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曲一线 53基础题1000题 历史全国通用 2021版五三依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编写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深度书评:
民法学习方法论与请求权基础探寻 - 个人读书笔记
作者:Abinitio 发布时间:2020-05-05 15:05:43
前言
由于组队学习的进行,2020年4月30日,我开始阅读王泽鉴教授的《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很高兴在经历疫情无所事事的四个月后,终于能有那么一点点学习的状态啦。截至昨天,也就是2020年5月4日,已完成了本书前七章的阅读,因为第八章是案例,如果按照现在的较为囫囵吞枣式地通读,似乎收获不大,因此打算留着按照书中提供的民法学习思维及方法,尝试一下对案例的学习,每天一个案例,大约两周左右能完成第八章的全部内容。读书的目的,无外乎获取知识,获得启发,获取方法,获得消遣。本书的性质来说,给我个人的感觉属于在学习法学的入门阶段,应当好好研读的民法学习及如何通过法律考试的教科书式的书。相对来说比较硬核的那一类,虽然错过了阅读本书的最佳时期,但是能够获得启发,重塑民法学习方法,也已经万分感激。
法学学习的方法
法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法律概念的掌握,这也是之前所忽视的,或者说没有怎么去用心掌握的,法律概念是法学学习展开的基础,如果不能准确掌握法律概念,就难以把握法律规范的内容,也难以连接法律事实,寻求请求权基础。所以在未来的民法学习中,应当重点掌握法律概念的内容,明确每一个法律概念的准确意旨,而不是了解一个大概就完事了,比如就“占有”而言,之前的思考中,可能潜意识里认为,只有直接占有人才是占有人,而忽略了占有实际上还有间接占有和占有辅助的情形。还有诸如“要约撤回”、“要约撤销”、“不完全给付”、“占有改定”等,这是亟需重新学习和了解的,还比如,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条件应当是无权代理,倘若具有处分权,则无需讨论善意取得的问题,还有善意取得遗失物,原所有权人的返还请求权,同时要学会分析、整理不同学者、流派对某一法律概念观点的异同,重点关注还有什么问题尚未解决或当前还就哪些方面存在争议。准确把握法律概念应当学会分解的方法,解析其构成要素,从而明确其概念为何,同时,还应当比较相关的法律概念,分析其异同。法律概念是法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处理问题的思考工具,因此必须在案例的演练中去理解应用。而案例则为法学学习的重要一环,既是法学学习的思维拓展,也是法学学习成果的检验。法律实例题和案例研习,和数学题类似,不是用来背诵记忆的,应当先进行思考和自己的解答后再参考答案。讨论法律学习,离不开法律规范,法律条文,法律条文由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组成,但当前学习教育中往往忽视了法律条文的学习,因此,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应当注重结合法律条文学习,这也是请求权的依据。法律条文的学习方法,首先,在阅读教材或论文时,应当对照相应的法律条文。在上课前应当预先阅读有关的法律条文,了解其规范意义,探究其在解释适用上可能产生的疑义。下课后再加阅读,以求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研读法律条文,应特别注意其在法典体系上的地位,并须整节、整款阅读。在阅读时,也应当明确法条的种类,如完全性法条、不完全性法条(定义性法条、补充性法条)、准用性法条、拟制性法条及其相互间关系。最后,多作实例,多写读书报告,多研读判例,多加研讨,而非纯粹的背诵记忆法律条文,很容易遗忘。学习法律的方法:Step 1读一本简明的教材书(了解法律体系结构及基本概念)Step 2 以实例为出发点,研读各家教科书、专题研究、论文及判例评释等,作成解题的报告。不要只看书本,要有问题意识,可以是自己思考寻找的,也可以是现实中的案例,以此引导分析法律的规定,整理相关学说。学习法律,简而言之,就在培养论证及推理的能力。
请求权基础
请求权,指法律关系的一方主体请求另一方主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而其基础,在于其主张的法律规范。支持一方当事人得向他方当事人有所主张的法律规范,即为请求权规范基础。在之前的学习中,我感觉这是我最为忽视的部分,因为脑海中对于民法侵权、违约可能有个大概的印象,在解答一些问题时,为了贪图省事,怠于思考,就直接写上“基于“民法”关于XXX的规定,所以...",这其实是很不负责,很笼统的书写。学习法律,应当在事实与规范间来回游走,寻找确定的请求权基础,在作答时,也要明确地指出支持某项请求权的法律规范,比如,依据XX法第XX条第X项前款之规定,而不能用含糊不清的笼统用语来掩饰自己不清楚的法律思维过程。请求权基础基于不同法律关系可以划分为六大类,分别是契约上给付请求权、返还请求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补偿及求偿请求权、支出费用偿还请求权、不作为请求权。