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心灵、自我与社会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07

心灵、自我与社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心灵、自我与社会精美图片
》心灵、自我与社会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心灵、自我与社会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01646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9-01
  • 页数:430
  • 价格:19.8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07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社会行为主义的观点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和行为主义

第二节 态度的行为主义意味

第三节 姿态的行为主义意味

第四节 平行论在心理学中的兴起

第五节 平行论和“意识”的模糊性

第六节 行为主义的纲领

第二章 心 灵

第七节 冯特和姿态概念

第八节 模仿和语言的起源

第九节 语音姿态和有意味的符号

第十节 思想,沟通和有意味的符号

第十一节 意 义

第十二节 普遍性

第十三节 反思性智力的本性

第十四节 行为主义,华生主义和反思

第十五节 行为主义和心理学平行论

第十六节 心灵和符号

第十七节 心灵与反应和环境的关系

第三章 自 我

第十八节 自我和有机体

第十九节 自我的发生背景

第二十节 玩耍,游戏和一般化的他人

第二十一节 自我和主观

第二十二节 “主我”和“客我”

第二十三节 社会态度和自然界

第二十四节 作为社会过程之个体输入的心灵

第二十五节 作为自我之诸方面的“主我”和“客我”

第二十六节 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的实现

第二十七节 “客我”和“主我”的贡献

第二十八节 突现性自我的社会创造力

第二十九节 个体主义自我理论与社会自我理论的对比

第四章 社 会

第三十节 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昆虫

第三十一节 人类社会的基础:人与脊椎动物

第三十二节 有机体、共同体与环境

第三十三节 思想和沟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功能

第三十四节 共同体和制度

第三十五节 “主我”和“客我”在社会活动中的融合

第三十六节 社会中的民主和普遍性

第三十七节 有关宗教态度和经济态度的进一步考虑

第三十八节 同情的本性

第三十九节 冲突和整合

第四十节 人格和理性在社会组织中的功能

第四十一节 理想社会发展中的障碍和前景

第四十二节 概要和结论

补充性论文

一 意象在行为举止中的功能

二 生物性个体

三 自我与反思过程

四 伦理学片论

作者著述年表

译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事实上,米德用生物社会学的术语回到了人的心灵与自我如何在行为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他不想传统的心理学家那样忽视使人类得以发展的社会过程;也不想传统的社会科学家那样忽视社会过程的生物学方面,求助于一种心灵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社会概念,即以心灵为前提的社会概念。米德避免了这两种极端,诉诸于相互作用的生物有机体的不断发展的社会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姿态的会话的内在化,心灵与自我产生了。米德还避免了第三种极端即生物学个体主义,他承认使心灵得以产生的基本生物过程的社会性。


生物个体转变为具有心灵的有机体即自我,是通过语言这个媒介而发生的,而语言又是以某种类型的社会和某些个体有机体的生理能力为前提的。(p.14)


最低限度的社会必定由生物个体组成,它们参与一个社会动作并且把各自动作的初期阶段作为姿态,即作为完成该动作的指导。(p.14)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姿态具有意义,即,它们意味着即将发生的动作的后阶段,其次还意味着所涉及的对象:捏紧的拳头意味着殴打,伸出的手意味着朝对象打过去。这些意义不是主观的,不是个人的,不是心理的,而是客观地处于社会情境中。(p.15)


生物个体必须能够在他自身唤起他的姿态在他人身上唤起的反应,然后利用这一他人的反应来控制他自己下一步行动。这样的姿态是表意的符号。通过使用这些符号,个体在调整他自己行动的过程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人在本质上是扮演角色的动物。在自我和他人身上唤起同一反应,为意义交流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共同内容。(p.15-16)


为了说明表意的符号,米德用了这样一个例子,即当人们在拥挤的剧院里看到烟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喊起来:“火!”这个喊声的即刻发出可能只是一个被引发的动作的组成部分,至多是一个非表意的符号。但是当喊出“火!”这一倾向像影响他人一样影响该个体的时候,当它本身受到这些效果的支配时,这个有声的姿态就成了一个表意的符号;个体意识到(12)他在做什么;他已达到真正语言的阶段而不是无意识的交流;现在可以说他在使用符号,而不只是对记号作出反应;现在他获得了心灵。(p.16)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精彩短评:

