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10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精美图片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619144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10
  • 页数:223
  • 价格:26.63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10

寄语:

团购优惠,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章 导言

一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意义

(一)道德认识论

(二)道德认识

(三)研究意义

二 外研究综述

(一) 专著研究

(二) 专题研究

(三)国外研究

三 研究方法

(一)文本诠释方法

(二)比较方法

(三)历史分析的方法

四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知之始

一 天人之分

(一)荀子之“天”与“人”概念

(二)不求知天

(三)制天命而用之

二 心物之分

(一)“心”之概念

(二)心与物

(三)心与性

三 性伪之分

(一)“恶”之由来

(二)“伪”之必要性

(三)化性起伪

四 小结

第三章 知之方

一 分类

(一)物类

(二)礼义之类

(三)伦类

二 推类

(一)荀子之“推类”

(二)推类而不悖

(三)类不可必推

三 统类

(一)从其类

(二)从其道

(三)礼义之统

四 小结

第四章 知之径

一 礼

(一)荀子之“礼”

(二)“礼”之由来

(三)“礼”之社会功能

二 学

(一)“学”之本义

(二)“学”之方法

(三)“学”之德性

三 圣人

(一)荀子之“圣人”

(二)“圣人”与“礼”

(三)“圣人”与“道”

四 小结

第五章 知之验

一 “道德”之合

(一)荀子之“道”

(二)“德”之含义

(三)合“道”与“德”

二 天人之合

(一)心物合

(二)性伪合

(三)天地人之参

三 知行之合

(一)荀子之“知”

(二)荀子之“行”

(三)比中而行

四 小结

第六章 知之成

一 人以“群”分

(一)“群”之社会性

(二)“群”之逻辑性

(三)“群”之道德性

二 明“分”使“群”

(一)“群”与“分”

(二)“群”与“义”

(三)礼乐和“群”

三 “群居合一 ”的圣王之道

(一)“圣王”说

(二)圣王之“神明”

(三)圣王之治

四 小结

余论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与中国当代社会

一 苟子的道德认识论与当代道德实践

(一)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二)对现代个体道德修养论的启示

(三)对现实道德生活的指导意义

二 荀子的道德认识论与中国现时代

(一)“圣人”道德榜样的构想

(二)应对多元主义道德文化的价值

(三)对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价值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喜洋洋 发布时间:2019-09-04 17:45:27

    超级可爱的绘本了,我也想吃!煎饼果子,锅贴,还有做法,棒棒哒

  • 作者:黑猫警长 发布时间:2022-02-19 19:03:47

    作者似乎是某医院的“业余”选手?整个书似乎要刻意抹除作者自己的信息,只留下一个名字。

  •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2-27 20:49:23

    :

    B846/1142

  • 作者:假驴 发布时间:2020-05-04 23:57:01

    一个有闲空的领导,怡闲情写的书吧!半个小时翻完,排版不错,照片挺好,至于文字,就绝对对不起它的标价了。“小小的房子里,有这样一个小小的人家,而这个小小的人家中,又拥有一个小小的庭院,在小小的庭院中,种着小小的树,在小小的树旁就是一条小小的运河,小小的运河边,正系着一条小小的游船。这艘船好小啊,甚至都小到了有一种幽默感,简直像一个大浴盆一样!”这文字,幽默吧!

  • 作者:越越越越酱 发布时间:2020-08-12 21:55:52

    读完心理甜甜的

  • 作者:lhrzrzlh 发布时间:2021-10-05 19:42:04

    颐堤港西西弗;


深度书评:

  • 【轉】吳飛|讀整理本《五禮通考》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3-07-30 21:41:33

    原刊《历史文献研究》第46輯

    此文部分内容以“整理本《五禮通考》的點校特色”爲題,刊發於《人民政協報》2021年1月25日國學版

    方向東、王鍔先生歷時十六年整理完成的秦蕙田《五禮通考》近期由中華書局出版,全書分裝成二十册,長達600多萬字,學界内外普遍認爲該書是當代禮學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實是可喜可賀。

