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史记的读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6:54

史记的读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史记的读法精美图片
》史记的读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史记的读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8206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532
  • 价格:8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6:54

内容简介:

白岩松、俞敏洪、许宏、梁文道、许知远等人共同推荐的《史记》入门读本

“看理想”口碑节目完整再现,看司马迁如何精准地捕捉人性的高光时刻

打破《史记》的顺序,在司马迁的世界里看到历史

用历史式读法还原社会时代背景,用文学式读法解读视角和态度

本书是看理想的口碑节目《古今:杨照史记百讲》精编而成。作者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学式读法”去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他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开始,解读司马迁的切身遭遇,进而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等篇章分析汉代初期的历史,表现司马迁对汉初政治运作的锐利观察。在多重时间维度的观念中,《史记》中的“表”和“书”可以突显司马迁的突破性创意;而本纪和列传的布局谋篇中,也可以发现司马迁眼中谁才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典范,哪些价值才是让他耗尽全部心神写完《史记》的动力所在。


书籍目录:

【认识司马迁】

太史公自序:史官的使命

报任安书:司马迁的理想告白(上)

李将军列传:国士之风

报任安书:司马迁的理想告白(下)

《史记》的态度

【权力与命运】

封禅书:长生不老的讽刺

项羽本纪、高祖本纪:英雄与无赖的对决

秦始皇本纪:暴落的帝国

吕太后本纪:一个女人的史诗

【超前与缺憾】

《史记》的表和书:多重维度的史观

平准书:最早的经济史专著

老子韩非列传:史记的局限

【司马迁的英雄们】

世家导读:通古今之变

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盗火者,孔仲尼

留侯世家:帝王师的一生

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曹相国世家:皇权下的生存智慧

列传导读:活成主角的边缘人

伯夷列传:史记的终极关怀

吴太伯世家:君子典范

伍子胥列传:怨毒的能量

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

游侠列传:是否存在“法外”正义

【如何为官】

酷吏列传:为何酷吏总是成群地来

张释之冯唐列传:执法者的尊严

汲郑列传:逆势而行的长者

【被遗忘的智者】

日者列传:卜筮者的风采

扁鹊仓公列传:汉医的智慧

货殖列传:为商人正名

【简短的结语】

为什么要读《史记》


作者介绍:

杨照,作家、文学评论家。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为哈佛大学史学博士候选人,师从杜维明教授,研究专长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社会人类学。最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各种东西方经典著作的解读,并担任“诚品讲堂”、“敏隆讲堂”长期经典课程讲师,“看理想”古代中国经典节目主讲人。

主要著作有:《史记的读法:司马迁的历史世界》《经典里的中国》《故事照亮未来》《想乐》《我想遇见你的人生》及现代经典细读系列等四十余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史记的读法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史记的读法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史记的读法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不管是从人的发展上,还是为后代的幸福着想,要孩子像父亲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期待。孩子应该有自己可以去发展的人格,如果硬是要让他变得跟自己一样,或者只喜欢跟自己一样的孩子,一方面会压抑小孩种种天分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在加强我们自己所走的道路。


司马迁告诉我们,他写《史记》就要写人物的动机、行为,事情的前因后果,但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的最终目的是要教我们,人事之上有一个更高的原则。这个原则有一部分是分析性的,你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就在运用权力或者做人做事上如何做。另一部分则是伦理道德的,我们判断好人坏人好事坯事时要有一个基本的道德高度。太史公借由他的想象、引用跟壺遂之间的对话,清楚表现了《史记》继承《春秋》这一点。

我们读《史记》,不能光是读故事,应该在故事的背后领略司马迁的用心,他是要我们在具体的人的行为中问两个重要问题:第一,用什么原理来统纳这些人的行为;第二,用什么原则来判断新这些行为的好坏、对错。


