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一本书读懂税收筹划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33

一本书读懂税收筹划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一本书读懂税收筹划精美图片
》一本书读懂税收筹划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一本书读懂税收筹划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583446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
  • 页数:240
  • 价格:56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33

内容简介:

税收筹划,是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范围内,或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事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可以说,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行为。 从本书中,读者可以了解税收筹划的相关知识及筹划技巧。书中介绍了税收筹划的主要形式、可能产生的税务和财务风险以及容易步入的误区,更重要的是详细阐述了各个税种、各生产经营阶段涉及税收筹划的操作问题,目的是让不具备丰富税务专业知识的企业及个人,能够轻松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合法地减轻税负。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税收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第 1 节

税收,任何企业和个人都不可逃避 /3

第 2 节

专业的税收筹划是企业必备的 /8

第 3 节

税收筹划的形式和目标 /12

第 4 节

有效的税收筹划,这五个素质不可少 /16

第 5 节

了解税收筹划的风险点 /19

第 6 节

筹划方法多,如何巧运用? /23

第二章

打好金算盘,找到纳税筹划的新思路

第 1 节

注重事前,不做“事后诸葛亮”/29

第 2 节

放弃优惠政策不用,是最大的愚蠢 /32

第 3 节

从源头做文章,在成本上下功夫 /35

第 4 节

转让定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42

第 5 节

巧签合同——智慧经营的体现 /46

第 6 节

筹划也有风险,这些风险需谨记 /50

第三章

增值税筹划,力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第 1 节

身份转换,税负也减小 /57

第 2 节

灵活变通,巧妙选择销售方式 /60

第 3 节

起征点不同,压力也不同 /63

第 4 节

运输费用,能筹划就筹划 /67

第 5 节

促销和折扣,加大筹划空间 /69

第 6 节

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也可以进行税收筹划 /72

第 7 节

不动产比动产更易筹划 /75

第 8 节

利用农产品免税政策来筹划 /79

第 9 节

哪种税目税率低,就兼营哪一种 /81

第四章

消费税筹划,节省下来就是赚

第 1 节

利用生产制作环节的规定来筹划 /87

第 2 节

自产自用,也要合理筹划 /89

第 3 节

以物换物也不错 /92

第 4 节

巧设委托加工,加大税后利润 /94

第 5 节

包装物作不作价很关键 /97

第 6 节

改变结算方式,推迟纳税时间 /100

第 7 节

巧妙筹划出口应税消费品 /102

第 8 节

巧妙利用临界点降低产品价格 /105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筹划,大幅提高企业利润

第 1 节

做好计提,加大利润 /111

第 2 节

加速折旧,要选对折旧方式 /114

第 3 节

择善而行,选择特殊行业来投资 /117

第 4 节

纳税筹划的关键是“预”/120

第 5 节

向员工集资,这些原则很重要 /122

第 6 节

税收洼地,企业的天堂 /126

第 7 节

股权转让——先分配利润,再转让 /128

第 8 节

企业负债比例越大,节税效果越明显 /132

第六章

个人所得税筹划,切忌用力过猛

第 1 节

均摊拆分,有效降低税率 /139

第 2 节

合理调整年终奖,找到最佳纳税方案 /143

第 3 节

利用专项扣除巧妙减负 /146

第 4 节

劳务报酬轻松转变,转移成本减少税负 /150

第 5 节

两利相权取其重 /154

第 6 节

献出爱心,抵减税收 /157

第 7 节

巧立公司,最直接的筹划方法 /160

第 8 节

股票和股息所得,尽量延长持有时间 /163

第 9 节

经营所得,尽可能减少应纳税额 /165

第七章

筹划其他税种,寻找更多突破口

第 1 节

合理压缩,优化契税支出 /173

第 2 节

印花税不起眼,也要科学核算 /178

第 3 节

有车一族,也要筹划购置税 /182

第 4 节

车船税,税收筹划大不同 /185

第 5 节

房产税筹划,从价还是从租,节税说了算 /189

第 6 节

有房出租,不可不筹划租金收入 /193

第 7 节

二手房买卖,能省一分是一分 /196

第 8 节

分别核算资源税,切不可行差就错 /199

第 9 节

企业“走出去”,筹划也需国际化 /203

第八章

提醒:切勿步入税收筹划的误区

第 1 节

误区一:税收筹划,就是一味地降低税负 /211

第 2 节

误区二:筹划的是账,而不是事 /213

第 3 节

误区三:税收筹划是财务人员的事,与其他人无关 /217

第 4 节

误区四:单独筹划,而不是综合筹划 /219

第 5 节

误区五:过度筹划,得不偿失 /222

第 6 节

误区六:在发票上“做文章”/226


作者介绍:

高瑞锋

高级财税管理专家与税收筹划实战专家、青年创业导师,曾主导参与多家大中型企业的财税管理、税收筹划和股权结构设计。服务客户涵盖央企、国企、地方政府部门及知名上市公司等,行业遍布能源、建筑、房地产、制造业、金融、高新技术、娱乐、商贸服务等众多领域,帮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系统建设,优化财税管理制度,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支撑企业发展战略。著有《流程化、系统化、标准化》一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税收筹划,是在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范围内,或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通过对生产经营活动事先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减轻税收负担的行为。可以说,税收筹划是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国家支持和鼓励的行为。 从本书中,读者可以了解税收筹划的相关知识及筹划技巧。书中介绍了税收筹划的主要形式、可能产生的税务和财务风险以及容易步入的误区,更重要的是详细阐述了各个税种、各生产经营阶段涉及税收筹划的操作问题,目的是让不具备丰富税务专业知识的企业及个人,能够轻松掌握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合法地减轻税负。


精彩短评:

  • 作者:Nova 发布时间:2015-01-26 00:42:12

    第二辑最好看~

  • 作者:洞真阁主人 发布时间:2013-11-20 22:19:10

    可能翻译的很准确,但是不好看。

  • 作者:智将-黑龙 发布时间:2022-02-01 20:22:10

    就是大致介绍语法还定价58

  • 作者:荒原上的白痴。 发布时间:2021-11-27 16:06:34

    前半部分好于后半部分。

  • 作者:gbadam 发布时间:2011-12-26 17:00:44

    关于老福州

  • 作者:雅各 发布时间:2024-06-03 09:49:39

    学习数学和编程并不需要某种特定的染色体


深度书评:

  • 读《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其一——但求心安

    作者:懒残僧 发布时间:2019-12-16 12:26:05

    读了110页《华杉讲透王阳明传习录》,我觉得这本书可以读到年底。《传习录》博大精深,将千年儒学传承凝结在内,发扬光大。我虽然09年的时候就试过读它,但是因为古文功底不行的缘故,每次只能看个大概。甚至看的有些走火入魔。好在华杉花了500页用白话文注释了这本书。由于《传习录》和《论语》一样是本语录,王阳明在书里详尽对四书精要做了开释,所以华杉注《传习录》的时候,其实连带的把整个四书给梳理了一篇。同样由于《传习录》是一本问答语录,所以按文章的标准来讲比较散,而且儒学也引不起很多人的兴趣,所以这是写给自己看的读书笔记。我用多篇来进行记录,这是第一篇。

    在书里的序里,华杉首先提出想通过这本书送给读者的礼物是:学到几千年圣人传下的那点真骨血,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他希望每位读者“学以润身”——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而不是为了晓得某些说法,读这本书我们要以书为镜去观照自己。

    前面也提到,《传习录》是一本问答录,我本身不喜欢在文章里一问一答的记录方法。所以在下面我才用抛去问答,改用陈述的方式。首先是徐爱同学的问答。世人说徐爱之于王阳明,就如同颜回之于孔子。同样是首席大弟子,同样是英年早逝。

    俗话说:儒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这句话的褒贬我们先抛开,它首先体现了儒学之杂。其实儒学和中医差不多,因病施药,每个方子都不同。教育学家孔子的特征之一就是因材施教,《传习录》也体现了王阳明的因材施教,所以读《传习录》刻板不得。我们后人研读,看到他们的对话,难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要读懂必须带入具体语境,切己体察,于事上琢磨。好比中医虽然每个方子不一样,但这不代表学方子没用,而是要阅读大量的方子之后才能融会贯通,达到知行合一。它教的是一种境界,而不是一种标准。

    而这些境界并不唯一,不同圣人的境界也可能不同,但不妨碍他们都是圣人。有时你看圣人们的语录好似对呛,这可能是因为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比如《传习录》一开头就讲王阳明和朱熹的分歧。朱熹认为《大学》的第1句应该是“在新民”,而王阳明认为是“在亲民”。华杉认为没有对错,只是角度不同。新民是使民自新,而亲民是仁而待民,何不双管齐下。中文本来就是很多歧义,何况古文。