  • 作者:火焰树 发布时间:2021-04-07 20:05:53

    看得我 直呼救命

  • 作者:不文 发布时间:2012-08-11 21:31:43

    有些观点很没说服力。。。。。。又臭又长。。。。。。太old了。。。。。。

  • 作者:人不流氓枉少年 发布时间:2011-09-22 23:15:02

    本书根据学生听课笔记整理出来的,一个个都是学霸啊!记笔记记的这么详细,多少万字啊……翻来覆去蛮啰嗦的,但确实是一座富矿

  • 作者:红叶@提不起劲 发布时间:2012-04-19 13:04:40

    我在图书馆借的书的版本,豆瓣米有呢,随便凑合一下。

  • 作者:Chincualex 发布时间:2021-12-19 20:24:57

    错字好多,别读这个版本

  • 作者:愤怒的猫猫 发布时间:2018-12-07 14:33:34

    读完这本书,觉得大麻国没啥好玩的,不准备去了(⊙﹏⊙)


深度书评:

  • 西社史笔记:实用主义

    作者:卢玄晶 发布时间:2020-03-18 20:49:06

    本文是杜月老师西社史课堂笔记。

    目前的社会学研究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遵循北美社会学界沃顿的中观视角和拉兹菲尔德的定量传统,这样的一种传统不讨论形而上的问题,有利于迅速积累知识和学科制度化。我们会发现帕森斯在构建理论帝国时,芝加哥学派和实用主义都被刻意忽略了,这是由于他们难以被系统化,从而甩出了社会学主流。

    但与经典社会学关注行动和社会秩序不同,实用主义的传统关注的是行动和意识,即人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问题。我们在社会交往中的种种过程和事实如何回到自我之中造成变化?我们和他者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如何互相理解。从这里可以看到,芝加哥学派也深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并且20世纪之后的社会学发展也会多次回到实用主义之中。

    实用主义的主要对话对象是笛卡尔的二元论。“我思故我在”体现出的是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来确定世界的确定性。以自我为中心时,就特别难以与整个外在世界、他人建立联系。我们可以记住这样一个意象:“穿着睡袍的笛卡尔。”当笛卡尔被迫一个人穿着睡袍、待在书房火炉边陷入沉思时,他在思考自己的双手、身边的一切究竟如何才能确定存在呢?我能够确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我在怀疑”,从“我在怀疑”我开始确定“我”的存在,由此为坐标确定世界。

    而米德则完全是另一种思路,我们叫他“走在路上的米德”。一个人走在路上,他本来是没有任何思考的往前走,他只知道自己要往前,这是一种日常秩序;只有当他遇到一条沟时,他才突然开始观察到了两岸的走势,开始注意到可能有一个树能够搭桥,才开始了思考。这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情景是以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人是在与社会接触之后,调动所有的官能去解决问题,由此人才形成了自己的心灵。“根据出现的不同刺激把握住这些不同反应的可能性,正是把握这些可能性的能力构成了心灵。”

    对此实用主义的皮尔斯也提出了关于“真的怀疑(real doubt)”,即我们不能在一开始便完全怀疑一切,即使行动的起点并不一定正确,我们也不必等到完全正确才能开始着手做,重要的是不断往前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自然会产生疑惑,这才是“真的怀疑”,这时再去进行修正。因此实用主义在这个意义上有一种很“健康”的伦理观。

    关于乔治·赫伯特·米德,他1863年生于马萨诸塞,1891年在密歇根大学任教时结识了杜威,此后两人一直保持着很亲密的友谊。在杜威接受芝加哥大学哲学系主任时唯一条件是让没有博士学位的米德也获得一个教职。尽管米德生前没有出版过一本书,他仍然担任了芝加哥大学的系主任。

    米德的理论主要探讨个人和社会交往的过程到底有什么关系,他的主要理论基点如下:

    1. 自我:自我意识是在互动中产生的,并不存在一个可以作为自我的基础,通过观察他人来意识到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从而产生了自我。

    2. 符号:是人的高级特征也是社会特性。刺激——符号(交流)——反应

    3. 泛化他人:个体的成长在于体会到越来越宽广的他人的视角,自我作为一个过程,从体会到具体的周遭到将普遍的他人都纳入自我之中。这个普遍的他人是“泛化他人”的概念。

    在《自我、心灵与社会》开篇,米德便讨论了意义(meaning),不同于韦伯对于意义的主观理解(意义是主体赋予的),米德认为意义是一个过程。你呈现出一个姿态,别人对于你的姿态作出反应,而别人的反应是行动的意义。因此意义并不是一种内生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着行为结果产生的。只有进入到社会过程中才会有意义产生。

