:32:00
不是每部分都看全,因为太深了。觉得与自己比较接近的观点。江南在清代帝王眼中和江南士人眼中是不一样的两个世界,后者的财富,文脉,学说,审美,言论,文化艺术是清帝既羡慕又想控制的。江南,不会只是一个地域名词。
作者:千船 发布时间:2019-10-26 17:26:57
只有史料最有意思。当然一些论述也不可多得,然而结论难以恭维。实在是论据不足,以论带史。综合评下,还是四星为妥。不可说过,亦难以言正。
作者:Fal Conde 发布时间:2020-04-28 23:40:05
作者大体是想论证明清鼎革之后,作为“正统文化代言人”的“江南士大夫”是哪能主动和被迫接受自家成为满清家仆的身份地位的漫长过程。书中引用的文献范围不可谓不广,举证的遗民数量不可谓不多,如果作为白描意义的记事本末资料汇编,或许可算做是不错的“史料”搬运工”式作品,让读者了解到一些顺治康熙时代黄宗羲和张岱同遗民侪们的生活状态。可惜作者志不在此,他一方面抽空了实体江南的地理和文化意义,另一方面又炮制出一连串自我臆想的新概念,并企图用“历史研究”的方法自圆其说。对一个跨度如此漫长,涉及超过四五代人的研究对象而言,这个任务显然是过于困难,以至于失败了。历史暴论归根结底只有通过神学手段才能让人信服,任何企图脚踏两条船,既要“有理有据”又要“暴论频出”的做法,归根结底是行不通的。
作者:Mnemosyne 发布时间:2018-08-25 15:45:16
8月阅读-05.对于「江南」内涵的辨析当然极具意义,地理、文化、记忆上的江南,每一个都不那么一样,但是一说起「江南又似乎所有人都知道指的到底是什么。杨念群老师文笔很好,然而从皇权和士林精神世界的关系角度来看,其实是唐以后易代王朝均不能回避的问题,所以可读性高,但在思想史中尚显单一。
深度书评:
帝王心术与“士人精神”——读《何处是江南》
作者:YongtoriBodon 发布时间:2017-06-30 09:11:24
关于“道统”与“政统”的问题学界早已有过大量的研究,不约而同的,大家都会将目光聚焦于宋代。当“三代之治”早已不复之时,好像只有到了宋朝,尤其是北宋时期,才略微有了点三代的影子。邓小南教授的《祖宗之法》,将“与士大夫共天下”看作是一种政治空气,时刻弥散在当时的历史空间与历史进程之中。余英时先生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以及《士与中国文化》中,特别强调了“得君行道”在士人心目中的重要性,虽则自北宋到南宋经历了一个由“外王”到“内圣”的过程,但“纵不可验之一国,也当行之一乡”的士大夫精神,依旧在南宋看似略显狭窄却充满了无比文化厚度与道德优越感的空间之中弥散着。道统,当然是由士人所传承并维持的,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他们的使命。我们如果将历史发展的脉络视为一个连续且不间断的传承过程的话,道统的代代传承与发扬,自东周“礼崩乐坏”“治道分离”以来,便主要经孔子、孟子、董仲舒、汉末士大夫、韩愈、范仲淹、宋初三先生(孙复、石介、胡瑗)、程颢、程颐、张载、朱熹、王阳明等人代代相承。
虽然这一传承谱系非常的粗浅也极为模糊,却也似乎能勾勒出一副脉络图来。这样做的目的,当然是为了突出道统的独立性与崇高性,以使其能够对政统有“制衡”的能力,或者至少能够以道统促政统,以士人规范君王。如此一来,“为帝王师”与“得君行道”便显得出奇的重要,这也是千百年来士人在政治实践层面所不懈追求的目标与荣耀。
事实上,一般认为的道统传承或士大夫精神的发扬,都是作为政统与帝王的对立物而存在的。也就是说,道统传承的独立性非常之强,士大夫精神的保持与学术思想的流变,也是在一定“纯粹的”空间之中所进行的。在这样的一种动态进程中,究竟外力的施加尤其是政治因素的介入影响有多大,却很难以回答。
但我们应当注意到的是,“士人精神”绝不可能只是纯粹的思想史问题,而是受到了多重政治因素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与之相对应并反应的产物。我们固然应当赞赏以余英时为代表的众多学人对士人精神独立性的强调与对学术思想发展内在理路的勾勒,但也必须面对思想史中包含政治史的事实,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的本相。
在对道统传承谱系的勾勒中,两个“异族王朝”明显缺席了,元与清的缺席,似乎也隐含着某种共同性的因素。在这样的因素刺激下,“道统”意外的失去了其往昔的本色,而士大夫阶层也彻底改变了其本来的面貌。姑且置元代先不论,单是清代的问题就值得令人深思。
对于满洲帝王来说,将以怎样的话语与治术来统合士人阶层?如何在“夷夏之辨”的背景下,彻底消弭“心怀前朝”的士人们的抵抗,并重塑本王朝的正统?对于“天之骄子,世之凡人”(欧立德语)的乾隆帝来说,是通过怎样的手段最终改变了整个士林的风貌并完成了对“桀骜不驯,暗流涌动”的江南的控御?这一系列问题,都在杨念群老师的《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一书中有所阐释。
首先关于本书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它并不是一部区域社会史著作,“江南”在本书中主要是作为一种背景和符号而存在的,它具有内涵丰富的象征意义,却在本书中并不以实体出现。也就是说,关于江南的具体情形,如范围、人口、经济、市镇、交通等等,并不在本书的讨论范围之中。其次,虽则本书观察的主体是士人阶层,然而我们却能够发现真正起到支配性作用的主角其实是清朝的帝王们,如康熙、雍正、乾隆。特别是乾隆皇帝,在作者眼中,正是在他的治下,成功完成了对士林的再塑造,彻底改变了士人阶层的精神世界,也最终确立了清王朝的正统性。因而,乾隆帝的种种作为,也成为了本书讨论的一个重点部分。
本书的第一章探讨了“残山剩水”之喻,点明清初士人在面对王朝更替时所面临的痛苦抉择,他们自然而然的联想到了作为历史记忆的南宋,并通过唤醒和强调这一历史记忆,在南明与南宋间建立起了一种微妙的联系。在这样的一种“惨淡”背景之下,无论是“出世”还是“处世”,士人们都必须面对巨大的道德压力,其生存空间中遍布的紧张感,却也从另一个方面不断降低者士人们的道德评判标准,在经历了“代际更替”以后,越来越多的“入世”之人,遂得到了宽容的对待与评判。
