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侯国地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西汉侯国地理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属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
西汉时期,先后封置八百余个侯国。数量如此众多的侯国在地域分布上是否存在特征,一直不甚明了。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对西汉近八百个侯国的地理方位进行考证。同时采用“水平横剖面”方法,复原七个具有明确年代断限的西汉侯国地理分布剖面,并对每一个剖面所呈现出的侯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西汉侯国地域分布特征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最后,本书还对有关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侯国迁徙等一系列专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西汉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的变革。本书是第一部以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为研究方向的专著,可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书籍目录:
书系缘起
序一
序二
导言如何使用这本书
序章
引言
一、西汉侯国地理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书的主旨及结构
上编 基本史料的考订
第一章 《汉书》侯表下注“郡县名”体例疏正
一、《汉表》下注县名体例考
二、《汉表》下注郡名体例考
结语
第二章 《水经注》、《史记索隐》侯国地理信息考辨
一、《水经注》侯国地理信息之史料来源
二、《史记索隐》侯国地理信息之史料来源
结语
中编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
引论:本编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汉书·地理志》侯国地理分布
一、《汉书·地理志》行政建制断限考
二、《汉书·地理志》断于“绥和二年三月”辨误
三、元延三年侯国数目
四、元延三年侯国分布图
五、元延三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结语
第二章 高帝十年侯国地理分布
一、高帝十年行政区划
二、高帝十年侯国数目及侯国分布图
三、高帝十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结语
附:汁防侯国非“广汉郡汁方县”考
第三章 惠帝七年侯国地理分布
一、惠帝七年行政区划
二、惠帝七年侯国数目及侯国分布图
三、惠帝七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结语
第四章 文帝十一年侯国地理分布
一、文帝十一年行政区划
二、文帝十一年侯国数目及侯国分布图
三、文帝十一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结语
第五章 景帝中五年侯国地理分布
一、景帝中五年行政区划
二、景帝中五年侯国数目及侯国分布图
三、景帝中五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结语
第六章 武帝元光五年侯国地理分布
一、武帝元光五年行政区划
二、武帝元光五年侯国数目及侯国分布图
三、武帝元光五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结语
第七章 武帝太初元年侯国地理分布
一、武帝太初元年行政区划
二、武帝太初元年侯国数目及侯国分布图
三、武帝太初元年侯国分布特征概述
结语
本编的基本结论
下编 侯国地理分布专题研究
第一章 “王国境内无侯国”格局的形成
一、“王国境内无侯国”形成于文帝初年辨误
二、“王国境内无侯国”格局形成的时代断限
三、景帝封建体制改革与侯国地位的变化
四、景帝“徙侯国出王国”考
结语
第二章 汉初王子侯国地理分布
一、惠帝、高后时代王子侯国地理分布
二、文帝时代王子侯国地理分布
三、景帝时代王子侯国地理分布
结语
附:长沙王子侯国迁徙考
第三章 异族归义侯国地理分布
一、匈奴归义侯国地理分布
二、南粤、东越、朝鲜归义侯国地理分布
三、归义侯国地理分布特征形成之原因
结语
第四章 文帝“迁淮南国三侯邑”史事考辨
一、文帝迁淮南国三侯邑名目考
二、文帝“易侯邑”与“令列侯之国”制度
结语
第五章 武帝“广关”与河东地区侯国迁徙
一、元鼎二年河东地区侯国分布
二、代王子侯国迁徙考
三、河东地区功臣侯国之变动
四、武帝晚期河东地区封置侯国考辨
结语
第六章 元鼎五年“酎金案”研究
一、“酎金失国”列侯名目统计
二、酎金案与汉廷财政危机
三、酎金案与元鼎年间地域控制政策调整
结语
第七章 郡国更置与侯国迁徙
一、元狩六年齐国设置与临朐侯国迁徙
二、广平、清河、淮阳“郡国更置”与侯国迁徙
三、郡国更置过程中对侯国分布因素的兼顾
结语
附录
西汉侯国建置沿革综表
侯国附考
侯国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属于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