    在这些姿态中,韦伯着重讨论了作为一种重要符号的语言。语言让人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会有怎样的反应,不断在自己身上产生在别人身上产生的反应。在我们未说出一句话时,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这句话说出来对别人的影响,仿佛我们在对一个客观的自己说出了一般。正是这样一个过程让他人的态度纳入到了自我之中。我们试图在自我内部还原别人对我的感受,一次理解自己行为的效果,这样一种对意义进行控制的能力,也是自我形成的标志。

    语言之所以重要,还因为语言与思维结构联系在一起。启蒙思想家在谈论“理性”仿佛人拥有一个内在天生的理性存在,但米德认为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结构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和他人的接触中不断获取的,获取的方式是通过符号来进行思考。熊的脚印作为一个符号,指向“熊”,其中存在一种因果联系;为“熊”则指向逃跑或者追猎,这又存在比较的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也是在语言中,在不断的“对自己说”中产生的。

    谈到这里我们可以提出“自我”(self)的观念了。“自我”在米德的观念中暗含着一个反应的对象,即它是一个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的存在,而不是一个隔离于社会世界之外的关注基点。自我既不是一个物件(project)也不是身体(body)而是一种“反观”。

    当一个人能够从自身走出来,将自我作为一个客体对待时,他才获得了自我。这就是对于海德格尔的命题的回答:当现代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来组织对世界的看法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与他人发生关系?如果无法意识到别人的看到,无法对自己采取客观、非个体的态度,他就只有意识,而没有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意味着自我控制,当我们准备说出一句话时,我们自己发现这句话很残忍,于是便不说了,这就是根据他人态度在调整自己行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人”存在于“自我之中”。如果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把握自己,米德也给了另一个概念,“自恋”。

    由于自我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社会有多个面向,因此自我是多重的。社会生活的这些不同面向渗入到自我之中,形成了自我的结构。从这个角度我们再回过头看芝加哥学派的讨论:人进入城市之后,人的人格和自我的变化,便会获得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自我起源于童年时代,在过家家(play)中产生,儿童在过家家的时候,他给自己设计了一些刺激,然后又对这些刺激作出一系列的反应。他对自己说话,给自己拿出一个娃娃,然后自己买下来;把自己当成警察,然后把自己抓走……在这样不断地扮演中角色之中,他学会了一系列的社会规范,这些规范是外在于他而不断进入他的。角色的作用在于丰富对于他人的理解和想象,来构成一个自我。

    过家家中引起的自我是一个连续不断、但没有结构的一串刺激反应,而一段时间成长之后,他开始了游戏(game),在一次游戏中他需要理解所有其他人的态度,他需要同时扮演每一个位置上的角色,然后将这些态度组织成一个整体。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自我产生了结构。游戏塑造了思维的统一性。这种整体的态度不断扩大,就能够产生所谓的“泛化他人”,泛化他人是有组织的社会群体赋予个体自我的统一。儿童在玩游戏时是全情投入的,他们对于规则有着十分敏锐的感知,社会正是以游戏的形式进入到人的自我之中。

    泛化他人意味着社会过程纳入到了自我之中,社会也就能够对个人加以控制。社会控制以自我控制表达出来,从外界为基点来调节自我的行为。但米德也不认为社会控制是绝对的,当我们需要得出与共同体相反的观点时,他需要将更加广阔的社会,甚至是历史时空中的社会纳入自我中来,“我们不能忘记另一种能力,即对共同体做出答复并强调共同体的姿态是变动的…我们不是简单地受共同体的约束。”

    最后,对于自我米德抽象了一组十分奇特的概念,主我(I)和客我(me),客我即是我们身体中的一种他人的态度,而主我则是有机体对待他人态度的反应。主我是难以描述和不可预测的,它是个体在社会情景中的行动,不能被立刻感知,因为正是它在感知,一旦被感知就成为了客我。

    在谈论主我与客我时,米德也谈到了他对社会变迁的看法,他认为社会变迁是由两种人推动的,一种是“天才”,他们作为群体的一员,扩大和丰富了群体。他们采取了更大社会所具有的态度,从而丰富了他们生活的共同体的制度,更加全面的表达了群体的原则,他们用一个更加丰富的自我整合了与自我相连的社会。

