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经典译林 1984 一九八四 英国乔治.奥威尔著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21

经典译林 1984 一九八四 英国乔治.奥威尔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经典译林 1984 一九八四 英国乔治.奥威尔著精美图片
》经典译林 1984 一九八四 英国乔治.奥威尔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经典译林 1984 一九八四 英国乔治.奥威尔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471164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0-06
  • 页数:296
  • 价格:9.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4:21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乔治·奥威尔最著名的两部作品:《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乔治·奥威尔可谓声名显赫。他凭着强烈的社会良知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生动地再现了极权主义盛行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时代的良心……过去几十年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道德力量”。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既是关于政治的讽喻小说,也是文学艺术的杰作。被翻译成六十多种文字,销售数千万册,并被作为英美大学的重要研读书目。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的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此外,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年都举办大型的“奥威尔学术研究会”或“奥威尔电影纪念周”之类的学术活动。这一切构成了世界文坛中奇特的“奥威尔现象”。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他的一生如彗星,短暂而耀眼。代表作《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是世界文坛最为著名的政治讽喻小说,在他死后的影响远远超过了生前。两部作品被译成六十多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四千万册。他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和“新话”等词汇已经被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收入乔治·奥威尔最著名的两部作品:《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

在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乔治·奥威尔可谓声名显赫。他凭着强烈的社会良知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生动地再现了极权主义盛行时的社会生活,被称为“时代的良心……过去几十年英语文学中最伟大的道德力量”。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和《动物农场》既是关于政治的讽喻小说,也是文学艺术的杰作。被翻译成六十多种文字,销售数千万册,并被作为英美大学的重要研读书目。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的形容词“奥威尔式”不断出现在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此外,在世界各地几乎每年都举办大型的“奥威尔学术研究会”或“奥威尔电影纪念周”之类的学术活动。这一切构成了世界文坛中奇特的“奥威尔现象”。


精彩短评:

  • 作者:马路 发布时间:2011-01-15 22:06:30

    只说这本书的封面,一个极其扭曲的人物形象。肿胀的脑壳,张大的嘴巴,长得出奇的舌头,最后是绝望的眼神。你几乎可以听到那种想要说话,却连声音都不能正常发出的呜咽声。所以,你懂的。

  • 作者:午后阳光 发布时间:2020-01-28 11:10:16

    看漫画学法语的的开山之作!虽然整体风格略偏低幼,画风萌萌哒,内容却略显暗黑,但是对于各种语言层次的法语学习者来说都值得一读!可以接触到很多家庭生活场景,学到很多日常俚语表达,原版书本身就是新书(2018年出版),内容非常鲜活接地气,帮助读者了解一般法语教材中基本不涉及的法语日常俗语!就是大开本不是特别好翻,期待外研社更多法语漫画的出版!

  • 作者:小饼爱打咻咻拳 发布时间:2010-09-28 14:02:08

    译得很好 看得我憋死了

  • 作者:深井的红领巾 发布时间:2011-08-27 23:03:02

    钻入你脑海,蚕食掉你所有的所谓个人的一切思想,没有什么比这更恐怖。由此,它确实是一部恐怖小说。【不过实在不喜欢这种体裁的小说。

  • 作者:异形 发布时间:2011-05-02 13:48:20

    没必要,资和社都存在书里出现的情况,这个奥威尔有点矫枉过正的感觉

  • 作者:°绿海 发布时间:2011-05-28 18:42:19

    后小半本是《动物农场》,小惊喜的感觉哈。怎么说呢,读的一直都是很难过很难过的心情,难道我们不正是生活在这里么。还好,时光荏苒,我期待死在暂时还算纯洁的世界之中,早些说白白。


深度书评:

