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高考战神王金战、教育专家孙云晓、三大教育博主晨雾、晓风残月、祝云天联合诚意推荐!多所中学纷纷团购,数万中学生妈妈竞相传阅,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教育力作)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高考战神王金战、教育专家孙云晓、三大教育博主晨雾、晓风残月、祝云天联合诚意推荐!多所中学纷纷团购,数万中学生妈妈竞相传阅,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教育力作)精美图片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高考战神王金战、教育专家孙云晓、三大教育博主晨雾、晓风残月、祝云天联合诚意推荐!多所中学纷纷团购,数万中学生妈妈竞相传阅,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教育力作)电子书下载地址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高考战神王金战、教育专家孙云晓、三大教育博主晨雾、晓风残月、祝云天联合诚意推荐!多所中学纷纷团购,数万中学生妈妈竞相传阅,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教育力作)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高考战神王金战、教育专家孙云晓、三大教育博主晨雾、晓风残月、祝云天联合诚意推荐!多所中学纷纷团购,数万中学生妈妈竞相传阅,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教育力作)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116774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3
  • 页数:182
  • 价格:14.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50:27

内容简介:

  高中三年,对孩子是一种磨炼,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问题频出,这个阶段的亲子矛盾也总是不断升级。家长往往只看到孩子厌倦学习、叛逆冲动、沉迷网络,却看不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双重压力的无助;只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却无法体会孩子既想改变自我,又无法摆脱家长一贯评价的深深纠结;只抱怨自己每天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怀总是换来孩子的反感,却不知道自己的喋喋不休让本已疲惫不堪的孩子雪上加霜。

其实,孩子高中三年的成长如何,关键要看家长如何做。《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作者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老师,更是一位智慧的妈妈,她为女儿精心设计,却又不留痕迹,让女儿全面发展,在高中三年综合成绩一路上升,最后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两所名校同时录取。

 翻开本书,看这位智慧妈妈如何为孩子“松绑”,帮孩子"透气",陪孩子顺利度过高中三年。


书籍目录:

前言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学习篇 做孩子登顶阶段的得力助手 

 1. 打造一个“书香门第” 

 2. 父母在家里少谈学习

 3. 买课外书得看孩子的需求

 4. 请家教,适合就是最好 

 5. 文理分科,家长只做参谋和助手 

 6. 正确对待孩子的“偏科” 

 7. 目标早确立,学习动力足 

 8. 提前订计划,学习效率高 

 9. 英语学习,听力是关键 

 10. 认真对待每一套考卷 

 11. 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勤奋 

 

心理篇 做孩子心灵花园的好园丁 

 1. 与孩子沟通要讲求“有效” 

 2. 尊重,亲子和谐的前提 

 3. 爸妈的拥抱很受用

 4. 妈妈更需要自信快乐 

 5. 家长平常心,孩子也放松

 6. 放松的最好方式就是笑一笑 

 7. 面对“叛逆”的女儿 

 8. 别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9. 管理情绪的最好办法是抓住症结 

 

交往篇 给孩子上好情商教育这堂课

 1. 挖掘偶像身上的闪光点 

 2.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 与老师沟通要讲技巧 

 4. 陪着女儿“找”朋友 

 5. 恋爱不是洪水猛兽 

 6. 送给女儿的成人礼物 

 7. 电影和戏剧——不错的审美教育 

 

生活篇 做孩子走向独立的教练员 

 1. 我们全家爱运动 

 2. 旅游就是轻松的学习 

 3. 休闲也有“饕餮餐” 

 4.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5. 父爱参与,为成长注入活力 

 6. 家长示弱,给孩子强大的机会 

 7. 把亲子时间放在厨房 

 8. 缝缝补补中感知“慈母手中线”

 9. 不要谈“网”色变 

 

备考篇 和孩子一起进入冲刺阶段 

 1. 模拟考试的重要作用是查漏补缺

 2. 高校自主招生——诱人的鸡肋

 3. 高招咨询也重要

 4. 报志愿也有技巧

 5. 从女儿参加“校长推荐计划”看港校

 6. 复读不复读,需要细掂量 

 7. 留学,适合我们的孩子吗


作者介绍:

刘称莲

山西大学毕业,现居北京。曾任中学老师,现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重点关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青少年心理等研究。

在培养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从实践中摸索出了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倡导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的教育理念,用科学的方法养育自己的孩子。18年的实践,她培养了一位素质全面、成绩优秀的女儿,2011年高考,她的女儿同时被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前言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如果我们把“家长”看做一种职业,那么这个职业一旦从事,就终生不能辞职,且要24小时全天候在岗,没有人领导却最不自由,看似没有规则却工序复杂,还充满了不可确定性。所以,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如果“家长”是一种职业,那么“父母”就是工作岗位。结婚后,我和我先生还没来得及学习如何做父母,万能的上帝就把女儿送到了我们的身边。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们,差不多是被无奈地推到了“父母”这个岗位上的。虽然感觉有些手足无措,好在有学习一路相伴,边学边做,与女儿一同成长,深深感受着养育儿女的艰辛和快乐。

20世纪90年代初,女儿出生在晋南的一个小县城,那时候我在那个县城的一所中学当老师。小县城很封闭,交通不方便,信息闭塞,文化条件也差。怀孕的时候,我特别想读一读相关的书籍,却买不到。为此,我和我先生特意在一个周末跑到几百里外的市里去买了几本书,照着上面写的做胎教。

