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云南青花纹样绘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26

云南青花纹样绘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云南青花纹样绘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精美图片
》云南青花纹样绘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云南青花纹样绘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806968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3-08
  • 页数:304
  • 价格:141.1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26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云南青花在中国陶瓷目前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是我们探索青花瓷器起源,研究中国青花文化谱系生成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对象。云南青花瓷绘艺术的风格朴实豪迈,是大写意画风在陶瓷装饰艺术上的充分展现。从美术史、图像学的角度研究云南青花瓷绘艺术,就需要将其从陶瓷艺术的整体形态中剥离出来,视为一类能够作为绘画史研究对象的图像学资料。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一是其图像内容可以补充云南元明时期绘画史料的匮乏,完善云南艺术史的书写。二是其艺术特征可以彰显云南古代民间绘画生机勃勃的审美趣味和自由灵动的写意精神,表明云南陶瓷艺术的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本书是吴白雨先生潜心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它既是一本画风朴素,格调高雅的绘本类图书,又是一本认识和了解云南青花绘画艺术的美学读物。


书籍目录:

序:白雨青花

瓷上画史:云南青花瓷绘艺术的图像、特征与价值

花草植物编

鱼鸟神兽编

人物故事编

山水风景编

吉祥纹饰编

评论:纹样还原与云南青花文化的复兴

访谈

后记


作者介绍:

吴白雨,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从事云南陶瓷非遗技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云南玉溪窑青花工艺文化研究”等各类科研课题6项。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吴白雨先生画玉溪窑民窑青花,风格自然天成,妙也。

——黄云鹏(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

研究、烧造和复制古代陶瓷是中国陶瓷发展的传统。后代复制前代的作品,这并不是逆流而行,恰恰是推动了历代陶瓷的发展。吴白雨先生投入大量精力把玉溪窑复制出来,恢复起来了,这是尤其重要的一步。

——杨静荣(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吴老师视野很宽,技术全面。他执着于云南陶瓷,非常热爱这片土地,难能可贵。他所复制的云南青花,无论造型、胎质、釉质、青花发色、绘画技法都完美的再现了传统风格,是非常难得的。

——王春城(首都博物馆研究员)

能亲自烧制陶瓷,又能提笔写文章。既有工匠的动手能力,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涵养。吴白雨先生占据了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新高地!

——马文斗(原云南省博物馆馆长)

--

云南青花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是我们探索青花瓷器起源,研究中国青花文化谱系生成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对象。云南青花瓷绘艺术的风格朴实豪迈,是大写意画风在陶瓷装饰艺术上的充分展现。从美术史、图像学的角度研究云南青花瓷绘艺术,就需要将其从陶瓷艺术的整体形态中剥离出来,视为一类能够作为绘画史研究对象的图像学资料。这项研究的价值在于:一是其图像内容可以补充云南元明时期绘画史料的匮乏,完善云南艺术史的书写。二是其艺术特征可以彰显云南古代民间绘画生机勃勃的审美趣味和自由灵动的写意精神,表明云南陶瓷艺术的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本书是吴白雨先生潜心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它既是一本画风朴素,格调高雅的绘本类图书,又是一本认识和了解云南青花绘画艺术的美学读物。


精彩短评:

  • 作者:Sarah 发布时间:2024-01-18 14:46:56

    看晕了

  • 作者:王二又在乱扫弦 发布时间:2019-03-18 15:40:29

    那些曾经能引起骚动的演出,今天都去了哪里呢?是作者被「政治正确」掣肘?还是观众失去了对愤怒的期待?

  • 作者:sillageSolivaga 发布时间:2023-10-30 14:52:25

    装帧设计也特别用心。云南青花的胎土和青花料都取自本地,青花色料锰铁杂质含量较高,发色暗蓝,釉色青灰…于是封面内饰的主色调与此有关。纹样图案分花草植物、鱼鸟神兽、人物故事、山水风景、吉祥纹饰五编呈现。部分纹样勾起了小时候外公带我去一些云南本地窑买碗、罐的视觉记忆。

  • 作者:小仔 发布时间:2019-06-04 18:09:41

    讲述了一个警察听从领导命令帮新总统寻找谋杀前总统的凶手,寻找过程中,他一步一步从群众的反应发现了问题,一点点发现这个国家的黑暗。但是他却无能为力,无法帮助“凶手”,最终他无法忍受,辞职去寻找真正的凶手。

    【书虫1级no.13】

  • 作者:优柔寡断 发布时间:2015-09-26 11:38:54

    形同儿戏的宫廷斗争以及越发令人讨厌的人设。

  • 作者:风独 发布时间:2013-03-22 22:14:54

    同一模式的的而研究,略显乏味


深度书评:

  •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音乐迷局(文 / 曹利群)