    此書裝幀精美考究,排版佈局相當用心,繼承了中華版古籍的一貫傳統,非常適宜閲讀。除了外觀漂亮,《五禮通考》的點校品質更是一流,讀者足可放心使用。兩位整理者都是當代學界文獻整理和禮學研究方面的大家,有着豐富的整理經驗和廣博的專業知識,更對版本校勘相當熟悉。參與此書點校的還有二先生的多位高足,皆能不違其師之嚴謹作風。這部《五禮通考》整理本在版本選擇、點校體例、文獻校勘方面都相當用心,因而保證了它的點校品質。

    首先,在版本選擇上,兩位整理者經過仔細甄别,採擇精當。關於《五禮通考》的版本,點校者充分吸收了既有研究成果,廣泛研讀和比對各個版本,分析了各自的優缺點,最後决定,“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四庫》本作底本,以味經窩本、乾隆本、光緒本爲對校本進行整理”。之所以選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是因爲《四庫》本是以味經窩通行本(簡稱乾隆本)爲底本,進行了一定的删改,“整體品質,遠勝於他本”。有些地方是味經窩本、乾隆本、光緒本均有脱誤的地方,只有《四庫》本無誤。當然也有《四庫》本有脱誤的情况,所以又依據另外三個版本進行校勘,版本之間有差異,無法判斷正誤時,整理者都找回到史源以確定是非,這樣就保證了點校本最大程度地吸收各本之所長、避免各本的脱誤之處。同時,整理者也根據《四庫》本,將蔣汾功、顧棟高序以及秦蕙田自序置於書前,而將盧文弨、盧見曾、方觀承、王鳴盛等人的序,《四庫總目》提要、王欣夫跋都置於書末,這也最大程度吸收了各版本的資

    其次,在點校體例上,兩位整理者的决斷可謂典範。古籍本來是没有標點的,但古人爲了讀書通順,也會簡單地做一些句讀,但這和現代標點體系非常不一樣。由於古人寫作時心目中并没有現代人的這種標點體系,當我們以現代標點體系來句讀古書,就往往會發生各種問題,難以取捨。因而在古書點校中,不同的點校者常常爲一些基本體例發生争執。王文錦先生曾經説過,古籍的現代點校,并不是機械的語法作業,而是在保證斷句無誤、基本通順的前提下,盡可能以點校將文氣、語勢表現出來。點校與翻譯非常類似,對原作品不僅要得其形,更應該得其神,所以也要有類似“信、達、雅”的標準。能達到王文錦先生的這種高要求,就不僅需要點校者保證基本的語句通順,没有斷句錯誤,又不能在每個可下標點的地方都點標點,如若將文言文語句點得過碎、過破,就失去了文言文的文氣,把一篇好文章毁掉了。因而,在標點時,有些現代標點不一定必須使用,有些習慣用語,也不一定要點破(比如“堯舜禹”就不一定點成“堯、舜、禹”,“元明清”不一定點成“元、明、清”),甚至語勢到了,一長段一氣連讀,本就是作者的意思,如果一定要在中間點斷,就完全違背了作者的初衷,神韻全失。這要求的不僅是點校者對漢語語法的理解,而且還有閲讀文言文的基本修養。在頓號、引號、書名綫、專名綫等的使用中,尤其需要點校者把握分寸。方、王二位的點校,僅用了不得不使用的十種標點符號,而且盡可能避免繁冗。如其使用引號時不超過三層,每段文字若只有一層引用就不加引號;對於經、注、疏、傳、記、箋、集解等,一律不加書名綫(當然,書中偶有未能嚴格遵守這一條的地方,亦在所難免)。筆者自己在點校時,對於如何使用冒號、引號、書名綫就總是猶豫不决,以致最後經常弄得極爲繁複、不乏前後矛盾之處,深感二位先生這種統一而簡潔的方式,是最好的處理辦法。因而,整理本《五禮通考》不僅很少出現點斷錯誤的情况,而且最大限度地照顧到了原文的語勢,保持了原作的神韻,使讀者讀起來琅琅上口、疾徐有度、鏗鏘有力。

