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国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闽国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第一部全面研究闽国史的专著
著名汉学名家薛爱华作品
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威著作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汉学名家薛爱华的早期学术作品,填补了闽国研究的空白,是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威著作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薛爱华最早出版的一部汉学专著。闽国(据有今福建省之地)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从古至今专题研究这个时期的著作并不多,本书可以说是现代学者第一部全面研究闽国史的专著,至今在学术界仍有影响。
本书以10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国为研究主题,全书采用大历史的视角,从自然环境切入,介绍了闽国的政府和政治结构、编年史、经济、艺术、信仰等诸多方面,不是单纯的闽国政治史,而是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的结合。在五代十国中,闽国既不强大也不显眼,但在闽地的开发和文化发展史上,闽国的历史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篇章,也是我们了解五代十国史的一扇窗口。
◎ 推荐语
薛爱华凭借少量材料写出了一本有趣的书,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地方历史的认识, 填补了一项重要空白。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剑桥中国史》主编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
薛爱华教授深入研究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他的研究成果将一直是关于闽国的权威著作。由于绝大多数中外学者都倾向于忽视这些次要领域的故事,认为它们不重要,或者仅仅是各大朝代的附属品,因此对针对这一主题的明确而全面的论述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后来历史上的许多趋势并非产生自五代的宫廷,而是来自更加和平、治理得更好的南方诸国,它们在唐宋之交蓬勃发展。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费子智(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
本书的部分价值在于,闽国是五代十国的典型代表……通过对闽国的成立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时期的全貌。
—— 密歇根大学教授 柯润璞(James Irving Crump,Jr.)
书籍目录:
绪 言
第一章 自然景观
第二章 朝堂
第三章 历史
第四章 经济
第五章 艺术
第六章 信仰
基本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闽地图
附录二 闽国王氏世系表
附录三 正统年号与闽国年号对照表
出版后记
作者介绍:
◎ 著者简介
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美国著名汉学家, 20 世纪后半期美国中古中国研究的代表人物。1947 年获得哈佛大学东方语言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58 - 1964 年,担任《美国东方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主编,1974 - 1975 年,担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其代表作包括《闽国》《撒马尔罕的金桃》《朱雀》《珠崖》《神女》等。
◎ 译者简介
程章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1983 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1989 年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 2008 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发表学术著作、译著、论文众多。
侯承相,南京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博士研究生,英语译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这一年,后唐庄宗被刺杀,对王延翰来说,攫取皇帝权力的时机成熟了。他在史书上找到了实现他野心的理由。他拿来司马迁《史记》中的一段,指给他的文武大臣们看,他说古代闽越诸王在《史记》中都被删略而不立传记。他把这一点解释为福建从来都不是中原帝国的一部分。他治下的这片土地自古以来都是独立的王国,恢复古闽尊严是他义不容辞的任务。
们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能入海采珠”。而在海南岛上,既有黎人、峒人,也有号称河洛人(福佬人)的北方移民的后代,还有生活在水上的置人
所以《九州》的河洛也是有来源的?