女儿出生了,我先生从报纸上看到当时风靡的“零岁教育方案”,就通过邮寄的方式从武汉买回来一套,我们自己为孩子做早教训练。虽然现在从专业的角度看来,那套方案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我们努力了,也确实从中受益了。

虽然我们百般努力,但是仍觉得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里成长不是太好。

非常幸运,女儿两岁多的时候我们就把她带到了北京。因为之前做老师的经历,我进了一家做教育产品的公司,由于工作之便,我接触到许多经典的教育论著。从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卡尔威特、蒙台梭利成了我的老师,卢梭更是我的偶像,还有那些苏联的教育家们,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类教育书籍,并在实践中尝试。等到女儿大一点,卢勤的书,孙云晓的书……只要是关于少年儿童教育的书籍,都是我阅读的对象。

阅读,让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了迷茫,多了理智。于是,在女儿的整个小学阶段,当不少家长都忙于领着孩子去上各种课外辅导班的时候,我们领着女儿到处去玩,践行着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则;当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再给孩子许多额外的作业的时候,我任凭女儿做家务,和我们一起玩牌。而且,这样做的时候,我很坦然,不像有些家长,表面上让孩子玩了,心里却十分忐忑,生怕孩子被别的孩子拉出差距。我之所以很“另类”地这么做,是考虑到孩子长远的发展。我很推崇孙云晓老师的那句话:“对人一辈子负责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读那些教育著作的话,是不是会人云亦云,走大多数家长走过的路,但是我知道,正是因为读了那么多书,我才可以毫无顾虑地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特立独行,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女儿初三了,进入青春期,我突然发现,那些理论的东西已经难以应付她的状况了。就沟通来说,往往我一句话出来,女儿就有十句话等着我,道理还一套一套的。而且,母女之间、父女之间时不时会有升级的战争,亲子关系不像女儿小时候那么融洽了。

于是,当知道“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课程开课的消息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就是冲着“家庭教育指导”几个字去的。听课与阅读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亲耳聆听老师们的教诲,并可以面对面地和老师探讨当下遇到的问题。

课程结束之后,女儿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你变了,变得不像老巫婆了。”因为之前在一次跟女儿的冲突中,女儿说我是“更年期的老巫婆”,把我气得够呛。

女儿上高一后,我又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学习的结果,就是明白了: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的特征,而家长总是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把本来不是问题的事情当做问题来处理,因此亲子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我在遇到女儿看起来有些“偏差”的言行时,就会尽量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自然而然,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孩子和大人的情绪也常处于良性状态了。

女儿上高三之前,我参加了一个叫做“走进青春期”的工作坊。这个工作坊的功劳非常大,让我们一家平稳地度过了女儿高三艰难的阶段。因为参加了这个工作坊,女儿高三一年,我心里非常放松和坦然,虽然偶尔会有焦虑,但是比起周边的“考妈”来要轻松得多。而且在女儿几次情绪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都用学到的一些方法带她调适,让她能够很快恢复状态。2011年我的生日,女儿因为学习紧张没有时间为我挑选礼物,就给我写了几句话,让我很是感慨。她写道:“感谢妈妈在我高三的这些日子里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无论生活还是心理上的。要不是你操持着一切,我的生活还不知乱成什么样子,有些坎也不知道能不能过去……”

在她写这些话的前两天,我还用从萨提亚课程里学来的“冰山”理论为她解开了心里的一些结,使她在高考前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能制订严密的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完成,并保持最好的状态到最后。

其实我认为,孩子的高三阶段,家长对孩子心理上的调适比生活上的照顾更加重要。毕竟如今的生活水平已经很好了,如果能在心理上对孩子多加关照,就可以使孩子在高三的“高压”环境下保持良好的状态,以最好的心态面对高考。

因为我未雨绸缪,及时参加了一些培训,使得我们全家受益。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用学到的知识还帮助到了周围不少需要帮助的朋友。

2011年的7月,女儿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被香港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最终她选择了她非常热爱的北大。一路走来,如果说我的女儿还算优秀的话,那都是我和我先生不断学习的功劳。

俗话说“学无止境”,在“父母”这个岗位上,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也还有更多的学习任务要完成。我愿意也乐意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合格父母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本书应出版社要求,重点讲述我是如何陪女儿走过高中阶段的,以及我自己这些年体悟出的一些家庭教育感悟,希望可以对年轻的家长有所帮助。

学习篇 做孩子登顶阶段的得力助手

每个孩子都在学习,效果有时却截然不同,关键在于孩子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如何学习的,孩子是不是自主学习和享受学习。高中阶段,大多数家长已经不能具体指导孩子的功课了,却依然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站出来,只不过家长的角色应该由原来的教导者、指引者变为服务者、助手。

1

打造一个“书香门第”

阅读提要

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天然的渴望。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

女儿从小爱看书,而且阅读的范围很广,这是她知识面丰富、文章写得漂亮的重要原因之一。

升入高中之后,她的功课越来越繁重。每天,各科老师都会留许多作业,她回家吃完饭,就得埋头写作业。高一的时候,因为数理化成绩较差,她每天晚上在这三科上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总是把作业做完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没有一点喘息的机会。为此,她非常烦恼,别说玩,就连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也一本都看不了了。从小到大,她几乎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看课外书,已经养成了习惯,猛地丢掉这个爱好,她的心里空落落的。而且一段时间不看书,她就感觉笔头生涩,写出来的文章也不那么出彩了。

