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我的兄弟王小波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5:04

我的兄弟王小波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我的兄弟王小波精美图片
》我的兄弟王小波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我的兄弟王小波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995169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5
  • 页数:258
  • 价格:2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5:04

内容简介:

“天下至真文字,人间至亲情感”。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向我们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了时代的思想巅峰。”作者与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原生态地描绘了一个落难的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艰难却也不乏快乐的成长历程,作者和小波作为一对投契的兄弟,经历了自由不羁的童年与少年岁月,也经受了青春凶猛的年华。即使在最荒唐、无望的时代,他们也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高贵精神的追求。当然,也有着源于生命冲动的不羁与狂野,恶作剧、对武力的崇拜,饥饿年代的铤而走险及招致的惩罚与羞辱,在书中都有真实具体的呈现。可即使在最卑微无助的年代,身处蓬蒿之间,他们的生活中却没有失却书籍、诗歌、精神磨砺的陪伴,没放弃对丰富的精神与高贵灵魂的打造。王小波多年以后的成功,从少年时代即已打下了基础。他文学写作中许多精彩华章,在这本书中也都能够找到其源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情谊的书,也是关于一个知名艺术家心灵成长史的著作。王小平的同学、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评价本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文本,使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这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丰满的认识。”作为王小波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看了这部书稿后则感慨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王小波的往事记忆,而且是关于他们成长年代的一次认真的清理与真实无欺的交代,特别是关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的种种细节的描述,诸如除四害、深耕密植、大炼钢铁、全民写诗、饥饿年代、反右、文革时期的文斗与武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出国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书中都有令人惊喜的存真保留,读之不仅大开眼界、感喟不已,且深具有趣味,更重要的是,这种出之真实经历的记述,无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间版的当代中国史。

对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极具私密性的生活内容,本书也作了真实无欺的实话实说,他的爱情、婚姻、他的病故,都一一作了真实的披露。

如果将文字分为高级和平常,那么这本书无疑是可以列入高级文字之列。读之,能够感受到满足的快感,文字之间仿佛埋藏着兴奋剂。这种令人兴奋的元素是智慧,是思想,也是智慧与思想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优雅与睿智的语感。读之触目难忘。李银河女士阅读书稿后,对作者文笔之精美备极赞叹。王小波曾说: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姑且不论智力是否真的超出十倍,但观书中文字,即可知王氏家族成员强悍的智商与文化涵养的确令人诚服。作为哲学家的王小平,在本书中却操着地道的北京话,说着在北京和中国发生过的那些“夯事儿”,一种洞穿世事、人性后的释然与幽默感时时按捺不住地流露出来,这幽默是王小平式的,它不是俏皮,更不是无厘头,而是一种因为智慧饱满优越而自然溢出的因子。这幽默是以知识为底气的。从中依稀可以看出王氏兄弟之间隐秘的气质关联,喜欢王小波的读者,一定会从这些文字中嗅到某种熟悉的气息,得到满足与慰藉,并欣慰于在王小波那里戛然而止的文字作风,由于这本书的存在,而避免了失传的命运就,这实乃文字爱好者的一桩欣慰之事。

作为美国 图兰 大学的哲学博士,作者承袭着家族思辨传统的香火。本书的思辨穿越了现实,而进入了存在的层面,作者进行的思想透析是自然的、优雅的。书中关于生死、宿命的思考与分析,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慨。而这些对生死的思考,既来自于本书作者的哲学家的使命,也来自于现实的无奈遭际:在同一年里,他的两个优秀的弟弟王小波和王晨光博士接连离世。这锥心的打击不仅成为兄长王小平心中永远的痛楚,也成为家族成员不愿碰触的伤口。写出这一切,对于作者而言充满艰难。因此,这也是一本充满勇气的作品。

本书正式出版前,试读本已经引起主流媒体的强烈兴趣,并被一批书评人誉为“提前进入2012好书榜”的精品之作。


书籍目录:

忆小波(代序)........................................................许倬云

写在前面................................................................001

成方街...................................................................011

铁一号...................................................................021

西郊......................................................................037

艰难时代.................................................................059

闲逸生活.................................................................073

文字之缘.................................................................085

革命年代.................................................................099

象棋......................................................................111

全武行...................................................................119

市民心态.................................................................127

健行者...................................................................137

戍边云南.................................................................143

学英语...................................................................153

青虎山...................................................................159

反熵现象.................................................................169

小波结婚.................................................................187

上大学...................................................................195

附录:

艺术的内丹.............................................................224

王小波年谱简编........................................................238

黄山行...................................................................243

月夜......................................................................244


作者介绍:

王小平,1949年生于山东济南。上山下乡期间在北京京西煤矿下井十年。1978年进入社科院研究生哲学系,1981年毕业。1991年于美国图兰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居美国。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我们陷入精神上的惶恐,没日没夜地想这些事情,很羡慕那些头脑一根筋的人轻易获得的无上幸福,希望刹那间忘掉那些邪恶的知识,变得像兔子一样心志单纯。但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正像一个人没法阉割自己一样。已经进入脑子里的东西就难以拿掉,除非你能证明那些东西是谬误。黑格尔说,你可以把黑暗中的一棵树当作人,但你一旦看清它是棵树,就没法再把它看作一个人。这就是说,思想从简单到复杂是一条不归路。思想单纯是一种天生的美德,但它就像贞操一样,一旦失去就无法复得。


一般来说,旷日持久地凝神思索的人迟早会想出一点什么来,当然,别人是否会承认他思考的价值是另一回事。这种人在脑子深处有一个锚点,或者说一个在思维的饱和溶液里偶然形成的晶核,思想以晶核为中心一层层结成晶体,所以像晶格一样,有内在的系统和鲜明的个性。与此相反,世上多数人的思想是外力规范而成,思想深处未必有根。


如何才能确定被我感到的情绪也能被他人感到,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一般来说,只有少数简单明晰的情绪可以被普遍地辨识,并眀贴上了清楚的标签,绝大多数情绪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在攀登情绪之树的时候,我们就像巴别塔的建造者一样相互迷失。每逢我感到表达情绪的愿望时,我都觉得我笨拙如鹅,只能发出呃呃的声音。


只有在禁书的时代,人们才愿意读书,这无疑是对人性的一种嘲弄,但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实。在文化的沙漠里,人们渴得嗓子冒烟,对每一滴可以润喉的清水无限珍惜。当你我们见了好书如癫似狂。除了少数脑筋僵化成石头的家伙外,周围的年轻人也大多如此。听小弟说,他们工厂有一个青年女工,看起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涅朵奇卡·涅茨瓦诺娃》,竟哭得雨打梨花,昏天黑地,连班都上不了。试问如今哪儿还能找到这样的人?哪儿还能找到如此较弱敏感的心灵?为什么在那个荒诞的无理性时代,在革命步伐的粗暴践踏下,竟会产生如此玲珑细腻的古典艺术精神?这件事真的是很难解释。小波也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本书,并且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看了这本书,而且终生记住了它的前半部。我到现在还认为这是本最好的书,顶得上大部头的名著。我觉得人们应该为了它永远怀念陀思妥耶夫斯基。”


“这个世界提供给我们的东西,除了表层的符号外,还有一些深层的实质性的东西。表层的符号多半是浮光掠影、无足轻重的东西,就像一件物品或一个人的名号,对事态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由于有这样一层想法搁在心里,我们对名号一类东西的记忆十分差劲,有时候看完一本小说,情景脉络的勾连变化记得清清楚楚,回忆起来如同身临其境,在其间漫游一般,就是人名一个也没记住。当然,如果一个名字的构成戏剧性地影响了情节的变化,记住这个名字也很自然,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不光是名号,同时也介入了实质的层面。

  除了无关痛痒的符号外,还有一些实实在在地影响我们存在状态的东西。譬如那些奇妙的感触,以不同方式搅动内心的波澜,像是生活中的调味剂,它们就是表层下的实质性的东西。在感触的层次之下,还隐伏着更深一层的实质,代表着这些感触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如果再往深里挖掘,就会看到一个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被揭示出来的庞大的网络结构。这些东西才是这个世界较为深邃的一面。”