    作者:雅众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03 17:49:15

    我的戏由我开场,我是它唯一的演员;

    当它落幕时,我是它唯一的观众。

    ——安东尼奥·波尔基亚

    无论就个体还是整体而言,人都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这个核心观点贯穿了昆德拉的全部作品。法国传记作家让·多米尼克·布里埃在

    《米兰·昆德拉:一种作家人生》

    一书中,开宗明义地给出这个结论。就在人们辨析他是作家还是小说家身份的时候,昆德拉早就做了自我认同。对他来说,作为一个小说家已经超越了践行一种文学体裁,而意味着“一种责任,一种睿智,一种立场;一种排除了任何同化与某种政治、某种宗教、某种意识形态、某种伦理道德,某个集体的立场。”(《被背叛的遗嘱》)因此,布里埃在构架这本传记时,独具只眼地关注到

    昆德拉创作背后的音乐逻辑

    。由此入手,便不容易掉进昆德拉不愿意让人们落入的陷阱。

    二重奏、四重奏与复调

    早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写作之始,作者就在自序中说,这本小说是一首

    关于灵与肉分裂的伤感二重奏

    。这以后,在他的多部长篇小说中,四重奏、复调、主题与变奏等音乐术语不断地被引入。实际上,在作家关注历史和个人,艺术与意识形态,存在与遗忘,叙事和抒情,风格的轻与重等不同角度时,背后的逻辑基础都与二重奏的逻辑暗合。即便是某些为人诟病的情色场景,也混杂着天真与猥亵、诱惑与反感等既对立又混杂的情绪。

    和很多先锋小说的信马由缰相反,昆德拉的这部声名大噪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却采用了十分严谨的结构。由此联想到

    室内乐中的四重奏

    。书中四个主要人物可以视为四重奏中的四种乐器的代表:托马斯代表第一小提琴,特丽莎是第二小提琴,萨宾娜是中提琴,弗兰茨是大提琴。

    四个人物宛如四件乐器,随着故事的推进,穿梭在作品当中,互为性格的衬托。

    虽然托马斯和特丽莎之死在第三章中已经提到,而在后面的几章里,又由次要的主题转为主要的主题。托马斯窗前凝视和萨宾娜的圆形礼帽仿佛是基本的动机,在小说中不断的重现,每次重现的意义却又各不相同。章回题目当中两次提到的轻与重、灵与肉之间的关系,暗示了永劫回归这样一种隐含的视角。他引入公元前六世纪巴门尼德提到的那个难题:世界似乎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与黑暗,优雅与粗俗,温暖与寒冷,存在与非存在。若真是这样判断的话,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分实在是简单幼稚。于是昆德拉这样回答我们:

    “如果永劫回归是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但这仍然是个疑问。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灵肉的对立是最神秘,也最模棱两可的。昆德拉在小说中就用这样的哲言直接挑明了问题的难以索解。

    1909年,昆德拉的父亲卢德维克成为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学生,之后开启了他的音乐生涯。1934年,米兰·昆德拉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钢琴与作曲。也曾经为钢琴、中提琴、单簧管和打击乐写了一首四重奏。正如他在《小说的艺术》中所叙述的那样,这首四重奏的结构预示了他未来小说的结构,即由七个部分组成的复调,多个统一的主题,将乐曲内容与异质风格连接在一起。1960年代后,虽然他成为小说随笔作者,似乎割断了与音乐的联系。然而正如布里埃所说,音乐出现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不仅涉及内容,更涉及形式。昆德拉在1984年也向贝尔纳·皮沃表示,

    “我背叛了音乐,可当我构思我的小说时,某种音乐的东西始终在我的头脑里。”

    与大多数同时代的小说家不同,昆德拉经常是

    “听见小说”

    。他的大部分小说都符合一种音乐原则-

    复调

    :相对于主调音乐一个声部是旋律,其他声部都是伴奏,复调是几个同时发生的人声或器乐声部对位性地(清晰地同时述说两件事)结合在一起的音乐。从小说创作伊始,昆德拉就很在意小说创作新的方式。到了《笑忘录》,他终于创造了他所寻找的复调方式。

    就是说,作品的每个部分都向前面的部分投射出新的光亮,而只有在最后一部分,才赋予全书的完整的意义。

    自此以后,复调成为了他小说的基本结构。《玩笑》中,主人公卢德维克的复仇构成了全书的主线。围绕着这个情节,纠缠着相互关联的人物。每个人物都会在一个和多个部分以独白的形式呈现。直到最后,才把卢德维克、亚罗斯拉夫和海伦娜三个人合在一起,构成了全书唯一的

    “合唱”