西汉时期,先后封置八百余个侯国。数量如此众多的侯国在地域分布上是否存在特征,一直不甚明了。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对西汉近八百个侯国的地理方位进行考证。同时采用“水平横剖面”方法,复原七个具有明确年代断限的西汉侯国地理分布剖面,并对每一个剖面所呈现出的侯国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总结了西汉侯国地域分布特征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最后,本书还对有关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侯国迁徙等一系列专题进行了研究,揭示出一些以往未被注意的西汉政治制度、政治政策的变革。本书是第一部以西汉侯国地理分布为研究方向的专著,可为日后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精彩短评:
作者:武 发布时间:2014-04-20 16:49:33
不属于蜿蜒曲折、结构复杂一路,特别明确直白、质朴实用。
作者:摸小鱼儿 发布时间:2015-07-04 20:55:42
酎金失侯问题的分析颇解惑。另外,作者很厚道很可爱,直接告诉我等懒人不用看正文直接看结论就可以╮(╯▽╰)╭
作者:中指关节炎 发布时间:2021-09-01 11:01:02
说实话不想打4星,不是说这本设定集不好,只是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作者:豆友161326559 发布时间:2017-11-29 09:50:36
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对出图文献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讲冷笑话腹黑从来不笑的马老丝。
作者:启罗米突 发布时间:2014-12-24 23:10:17
博论,看不懂但能看出很有价值哈哈哈哈
作者:稼轩门下走狗 发布时间:2014-09-08 22:14:27
考辨精當,新见迭出,清晰流畅,简洁明快
深度书评:
【转】马孟龙:《西汉侯国地理》后记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3-01-28 09:01:16
本文刊于《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2期
呈现在各位读者面前的这本书,是我的博士论文。然而倒退十年,我不会想到自己能成为博士,自然也不会想到有博士论文。
大约在本科三年级,我在学校的图书馆意外地翻到一本《中国历史地图集》。在饶有兴致地翻阅过后,我突然萌生要去了解这部地图集由来的冲动。通过向老师请教,我得知这部地图集的编绘,是依靠一门特殊的学问—历史地理学。然而,对于一位中文系的老师,她并不能清楚地解释什么是历史地理学,而我求知的冲动竟被无限放大,于是又一个念头产生:去考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生,搞清楚这究竟是门什么学问。
对于一个中文系的本科生,要开拓一条与本专业毫无关系的求学道路谈何容易。在检索了各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简章后,我作出决定,报考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的历史地理学研究生。选择南开大学的理由很简单,南开大学很有名,南开大学离我家近。我本科就读的沈阳大学,是一座市属院校,这里的学生在学期间的目标无外乎两种,找工作和谈恋爱,选择继续走学术道路的人寥寥无几。即便有人报考研究生,大多是辽宁大学之类的省属院校。报考南开大学的我,在一般人看来简直不知天高地厚。然而连我也没有想到,一年后自己竟然真的成为南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当进入南开大学的喜悦消散之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南开大学并没有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老师,招收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只是一个尝试。在我硕士毕业的那一年,这个研究方向被取消了,所以我毕业证书的研究方向改成“中国古代史”。在南开大学学习期间,我会被同学们反复问到一个问题,“既然你想搞历史地理学,为什么不报考复旦大学”。我总是无言以对。对于一个历史学背景的人,这可能是一个常识,但是对于一个中文背景,而且来自没有任何学术研究传统院校的人,这却是一个未曾想过的问题。
在南开大学,我又遇到一个困难。当时学校正在搞学制改革,硕士学制改为两年。在我刚刚熟悉学校和研究专业的时候,就要为毕业做准备。两年学制的弊端很大,这项改革执行了三、四年就停止了,而我们这几届研究生无疑成为改革的“牺牲品”。
在我硕士毕业的那一年,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对于历史地理学知之甚少,中国古代史专业基础也不牢靠。我放弃了继续在南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准备回到老家沈阳去找一份工作,就此结束我短暂的“学术生涯”。然而就在我忙于撰写毕业论文,同时联系工作单位的时候,又一个想法在我大脑里闪现:既然自己曾经喜爱历史地理学,为何不借着报考博士的名头,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看看呢。我还是不敢贸然行事,通过同学,我询问到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先生的电子信箱,并发邮件表达自己希望报考历史地理学博士的意愿。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我就收到了葛先生的回复。他热情地鼓励了我,还推荐了一些专业书籍。葛先生是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得到他的鼓励,让我信心大增。我向同学们传达了葛先生鼓励我的喜讯,还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一位同学的话却如同一盆冷水,把我刚刚燃起的热情彻底浇灭。他说:“你见到葛先生时,他还会记得你吗?”是呀,像我这样写信给葛先生的人,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自己实在太天真了。