在面对死亡时,汉武帝与秦始皇在《史记》中被用同样的方式彰显出来。权力越大的人越怕死,他们心中的混乱与纠结比般人更加严重。汉武帝希望借由封禅、各种方术摆脱一般人的命运,没有拥有这么巨大权力的人不会这样想。我们知道凡人皆有死,这是颠扑不破的道理,然而权力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让皇帝不相信自己是一般人必须排队,你可以不排;一般人无法得到的享受,你有权力就可以享受;一般人无法得到的安全感,有了权力,你就能拥有。有权力的人随时活在特权当中,随时在一种例外的情况下,自然就有一种错觉,认为拘束一般人的规律不应该放到自己身上。所有人都不想死,一般人不得不死,但作为一个有权力的人,尤其是拥有这么高的权力,为什么也需要死呢?一定可以找到一种方法,运用权力,让自己与其他人分隔开来,可以不死。


楚书令之后,思想和知识只剩下两种,一种是实用的知识,因为实用,所以可以学,不会牵涉到是非或者价值的判断。在李所的禁书令定下来之后,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止我们不得不整理出这样一个历史定则:如果希望人民不要思考、用断。一种做法就是只管学有用的东西,没用的不要学;倒过来,加果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人们只追求有用的知识,必然欠缺基本的人文素养,也就缺乏基本是非的判断能力。


天不可能公平。人能决定的是要不要做好人,可是,做好人就能保证一定能得到好结果吗?颜渊就会摆脱贫穷,伯夷、叔齐就能不饿死,而盗跖就会得到报应吗?这些其实与人无关,人不能够决定一切。可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回到本原上,了解人事上的是与非。之所以要“究天人之际”,是因为只有把天的部分和人的部分彻底隔开,我们在人事上的判断才不会受到干扰。很多时候,我们做人事上的判断时会看到偶然的东西一一有人做了那么多坏事也没怎样,如果相信这些偶然,就不会相信原则,就看不到人事的教训,也不会相信人事的道理。


阿房宫在秦灭亡的时候还没有盖完,所以没有正式的名字。“阿房”其实是一个俗语,用英文译倒更加贴切,那就是 The Palace。当时的人们都知道这座宫,只要提到“那栋房子”或“那座宫殿”,没有人不知道你在讲什么,所以它后来就被叫作阿房官了。从这个角度来看,阿房宫的历史角色其实会更加鲜明一一它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豪华也最有野心的一座宫殿,可是正因如此,它反倒连一个正式的名称都没有,就被项羽一把火烧掉了。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白岩松、俞敏洪、许宏、梁文道、许知远等人共同推荐的《史记》入门读本

“看理想”口碑节目完整再现,看司马迁如何精准地捕捉人性的高光时刻

打破《史记》的顺序,在司马迁的世界里看到历史

用历史式读法还原社会时代背景,用文学式读法解读视角和态度

本书是看理想的口碑节目《古今:杨照史记百讲》精编而成。作者打乱《史记》原来的篇章次序,以“历史式读法”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解释重大事件的因由,以“文学式读法”去接近司马迁的视角、态度与理念,把经典带入今天的时空。他从《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开始,解读司马迁的切身遭遇,进而从《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后本纪》等篇章分析汉代初期的历史,表现司马迁对汉初政治运作的锐利观察。在多重时间维度的观念中,《史记》中的“表”和“书”可以突显司马迁的突破性创意;而本纪和列传的布局谋篇中,也可以发现司马迁眼中谁才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典范,哪些价值才是让他耗尽全部心神写完《史记》的动力所在。


精彩短评:

  • 作者:罗成 发布时间:2019-11-25 17:16:09

    看理想音频专栏改编,好读,但是视角和启发,个人觉得不如同类型鲁西奇《何草不黄:《汉书》断章解义》,微信读书搜史记,选听书那本,可以免费听这个杨照专栏,记得回来点赞谢我。

  • 作者:灯下舞 发布时间:2019-12-02 00:13:20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的形象在我心里活过来了。

  • 作者:维舟 发布时间:2020-06-25 15:47:28

    解读的重点与其说是《史记》,不如说是司马迁,其诠释路径也是“所有权作者观”的产物,即追问作者原意,以理解其所欲言。但其讲法与张文江不同,大体是俗讲,隔膜、误读之处比比皆是,胜在明白畅晓。杨照价值取向保守(在史家中独重钱穆),道德感很强,对传统很亲近,但正因此,无法将传统客体化审视,对传统实所知不深,以致发生时代错置。这其实是以史学为经学,喋喋不休讲道理,其所理解的“传统”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 作者:沈不约 发布时间:2019-11-29 20:15:14