请求权基础纷繁浩杂,倘若不依一个合理的顺序检索,常常会导致思维不周延或前后重复检索等问题,因此,作者提出应当按照 ”契约、无权代理、无因管理、物权关系、不当得利、侵权损害赔偿、其他请求权" 的顺序进行法律检索,具有合理性,因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物权关系、侵权行为等都首先需要讨论是否存在合同关系,而无因管理又为不当得利和侵权行为的前提问题,同理,物权关系也是不当得利、侵权损害赔偿的前提,主要因为是否取得所有权是主张不当得利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前提。同时需要注意,即使存在先后顺序,请求权也并非仅能成立一项,请求权基础可能存在竞合的情况,有存在法条竞合、选择性竞合、请求权的聚合、请求权的竞合的情况。
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这一概念,之前早有听闻,但是就其具体概念而言理解还不够透彻。之后还应当重点研读其他文章,明确其概念、构成等,就本书而言,学习到了不当得利的概念,即 “无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损害者,应返还其利益。虽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后已不存在者,亦同。” 学习到了不当得利的类型区分,可分为,给付型不当得利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而给付型不当得利包含自始欠缺目的,目的不达和目的消灭的情形,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包括基于受益人、受损人、第三人行为,法律规定及自然时间的结果的情形。仍需结合我国民法之规定,进一步了解、学习。
抗辩及抗辩权
日常意义上的抗辩应当分为两种,一是诉讼上的抗辩,二是实体上的抗辩。前者足以使请求权归于消灭,法院应当主动依职权审查,包括权利障碍的抗辩(即请求权因一定事由自始不发生)、权力毁灭的抗辩(请求权因特定事由已归于消灭)。而实体上的抗辩也即抗辩权,是权利人行使权力,得拒绝支付的权利,是对已经存在的请求权发生一种对抗的权利,仅当事人主张的请求下法院有审查的义务,抗辩权包括永久(灭却)的抗辩权和一时(延期)的抗辩权,前者包括对因侵权行为取得债权的拒绝履行权和诉讼时效经过的抗辩权,后者主要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等。
法之发现
法之发现,即法律的适用,请求权基础的探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法律解释、法律补充和超越法律的法之发现,但需注意,这三个阶段并非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思考方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法律解释,是法学学习和法律实务避不开的一个问题。就其解释目的而言,主观说认为法律解释在于探求立法者的意思,客观说认为法律解释在于阐释法律本身的意旨。解释法律的方法主要有法律文义、体系地位、立法史及立法资料、比较法和立法目的。
总结
作为今年主动阅读的第一本专业书籍(虽然还剩第八章),对我自己来说具有别样的意义,由于疫情原因,天天被关在家里,经历了几个月烦躁、不安、沉迷游戏后,渐渐发现还是得认清现实、认清目标、付出努力。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寻找请求权基础,是民法实务中最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对如何制定诉讼策略、撰写法律文书有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养成文中所提及的 “契约、类似契约、无因管理、物权关系、不当得利、侵权损害、其他请求权” 的思考顺序,以求在法律检索中能够思维周延。法学实践,在于不断在案件事实和法律规范中来回穿梭,构建涵摄,完成三段论的推论,训练逻辑思考能力,并在请求权基础存在竞合时,思考不同请求权基础所产生的诉讼时效、举证责任,举证难度等因素,综合判断,以选择最适合当前案件的请求权基础,以此形成完备的诉讼策略、证据链条和法律文书。突然想到芝诺的知识圆圈理论:“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以及爱因斯坦的“The more I learn, the more I realize how much I don't
know
.” 在民法的学习中,深深感悟到了这些话的内涵,正如之前可能只知道不当得利大概是个什么概念,但深入地阅读下去发现,不当得利还包含给付型和非给付型,同时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返还标的、返还范围等又涉及到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探讨。诚然如此,当我们不断探索法律概念本身时,我们需要探索的内容又在成指数级增长,民法学习之路漫漫,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加油!