本书的第二章对礼治秩序的重建与“士”“君”关系做了探究,上文说过,“得君行道”与“为帝王师”是中国士人的追求与理想,前者可以成为在士人地方上建立礼治秩序的理由与动力(如果无明君可得甚至君并不知礼,那么便应该在地方上重新确立被破坏的礼制,与此同时也反映出面对满洲人,士人在道德与文化上的优越性),后者则是对“士”“君”关系的一种理想化追求。然而在明清易代之时,士人的理想却并不能落到实处,在地方上对礼治秩序的追求,事实上并不可能摆脱清廷的介入与影响。想要“教化帝王”的努力,却也最终被帝王所“反教化”,所谓的“帝王师”,并不具备任何的优越性或崇高之感,他们只是帝王的陪衬甚至是应和者,只能作为背景反衬出满洲帝王的聪慧与卓越。
本书的第三章关注了很现实的话题,即“涉世利生”。士人毕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如何维持自己的生计问题成为了想要“独善其身”的士人所不得不面对并详加考虑的问题。因而,当这些人介入到复杂的社会网络之中以求得生存之时,其形象便会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元,使得人们发现其多重的角色定位。“吕留良”便是作者举出的一个典型例子。
本书的第四、第五章探讨的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那便是清代帝王思想与士林思想的趋同与合流。依作者的看法,甚至有了某种“合谋”的意味在其中。乍看之下,这一结论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作为“江南”的代表,与“士人精神”的实际传承者,面对山河破碎、明清易代的局面,加之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蛮夷入主,士人本不可能与清朝皇帝走向合流。然而对明末“心学”的反思以及对崇尚空谈、浮华的学风批判,士林由“文”转“质”的过程,却也恰恰与满洲皇帝本身的形象有所契合,特别是在“文质之辩”的话语中,“质”地位的提升,与对“文”的反思,恰好与满洲人本身质朴尚武的特性有所联系。加之清代皇帝的有意宣传,“质胜于文”的观点最终占了上风,而康熙、特别是乾隆的数次南巡,也在对江南的实地控御中,终结了士人关于“文质之辩”的讨论,将其引向了皇帝的既定统治策略之中,为清廷的统治提供了便利。
本书的第六、第七、第八章都与乾隆皇帝有关。乾隆帝通过其卓越的统治心术与对士林的控御,不仅确立了清朝的正统性,并以再造的“大一统”历史观念作为崇高的话语统合了士林。而在此背景下的国家以行政力量强力推进的文化工程如《四库全书》,也作为大一统的一部分在思想文化领域进一步地加强了控御,政治权力作为一种力量不断地传导到了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而乾隆帝通过对文字狱的把控,使得政治权力与官方的意识形态通过社会网格体系中的毛细管不断下沉,彻底重塑了士人的世界,最终重组了士风,并在全新的以政治权力为主导的以皇帝身兼治统、道统并作为全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中心的状况下,完成了对“江南”的征服。
归根结底,这本书并不是一本社会史或思想史、文化史的著作,而是一本政治史的著作。作者在历史学的大框架下,试图打通学科的藩篱,并力图跳出对细枝末节的穷追不舍,改变史学研究的碎片化倾向,最终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因而,这本书便非常具有启发性。我在这里不由得想起杨老师在完成本书前的上一部专著《再造病人》,从那本书中我们可以鲜明的感受到其深刻的受到了福柯的影响。虽然这本书没有上一部那样“后现代”或“理论风”,但其实福柯的影子依然是存在的。《在规训与惩罚》中,福柯不只是探讨了监狱诞生的本身,而是为我们勾勒出了“规训”的魔力并点明了“知识就是权力”的真相。因而,福柯事实上是悲观的,似乎我们只要在社会上存在并受多重关系的制约,便必然会在各种权力关系中被规训,这是我们不可逃脱的命运所在。而“现代化”本身,也不过是在加速这一进程而已。对于清代的士人来说,在帝王心术与权力关系面前,所谓“士人精神”的维持,几乎已成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为双方并没有真正彼此对话和互动的可能,其永远处于不对等的状态之中。这本书在一开头写道:“士林思想与行为虽有其自我运转的逻辑,但其思想在清朝严酷控制的氛围下越来越难以自足的状态存活下去,在与清朝君王的博弈中,士林阶层越来越成为其整体政治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才是中国文化与思想的终极命运。”杨老师欲与余英时先生对话的愿望很明显,似乎余英时的一般关于中国士人的观点恰恰站在了这段话含义的反面。然而我想说的是,余英时也曾明确表达过“悲观”的看法,这也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其复杂的心境吧,他曾引用朱熹的话道:“二千三百年间,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或许对这一问题,我们还有更多可关注和探讨的余地吧。
《何處是“江南”?》
作者:谷子 发布时间:2011-01-03 12:33:10
題目很吸引人。翻讀數頁,對作者行文頗不嚴謹,有不少文史硬傷這點有點失望。
P27:常常“賡和于殘山剩水之闲”。
原文必爲“閒”。這可能不是手民之誤,而是作者只知“閒”通“閑”,不知亦通“間”。
P24引用明遺民呂留良、吳之振原文,多次出現“残山胜水”,作者在P25页说:“吕留良笔中(引者按:原文如此,一般说成“笔下”)的“胜水”之“胜”在大多数的遗民文献中多写作“剩””。