2007年4月,我出现在复旦大学的校园。我的心态如同“游客”,在复旦校园和历史地理研究所牌匾前拍照留念,丝毫没有备考的紧张。两天后的博士面试,我如愿一睹葛先生的尊容。至此,我的任务全部完成,这也算是给曾经的心愿一个交待。
几周后,我得知了落考的结果。这并不意外,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专心于硕士论文答辩的准备。然而几天后的晚上,当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子信箱时,却意外的发现一封葛先生的来信。在邮件中,葛先生肯定我具有学术研究的潜质,希望我不要放弃。最后他竟提出,如果我愿意,欢迎我去上海,他可以为我提供生活费和住处,我可以一边帮助他做项目,一边准备来年的博士生入学考试。直到今天,当我写下这段文字,内心仍然不能平复,仿佛又回到了6年前的那个夜晚。当我看到这封邮件时,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我把邮件反反复复地读了十几遍。至今我也想不明白,仅仅通过十几分钟的面试,葛先生是如何判定我具有培养前途,而在南开的两年里,除了我的硕士导师闫爱民先生,没有人认为我有学术研究的能力。我立刻接受葛先生的邀请。不过我的基础是在太差,葛先生知道我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博士生入学考核标准,最后他与学校协商,以破格特招的形式让我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
虽然幸运地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但是我的基础太差。在第一学年,我常常听不懂老师们授课的内容,而且也不知道日后该进行哪方面的研究,博士论文选题迟迟不能确定。为此我非常苦恼,生怕辜负了葛先生的期望。听别人说,博士论文选题大多延续硕士研究,于是我也报上了一个与硕士论文相似的题目。而葛先生认为这个题目很难展开,他劝我不要急于确定选题,而应当利用学校的资源好好弥补自身的不足。葛先生不愧是具有五十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正是在他的耐心引导下,我才逐渐平复了急躁的心情。
本以为要绞尽脑汁才能确定的博士论文选题,最后却以非常偶然的形式出现在我的面前。2008年,《文物》月刊公布了几枚湖北省荆州市松柏汉墓出土的简牍,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刘瑞先生正在复旦大学历史系进修博士学位。他很快注意到这批简牍的价值,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写成研究文章。之前因为共同的研究兴趣,我们已经成为很好的朋友。刘瑞先生谦虚地把文章送交给我,请我提一些批评意见。这令我受宠若惊,因为刘先生已经是学界颇有名气的青年学者,而我只不过是个刚刚入门的研究生。我仔细地阅读文章,逐一核对史料。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觉得刘先生对木牍中某些侯国的分析存在偏差。几周后,刘先生受邀在历史地理研究所介绍他的研究成果。在报告会上,我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刘先生并没有因为我冒失的举动而感到不快,反而和在场的几位师友热情地鼓励我把看法写出来。受到大家的鼓励,我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写成我学术道路上第一篇独立完成的论文《荆州松柏汉墓35号木牍侯国问题初探》。
文章完成时,我的热情尚未散尽,竟然不知深浅地把文章投给学界极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中国史研究》。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三个月后,我就收到了用稿通知。第一篇学术论文就被权威刊物录用,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研究热情。《荆州松柏汉墓35号木牍侯国问题初探》只探讨了三个侯国,而西汉时期先后分封了八百余个侯国。我想,如果能把八百余个侯国全部梳理一遍,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我决定把“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研究”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葛先生的时候,他仍然存有担心。西汉分封侯国虽多,但资料零散,而且不成体系,再加上周振鹤先生已经对西汉侯国有过精深的研究,所以作为博士论文选题,还有很大的风险。但面对充满热情的我,葛先生不忍打击,而是建议我系统收集一下资料,即便日后达不到博士论文的篇幅,也可以形成几篇文章,不妨作为学术训练。得到葛先生的默许,我立刻投入到资料整理之中,整整一年我几乎天天待在资料室,把西汉封置的八百余个侯国的地理方位和置废年代全部整理了一遍。在整理过程中,果然有新问题显现出来,其中很多问题甚至是前人从未注意到的。我把这些发现不断汇报给葛先生,终于有一天,葛先生在邮件中说,可以将这个选题作为博士论文了。