    王阳明和朱熹第2个分歧在于“知止而后定”。朱熹认为这个“定”向外求,万事皆有定数。而王阳明认为这个“定”向内求,心中的方向要定,万事迎刃而解。我们知道儒家做事有很多讲究,拿“孝”来举例子,就是“温凉定省”。而王阳明说,难道每个人服侍老母亲之前都要考证书吗?《礼记》说:如果孝子心中对父母有深爱,那么对父母必有和气的态度;有和气的态度,必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必有让父母高兴的仪容。反而你就说做到了“温凉定省”,老人家一跟你碎碎念,你就没有好脸色,也算不上“孝”。“孝”的日常情况有千万,而你只要秉持着一个“孝”心。我们平时做事,玩手段只能蒙骗人一时,而最重要的是把心摆正。台上演的再好也不过是戏子,没必要追求现象舍弃本质。而追求本质的过程就是定“心”,相当于儒学里的价值投资。

    心好比是一种行为反射,万般数据输入,就有万般数据输出。而很多人又把输出的过程,分为“知”和“行”,知是指令,行是动作。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回事,也就是“知行合一”。王阳明继续举孝道的例子,说一个人能懂得孝道,说明他已经在孝顺父母。我在注会考试经验里说过,很多东西你没有亲手操作过不会懂。你审计成绩再高,但是还不如一个有些两年经验的事务所员工,所以背诵不可或缺。很多人有一个思维误区,一定要知道了才能去行(也就是很多学习经验误导人的“理解”)。华杉说他经常遇到这种人,你教他做事,他先要分辨“对的”“错的”“必要的”“不必要的”,然后挑着干,这样的人永远都上不来。上篇读书笔记《海龟交易法则》,那些失败的海龟就是因为自我意识太强。实际上你只要照着期货大王的指令买卖就行。练功夫讲究“守破离”,第一步是“守”,然而才能“破离”。《海龟交易法则》的作者就是忠实执行期货大王的交易法则,然后再在其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在实践中成长,才能避免“一上战场兵法全忘了”,这种假“知”。

    朱熹与王阳明第3个分歧在于“格物致知”的解释。朱熹认为格物是格世间万物,寻求它们的道理。王阳明的弟子徐爱就从古书里找出了符合朱熹观点的三个词:“精一”“博约”“尽心”。而王阳明则说,“精”是为了“一”;“博”是为了“约”;“尽”是为了“心”。实际上朱熹和王阳明是从两方面解释了问题,不能算谁对谁错。化万物于我心,以我心对万物,讲的都是中庸之道。

    那么心要到什么个状态才能被称为中庸之道呢?那就是心安——尽心知性,生知安行。如果你这样做就会心不安,那你就一定不会这样做。孔子到70岁才有这个万事心安的境界,就是“从心欲,不逾矩”。王阳明把人分成三个境界,一个是生知安行;一个是学知利行,一个是困知勉行。生知安行的人,“从心欲,不逾矩”;学知利行的人,“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垓”;困知勉行的人,生死至于度外,以待天命。王阳明自己就至少达到了“困知勉行”,死前的留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好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这种“困知勉行”,具体来讲就是“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我用通俗的话理解就是“尽人事,知天命”,把握主观能动性,同时承认命运的存在。你要是把《传习录》融会贯通,主动去做,那就是“学知利行”;你要是懵懵懂懂,只是勉力跟着老师说的做,那就是“困知勉行”。遵循“守破离”的过程,到了“离”的境界,就是“生知安行”。

    我们回过头来讲格物。朱熹认为格物是格世间万物。而王阳明认为格物是格内心善恶。具体怎么个格法,讲究的是一个“诚”。儒家的诚,是万事万物所成之道。“不诚无物”,就是说要顺应自然规律。格物,也就是顺应内心的良知。就好比孟子所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慈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人皆有之。比如就算盗贼看到小孩坠井也会拉一把。四端发散出去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然而由于人有私心,所以会蒙蔽四端,导致不仁不义不理不智。把私心格去,留下良知,就是格物的目的。

    具体的方法是“惟精惟一”也就是“博文约礼”,多看,多听,然后多总结。多看多听是博文,多总结是约礼。程朱理学和王陆心学,并没有本质冲突,只不过是角度不同。后人把语境剥离了出去,一回事也就变成了两回事。