说是王审知和他的夫人任氏的埋葬之处。福州西南的一座山上,一位不知名的王室成员修建了一个文殊台,由四座按东西南北基本方位排列的台拱卫,因此,这座山遂以“五台山”而为人所知。
五台山的来源
他在史书上找到了实现他野心的理由,他拿来司马迁《史记》中的一段,指给他的文武大臣们看,他说古代闽越诸王在《史记》中被删略而不立传记。他把这一点解释为福建从来都不是中原帝国的一部分,他治下的这片土地自古以来都是独立的王国,恢复古闽尊严是他义不容辞的任务。他的臣僚被这种观点说服,或者无力提出有效的 烦哦,就上表圈进,请求他登皇帝位
福建在气候上处于中间地带,境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或亚热带气候,混杂北部和西北部的温带地区,这使得其拥有了混合多样的动植物群落,有些类型与北方相同,有些类型与南方相同。为了给本书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勾勒一个自然界的背景,我在此列举这一省份的植物和动物,特别是当时人提到的以及闽国诗人们写到的那些动植物。正是这些动植物在诗人们的想象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人居之地,有梅树、李树、红梅树、桃树、桂树、香蕉、荔枝树与杏树等漂亮的树木。在高山或寺庙,有各种松科植物,统称为松柏。诗人们在作品中提到过槐树、柳树、梓树、桐树与檀树。花卉繁多,随处可见,有牡丹、芍药、玫瑰、蔷薇、兰花、木槿花、木芙蓉、菊花、鸡冠花、荷花以及莲花。
与10世纪闽国诗人的作品相比,更为一般读者所熟知的是6世纪的江淹创作的一组《闽中草木颂十五首》。他所赞美的15种他认为特别值得铭记的植物中,有福建最重要的林木之一——豫章。《搜神记》提及三国时代建安有大樟树,植物学家李时珍指出漳州是樟脑的主要产地,并且说樟脑类似「龙脑」。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闽国统治者们进献给北方的龙脑是货真价实的进口龙脑抑或只是本地所产的樟脑。给闽国自然景观带来主要影响,并且受到江淹赞颂的其他当地植物,还有栟榈(棕榈的古称)、杉树(所谓「福州杉」,是现代木材的主要原料)、柽树、杨梅、木莲、石菖蒲、薯蓣。另外两种生长于福建,肯定能够吸引古今文人注意的树种,是皂荚和海棠,前者据记载曾见于10世纪泉州的庭院之中。
本地动物较少引起诗人们的注意,但猿猴在诗中相当常见,熊也曾被提到。此外有证据表明,10世纪的福建还生活着大象,直到9世纪,这种动物在粵东仍然大量存在,潮州曾见象群,而潮州当时是与福建接壤的。即使到了12世纪,1171年,潮州仍有数百野象践踏秋天的庄稼。10世纪时,大象在扬子江(长江)流域也很常见。因此,在王朝统治时期,福建山地中存在这种动物几乎是毋庸...
泉州虽然人口已相当稠密,但相较于福州和建州而言,此时仍居于次要地位,且当时的记载很少提及它的客观面貌。10世纪初年,王审知修筑一道城墙即子城,城门名称为行春、崇阳、肃清和泉山,分别居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包围了更大城内空间的城墙,是留从效所修建,他在王氏家族土崩瓦解后,夺得了福建南部的统治权。事实上,10世纪泉州的大部分建设工程,都是留姓军阀所为,虽然有些建筑会让人记起王氏宗族成员,例如,法云寺就是由泉州刺史王延彬所建。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第一部全面研究闽国史的专著
著名汉学名家薛爱华作品
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威著作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汉学名家薛爱华的早期学术作品,填补了闽国研究的空白,是研究五代十国时期的权威著作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薛爱华最早出版的一部汉学专著。闽国(据有今福建省之地)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从古至今专题研究这个时期的著作并不多,本书可以说是现代学者第一部全面研究闽国史的专著,至今在学术界仍有影响。
本书以10世纪时中国东南沿海的闽国为研究主题,全书采用大历史的视角,从自然环境切入,介绍了闽国的政府和政治结构、编年史、经济、艺术、信仰等诸多方面,不是单纯的闽国政治史,而是社会史、文化史、经济史的结合。在五代十国中,闽国既不强大也不显眼,但在闽地的开发和文化发展史上,闽国的历史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篇章,也是我们了解五代十国史的一扇窗口。
◎ 推荐语
薛爱华凭借少量材料写出了一本有趣的书,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地方历史的认识, 填补了一项重要空白。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剑桥中国史》主编 杜希德(Denis Twitchett)
薛爱华教授深入研究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他的研究成果将一直是关于闽国的权威著作。由于绝大多数中外学者都倾向于忽视这些次要领域的故事,认为它们不重要,或者仅仅是各大朝代的附属品,因此对针对这一主题的明确而全面的论述是非常有价值的。中国后来历史上的许多趋势并非产生自五代的宫廷,而是来自更加和平、治理得更好的南方诸国,它们在唐宋之交蓬勃发展。
——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 费子智(Charles Patrick Fitzgerald)
本书的部分价值在于,闽国是五代十国的典型代表……通过对闽国的成立和早期发展的研究,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这一时期的全貌。
—— 密歇根大学教授 柯润璞(James Irving Crump,Jr.)