此后的三年里,博士论文的撰写工作在我的规划中按部就班地进行。在撰写论文的同时,我还把研究过程中的发现总结成文,陆续投寄给各大刊物。然而这时的我,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幸运。自认为颇有见地的文章,在投出之后,或是石沉大海,或是得到一封冰冷的退稿信,有些文章甚至没有送外审就被编辑直接退回。这时我才意识到,作为一个刚刚出道的研究生,研究成果要想得到学界承认是多么困难的事。在一封封退稿信的打击下,我的心态由期盼转为失落,但博士论文的撰写工作仍在继续。2011年,我按期完成了博士论文答辩,虽然答辩委员一致认为论文创见甚多,并且给了较高的成绩,但我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手中只有一篇发表的论文,而这样的成果在求职时没有任何优势。
在2011年上半年,我不断给各大高校投寄简历,但都杳无音信。我曾幻想能够回到南开大学去做历史地理研究,我的硕士导师阎爱民先生还为此奔波于各部门,但结果仍然是初选即遭淘汰。在日益功利的社会环境下,是没有学校肯给一个只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的研究生以机会的,对此我能够理解。于是在我博士毕业的同时,又再度面临中断学术研究的困境。这时候又是葛先生出手相助,他得知复旦历史系有出资培养年轻学者作为师资贮备的计划,把我推荐给历史系的领导。我也要感谢历史系的主任章清先生和党委书记金光耀先生,他们把资助提供给我这个无名之辈,应该说冒着很大的风险。2011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我以历史系师资贮备人才的身份在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这两年是我学术研究的转型期,凭借历史系师资贮备人才的身份,我得以结识以余欣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复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青年学者,并有幸加入他们的研究团体。正是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才使我的研究视野跳出政区沿革的局限,而开始关注政区变动与政治制度、知识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另外,我在中文系的博士后合作导师是陈尚君先生,陈先生是历史文献学大家,在他的指导下,我认识到文献学在历史研究中的基础作用。特别是陈先生关于《旧五代史》成书过程的一系列经典研究,触发我关注秦汉政区研究基本史料《汉书·地理志》的编撰过程和资料来源,并获得一些新的认识。我也由此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出土文献和利用出土文献校订传世文献的研究方向。
我深知,要想延续学术研究道路,两年博士后的工作经历是最后的机会。我丝毫不敢懈怠,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的撰写。也许是获益于研究视野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改进,我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各类学术刊物接受,不仅有历史地理学的专业刊物,还有历史类、文物类、考古类、文献类的刊物。随着发表成果的增多,我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学界的境遇逐渐改善。很多朋友为我的工作出路提供信息和帮助,甚至还有高校联系到我,愿意提供工作机会。2013年4月,复旦历史系的领导们认为我在两年内取得了一定成绩,已符合师资储备人才的各项考核标准,决定推荐我留系任教,并通过全系教授投票决议。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能够继续在探索学术的道路上前行。回首过去的十年,在复旦求学的六年经历是我人生道路上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六年里,我从学术研究的门外汉转变为青年学者,是复旦大学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学风使我迅速成长。复旦大学培养了我,并最终接纳了我,我对学校和学校的师友们一直心存感激。
我的博士论文是我在复旦求学的收获,也是我在学术道路上成长的见证,将博士论文出版是我这个复旦学子向母校和葛先生致敬的一种方式。而此书的出版也同样得到了很多复旦人的帮助。“中古中国知识·信仰·制度研究书系”是复旦大学历史系针对本系青年教师论著出版的资助计划,身为师资贮备人才的我原本是不能享受这项“福利”的。但书系的负责人邹振环先生和余欣先生却慷慨地把我纳入资助计划。为了保证此书的顺利出版,余欣先生还不厌其烦地与出版社沟通,解决各类问题。
该书的责任编辑顾莉丹女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我们算得上老朋友了。当年她身为中心期刊室管理员,没有把我这个来自外院系,且频繁造访的“不速之客”拒之门外,而是给予热情地接待。至今,我与她在期刊室相互鼓励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本书是专门的沿革地理研究专著,内容艰涩而难懂,而顾女士却从中复核出大量错误,她的认真细致保证了本书的出版质量。
时下正值赵薇女士的电影处女作《致青春》热映之际,用她的话说,《致青春》是她们那一代人青春岁月的纪念。现在我的求学岁月即将结束,在复旦求学的六年里,我渡过了人生26岁到32岁的美好时光,实现了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理想,我愿把我的博士论文作为复旦求学岁月的纪念……