大炼钢铁的活动已经无疾而终。人皆有羞耻之心,人大已经把那些炼钢的遗迹清理得一干二净。只有旁边的人大附中南墙里面还有一块地方,堆满了旧炉渣、废钢锭,巨大的水泥和金属构件,还有几个没来得及拆掉的旧高炉。我和小波喜欢到那儿去玩,因为那个地方高高低低,寸草不生,毫无人气,使人想起天地初辟的史前时期,女娲补天时的蛮荒世界,甚至还带有一种灭绝人性、干燥酷烈的魔幻气息。我们都感到了那种枯燥、呆滞的废墟气氛,那种在单调中凸显的形体变化,甚至一种往心里渗透的死亡气息。每当我们用一种只能意会的内心扫描把这个世界扫描一周,就造成了心里无法控制的扭转和颤抖。这种感觉反而激起了他的冒险冲动,他走到一个旧高炉前,手脚并用地努力往上爬。但炉壁上没有太多可以攀援的地方,所以他爬到半截,就顺着斜面滑下来,滑下来后,又另选一个地方开始爬。这样爬上滑下几回,身上都划出了血道子,但他好像中了邪,皱着眉头,做出一副坚毅的表情,继续往上爬,就像他今后的一切幸福都取决于是否能爬上炉顶。最后他终于爬了上去。我问他看见了什么,他说,也没什么,不过是一些旧炉渣、破砖头,还有几泡野屎。据他自己说,那天他的胸口划破了,疼得钻心,但隐隐觉得炉子里好像藏着一个天地间的大秘密,产生了强烈的冲动,不爬上去看一看决不甘心。我知道,他是被那种奇怪的蛮荒气息魇住了,进入了一种抽象艺术的境界。那种脱离人间的蛮荒气息非常特别,虽称不上美好,但也不令人厌恶和恐惧,它使人的遍身毛孔都流动着一种绝对脱离管束的怪诞而舒畅的感觉,好像把一切过去的忧虑和责任从心中释放,准备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我猜他不断爬炉子,就是在搅动和体会那种陌生的怪诞感觉。由此也可以看出他那股无缘无故、百折不挠的倔脾气,当得起一个“拧”字。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天下至真文字,人间至亲情感”。这本由王小波的胞兄王小平博士撰写的回忆录,以“零距离的胞兄视野,向我们披露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少年史,他如何从艰难的时世走来,登上了时代的思想巅峰。”作者与王小波既是手足兄弟,也是心性相通的知己,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原生态地描绘了一个落难的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艰难却也不乏快乐的成长历程,作者和小波作为一对投契的兄弟,经历了自由不羁的童年与少年岁月,也经受了青春凶猛的年华。即使在最荒唐、无望的时代,他们也保持着对知识的敬畏和对高贵精神的追求。当然,也有着源于生命冲动的不羁与狂野,恶作剧、对武力的崇拜,饥饿年代的铤而走险及招致的惩罚与羞辱,在书中都有真实具体的呈现。可即使在最卑微无助的年代,身处蓬蒿之间,他们的生活中却没有失却书籍、诗歌、精神磨砺的陪伴,没放弃对丰富的精神与高贵灵魂的打造。王小波多年以后的成功,从少年时代即已打下了基础。他文学写作中许多精彩华章,在这本书中也都能够找到其源头。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部关于兄弟情谊的书,也是关于一个知名艺术家心灵成长史的著作。王小平的同学、哲学家、作家周国平先生评价本书“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文本,使我们对当代中国文学史上这位特立独行的重要作家有了更加丰满的认识。”作为王小波的妻子,社会学家李银河在看了这部书稿后则感慨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王小波的往事记忆,而且是关于他们成长年代的一次认真的清理与真实无欺的交代,特别是关于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社会百态的种种细节的描述,诸如除四害、深耕密植、大炼钢铁、全民写诗、饥饿年代、反右、文革时期的文斗与武斗,上山下乡、恢复高考、出国潮……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在书中都有令人惊喜的存真保留,读之不仅大开眼界、感喟不已,且深具有趣味,更重要的是,这种出之真实经历的记述,无意中成就了一部民间版的当代中国史。

对于王小波生活中那些极具私密性的生活内容,本书也作了真实无欺的实话实说,他的爱情、婚姻、他的病故,都一一作了真实的披露。

如果将文字分为高级和平常,那么这本书无疑是可以列入高级文字之列。读之,能够感受到满足的快感,文字之间仿佛埋藏着兴奋剂。这种令人兴奋的元素是智慧,是思想,也是智慧与思想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优雅与睿智的语感。读之触目难忘。李银河女士阅读书稿后,对作者文笔之精美备极赞叹。王小波曾说: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姑且不论智力是否真的超出十倍,但观书中文字,即可知王氏家族成员强悍的智商与文化涵养的确令人诚服。作为哲学家的王小平,在本书中却操着地道的北京话,说着在北京和中国发生过的那些“夯事儿”,一种洞穿世事、人性后的释然与幽默感时时按捺不住地流露出来,这幽默是王小平式的,它不是俏皮,更不是无厘头,而是一种因为智慧饱满优越而自然溢出的因子。这幽默是以知识为底气的。从中依稀可以看出王氏兄弟之间隐秘的气质关联,喜欢王小波的读者,一定会从这些文字中嗅到某种熟悉的气息,得到满足与慰藉,并欣慰于在王小波那里戛然而止的文字作风,由于这本书的存在,而避免了失传的命运就,这实乃文字爱好者的一桩欣慰之事。