(读书笔记)走下巴别塔——个人自由与共同信仰的联姻
作者:初起 发布时间:2019-11-08 12:40:00
1. 古代哲学家、中世纪神学家以及基督徒都比较一致地认为,商业贸易本身是逐利的行为,它渴望财富、放任贪欲、吞噬道德、制造贫富差异,实在是一种邪恶的行为,与理想的世俗政治和高尚的宗教信仰格格不入(受到共和传统影响,在理想国的著述中和亚里士多德口中,能够享有政治权利的人,必须做到经济自足,但他们本身却不能插手这种低级的庸俗的事务,因为这有损美德,并且追逐利润使得本可以履行更大责任使命的公民丧失荣誉感,削弱对国家共同利益的认同感。所以他们干脆什么都不干,把这些不体面的活计交给奴隶去做,自己坐享其成就好);而古代的经济学者和普通劳动者也认为,钱生钱模式是一个超出正常经济秩序的存在,通过投资居然就可以赚到比传统的务农或手工多的多的钱,这就是违背自然规律,是一种赤裸裸的寄生行为。但是伴随着中世纪商业的持续萌芽和繁荣,反对派特别是宗教人士不得不对现实做有限度的妥协,以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家逐渐调整观点,认为适度的贸易对社会稳定有益,毕竟,商业确保互通有无,神学家也要恰饭——但前提是,它必须不那么痴迷于追求利润,务必老老实实,而且在这其中,放贷仍然是不被允许的最为可耻的商业形式,因为“金钱不能产生金钱”。虽然圣经中明白写到,你可以向陌生人放贷收取利息,但对于你的兄弟(犹太人)是不可以赚利息的。但眼尖的神学家们注意到了这个训诫的瑕疵,针对这个过于宽容的规定,12世纪的神学家决心重下定义——他们认为,兄弟代表所有人,于是,放贷行为便没有了通融和迂回,只要放贷就是有罪。然而,经济发展的潮流势不可挡,中世纪伴随农业生产的过剩,商业继续高歌猛进,放贷对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于是,“从事高利贷的人坠入地狱,没有从事高利贷的人落得贫穷。”教会察觉到这一点,最终的处理方式仍然是让那部分上帝的选民即犹太人享有放贷的专营权,这个“肮脏”差事就变成了犹太人的“本行”,并逐渐被划上了等号,犹太人成了资本主义罪恶的象征。Why always me?为什么总是让犹太人背锅?这与基督教会早年间一系列排他性的政治安排有关,教会剥夺了犹太人的土地所有权——因为倘若土地在犹太人手里,教会便没法征什一税;教会还利用行业协会排挤犹太人——因为行会只允许基督徒加入。如此,犹太人本来赖以为生的农业和手工业,对他们都关上了大门。财产缺乏保障,犹太人遂更加重视和偏爱动产,如贵金属宝石一类,他们成为贸易的先行者也就顺理成章。放贷虽然被教会视为洪水猛兽,但许多囊中羞涩的国家和君主,对此却有着更加持久的刚需。基督徒不需要向国家缴税,但他们却要从犹太人那里借款还贷,犹太人于是积累起了财富;而国家又通过向犹太人征税,直接获取钱财。犹太人就像海绵,吸进教会财富,又被君主挤出,他们成了国王的摇钱树,并得到官方的认可和一定保护,不过这种关系潜伏着危险的因素,犹太人本来就与主流的宗教大环境不太对付,何况现在又多了“金主”角色和财政代理人身份,招致社会的反感、宗教人士的抵制在所难免,甚至直接成为反犹主义和法西斯制造仇恨和分裂,用枪口对准的第一个牺牲品。
2. 与共和传统和基督教传统截然不同,影响古代欧洲的另一个思想源流——民法传统为商业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不遗余力的理论支持,特别是罗马民法典的创制,在保护公民财产和自由不受政府侵犯方面居功至伟,相比前两种思想的高谈阔论,民法典更加理解和包容世俗生活,更加重视人的实际需要和现实追求。
3. 对商业贸易发展而言,还有一个历史变局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世俗政权逐渐与宗教分道扬镳,这个持续的松绑过程,使得政治不再作为现世与永恒之间的中转站。本来,随着基督教不断解体为多个派系,对于救赎的理解、阐述也令人眼花缭乱,狂热分子为了争夺主导权不惜向眼中的异教徒发动战争,常年的战乱直接拖累了现实世界的稳定和秩序。以格劳秀斯、霍布斯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开始主张追求一种美好生活,并把它作为政治的终极价值。放下对经书中只言片语的训诂考据,转而专注于为现世努力、维护和平,韦伯正是在这里发现了资本主义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4. 对霍布斯来说,真正的美德有利于“生活的和谐、交流和幸福”,而这种谨慎的行为之前在基督教和公民共和传统中都被低估了(还是霍布斯可爱一些)。
5. 伏尔泰在观察伦敦皇家交易所(现在的伦敦证交所前身)的盛况后认为,不同的宗教信仰完全可以和平共处。宗教狂热让人们变得暴躁和危险。与天主教和民间传统不同,伏尔泰认为自我利益比意识形态上的承诺,更有可能促进社会和平。有着完全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完全可以在商业活动中彼此信任地、和平地自由生活在一起。对财富的追求,要比对救赎的追求来的更有力、更和平。
6. 英国早期设立英格兰银行的初衷,乃是为了赢得战争。没有银行之前,政府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不得不向私人借贷,并通过变卖征税权来还款。有了银行,国家就可以自己发行债券,还款利率也更低,还间接刺激了投融资市场的形成——如伦敦证券交易所。
7. 南海泡沫事件:1720年英国政府同意新南海公司垄断南太平洋贸易权,一时间南海公司股票价格飙升,为了抑制投机热潮,政府制定了泡沫法案,该公司股票随即崩盘。这次引人注目的大起大落,招致了公众对投机行为的批评,指责这一事件凸显了商人的贪欲。