2013年5月于复旦大学北区公寓
【转】一本重要的西汉政治地理研究著作——《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评介
作者:千明 发布时间:2023-07-09 10:11:53
封建列侯之制源出西周,西汉时期发展为盛行的侯国制度。据《汉书》侯表记载,西汉王朝共分封了800多个侯国,这些侯国广泛分布于汉帝国的各大区域。侯国制度不仅是西汉王朝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在西汉政治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西汉前期功臣集团的强大与其垄断列侯分封的形势(“无功不得封侯”)密切相关;西汉中期“推恩令”的推行催生大批王子侯国,汉廷通过这一手段彻底地瓦解了诸侯王的力量,也重塑了关东郡国格局;而西汉晚期外戚势力的崛起同样借力于侯封之制。
正是因为侯封之制在西汉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过去学者对列侯的研究可称丰硕。自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开始,便有诸多考据功力深厚的舆地学者关注到了侯国地理的问题,其中全祖望、钱大昕、王荣商、钱穆等得出了不少精深而富有启发的认识,王恢的《汉王国与侯国之演变》更是在汇集前说的基础上,对侯国地理展开了全面的考订,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这些研究主要以史料比勘和汇释诸说为方法,以考证出侯国的地望和历史变迁为目标,基本没有超出传统沿革地理学的范式。
此后,对该领域产生突破式推进的成果,当属周振鹤关于西汉王子侯国的研究。周振鹤注意到,汉武帝“推恩令”颁布后,王子侯国要从其原属王国的外围疆土开始分封,然后不断向内“蚕食”。这一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的揭示,不仅科学地解决了某些王子侯国地望考订的难题,也有助于西汉王国封域的复原研究。尽管主要着眼于王子侯这一类的侯国类型,研究时段也基本局限于西汉中后期,但这一研究无疑打开了侯国地理的新思路,也为该领域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前辈学者丰富而优秀的成果,使得后辈学人能够继续登高望远。复旦大学历史系马孟龙的《西汉侯国地理(修订本)》一书,在充分整理、吸收、辨别前贤之成果的基础上,对西汉侯国地理问题展开了全面的探讨,得出了一系列新认识。此书原是作者的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已作为专著出版,如今又重新修订和增补了相当篇幅的内容。不过原书出版后,一直未见有系统性的介绍和评述,且修订本与原书在核心观点上并无较大变化。因此,本文所评介的对象并不局限于此次修订和新增的部分,也包含原书已有的内容。
除序章外,本书的主体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上编)对侯国地理研究的基本史料进行了全面的检讨。《汉书》中的《地理志》、侯表下注之“郡县名”以及后来的《水经注》《史记索隐》等资料是学界对西汉侯国进行定位的基本依据。但后三份文献都有各自的局限:侯表下注“郡县名”的体例不明,《水经注》与《史记索隐》的讹误颇多。因此对西汉800余侯国地望的考订首先需要直面基本史料的辨析问题。这些文献记载具体传达出了怎样的历史信息?整体史料价值如何?在使用时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通过细致的论证,作者指出,东汉班昭在定位前朝侯国地望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标注方式:地望确定的侯国以东汉县名标注,地望不太明确的侯国以西汉郡名标注。作者又系统考察了《水经注》《史记索隐》相关记载的史料来源,指出二书对西汉侯国的定位基本没有《汉志》和侯表以外的文献依据,不能作为侯国地望判定的基础性史料。这部分内容一方面论证了本书对侯国地望进行重新考订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为此工作拟定了史料运用的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中编)选取了7个时间剖面,在复原各时间剖面侯国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分析与阐释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形成的原因,最后将这7个时间剖面串联起来,勾勒出西汉侯国地理格局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实际上,关于西汉侯国分布的特征,清代学者已有部分察觉,例如顾炎武发现西汉“京畿无侯国”,全祖望指出汉代的侯国“凡边郡及巴蜀险恶之地皆不以封”,钱大昕提出“景、武之后······列侯食邑无有在王国者”。这些洞察颇为敏锐,但要归纳某一时期的侯国地理分布特征,最有说服力的方式还是先尽可能准确地复原出这一时期的侯国分布面貌;而要考察这些分布特征的形成时间与后续演变,就要复原出各个时期的侯国地理格局。既有的研究并没有展开这一方面工作,相关认识是零散且不成体系的,在较长的时间内也未受到重视。
本书虽然从前人的论述中汲取了灵感,但采用了“水平横剖面”的研究方法,以探求空间特征与演变规律,超出了传统舆地之学的范畴。也正是由于范式的变换,作者的研究一方面论证、发展和完善了清代学者的观点,另一方面对侯国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的认识也更为全面、准确和深刻。例如作者在这一思路的实践中,不仅发现了西汉侯国的分布有更多不为前人所知的地理特征(书中共总结了11条),而且指出了这些地理特征都有其时效性,且这种时效性又与西汉政治形势的发展密切相关。