精彩短评:
作者:别的熊 发布时间:2019-09-20 09:19:57
算是对闽国一个比较全面简略的介绍。“朝堂”一节感觉更像“历史”一节的缩写,这种故事免不了父子相残、兄弟阋墙、叔侄纷争、母子共谋。只不过闽国延续时间短,血光交织,进程更快,这部分读久了令人生厌。倒是讲自然经济信仰的篇章要好看些。一想到当时福建这边是有大象的,还有“画鹢争驰,长鲸弭浪”的甘棠港,不禁心潮澎湃~ 很多熟悉名字看了特亲切,开元寺和闽王祠都在我家附近。对了一个重要的现代知识点:闽王祠附近有家好吃的卤味&两家好吃的饼店(千层饼和板栗饼)。
作者:Mnemosyne 发布时间:2019-10-08 17:34:06
海外漢學家完全是把資治通鑑唐書五代史裡面相關「史料」整理/翻譯成英文著述,半個多世紀之後又被隆重譯回漢語,譯者還要順便幫薛校訂一下古漢語的理解錯誤。#被高估的海外漢學著作# 海外漢學研究經歷的「轉譯時代」和「史料堆砌」階段,難道不是中國人做外美史的必由之路?!對待國外漢學研究的過度寬容,也應該分一點給國內外美史了。
作者:Siaaa゜ 发布时间:2012-09-30 16:15:17
副词讲得很不错哦。
作者:笑点滴 发布时间:2019-09-05 20:01:03
感觉作者对福建的山川河流虫鱼鸟兽草木瓜果充满了感情~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9-16 09:50:21
定了 我想读这本书 2019-08-31 以前看闽国史就很乱 看了书 发现 太tm乱了。基本就是王审知和他的败家子孙
作者:次山乃祖 发布时间:2020-01-05 00:23:32
这本书写得真的是,一言难尽,这种东西怎么当得起序言里译者那样的赞美之词,当然,译者序写得本来就很应付。翻译也是有鬼,看着很奇怪。根本问题还是海外的汉学研究,整体水平太一般了,尤其是英文和法文体系下的中国研究,实在是大而无当。看上去问题很新颖,结构很漂亮,仿佛很有内容,但仅此而已了,不过是一团锦绣包着一堆破布,华而不实,内容空乏得很。翻译成汉语然后去捧臭脚,真的很没必要。
深度书评:
走向黑格尔:辩证法的认识论启示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
作者:法妹儿 发布时间:2017-07-22 21:43:24
走向黑格尔:辩证法的认识论启示与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
哲学诠释学是伽达默尔将海德格尔现象学与黑格尔辩证法加以结合的一次努力。诠释学能够成为一种“哲学”,在伽达默尔看来,是因为海德格尔正确地指出:理解是主体存在的一种方式。经由理解,解释才得以可能。主体在理解认知对象时,并不能够直接把握该对象本身,而是饱受前理解的“困扰”,也即某种因为所处环境、习俗以及历史经验形塑的前见,会影响到主体对于事物本身的理解。“前见”的“顽固性”,也即前见难以被消除的特征,使得对于事物本身的理解变得不再可能——主体或多或少地都会参与到对认知对象的建构中来。这就使得伽达默尔引入黑格尔辩证法成为一种必要。黑格尔通过《精神现象学》试图表达的,就是人类认知活动如何在现象学维度下从一个阶段演进到另一个阶段,最后达到对于“绝对知识”的认知。
本文试图简要梳理的是:伽达默尔如何借助于黑格尔的学说克服了“事物本身”无法被主体认知的认识论困境。
分析伽达默尔如何借助于黑格尔学说,克服“事物本身”无法被主体认知的困境,首先需要考察的问题是,主体无法认识绝对客观的、独立于主体思维之物是人类认知活动的缺憾吗?