    读到这里可以发现,徐爱同学喜欢钻牛角尖。第1部分牛角尖是王阳明和朱熹的分歧。第2部分牛角尖则是由王通和韩愈的地位引发。

    王通是隋朝的大儒,儒学水平非常之高。他辞官之后,把六经都注了一遍。然后还不过瘾,又模仿孔子写了王氏六经,自称王孔子。而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韩愈厉害的地方并不是学术,而是护法的功绩。他写了《原道》,大大批判了当时危及儒学地位的佛道两派,挽救了儒学的颓势。

    王阳明称韩愈为人雄,而称王通为贤儒。韩愈比不上王通。有人可能觉得王通恣意妄为,孔子可是圣人,你王通是什么东西,也配写六经,也配比肩孔子。王阳明的观点是:仿作六经,也不能一概否定,后世儒生写了这么多著作,和王通又有什么区别呢?后世儒生曲解六经,往六经里面加各种私活,某种意义上比王通还恶劣。孔子删述六经,就是嫌六经里的废话太多,于“礼”上容易本末倒置。而后世儒生偏偏要把短话写长,这是在挟持圣人。秦汉之后崇尚文辞,各种奇谈怪论迭出,惑人耳目沽名钓誉。这就好比现在的网络怪象,各种国学补习班借着孔子的名义讲糟粕。而孔子删述六经才是实事求是、返璞归真的做法。孔子留下来的真理是“公理”,是“人皆有之”的道理。而公理在四书五经已经讲透。你还要讲其他观点,不要躲在孔子后面,是男人就站到前面来讲话。

    在王阳明眼里,孔子很多地方故意没有说全。比如《春秋》里会写某某人弑君,但是不写细节。那是因为孔子追求的是王道,而不是霸道。霸道会把各种做坏事的细节搞清楚,是为了以后算计别人。而孔子的王道,是把坏事的细节删去,防止后人学坏。后人只需要知道某人干了一件弑君的大坏事,孔子给这个弑君者定了性,这就是“微言大义”。怎么干的坏事后人没必要知道。比如我想读《刑侦询问技巧》,那里都弄不到,因为这书国家管制,就怕我对抗公检。孔子的书里都是好事,比如《诗经》三百篇,都是可以在祭祖时演奏。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类的不正经诗歌,王阳明认为是秦王焚书之后,有些诗失传,所以后人拿靡靡之音硬补足了三百篇。孔子刻意把经越删越少,后世儒生怀着私心又给加了回去。什么私心呢?就是胜心、虚荣心、别有用心,显得自己牛掰。这和王通仿作六经有什么区别呢?

    徐爱同学问经典,陆澄同学则是问学习。陆澄是心学第二号大弟子。徐爱同学喜欢钻牛角尖,但他问的都是朱王之争,这是正统性的问题,所以必须放在书的开篇。到了陆澄这里,具体引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

    知行合一讲的是专一的修行。可能大家都有这种误解,专一就是读书时一心读书,待客就一心待客。然而王阳明的理念里,读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做圣人,所以并不是专注于读书,而是专注于求道。就像之前的读书笔记《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的“以终为始”。高效能人士的第二个习惯是立志,这个志是终极志向,可以刻在你的墓碑上。当你找到自己的终极志向时,具体的里程碑式目标——比如获得xx职位——不足挂齿。志向就是人生的指南针,可以让人“心定”,也就是专注。而“心定”就可以让人坚持不懈。

    这种终极志向放在儒家就是做圣人。那么什么才叫圣人。《孟子》里提出“善信美大圣神”。先明确“善”,然后在心里“信”,付诸实践则“美”,日积月累则“大”,不偏不倚则“圣”,而“神”则境界太高,所以不可知。这条成圣之路一直到“神”,说明没有终点。因为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周公是圣人,著《易经》。周公之后孔子也是圣人,著《春秋》。而后孟子、朱熹甚至王阳明自己也是圣人,有自己的著作。徐爱篇里曾说过,至善的理在《春秋》已说尽。而后面又出来这么多圣人,那是因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圣人的良知就像一面镜子,遇到什么样的事有什么样的反照。每个圣人的著作语境虽然不同,然而良知却一脉相承。由于语言学的问题,话语的信息量只有25%,75%是语境。断章取义才是后人有分歧的原因。事实上孔子的理论是因材施教,遇到心思活泼的让他拘谨点,遇到拘谨的让他活泼点,不能说自相矛盾。从周公到王阳明,遇到不同的未来有不同的“圣人”,未来不尽,圣人之路也就没有终点。