第三部分(下编)为专题研究,是在第二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对某些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性探讨。第二章《汉初王子侯国地理分布》指出“王子侯国置于本国境内(或削地内)”是西汉前期王子侯分封的基本原则,而这也是武帝时期“推恩令”的制度渊源之一;第三章《异族归义侯国地理分布》揭示了异姓归义侯国集中分布在该民族内徙安置区的地域特征。这两章主要讨论某些特定时段和特定类型的侯国分布状况,可被视为第二部分内容的补充。其他章节则是将西汉侯国分布、变迁置于具体的政治事件和历史过程中深入分析,在具体的案例中揭示出侯国地理与政治的内在关系。第一章考证了“王国境内无侯国”格局的形成时间,过去不少学者认为这一时间断限在汉文帝初年,但作者指出,这一格局的最终形成与景帝中五年的封建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第四章讨论了文帝“迁淮南国三侯邑”一事,主要在与李开元、陈苏镇等学者对话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见解,既重新考证了文帝所迁淮南国三侯邑的名目,也辨析了“迁侯邑”与“令列侯之国”之间的真正关联;第五章指出汉武帝元鼎年间“广关”政策的推行导致了河东侯国的普遍外徙,并因此形成了太行山以西不置侯国的新格局;第六章从地理的视角考察了汉武帝通过“酎金案”大规模废免侯国一事,指出武帝的这一举措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也有重新调整侯国地域分布格局的目的;第七章讨论了西汉中后期“王国境内无侯国”制度在郡国更置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并总结出汉廷为保证这一制度的推行所采取的侯国迁徙、辖域调整和谨慎选择诸侯封地等措施。本部分的研究结论多是前人所未发之言,将我们对西汉侯国地理的认识推向了深入。
第四部分(附篇)为秦汉时期若干县邑地望与沿革的考证。作者在《西汉侯国地理》原书出版后,很快又结合出土文献对部分与侯国相关的地名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其中不少内容已作为系列论文发表于学术刊物上,是此次修订本增补内容的主体。
第五部分为“附录”,其中所附《西汉侯国建制沿革综表》《侯国附考》和《侯国索引》,既是方便读者查阅的工具,也是本书对数百个侯国的地望及其变迁进行细致考证的总结。
总而言之,全书内容充实,布局匀称合理。其研究既涵盖了侯国地理的诸多方面,又细致入微而鞭辟入里。每一章的结论、各部分的内容,要么是前人所未及,要么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要么是辨析诸说而取其优。而这些成果构成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为我们呈现出西汉一朝侯国地理格局与演变之全貌。可以说,本书是目前西汉侯国地理研究的重要作品,也是西汉历史地理领域的必读书目。
本书能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对西汉侯国地理的研究,我们认为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重视基础研究。作者对西汉一朝800多个侯国的地望和沿革进行的细致考证和梳理,是得出结论的基础。地名考证是一项细碎、繁琐的工作,相当一部分侯国由乡邑改置而来,在史书中常常只有名称,缺乏相应的关联记载,加大了这一研究的难度。从全书内容来看,作者不仅穷尽了相关的各类史料,而且对它们的史学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并在此基础上对数百个侯国的地望进行了逐一考订,很好地完成了这项工作(参看“附篇”与“附表”部分)。当然,作者并不满足于地望指证模糊的传统考据之风,也未图方便而轻易采纳目前已有的地望研究成果,而是务求地望的精确定位和“刨根问底”式的追索。例如作者十分重视考古遗址在地望考证中的角色,又强调抛开已有成果直溯原始史料。为了辅助侯国地望的定位,重新梳理了西汉一朝的长时段政区变迁过程,并取得了不少新认识。
其次,本书强调对西汉侯国地理分布特征的归纳。如果止步于地名考证,则至多为乾嘉以降考据工作的延续和深入,而不是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历史地理研究。作者运用图表分析的方法,复原西汉各时间剖面上的侯国分布格局并归纳其特征,揭示西汉侯国地理的演变过程,将原本看似分布散乱、变化无序的侯国整理成布局有特点、演变有规律的历史现象,这是本书的重要贡献。同时,对侯国分布特征的总结也为侯国地望和变迁的考订提供了许多新思路、新证据,不仅有利于突破史料匮乏的研究困境,而且时有意料之外的新发现。
最后,本书的研究并未局限于对侯国地理分布与变迁特征的揭示上,而是将侯国问题置于宏大的政治史背景下进行理解。侯国的受封是政治现象的体现,其整体和某些个体的地理分布与演变与西汉政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中编“侯国地理分布格局的变迁”中,作者即十分强调在“京畿(三辅)”“边郡”“王国”“内郡”和“关西”等等的政治地理格局下理解侯国的分布面貌,而“某某地域不置侯国”等结论也是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来解释侯国地理的分布特征。在下编“侯国地理分布专题研究”中,侯国的分布与西汉政治方略、制度、局势和事件的关联性讨论则更为明显。显然,本书关于侯国的研究突破了沿革地理和政区地理的范式,深入到了政治地理的层面。