当然是。如果我们对客体/对象的认知只是我们头脑中的幻象,那就意味着我们一直依赖并信任的这个世界很可能只是我们心灵的幻化或脑海中的幻影。认知即认知真实(reality),否则也意味着作为主体的我们,在理性能力上的欠缺。但正如康德“纯批”第二版序言所讲,迄今为止认为旨在认知独立于主体思维之物的努力都不可避免的失败了。这是因为,其一,如果我们能够直接认识到绝对真实,那么无异于柏拉图笔下“哲学王”再生。而且即使哲学王再生,我们仍缺乏一个外在于认知活动的标准来判断他的认知结果正确与否。其二,如果通过某种中介来认识绝对真实,那么绝对真实与中介之间必定要存在一定关联。这个关联我们只能假设而无法确证,否则我们就又落入“哲学王”再生的困境之中。
那么出路何在呢?德国观念论提供的基本框架为认知活动中的建构主义学说。以康德为代表,他将经验世界的杂多与先验范畴相结合,试图论证某种先验要素构成了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抽象来说,是人的主观思维能力结合经验素材而建构了认知对象。换句话说,康德开启的观念论提供了一个次优(the second best)理论路径:主体只能认识到依赖于主观思维之物,同时该认识对象不是思维的幻象,其内容源自于外在经验素材的输入。
黑格尔现象学则是对康德这一理论路径的深化与批判,他在批判康德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系统和精致的认知模式。由此开启我们考察的第二个问题:黑格尔如何讨论或解答主体无法认识绝对真实之物的困境?出于论证需要,我们从三个关键词展开:
其一,现象学。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中,“现象学”作为一门科学或学科的指称,只在该书的标题出现,不过“现象”、“现象的”等词汇在书中则数见不鲜。这个词之所以关键,部分上是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黑格尔的学说;部分上也因为它总是与胡塞尔所开启的传统有所牵连、引发误解、带来争议。但只要详细分析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书的序言,不难看到,所谓“现象”(phenomena)与“概念”是与康德非常倚重的“表象”(representation)或“显像”(appearance)相对应的概念。从不同的诠释路径出发,康德借助于表象或显像想表达的涵义可能有两种解读:从表象主义思路出发,康德试图用这两个概念,表达物自体与表象/显像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也即主体受到物自体的“激发”所产生的表象或显像精准地刻画了物自体。我们虽然无法认识物自体,但能够认识表象或显像。从建构主义思路出发,表象或显像是经验素材输入后经过先验范畴整理后,主体参与形塑的认知对象。
而“现象”在黑格尔意义下是某种内在于主体思维之物。认知主体将经验中某个对象/客体纳入思维(将之加以否定),思维中就产生了该物的现象。它与表象或显像不同之处在于,现象的产生并不是源自于外在客体对于主体的因果作用,现象未必能够准确描摹外在客体。因此黑格尔才会说,我们的认知无法从一开始获得真理/真相,只能通过某种方法,从谬误中逐步剥离和寻求真理之所在。所谓真理,或者“绝对知识”或者“概念”,则意味着我们对于该已纳入思维之物的认识(意识1)与该已纳入思维之物(意识2)之间的同一。简言之,是内在于意识中,概念的对象和有关对象的概念之间的同一。
这种以此“现象”为基础的“现象学”,与胡塞尔所言的现象学之间的差异在于,胡塞尔借助于某种先验还原,试图摆脱既定的前见而把握事物本身;但黑格尔则是从多种多样、谬误与真理共存的现象出发,通过某种方法寻求真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黑格尔是在描述而非规定认识的过程,从诸多繁杂中逐步获得真理的过程,而非单单是某个确定不移的真理,即是“科学”本身的意味,也即“现象学”之所谓。黑格尔倚重这一概念作为自己学说的基石,其意义在于黑格尔否认了主体能够认识到独立于主体思维的真实(mind-independent reality),而只能认识到依赖于主体思维之物(mind-dependent being)。
