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绩效工作教练与辅导-优化个人和组织绩效的刻意练习(2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高绩效工作教练与辅导-优化个人和组织绩效的刻意练习(2版)精美图片
》高绩效工作教练与辅导-优化个人和组织绩效的刻意练习(2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高绩效工作教练与辅导-优化个人和组织绩效的刻意练习(2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027673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57.75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8:06

寄语:

正版


内容简介:

暂无内容简介。。。。。。


书籍目录:

第1部分 高效教练和辅导

第1章 什么是职场高效教练和辅导 / 2

第2章 如何成为高效能的教练或导师 / 25

第3章 如何做一名高效能的客户 / 51

第2部分 教练和导师的发展

第4章 反思性实践和督导 / 68

第5章 如何在实践中反思 / 87

第6章 专业培训与资格认证 / 100

第3部分 模型、工具和技术

第7章 熟练助手模型 / 118

第8章 如何在实践中使用熟练助手模型 / 146

第9章 一些好用的工具和技术 / 161

第4部分 教练技术和辅导技术实践

第10章 相关伦理问题 / 188

第11章 有关教练和辅导的常见问题 / 209

第12章 教练与辅导文化的形成 / 216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玛丽·康纳博士是一位独立咨询师,20多年来,她一直为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组织提供教练、辅导、培训、督导和研究。她曾是约克圣约翰大学个人与组织发展研究会的主任,约克大学领导力发展中心荣誉院士。她和熟练助手模型的作者杰拉德·伊根(Gerard Egan)有长时间的合作经验。她对伦理实践和专业发展尤其感兴趣,目前就职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NHS)伦理研究委员会。

玛丽·康纳曾在英国、东南亚和南美洲担任个人和组织发展顾问。她在教练、导师、培训师和教练主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茱莉娅·波克拉早年曾在英国石油公司和埃克森石油公司工作,后成立了一家独立的组织和管理发展咨询公司,当时她是阿什里奇商学院团队合作服务公司的助理。她有着多年为私营和公共组织提供咨询服务的经验。近来,她专注于团队和个人领导力发展问题,在卫生领域发展教练和辅导技术。她拥有职业心理学硕士学位和咨询硕士学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教练和辅导技术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和改变,帮助组织发展和提高效率。

读完本书,你将了解:

◎高效教练与辅导的九大关键原则;

◎如何成为一名高效能的教练或导师,如应具备关爱、重视、尊重与共情的品质;

◎如何做一名高效能的客户,充分利用教练和指导技术带来的好处;

◎最有效的实践是反思性实践,即经验+反思=成长;

◎各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技术和工具,如乔哈里之窗,卡普曼三角形;

◎教练和辅导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伦理问题,如假如客户是被“安排”来的,把教练视为一种“矫正手段”,该怎么办;

◎如何在组织中培养教练和辅导文化。


精彩短评:

  • 作者:lalala三只小猪 发布时间:2017-12-18 20:18:25

    “他那嚎叫的抑扬顿挫便是他们嚎叫的抑扬顿挫,其中表达了他们的苦难和他们所体味到的岑寂、寒冷和黑暗。”

    “那时地球还年轻,歌声也总是凄苦,带有无数个世代的哀伤。”

    “在他唱着原始世界的歌时,他那巨大的喉咙轰轰地响,那就是狼群之歌。”

    第一次读杰克·伦敦的书,震撼惊艳,和杰克的文字相比许多作家真的显的像是“为姑娘们写的”,精力旺盛、气势逼人,他写的是最纯粹、最原始的生命本身。

  • 作者: 发布时间:2011-05-01 12:04:39

    为了写关于二战时的外交政策拼老命地读完了

  • 作者:糖果色的猪 发布时间:2022-10-27 13:36:40

    读得比较简略,内容挺充实的

  • 作者:icedlanguage 发布时间:2014-08-31 16:54:45

    方言趣味无穷

  • 作者:胡桃 发布时间:2017-11-30 13:15:02

    至此,刘宝红的三部曲完结。坦白说,一本不如一本。第一部尚能教人初探供应链,第二部姑且算作实操手册,第三部却只能教人如何混迹职场,于职场中求发展。而我恰恰最不喜有人说教。与其说精髓,更像是圈地写字赚稿费。

