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勇气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存在的勇气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神学家保罗·蒂利希的代表作。
秉持将神学启示与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思想,面对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焦虑与恐惧,作者在本书中以“勇气”为切入点,区分了三种焦虑,即对命运与死亡的焦虑、对空虚与无意义的焦虑、对罪疚与谴责的焦虑,并提出了克服种种焦虑的绝对信仰和存在的勇气。这种将神学和哲学分析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观点使得本书成为少有的持续畅销的学术著作,被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列为“世纪之书”。
本书译者在参考大量资料进行精准翻译的同时,还撰写了一万余字译者序,对本书涉及的基本内容、在当下的意义以及关键术语的翻译做了详细介绍,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明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思考科技与人的关系,如何面对当下的空虚与无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存在与勇气
勇气与坚毅:从柏拉图到托马斯·阿奎那
勇气与智慧:斯多亚主义者
勇气与自我肯定:斯宾诺莎
勇气与生命:尼采
第二章 存在、非存在与焦虑
焦虑的本体论
焦虑的类型
焦虑的历史分期
第三章 病理性焦虑、生命力与勇气
病理性焦虑的性质
焦虑、宗教与医学
生命力与勇气
第四章 勇气与参与
存在、个体化与参与
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的集体主义与半集体主义表现
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的新集体主义表现
民主恪守主义中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
第五章 勇气与个体化
现代个人主义的兴起与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
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的浪漫主义形式与自然主义形式
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的存在主义形式
当今的存在主义与绝望的勇气
第六章 勇气与超越
作为存在勇气源泉的存在之力
作为通达存在自身之钥匙的存在的勇气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 德裔美籍基督教存在主义哲学家,20世纪很有影响力的神学家之一。曾任教于马尔堡大学(1924—1925),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莱比锡大学(1925—1929),法兰克福大学(1929—1933),纽约协和神学院(1933—1955),哈佛大学(1955—1962)与芝加哥大学(1962—1965)。
他主张整合新教神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建立“系统神学”,并力图使用“关联法”将神学思想与哲学、心理学问题关联起来,让人们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代表作有《系统神学》(Systematic Theology,1951—1963)、《存在的勇气》(The Courage to Be,1952)、《圣经宗教与对终极实在的追寻》(Biblical Religion and the Search for Ultimate Reality,1955)、《信仰的动力》(Dynamics of Faith,1957)、《文化神学》(Theology of Culture,1959)、《基督教与世界宗教间之相遇》(Christianity and the Encounter of the World Religions,1963)等。
译者简介
钱雪松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目前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研究领域包括基督教哲学、宗教多样性问题和宗教知识论等。已出版专著《张力中的朝圣者:宗教多样性问题之知识论研究》(2016),发表有多篇学术论文与译文。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存在的勇气》成书于1952年,是一本专论勇气的著作。作者之所以要选择“勇气”来作他的论题,是因为他认为这一概念能够突出地揭示出人类的处境;通过对勇气的深入挖掘,可以把“存在-本身”(being-itself)的结构加以敞开,但这样一种勇气,正如作者所说,已经超出了伦理学的范畴而进入了本体论的领域。
什么是勇气?概言之,就是不顾非存在的威胁而对存在进行自我肯定。这一界定主要是受斯宾诺莎关于勇气看法的影响。何谓“自我肯定”?何以它与“存在”和“非存在”有关?所谓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就是使每一存在物(包括人)成为其所是的那种肯定。如果此努力消失,存在物便不再能保其所是而趋于瓦解。这一努力是从“存在”那里获得支持的,因为“存在”就是使一切存在物存在起来的那种力量。所以,“自我肯定”也就是对“存在”本身的肯定。但这样的自我肯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种克服威胁的奋斗追求。威胁来自何处?来自“非存在”(not-being)。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对“存在”的否定,对生命的瓦解。非存在不在别处,它就包含在“存在”本身之内并通过“存在”而显露出来。“存在”是生命,是绵延,是创造;而“非存在”就是包含在生命中的死亡,包含在绵延中的停顿,包含在创造中的毁灭。“存在”不是僵死抽象的同一,而是肯定自身的不断追求,是克服“非存在”的永恒斗争。对“存在”的肯定也是对“非存在”的肯定,对生命的肯定也是对属于生命的死亡的肯定。这样的肯定是一种具有“不顾”(in spite of)性质的肯定。所以说勇气是一种不顾“非存在”威胁的自我肯定,这种肯定亦是对“存在”本身的肯定。
由于“非存在”对“存在”的威胁而造成人的心理状态,叫做焦虑(anxiety)。所谓勇气,也就是承担焦虑的能力。“焦虑”有两种:病理性的和存在性的。病理性焦虑(如神经症性质的焦虑)只是存在性焦虑在特定条件下的一...