看女儿苦恼,我也着急。作为家长,我知道功课学习的重要,毕竟我们身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将来参加高考是不容我们回避的现实。然而我更知道,死学课本而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会视野狭窄、理解能力差,而且缺少课外阅读,不仅会影响到语文的学习,对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理解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女在儿学习学校的功课之余多读课外书籍。

于是,我使出了女儿小时候我用来“诱惑”她读书的杀手锏。

女儿是3岁的时候爱上读书的。不过那时候,她都是听我给她读书。她上幼儿园的3年里,每天晚上我都给她读书。她倒不挑,只要一看见我拿书,就闹着要我读给她听。所以,那时候她听到的书,有专门为她挑选的寓言童话和动植物故事,也有我和我先生看的一些别的书上的小故事。后来我们戏称这3年是我家的“一千零一夜”。

等女儿上小学后,我和我先生觉得她认字了,应该自己读书了。但女儿习惯了听我讲,依然每天缠着我给她读书。后来,我和我先生为了让女儿自己读书,就买了一些带有拼音的有趣的小学生读物,还有《米老鼠》等杂志,随意地放在她的写字桌、床头,或者我家的饭桌和沙发上,目的就是引起她对书的注意,诱惑她去看。

起初,小家伙熟视无睹。慢慢地,在没事的时候她开始翻阅那些散在各处的书了。到后来,无论是坐在沙发上还是床头,她都会拿起书来看,而且看得非常投入,有的时候,饭都做好了或者到了睡觉的时间,她还沉浸在书的世界里。

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天然的渴望。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所谓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孩子读的书;所谓读到书,就是拿回家的书要让孩子看得到,而不是整齐地码在书柜里。

这样,女儿到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不仅读她自己的书,也开始看我和她爸爸读的书。为了满足她越来越大的胃口,我们不得不源源不断地买书。

喜欢上读书以后,只要没有课外书,女儿就会觉得不舒服,到处找书看。家里没有新书,她会向同学借,也会把以前看过的书再翻出来读一遍。到了这时候,我们也就没有必要再给她设置那么多“诱惑”了。

女儿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也尝到了甜头,她不仅知识面比班里大部分同学要广,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同龄人的羡慕和大人们的夸赞声中,读书这一爱好逐渐被巩固,成为伴随女儿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高中的学习任务虽然很繁重,但是多年养成的读书好习惯,我舍不得让女儿丢掉,而且她也不想丢掉。小时候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我们读书,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我们就算挤时间也要读书。

我非常赞成一位教育专家的话:“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孩子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因为学识的限制,女儿从小到大,我和我先生总有许多问题不能回答她,但是,我们会给她买书或者借书,让她从书里找到答案。而且我发现,因为读了大量的书,女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得她学习的后劲越来越足。高中阶段,她从年级的中下游到了年级上游;高三竟然迎头赶上,最好的成绩达到了年级第五名。读书,让孩子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很好地补充了课本知识的不足;读书,让孩子懂得了老师、父母所不能教到的做人的道理;读书,记孩子提高情商,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

主意打定,我就开始行动了。每天下午女儿回来之前,我就把家里订的《北京青年报》放在餐桌上。一般来说,她回家的时候,晚饭还没有准备好。她放下书包,就先看一会报纸。

女儿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跟着我们读报,最初只看最后一版的脑筋急转弯、幽默故事等内容,到后来的每个板块都翻阅,并且还和我们讨论当下发生的重大的或者热门的事件。

小学的时候,就听到过老师夸奖女儿,说女儿懂的东西多,而且看问题的观点很独特,我想这跟她看报纸有很大的关系。

《北京青年报》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日报,内容很广,有时效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和知识性、文学性很强的副刊,对女儿的帮助很大。订阅全年的《北京青年报》还可以赠送《读者》杂志,多年来我们一直要这个赠品。我和我先生是《读者》的铁杆粉丝,在我们的带动下,女儿也从小喜欢《读者》,她写的文章里的许多论据都出自《读者》的小故事。小学和初中,每次《读者》到家,她都会拿到手一口气就看完。可自从升入高中,就很少有时间享受这种阅读的乐趣了。于是我就把《读者》放在沙发扶手上,或者她的床头,有的时候甚至放在卫生间的暖气片上,让女儿随时都能读一会。

我们家还订了《中国国家地理》、《博物》、《青年文摘》等杂志,我都如法炮制,凡是女儿目力所及或者伸手能拿到的地方,我都放上一本。目的就是,只要她想看书,顺手就可以拿起一本看一会。杂志上的文章都是独立的,也不是很长,看一篇不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对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高中生来说,挺适合的,而且读这些短小的文章也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的好手段。

间或,沙发扶手上也会出现一本“大部头”,比如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还有王小波的《时代》系列,这些书,女儿都是在晚上泡脚的时候一点一点看完的。

女儿从中得到了好处,有的时候我忘了在某个地方放书,她还会提醒我。

到处放的是书报,让我家看上去很零乱。一次,女儿的姑姑从老家来北京,看我们家东一张报纸,西一本书的,就开始帮我收拾,还数落我不打理家,把好好的家弄得乱七八糟。我笑着告诉她,我其实每天都整理家,不收拾那些书报,只是想让我们的家充满“书香味”而已。