  • 疯癫的权力

    作者:卡列宁 发布时间:2010-12-20 22:19:01

          人类必然会疯癫到这种地步,即不疯癫也只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帕斯卡尔

           1984是不凡的一年。它是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力作《1984》里,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同在这一年,堪称20世纪末最伟大的思想家的福柯死于艾滋病。在同一段时间读了两人的书,又偶然发现这样的巧合,我突然感到一阵激动。这并非牵强附会——如果借由福柯犀利的视角,再去观看《1984》里所描述的荒诞的世界,或者回头看我们经历的习以为常的疯癫,便是一次思想大碰撞。

    (一)

           《1984》虽然是一个英国作家的虚构,但相信每个中国人在阅读的过程中都不禁后背发凉,这岂不就是四十多年前经历的那场运动嘛。小说大概是讲,主人公温斯特生活在寡头集体主义政治统治之下,对于一切荒诞和虚伪产生了质疑和反叛,于是与有同样想法的女青年裘莉亚相爱,并决定投身于一个地下组织,打算献身于革命。岂料一切组织都是核心党的安排,引他们进入圈套意在铲除一切“错误”的思想,他们本以为滴水不漏的行为全部在掌握之中。于是二人遭到了残忍的迫害,不仅要让他们求饶招供,更可怕的是,要他们发自内心进行忏悔并尊崇伟大的党及其魅力偶像“老大哥”。全文便在沉重的语调中结束——“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1984》里有许多荒诞可怕的观念和做法:在大洋国这个国家,和平部负责战争,真理部负责造谣,友爱部负责拷打,富裕部负责挨饿。他们的口号是,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是听起来矛盾的说法正是该党统治的核心秘密——“双重思想”——之所在。“双重思想意味着在一个人额思想中同时保持并且接受两种相互矛盾的认识的能力。党内知识分子知道自己的记忆应向什么方向加以改变;因此他也知道他是在篡改现实。但是由于运用了双重思想,他也使自己相信现实并没有遭到侵犯。这个过程必须是自觉的,否则就不能有足够的精确性;但也必须是不自觉的,否则就有弄虚作假的感觉。双重思想是英社的核心思想,因为党的根本目标就是既要利用自觉欺骗,而同时又保持完全诚实的目标坚定性。有意说谎,但又真的相信这种谎言;忘掉可以拆穿这种谎言的事实,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又从忘怀的深渊中把事实拉了出来,需要多久就维持多久;否认客观现实的存在,但与此同时又一直把所否认的事实估计在内——所有这一切都是绝对必要的,不可或缺。甚至在使用双重思想这个字眼的时候也必须运用双重思想。”这可谓是对辩证法的极大讽刺。当一个人从思想上开始分裂并自欺欺人的时候,你也就不能指望他实际上能够拥有什么了。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也就不难想象所有的荒谬制度了。比如,党告诉大家2+2=5,那么这就是真理。又如,该国规定了思想罪,从而使所有人时时刻刻都处在电幕的监视下,身边随时都是思想警察,在需要有全体一致的表情时,不能有一丝表情的不到位,否则就是“脸罪”;连说梦话也有可能被子女听见然后被揭发(揭发后子女还会得到包括父母本人的赞扬,因为这是从小就对党忠诚)。再如,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可以随便编造吹,在全国饥荒时也吹嘘猛产几十万,没有任何人查证,也无需查证,这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不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吗。温斯特所做的工作也是毫无意义但必不可少的,他负责篡改历史,从而保证党的预测一贯正确性——这一秒跟这个国家打仗,下一秒甚至可以马上告诉群众我们是在跟另一个国家打,而过去的报纸上则再也不会出现跟与前一个国家的战争的任何字眼。

           这本书里,借由地下反动组织的一本宣传手册,奥威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极权主义的本质。他深刻地揭示出,权力就是使一个人受苦,这种快感就是这个一切权力的追随者竭力渴求的东西。“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光是服从还不够,他不受苦,你怎么知道他在服从你的意志,不是他自己的意志?权力就在于给人带来痛苦和耻辱。权力就在于把人类思想撕得粉碎,然后按你自己所选择的样子把它再粘合起来。那么,你是不是开始明白我们要创建的是怎样一种世界?这种世界与老派改革家所设想的那种愚蠢的、享乐主义的乌托邦正好相反。这是一个恐惧、叛卖、折磨的世界,一个践踏和被践踏的世界,一个在臻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无情的世界。”