而这种从谬误中寻得真理的“方法”,则是第二个关键词,辩证法,的含义。辩证法是黑格尔理论的核心,它指的是借助于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理念得以逐步展开并实现自身。换言之,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不是将某个具体的事例涵摄于普遍概念之下这一康德意义上的判断,而是遵循事物内在逻辑,考察理念在运动中逐步展开的过程。这个术语在康德意义上指的是某种理性的“僭妄”,也即理性总是试图去把握自己不可能认识之物;在柏拉图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中,则具有某种否定含义,也即通过“辩证法”人们无法知道A是什么,但能够知道A不是什么。黑格尔认为自己提出的辩证法完全迥异于此两者,它具有肯定的力量。但这种肯定性的获得过程,却是通过否定之否定实现的。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否定之否定或辩证法,并不是黑格尔所提出的寻找到真理的“方法”,也即我们并不是按照某种标准程式或某种可化约为一套操作程序的运算逻辑,就能够获得真理;恰恰相反,真理蕴含于否定之否定这一过程之中。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thinking)与我们所认识的事物(being)之间的同一,或思与在之间的同一,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认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已有认识的不足,并进而纠正我们的认识;但同时,因为我们认识框架发生改变,我们所认识的事物也发生了变化。换言之,辩证法所体现的逻辑是基于黑格尔对于“现象”乃至“现象学”的界定的,而非通常意义上的形式逻辑运算。同时也正是在此意义上,黑格尔逻辑学中所讨论的存在、虚空等“形而上学”概念,并不意指某个存在论/本体论意义上的实体,而隶属于认识论范畴。在清晰以上讨论后,我们可以考察黑格尔理论的第三个关键词,翻转的世界。
翻转的世界是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从感性确定性进发到自我意识后,指出主体所面对的对象与世界,不外乎是自我意识外化的一种概括。简言之,黑格尔认为实体即是主体,主体即是实体。这一理论,是黑格尔继承巴门尼德斯的讨论,寻求认识论中思与在的同一的体现。两者的同一,不外乎有两种可能:其一,思维符合独立于思维的真实(存在);其二,存在符合于主体思维的条件。毫无疑问,黑格尔选择了第二种方式。这个“翻转的世界”所表达的,不是思维创造了存在或自我意识是世界的根源,而是我们经验中的对象本质上留存有自我意识或主体思维的构造痕迹。用更简单的方式表达,在经验中对主体而言具有对象性的世界,既具有某种先在性、被给予性,同时也具有某种被主体建构、被主体创造的因素。在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后,主体与客观世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就是“同一与差异之同一”(Identity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现在我们可以解答,黑格尔如何回应主体无法认识绝对真实之物的困境。从以上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学说是康德所开启的建构主义认识论的一种深化(建构性体现在上述分析的三个关键词所包含的理论基础中)。对于主体无法认识绝对真实之物的困境,黑格尔认为,首先,主体无法认识到独立于主体思维的存在,而只能认识到经验中对象的各种现象。其次,主体之所以无法认识到独立于主体思维的存在,不是因为理性的失败,而是因为主体思维必然参与建构主体的认知对象;因此,第三,我们的认知目标不是认识到绝对真实,而是追求“绝对知识”,也即思与在的同一,或概念的对象或有关对象的概念之间的同一。但这种“同一”不是某种先验预设、先天范畴,也不是某个确定不移的目标,黑格尔也没有承诺有一种方法可以必然达到这种“同一”,也没有认为自己或他人曾达到或将要达到这种“同一”。进而,第四,黑格尔开启了认知过程的“历史”维度,也即认知是一种过程,在前后相继的否定过程中,真理才得以逐步浮现。同时,真理不是某个绝对目标,人类认知能够无限逼近。相反,真理具有情境性或社会性(具体性),人类的每一次认知在获得思与在的同一时,都是真理;但随着人类认识能力深化或事物发生改变,真理又会被否定,进而获得新的真理。同追求认知绝对真实之物的认识论立场相比,建构主义认识论毫无疑问是一种“次优”理论;但它的长处在于,放弃了认识绝对真实之物立场所不得不主张的客观性承诺、正确认知方法承诺;同时将对于认知过程的规范性“证立”,转变为描述性“分析”,突显“历史性”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作用、突显认知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在理解黑格尔最基本的理论筹划后,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贡献。哲学诠释学是伽达默尔所刻画的诠释学历史发展的第三次“飞跃”或高峰,这一次发展使得诠释学从一门技术转身成为人类存在的方式。所谓诠释学的三次发展,在伽达默尔看来,第一次发展是诠释学从法学、神学这两个局部学科方法发展为整个人文科学的方法;第二次发展是诠释学从探究文本作者意图的历史主义转向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三次发展则是诠释学的核心,诠释学循环,从文本局部到整体循环转变为解读者(主体)与文本(客体)之间的循环——从而带动诠释学从方法论转变为一种本体论。