8. 英国金融市场的繁荣,恰好满足了犹太商人的就业需求,在兑换外币业务方面,犹太人的作用尤其重要,他们间接推动了国家贸易。而在数个世纪前,犹太人还不被英国人欢迎而被“礼送出境”。
9. 到底是坚持宗教传统强调的利他主义还是市场经济中的利己主义?哪一个对社会秩序更有利?从伏尔泰到哈耶克,答案是一致的:利己主义更能推动社会发展。伏尔泰说,“要建成一个不追逐自我利益却能持久的社会是不可能的……正是对自己的爱才激发了人们对他人的爱,这正是通过彼此间的需要,才体现出我们每个人对整个人类而言还是有用的。这正是所有商业的基础,亦是人类之间永恒的关联。”
10.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极力宣扬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鸣不平。作为知识分子,在法国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包括名和利双方面),还被投进监狱,这本身就足以催生出个人对法国现有体制的不满。的确,伏尔泰离开祖国前往英国之后,生活变得更加富有和优渥。除了出书,他还通过自己大大褒扬的投机交易获利甚丰(并且,他本人很擅长买当时政府发行的彩票,通过与一名数学家组成专业团队,对中奖概率进行精确演算,从而大发横财),在海外贸易中伏尔泰也不忘插上一脚,从事奢侈品进口贸易,成为国际“倒爷”,这样深耕细作多年,伏尔泰甚至成为了法国数一数二富裕的平民。由于有一些交易看上去还不那么光彩,加之伏尔泰很会对当朝的君主和有钱有势者溜须拍马,所以后来英国人、腓特烈大帝(伏尔泰曾投靠过腓特烈并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但是也由于他的过分投机行为而将皇帝激怒,落得个不尴不尬的关系)以及圈内人士对伏尔泰颇多指摘,认为他虚伪阴暗,是个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家伙。虽然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人,但伏尔泰依然能够很坚定地与他的同行们——犹太人——划清界限,在各种著作和信件中,伏尔泰不遗余力地将贪婪、欺诈这些字眼加在犹太人身上,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他无比拥护商业贸易,但也决绝地将商业贸易那些负面的东西不加区别地强加给犹太人。
11. 伏尔泰:富裕是艺术创作之母。
12. 欧洲对商业贸易的态度可以从对奢侈品的态度反映出来,世俗知识分子和宗教分子对奢侈品都抱有人人喊打的态度。在世俗传统特别是政治传统看来,奢侈品会导致国家耽于享乐,陷入衰落,一个治理良好的国家应该是简朴的、节约的(甚至于是禁欲的,类似于斯巴达那一类的古希腊城邦,奉行平等主义);宗教界的批判就更加深刻,享用奢侈品必然会使心灵受到肉欲的束缚,困苦、谦卑才是人们应当具备的美德。
13. 斯密的建构模型:逐利本能和利己主义催生市场交换,从而引发劳动分工,继而导致专业分工、专门技能、专业娴熟和发明创造,最终的结果就是产生更多的财富。
14. 亚当斯密认为,“通过追求自身利益,他(人们)常常促进了社会的利益,比当他真心希望促进社会利益时更加有效。”人的行为往往带来与其本来意图相左或意想不到的结果,刻意的行为也总是得不到预期的目标。从另一方面来讲,自由主义的某些观点恰恰是基于这一看法,行政力量对社会治理总是出于“善意”而提出一些荒诞不经的主意,结果总是适得其反,而倘若一种自负的观念和思想企图掌控社会时,后果就更加糟糕(比如使女的故事)。
15. 亚当斯密认为,商业社会的兴起,能够荡涤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虚伪、谄媚、欺诈等风气,促使人们转向更加务实的工作中去,并养成克制、简朴、坚韧、奋进的精神,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与此同时,契约关系显著替代了传统的人身依附关系,人们更加自主和自由,社会关系更加宽松。
16. 尤斯图斯·默瑟尔作为保守主义先驱,强烈反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他认为,全新的经济制度摧毁了现有的社会体系(他生活的小镇,其市场由各种行会组成,而大分工则摧毁了行会的生存根基),特别是追求建立统一的法律、税收制度,消除了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并且,资本主义产生的新的公民身份,打破了传统的封建等级,荣誉、权力和责任等原有的牢固根基受到冲击(等级制所造成的种种对人的自由的限制,在默瑟尔看来,实际上赋予人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且潜移默化的教导人们明白尊卑之分、安分守己、遵守纲常)。默瑟尔有此观点,与他个人的身份密切相关,由于祖上发达,默瑟尔本人得以在故乡的小城担任上层官员,他可能是有着传统士绅那种傲慢、高冷的贵族性格,对于允许底层人向上流动颇有抵触。他和许多贵族一样,顽固的希望维护好他们这个小圈子,把任何没有世袭特权的普通人排除在外,从而安逸自得享受着被底层人供养的好生活。
17. 默瑟尔认为,随着市场经济到来产生的消费主义,造成社会上普遍流行着追求奢侈、新奇的风气,新的商品特别是那些进口来的商品在外观、功能上不断推陈出新,这被默瑟尔看作是不断改头换面的诱惑。不光是城市,彼时相对边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无法接触到新产品的农民,正是靠着犹太人的小商小贩在山村游走,才能获得他们平时难得一见的东西,但是,这也被默瑟尔认为是损害了农村淳朴的道德生态,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新奇玩意儿都是类似针头线脑的生活必需品。