《存在的勇气》成书于1952年,是一本专论勇气的著作。作者之所以要选择“勇气”来作他的论题,是因为他认为这一概念能够突出地揭示出人类的处境;通过对勇气的深入挖掘,可以把“存在-本身”(being-itself)的结构加以敞开,但这样一种勇气,正如作者所说,已经超出了伦理学的范畴而进入了本体论的领域。 什么是勇气?概言之,就是不顾非存在的威胁而对存在进行自我肯定。这一界定主要是受斯宾诺莎关于勇气看法的影响。何谓“自我肯定”?何以它与“存在”和“非存在”有关?所谓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就是使每一存在物(包括人)成为其所是的那种肯定。如果此努力消失,存在物便不再能保其所是而趋于瓦解。这一努力是从“存在”那里获得支持的,因为“存在”就是使一切存在物存在起来的那种力量。所以,“自我肯定”也就是对“存在”本身的肯定。但这样的自我肯定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而是一种克服威胁的奋斗追求。威胁来自何处?来自“非存在”(not-being)。非存在不是虚无,而是对“存在”的否定,对生命的瓦解。非存在不在别处,它就包含在“存在”本身之内并通过“存在”而显露出来。“存在”是生命,是绵延,是创造;而“非存在”就是包含在生命中的死亡,包含在绵延中的停顿,包含在创造中的毁灭。“存在”不是僵死抽象的同一,而是肯定自身的不断追求,是克服“非存在”的永恒斗争。对“存在”的肯定也是对“非存在”的肯定,对生命的肯定也是对属于生命的死亡的肯定。这样的肯定是一种具有“不顾”(in spite of)性质的肯定。所以说勇气是一种不顾“非存在”威胁的自我肯定,这种肯定亦是对“存在”本身的肯定。 由于“非存在”对“存在”的威胁而造成人的心理状态,叫做焦虑(anxiety)。所谓勇气,也就是承担焦虑的能力。“焦虑”有两种:病理性的和存在性的。病理性焦虑(如神经症性质的焦虑)只是存在性焦虑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
在晚近的浪漫主义中,人们展示了对于罪过的焦虑的另一面以及克服这种焦虑的手段。人的灵魂中的破坏性趋势被发现了。无论在诗歌创作还是在哲学中,浪漫运动的第二个时期背离了和谐的观念,尽管那些观念从文艺复兴到古典主义和早期浪漫主义一直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时期在哲学上以谢林和叔本华为代表,文学上以像霍夫曼一类的巨匠为代表。这期间产生了一种表现内心邪恶力量的现实主义(demonic realism),它对存在主义和深层心理学都有重大影响。肯定自我的勇气必须包括那种肯定人自身的邪恶程度的勇气。这就与一般新教徒所信奉的道德顺从主义,甚至与一般的人文主义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是放纵的、浪漫的自然主义者则贪婪地接受了这种勇气。这种把对邪恶的焦虑肩负起来而不顾这种焦虑所具有的毁灭和令人绝望的性质的勇气,乃是使对于罪过的焦虑得以克服的形式。这之所以可能,只是因为个人的邪恶已被上述发展状态所消除,可以由宇宙的邪恶取而代之;后者则是一个结构问题,而不是个人的责任。敢于把对罪过的焦虑自我担当起来,这种勇气已变成肯定自我之中的有邪恶倾向的勇气。这种勇气之所以可能产生,是因为邪恶并不被人们断然认定是消极的,而是被看作存在所具有的创造力的一部分。邪恶是创造性事物的幽暗不测之地,这是晚期浪漫主义的一个发现;这个发现经过放纵主义和自然主义而走向20世纪的存在主义。用科学的术语把这个发现确认下来,就是所谓的深层心理学。
Here again it is remarkable that among the emperors it was not the willful tyrants of the Nero type or the fanatical reactionaries of the Julian type that were a serious danger to Christianity but the righteous Stoics of the type of Marcus Aurelius.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the Stoic has a social and personal courage which is a real alternative to Christian courage.
The description of Stoic courage by a man like Seneca shows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fear of death and the fear of life, as well as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courage to die and the courage to live.