    最後,在文獻校勘上,二位先生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張濤先生閲讀《五禮通考》時曾經發現了書中引用史料時的不少問題,并由此窮根究底,發現編著者對於每條材料,并不像秦蕙田自稱的那樣,老老實實地去核對原文,而是很多直接從《文獻通考》《古今圖書集成》轉引而來,又没有認真核對原書,所以出現了不少訛誤。(1)[①]整理者在“整理凡例”中指出:“《五禮通考》大量徵引《十三經注疏》《二十二史》《通典》《文獻通考》《册府元龜》《唐開元禮》等文獻資料,經過甄選裁剪,歸入相關類别之下。對於這些内容,我們逐一覈查原書,凡《四庫》本有訛錯衍倒者,改正并出校勘記説明。”説起來簡單,但面對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逐一核對,這是秦蕙田等人宣稱要做,但實際上并未完成的事。其實,秦蕙田這些編纂者有責任一條一條地核對原文,按照點校慣例,整理者在未發現明顯問題的時候,并没有義務一定要逐條核對,但方、王二位出於認真負責的態度,要做本該秦蕙田等人做的工作。雖説現代的學者擁有了資料庫、電子版等大量現代工具,但逐一查找出處、核對文字,仍然是相當費時費力的工作。那麽,整理者們到底有没有做這些工作呢?我們可以對照張濤先生指出的一些錯誤,看一下點校本的情况。

    1.卷二百四十三引《宋書·禮志》“殿中郎率獲車部曲,在大司馬之後”,《四庫》本“獲車”訛作“護軍”,整理本改正,并出校勘記。

    2.《宋書·禮志》“校獵日平旦,正直侍中奏嚴”,《四庫》本作“校獵日平旦,正直侍中奏‘中嚴’”,整理本未删去“中”字。

    3.《宋書·禮志》“正次直侍中、散騎常侍、給事黄門侍郎、軍校劍履進夾上閣”,《四庫》本作“正次直侍中、散騎常侍、給事黄門侍郎、散騎侍郎、軍校劍履進夾上閣”,整理本雖未删去“散騎侍郎”四字,但在校勘記中指出,“光緒本、《宋書·禮志一》無此四字。”

    4.卷二百四十引《南齊書·武帝本紀》“(永明四年閏月)戊午,車駕幸講宣武堂”,《四庫》本引作永明三年,點校本改爲“四年”,并出校勘記。

    5.同卷引《陳書·後主本紀》“至德四年秋九月甲午,車駕幸玄武湖”,《四庫》本系於禎明四年,而禎明三年陳已亡,點校本未改正。

    這五處錯誤,點校本改正兩處,指出一處異文,默認《四庫》本之“中嚴”,一處未改,這已經是非常好的成績。其中有些錯誤,在光緒本已經改正,點校者面對這種情况,必須查考其史源,方能判斷究竟哪個版本正確。但有些錯誤光緒本也未改正,則係點校者直接對勘原書改正的,這真如同大海撈針,遺漏若干亦在所難免。點校者之盡心,當已勝過原編纂者和刻印者。張濤先生指出,有些錯誤,在味經窩初刻本的校語中已經指出了,而乾隆本和《四庫》本却均未能改正,竟然是因爲改正會導致版面重排,帶來繁難。

    有上述這些優點,可以説,用此點校本,反而比使用《四庫》本更可靠,因而,此書的出版,必將在許多方面推動學術研究。其中大致有三個方面:作爲一個禮學、禮制資料庫的文獻價值,對清代學術史研究的推動作用,對秦蕙田等編纂者本人的研究。