不然怎么办呢?我如果把书都整整齐齐地收拾到书房里或者报刊架子上,女儿看起来就不方便了。我想,等女儿日后“下笔如有神”了,我再好好收拾也不迟吧。

女儿偶尔也会放纵一下自己。《暮光之城》出了中文版后,女儿从邻居姐姐那里借了两册来看,却发现翻译得实在太差。于是让我在网上给她买了英文原版的。

那是一个周六,我们从快递员手里拿到了三册原版的《暮光之城》。女儿爱不释手,高高兴兴地把书拿到了她的屋里去了。晚上我上床的时候,看她的屋里还亮着灯,我以为她在复习功课,准备周一的期中考试。

周日早晨,都9点了,女儿还在呼呼大睡。叫她,她说昨晚熬夜到凌晨4点,把《暮光之城》的第一册看完了。实在是太困了,求我让她再睡一会。为了女儿的健康,为了女儿读书的快乐,我让女儿睡了个痛快!成天面对枯燥的课本,孩子渴望阅读趣味性和文学性都很强的小说,这是非常正常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支持。

女儿挤时间,愣是把《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英文原版读完了。2009年8月,女儿参加了托福考试,满分30分的阅读,她拿到了29分。我想这跟她坚持读原版的著作有很大的关系。后来我翻看女儿的英语周记,看到她的英语老师在批阅她的读后感时鼓励她坚持阅读原版小说,因为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

即便是到了高三,女儿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停止。暂且不说阅读对于一个孩子健康成长那么高远的好处,就说它对高考的好处。现在的高考跟现实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学习文科的孩子,只读几本课本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即便是高中阶段学习非常紧张,家长也要鼓励孩子抽出时间阅读。大量接触课外的东西,实在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2

在家里少谈学习

阅读提要

课本知识、考试内容有老师来教导,生活中的各种学问,则需要家长日积月累地教会孩子。孩子回到家,多跟孩子谈谈发生在校园外的事,谈谈生活琐事,谈谈做人的道理,既是对学校教育的最好配合,也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放学后经常会有小朋友到我家和女儿一起玩。一个周五的下午,几个小家伙又来我家玩了。他们离开的时候,我正好在厨房里,就听一个小女孩说:“我真羡慕李若辰啊!”另一个小男孩说:“是啊!”

我知道他们说的“羡慕”是什么。

那个时候,班里的小朋友一到周末都像赶场一样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唯有我女儿只在周六学一个小时的芭蕾,其余时间就跟着我们去郊游或者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地方玩。

女儿从小到大,我们都坚持让她在课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就不再管“学习”。

等女儿上了高中,我们给她请了家教,也让她上课外辅导班,但总是尽量把课集中在周六或者周日,然后空出一天的时间,一家人在一起,或者做家务,或者游玩。目的是让孩子一周有一天彻底放松的时间,为下一周的高强度学习做准备。

跟小学和初中比起来,高中孩子的学习时间要多出许多。我算了一算,女儿早晨7点15分开始早自习,到下午5点放学,晚上还要在家里花两三个小时完成家庭作业,每天学习的时间都要十几个小时。到了高三,她每天放学后都在学校上自习到晚8点半,回到家就9点多了。

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作为经历过高中学习和高考的过来人,我们深知高中三年学习的“苦”。于是,我和我先生约定,在家里少跟孩子谈学习的事情。

我认为“学习”在学校里或在老师的教导下完成,就已经足够。谁不明白高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进一所好的大学?孩子们听完课以后,就反复做枯燥的习题,这个过程没有任何趣味可言,而且非常耗费脑力和体力。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家长应该把“学习”的那个钮关掉,让他换一换脑筋。

女儿回到家,她爸爸会和她讨论国际、国内的大事,他们经常会因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不一致争得面红耳赤;我会和她探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大到最近老家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哪个姐姐新谈了男朋友,小到我买了个新发卡,也会告诉她,拿给她欣赏。我们一家会为某个笑话一起放声大笑,我们会一起看一篇好文章,我们会一起做游戏。我发现,在这样的气氛下,孩子才会彻底放松,精神也会变得愉悦。

女儿在家里的时间,我们会安排一些事情提高她的生活技能,比如让她帮我做做饭、洗洗衣服;也会鼓励她找朋友聊聊天,和同学一起出去锻炼身体,或者去看电影等。

因为我们在家很少谈学习,不强迫女儿学习,她在学校里总是能集中精力,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我想许多家庭都有类似这样的情形:本来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爸爸妈妈聊着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情,妈妈突然来一句“今天的作业多吗”,或者“今天语文讲到哪里了”,孩子的情绪立刻跌到低谷,随即噘起嘴,再也无话可说。反应强烈的孩子会很不耐烦地回击:“每天就知道学习学习,还有没有别的事情了!”或者“烦不烦啊,又说学习了!”

孩子每天从早学到晚,也许跟你聊天只是想放松一下,说完这段他就又会去写作业,你不合时宜的打断,而且是用他“深恶痛绝”的事情来打断他,很容易造成他的抵触情绪,许多家长所说的“叛逆”便也由此产生。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愿意跟家长交流,亲子关系也就出现了问题。

其实,高中孩子不愿意听父母对自己的学习评头论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家长已经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功课辅导方面,家长在孩子的心目中已经失去了权威的地位。况且,这个阶段的孩子的自我意识很强,觉得自己已经长大,能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需要你去提醒。你的干涉会让他认为你不信任他,怀疑他的能力,所以你的一句话才会引起那么大的震动。

一个人将来要在社会上“闯”,靠的并不



原文赏析:

如果我们把“家长”看做一种职业,那么这个职业一旦从事,就终生不能辞职,且要24小时全天候在岗,没有人领导却最不自由,看似没有规则却工序复杂,还充满了不可确定性。所以,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就需要不断地学习。

如果“家长”是一种职业,那么“父母”就是工作岗位。

由于工作之便,我接触到许多经典的教育论著。从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卡尔威特、蒙台梭利成了我的老师,卢梭更是我的偶像,还有那些苏联的教育家们,我如饥似渴地读各类教育书籍,并在实践中试。等到女儿大ー点,卢勤的书,孙云晓的书…只要是关于少年儿童教育的书籍,都是我阅读的对象。

阅读,让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少了迷茫,多了理智。我们领着女儿到处去玩,践行着卢梭的“自然教育”法则。

而且,这样做的时侯,我很坦然,不像有些家长,表面上让孩子玩了,心里却十分忐忑,生怕孩子被别的孩子拉出差距。我之所以很“另类”地这么做,是考虑到孩子长远的发展。我很推崇孙云晓老师的那句话:“对人辈子负责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我知道,正是因为读了那么多书,我才可以毫无顾虑地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特立独行,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女儿初三了,进入青春期,我突然发现,那些理论的东西已经难以应付她的状况了。

听课与阅读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亲耳聆听老师们的教诲,并可以面对面地和老师探讨当下遇到的问题。

我又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学习的结果,就是明白了: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而家长总是以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把本来不是问题的事情当做题来处理,因此亲子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明白了这些道理以后,我在遇到女儿看起来有些“偏差”的言行时,就会尽量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自然而然,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治,孩子和大人的情绪也常处于良性状态了。

我还用从萨提亚课程里学来的“冰山”理论为她解开了心里的一些结,使她在高考前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还能...


每个孩子都在学习,效果有时却戒然不同,关键就在于孩子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是如何学习的,孩子是不是自主学习和享受学习。高中阶段,家长依然可以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站出来,只不过家长的角色应该由原来的教导者、指引者变为服务者、助手。


作为家长,我知道功课学习的重要,毕竟我们身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将来参加高考是不容我们回避的现实然而我更知道,死学课本而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会视野狭、理解能力差,而且缺少课外阅读,不仅会影响到语文的学习,对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理解也会大打折扣。

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阅读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一天然的望。父母要做的只有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所谓“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孩子能读的书;所谓“读到书”,就是买回家的书要让孩子看得到,而不是整齐地码在书柜里。

女儿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也尝到了甜头,她不仅知识面比班里大部分同学要广,也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同龄人的羡慕和大人们的夸赞声中,读书这一爱好逐渐被固,成为伴随女儿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小时候有大量的课余时间,我们读书,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我们就算挤时间也要读书。

我非常赞成一位教育专家的话:“养成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孩子的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因为学识的限制,女儿从小到大,我和我先生总有许多问题不能回答她,但是,我们会给她买书或者借书,让她从书里找到答案。而且我发现,因为读了大量的书,女儿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使得她学习的后劲越来越足。读书,让孩子学到了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很好地补充了课本知识的不足;读书,让孩子懂得了老师、父母所不能教到的做人的道理;读书,让孩子提高了情商,学会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

小学的时候,就听到过老师夸奖女儿,说女儿懂的东西多,而且看问题的观点很独特,我想这跟她看报纸有很大的关系。

《北京青年报》是一份非常不错的日报,内容很广,有时效性很强的新闻报道和知识性、文学性很强的副刊,对女儿的帮助很大。订阅全年的《北京青年报》还可以赠送《读者》杂志,多年来我们一直要这个赠品。...


女儿偶尔也会放纵一下自己。

熬夜到凌晨4点,把《暮光之城》的第一册看完了。为了女儿的健康,为了女儿读书的快乐,我让女儿睡了个痛快!成天面对枯燥的课本,孩子渴望阅读趣味性和文学性都很强的小说,这是非常正常的要求,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有支持。

女儿挤时间,愣是把《暮光之城》和《吸血鬼日记》的英文原版读完了。2009年8月,女儿参加了托福考试,满分30分的阅读,她拿到了29分。后来我翻看女儿的英语周记,看到她的英语老师在批阅她的读后感时鼓励她坚持阅读原版小说,因为那是学习英语最好的方法。

暂且不说阅读对于个孩子健康成长那么高远的好处,就说它对高考的好处。现在的高考跟现实联系得越来越紧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学习文科的孩子,只读几本课本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因此,即便是高中阶段学习非常紧张,家长也要鼓励孩子抽出时间阅读大量接触课外的东西,实在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事情。


女儿从小到大,我们都坚持让她在课余时间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就不再管“学习”。

等女儿上了高中,我们给她请了家教,也让她上课外辅导班,但总是尽量把课集中在周六或者周日,目的是让孩子一周有一天彻底放松的时间,为下一周的高强度学习做准备。

我认为“学习”在学校里或在老师的教导下完成,就已经足够。谁不明白高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取得好的高考成绩,进一所好的大学?孩子们听完课以后,就反复做枯燥的习题,这个过程没有任何趣味可言,而且非常耗费脑力和体力。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家长应该把“学习”的那个钮关掉,让他换一换脑筋。

女儿回到家,她爸爸会和她讨论国际、国内的大事,他们经常会因为对一件事情的观点不一致争得面红耳赤;我会和她探讨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大到最近老家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哪个姐姐新谈了男朋友,小到我买了个新发卡,也会告诉她,拿给她欣赏。我们一家会为某个笑话起放声大笑,我们会一起看一篇好文章,我们会一起做游戏。我发现,在这样的气氛下,孩子才会彻底放松,精神也会变得愉悦。