           温斯特是乌合之众中看清现实的人,因而也是注定悲剧收场的人。他也幸运地遇到了与他有着同样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的人,还天真地以为能够居住于世外桃源,或者起身反抗。然而在这样一个强大到不容存在任何一丝杂念的社会,他必然会经历一场被真相洗脑之后又回到虚伪社会的再洗脑。温斯特的可敬之处在于,他厌倦了在虚假的舞台上的表演,有勇气对现世的“本然”进行历史的、未来的思考,进而产生怀疑与批判;然而温斯特的可怜之处则在于,他在肉体上并没有被消灭,但他和裘莉亚一样,爱别人和爱自己的能力已在自发的背叛中被全部摧毁。在僵冷世界一息尚存的爱情、欲望与自由意志到最后都被剥夺,奥威尔毫不留情地制造了一个撕裂人性的世界。

    (二)

           《1984》是一部关于权力的小说,而福柯一生研究的核心领域正是权力。在《1984》里,大洋国是没有法律的。这正如福柯所言,在法律不能染指之处,正是规训/纪律(discipline)侵袭的地带。福柯把“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一经典说法倒了过来,称,政治是战争的继续。的确,奥威尔在书中也表达了同样的思想,但他侧重于政治是同思想的战斗、以及在此过程中对过剩的生产资料的消耗,而福柯则更倾向阐述于权力对身体的监督和操练,亦即,规训。

           福柯是在理性被推到万能的顶峰时向人们泼去冷水的人。他并不迷信法律。他写道,并不是说,法律和国家就是战争的休止,或对胜利决定性的认可。法律不是和解,因为在法律之下,战争仍然在一切权力机制,甚至最常规的权力机制中咆哮。他也不迷信“民主”。他认为权力关系、统治的事实、奴役活动不是“集权制”所特有的,它们同样穿越人们称为“民主”的社会。而他所推崇的自由与人们常挂于嘴边的字眼完全不同,在解读为什么法西斯主义能够盛行时他说,事实上,法西斯主义早就存在于“自由”社会;福柯用了一个很精妙的比喻,法西斯主义只是权力的“发烧”。这用来解读《1984》再适合不过。

           在福柯这里,宏大的社会契约理论并不能引起他的兴趣。在他看来,是纪律而非法律才是确保对人类复杂群体治理的技巧。其特殊之处在于,纪律能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大强度的效应,并能同其他机构联系起来。这在根本上适应了18世纪以来人口猛增、生产力和利润都愈益增大的趋势。纪律正是符合了这样一种权力经济学:通过细小技术发明的组合,减少权力的不灵便之处并增加人群驯顺、有用的规模。

           福柯对规训权力的论述是以监狱为核心的。他所说的监狱并不是狭义的,而是一系列的“监狱”机制、“监狱”网络、或是“监狱”群岛。即,各种社会机构都扮演着规训与惩罚的角色,包括公共救济与孤儿院、改造所、教养所、学校、慈善团体、工厂、修道院、工人区住宅、医院等等。规训体制偏爱操练惩罚——通过强化的、加倍的、反复多次的训练,使人的身体适应了某种惯性,进而改变生活习惯,使之符合某种生产的需要。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监狱在创始之初,就能得到社会的接纳与承认——因为惩罚权力实际上与治疗或教育权力并无二致,时间表、集体训练、操练、个人档案等在社会中早就习以为常。福柯还分析了边沁设计的“全景敞视建筑”,在这样的格局下,每个人都在被监视、被检查、被记录、被自愿劳动,被自发忏悔。而这一设计最为精妙之处,则是被监视的人永远不能知道监视者是否存在,即,权力与特定的监视者相分离但仍能自行运转。同样,在《1984》中,监狱也不只是“友爱部”的密不透风的大楼,整个的监狱体系存在于小说中的办公室、食堂、甚至自己家中的卧室里。凡是有电幕、有思想警察、有愚民、有钟爱核心党的极端分子、有使他人受苦的权力欲望地方,就有监视的存在。