    而暴徒则与之相反,他取消了个体在彼此关系中的某些价值标准,简化了它自身,因此被压抑的个体能够释放出在其他情况下所不允许的表现,社会结构本身的退化使得个体的这种反应成为可能。因此暴徒砸碎了现有的结构使其退化,同时也破坏了自我的结构。我们的改良者需要拥有一个丰富的自我形态,使得社会越来越包容,使得不同的群体能够进入到更大的群体之中。因此可以再说一遍,从看待个体到看待社会,实用主义的伦理观念是十分“健康”的。

  • 符号互动理论的开山之作

    作者:管理之美 发布时间:2015-06-27 10:47:14

    这本书看过五遍了,很喜欢。现在回头想想,觉得自己受文化影响也是很大的:东方文化培育了我的辩证思维和整体思维,因此在阅读米德的这本书时,感到亲切自然。

    这本书探索人的自我意识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形成人类社会。说说对我有启发的地方吧:

    1. 语言对于人的自我意识形成至关重要,没有语言,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关于这个方面,Steven Pinker在做重要的研究,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也非常重要。可惜的是,组织管理学中,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组织和管理现象的研究目前还太少。

    2. 人之所以存在意识,关键在于人能够和自己交流。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互动就是思考的过程。我们思考时,虽然并没有说出来,但是实际上在I和me之间在交流。

    3. 显著的他人(Significant others)非常重要。人越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和从他人角度思考,社会性就会越强。

    4. 和卢梭的契约论不同,米德坚定地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虽然个体和社会之间存在辩证关系,但米德认为某种意义上,先有社会,才有自我意识的人。自我(Self)实际上是社会在个体身上的某种投射,自我无法脱离社会存在。

    米德的书让我想起自己看过的一些小说,例如茨威格的《象棋》。主人公在被囚禁的情况下,通过自己和自己下盲棋练就了超凡棋艺。我在想,如果社会没有教给他语言看懂棋谱,如果没有语言帮助他在脑海里自我(I和me)过招,这个人很可能走向情绪失控、智力丧失的悲剧。

    有朋友说动物也有语言,只不过我们人类听不懂。按照米德的说法,动物更多的是对姿态的简单反应,缺少自我互动的过程。和动物不同,人类的记忆(相当于内存)和推理能力(相当于CPU)强大,所以人类能在头脑中预演事件可能发生的过程,以及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我不太相信会存在某种动物和人类一样有智商,除非可以教会这个动物下棋。

    社会、文化,选择(或有机会)和哪些人在一起,真的很重要。

    2015年12月补充:米德书的不足,在于没有看到人际互动本身也会变得社会化,尤其忽略了稳定的社会结构。社会中有很多的人际互动实际上已经被仪式化了,尽管每个互动有差异,但是在模式方面是稳定的。也许应该把米德的思想和其他社会学家,例如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的思想结合起来。后者认为社会生活会形式化,而形式化有自己的规律,而且反过来制约形式化中的社会互动。而且社会的形式化,也给具体的人际互动赋予用来解释对方行动意义的工具。如果没有这样的形式化,两方互动关系很难变成稳定的三方互动关系,而三方关系是社会的基石。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好评(124+)
  • 赚了(282+)
  • 一般般(569+)
  • 五星好评(381+)
  • 一星好评(633+)
  • 服务好(635+)

下载评价

  • 网友 沈***松: ( 2025-01-04 09:40:32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家***丝: ( 2025-01-08 03:53:41 )

    好6666666

  • 网友 邱***洋: ( 2025-01-06 22:53:4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戈***玉: ( 2024-12-29 12:18:17 )

    特别棒

  • 网友 菱***兰: ( 2024-12-29 21:21:05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堵***洁: ( 2024-12-26 06:48:34 )

    好用,支持

  • 网友 国***芳: ( 2024-12-17 12:03:30 )

    五星好评

  • 网友 寿***芳: ( 2024-12-21 00:02:0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养***秋: ( 2024-12-16 03:17:28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訾***雰: ( 2024-12-10 02:27:24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冯***丽: ( 2025-01-06 04:44:0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师***怡: ( 2024-12-28 18:15:06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游***钰: ( 2024-12-22 05:55:3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龚***湄: ( 2025-01-07 03:04:35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通***蕊: ( 2024-12-27 04:17:5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陈***秋: ( 2024-12-28 02:31:58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