    未来繁纷复杂,纷至沓来,但是我们没有必要害怕未来。圣人不是每件事都预先练习过,只是心如明镜,事情来了自然会应对。也就是所谓的:做人有原则,就什么都不怕。最近《原则》这本书大火,我觉得很多美国人的书是拾人牙慧。

    正因为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所以成圣之路实践起来学无止境。陆澄篇王阳明举了周公的例子:“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知见。”百姓已经安居乐业,文王却还觉得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够。周公是儒家里最大的圣人,自己却不满足,时刻反省自己。“执志如心痛”,“贫困群众是我最大的牵挂”,想到困难群众就像心痛一般无暇顾及其他。当然这种境界不是凭空做到的,还是要在日常生中修炼自己,不要好高骛远。“下学”则“上达”。我私以为“下学”是行,“上达”是知,“下学”和“上达”是一体。不断的在日常生活中“下学”人事,才能“上达”天理。开始行动,那才是知;行动过了,才算已经知道。实践出真知。

    那大概怎么做呢?比如白天觉得纷扰就静坐;觉得懒得看书就看书;这是磨性子的功夫。心性就在具体的事上磨,才能“动亦定,静亦定”。王阳明自己有一句名言:别人都以高考失败为耻,我以高考失败后动心为耻。因为王阳明的志向是做圣人,而不是高考成功这种小目标。再举与朋友相处的例子,相互谦让的就是益友;相互攀比的就是损友;这是待人的功夫。有的人喜欢把别人贬低一档,这就是损友,这种人无法克服自己的私心,也就是胜心、虚荣心、别有用心。

    这里再把王阳明的名言:“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展开讲讲。曾点的故事一直是《论语》里靓丽的风景线。子路言志是“千乘之国”;冉求言志是“礼乐教化”;公西华言志是“宗庙之事”;这些人都是小目标,所以孔子哂之。而只有曾点是“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安贫乐道的“心定”,所以孔子说“吾与点矣”。前面三个人都把自己局限在了有限的游戏中,人生目标就是某个职位。而曾点的人生目标是无限的,是做圣人。不能机械的理解曾点的人生局限于“咏而归”,当把曾点摆上“千乘之国”“礼乐教化”“宗庙之事”时,他也凭着圣人之心做好,孔子知道曾点有这个能力。所谓“苟利国家生死以”。我的一身本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即使我执宰天下,快乐也不过如此平淡。子路和冉有把自己的志向框在了某个职位,有了“意必心”,所以处事强求。最后子路跟卫辄,死于内乱;冉有跟季氏,横征暴敛。

    王阳明上面给陆澄提出了“立志”,接下给陆澄讲“读书”。

    人生有志,则学习有源。圣人学习就像有源之水那样,滚滚流出,昼夜不停,注入大海。而没有源头的水就像一夜骤雨填满了小沟,却终将干涸。所以孔子称赞有源之水就是君子。这个“源”就是道心,由你的志向决定。心中有志,你就可以根据你的志向找到本体书。华杉的本体书就是孔孟之道,阳明心学,孙子兵法,写出来的“讲透”系列令我叹为观止。这几本书对华杉来讲常读常新,时时刻刻于生活中推敲,才有此造诣。华杉立志儒商,所以他读的进去。读书这件事,要是没有志是很难读进去。很多人到处求推书单,买回来就放家里不读,因为他其实对这方面不感兴趣。所以读书成了藏书。其实圣人也是一样的,他不是什么书都读。孟子就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吾取两三策而已。孟子只会力求读透符合大道的两三策。

    这里又有一个误区,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很多人断章取义为不要信书,整天批判来批判去,然后自己也觉得读书挺无聊。孟子的语境后面还有“取两三策”,意思是孟子只读书中精华。王阳明也教你不要死读书,但是王阳明的阅读量远超同期儒生,他儒释道三家读透,才自创心学。学习还是遵循“守破道”的次序。

    世上的书这么多,王阳明取的两三策,就是“致良知”。又回到了朱熹和王阳明之争,朱熹说天下有很多理,有物理、有伦理、有事理,在各个方面“格物”,最后一条一条合起来就是天理。朱熹取的是格物,而王阳明取的是致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然而为学和为道是一回事。“下学”的同时“上达”,就好比炼钢施加诸多步骤的同时,钢变得越来越精纯。炼钢的诸多步骤和钢变得精纯是一回事。步骤越来越多,杂质越来越少。后人玩文字游戏,也就变成了两回事。本质就是通过外界诸多磨练,内心变得越来越精纯。人心之所以有善有恶,是因为内心的杂质——也就是“人欲”——多寡的缘故。所以儒学不是哲学,是行动学,不断地磨去人欲,使人心成为天理般的明镜。