           在规训社会中,个人的全部信息都被量化并制作细致入微的档案,这是比过去追求千人一面的统治策略更为微观更为精细的地方。福柯认为,在一个规训制度中,儿童比成年人更个人化,病人比健康人更个人化,疯人和罪犯比正常人和守法者更个人化。在上述的每一种情况中,我们文明中的个人化机制更偏向于前一种人。当人们想使健康、正常和守法的成年人个人化时,总是要问他身上有多少童心,潜藏着何种秘密的疯癫,他曾想犯下什么重大罪行。照这样说,人的个性不在于其理性思考有多么独到,而恰好存在于非理性的维度中。(P.S这是否能解释网友们天天都在喊自己抑郁、焦虑、内疚、狂躁、揭露内心阴暗面、进行深刻的自我剖析,也正是因为只有这里才体现个性?)这也是为什么福柯本人如此着迷于研究精神病、犯罪与性这些在一般人看来让自己蒙羞的领域。他所推崇的自由观和生存美学正是要打破理性的定势思维,让非理性以其本然面貌“关怀自身”。这样看来,温斯特则恰好是个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彻底的人,即使他被当作精神病、通奸者或反党叛国的罪犯。小说中所有的人都处于对政治偶像的狂热、对或许根本就是捏造出来的叛徒的仇恨中,永远都处在战争状态,喊口号、游行、愤怒、检举……在整个疯癫社会的边缘,温斯特绝对是少数。但如果按照从未被怀疑过的“发疯的一定是少数人”,那么我们就错了。

           比起福柯论述的规训和惩罚,奥威尔笔下对人的改造显然更令人毛骨悚然。前者的权力更加的精细、谨慎,像是个阴谋家,或者掌握着锻炼、组织、安排躯体活动的尖端技术的工程师,追求效率与驯顺,而并无意涉足意识形态;而《1984》里的权力欲望则不仅要从身体上确保人的臣服,更是赤裸裸地张着血盆大口要吞噬人的思想。这样的社会里,在一个人没有被改造成空壳并填上“正确”思想之前,就连死的权利都没有。二人侧重不同,但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权力”。的确,不管是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尼采的权力意志、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或是近年来生物学中研究的基因的本能,他们要讲述的都是:求生、求权力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驱动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建立专政不是为了保卫革命;反过来进行革命是为了建立专政。福柯从不用利与弊的二元对立价值观来给出一个我们期待着的结论(可笑的是,一样东西是好是坏常常成为中国人认识人或事物提出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问题),而是在揭露了权力既镇压又生产的本质之后,留给读者自己解答。

    (三)

           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足够清醒、足够宽容,《1984》恐怕是一个重要的标尺。正如《1984》里所说,当过去给抹掉了,而抹掉本身又被遗忘了,谎言便变成了真话。蒙蔽是统治者天生的本领,对奥威尔而言,最大的谎话一定是,这是一本禁书。因而就有了熊逸在《孟子他说》中所说的话,“人民一思考,皇帝就紧张”。奥威尔描述的世界并不是最可怕的,相反,最令奥威尔害怕的现实世界正是对人民思想的封锁,更是人民锁于牢笼而不自觉。

           《1984》出版于1949,于是历史再次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这一年对于中国人都不会陌生。在伟大天国诞生的年代,也诞生了一本伟大的政治寓言,也竟孕育着二十年后小说中很多情节都惊人相似的场景。虽然如今我们不再有个人崇拜达到近乎疯狂的状态,然而在脱离了魅力型社会之后,在看似理性统治的社会里,福柯所言的规训权力和奥威尔笔下的思想控制也仍然无处不在。