  • 作者:轻语漫步 发布时间:2022-11-25 23:26:14

    内容还是很实用的,对于一个外行人来说也很浅显易懂


深度书评:

  • 【责编的话】微生物——时空万物与生命系统的构造者和保护者

    作者:小蕾同学 发布时间:2016-08-31 16:20:15

    准确的叫法:微生物还包括了其他结构简单的微小生物体,如:病毒,真菌等等。

    微生物,还有另外一种叫法——细菌,这是看起来让人感觉不大舒服的名词。尽管这世间万物,特别是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和这种叫微生物或者细菌的东东厮混在一起须臾不可分离,但绝大多数人却对它们知之甚少。而且长久以来,形成了对微生物——细菌们的比较固执的偏见——有害的、危险的,因此拒之于千里,灭之而后快,因此就研发了无数的杀虫剂如农药、灭菌剂如碘酊、抗生素如最著名的青霉素,等等等等。很多人甚至天真地希望自己能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世界里,——那样才干净,卫生,才会健康没病,长命百岁。果真能这样吗?

    马丁·布雷泽,美国医学院院士,人文及科学院院士,美国总统防治耐药细菌顾问委员会主席,美国感染性疾病学会主席,纽约大学医学院院长等等,拥有一长串专业及公共头衔的医学科学家,用其毕生研究微生物的科研成果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撰写了这本《消失的微生物》的科普著作。2014年本书普一问世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2015年,他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如果说,霍金探问生命起源的视界是照观无穷大和无穷远处的时空中的某个奇点,那么,马丁·布雷泽探问生命起源的视界是凝视无穷小和无限贴近生命本质的无比庞大繁杂的微细生物族群。霍金的《时间简史》就其理论物理的专业性来说,已经是通俗得不能再通俗了,但是对于很多读者,仍然如观天书一般难懂;而马丁·布雷泽的《消失的微生物》书中充斥着许多专业名词。然而我们相信,你即便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也都能毫不费力读懂这本书。其行文流畅,娓娓道来,如同讲故事一般,引人入胜。

    微生物是我们这个星球迄今所有生命的造物主,是上帝。地球的生命开始于45亿年前,在近30亿年的时间里,微生物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形式。它们占据了陆地、天空、水体的每一个角落,推动着化学反应,创造了生物圈,并为多细胞生命的演化创造了条件。这些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组成了地球上生物量的主体,超过海洋与森林中所有的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而我们人类是微生物的N代孙子,诞生的历史只有300余万年。当然,人类是微生物最得意的孙子,最聪明最不安分,现在反过来拿老祖宗说事,任意摆布之。

    细菌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它们充斥在人体的每个角落,皮肤表里,所有器官中,管控着你的味觉、情绪、情欲甚至思维,让你欢喜让你忧。大多数的细菌在你降生时便开始进入你的身体,在身体中繁衍生息。你成为它们的宿主,你是它大爷,它们与你共生共荣永不分离。因此多数的它们多数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地护着大爷,因为一旦大爷出事它们也不好过,一旦大爷崩,它们也完蛋。微生物群系对你身体的最大贡献在于提供免疫力。它们组成了免疫系统的第三纵队。第一纵队是你的先天性免疫系统,包括保护着人体表皮及黏膜的细胞或分泌蛋白;第二纵队是适应性免疫系统,它们依赖于特异性的抗体来识别病原体上高度特异的化学结构;而第三纵队就是微生物免疫,这些长期的住户可以以各种方式抵御外来的入侵者。

    人体里的某些细菌具有双面性,多数时候它们忠心护主,但有些时候和环境下,它们却变成钻进妖怪肚子里的孙悟空了,专门来捣蛋来害人。比如寄生在肠胃中的幽门螺旋杆菌,在人到中年时,容易变成导致胃炎及溃疡的帮凶,把宿主弄得死去活来痛苦不堪,于是宿主终于找到抗生素来治它。比如现在你去各大医院看胃病,医生开出的药方,最著名的叫“胃三联”,三种药:阿莫西林、兰索拉唑肠溶片、甲硝唑片,第一种是广谱抗生素,第二种是专门针对肠胃系统毛病的抗生素,第三种药,很便宜,2元钱一瓶100粒,是专门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这种胃三联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奇效。但治好以后若反复发作,久而久之就不灵了,细菌具有抗药性了。