18. 默瑟尔的一个观点:贫穷优势能够唤醒人性中蛰伏的美德。对穷人来说,饥饿和冻馁催生出劳动的意愿,对富人而言,目睹穷人的惨状能够激发他们的同情心。贫穷对于穷人和整个社会来说,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9. 舆论是任何有远见的政府最应该首先关注之事。过了一段时间才想起要去关注舆论,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有人说现代战争本质上是舆论的战争,而且是所有形式的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战争。(埃德蒙·伯克)
20. 恰恰是因为理性无法达到极致,最完美的规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伯克极力驳斥对绝对理性的崇拜,而是在意识到人的理智的极限后,有原则地尊重风俗习惯。风俗习惯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规则,这是一种比人类理智更加确定的指南——比如他和亚当斯密十分相近的看法,人的贪婪性和逐利性会让世界变的越来越好。基于这一哲学观点,伯克继续拓展保守主义的领地。这其中,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是伯克一再重申的重点,面对农产品歉收所造成的农民收入减少,彼时的议会和政府都希望通过强制性的规定来限制中间商,从而改善农民境遇。伯克认为,这种市场之外的力量参与进来,恰恰是行劫富济贫之实,在达到短期目的之后,伴随而来的是长期的经济衰退。把这种观点延伸到政治上,伯克明确反对连根拔起式的大革命,因为在他看来,旧的制度有可能并不完美但却能够得到人们对他的尊崇,而新的制度无论如何通过理性设计,也无法像根植于经验的原有制度一样获得人们的效忠。如同法国大革命一样,知识分子和新式商人联手推翻了贵族和教会的权威,伯克认为这是在除掉原有制度和传统,革命后的社会将走向崩坏。因此,伯克对法国大革命更多的是批评,他的保守主义态度也使得他和卢梭、伏尔泰等人站在了对立面上。
21. 人们对商品社会的批判:一是在商品社会中,人的欲望增长速度总是超过能够满足其欲望的财产的增加速度,他的幸福感降低了;二是人们不再重视美德,共和主义意识淡漠,人们不再愿意为国家献身;三是劳动分工造成了行尸走肉一样残缺的人格,人们变成齿轮,被一架庞大机器所压迫(很像韦伯笔下的科层制)。
22. 责任赋予我们自由,让我们不至于沦为生理需求的奴隶(作者)。
23. 黑格尔谈市场(要点):市场是人类社会更加社会化,人们更多地学会去适应他人(生产者要按需生产);丰富的产品激发了人们对更好生活的想象力,人们的辨别能力得以提升;市场竞争的压力使得企业家视野转向全球,进而促进那些尚未开化地区的现代化,同时不同的文化增进了交流;人们在市场中自力更生的过程,也是获得个体感的过程,他在社会中能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成为社会运转的有效环节(恰恰有人认为这种安排是限制了人类的天性)。
24. 黑格尔谈市场缺陷(要点):市场催生需求,而没有规划、失去克制的需求则使人们面临风险,成为欲望的奴隶(黑格尔认为,类似行业协会的中间组织可以提供归属感,从而让个人关注更为广泛的利益);大分工下的工人从事单一工种,一旦社会进步、需求改变,原有的产品不再受市场青睐,这些工人就将面临极高的失业风险;无业者中容易产生赤贫者(思想状态的贫困),他们没有荣誉感和可靠性,对工作没有渴望(黑格尔令人不安地提出,对于这种赤贫的群体,海外殖民不失为一个处理办法,意即垃圾出口)。
25. 黑格尔的国家观:国家是公民身份在体系上的集中体现,没有国家,公民的生命和所有权就没有保障(意即,国家是实现公民自由的基础,这里暗含着国家至上的集权专制主义成分)
26. 马克思经济分析的原理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历史时期,他仅仅是将传统基督教中对于赚钱的描述套用了新的词语,并且重新描述了古代人对于以钱生钱的食利行为的怀疑和反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制度,他的思想回溯到非常古老的观点:货币根本上不具有生产力,唯有依靠辛勤谋生的劳动才能真正地创造财富,因此,不仅利息甚至利润本身都是不健康的。
27. 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书立说的前夜,欧洲正在经历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后遭遇到的深刻危机,由于大机器逐渐普及,小工厂小作坊被击垮,同时,生产率提高导致供求关系失衡,供大于求的现实使得企业选择压低工人薪资,更多的产业工人甚至面临失业,整个社会处于暴富和赤贫两极分化的状态。恩格斯认为,这一切恰恰是市场以及由市场引发的价格波动、恶性竞争所造成的,虽然亚当斯密表示,逐利的自发行为将会自动诱导社会向善,但毫无疑问,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恩格斯应对这一危机的态度,是实行计划和集中组织的社会主义,因为只有意料之中的才是理性的。