第三次发展是伽达默尔的独特贡献,而其基础在于第二次发展,也即诠释学如何走出以作者意图为标准来理解文本的藩篱。在当下的法学解释理论讨论中,有关作者意图是否决定文本含义的分析,数见不鲜。伽达默尔则提供了非常抽象也非常曲折的一条论证线索:他将通过作者意图理解文本的观点,关联到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通过考察“意向性”概念内在困难,而将胡塞尔学说扬弃入黑格尔辩证法。
伽达默尔指出,根据胡塞尔学说,理解某个“现象”或“行动”就要理解其背后所具有的“意向性”。“意向性”的赋予,离不开行为或现象所处的“视域”。既然“视域”不同,就产生了不同视域之间相互理解如何可能的问题。
“生活世界”,是胡塞尔提出的包容一切视域与意向性的概念。它使得不同的意向或视域有了彼此理解的可能性。这种“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看来,是某种被给予性。它使得不同的个体依然不同(个体具有的主体性),但同时它们彼此之间又具有主体间性,构成某种共在。然而,在伽达默尔看来,生活世界概念是胡塞尔先验还原的抽象,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被还原为某种先验的主体(间)性。生活世界既是某种给给予的先在的世界,也是由主体(间)性所构建的世界。因而,生活世界概念不是一个与客观主义相对立的概念,而是主客体在其中得以同一的概念。这样,伽达默尔就将胡塞尔的学说融汇到以建构主义为特征的德国古典观念论,特别是黑格尔的学说之中。
面对焦虑,你可以这样做。评《走出焦虑风暴》
作者:青鸟的天空727 发布时间:2016-11-27 18:10:1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偶尔有一些焦虑可以促使我们保持一定的上进心,在工作和生活中变得更优秀。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审视与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过度的焦虑将会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
在韩非的《走出焦虑风暴》一书中,他给我们揭开了焦虑的神秘面纱。
韩非指出,焦虑的本质是恐惧与不安,是一种失落的情绪和最原始的自我评价体系,与客观世界不断发生碰撞后,应持续受挫而形成的否定性的自我压抑。引起焦虑的因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钱不够花,房贷,车贷,开销等压力
完美主义,对一些现象总是看不惯。
占有欲过强,易激惹,易躁动,易计较。
过度的自哀自怜与自责,久久不能自已。
怀揣心想事成的幻想,并频繁破灭。
不合理的目标,动不动就想立刻成功。
零失误的发展观,不敢犯错,不适应变动。
在本书中,作者重点要谈的不是因为欲求太高或求之不得所产生的正常焦虑情绪,而是那些在瞬间可以让心灵坠入惊惧或苦难的沼泽地的各种灾难性联想。他们是极端焦虑情绪的浓缩标本,也是人类烦恼中最强烈的一种,它们是一种条件反射的莫名冲动,其本质是一种强烈的不安感,钱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它们就是心魔的主宰,若不能找到应对它们的科学策略与安心哲学,这些苦痛的心灵就很难看见希望,只能不断的内耗。
越来越多的都市心灵被这些莫名其妙的漂浮性焦虑与灾难性联想所奴役,已经严重影响到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这种灾难性的联想与强迫性的患得患失,如同条件反射般的会间歇性的跑出来,在临床上通常被定义为强迫情绪,强迫联想,广泛性焦虑,突发惊惧障碍等。其所担忧的对象并不具体,很有可能经常跑来跑去,但那个核心的欲罢不能的"怕"的属性,却没有多少差异。这些“怕”的情绪一旦出现,往往都会引起一些躯体上的紧绷感如喉咙堵塞感,后颈部到后脑勺这个部分僵化发紧,头部有明显的紧箍感等。
面对焦虑所带来的种种的躯体症状,作者对我们说《无论症状是什么,请接受它的助缘》,学会尊重万物,倾听万物,并打破吞忍、压抑模式,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力量。不要再把那些浸淫多年的慢性焦虑障碍当成魔鬼。因为只要我们把他当做敌人,疗愈就永远不会发生。
瀑布为什么不会产生疾病,因为那段汇入大江的水流不会去想要去除高山上的源头,也不会去对抗炎夏的深渊,它没有任何对立分裂的意识,它活在整体中,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所以从身心系统观的角度而言,或许当一个人活在整体无对立的意识中即健康的状态,活在分裂的对立意识中即生病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无法承受着焦虑带给他的巨大压力时,他们往往就会选择向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