           我们的社会必然是规训社会。规训权力强调等级分明、各行其是,恰好与我国的亲亲尊尊等级社会传统相吻合,因而人被监视和驯服也就成了家常便饭。对身体的控制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在工厂和办公室,刷卡制度和工作时间表让人俨然成为巨大机器上的齿轮,周而复始地劳作;军营里的严厉军纪,阅兵时的整齐步伐,也使规训权力所发挥出改造身体、提高效率的作用;而从小到大每个班级里的纪律委员、学校的教导主任,都扮演者监视者的角色,而其背后则以考试成绩为量化标准、以毕业证明为监视自行运转的保障;办公室的格子间和学生寝室或军营的熄灯不允许说话的规定,都是全景敞视建筑中保证被监视者“横向不可见”的体现;教室、商场里的摄像头——它是否开着完全不重要——也是监视的精妙技术;而如今流行的对网瘾少年的“魔鬼封闭营”,更是集所有的广义监狱机构的特性于一身——时间表、体能训练、集体劳动、心理干预——无不希图改造出驯顺的肉体。

           我们也一直处于思想控制之下。文化审查和网络监管成为当今时代“思想罪”的审判官。不过,在改造思想方面,天国做得确实不如《1984》中大洋国那样彻底。核心党的狂热极权分子奥勃良的话特别透彻:“宗教迫害要根除异端邪说,结果却巩固了异端邪说。它每烧死一个异端分子,就制造出几千个来。因为宗教迫害在敌人还没有悔改的情况下就把他们杀死。他们所以被杀是因为他们不肯放弃他们的真正信仰。这样,一切光荣自然归于殉难者,一切羞耻自然归于烧死他们的迫害者。为什么是这样?首先是因为他们的供词显然是逼出来的,是假的。我们不再犯这种错误。在这里招供的都是真的。我们想办法做到这些供词是真的。而且,尤其是,我们不让死者起来反对我们,你可别以为后代会给你昭雪沉冤。后代根本不会知道有你这样一个人。你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得一干二净。我们要把你化为气体,消失在太空之中。 你什么东西也没有,不过这当然是好事。”

           这样看来,为了控制言论而创造无数口号、和谐无数敏感词、执着于太平盛世的面子功夫,比起奥威尔设计的在思想层面扼杀一个人并让他如行尸走肉般存活,还是略显不给力。因此,就算有再多网络追捕,就算有再多刑讯逼供,作为一个能怎么瞎想就怎么瞎想的小青年,突然还是感觉万般幸运的。

           引用小说中温斯特的话作为结束——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2加2等于4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

  • 杂及<1984>

    作者:溪流 发布时间:2010-11-21 01:12:58

    作为一个脱离了高级趣味的人,我一直努力在女性同胞们心中维持良好并拔高的印象. 简单粗暴的说, 是装B.装B点说, 是"伪". 许多年前,我是个伪古文学青年,后来放弃了这一没有前途的事业. 近年来首要的身份是伪科研青年, 这主要是为了应付老板(碰巧也是女性). 而对年轻的姑娘们,我一般游离于伪文艺青年和伪自由青年之间. 这主要取决于对方的成分,必须投其所弱. 若对方不幸是文艺且自由女青年,我就只好变回伪科研青年唬弄一番了. 总的来说,多年以来战略一直是成功的,但现在面临失败的危险. 因为我想写书评.

          前段时间, 大概是觉得自己游戏玩的太多有些废柴, 我就把游戏扔了,并迅速或龟速的拾起一些其他不良嗜好. 前者比如说看<银魂>,后者比如说更新blog,读书夹在中间. 本来的设想是很好的,银魂看累了就去读读书, 书也读累了就写点书评更新blog. 书评的设想也是很好的. 本来在看梁启超的<李鸿章传>,看完了打算找点讲明治维新时的书作对比. 最后看一本<黑天鹅>来分析成败, 多合适. 典型的关心家国大事又善于求索的伪自由青年面孔.