28.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种自我表达的行为,一个改变世界和打上创造者个性烙印的创新过程,这样的劳动才是最为人性的。而现实是,资本主义语境下,劳动分工造成了“被孤立的劳动”,人们为了获得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金钱而不得不劳动,人们的潜能被抑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图景,“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任何人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
29. 马克思认为,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和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的东西就越少。也就是说,人类被自身努力生产的产品所控制。
30. 如何使剩余价值最大化:延长工人的劳动时间;更新生产资料,借助机器提升人均产量。
31. 机器生产迫使人们去适应它的工作节奏,继而变成机器的活着的附着物,机器不仅没有将工人从工作中解放,而是剥夺了工作的所有内容。同时,一台机器,很轻易地就让一个工人积累一生的工作技能变得一文不名,他就更容易成为无产者。
32. 马修·阿诺德认为,宗教和经济生活都被一只无形之手——狭隘的思想——操控。他们的双重目标是在赚取钞票的同时拯救灵魂。这些人穷尽自己一切力量积累财富,却从来不关心文化发展、社会进步乃至公共利益(这与时下中国经历的阶段类似)。阿诺德向商业贸易所产生的庸俗主义开战,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培养文化阶层,通过这样一个群体对社会的浸润,抵消商业对道德的吞噬,推动国家形成凝聚力(如拓宽牛津剑桥招收教师的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清教徒;鼓励教学更加专业化等等)。这感染了同时代的卡内基,也因此,卡内基后来十分注意资助文化产业。
33. 19世纪末德国引领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商业发展,在所有权形式上,家族式的企业随着规模扩大,开始逐步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于是在一些行业中白领工人阶层日益壮大(航运、零售等等),此外,传统的合伙式经营模式也发展成为股份制形式。期货交易开始兴起,生产者特别是农产品生产者,可以提前知道未来的商品价值,交易的预期变得稳定,不过通过期货交易从而赚取差价的投机做法,也颇受当时社会的诟病。
34. 韦伯所谓世界的祛魅:魔法和神秘从越来越多的生活领域消失,取而代之是工具理性,如商业、法律,使得社会运转和个人生活可以通过计算来进行管理和掌控。
35. 齐美尔认为,市场经济使得人们变得习惯于用数字方式进行思考,生活变得愈加冷酷和工于心计,缺乏感情。
36. 齐美尔认为,劳动分工和愈加复杂的现代生活意味着身处爆炸式文化产品之中,人们不得不变的更加专业化和片面化。受制于人类自身智力和时间的有限性,人们只能选择某些文化领域来深入研究和体会,从而牺牲掉其他的可能性。由资本主义带来的文化多样性为个体的精致、独特和内省提供了可能。
37. 齐美尔对消费主义表示担忧,人们崇拜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换句话说,人们崇拜商品,并认为通过消费商品获得了目标和自由。但是齐美尔认为,这种情形到最后将是一种永无止境的乏味的获取和消费。对消费的追崇,使得人们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以至于金钱成为目的,它的本质性的工具性作用反而被人们忽略。
38. 匈牙利社会主义运动:发端于一战结束之后,一批反对资本主义的激进分子接管了匈牙利政局,共产党人库恩·贝拉领导着新生的政府。新政府奉行着十分激进的政策,几乎超越了列宁在俄国的实践:所有超过100英亩的地产都被划为国有,超过10名员工的商业机构被国有化,他们认为日常生活多余的家具、黄金、珠宝都被没收,人们的工资相同,甚至布达佩斯的墓地都是相同的。这个新政府中,占据大多数的犹太人成为匈牙利普遍反对和攻击的对象,他们采取的普遍主义、平均主义、无神论招致了人民的反感,而由于枉顾客观规律所导致的物价飞涨、商品匮乏、集体化农庄崩溃,最终促成了库恩政府的倒台。
39. 社会主义运动对反犹主义的影响:十月革命以及随后的柏林、慕尼黑和布达佩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让人们重新认识了犹太人。在这之前,犹太人先是因为异端的宗教饱受社会批评,之后又因为对商业和高利贷的热衷而为时人所诟病,现在,因为革命领导者的身份,人们对犹太人的恐惧和憎恨又多了一层。
40. 汉斯弗莱尔认为,资本主义使人们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经济利益之上,从而忽视了一个更大的共同利益,也就是国家。他极力倡导国家主义,并对法西斯上台感到欢欣鼓舞。
41. 关于精英主义:尼采认为,少数强者是创造力的源泉,多数人的怨恨是对少数强者的无效对抗。马洛克认为,大多数人的物质进步依赖于一小部分精英。熊彼特更加直接,他认为这个精英群体就是企业家,他们善于经济创新,这需要精神上的创造力和活力,并非一般人可以具备,一般人能做的就是模仿,于是整个历史的进程就是,引入创新,然后被模仿,然后再创新。至于那些对富人和企业家心怀不满的庸碌之辈,只能靠着反资本主义的理论来疏导情绪、得到慰藉。
42. 单纯地节约已有的资源,永远是衰退的一个表现。
43. 熊彼特认为,任何一个社会主义者在现阶段都应当支持资本主义发展,因为资本主义更有效率,能够完成更加丰厚的经济积累,从而为将来把人们从经济目标中解放出来做充分的铺垫。