    首先,作爲一部資料集,《五禮通考》的作用,非常類似於《通典》《文獻通考》等書。點校者在“整理前言”中盛贊秦蕙田編纂《五禮通考》之功,認爲他就是朱子曾期待修禮書的“大大底人”。《五禮通考》甫一問世,即受到廣泛關注,以後曾國藩、梁啓超、章太炎諸先生都極爲推崇,首先是因爲此書爲相關學者提供了極爲方便查找的資料庫。在這一方面,我們無論怎樣推崇《五禮通考》的意義都不爲過。到了今天,雖然已經過去了二百多年,讀者仍然可以從中很方便地找到禮學、禮制的大量資料,這不僅是因爲編纂者盡可能全面地搜集資料,而且取决於其編纂方式。較之其他同類資料集,《五禮通考》的基本特點是經、史互補,即不僅列出了最重要的經學資料,而且在每個禮學條目之後,羅列了歷代的相關史料。這種編排方式,一方面反映出經史一體的思想特色,另一方面,經、史之間的張力與差異也一覽無餘。

    資料集不應該是流水帳般的資料收集,而要依賴編纂者的卓識,忠實地反映出資料本身的特點和基本問題。對於史料的採擇與分類,秦蕙田等人也獨具匠心,特别是將“學禮”“觀象授時”“體國經野”“設官分職”等内容列於“嘉禮”部分,雖不免爲《四庫》館臣譏爲“炫博”,却也反映了編纂者對於禮學制度分類的獨特理解方式。其“學禮”之部,當取自朱子《儀禮經傳通解》,“觀象授時”之部,不僅將對禮學影響深遠的推步之學納入其中,且非常詳細地將明清傳教士帶來的西方天文學成果納入其中,至於“體國經野”“設官分職”之部,本來就是《周禮》的應有之義,將其納入“嘉禮”,自比納入其他部分更恰當。源於《三禮》的禮學,是爲傳統中國制度進行分類的一個基本架構,如何爲各種禮制分類和排列,本就體現了研究者對禮的理解,《儀禮經傳通解》《讀禮通考》《禮書綱目》《五禮通考》,以及後來的《禮書通故》等禮學大書,對禮的分類都有獨特的理解,各自構成一個禮學體系,都是值得今人認真研究的。

    集中完成于康乾之際的《讀禮通考》《五禮通考》和《禮書綱目》,均以朱子禮學爲標準,但實際的禮學架構并不相同,除去其各自的資料價值之外,也都具有其值得研究的自身價值。這三部禮學大書,共同構成了從清前期由明遺民開創的學術思潮發展到乾嘉盛期的經學繁榮的學術過渡。《讀禮通考》的實際捉刀者萬斯同受業于黄梨洲,其署名者徐乾學是顧亭林的外甥,二人是直承黄、顧兩先生的下一代學者,在總結、思考朱子學之時,推進經學問題的研究。其時清廷的官學也以朱子學爲中心,康雍二朝修撰了不少尊朱的經學著作,方苞即深深地參與其事。而在《五禮通考》的編纂中,方氏後人方觀承參與甚多,且其喪禮之部以方苞的《儀禮喪服或問》爲附録,更體現了這一學術取向。秦蕙田非常自覺地按照自己對朱子禮學的理解來編纂《五禮通考》。[②]他認爲,《讀禮通考》之“規模體例,具得朱子本義”,他自己編纂《五禮通考》,則“一依徐氏之本,并取向所考定者,分類排輯,補所未及”,即以《讀禮通考》的體例,來編纂吉、嘉、賓、軍四禮,在凶禮部分,對於《讀禮通考》已經編纂的喪禮部分,僅編入《儀禮》中的喪禮四篇及相關討論,而略于史事,而另有“荒禮”“札禮”“烖禮”“禬禮”“恤禮”“唁禮”“問疾禮”等部。

    與秦蕙田同時期的江永更是服膺朱子學,曾作《近思録集注》。他在編纂《禮書綱目》時,同樣以續成朱子之業爲志,但與兩部《通考》的體例安排非常不同,而是按照《儀禮經傳通解》的禮學架構,以《儀禮》爲基本綱目,再以五禮分類,而形成嘉禮、賓禮、凶禮、吉禮、軍禮的次序,其後又有通禮、曲禮、樂三部,而被《五禮通考》納入嘉禮部分的曆法、官制等内容,則被江永納入通禮之中。顯然,這種對朱子的繼承方式與兩部《通考》并不相同。可見,在這一時期總體上的尊朱風潮下,其實湧動着相當不同的思考方式。因而,到了江永、秦蕙田下一代的學者,就終於打破了尊朱風尚,開創了乾嘉學術的新局面。