This shows that the Stoic recommendation of suicide is not directed to those who are conquered by life but to those who have conquered life, are able both to live and to die, and can choose freely between them. Suicide as an escape, dictated by fear, contradicts the Stoic courage to be.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神学家保罗·蒂利希的代表作。
秉持将神学启示与哲学分析相结合的思想,面对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焦虑与恐惧,作者在本书中以“勇气”为切入点,区分了三种焦虑,即对命运与死亡的焦虑、对空虚与无意义的焦虑、对罪疚与谴责的焦虑,并提出了克服种种焦虑的绝对信仰和存在的勇气。这种将神学和哲学分析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观点使得本书成为少有的持续畅销的学术著作,被美国最大的公共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列为“世纪之书”。
本书译者在参考大量资料进行精准翻译的同时,还撰写了一万余字译者序,对本书涉及的基本内容、在当下的意义以及关键术语的翻译做了详细介绍,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书的内容,明确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思考科技与人的关系,如何面对当下的空虚与无意义。
精彩短评:
作者:芦苇 发布时间:2018-07-28 15:45:31
本书的结论可能并不深奥,但是蒂利希围绕存在的勇气,从古希腊一直论述到东方神秘主义宗教,思想史的功底以及写作方法都值得后辈学者学习。钱老师的翻译是放心的,有几个新译显然另有深意,读来非常流畅。
作者:fish 发布时间:2022-01-02 10:17:53
可能是六七十年前的书的缘故吧,需要吧简单直接的道理写的这么拗口。。。感觉仿佛在和更强大的无形力量对抗一样。就好像如果在以前说日心说,可能需要特别费劲,还不一定说的明白,现在说地球围着太阳转,会觉得这不是废话么,怎么需要这么绕??所谓存在之勇气,焦虑的三种类型,收获最大的大概是那个“罪疚和羞愧”的焦虑吧,老觉得冥冥之中有个声音在批评,不够好,不够努力,不够优秀,不配活着。。。好像好多人脑子里都住了个挑剔的教导主任。而对抗这个声音,告诉他们我们就是这样的存在,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
作者:维多利亚 发布时间:2012-12-19 15:09:53
小时候痴迷过好一阵儿牛津出的这套双语书籍 第一次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圣诞欢歌远大前程也是这个版本
作者:die Finsternis 发布时间:2019-12-11 23:42:51
荡气回肠的阅读体验,如同坠入辽阔银河,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触动心魂之美与力。此书之于我,就像是给予了我一个承若,一个誓言,让涉世未深、知识积累浅薄的我明白——我久久寻找答案,原来并没有答案,但它存在着。如保罗·蒂利希所说,它没有词语和概念的庇护,它超越文本、书籍与语言,如同佛家思想,我应“纳入”其中,将其“包含”入我之中。真心觉得要多读书,读好书,豁然开朗之感,是如此喜悦,而又清远。
作者:黑大仙Ya 发布时间:2021-10-24 22:57:08
“一切人类生活都可以解释成为了避开绝望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作者:小树 发布时间:2022-10-19 00:03:39
读得好费劲。一知半解。
深度书评:
[荐]何光沪:爱这一个错?
作者:随安 发布时间:2011-03-30 15:43:43
何光沪:爱这一个错?
当年,德国法西斯进攻丹麦,丹麦人没有象欧洲各国那样,拿起武器,拼死抵抗。
而今,丹麦人的生活令世人羡慕,丹麦却成了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