          但结局大约是书照读, 但进度太慢,相比于动笔看银魂又明显来的更诱人...

          但今天的书评是<1984>. 大约是去书店买书时看到了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四姐谈谈>. 随手翻了半本, 虽觉得写得不错,又实在不舍得为这么点字花那么多钱. 然后顺手的看起了1Q84, 看1Q84的间隙中又看起了1984. 现在看完这两本又从网上down了1988.txt传到手机上补完中.

          写到这里我觉得我完了, 自由女青年们会愤怒的. "你怎么可以不花钱买韩少的书, 还从网上下载了看,还排在1Q84之后". 文艺女青年也会怨恨我 "看1Q84的间隙你居然有闲工夫翻1984". 而正直有水准的真正的自由青年/文艺青年也会不齿地远离我 "你居然现在才看1984/你居然会看1Q84,还一连3本".

          似乎有可能离群索居,但我还是想写点书评, 因为实在是一本好书. 作者奥威尔在1948年开始YY,幻想着36年后的世界,构架或预言了一个将能永生不灭的集权社会。拥趸者称“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我就十分不以为然: 这书显然该作为集权主义的教科书和内参。

    ------------------------------------内容简介,剧透,可跳过-------------------------------------

          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借主人公--真理部小公务员--温斯顿之眼勾勒了《1984》年的世界。 巨大的横幅横幅,巨大的招贴画;招贴画上是老大哥,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是人民的救星,老大哥是党(英社党。未避免和谐,以下简称D)的领袖; D控制思想,D永远正确,D解放了无产者,D创造历史, D书写历史,D改历史。当然,还有反革命,D的叛徒,老大哥的敌人,阴谋推翻国家政权者:果尔德施坦因(在逃)。 温斯顿不喜欢老大哥,外围党员,负责窜改历史记录,是极少数仍能独立思考的人。毋庸置疑的,他犯了思想罪,他等待死亡。 “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

         特别分段提一下D的口号,非常拉风:“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读不懂都觉得NB,读明白了更觉得NB极了。

         第二部分,处于戏剧性考虑。 温斯顿遭遇了爱情,以及真正美好的性生活(在那个世界极为罕见)。但这些不重要。 他加入了反D组织,读到了其领袖果尔德施坦因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借温斯顿之眼,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集权主义的思考。 这本反动书籍也分三章,男主角阅读习惯很遭,他先看了部分第三章(战争即和平),然后过了性生活。之后读了部分第一章(无知即力量),在读到关键处被警察抓捕归案。书读至此,我不由啐一声色坯,都是你这厮的要鸟快活,哥哥我没机会看得这本书全貌。

         第三部分,拷打和改造,出狱和死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拷打者补充了我们未读的第二章:自由即奴役。

    总结一下。全书两条线,温斯顿的生活,爱情和悲剧是明线,它展示了《1984》世界的外貌,也给本书引入了戏剧冲突,使其得以披上小说的外衣。 果尔德施坦因的反动纲领是暗线,它详述了《1984》世界的法则。彼时,无数XX先烈为我们描绘过某种集权制度发展的最终结果:乌托邦,黄金乡。 而作者同样从集权制度基本特性入手,展开逻辑推导,最终引领我们进入这个反乌托邦的世界。 悲剧突如其来,毁灭扑面而至。作为读者虽想阻止或否定它的必然来临,然而一切严密而精准,让人难以辩驳。 扔下书本,从那深深的绝望中自拔而出,环顾这个虽不完美,但美好的多的世界,长出一口气。“感谢这一天没有到来,感谢预言者,感谢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阻止过其到来的人们”

    ---------------------------------终于到了真正的感想部分--------------------------------------

    称本书伟大绝不为过。 伟大的预言不以其未实现而蒙羞,反而以它阻止了预言本身的到来而荣耀。大约摘几句牛B话吧:

    “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

    “双重思想:知与不知,知道全部真实情况而却扯一些滴水不漏的谎话,同时持两种互相抵消的观点,明知它们互相矛盾而仍都相信,用逻辑来反逻辑,一边表示拥护道德一边又否定道德,一边相信民主是办不到的一边又相信D是民主的捍卫者,忘掉一切必须忘掉的东西,而又在需要的时候想起它来,然后又马上忘掉它,而尤其是,把这样的做法应用到做法本身上面——这可谓绝妙透顶了:有意识地进入无意识,而后又并不意识到你刚才完成的催眠。即使要了解“双重思想”的含义你也得使用双重思想” ---这句真是神来之笔

    “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这四个原因并不单个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同时存在。统治阶级如能防止这四个原因的产生就能永久当权。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本身的精神状态”

     

    最后来一点小小的个人评述, 单对《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章的一些感想。说之前还是要先缩摘改抄一番,以引号标注。

    “可认为自人称之为人以来,便有三等人。 上等人,中等人和下等人。这三种人的目标完全不可调和。上等人的目标是要保持他们的地位。中等人的目标是要同高等人交换地位。下等人劳苦之余无暇旁顾,若说有目标的话,无非是取消一切差别,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在很长时期里,上等人的权力似乎颇为巩固,但迟早总有这样一个时候,他们就被中等人所推翻,因为中等人标榜自己为自由和正义而奋斗,把下等人争取到自己一边来。中等人一旦达到目的就把下等人重又推回到原来的被奴役地位,自己变成了上等人。随后是新的中等人。只有下等人从来没有实现过自己的目标,哪怕是暂时的。从下等人的观点来看,历史若有变化,大不了是主子名字改变而已,并没有使人类接近平等一步”

    “但如今,随着机器的发明,物质的丰富,自由平等真正有了实现的可能。即使仍有必要让各人做不同的工作,却没有必要让他们生活于不同的社会或经济水平上。因此,从即将夺得权力的那批人的观点来看,人类平等不再是要争取实现的理想,而是要避免的危险。在过去,中等人在平等的旗帜下闹革命,一旦推翻了原来的暴政,自己又建立了新的暴政。现在这种新的一派中等人等于是事先就宣布要建立他们的暴政。它们的意识形态只是嘴上说得好听而已。但是它们的目标都是在一定时候阻挠进步,冻结历史。常见的钟摆来回现象,会再次发生,然后就停止不动了。象过去一样,上等人会被中等人赶跑,中等人就变成了上等人;不过这次,出于有意的战略考虑,新的上等人将永远保持自己的地位”

    “他们建立了复杂而NB的体系以维持地位”

    “但是写到这里为止有一个问题我们几乎没有注意到,那就是:为什么要避免人类平等?如果说上述情况不错的话,那么这样大规模地、计划缜密地努力要在某一特定时刻冻结历史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这里我们就接触到了中心秘密。上面已经谈到,D的神秘,尤其是核心D的神秘,取决于双重思想。但是最初引起夺取政权和后来产生双重思想、思想警察、不断战争、以及其它一切必要的附带产物的,还有比这更加深刻的原始动机,从不加以坏疑的本能。这个动机实际上包括……”

        摘到这里就结束了,还记得我之前说因为温斯顿快活去了,耽误了些时间导致书没读完么就被抓了么?就是读到这里了。这个动机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动机造成了书中的悲剧? 以个人浅见,答案在书快结尾时有说。“没有人会为了废除权力而夺取权力。权力不是手段,权力是目的。”

     

        在接近天下大同时,在数千年来大众的愿望可能实现时,在人类即将踏入应许之地时。有那么一部分人,仅仅为了这等腹黑且恶劣的追求,就将世界冻结于此刻,这时何等的可恶和丑陋。