    儒家之学,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人情事变。在人情中体会仁义礼智这些人性初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初心发见于父,是孝;发见于君,是忠;可以推演到日常生活所有的待人接物上。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摆一个精纯的目标在你面前,你也不知道如何做。因为精纯是炼出来的,一步步炼除杂质,就是精纯的过程。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而这“去人欲”,又是靠省察克治,不断地反省自己,捉去私心。也就是孔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这种反省需要在静心中做,好比达摩面壁,所以王阳明强调静坐的磨性子。关于省察克治的功夫,华杉分享自己的心得,就是拿挑别人毛病的习惯也对付自己。

    陆澄同学不但问学习,还问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看看王阳明怎么说。

    对于某些人晚上怕鬼,王阳明的评价是:那是因为他平时不能“集义”,所以心虚害怕;如果平时所作所为合乎神灵,那有什么好害怕。集义出自《孟子》,讲的是浩然之气的集合。朱熹注解过浩然之气每个人都有,就和仁义礼智的四端一样,也就是致良知的结果。道义虽然在每个人心中,但是一定要充实浩然之气,道义才行的出去。无论你怎么大仁大义,只要做了一件愧心之事,浩然之气就会泄掉。举洪七公的例子,“老叫化贪饮贪食,可是生平从来没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人!”洪七公这股底气就是江湖人的浩然之气。不过还够不上儒家的浩然之气,因为他贪饮贪食。儒家的浩然之气讲的是不为利害祸福动心。当然很多人理解不了,这么做人还有什么意思,比如很多人就理解不了我的阅读爱好,那是因为大家的价值观不同。总的来讲,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徐爱的问答那里也讲到心不安的事不要做,从源头上斩断了恶鬼。

    这种归还本源的思维,《论语》里有过一段经典,“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说这段话的背景是卫国王位之争的故事,故事太长,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下,子路就死在这场三代人的王位相争中。凡事开头错了,往后怎么也对不了,不能挥刀自宫,就只能错上加错,在错误上不断加码。

    要养浩然之气,首先是养“夜气”。日间纷扰,夜间宁静,也是一日之中反思的最佳时刻。我们常常在夜里暗下决心,明天一定要干啥干啥,到了第二天早上都不记得。养浩然之气,首先就是不把夜间的志气给弄丢。在夜间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情绪和初心。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多则过了,少则不及,不偏不倚,方为中庸。遭遇各种人情事变,一是面对;二是接受;三是积极处理;四要是处理不了,要学会放下;而不成为情绪的奴隶。书里举了陆澄的故事。陆澄有一次收到家信说儿子病危,陆澄非常忧愁苦闷,难以自持。王阳明却对他说:“这正是用功修养的时候。如果这时不能用功,平时讲学有什么用?父亲爱儿子是人之常情,但天理中也有一个中和适度,过了,就是私意。”人的初心是中正平和,王阳明并不是叫陆澄忍耐,因为再怎么忍,心里也是不平和;心里不平和,发——表现——出来也做不到中庸。王阳明指的是是内心回复平和,你的初心是爱,是要他好,也是要自己好,什么时候变成的怨呢?推演开来,你把浩然之气放在腔子里,自然而然就会居仁行义。

    第一篇读书笔记就写到这里,读到这里最大的心得是“心安”和“心定”。

  • 网络里的管风琴

    作者:阿眉 发布时间:2010-05-02 15:28:45

    网络里的管风琴

    阿眉

        说起来,我能读到《管风琴看听读》这本书,一大半要归功于网络。

        两年前,有一天等人时拿本刚买的《万象》杂志打发时间,翻到《钢琴节花絮》一篇,忽然有个句子让我眼前一亮:“……装饰音是如此重要,它要轻轻飘浮,落得稳妥,要缠绵并且清脆,要跟前后文自圆其说而不突兀……”因曾有数年琴童母亲的经历,多少知道达到这境界需要多么长久艰苦的训练。而且,关于装饰音,那些和女儿一起反复地聆听、唱谱、练习,跟一首曲子缠斗几个月时朦朦胧胧的感觉,作者竟写得那么准确那么美。接着读下去,仍然是对钢琴节上各位演奏家的描写,每个人的个性和演奏风格都跃然纸上。可以肯定,没有演奏经验的人绝无法在音乐技术的层面描述得如此细致入微,而一个演奏家同时写得一手好文章,这样的人如果不是比大熊猫更稀少,至少也是庶几近之。赶紧翻回上一页细看,标题下是马慧元这个陌生的名字。