    戴震出自江永門下,又曾參與到《五禮通考》的編纂當中。江永殁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秦蕙田殁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按照錢穆先生的考證,其時戴震批評朱子的思想,已經基本形成。[③]除戴震外,參與《五禮通考》編纂的,還有錢大昕、褚寅亮、盧文弨、盧見曾、王鳴盛、顧棟高等人,均將成爲乾嘉學術中極爲活躍的學者,他們出現在《五禮通考》的編纂隊伍中,也表明了《五禮通考》的過渡性質。從尊朱的清代前期學術到標舉漢學旗幟的乾嘉學術,究竟是如何轉變的,江永和秦蕙田都是值得研究的關鍵性人物,而《五禮通考》更是見證了兩種學術範式的轉换,對其禮學架構與案語中體現的學術思想的研究,將是回答這一問題的重要綫索。

    要研究秦蕙田自己的學術,最重要的當然是《五禮通考》的禮學架構和大量的“蕙田案”。如果此書確爲秦蕙田所主持修撰,且“蕙田案”皆出自其本人之手,則這都將是研究秦蕙田禮學思想的第一手資料。不過,我們不得不提一下《五禮通考》的著作權問題,這是清代學術史上的一樁著名公案。梁啓超先生曾經提出:“徐乾學的《讀禮通考》,全部由季野捉刀,秦蕙田的《五禮通考》,恐怕多半也是偷季野的。”[④]這一説法其來有自,秦蕙田之後不久,即已有人懷疑《五禮通考》有剽竊之嫌。對《五禮通考》著作權的懷疑二百多年來不時浮現,究無實據。所幸治學嚴謹的張濤先生親自到浙江圖書館找到了題名徐乾學的鈔本《五禮備考》殘篇,詳細比對了《五禮通考》與《五禮備考》的相關内容。從其行文可以看出,張濤先生爲了盡可能做到不冤枉秦蕙田,努力在最大限度上將一些相同的内容當作巧合。由於兩部書研究主題相同,而且都是明確按照《讀禮通考》的體例做的經史資料集,其間出現内容重合的概率本就非常大,一般性的重合并不能成爲判定秦蕙田剿襲的鐵證。比如二書均按照《通典》體例以吉、嘉、賓、軍、凶之次序排列五禮,這不能證明秦蕙田爲剿襲;二書對凶禮各部的次序排列也完全相同,仍不能證明秦蕙田爲剿襲;二書均於“軍禮”之部首列軍制,雖於歷代禮書中極爲罕見,但這還是有英雄所見略同的可能,而不能判定秦蕙田爲剿襲;二書資料編排方面有極其相似的結構框架,雖然令人生疑,但仍然不是秦蕙田剿襲的鐵證;然而,二書即使在非常個人性的案語上,仍然有雷同的地方,《五禮備考》中的很多案語原文,竟然堂而皇之地出現在《五禮通考》中,而且赫然冠以“蕙田案”三個大字!這樣的情况恐怕再也不能以巧合之説來解釋了!張濤先生給以同情式的理解,得出非常公允的結論:

    秦蕙田等人確曾獲得若干徐乾學五禮遺稿,并受其影響,甚至干没其部分成果,現存的《五禮備考》殘稿可爲明證。儘管與《五禮備考》相比,《五禮通考》已有很大不同,其著作權仍應歸秦蕙田所有,但對《五禮通考》而言,《五禮備考》是内容、結構與主旨最爲相近的前人成果,遠非其他著作可比。秦蕙田隱瞞了曾經取得閲讀徐乾學等人稿件并容納吸收其成果的事實,不無掠美之嫌,遂導致著作權公案的發生。[⑤]