当然,由于西汉史料的有限性,本书同样存在一些难以坐实的结论。比如“汁防”侯国的地望,作者认为与居延汉简中的“东邡”“西邡”有关,但很难确证,只能备作一说。又如,下编第三章《异族归义侯国地理分布》认为,异族归义侯的受封伴随着该民族的内徙,并且有相应的内徙族群管理方式。然而目前的史书记载还不足以支撑其观点,因此推测成分稍重。秦汉史领域常常会遇到这种史料不足征的困境,使很多重要问题的不得不依靠推测来姑作解答或者直接被搁置起来存而不论。作者对此显然也有清醒的认识,因而在“导言”中坦率地承认:“书中很多观点带有推测的成分。如果读者引用书中的某些观点作为自己研究的依据,还要持有谨慎的态度”。
此外,本书尚缺少对“侯国”这一研究对象的介绍与概述。侯国地理是一个相对专门甚至“冷门”的领域,而侯封制度在西汉时期也有着复杂的历史面相。列侯是秦汉“二十等爵”的顶端存在,又是西汉分封制的组成部分;侯国是西汉县级政区的一种,但在职官体系和地域构成上又有着十分不同的内容(例如侯家职官系统和别邑的设置)。如果缺少对侯国制度的基本认知,读者可能难以深入理解作者的相关论述。而且,政治举措、政治制度和政治事件常常是作者对侯国分布特征与演变规律进行原因分析的落脚点,这意味着列侯制度的基本内容,列侯在西汉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汉廷对侯国分封的复杂态度,是理解侯国分布与变迁的重要背景。如果作者能补上这些内容,对于书中的分析与解释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郑威、但昌武;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23年第2期)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4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体验满分(630+)
- 内容完整(239+)
- 快捷(381+)
- 无缺页(531+)
- 情节曲折(84+)
- 体验还行(111+)
- 赚了(270+)
- 简单(298+)
- 一星好评(412+)
- 无多页(573+)
- 无漏页(614+)
下载评价
- 网友 后***之: ( 2025-01-09 02:39:23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马***偲: ( 2025-01-04 10:51:42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辛***玮: ( 2024-12-16 11:26:51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石***致: ( 2024-12-31 07:04:28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瞿***香: ( 2024-12-20 01:25:17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屠***好: ( 2024-12-15 08:48:18 )
还行吧。
- 网友 家***丝: ( 2024-12-13 05:59:54 )
好6666666
- 网友 曾***文: ( 2024-12-30 04:24:06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菱***兰: ( 2024-12-30 05:43:3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游***钰: ( 2025-01-06 09:04:59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师***怀: ( 2024-12-11 12:30:02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艺术修养基础 丰子恺【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初中教材划重点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政治人教版RJ2024春 初二8年级下册政治划重点划重点2024新版 理想树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神道文献整理与帝陵神道研究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65909597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美国中小学生必修课程 健康与幸福(3年级上) 琳达·米克斯、菲利普【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概念英语练习详解1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册 电气识绘图+二次回路 两本套 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能力培训通用教材 中国电力出版社 国家电网公司部工业技术自动化技术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司机实用地图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22注册城乡规划师职业资格考试考点解读与历年真题解析 城乡规划原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审计专业相关知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5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