女儿在家里的时间,我们会安排一些事情提高她的生活技能,比如让她帮我做做饭、洗洗衣服;也会鼓励她找朋友聊聊天,和同学一起出去锻炼身体,或者去看电影等。

因为我们在家很少谈学习,不强迫女儿学习,她在学校里总是能集中精力,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孩子每天从早学到晚,也许跟你聊天只是想放松一下,说完这段他就又会去写作业,你不合时宜的打断,而且是用他“深恶痛绝”的事情来打断他,很容易造成他的抵触情绪,许多家长所说的“叛逆”便也由此产生。长此以往,孩子就不再愿意跟家长交流,亲子关系也就出现了问题。

其实,高中孩子不愿意听父母对自己的学习评头论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这个阶段,大部分家长已经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在功课辅导方面,家长...


我先生认为女儿在学校学习之余,应该再补充些课外的东西。他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他走入了一个误区。到了高三,教材上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孩子其实每天都在大量地览和练习课外的东西。

高三年级的老师都具有多年高三教学的经验,他们能很好地把握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并对每个孩子进行适度的照顾。就算在一个普通班,高三的老师都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做好安排。更不用说女儿所在的班级是他们学校文科的第一实验班,教师队伍的配备非常棒。更何况,女儿每天只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都会做到很晚。有一点空余的时间,她应该休息一下,或者看看轻松的休闲类书籍,而不应该再看爸爸给她的那些资料,当然,她也根本没有心思再去看。

之所以情绪受到影响,是因为女儿已经长大懂事了,她明白爸爸的用心,知道爸爸都是为她好。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她有意顺从爸爸,会翻看一些。可是她哪里知道,她的这种行为鼓励了她爸爸。看到女儿意看自己买的资料,我先生开始源源不断地往回找资料了。女儿因为内心里并不想看这些东西,但又觉得这都是爸爸辛辛苦苦找来的,不看对不起爸爸,心里产生了内疚感。而且,爸爸拿回来的那些资料她都没有时间看,也让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感觉自己是不是效率太低或者学习不努力。在种种矛盾心情交织的情况下,女儿一度感觉压力特别大,也出现了焦虑烦躁的情绪。

后来,我先生发现了问题,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方式,我也给女儿做了调整,她才重新回到积极乐观的状态。

我们做父母的,很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为孩子做许多孩子并不需要的工作。实际上,我们这么做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愿望,对孩子来说却并非定需要。就买教辅材料这件事,对于已经有了判断力的高中孩子,家长不要官目地介入太多,就算为他买,也要考虑到他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买。尤其是到了高三阶段,孩子在备考的高压下,心理已经非常脆弱,搞不好就会出问题。家长要相信学校和老师,也要相信...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第2版)》(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叶!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北大幼儿园园长杨雪扬联合推荐。)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第2版)(第2版全新上市,百所学校校长联名推荐,系列图书畅销近百万册。不着急,也来得及,陪孩子一起享受吃“苦”的幸福。)

★★★《陪孩子走过初中三年》(刘称莲“陪伴教育系列”**作品,百所学校校长联名推荐,系列图书畅销近百万册,当当网年度五星级图书。)

 在铺天盖地的家庭教育类图书中,这一定是不一样的那一本。

   这是一本家长用心写给家长的书,没有居高临下的指点,也没有千篇一律的空话,有的只是源自真实生活的点点滴滴:妈妈发起的“厨房悄悄话”,爸爸建立的“流动小信箱”,还有“冲动的流星雨”和“独特的成人礼”……从每件小事中折射出来的教育智慧,更使我们动容、思考。妈妈“随意”散放的报刊、爸爸“刻意”设计的拥抱,父母深沉的爱转化成教养的智慧,书中每一处都盛放着可以共享的经验和反思。

  一个人学业优秀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孩子能爱父母、爱世界、爱自己。他谦逊、自信,你能相信他做成想做的事,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天下有多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奢望自己的孩子做得顶天立地的栋梁,*好事事抢先,样样过人,才心满意足。父母的欲望有多深,孩子便有多累,所谓成功不仅仅只是金榜提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前言

这本书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不妨尝试做孩子的左手,尽管笨拙一点,懒散一点,无所作为一点,却是孩子一生也不能缺少的部分。我们的要求有多高,孩子便有多累,当孩子的翅膀缀满了父母的欲望,你叫他如何飞翔?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 孙云晓

因为家有高中生,所以难免焦虑,谢谢这样一本好书,它淡然而又不失深刻,它给人精神的抚慰,却又不失具体的方法,我想好的图书应该就是这样的吧。

——北京大学副教授 王在全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虽然说的是孩子高中的事,但我还是特别想把它推荐给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中生的家长们,因为我们在陪孩子步入高中之前,就必须要先学会如何去做高中生家长,而这本书就是好的教材!

——新浪教育频道知名博主 晓风残月

真的发自内心地羡慕李若辰,她爸爸妈妈的教育方式非常宽松,给她很大的自主空间,她所上的补习班都是自己决定的,学习时间也完全由自己掌握!呼吁爸爸妈妈们,可不可以把“紧箍咒”放松一点点!