    呵呵 据说传统文化的土壤在台湾 当年大师都跑那边了

  • 作者:哈兔年 发布时间:2017-11-21 00:44:30

    科普,漫画很可爱(๑• . •๑)

  • 作者:Shirleysays 发布时间:2019-12-24 11:35:47

    很好的《史记》入门,对开启民智有帮助。书中最可取的是,杨照借司马迁说清楚了“古今之通变”。你了解了春秋战国和秦汉的历史,你就知道我们今天的社会处在历史中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太阳底下无新事,我们过的都是旧日子。


深度书评:

  • 司马迁的史观

    作者:ceramic 发布时间:2020-05-06 17:13:10

    中国记录历史的起源源于西周时期,周人把商人用来崇巫祭鬼(商人认为活人和死人的世界是连续的,因此信鬼而不信神)的青铜器和占卜问卦的甲骨文结合起来,去除掉青铜器上繁复的装饰花纹,用来记录战争、盟约和家族的荣耀,也为上古历史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两年前去宝鸡的青铜器博物馆时,大开眼界。进入春秋后,左丘明编左传,拉开了中国正式记录历史的序幕,直至400年后《史记》的横空出世,史官成为王朝更替,岁月变迁最重要的见证和记录者。

    从小学开始就陆续接触《史记》的内容,扁鹊见蔡桓公、将相和、鸿门宴、荆轲刺秦王、报任安书,那时候头疼的是全文背诵,高兴的是看到精彩的故事,从未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司马迁写作的用意和目的,直至工作后,陆续看了好多关于历史解读的作品,才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史观。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史观也是如此。司马迁在想要写的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著,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成一家之言,从史记的体例、结构、人物、详略、角度都是用心的编排。对照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司马迁分析高祖为何成功,项羽为何失败,很多观点都很精彩,比如仁义,比如计谋,比如决断,比如从谏如流。我之前也思考过秦汉交替这短短几十年发生的历史,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其实是项羽的历史局限性注定了他的灭亡。从春秋始,到齐亡,分封制已深入人心,仿佛天生如此,更加上秦朝短暂的寿命好像也印证了郡县制行不通,因此项羽的最大目标也就是成为天下共主,具有分封诸侯的权力,从这个目标来看,他已经取得了成功,刘邦认输后,也只是发配到落后的汉中就算结束了。但刘邦和他的谋士们在汉军一步步发展中,坚定了一统天下,摒弃异姓王的决心,对对手不光打倒压服,还要从肉体上消灭,百战不挠,最终胜利。刘邦从称帝到薨逝,一直在忙着消灭异姓王,韩信,彭越,臧荼,英布,这些人都没有提防,因为他们也认为天下就应是分封的,这是世界观的差距,降维的打击,项羽和后面的异姓王败的一点也不冤。

    再比如秦始皇本纪,秦统一六国,根基在于商鞅变法,依托的是法家思想,严刑峻法,令行禁止。天下一统后,应该是休养生息,蓄养民力,但前面没有成例可循,加上始皇的雄才伟略,修驰道、建宫殿,对民力压榨到了极点。为了统一思想,在李斯的建议下,焚书。要注意的是,焚书和坑儒是两个事情,焚书是为了消除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出现的各种学派,只保留法学和工具类的书,坑儒发生在焚书之后,坑的也是术士,起因是术士们忽悠始皇能长生不老,在很多方法都不行的情况下,术士们凑到一起讨论始皇刚戾自用,这在当时是极为大逆不道的事情,始皇坑杀了四百六十个术士,并不是原来以为的儒士。

    受李陵的影响,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在整个《史记》的写作过程中,始终处于一种悲愤的状态,因此刺客列传是整个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相隔三百多年的五个人物代表了信义和勇气,读到荆轲的风萧萧兮易水寒时,能够感受到北风的凛冽刺骨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这也是司马迁自身的史观,想要活成的样子。

    在读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化身为历史中的人物,去悲喜哀恸,但过去的已经过去,能否以史为鉴,知兴衰、明得失,用历史来指导将来,知行合一,才是历史的真正用途,否则也只是刻舟求剑。毛主席通读《资治通鉴》,从矛盾论、实践论到建国后的一系列覆雨翻云的操作,始终保证最高权力牢牢控制在手中,这是对历史最好的运用。