作为美国 图兰 大学的哲学博士,作者承袭着家族思辨传统的香火。本书的思辨穿越了现实,而进入了存在的层面,作者进行的思想透析是自然的、优雅的。书中关于生死、宿命的思考与分析,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慨。而这些对生死的思考,既来自于本书作者的哲学家的使命,也来自于现实的无奈遭际:在同一年里,他的两个优秀的弟弟王小波和王晨光博士接连离世。这锥心的打击不仅成为兄长王小平心中永远的痛楚,也成为家族成员不愿碰触的伤口。写出这一切,对于作者而言充满艰难。因此,这也是一本充满勇气的作品。

本书正式出版前,试读本已经引起主流媒体的强烈兴趣,并被一批书评人誉为“提前进入2012好书榜”的精品之作。


精彩短评:

  • 作者:扶洋灭清拍案橘 发布时间:2023-01-10 22:46:41

    其实是简横的张尔岐《句读》。体例把注释移到每个分节下。作读本还是很方便的,毕竟有郑注

  • 作者:思郁 发布时间:2012-06-05 10:48:47

    涉及王小波的部分太少啦,王小平也是个话唠,废话很多

  • 作者:Paradox 发布时间:2012-12-07 09:47:26

    小平并没刻意为弟弟立传,只将小波作为童年回忆的一部分徐徐说来。小波其实并不是书的主角,主角是那一代人共同的生活经历及思想蜕变。这对进一步理解王小波,读懂王小波十分重要。封面的推荐语贬损了王小平的文字,王小平是一个冷静的思辨者,对弟弟的怀念并没有泛滥纸张,全都化为脉络清晰的思索。

  • 作者:carrie柔光 发布时间:2012-06-14 10:41:49

    小平小波两兄弟果然有灵魂上的同构关系。写家人,这是我读到最特别的一本,好享受这趟精神家园的探秘之旅。

  • 作者:雙木 发布时间:2014-02-15 11:44:34

    很多地方读起来就像是在漫长的火车旅途上听邻座的有趣大叔讲故事。但是另外一些时候又有很多直接的心理描写,作者也总能找到非常恰如其分的词来加以描述,是洗练而不露痕迹的精致文字。也确有一种情绪互通的兄弟情感,一口一个“傻波子”甚是可爱。

  • 作者:littletwo 发布时间:2012-07-02 17:21:28

    王小平啰里八嗦地写了一大堆自己的童年回忆,前100页几乎没怎么讲到王小波,靠。


深度书评:

  • 用“旁证法”窥见王小波

    作者:齐物秋水 发布时间:2012-06-17 10:36:21

    王小平说《我的兄弟王小波》原拟用名《兄弟》,所以讲述王小波故事的同时不免加入关于自己的一些内容,如此的传记写法自有特出之处,显然值得详加探究。以往我们读过的许多人物传记,对传主的心理活动与“密室谈话”有着或精细或泼墨式的描写,令人不禁疑窦丛生:你从何得知?而王小平的写作态度与此迥然,他明晰“窥见别人的胸中世界”之困难(即使是自己的弟弟),于是采取了一种我认为可称为“旁证法”的方式,“我对小波的早年内心世界的把握,只能是建立在行为的蛛丝马迹上的一种朦胧的猜测。这一猜测的结果就是:他和我在内心结构上颇为近似”。自然,“旁证法”之应用范畴十分受限,只是源于作者与传主的特殊亲缘关系方能成就,而也正因如此,这些文字具独特的可读性,因为其难以被替代。