    我們指出這個事實,并不是否定秦蕙田等人的成就。客觀地説,《五禮通考》的編纂者只是參考了《五禮備考》,用到了後者的部分成果,而其絶大部分内容仍然應該是來自他們自己。秦蕙田的行爲并不比現代的許多剿襲者惡劣,而徐乾學對萬斯同成果的干没,恐怕也要比秦蕙田惡劣得多。但我們今天仍然要正視這件事,除了還原萬斯同、徐乾學、秦蕙田之間複雜的學術糾葛之外,還應更真實地研究從萬斯同到秦蕙田之間的學術轉變過程,從而使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從清初到乾嘉之間禮學研究的演進,以及秦蕙田在這個過程中究竟應該處在什麽位置,我們在研究《五禮通考》中的禮學思想時,究竟應該在多大程度上把它當作秦蕙田的著作。

    今日《五禮通考》整理本面世,兩位點校者宅心仁厚,在盛贊秦蕙田著作之功的時候,爲賢者諱,而不願指出這一點,用心亦可謂良苦。但這未免會埋没萬斯同、徐乾學之功。我們現在受惠於前賢、使用《五禮通考》中的資料、與大量案語中的學術思想對話之時,除了對秦蕙田等編纂者、方向東和王鍔等整理者心存感念之外,還不應該忘記萬斯同和徐乾學的篳路藍縷之功,如此方能更全面地對待這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註釋:

    [①] 張濤:《〈五禮通考〉史源舉要》,《中國文化研究》2011年秋季卷。

    [②] 參考曹建墩《論朱子禮學對〈五禮通考〉的影響》,《江海學刊》,2014 年第 5 期。

    [③]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中華書局,1984 年,第 322 — 323 頁。

    [④] 梁啓超著,夏曉虹、陸胤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年,第 112 頁。

    [⑤] 張濤:《〈五禮通考〉著作權公案初審》,《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 年第 5 期。

  • 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对抗愤怒的执行手册

    作者:六斋小熊 发布时间:2022-06-25 00:55:15

    这是我阅读过的第二本我没有见到实体书就决定入手阅读的书目。之所以看到推荐就直接入手是因为这本书所讲的问题刚好就是我正在面临并且也很感兴趣的问题。而且在被推荐到这本书的前几天,我刚刚和朋友讨论过我的脾气。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我是一个脾气很好的人,没想到好几个密友对我的评价都是“脾气不好”、“你要点脸吧”这种。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惊,我没想到我对自己的认知居然有这么巨大的偏差。我并不是一个经常发脾气的人,只是一旦发起脾气来会显得有点吓人,或许发脾气的同时会伴随摔东西啊、击打墙壁之类的。所以这本书所要讲的事情刚好就是我自己需要进一步了解的事情。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在阅读完上一本书之后马上开始阅读这本书。

    整本书的写作逻辑十分清晰。作者先是介绍了“暴怒”的危害,然后从两个不同的维度给“暴怒”进行了分类。一个维度是“暴怒”发生的时间,分别为突发型和累积型。第二个维度是暴怒发生的原因,分别为生存型、无力型、羞耻型和生存型。在介绍每一个类型的“暴怒”后,作者都附上了如何摆脱这种“暴怒”的方法,这个部分就很像执行手册。作者还从个人成长经历以及器质性病变两个方面介绍了易暴怒性格的产生原因,并且制作了一个定性的问卷来让读者进行自测,看自己是否存在“暴怒”的问题。可以说,这本书把“暴怒”是什么、如何产生、有哪些类型、每一种类型是如何产生、如何避免陷入“暴怒”等问题讲得简单易懂,并且很全面。书中涉及到的例子都来自作者自己咨询时的来访的经历。这本书对于想要了解“暴怒”并想摆脱“暴怒”的人来说真的是值得一看的书。按理来说这么一本又优秀又有用的书籍我应该给五星好评才对,但是我只给到了3星,甚至在阅读过程中一度想要给两星。这是因为这本书好的地方十分出众和明显,但令我觉得不适的地方也很明显。我觉得这本书好的地方属于比较共性的好,而令我不适的地方其实有很大程度的个性化原因在。