    问题的关键是,抗生素一下去,杀灭的不仅仅是有害的细菌,是对所有细菌通杀,导致整个人体内微生物系统生态的破坏和平衡被打破,这个破坏的后果是导致许多现代疾病的出现,比如糖尿病、过敏性疾病、哮喘、焦虑症,还有肥胖。细菌的耐药性是另一只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艾滋病,还有刚出现不久的超级细菌,——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药性,任何抗生素对它都无效,人类当前对它束手无策。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抗生素滥用不仅仅是对人,对饲养的家禽、牲畜、鱼类,对农作物、水果蔬菜大量使用杀虫剂,即使是一个健康的人,通过饮用水和食物都大量摄入了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发表文章呼吁应对全球耐药感染问题,援引英国Jim O’Neill爵士发表的《全球抗菌素耐药回顾》报告及建议,文章指出,到2050年,抗生素耐药每年会导致1000万人死亡,造成100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当前抗生素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的中国,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每年将导致100万人早死,累计给中国造成20万亿美元的损失。

    马丁·布雷泽及其科研团队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持之以恒追求真理的态度,积数十年的科学实验和数据采集,对环境、生态、生命、微生物、抗生素等相关的一系列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前景展望,做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揭示,终成此书,微言大义,让人大开眼界,给了许多大众急需学习掌握的科学知识,值得我们认真看看并做一些反思。国家相关管理层面也应该有所警觉和行动才好。

                                                                                                               

  • 为什么读卡尔维诺·,或经典?

    作者:思郁 发布时间:2012-05-02 15:17:18

    1974年,伊塔尔•卡尔维诺接受了瑞士一家电视台的访问,同年以《巴黎隐士》之名限量出版了文字实录。当时的卡尔维诺已经是意大利文化的标志性人物,经过文学评论家戈尔•维达在《纽约图书评论》上介绍过他的全部作品后,他也是少数拥有国际声望的小说家之一。但在那次电视访谈中,他谈的最多的还是“作家的无名”,他觉得对一个作家而言,理想的境界应该是,接近无名,如此,作家的至高威信才能得以传播。“这个作家不露面,不现身,但他呈现的那个世界占满了整个画面。像莎士比亚,关于他,没有留下任何画面让我们窥其相貌,也没有任何史料能真正说明他的二三事迹。今天作家愈想越俎代庖,他所呈现的那个世界就越空洞,作者亦被掏空,最后落个两败俱伤”。

    正如卡尔维诺说“有一个匿名的盲点,那才是写作的出发点”,但这里存在的一个悖论是,只有你的声望日趋隆重时,才会凸显出无名的意义,匿名的盲点之所以能够成为写作的出发点,是因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写作寻找一个参照,一旦这个参照形成,匿名的盲点再也没有匿名的必要。卡尔维诺总喜欢说起这样有些奇妙带有哲学意味的悖论,也正因为如此,每次想起他,我总想起博尔赫斯。我的阅读谱系中,这两位作家同样重要,因为他们的写作全部的指向都在于提升写作本身,提升写作的形而上意义。他们两位都是我心目中无限文学的化身。

    童年与童年故事书

    卡尔维诺于1923年10月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的一个小镇。父亲是园艺师,母亲是植物学家,为了使出生在异国他乡的儿子不忘故土,母亲取名为“伊塔尔”,意思是“意大利”。卡尔维诺两岁时,父母才迁回到了意大利老家圣雷莫。