    希望大家少看点《阿弥陀佛摸摸哒》,多读点历史,在古人千年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这样在前浪忽悠你奔涌时,至少知道回头看看自己后面的潮汐能否保证把他们拍死在沙滩上。

  • 司马迁的历史世界观

    作者:jiangjiang 发布时间:2023-02-18 13:09:49

    如何读史记?很简单的基本态度,就是谦虚地面对这本书。认知这样一本书的内容和安排出自远比我们博学、聪明、深思的伟大心灵,因而愿意尽心竭力地去探触书中形构的复杂历史世界。

    认识司马迁

    “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评断一位将领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司马迁显然不觉得战功和荣耀是唯一的标准,甚至不是最好的标准。一个人如何对待身边的人,有时比他如何成就自己更加重要。一个真诚的人懂得如何真诚地对待别人,一方面因为真诚成就了事功,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真诚付出代价。“

    ”究天人之际“--不讲怪力乱神的东西,也不是借由历史说明存在于上天的神秘力量能够介入我们的人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通古今之变“--要超越表面的变化,探究历史背后的通则—什么样的人,碰到什么样的状况,依照什么样的信念,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因而产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 成一家之言“--对于史书来说,重要的不在于写下来的历史不能更动,而是在历史记录与探究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挖掘出一些智慧,让读者可以通过对历史的理解与思考加以吸收。

    权力与命运

    ”黄老无为之学“。它要让人民摆脱战国时代以来几乎没有停止过的战争状态,获得休息,恢复经济与社会活力。

    权力越大的人越怕死,他们心中的混乱与纠结比一般人更加严重。

    一旦有权力者进入执迷的状况,他就把权力交给了不是在正常政治运作下应该握有大权的人,实质上就是在打乱整个权力架构的运作,届时所有人都会受到影响与冲击。一旦有权力者执迷于某件事或某个人,整个政治运作就会开始分裂、倾斜。

    ”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打天下与治理天下是两回事。

    时局的变化不是纯粹混乱或者偶然的。无数人用不一样的方式应对身处的环境,但是不同的阶级需要不同的知识和能力。要成为终局的胜利者,关键是看在什么阶段参与乱局、与自身能力是不是刚好应合。在混乱到一统的过程中成为赢家的人,不完全凭借偶然、运气,最需要的是弹性。如果你具备的是很明确的单一能力,很可能没办法快速应对下一个阶段的需要,持续领先。这种能力在这个阶段给你带来好处,在下一个阶段很可能就会成为阻碍。

    一个人越在意权力,就越不可能有智慧、有效率地运用权力。

    在应对人生、世界时必要的智慧,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抛掉自己的责任。不要把自己的责任、过错随便推给天,推给外在环境,如果你那么容易迁怒,那只会不断犯下重复的错误,根本无法真的成功。

    比烧书的影响更加可怕,那就是—人被取消了作为个体去自主吸收知识、得到学问、进一步思考、判断是非对错的权力。

    超前与缺憾

    《平准书》对认知和理解中国历史上经济变化与国家财政之间的关系有着极为重大的突破性价值。

    桑弘羊建立一个非常绵密的朝廷买卖系统,这个系统的主要工作有两个方面:

    平:当时的意思就是看实际,贱买贵卖。

    准:借由各个地方之间的互通有无,把一个地方盛产因而价值比较低的东西,运到不产或少产这个东西的地方,换来比较高的价值。

    这套制度就叫“平准”。

    “生产不足的情况下,贸易一定会被扭曲。”

    知道现在我们有时候还会以为,政治、经济、社会要分开来看,可是司马迁在《平准书》里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些不同的面向都是环环相扣的。他从经济开始讲起,因为有了这样的经济基础,就会刺激政治、政策上出现象汉武帝那种不恤民力、雄才大略的政治路线。而这种路线反过来又会在国家财政上产生连环效应,出现兴利之臣,一心一意从民间榨取更多的资源。朝廷用这种方式榨取民间资源,就是在破坏生产的制度和秩序。