    在哥哥的眼中,幼年的王小波既非天赋神异,亦非姥姥和妈妈直呼的“傻波子”,而是一个举止奇特的异类儿童。有一次,姐姐们去幼儿园接小波,老师说:你这个弟弟是不是有毛病呀,你看他在篱笆根底下一蹲老半天,不言不语,呆呆地往外看。哥哥王小平听了心里特别扭,心说你们为什么非得让孩子们凑在一起,没心没肺地乱蹦乱跳,小波喜欢想心事又招谁惹谁了?难道小孩就非得心智简单,像个单纯的傻瓜才算正常?成人站在自己的视角,实质上并未将儿童视为具独特性的个体,而是简陋地平面化,凡是不符合标准的均为“有毛病”,想法子整治之,以图尽数纳入一个满意的模式中。还好,王小波的根性够顽固,再加上那个时代的教育还不如刈草机般厉害,异类儿童的胡思乱想竟还是保留下来了。

    在回忆的文字中,王小平是弟弟的同行者,也是小波童年微妙情绪变化的尝试观察与捕捉者,再与小波成年后的写作并置一处,对照之意义不言自明。如住在铁狮子胡同一号的时候,院子正面有一个西洋式的钟楼,孩子们去探险,“当我们顺着木头楼梯一步步往上爬的时候,神异而古怪的气息扑面而来,木头地板在脚下格格作响,以一种怪异方式割裂的空间一层层在眼前展开……怪异的窗户,难以名状的饰物和花纹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沉郁气息……”登钟楼的体验给王小平以极深刻的印象,而日后他在弟弟小波的小说《黄金时代》里也看到了同样的钟楼情结,那一段关于旧校舍教学楼的描写表明了兄弟之间情绪的连通性。如此同气连枝的投契,证实王小平的“旁证法”在探究一位作家创作来源中,是可生发出极大作用的,有一种微妙的切肤之感。

    不论是有意为之,还是顺其自然,作者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即不局限于对狭小范畴的书写,而是构筑了所处时代的生活史场景。这对于急欲一究王小波创作根底的读者来说,表面是一种暂时疏离,实质上呈现出一位作家成长的时代质地。兄弟俩调皮捣蛋,四处疯跑,抓鱼、放鞭炮、捅马蜂窝、打架、偷枣拔萝卜,却也逃不开事件纷起的大历史,深耕密植、土法炼钢、饿肚子、大字报、红卫兵武斗、上山下乡等,没有谁可以逃过,不过是作为参与者或旁观者的区别罢了。我们看到这些,方能明白王小波思考与写作的源流,他的脱离俗谛,他的怪诞与幽默,他的浪漫与理性,均与其在无望、处处受拘囿的世界中努力争得自由息息相连。在云南插队、山东当农民的经历,让王小波体验了下层百姓的极端困苦与自身的精神危机,让他对这个非理性的社会有了勘破世情的感受,但他并非抱持犬儒的态度,而是于心底埋下以一人之孤力指斥其非的勇气。

    王小平并不愿做过度地阐释,他对弟弟的“揣测意会、相互参验”保持在适可而止的程度,客观的陈述与描写不妨并行不悖。他提到自己与小波有两个严重的毛病以至不能在精神上融入革命洪流:一是没心没肺,缺乏强烈的感情,无法随他人在忆苦大会上涕泪滂沱;二是怀疑主义味道太重,喜欢格物致知,从不同角度反复参验,务求万全,很不容易相信一件事情。两兄弟在革命的浪潮中装作若无其事,其实战战兢兢,唯恐哪天露馅。还好,在禁书的时代读书是一桩有意思的事情,小波喜欢读的一种书是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翻得烂熟,对顽童的漫游历险心之念之,这种喜欢自由自在的心性直通其日后特立独行、颠覆离俗的写作。而在高考恢复后,小波上了大学,遇到了几位好老师,有些话语对他影响很深,如“知识的传授并不在于其实用,只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好的,应该让你们知道”,小波得到了一个信念,即知识有本体的价值,人应该超脱实利,从理性角度完善自身。

    在匹兹堡,历史学家许倬云和王小波有一段师生之谊,常常提醒小波,对自由的压迫有内在和外在,前者源于欲望,名缰利锁、足以斫丧自由,后者则是群众的压力,时髦风尚,逼得人人向人人看齐。王小波显然对此契合于心,在一生全部的写作中展开对精神奴性嬉笑怒骂地征伐,与奴隶话语及俗套、反智分庭抗礼,自觉地站在一个时代的异端。事实上这是一种古怪的“反熵现象”,因为站在随波逐流的逆方向,不仅难以获益,反而会带来麻烦。王小平回忆,弟弟在那个毫无希望的时代已开始写作,在一个大笔记本上写下他最初的作品,“苦心孤诣地从事没有利益、看不见前途,甚至还带点危险性的事情,这是一般人做不来的”。这种包含不合理性的偏执,使小波把自己列入反熵队伍的一员,而让我们感动的,也正是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异类对抗精神。