要知道,他们的那位举世闻名的祖先,善良敏感的王子哈姆雷特,却曾在自杀与杀人(杀一位“逆天害理的奸贼”)之间踌躇不定,竟至于成了世界文学中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典型。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考虑自杀时,有这么一段著名的独白:“生,还是死,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会做梦;嗯,障碍就在这儿:一旦摆脱了尘世的牵缠,在那死亡之眠中,究竟会做些什么梦,想到此我们就不免踌躇。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正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嘲弄、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以及辛勤苦干所换来的小人的排斥,假如只需用一柄小小的尖刀,就可以了结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背负如此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重压之下呻吟流汗,假如不是因为惧怕那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没有人回来的神秘之国,它动摇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而不敢飞向那未知的苦难?就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懦夫,决心的赤热光彩蒙上了思虑的病容,伟大的事业在这种思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而失去行动的意义。”
当然,哈姆雷特并非懦夫。这不仅是因为生比死难,他不怯于死亦勇于生。而且是因为他勇于承认自己的罪过和生命之空虚:“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这么多,连我的头脑都容纳不下……象我这样的家伙,匍匐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后来他报仇雪恨,申张正义,证明他并非无用。)更是因为,他的头脑都容纳不下的,乃是他巨大的痛苦、正直的灵魂和高贵的精神。他敢于承受这一切,他是一个大勇者。
还有一个大勇者。那就是同样举世闻名的苏格拉底,尽管他同哈姆雷特正好相反——死后世界的不可知,不是他从容赴死的“障碍”,倒成了他视死如归的缘由。他的名言是:“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人生,真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生死问题,无可回避。虽然在苏格拉底生时已死了十年的孔子也承认“未知生,焉知死”,但是在他生前死后无数的世代中,还是有无穷无尽的人在以无穷无尽的方式努力探究并回答这个问题。在孔子之前,回答多半出自宗教,在孔子之后,回答则多半出自高度理论化的哲学和神学。
在横跨哲学与神学两大领域的二十世纪思想家当中,倘要举出两三个影响最大的人物,就不能不提到保罗·蒂里希。在蒂里希,倘要举出两三本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就不能不提到《存在的勇气》。
在直接从外文去尽力读懂原著之前,我曾对“存在”这一哲学概念有许多误解。其中一项误解是:存在哲学大约是文革时挨批的“活命哲学”罢?单从这个词的字面来看,这似乎不错,但从完整的思想内容来看,却谬之千里。存在主义所用的existence或exis-tenz一词专指人的生存,大约相当于经历、实践、感受、体验等等人生的全部内容,因此将“存在主义”改译为“生存主义”才更恰当。世间万物都存在着,但人存在的方式即所谓“生存”,却与世间万物大相径庭。
“生存”的独特之处在于:第一,生存者即人可以意识到自身,就是说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可以超越主客对立;第二,生存者即人永不停留于现在的状态,他总是未完成的,就是说他总面临种种可能性,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把自己造成不同的人;第三,生存者乃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独特个体。因此,由于自己的抉择,人可能成为本真的自我,与自我同一;也可能失却本真的自我,与自我分裂,堕入低于生存的存在形式。与之相对,其他事物(包括生物)的存在方式,则一不是主体而永远是客体,即只是消极被动的对象;二不能作出抉择而只能按天然既定的方式行动,具有固定的“本质”;三不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个体,而更多地呈现出“类”的共性。由此看来,所谓“生存”,至少主要不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就是说,不指“活命”,而指人所独具的精神性存在方式。人若舍此,虽生犹死。