44. 熊彼特对罗斯福新政有着另一种视角的观察,他认为,由于借助凯恩斯主义对市场实施干预,投资机会减少,市场的活力下降了。因为对企业家特别是富人采取敌对态度,如征收高收入所得税、高遗产税和反垄断,加之大萧条期间整个社会上弥漫的反资本主义情绪,导致大公司和高收入者的空间被严重挤压。而熊彼特恰恰认为,正是这样的市场强者才能产生创造力,才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走出危机。
45.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的方式不是被社会主义取代,而是被自身的经济成就所打败。
46. 典型的资本主义成就不是表现在为上层女人提供更多的丝袜,而是通过稳步降低劳动量,让工厂女工也能够购买丝袜。(熊彼特谈资本主义使工人阶级收益最大)
47. 资本能够建立起一个简单有效的活力体系,用财富回报成功者,用贫穷威胁失败者,它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最聪明的人投身市场。
48. 熊彼特认为,相对于创造出更多人类壮举的传统形式,资本主义活动应该显得比较平凡,赚钱是不英雄的举动。
49. 齐美尔认为,拥有金钱本身要比用金钱买到的商品更令人满足,因为拥有金钱意味着可以在不同的商品之间进行选择,这个过程级大地增强了人们的满足感。因此,钱的价值超过了它可以交换的商品的价值,凯恩斯称其为边际储蓄倾向。
50. 凯恩斯认为,货币持有者的流动性偏好导致了过高的利率,使得经济体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在他所处的时代,节俭看起来并不是一种美德,反而阻碍了经济增长,因此,很有必要借助政府在消费倾向和投资吸引力之间进行调节。
51. 个人主义是生活多元化的最佳保障……这种多元化保留了那些包含我们前辈做出最安全、最成功的选择的传统,它以多元化的想象使我们的现在多姿多彩,是使我们未来变得更好的有力工具(哈耶克)。
52. 中国目前的情形类似于战后欧美,极端贫困大幅减少,曾经的奢侈品如汽车变成必需品,大学教育开始普及。
53.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后,政府干预主义日益流行,似乎是与苏联体制下的计划经济遥相呼应,企图让市场经济变得更具确定性和稳定性,哈耶克认为,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无法准确预测的体系,它通过内部种种资源的不同排列组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参与者的需求,而这个过程恰恰是无法完全掌控的,更遑论预先设计好的那些计划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类似的还有福利国家,哈耶克不反对国家为生活极度困难的人提供帮助,他反对的是国家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比如人为设定工资、租金、商品价格等,这种行为扭曲了市场信息体系,随即将会影响市场效率,进而损害自由。虽然到了二十世纪中期,崇尚公有制和平等分配的社会主义理论实践,在操作层面上已经被西方国家抛弃,但改头换面的论点仍然存在,如社会正义,鼓吹社会正义恰恰是授人以柄,让政府刚好有一个十足完美的借口去插手市场运行,哈耶克反对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观点,他认为,实现对人身、财产保护的交换正义是正确的,但若要实现分配正义,则十分荒谬。
54. 资本主义社会并不会因为某种道德原因而去奖励良好的品行。(哈耶克的看法)
55. 哈耶克认为,市场天然就不是一个能用道德体系去评价的机制,它是一套实现自由的制度安排,因此,他反对任何团体(包括政府)借用一己之强力去保护一部分人的价值。可是这样一来,社会团结等公共信仰就被却之门外了。
56. 作为哈耶克理论最忠实的信奉者,撒切尔身体力行实践了他的理论(美国里根亦如是)。在战后西欧和北美,各国政府几乎普遍采取了凯恩斯主义,通过增发货币、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来维持经济,但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做法的弊端逐渐显现,高税收、高工资遏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对投资造成不利影响,工人失业率直线攀升,而以工会为代表的利益集团仍然希望提高福利,于是,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同时到来,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构成的滞涨成为这一时期的经济缩影。撒切尔上任后的主要举措就是让失业顺其自然的发生(以此打破工资-价格螺旋上升的怪圈,我国九十年代下岗潮与此类似,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地步),同时不再增发货币,出售沉重的包袱——国有企业,鼓励创业和企业发展,这一组合政策,使得英国成功走出滞涨,迎来了经济结构转型。二十世纪的后三十年,堪称是哈耶克的胜利,他的观点被信奉者成功实践,他曾经明确反对的那些体制也真的纷纷走向衰败,东欧和苏联日渐式微。
57. 哈耶克理论存在着部分过于夸大的论调,主要体现在“自发秩序”,他认为,人的理性极为有限,没有办法完全理解和控制市场,只能接受和顺从这种机制既无法生造出来,也无法实现重构。但是事实是,许多国家通过决策,成功地促使市场达成了政府希望达成的目标。