    一种思想一旦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在政治权力的扶持和宣扬下,只会强调它的绝对真理性,其内在的复杂性自然都会被抹杀。然而,没有任何思想是真正绝对正确的真理。一旦用政治权力将其建立成不能讨论、不能挑战的真理,它就会失去了原来复杂而精彩的面貌。

    司马迁的英雄们

    1.世家的导读:通古今之变

    世家区分了两段很不一样的政治、社会结构方式。前面一段实在周代产生的封建制度。封建制度中有各种层级,慢慢整合成“公侯伯子男”这五层结构,接下来有世卿、大夫、士,这样就组合成了一个结构井然、秩序严明的封建社会。

    人生价值:即使在某一种传统或道理下应该属于你的东西,如果违背了某种更高的原则,都应该予以放弃。作为人,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放弃”是一种非常高贵的价值。

    2.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

    “近悦远来”:如果靠近你的人喜欢被你统治,远方的人也会因为你正确的通知而受到感召,从远方来投靠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就像我们抬头看高山,或者看到别人高贵的行为,知道自己去不到,模仿不了,但是无法阻止我们对高山、高贵行为有所向往。

    有时,历史的改变就是这样幽微而巨大。一个人活在现实中,却受到历史和过去的蛊惑,变成了一个历史的思考者。

    不要太聪明(耳聪目明,对这个世界上面的事情看得清楚),不要太雄辩(对是非善恶的了解和坚持),这些都会因为议论到别人,而给自己招致不利。要放掉自己,不能以自我为中心。

    在自己的专业上面,君子不能去妥协,去讨好。

    3.留侯世家:帝王师的一生

    张良:孺子可教、运筹帷幄(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评价)、”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张良对刘邦说的)

    如果你的内心仍然充满了各种激动,就看不到更长远、更广大的一种角度,无法成为真正的智者。如果是这样,那你还远没有资格在这个乱世中追求自己的成就,甚至创造历史上的功业。当遇到”不意之间“,即完全无法防备的意外的时候,你能不能不用冲动和直觉来应对?能不能保持耐心,保持理性的思考?

    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必须知道得很多,才能对一个人有更准确的认知和评价。如果以为一个人必须要长成什么样子才能够做什么样的事情,那历史会向你展示无数的反例。

    4.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曹相国世家:皇权下的生存智慧

    司马迁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用多篇世家和列传来写这些环绕在刘邦身边的人?因为这个功臣集团一个非常重要的特色,就是每个人都是“人物”,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他们和刘邦产生联系、辅助刘邦的方式也各有不同。还有更普遍的关于人、个性、事迹、成败的一个人物光谱,帮助我们认识到如何看人、如何理解人,以及如何用人。

    “重用和尊重才是真正留住人才的关键。”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贼,谋臣亡。”(韩信)

    我们之所以读刘邦、讲刘邦,是因为刘邦给我们很多历史和人事上的教训,包括,如果一个人真的要成就自己的功业,他需要的这种领袖才能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有韩信这样的人,善于带兵;还要有一种有管理才能的人,像萧何这种如何处理带兵的人。刘邦身边有些人有这样的眼光看到才能,同时疏通才能、安排才能、组织才能时,他会被这种人说服,并且会依照他们的建议来行事。

    5.列传导读:活成主角的边缘人

    "hero"的翻译为“英雄”,在戏剧和小说中也可以翻译成“主角”。广义的“英雄”,是指有些人过日子的方式、一辈子的成就与众不同,他们把自己活成了主角。司马迁认为,历史上最值得被记录、被看到的正是这种英雄,他们生命的特殊质地需要被人发现和了解。更进一步,了解他们跟那个时代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那样一个时代如何成就自己,也是历史的一个主轴。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对列传的体例有基本的掌握。

    从《循吏列传》和《酷吏列传》的对比,司马迁在告诉我们什么叫“吏”,什么样的“吏”真正适合掌管法律,什么的人表面上掌管法律、运用法律,但实际上在滥用法律,作为皇帝泄愤报仇的工具,因此变成酷吏。

    “一个人拥有了绝对权力,引发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个人好恶可以超越制度,所以才有佞幸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的方式可能非常简单,但是祸乱朝政的结果却是非常恶劣。”