这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但是要真正的走出焦虑,最终还是需要依靠来访者自己。
因为心理咨询师无法代替你去穿越那些烦恼,更无法协助你消除任何东西,只能以手指月,提供更多的正见启蒙。在整个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的作用如同助产士,仅仅能给予辅助性的协助,并且也无法对治疗效果,做出任何包治根本的草率承诺。
在《赢在初始心态——第一步即最后一步》一文中,韩非给我们分享了七条初始建议。只有让它渗透到潜意识当中,才会对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产生,"剥阴取阳"的效果。
1、不论我们当下沾染了何种心灵"业习"(喻指症状背后的习性基础)都不要自责懊恼。请不要怪罪自己,因为你也不想这样,许多无名的烦恼的本质是焦虑,焦虑背后都是一份恐惧的感觉,恐惧的感觉背后一定是一份深深的失落;失落背后是我们自己所坚持的一些深层价值体系,或许现在这份价值体系需要做一些调整,从禅学或儒家心学角度而言,很多焦虑情绪的最初是我们不恰当的执著心或分别心延伸出来的"幻相",它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我执"反应。
2、一些焦虑障碍在某种层次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问题。
倘若从整体系统的角度而言,那些症状实际上都不是"病",那些负性情绪都是无意识的给我们一个积极的讯号,这个讯号是要我们爱自己,让自己用心谛听恐惧背后纯真的心,而后成为一个彻底了解恐惧真相的人。
3、大部分沾染慢性焦虑情绪的心理,一方面想要解决痛苦,一方面对那些造成烦恼的习性,又不愿意丢弃。
这个时候无比正确领会一些难过的原因,这意味着我们自我初级调心的成功,意味着某些不良思维习惯已经从心灵的表面动摇了,如果我们坚持下去,坚持少想多做,习以治惊,对一些拉扯性诱惑薄纱不见的态度,那么它们就会渐渐消退。
因此我们要有智慧,在面对这些小困难时,不可即刻就灰心丧气,而应该了解,如果想要改变长久以来的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性,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4、面对一些积重难返的烦恼习气,自我修复的确没有捷径,但在曲径中,只要拥有一定的正见基础,又会带来快速的精进。
总之,我们需要以退为进、以精勤为师,以耐心为师,一定要明白“心灵疗伤”是一个再教育,再成长的过程。同时,美丽的蜕变只会发生在那些不急于寻求结果的人身上,只发生在享受过程的人身上。心灵蜕变没有时间表,它或许总是在我们没有期待它出现的时候出现。唯有如此,才有机会去深入破解这本“心灵难经”(喻指心路历程与症状)背后的本质与智慧妙用。
5、关于“反弹”这个现象。如果我们在过去生活中,因某个充满执著的分别知见卡在了某个妄念上,或卡在了某件想不通的事情上,攀附在胸口里的那股不平衡的"嗔气"就会将它输入到潜意识中。
一段时间后,潜意识为了更好地提醒主人"拨正"错误的习性反应,会时不时的给他出这道题,看看他这次能得几分,如果主人还是依照旧有的解题方式。(排斥,抗拒,患得患失)那么这道题的考分只会持续下降,当潜意识下一次在考他的时候,就会开始更加恐惧。
所以,当症状反弹时,一旦我们拥有了对症状的更多平等心与平常心,就意味着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一个良好的正见基础。
6、任何心理障碍,只要真诚的面对,就一定可以找到调和的方法,极端的冲突总会有相连的时候,这是广大自助者必须护持的根本信念。
7、每一位不幸沾染“慢性焦虑障碍”的伙伴们,对于造成自己痛苦的各种不良习性反应,都必须负起责任并勇敢的承担自己的痛苦。
科学的自我疏导不是勉强将任何一类搭载我们的心灵上,而是一种去除条件反射"心瘾"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依靠自己习得的智慧,去除“不净”的杂质,留下正面的品质。
同时,在长期自我蜕变的成长中,在我们尚未培养出足够的定力减过去的一些"业习"还会威胁到内心的平静,无常起伏的症状偶尔会产生预期的焦虑,也会时不时跟我们对立,然而这条自我觉醒之路并不能保证从一开始就不会面临困难,暴风雨还是会来想逃避是枉然的,而且还会有挫败感,因此,一旦踏上“自助之路”,无论如何都不要对结果感到焦虑,遵循自己的速度与方向前进,你只是在探索自我,而不是“治谁”。
如果你此刻深陷焦虑的漩涡中不可自拔,想要通过自己的力量走出焦虑的困扰,那么我建议你认真地阅读一下韩非的《走出焦虑风暴》。