        倒退个十年八年,新发现一个心仪的作家,想知道她出过书吗?哪里能买到?根本无从入手。然而网络时代就不同了,上网奔赴网上书店,键入马慧元三个字搜索,一秒钟后就有两本书列出来:《北方人的巴赫》和《管风琴手记》,立刻迫不及待地下了订单。其中《管风琴手记》前的作者介绍是这样写的:“马慧元,作家,赴美留学生,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长期为《爱乐》、《万象》、《音乐爱好者》、《南方都市报》等报刊杂志撰写专栏;热爱音乐,爱到无限,弹奏钢琴十余年,最擅长的、最钟爱的还是管风琴,曾从师学习数年。她敏锐的心智对音乐,特别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巴赫的管风琴曲,有着独特深切的体验。”

        更大的惊喜还在一年后,读过这两本书后循例把它们加入我在豆瓣的“我读过”书单,有一天上豆瓣时忽然发现,我的主页上豆瓣给我推荐的书目里有一本《管风琴看听读》,点进去一看,原来马慧元又出新书了——来自服务器和程序的体贴入微,有时候实在比来自于人的更加靠谱。

        买了《管风琴看听读》后,有阵子每天在电脑前读一两篇,同时把文中提到的曲目上网搜音频来听,可喜大部分都能搜到。黑胶唱片和发烧CD虽好,却没这么手到擒来。在相关的背景音乐下读那些灵动优美的词句,对音乐和文字的理解都能更加深切。有时,作为音乐门外汉,还必须去搜一下“赋格”、“康塔塔”等词条来学习一下其准确定义。且听且读中仍有挥之不去的遗憾:如果对音乐再知道得多一点,应该会更准确地理解这锦绣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吧。

        后来在豆瓣上发现马慧元的主页并加了关注。由此常常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她的一些随笔,大部分文字写的仍是音乐,而她网络上的ID,就叫做“管风琴”。

        管风琴是乐器中的古董,我却是通过网络这个最现代化的手段对其从几乎一无所知到初有了解。对于音乐,我顶破天也就算个爱好者,大概一辈子也没办法用自己的手指弹出一个及格的装饰音来。作者所钟爱和描写的管风琴,它的声音和旋律常常是书中所言需要“用耐心收获理解”的。在反复的阅读和聆听中,有些时候,耳机中传来的声音忽然会让人有瞬间的悸动和热血沸腾。还是作者的表达最为生动:“在音乐激发的幻觉中,世界奇迹般地伸展开来,生命里的谦卑和骄傲都展示了真实的面孔,种种坚执、顺服和虚怀若谷,也在世上纷纷各就各位。这些时刻是上帝送给大家多么美的礼物。”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5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值得下载(350+)
  • 速度慢(368+)
  • 愉快的找书体验(533+)
  • 服务好(346+)
  • 购买多(244+)
  • 赞(530+)
  • 小说多(244+)
  • 体验满分(145+)

下载评价

  • 网友 常***翠: ( 2024-12-18 01:57:27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权***波: ( 2024-12-20 09:49:33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方***旋: ( 2024-12-28 18:58:1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堵***洁: ( 2024-12-31 05:53:37 )

    好用,支持

  • 网友 龚***湄: ( 2025-01-05 12:02:14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步***青: ( 2024-12-23 10:33:35 )

    。。。。。好

  • 网友 焦***山: ( 2024-12-18 16:25:53 )

    不错。。。。。

  • 网友 后***之: ( 2024-12-29 02:37:48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谢***灵: ( 2024-12-11 13:04:0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林***艳: ( 2024-12-14 18:29:2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家***丝: ( 2025-01-06 11:30:21 )

    好6666666

  • 网友 石***烟: ( 2025-01-04 01:27:22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冷***洁: ( 2024-12-29 06:44:3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敖***菡: ( 2025-01-08 04:09:17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融***华: ( 2024-12-17 23:10:2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通***蕊: ( 2024-12-30 06:09:35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