——李若辰的好友 陈杨芃


书籍介绍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内容简介:高中三年,对孩子是一种磨炼,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问题频出,这个阶段的亲子矛盾也总是不断升级。家长往往只看到孩子厌倦学习、叛逆冲动、沉迷网络,却看不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面对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双重压力的无助;只数落孩子的种种“不是”,却无法体会孩子既想改变自我,又无法摆脱家长一贯评价的深深纠结;只抱怨自己每天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怀总是换来孩子的反感,却不知道自己的喋喋不休让本已疲惫不堪的孩子雪上加霜。


精彩短评:

  • 作者:白疆行 发布时间:2013-04-05 22:47:24

    很受益

  • 作者:九爷 发布时间:2012-09-06 21:59:03

    徐少娴

  • 作者:蓝蓝和月月 发布时间:2018-04-02 21:00:16

    很一般,浮皮潦草,没写到我心里去

  • 作者:午谷各 发布时间:2019-01-22 22:02:47

    为了体会众生皆苦读的。试图控制孩子(高中还能叫孩子吗)的母亲们,祝你们好运吧

  • 作者:沉醉梦境 发布时间:2022-01-02 07:10:51

    我们要求有多高,孩子便有多累,当孩子的翅膀缀满了父母的欲望,你叫他如何飞翔?很多时候,我们不妨尝试做孩子的左手,尽管笨拙一点、懒散一点、无所作为一点,却是孩子一生不可缺少的部分。

  • 作者:乡愁 发布时间:2016-05-03 11:42:59

    天下只有不去做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成功的前提是他要有机会去做事。孩子还未成年,这些机会需要父母提供,教他们争取。小到家里的家务,大到外面的与人交往,家长都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父母帮他完成所无法比拟的。


深度书评:

  •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

    作者:凌寒暗香 发布时间:2021-10-12 16:43:26

    “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今天因为这句话,拿起来一本2012年出版的家庭教育书籍。

    近些年,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相关理论和书籍也是层出不穷,一本10年前出版的教育书籍,不说其中列举的高考形式和现在有了很大的不同,就是其中提及的教育理念,有些也有了更新发展。

    但是本书前言的题目“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还是让我不仅仔细读完了前言,还读了整本书中除具体选课、填报志愿操作外的绝大部分内容。

    这本书就是《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一起吃“苦”的幸福》,作者刘称莲,她是教师,更是一名母亲。这本书虽然主要讲的是高中三年她们一家对女儿的陪伴,但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胎教准备开始,幼儿时期的早教训练,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高中三年的陪伴过程其实是升任“家长”这个职位以来,作者一家所有的学习与感悟在这段时间的集中表现。

    很多父母都有经验,高中阶段,大多数家长已经不能具体指导孩子的功课了。但高中生的学业负担又很繁重,那么家长在这个阶段是跟风搜集课外辅导资料,给孩子填料?还是平日甩手掌柜,只看期中、期末、高考成绩?

    另外高中生正是心理生理快速发展的阶段,跟父母的关系可能从前一天的亲密无间到后一天的面红耳赤,这个阶段的家长能为孩子做些什么,有哪些事情不能直接做,来看看作者是怎么陪伴女儿的吧。

    一、助力高中生学习,家长变身服务者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正文就是关于学习的。确实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是最重要的事情,因为中国的高考可以说是决定着每个考生的命运,所以用什么方法学,如何学很关键。在学习这件事上,家长应该做的,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站出来,帮上忙。

    作者在书里没有提出新的教育理念,但伴随孩子的成长,作者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作者自己也说,正是因为她读了那么多育儿方面的书,又面对面听过老师的课,所以她才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毫无顾虑,并且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就以书中的例子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引导孩子课外阅读,又是怎么对待课外辅导材料的。

    做为高中生的家长,都知道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参加高考不可回避,功课学习头等重要。但这是否意味着不能有课外阅读呢?作者的观念是:死学课本而没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不仅影响到语文学习,而且会影响对其他学科的理解。

    但高中生功课繁重,各科老师都会留许多作业,要保证完成作业,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再要抽出完整的时间来看课外书也确实不容易。

    作者的做法不复杂,就两点,一是让孩子有书读,二是让孩子读到书。具体说就是在女儿目力所及或者伸手能拿到的地方,都放上一两本精挑细选的杂志书或者就是一份报纸。

    只所以选择杂志和报纸,是因为这里面的文章内容都是独立的,且篇幅不是很长,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高中生而言,随手拿起来读一下短小的文章,既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又不需要花很长时间。

    其实想想现在的高考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考题目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联系越来越紧密,只读课本确实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高中生的家长要鼓励孩子课外阅读,还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开卷有益。

    作者在书中鼓励孩子阅读,但也通过一个他们家踩过的坑,提醒家长们少做孩子并不需要的工作,其中一项就是要不要多给孩子找课外辅导资料。

    现在的社交网络发达,每个家长都被拉入各种不同的学习群,群里的热心家长会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家长如果盲目地介入过多,随意购买或者收集课外资料,可能会给孩子原本脆弱的心理增加负担。所以作者的建议是要相信学校和老师,更要相信孩子自己的判断,在高中学习这件事上,家长要把自己转变为服务者,成长为孩子的助力者。

    二、拉近高中生关系,家长尊重是前提

    说到青春期的孩子,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叛逆”。本书的第二章就是关于“心理”的。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因为自身成长和学习环境等压力,情绪会反复无常,所以家长要做的就是要变换自己的沟通方式,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了解孩子的需求,而尊重是所有沟通的前提。