当然,这种存在方式离不开生命本身,由此遂引出了蒂里希所谓第一类焦虑——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死亡可以夺走生命,毁掉人的存在,因此被称为“非存在”的极端表现。“非存在”从字面来看即“不存在”或对存在的否定。由于“存在”(Being或Sein)除了“在”之外,还含有“是”、“有”等基本意思,所以说人受到“非存在”威胁,就不仅意味着他随时可能死去,而且还意味着他随时可能不再是他自身(例如一个舞蹈家可能由于偶然的事件而成为瘫痪者)。显然,这种“非存在的威胁”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它导致了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按蒂里希的解释,它是人的存在的组成部分。庄子尝谓“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其意与此相通。称雄中原的曹操曾悲歌“人生几何”,曾慨叹“譬如朝露”,他虽常“慨当以慷”,却不免“忧思难忘”,他虽自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却又深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采菊东篱的陶潜纵然是“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但当他为“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而欣喜,仍不免为“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而忧伤。曹诗所言,乃死亡;陶诗所言,乃命运;曹操之“忧”,即蒂里希所谓“焦虑”;陶潜之“恐”,即蒂里希所谓“恐惧”。蒂里希说,焦虑是从生存角度对非存在的意识,对非存在乃人自身存在之一部分的认识,它被体验为人自己的有限。恐惧与焦虑不同,因为它有确定的对象,人可以对之采取行动以克服它。焦虑却无确定的对象,它的对象是对每一对象之否定,是威胁本身而不是威胁之源,因为威胁之源乃是“非存在”,乃是“虚无”。
如果说存在哲学并非“活命哲学”,那么它是不是“死亡哲学”呢?它经常提到“非存在”和“虚无”,所以表面看来确乎如此,而“死亡哲学”这张标签也确乎给人阴暗颓丧的印象。姑不论非存在绝不仅意指死亡,事实上,哲学也是不能不探讨死亡问题的,正如它不能不探讨生存问题一样,因为,死乃生之组成部分。苏格拉底说,哲学家的一生就是熟习死亡,哲学家准备好去死,即把生视为死之准备。(苏格拉底之死,真正构成了他的一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的死完成了他的哲学。)蒙田也说:“教人怎样死,就是教人怎样活。”海德格的哲学尤能体现这一点。他根据“历时性”来理解忧虑,历时性的终点就是死亡。在他所谓“本真的生存”中,死亡不再只是降临我们身上的、闯进来摧毁我们的生存的某种东西。死亡本身被纳入了种种可能性之中,在设计一种本真的生存时所根据的,正是作为存在之主要可能性的死亡。一切的可能性,都在作为主要可能性的死亡之光中来作出估价。而当一个人在对死亡的预期之中生活时,他的生活就有了一种决断,这种决断把统一性和完整性带给了分裂的自我。而且,人在死亡这一有支配作用的可能性之光中,才能把握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可能性。焦虑向人揭示:人正被抛进死亡之中。当人不再逃避这个揭示之时,当人有决断地预期着作为自身的最高可能性的死亡之时,人就达到了不可动摇的愉快与平静的境界。不难看出,这种死亡观比起萨特的观点来,显然要积极和健康得多,因为萨特只强调死亡的绝对否定性,而海德格则主张通过预期中的死亡而生活,才能达到本真的生存,这就指明了死亡可以发挥的肯定性作用。但海德格之肯定死亡,又不象庄子那样是歌颂死亡而否定人生(《庄子·至乐》:“安能弃南面王乐(死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乃是正视死亡而推动人生。窃思倒置孔仲尼一言以蔽之曰:“未知死,焉知生?”又思窜改李义山二句以发明之:“丝尽方得春蚕意,泪干始见蜡炬心!”
当然,我们还是不能忘记,这里的生和死,都不仅指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和死。正如人的“存在”绝不只是“活着”,而是要达致本真的自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同样,“非存在”也绝不只是“丧命”,而是丧失了本真的自我,成为非我或非人(例如一个英雄可能由于错误的选择而一时丧失本色,甚或一时沦为禽兽)。由此遂引出了蒂里希所谓第二类和第三类焦虑——对“罪过和谴责”的焦虑以及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从日常生活和文艺作品中常见的这样一些事例,如因羞愧懊悔而自杀,因良心谴责而发疯等等,不难理解第二类焦虑。自认该遭天打雷劈而不能自持,以及自觉愧对天理良心而精神分裂,分别是这种“非存在之威胁”的极端与常例,或曰绝对情况与相对情况,但二者都可使该主体不复为其自身。良心的审判或对罪过的焦虑,可以把人驱入自弃的境地,驱到对自身使命之失落所感到的绝望之中。
关于第三类焦虑,我们从日常生活和文艺作品中关于“空虚”、“无聊”、“多余人”、“没意思”以及“人生如梦”、“人生如寄”等等说法更常常见到。对空虚的焦虑,来自精神生活受到的非存在之威胁。“一种信念在外部事件或内部过程中坍塌,一个人被中止了对某一文化领域的创造性参与,感到在自己热烈肯定的某事上受到挫折,由于信仰的对象丧失意义而变得冷漠”,这些东西造成的对空虚的焦虑,“把人驱往无意义这一深渊”。然而,人的存在是不能脱离意义的,所以我们常说人的生活应该有意义。用蒂里希的话来说,“人的存在包括他与意义的联系。只是根据意义和价值来对实在(包括人的世界和人自身)加以理解和改造,人才成其为人。”