    文学史上为大作家作传总不免追溯的一个问题是,追问作者的祖宗八代也要找到作家“天才”的蛛丝马迹。所以,当1969年《命运交叉的城堡》发表时,应出版方提供一份简单的简历要求,卡尔维诺用一种幽默的笔法写了“我是一九二三年正值光芒四射的太阳及阴郁的土星晋入性好和谐的天秤座上作为嘉宾时出生的”。卡尔维诺生前并没有撰写一份自传,据他自己的说法,如果一个人人生没有完整,撰写自传是一种虚妄的虚荣。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你某天发现自己的人生已经完整,也就意味着知道了自己的时日无多,那还有过多的精力回顾一生?既然身为“巴黎隐士”,倒不如学习夏多布里昂,在有生之年完成一部《墓畔回忆录》,或者学习雷蒙•阿隆也行,撰写一部《政治回忆录》,也不枉此生。也许,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文字才能接近完美,我们只有用这样的方式安慰自己,然后从那些零散的访谈和对话中寻找卡尔维诺写作与生命的踪迹。

    卡尔维诺回忆到他的父母时,反复提到的一个说法是:“我父亲代表实践的生命力,我母亲是严谨的学者,在他们的专业领域中都是佼佼者,这一点使我对他们敬畏有加,同时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为此我没能从他们那里学到半点东西,至今引为憾事。”他说他后半生的文学志趣与父母无关,只是少年时借助儿童画报、民间传说、收音机播放的喜剧和电影培养出一种对幻想世界的敏感能力。1985年,卡尔维诺在接受意大利作家玛丽亚的访谈时提到,从六岁到二十三岁这段时间是他作家性格的形成的第一阶段,其中如果寻找一种可辨的连续性,那就是从“《木偶奇遇记》到卡夫卡的《亚美利加》”。前者所代表的童年故事书形象是一种“叙事文学的典范”,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共通性,那就是:迷失在无垠世界中的某个人的冒险与孤独,寻找启发和内心的自我建设。

    从《通向蜘蛛巢的小径》(1947)到《分成两半的子爵》(1952),卡尔维诺与其说通过这种回溯完成了从写实小说到寓言小说的奇特转型,倒不如说是一种对童年世界的回归——这种回归已经不是单纯的童话,而是一种带有浓厚的哲学意味的探究。《分成两半的子爵》这个不遵循叙事文学逻辑的故事的成功也引发了意大利文学界的一场讨论,有评论家以“寓言色彩的现实主义”评价他带有奇幻色彩的作品,自此卡尔维诺进入了意大利“官方”文学界,奠定了他在意大利文坛的地位。稍后,他相继完成了《树上的男爵》(1957)和《不存在的骑士》(1959),统称为“我们的祖先”三部曲。1956年时,他花费两年之久搜集整理的200多篇童话合成《意大利童话》童话出版,在序言中,他声称“童话是真实的”,这是对他一系列寓言故事的最好注解。

    文学的想象与科学的精准

    卡尔维诺说他没有从父母身上学到任何东西是错误的。我们的习常观念中,文学家与科学家似乎处于一种对立地位,文学的想象与科学的精准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卡尔维诺的存在仿佛打破了这种对立。他用一种科学家的醒目写作,他用科学家的精准观察生活,这是一种典型的卡尔维诺式的沉思方式。对卡尔维诺的作品有过精湛研究的戈尔•维达曾经评述说:“他看,他描述,他有一种科学家似的对数据的崇敬(超现实主义者和幻想小说家就绝不会这样)。他要我们不仅看到他所看到的,还要我们看到不用足够的注意力就会忽略的部分。”我们还记得在他去世前未完成的《美国讲稿》(1988)中,提到的一种百科全书式的“繁复”文学:“一种高于一切,一种具备对精神秩序和精确的爱好、具备诗歌的智力但同时也具备科学和哲学的智力的文学。”

    当然,他在其中举出了最好的例子就是博尔赫斯,一位“最完美体现瓦莱里关于幻想与语言的精确性这一美学思想,并写出了符合结晶体的几何结构与演绎推理的抽象性这类作品的人”。他说他对博尔赫斯的偏爱还不止于此,“他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如无限、无数、永恒、同时、循环,等等;他的文章都很短小,是语言简练的典范;他写的故事都采用民间文学的某种形式,这些形式经受过实践的长期考验,勘与生活故事的形式相媲美。”卡尔维诺对博尔赫斯的总结其实完全使用于他自己,这是两位精神上伟大的同类,所以我们在阅读他们某一方的作品时,总顺其自然地想到了另外一方,遥相呼应。就算他们在文学史上的位置稍有差别,但在我的心目中,我的阅读谱系中,他们都是文学的化身。对他们的每次阅读都等同于一次新的滋养,每次阅读都是一次重读,每次阅读都像是在聆听整个宇宙发出声响……