    作者在女儿初三的时候,报名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在女儿高一的时候,又系统学习了心理学课程;在女儿高三的时候,还参加了“走进青春期”工作坊,陪伴女儿的成长,作者一直在践行“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理念。

    还是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赢得青春期女儿的信任。

    作者说虽然女儿从小跟她的关系就很好,什么事都愿意跟妈妈讲,但升入高中后,作者还是感觉到女儿跟她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一方面,作者感慨女儿开始拥有自己的隐私,说明女儿真的长大了,另一方面,作者感受到“小棉袄”即将脱去,心里也有一点酸楚。

    作者说幸亏她提前进行了学习,知道青春期孩子的特点就是叛逆,渴望被人认同,所以作者能及时调整交流方式,与女儿的关系重新流畅。

    作者给出的建议总结一下主要就两点。一是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让孩子把父母当成自己信任的人,这是最重要的;二是融洽的氛围,身心放松的情况下,交流会更畅通。

    高中阶段的孩子,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而心理是确是半成熟状态,这个时候的孩子其实特别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但父母的成长有的时候是慢于孩子的成长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话语权……说起来好像不难,但真正做起来,家长要做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把自己的角色转换为听众。

    作者的话是“大耳朵,小嘴巴”。这六个字,是对高中生家长的要求。就是说家长这个听众不仅要耐心倾听,还得有所回应。大耳朵,表明家长主要是听,让孩子充分表达观点,家长认同和接纳孩子说的内容,小嘴巴,表明家长说的少,回应的内容不是发表评论和批评,但关键时刻还得阐明家长的观念,

    为了营造让孩子快乐的氛围,作者也‘处心积虑’安排一些小环节。比如接送孩子的路上安排一个黑色笑话;跟家人合作上演一出家庭小闹剧;发明一个全家人参与的游戏等,让孩子开怀大笑,驱走负面情绪,缓解压力。

    三、引导高中生独立,家长做好教练员

    高中阶段可以说是走向社会远行的过渡阶段,所以作者把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也都单独成章。

    10年前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中国还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家庭占绝对多数。独生子女回到家里,面对的只有家长缺乏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玩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者很明白伙伴关系是孩子社会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作者可以说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比如幼儿园期间,每天下午邀请一两个小朋友从幼儿园出来后,再在附近玩一会儿;小学期间,作者利用接送孩子或者开家长会的时间,跟同学家长聊天,约大家都有空的周末去郊游或者组织假期旅游;上中学之后,作者还协助女儿帮住校的同学购买点心、下载资料等等。

    正是因为作者从小给女儿创造与小伙伴相处的机会,所以作者感到很欣慰,女儿每次到了一个新集体,都能很快融入其中,并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所以作者也常常感动,因为女儿对朋友们真诚相待;所以作者也感慨,整个高中阶段,女儿在学习、生活或者情绪调节方面获得朋友们很大的帮助。

    作者不仅引导女儿交朋友,也注重培养孩子生活技能。

    作者把母女间的“亲子时间”放在厨房,既能与女儿和谐融洽的轻松交流,也让女儿学会了一些简单菜的做法;作者在周末张罗包饺子,不仅让爸爸参与女儿成长,也让女儿通过操持家务体会家长的辛苦。

    为了让孩子爱上运动,拥有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身体,作者在孩子小的时候是全家出动去打球、游泳、爬山等,等上了高中没有整块的运动时间了,作者就找方便的运动方式在家里进行。

    作者在书里写了一句话“想运动总会找到时间和项目”。变通一下,把这句话放在文章的结尾吧,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只要你想做,总会找到时间和方法。

    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在孩子逐渐长大、能力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多一些理智,多一些能打动孩子的高招,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

  • 细细品味作者对自己孩子的用心良苦。

    作者:Great懿 发布时间:2012-09-17 12:54:44

    有一个圆满的家庭的确能更好的培养孩子,书中处处流入出父母对于女儿独特的爱、对于每个阶段构想了合适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爱生活、孝顺、积极、有自理能力的各方面发展的成年人。爱是永恒的话题,对于处理早恋问题,母亲的做法也值得一鉴。还有,特别深刻的是成年礼上父亲为女儿写的那段序和那本精心整理的《缀叶集》。

    充实生活、用心教育。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333+)
  • 还行吧(522+)
  • 下载快(379+)
  • 书籍完整(408+)
  • 四星好评(160+)
  • 情节曲折(430+)

下载评价

  • 网友 郗***兰: ( 2024-12-30 09:10:32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蓬***之: ( 2024-12-13 18:42:46 )

    好棒good

  • 网友 孙***夏: ( 2024-12-22 02:45:07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隗***杉: ( 2024-12-21 10:37:24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国***芳: ( 2025-01-06 23:38:33 )

    五星好评

  • 网友 瞿***香: ( 2025-01-08 01:24:2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林***艳: ( 2024-12-24 21:57:01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宫***玉: ( 2024-12-26 04:19:05 )

    我说完了。

  • 网友 游***钰: ( 2025-01-08 06:05:29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宓***莉: ( 2024-12-15 03:41:15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龚***湄: ( 2024-12-23 11:13:47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冯***卉: ( 2024-12-27 10:29:45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濮***彤: ( 2024-12-31 16:48:13 )

    好棒啊!图书很全


喜欢"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高考战神王金战、教育专家孙云晓、三大教育博主晨雾、晓风残月、祝云天联合诚意推荐!多所中学纷纷团购,数万中学生妈妈竞相传阅,继《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之后又一教育力作)"的人也看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