在莎士比亚戏剧的许多独白和《红楼梦》的无数隐喻(例如“好了歌”)中,都包含着对这三种焦虑的思考。这三种焦虑,分别出自“非存在”对于人在本体上的自我肯定、道德上的自我肯定和精神上的自我肯定的威胁。由于这些焦虑属于人的存在本身(“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而不属于心灵的反常状态,所以蒂里希称之为“存在性焦虑”。关于属于反常状态的“病理性焦虑”,蒂里希也结合人格理论和精神病学作了论述。他指出,神经症患者的人格与健康人的人格的区别在于:前者对非存在之威胁更为敏感,焦虑更深,从而退守于一种固定的、有限的、不真实的自我肯定之中;而健康人的自我肯定虽然也有分裂,但却通过勇敢地应付恐惧的具体对象而远离了极端情况。健康人通常意识不到蛰伏于自己人格深处的非存在和焦虑,他以比神经症患者更多的取向来调整他同现实的关系。他在广度上优于面在强度上不及神经症患者。他的自我肯定不脱离现实,也不固守于某一部分。神经症患者的有限而固定的自我肯定,因其强度面具有创造性,但却使他与现实对抗并产生另一种难以忍受的焦虑来毁灭他。这种危险的病态,只有通过纳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存在的勇气”之中才能治愈。
所谓“存在的勇气”,就是不顾非存在之威胁而进行的自我肯定。但这绝不是自我中心或自私自利,恰恰相反,只有超越自我,才能克服种种焦虑。在这方面,蒂里希表现出同萨特的重大区别。在谈到人的生命力时,他写道:“生命力是这样一种力量,它使人超越自己面又不失去自己。一个存在物超越自身的力量愈大,它所具有的生命力就愈强。”他尤其强调个人与社会、自我与世界的相互依存性:“在与现实的每一接触中,都有着自我结构与世界结构的相互依存。”
与此相关联,他总结了存在的勇气在历史上的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即通过参与行为,成为一个更大整体之组成部分,从而肯定自身的勇气。在此蒂里希强调了人的社会性,他说:“只有在与他人不断遭遇的情况下,个人才成为并保持为一个人。”第二种是“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即肯定那可被摧毁却不可分割、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自我之存在的勇气。在此他同样充分说明了自我与世界、个性化与参与行为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说:“自我之为自我,只是因为拥有一个世界。它既属于这个世界,又与之相分离。自我与世界相互关联,个性化与参与也相互关联。”
在分析了这两种勇气各自的局限(前者使自我消失于集体之中,后者使集体消失于自我之中)以后,蒂里希提出了一种超越二者的勇气。
勇气需要存在的力量,即克服或超越非存在的力量。在前述三种焦虑之中,人都可以体验到这种力量。“把这三重焦虑承担起来的勇气,必定植根于这样一种存在的力量之中:它比自我的力量强大,也比人处于其中的世界的力量强大。无论作为部分的自我肯定还是作为自我本身的自我肯定,都逃避不了来自非存在的多重威胁。被认为这类勇气的代表人物之所以力图超越自己,超越他们参与其中的世界,就是为了发现‘存在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发现一种不受非存在威胁的存在的勇气。”“存在本身”具有最为根本即终极的地位,它渗透在一切存在物之中,但又不同于存在物。由于太过于普遍,所以人只在面临“虚无或非存在”时才意识到它,就像只在缺氧时才意识到氧气的重要一样。它甚至比传统的被视为存在物的上帝更加根本,因为任何存在物都不免虚无之威胁,都依赖于存在本身。早期的海德格论述了这一点,所以被视为无神论者。蒂里希比海德格走得更远。他认为,说“有上帝”,和说“没有上帝”一样,都是无神论,因为所谓“有”和“没有”,乃是存在物的事情,两种说法都把上帝当成了存在物。上帝不是存在物,而是“存在本身”。这就是他所谓“存在本身”是“超越上帝的上帝”的意思。
据此,古人所谓“人人都分有神性”之说,不过是说存在者都参与了存在本身。所以,存在的勇气也植根于存在本身。要克服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只有“参与到永恒之中”,但为此“你必须被他接受,你必须已经接受了他对你的接受”。至于第三种也是当代最严重的一种焦虑,即对“无意义”的焦虑,蒂里希写道:“甚至在对意义的绝望中,存在也通过我们而肯定了自己。把无意义接受下来,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行为。这是一种信仰行为。”有勇气把怀疑和无意义纳入自身的信仰,乃是对存在的力量的体验,对非存在依赖于存在的体验,对接受的力量的体验。
我想,每一个感到空虚或无聊、愧疚或自责,忧惧命运或死亡,因而消沉或绝望的人,一句话,每一个以为人生是“一个错误”的人,倘能明白这本书的含义,一定会振作起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即使人生是一个错误,我们也应该而且可以象张明敏所唱的那样:“爱你,爱我,爱这一个错!”而不要像陆放翁所叹的那样:“错,错,错!……莫,莫,莫!”