    首先是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整本书的内容虽然感觉很科学、很严谨,但是作者的行文风格还是十分像心灵鸡汤。他给出的解决每一种暴怒的办法基本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并且整个流程其实看上去无比轻松。当然它比心灵鸡汤好的多的地方是她所给出的解决方法是真的可以按图索骥去一步一步进行的。但其中很多建议在我看来都有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尽管作者自己多次强调某一些观念上的问题的转变是很困难的、是最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但和他提提到的事情本身比这些陈述还是显得过于轻松和高高在上。比如在讲到累积型暴怒的时候,作者要我们去学习原谅伤害过的我们的人、不要沉湎于过去的伤害之中,劝读者想到既然过去的生活已经被那个人毁了,那么就更不应该让他继续毁掉以后的生活。在被抛弃型暴怒的部分,作者说要让我们自己建立安全感、要和能给你安全感的人待在一起。在生存型暴怒的部分讲到我们要相信这个世界是基本安全的、没有那么多危险的。他所有的转变观念以后对自己进行洗脑、然后逐渐学习转换看问题的角度、然后冷静分析问题等我觉得都很好,就第一步的观念转换他真的表达的就高高在上。至少他给我带来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我想就是这一点点对我来说不太舒服的地方影响了整本书在我心中的评分,但这却不影响我发自肺腑的感慨这是一本十分值得阅读的书籍。

    因为这本书把暴怒分类的特别好,我在几乎每一个暴怒的部分都看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或者经历过的事情。甚至在那个定性的测试中我也得到了“我有暴怒问题”的结论。首先我想到的就是我第一次在精神病院普通精神科就诊,那个时候我给医生的描述是觉得自己出门看到其他人就很生气,坐在地铁上老是想杀人,对一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无法忍受想要去报复他们。那次除了我以外还有我的朋友,他是因为觉得自己抑郁了所以想去看看。结果我们两个都经过一系列检查之后,我朋友看的大夫并不建议他吃药,只是觉得他应该再自己多调整调整。而我的大夫直接给我开了一个月的德巴金,主要成分是丙戊酸钠,是用来缓解狂躁愤怒的情绪的。我按照遗嘱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好像是好了一点。而我在2020年上半年被大夫确诊为抑郁的时候,从五月一直吃抗抑郁和抗焦虑的药,直到八月。那段时间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火气那么大,每天打游戏也很生气,上网看到脑残眼乱也很生气,于是就在一个商场因为一件特别小的事情和人打起来了,甚至最后还叫来了警察。虽然我被打的比较严重,但是其实也没大事,都只是皮下出血而已(皮糙肉厚的好处)。唯一遗憾的是第一次公共场所打架没有打赢。后来我去医院复诊的时候我给大夫讲了这个情况,大夫觉得我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于是在我日常吃的药里又给我加了德巴金。我想这都是我的内心深处(我觉得用大脑深处更合适)一直残存的暴怒在起作用的证据。

    在作者分类后得到的这几种暴怒中,我发现有几个类型我似乎经常遇到。第一个就是积累型暴怒。就是一个需要一点点累计一点点加深愤怒,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这种事我以前似乎经常发生,不过近期发生的是因为我的学校让我填的离岗的表。我之前做辅导员,后来领导们知道了我的抑郁症诊断,于是我就被离岗了,并且也没获得学校层面的安慰。我那个时候感觉我就是一个被用坏的螺丝钉,我努力的完成着自己的任务,突然有一天被人发现我这颗螺丝钉有些滑丝了,于是我就被拿了出来随意的扔在了废弃物的桶里,和那些出场就是残次品的废物们获得了相同的待遇,这真的是一种卸磨杀驴的感觉。直到后来看着以前的同事们每天忙的双脚离地,我逐渐释然了,我想着我开始感恩学校让我能够休息。我以为我已经不会再收到这件事的困扰了,直到学校让我填表的时候,在离职理由里要我写“科研任务重”,而并不允许我写本来的理由(我认为是:学校领导认为我的状态不适合继续履行工作职责),这让我感到学校敢做不敢当,已经消失了许久的怒火又再一次引燃。虽然这一次并没有发展成暴怒,但我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我其实正在经历累积型愤怒。