    以上其实是卡尔维诺《我为什么读经典》(1991)中句子。这个在作者死后出版的集子包括收录了卡尔维诺生前写过的对他有所影响和钦佩的作家,从荷马到格诺,当然也包括博尔赫斯。之所以提到这本评论集,是因为它与那本《美国讲稿》(又名《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应该是中文译本中销售最好的两本书。很有意思的是,作为小说家的卡尔维诺只停留在一种肤浅的层面,比如童话作品的整理者,童话故事的讲述者。他那些真正讲述的故事反而很少人能耐心聆听。这种奇特的误读也说明了一个国度中理想读者的滋养还需要更多时间沉淀。

    为什么读经典?

    译林出版社的编辑任姚在新版的卡尔维诺全集再版之际,接受媒体访谈中,建议我们从阅读《我们为什么读经典》开始卡尔维诺的阅读之旅,这是因为“阅读经典作家,需要更多思考,而不是把它当消遣,这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只有经历了这些折磨,你才能真正认识到生活的本质。相反,读穿越小说很轻松,但给你的都是假象,人是可以轻易满足并获得快感的,但你离生活的核心会越来越远。总之,多读多想,就会有收获”。这是很切实中肯的意见,值得推广。

    1985年9月,卡尔维诺逝世时,还在撰写他应邀到哈佛大学的文学讲稿。他准备了八讲,但只完成了五篇讲稿,剩下的还有一些零散的笔记,收录在了《美国讲稿》的最后一篇“论小说的开头与结尾”中。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他似乎没有做好准备,至少从这些未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伟大的遗憾。也许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帕洛马尔》(1983),这部他生前最后一本小说窥得一部分的缘由。除了后人整理的《巴黎隐士》(1994),也许只有《帕洛马尔》更接近他心灵的自传,尤其这部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如何学会做死者”甚至可以看作是他提前完成的讣告:帕洛马尔决定装作他已经死了,想看看世界没有他时会是什么样。但事实上,没有他的世界依然会旋转,生活依然会有条不紊的进行,这种死亡的失落和焦虑是任何人都会有的。

    这里还是一种卡尔维诺式的悖论,如果他死了当然不会考虑到“如何学会做死者”,但人活着就能够体验到死亡那一刻的思想么?他假设的意义只在于,死亡只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中断,而想要继续维持这种联系,就只能保留自己的记忆、历史和智慧,即是说通过书写。所以帕洛马尔思考的结果是:“他决定开始着手描述自己一生中的每个时刻,只要不描述完这些时刻,他便不再去想死亡。”但恰恰在这个时刻,他死了。当然,卡尔维诺也死了。帕洛马尔的死有了一种反讽的味道,卡尔维诺的死让我们察觉到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反讽,那就是作家的死亡与文学流传,脆弱的肉体与不变的精神之间,后者总因为死亡的形式而永恒。

    思郁

    2012-4-17书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281+)
  • 方便(480+)
  • 排版满分(145+)
  • 三星好评(538+)
  • 内涵好书(70+)
  • 差评少(234+)
  • 盗版少(347+)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 2024-12-27 18:58:36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林***艳: ( 2025-01-05 07:18:5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仰***兰: ( 2024-12-18 17:53:10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冉***兮: ( 2024-12-14 09:57:21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康***溪: ( 2024-12-24 03:39:29 )

    强烈推荐!!!

  • 网友 石***烟: ( 2024-12-29 00:01:1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冯***丽: ( 2024-12-28 02:23:47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冷***洁: ( 2024-12-14 20:57:20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相***儿: ( 2024-12-22 05:06:1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扈***洁: ( 2024-12-28 23:32:00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权***颜: ( 2025-01-07 09:10:04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菱***兰: ( 2025-01-09 10:28:34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索***宸: ( 2024-12-16 14:23:26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晏***媛: ( 2025-01-09 04:15:40 )

    够人性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