何况,人生固然会有错,但人生本身并非错,因为它是属于存在本身的。
一九九○年二月
何光沪
于西山之下
《存在的勇气》,蒂里希著,贵州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第一版,1.50元
一种超越性的勇气
作者:海德格尔 发布时间:2020-05-14 16:07:53
本书作者保罗·蒂利希(1886-1965)是美国著名哲学家、神学家,当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这位德裔学者曾于1911年世界大战中任随军牧师,此后在马堡、德累斯顿、莱比锡和法兰克福等大学教授神学和哲学。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被解除大学教职,受尼布尔之邀到美国纽约协和神学院任教。后又任教于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其主要著作有《存在的勇气》、《信仰的动力》、《系统神学》、《文化神学》、《根基的动摇》、《永恒的现在》、《新的存在》等。保罗·蒂利希熟稔存在主义思想、精神分析理论等,他的学说观点无疑是一种终极关怀理论,对宗教、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影响深远。
《存在的勇气》完成于1952年,这是一本专论勇气的著作,作者认为“勇气”这一论题能揭示出人类的现代处境。通过对“勇气”进行本体论上的深入论析已远远超越伦理学的范畴,为我们这个时代中的读者带来对思考“存在”本身的全新意义。
人是一种知道自己必有一死的存在物,如何克服死亡带来的巨大恐惧成为人毕生的要务。当人从他人身上见过死亡,认识到死亡,人就开始对自己的生活采取某种心灵上的安排。人需要一种勇气,用以继续期待明天,继续按照自己的使命活下去,每个人都如此。苏格拉底知道自己将死,却依然拥抱死亡。保罗·蒂利希指出,这是一种斯多葛派的勇气,一种建立在对人的理性控制之上的勇气,它超越了激情与焦虑。然而死绝不是仅仅带来本能的恐惧,死后的绝对性的未知才是真正的恐惧根源。一种人所不能体验到的、不能认知的、超越人的理性范畴的非存在,扼制住了人的一切,人对此的反应不是恐惧,而是始终贯穿于其一生的焦虑。恐惧的对象是死亡本身,而焦虑的对象是无对象。人可以克服恐惧的对象,但人无法完全克服焦虑。一种精神上的治愈可以通过克服恐惧的对象而治愈,一种精神上的无解是找不到焦虑的对象,或者更直白地说,人对于非存在,连体验都没有,更别提治愈的方法了。焦虑是对每一个对象的否定,焦虑是从存在的角度对非存在的认识。因此,焦虑就是有限,它被体验为人自己的有限。基本的焦虑即有限存在物对非存在的威胁的焦虑,是不可能被消除的,这种焦虑属于存在本身。
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说过:一切竭力保持自身存在的努力不是别的,而是该物的实际本质。人正是这样一种存在物,为努力保持自身的存在而努力着。人有肯定自我的那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由人的存在本质所决定的。但人又是有限的,他是作为他之所是而被给予他自己的。他取得了他的存在,同时还取得了他存在的结构,包括有限自由的结构。人作为认识的主体,道德的主体,对自身的存在有认识,有担当。他意识到自己是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而存在的,他的一切行为正是他的有限自由对自身的自我肯定,这不啻为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然而,这还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意识问题。正如本书作者所述,人除了这种作为自我而存在的勇气之外,还有一种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独立的、独一的、不可比较的、个性化的自我,是一个居中的自我。自我之为自我,他还拥有一个世界。自我既属于世界,又与世界相分离。自我对应这个世界,与世界是相联的。这意味着独一的、个性化的自我参与到世界之中。参与的含义,正是成为某物的一部分但同时与某物相分离,不是彻彻底底地成为某物。自我总是参与到世界形形色色的组织、团体之中,从一出生即参与到一个家庭中,一生所是的角色正是他参与世界而获得的角色。而这参与本身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这参与即是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
或许在古典世界,斯多葛派的勇气是作为一种超越自身激情的最佳理性典范而备受赞誉。到了中世纪,体现的更多的是一种参与的哲学。斯多葛派没有把从本质的理性到存在的荒谬的普遍堕落看作是事关责任和罪过的问题。完美的自我肯定并不是一种源于个体存在的孤立行为,而是对普遍的或神圣的自我肯定行为的参与,正是这种普遍的或神圣的自我肯定为人的每一个行为提供了动力。在中世纪,普遍在逻辑上比个别更真实,特殊通过参与到普遍之中而具有了自身的存在的力量。面对来自焦虑和绝望的威胁,教会给出了解药——教会的传统、礼仪、训导和权威。对罪过的焦虑被纳入作为部分而存在的勇气,受信仰礼仪所束缚的共同体的一部分。对怀疑的焦虑被纳入了作为共同体一部分而存在的勇气,在该共同体中,启示与理性是结合在一起的。普遍参与的结果,使恩宠和宽恕不仅仅被体验为个人的东西,而且也被体验为共同的东西。
为了明白上述两种存在的勇气,就不得不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讨论存在。存在即意义,因此,人作为一种存在物,追求意义是其本质。人的存在包括他与意义的联系。存在的意思是指以某人自己的存在参与他人的存在,只有参与到他的自我之中,从存在的方面进入他的存在的核心,你才可能在对他的渗入中认识他。创造性地生活在意义中的每一个人,都把自己作为意义的参与者来加以肯定。他因其创造性地接受和改变现实而肯定来自己。他因参与精神生活并爱这生活的内容而热爱自己。人的存在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因此,对人精神存在的威胁不只是精神威胁,也是对他整个存有的威胁。所以死亡不能仅仅被认为是一种机体生存威胁,它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威胁,死亡本能不是本体现象而是精神现象。正如保罗·蒂利希所言,存在的勇气揭示了存在-本身。