        然而,以我,一个小小的学了几年生物且读了半本《自私的基因》的人的眼光来看,人性本该有如此不堪的一面,乌托邦神马的也只能是个遥远的幻想。

       引一个歪理:若,认为人不过是基因的载体,则基因以自己的需求赋予人天性。 基因的一项需求是渴望被保留,人类的天性只能满足基因这一怪癖竭力的维持自身生存。所谓天性,不妨理解为基因为人体预编了无数条指令。人类需要糖分来维持自身生存,基因预编人类喜欢摄取甜食。但基因不能预见全部,我们的程序都是几千年前写好的老版本。 比如,两千年前物质贫乏,人体几乎没什么摄取过多糖分的机会,所以此天性在今日带来了肥胖和糖尿病。但甜食就是你所难以抗拒的天性 (混蛋!果然还是《银魂》看的太多了)

          基因的另一项需求是渴望被复制传播,人类的天性亦只能满足基因这一怪癖竭力的维持自身生存。高效率的传播自己的基因。着首先要求人类热爱性生活。具体来看,男女又有不同。男性因其生殖的极低成本,所采用的天性策略必然是广播种...也就是种马。但女性生殖成本太高,只能反其道而行之,优生优育,即寻找持有优秀的基因的异性受孕,以提高下一代的品质,保证自己基因的有效传播。 着一要求男性有另一项基因赋予的天性策略:证明自己基因优秀。 对孔雀来说,我有一个拉风招摇的大尾巴,又没因此被捕食掉,足以证明我NB。对园丁鸟来说,有一窝亮闪闪的东西足以证明我基因好。对猴子来说,坐在猴王的位置上证明我NB,整个猴群都是我的后宫了。(当然,作为猴子,一串香蕉有时也能为你换来短暂的交配权)。对人来说,就更复杂了。 时代不同,标的物不同。一袋大米在旧时灾年可是了不起的标的,现在至少得有套房了吧。 而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在人类社会中,权利是永恒的标的物。对权利的追求,根植在每个人的染色体里。这是每个人的天性,与文化、信仰、世界观等无关。可以被掩埋,可以被掩饰,无法被磨灭。

          有权利追求存在的一天,就难以指望阶级的消亡,上中下三等人的金字塔式社会结构看起来还有存在很久。考虑到我目前的收入水平(前几天在某网站测过,据说稳稳的排进全世界的后5%),我希望这个金字塔尽量的扁,尽量的平。 我有时羡慕生活在水深火热的资本主义压迫下的人民,因为据说那里的世界是平的。 但更多时怀疑这个传言,难道那里的物种就天性不吃糖,不爱性生活么?

          因此,更多时我只能指望那些活在塔顶的人,不管你们有多少人,离我多远,能尽量的不作或少作恶,哪怕是在剥削我,也来的温柔些。 怎么办呢?嘿,比如这样,盯住那些处于权力顶峰的人的私生活,让他们即使拥有了最多的标的,却做不得什么种马。这样的制度,在我看来,即能防止一部分的恶,又充满了绝妙的讽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字体合适(302+)
  • txt(461+)
  • 赚了(543+)
  • 图书多(211+)
  • azw3(227+)
  • 一星好评(532+)
  • 无颠倒(58+)
  • 无缺页(216+)
  • 已买(409+)
  • 中评(324+)

下载评价

  • 网友 孔***旋: ( 2024-12-22 09:35:05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曾***玉: ( 2024-12-20 14:11:30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家***丝: ( 2024-12-29 02:04:35 )

    好6666666

  • 网友 寇***音: ( 2024-12-23 01:49:31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薛***玉: ( 2024-12-28 09:44:4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菱***兰: ( 2024-12-27 21:05:11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芮***枫: ( 2024-12-17 06:36:55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石***致: ( 2024-12-15 14:41:45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詹***萍: ( 2025-01-01 19:04:41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权***颜: ( 2024-12-19 11:46:15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堵***洁: ( 2025-01-09 14:03:12 )

    好用,支持

  • 网友 国***舒: ( 2024-12-26 22:00:54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堵***格: ( 2024-12-17 18:32:39 )

    OK,还可以

  • 网友 訾***雰: ( 2024-12-27 02:40:08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