    王小波曾经说过:我哥哥的智力超我十倍。我们通常会把此语当作同胞之间的友爱相惜,未必当真,但阅读此书,不禁慨叹王小平文字的通透洒脱与幽默无碍,与弟弟精神气质的隐然相通,如作者所言,“这种内心契合的感觉有如琼瑶一般润泽,反复流转,浸润心中”。他们对俗谛的警惕,对自由的追索,有着不言自明的默契,以此为小波留传,揭晓“王小波是怎样炼成的”,确是意想不到的巧作,当为对逝者最好的纪念。

  • 哥哥写得太好了!!!Jack White:Freedom at 21

    作者:哼哼唧唧 发布时间:2012-07-20 22:14:12

    看得我乐得不行,隔五分钟就嘿嘿地喘气压低声音笑,跟《天真的人类学家》差不多好玩儿,但这本书的主角是大智若愚,早早(但是自己都不知道)参透宇宙神奇的王小波呢。。。(但是说没有分心是假的,我读到小波异于常人但是普遍于作家的一目十行记忆超群以及特别能专心之后,每十分钟看一回表算来算去,他一小时看的一百页,是一百页呢,还是正反两百页呢?)

    不过本评论的主旨是表扬哥哥写得好,这个人的想象力丰富与智慧机敏绝对不下作家,仔细看看他们的儿童时光,其实就是荒山野地大杂院子毫不出奇,但是老来还能这么有滋有味地写能七百二十多变的稀泥土,比现在多上一百多倍的小昆虫,写我在现实生活里想想都够乏味的灰尘大路,烂架子自行车和北方普遍无精打采的,干瘦得不行的树叶子,却直看得我脑子馋得也想要流口水。。。也许应该羡慕的是小平哥哥也保留着的童真?再回溯到这家父亲的机械扇子发明,从四川突围出来的传奇经历,该这个代代有异人的王家的造化吧(我也觉得那个算卦算到有灾乱于是自绝的前辈太远古与神奇了!)总之哥哥文字读起来不拖沓不过于感情化,真好!

    连带都想把哥哥提的书都再看一遍,包括前些年看的时候觉得篇幅太长有话不直说的小波的小说。

    而哥哥笔下的弟弟呢,“他的性格如浑金璞玉,几乎没有功利之心”,就是这个特点书里比比皆是,小波有点像是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Candide主人公,他看到的世界和俗人看到的不一样,我们永远没办法知道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哥哥至少让我们能理解他,知道这个人特别专注,专注得不能一心二用边看路牌边蹬油门,知道这个人照片里常常半张嘴,显出来半幅痴呆样,就是因为他在神游呢。。。

    总之,哥哥写得真好!一是这人聪明得很,二是他写得真认真!

    那么久没看书之后拿这个起码把习惯捡回来还是蛮好的。

    先前看的部分应该是南周选编的吧?

    当时就看了一个小选段——人大是兄弟两的花果山~~(嗯,人大是诗人的音乐盒,人大是我爱慕的歌手的根据地,人大现在没有山包,只有一块草坪,而且修缮得很不行,但是我以为我曾经在夏天傍晚躺在朋友的床单上,瞧着微微紫红色的天空。哎,所以我不是在看书是吧,我在怀念我的,咳,精神家园?也许可以写几个这样段落吧。)

    再补充一点前言总结的生活态度,“反熵”,这好像是生命的 意义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3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种类多(424+)
  • 全格式(171+)
  • 少量广告(303+)
  • 中评(581+)
  • 体验还行(84+)
  • 好评多(159+)
  • 引人入胜(481+)
  • mobi(201+)

下载评价

  • 网友 田***珊: ( 2024-12-22 08:32:12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寿***芳: ( 2024-12-23 08:48:0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冯***卉: ( 2024-12-15 13:43:3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权***颜: ( 2024-12-18 06:54:09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屠***好: ( 2024-12-26 14:31:59 )

    还行吧。

  • 网友 利***巧: ( 2025-01-06 04:55:56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郗***兰: ( 2024-12-26 14:56:51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汪***豪: ( 2025-01-07 05:37:31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隗***杉: ( 2024-12-10 03:53:1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常***翠: ( 2025-01-05 05:49:16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后***之: ( 2024-12-21 04:18:40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林***艳: ( 2025-01-02 05:56:2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