在这本书中,没有复杂难懂的心理学术语,只有应对焦虑所带来的躯体症状的简单易行的行动指南。
如果你是一位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那么我建议你有时间一定要好好读一下这本书。
在咨询或接诊的过程中,同理心和共情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只有深入了解焦虑带给来访者的具体感受和困扰,才能够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二星好评(601+)
- 无广告(678+)
- 值得购买(670+)
- 好评(168+)
- 引人入胜(544+)
- 字体合适(238+)
- 体验还行(665+)
- 无颠倒(166+)
- 傻瓜式服务(676+)
- 书籍完整(333+)
下载评价
- 网友 訾***晴: ( 2024-12-12 03:27:27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居***南: ( 2025-01-05 03:01: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扈***洁: ( 2025-01-08 08:53:10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沈***松: ( 2024-12-20 10:07:01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郗***兰: ( 2024-12-14 23:41:4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孔***旋: ( 2025-01-03 07:04:00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屠***好: ( 2025-01-03 15:11:31 )
还行吧。
- 网友 芮***枫: ( 2024-12-31 05:29:30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丁***菱: ( 2025-01-06 13:27:31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隗***杉: ( 2025-01-09 19:33:51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谢***灵: ( 2024-12-12 03:51:46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绝妙好词笺(宣纸线装、全三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现代数学家传 第四卷【可开电子发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现当代建筑十五讲 董豫赣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完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22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动力)执业资格考试基础考试历年真题详解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英语写作:毕业论文写作(第三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企业管理常见刑事风险及防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24春小学期末冲刺100分语文数学英语试卷测试卷全套 四年级下册RJ人教版 活页卷 4年级同步练习册专项训练单元期中期末模拟考试真题试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旅游政策与法规读本,姚晓玲,黄恢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9787040081961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黄帝内经精装16开全6册 全本黄帝内经素问灵柩养生智慧 黄帝内经全集中医名著古籍 传统中华养生经典书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6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4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