    6.伯夷列传:史记的终极关怀

    历史是什么?历史时史学家经过探究和努力,告诉后来的人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同读哲学、文学不太一样,读者阅读历史的时候会习惯性地预期在史学著作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是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发展了什么事。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如果只是为了天道而选择做一个好人,那不会是这正的好人,真正的好人时“从吾所好”。人生最根本的是要能够维持选择,按照个人的信仰、信念、热忱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并非好人就有好报,坏人就有恶报,这种“天道”不存在,真正存在的是人内心的仁道。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世乃见。”往往是整个社会都妥协、没有原则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少数人高风亮节的可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因为这些如此有原则的人,却遭遇了这么多灾难,这中间如此鲜明的对照,让我们一下子明白他们为甚么了不起。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正因为天道不会宠爱善人,所以需要历史。

    7.吴太伯世家:君子典范

    历史上有些人具有典范的人格,但往往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的人生也因之充满了各种挫折和痛苦,甚至到最后很有可能在时间不断的流逝中被遗忘。

    8.刺客列传:士为知己者死

    你会在什么样的状况底下、为了谁、为了什么理由而奉献出生命?人生中有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吗?前面几个刺客都找到或者说遇到了这样一个重要的理由。在看《刺客列传》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不是行刺行为本身,而是背后强烈的动机,这个动机甚至强烈到超过一个人的求生意志。

    历史学者在写人的时候,是要看这个人跟别人在思想或行为的不同之处,或者将留下什么样的印迹。这种看待人的方式告诉我们,如果轻易下判断,经常会误解人。一个看似平凡的人,也可能在集体、社会或者历史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9.游侠列传:是否存在”法外“正义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公道吗?如果有的话,为什么这样无奈的事情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呢?只要是地位高,这个人就同时在道德、品性、成就和能力方面比一般人来得更高。这根本不是一种客观的评价,而是权力的作用,而且人们普遍笼罩在这种权力的阴影之下。正是因为人生有这样一种无奈,才有了游侠。游侠在这种无奈的情境之下,以自己有限但坚决的力量,让这种不公不义的到些许疏解。

    如何为官

    为什么这群人会用这种方法来掌管法令?他们对法令的看法是怎么来的?他们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对汉代政治意味着什么?

    在管理社会、用政治权力来和社会进行互动时,不能把法律放在首位。法令的背后有更广泛的人性,有更深厚的道德。如果法律使系统里的人没有了道德,将是一件可怕的事。

    被遗忘的智者

    为什么人们需要历史,就是因为只有通过历史,才能够彰显世间的千百种人,以及千百种生命追求。一旦他们认真地面对自己生命的追求,在对待自我、对待生命的情调上忠于自己,在对待别人的时候忠于自己,那么这个人就是高贵的,就是值得肯定的,丝毫不牵涉到他究竟有多少钱,有多少权力,或者住在哪里、从事什么样的行业。

    “物之不齐”,每样东西都有内在的本性,任何人都不能用强迫的手段“齐物”,真正能够齐的事“物各付物”,每个人、事物、现象都有各自的规律以及原则。

    《货殖列传》建立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是事物价值的相对性——任何一种东西,其实都没办法决定其绝对价值。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5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4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3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速度慢(671+)
  • 图书多(669+)
  • 值得购买(394+)
  • 全格式(579+)
  • 引人入胜(270+)
  • 情节曲折(246+)
  • txt(563+)
  • 经典(597+)
  • 无盗版(557+)
  • 一星好评(487+)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波: ( 2024-12-27 14:10:21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寇***音: ( 2024-12-12 15:51:07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扈***洁: ( 2024-12-24 03:28:18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寿***芳: ( 2024-12-11 11:03:3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郗***兰: ( 2025-01-03 07:26:18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瞿***香: ( 2025-01-07 18:43:0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曾***玉: ( 2024-12-21 23:23:1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堵***格: ( 2025-01-08 09:01:18 )

    OK,还可以

  • 网友 苍***如: ( 2025-01-09 02:57:49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菱***兰: ( 2024-12-12 21:45:3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林***艳: ( 2025-01-09 08:55:0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冉***兮: ( 2025-01-04 11:56:17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步***青: ( 2024-12-30 08:17:41 )

    。。。。。好

  • 网友 詹***萍: ( 2024-12-23 06:10:1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