    无力型愤怒、耻辱型愤怒和被抛弃型愤怒也让我对应到我生活中的很多事上。本书解释的无力型愤怒就是这件事请超过了自己的可控范围所以我就生气了, 我对这件事没有办法。我想每一次玩游戏碰到奇葩队友的时候的愤怒应该都是这种,的确很像“无能狂怒”,我很生气但是我毫无办法。耻辱型愤怒在我身上多见于和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母亲经常用一些“倒霉社会新闻”套到我的头上,比如看到有人走路撞树了,就会问我有没有撞过;看到有人走路掉地铁里了会担心我也掉下去;看到有人性生活不安全会担心我得艾滋病。每当这个时候我都觉得我在被当成一个傻子对待,并且会马上回报给母亲巨大的愤怒的洪流。而只要换了话题我记也就立刻好了。我想着就都是我得耻辱型愤怒经历。而被抛弃型愤怒我觉得更多的是和累积型愤怒进行结合,它包含了迄今为止很多令我心痛、心碎、引发仇恨等的事情,比如在和第一任住在一起的对象分手的时候被直接要走了家里钥匙,马上就觉得被抛弃。母亲发现一些我的事情,她没有跟我说而是把我诱骗到亲戚家让亲戚组成联合说服团来对我进行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的围攻。我那个时候一旦求生欲再小一点点我应该就会跳楼了。而且也还好是我确诊抑郁之前发生的,要不估计也直接跳了。对我来说还有羞辱型愤怒和被抛弃型愤怒地结合,当然表现形式还是累积型。这就是小的时候数次和母亲的争执在心中留下的伤痕。被吐吐沫啊、被辱骂贬低啊、被把自己的东西全部扔掉、在被自杀胁迫下做选择、离家出走等。这些事情带来的愤怒情绪就像一座死火山,但是我很难保证它们什么时候会变成一座活火山。

    如果把我这么多情绪都比喻成火山的话,阅读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这些火山的结构和地貌以及它们喷发要满足的条件。并且这本书也告诉我如果我的情绪场中要产生新的火山的时候会有哪些兆头,并且如何阻止情绪场中再产生新的火山的方法。这本书所给的那些方法对我来说很多都是很难实践的,但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愤怒、自己的脾气的了解加深了太多太多,好像一下子从地球表面直击地心。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这本书是相当值得我们花时间和心思来阅读的,尤其是针对那些比较容易发脾气或者一发脾气就吓死一帮的人。本书的这种介于专业心理学书籍和解决手册之间的形态也增加了书本的可读性。再提出问题以后,马上就会告诉你要如何解决。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无漏页(603+)
  • 购买多(140+)
  • 体验差(342+)
  • 全格式(313+)
  • 目录完整(664+)
  • 格式多(491+)
  • 超值(67+)
  • 微信读书(446+)
  • 中评多(425+)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怀: ( 2024-12-23 12:03:3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龚***湄: ( 2024-12-26 06:46:33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晏***媛: ( 2024-12-12 15:48:55 )

    够人性化!

  • 网友 寿***芳: ( 2024-12-22 16:00:12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宫***玉: ( 2025-01-05 20:16:21 )

    我说完了。

  • 网友 冷***洁: ( 2024-12-18 17:55:16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曹***雯: ( 2025-01-03 15:40:14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饶***丽: ( 2024-12-21 04:20:52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国***舒: ( 2024-12-27 18:56:07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扈***洁: ( 2024-12-29 01:55:2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焦***山: ( 2024-12-23 06:00:53 )

    不错。。。。。

  • 网友 居***南: ( 2024-12-31 09:13: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国***芳: ( 2024-12-14 13:25:52 )

    五星好评

  • 网友 谭***然: ( 2024-12-22 02:10:47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相***儿: ( 2024-12-11 18:33:22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