关于非存在,它远远超越了有限的人,它是如此地强大,威胁着人的存在。人可以不害怕死亡,但所有的人都害怕失去自己存在的意义。当一个人被中止了对世界创造性的参与,那么他所存在的信念就会坍塌。空虚,虚无,是意义的丧失,这正是非存在在精神领域的威胁。这种威胁隐含在人的有限存在之中并由人的异化而实现。换言之,人的异化正是指人存在意义的丧失、被取代、被怀疑。怀疑一切存在的意义,怀疑存在-本身,正是一种绝望的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内容被抽空了,精神中心丧失了,对空虚的焦虑把人驱往无意义的深渊。人的两种存在之勇气都不足以战胜这非存在——虚无。人的认识功能像他的整个存在一样,是由存在性决定的。两种存在之勇气的局限性正是人的有限性。勇气需要存在的力量,一种超越自我也超越非存在的强大力量,这力量的根源不可能是自我,而只能是存在-自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种存在的勇气或明或暗地有着宗教根源。凡存在的每一事物,都参与到存在-本身之中,而每个人都多少意识到这种参与,尤其是在他体验到来自非存在的威胁时。
信仰首先是对这种超越性的力量的体验,人只有不再把确信建立在自我之上,才能确信其存在。这种勇气根植于信仰之中,是对存在-本身即绝对存有的实体的确信,这当然只能是天主。有没有可能非存在是不存在的?如果生命与死亡同样无意义,如果罪过与完美同样可疑,如果存在与非存在同样无意义,那么什么又是生命的基础呢?即使面对非存在的最极端的表现,我们对存在之根源的体验还是存在的。我们能意识到意义在瓦解中还隐藏的意义。非存在使作为存在之根源的天主显露出来。那种排除了非存在的自我肯定是一种僵死的自我同一,无异于自我欺骗。唯有具备确信之勇气的人,才能从绝对精神上超越非存在,突破非存在的威胁。敢于承担起对无意义的焦虑的勇气,正是存在的勇气所能达到的边界。越过这条边界,就进入另一领域——非存在。在这边界的范围内,所有形式的存在的勇气都在信仰的确信中得到重建。
在笃信科学力量、实证主义的当下,人们早已抛弃对信仰的追认。将信仰贬低为一种精神鸦片,无异于对精神实质的无知。去除精神中心,这正是一种非存在的威胁,空虚和焦虑,一切意义的瓦解,是这个时代的病症。作为一个存在物,人是在被接受中达成自我肯定的,自觉接受这种接受之力就是对绝对信仰的宗教回答。有勇气把怀疑和无意义纳入自身的正是确信的勇气。每个人的存在,必然是参与到神圣的存在-本身所作的自我肯定之中,无论他是否意识到甚至否认了这一点。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epub(561+)
- 体验好(494+)
- 简单(622+)
- 无颠倒(627+)
- 内容完整(274+)
- 下载快(179+)
- 格式多(196+)
- 好评多(481+)
- 差评少(439+)
- 傻瓜式服务(367+)
下载评价
- 网友 车***波: ( 2024-12-11 07:07:0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宫***凡: ( 2024-12-13 05:55:46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曾***文: ( 2024-12-20 13:12:09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芮***枫: ( 2024-12-27 00:09:03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马***偲: ( 2024-12-14 05:51:54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孙***夏: ( 2024-12-20 09:25:58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冷***洁: ( 2025-01-02 10:53:55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利***巧: ( 2024-12-30 20:00:2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石***烟: ( 2024-12-18 17:55:2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丁***菱: ( 2025-01-04 04:52:52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保险医学基础(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项目)9787308206716 正版新书正浩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乌龙院大长篇(活宝传奇40)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公务礼仪标准培训(第3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天气简话(斑斓阅读.外研社英汉双语百科书系典藏版)【新华集团自营】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Audition CC全面精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宋四家词选译(修订版)/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生理心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第2版 变态心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 生理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身医学行为医学发展心理学管理习题集 本科心理学教材习题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喜玛拉雅学术文库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宝宝认颜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社群学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