58. 市场关系根据定义几乎就是合同关系,因为私利而缔结,也因为私利终结而随时解除,但生活不止于此,它远胜于合同关系,它还包括友谊和爱情,以及伴随而来的利他主义。
59. 反制市场的必要安排:(1)家庭:将善行嫁接在贪欲之上的组织单位;(2)政权:具有公共服务意识的立法者和公务员,能够遏制无限扩张的大政府;(3)国家:强调私利之外的忠诚和责任;(4)文化制度:教堂和高等教育能够提供市场所无法提供的文化思想;(5)职业协会:增加身份感和团结,但要谨防他们变成特定利益代言人并开始追求政治力量,特别是寻租。
60. 警惕市场价值外溢,特别是将政府看作是类似于市场那样的契约关系,或者将成本-计算思维带到婚姻关系中。
61. 资本主义竞争创造了情感共鸣的动机,因此完成了只有爱情才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它是激励不同人之间进行深入交流的动力。
62. 资本主义不是降低了不平等程度,而是使得不平等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更加有用,使得绝大多数人可以从为大市场而生产的廉价商品中获利。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体验好(664+)
- 简单(158+)
- 少量广告(464+)
- 差评少(311+)
- 傻瓜式服务(87+)
- 速度慢(416+)
- 无缺页(558+)
- 超值(93+)
- 字体合适(584+)
- 推荐购买(339+)
- 无多页(436+)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凡: ( 2024-12-14 21:37:00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曾***文: ( 2024-12-12 23:23:0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冯***卉: ( 2024-12-11 02:39:1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石***烟: ( 2025-01-01 10:10:46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丁***菱: ( 2025-01-02 18:31:17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权***波: ( 2025-01-06 17:41:53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石***致: ( 2024-12-31 06:48:57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曹***雯: ( 2025-01-04 06:00:46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孔***旋: ( 2024-12-13 07:01:3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益***琴: ( 2024-12-21 10:21:45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游***钰: ( 2024-12-16 17:36:19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隗***杉: ( 2025-01-09 10:10:00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中职生法律案例解析(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好奇女孩和不对先生:没乐趣博士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刑事审判参考总第101集【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正版零起点应急说英语零基础英语词汇书英语自学入门教材英语学习教程英语教材全新英语语法谐音书图解英语单词词汇中英交流标准语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教师读本)<梦山书系>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本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梦里人6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外科护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习指导)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7天攻克职称英语周计划(理工类B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21年数据结构考研复习指导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5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