我這裡很疑惑。未見“勝”(簡化字作胜)有通“剩”的用法。未見呂留良、吳之振原文,不敢斷定,但我想,這裡是否用的是“賸”字。“賸”被作者看成了“勝”,再簡化為“胜”,越差越遠。若果如此,則是不識字了。
P380引用戴名世慨歎明遺民後代不敢傳佈祖父文章,以免罹禍的原文後,作者說,“這些遺民子孫持有如此窘迫的畏懼心態往往與乾隆禁書令的發佈和督導日趨峻急有關”。戴名世爲順治康熙時人,死於康熙年間的文字獄,其去世時,乾隆尚未即位,如何能用戴名世的文字證明乾隆中後期的禁書令如何如何。
還有作者的一些議論流于過度闡釋,例如,說“天一生水隱隱透露出的傲視天下的文化霸氣,使乾隆略感不快”,於是乾隆仿照天一閣建四座官方藏書樓,是欲以“大一統”收服江南文宗云云。其實,乾隆進行文化統制,防範江南,是無疑義的,但是其仿照天一閣建制,不過是技術問題而已,并無作者所臆想的那些問題,天一生水并無什麽“傲視天下的文化霸氣”,也看不出乾隆對天一閣的命名有什麽不滿,對乾隆進行摧殘文化的罪惡,自應揭露,但不必如此過度闡釋。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4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微信读书(550+)
- 内容齐全(264+)
- 速度慢(544+)
- 速度快(304+)
- 二星好评(73+)
- 一星好评(93+)
- 差评少(505+)
- epub(622+)
- 无水印(407+)
- 下载速度快(391+)
- pdf(593+)
下载评价
- 网友 饶***丽: ( 2024-12-31 07:57:21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2-25 03:20:15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权***波: ( 2024-12-19 09:19:01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訾***雰: ( 2024-12-17 03:45:42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訾***晴: ( 2024-12-12 06:29:38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菱***兰: ( 2024-12-22 23:14:28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石***烟: ( 2024-12-31 11:22:1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车***波: ( 2025-01-09 02:55:08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孙***美: ( 2024-12-14 04:14:15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喜欢"何处是“江南”(增订版)"的人也看了
试题调研 高考题型全练 语文 2023年新版 天星教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人格障碍的认知行为疗法(第3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国歌剧的唱法与舞台表现研究9787517074052兴海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英语<二>全真模拟试卷(2020中公版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 人民出版社 9787010098753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领导力 由教训型到教练型的经理人【售后无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米芾行书《蜀素帖》入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数学小天才探案组:失踪的队友(解密斐波那契数列,找寻线索背后的秘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同步字帖课课练(三年级上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靓丽生活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 李信 主编 航空工业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版 OXFORD牛津英汉双解商务英语词典牛津商务词典 商业英语字典 剑桥商务英语考试BEC中英语学习者工具书 华夏出版社任选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23秋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上册(套装共4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正版 黑色禁药精选画集《繁华子》 精装典藏版 盗墓笔记天龙八部冰火魔厨等插画集动漫画册音皇作者古风美男图鉴书籍 漫友文化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牛津初阶英汉双解词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8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