    。这种不对称的结构有助于在不同的“光线”下,展现人物的不同性格。以卢德维克为例:对于他的描述“在充足的光线下——从内部也即他自己的独白,和外部也即他人的独白中被照亮。”每个人物都被一定强度的光线,以不同的方式被照亮。在一次和友人的谈话中,昆德拉透露了他所谓的小说的炼金术。就是在相同的叙事中,讲述好几个故事。而这些故事不由人物、也不由因果关系相互联系,而是各自构成一种文学体裁,包括随笔、叙事、自传、预言和梦。把这些看似不协调的元素统一起来,让它们最终成为一个文本的整体,这是小说复调另外一个层面的魅力。

    主题与变奏

    在《小说的艺术》中,昆德拉格外关注到塞万提斯,自他起,很多小说家都在尝试

    打破叙事的线性结构

    。作为另外一种叙事方式,昆德拉采取了主题与变奏的写法,在更普遍的文学意义上来理解和使用这个术语。在音乐中,主题即是将旋律的某个片段作为原型,继而在旋律、和声、节奏、调性、音型和织体的某方面或几方面进行发展变化。这个过程即为变奏。在与诺尔芒·比隆的谈话中他这样表达到:“

    我始终力图以音乐原则来充实史诗原则。

    以《告别圆舞曲》为例,在小说结构的底层,一个带有悬念的、史诗般的故事逐步展开。第二层是一种音乐构思,某些动机不断重复,变化,改变,回转,几乎每句话都能在小说的另一个地方找到它的反射,变体,复制和回应。”《笑忘录》一书当中,昆德拉脱开小说的叙事,竟然谈到和晚年的父亲在散步时讨论的音乐问题。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人家用手指着贝多芬第111号奏鸣曲的谱子,试图用并不清晰的口齿告诉昆德拉:晚年的贝多芬对变奏曲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昆德拉在《笑忘录》中写道,粗看起来,这好像是所有曲式中最肤浅的一种。充其量不过是技巧的卖弄。与其说它适合于贝多芬,不如说更适合于一个花边儿匠人。但贝多芬在其中灌注了他最完美的沉思。把它变成了一种最杰出的曲式。

    《笑忘录》的第六章中,昆德拉直言不讳地告诉读者,他这本书是以

    变奏曲形式

    写成的小说。书的各个部分串联在一起,就像步步深入的旅行,导向一个主题,一种思想,一个唯一的场景。其意义却消失在远方。实际上,在这部关于女主人公塔米娜的小说中,无论男主在不在场,都是为塔米娜而作的。她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也是主要听众。其他的故事不过是她的故事的变体,像镜子一样,从不同的角度折射了她的生活。一个主题就是一种对存在的探寻,昆德拉如是说。这部小说建立在几个根本性的词汇之上,就是遗忘、笑、天使、力脱思特和边界。在小说的进程当中,这五个主要的词语被分析、探究、定义,重新定义,并因此转化为存在的范畴。此外,有的主题又会细分为动机。例如《生活在别处》中的“冷”。开始写这部小说时,昆德拉隐约知道雅罗米尔会因为受冻而死。这不是一种象征,而是一个固执的想法。所以他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冷的概念伴随着整个叙事。作为动机,“冷”在这部小说里被反复了好几次。这就是音乐构思。

    有了某个动机,然后这个动机在变奏中不断被重复,每次重复的方式又有所不同。

    流亡是昆德拉小说中的另一个基本主题。于是记忆与遗忘,远行与回家就是这个主题的双重变奏。

    昆德拉本人离开捷克之后,这一主题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告别圆舞曲》中,雅库布移居国外,流亡主题就已然出现。布里埃指出,在《笑忘录》一书中,塔米娜就是一个流亡的捷克女人。她时刻注意唤起自己的记忆,不要遗忘了祖国。而她死去的丈夫,就是祖国的化身。至于接受了她的法国,对她而言似乎没有任何实质的意义,充其量是投射记忆的一种布景。在现实生活中,出于某种私密、隐蔽的原因,昆德拉始终没有选择回归。尽管回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昆德拉也举了几个反例。比如雨果流亡19年之后还是回到法国,索尔仁尼琴离开苏联,20年后也回到了人生的出发地。但是在拒绝回归的艺术家当中,昆德拉特别举出了斯特拉文斯基的例子:这位作曲家一生都在不同的国度游走,既有艺术,也有历史迫使的原因。而最终在音乐中找到了自己唯一的祖国,唯一的归宿,唯一的家。布丽埃套用了昆德拉的这种总结,认为昆德拉自己的做法也属于用艺术的回归取代国度的回归。他要求确认的身份既非出生国捷克,亦非移居的法国,而是个体身份的认同,这就是小说家。至此,主题已经升华,超越了遗忘与记忆,远行与归家。布里埃看到昆德拉流亡中的两重性:一是对失去的天堂的思念,另一方面是对故乡的恐惧。对于流亡者而言,故乡已经成为了没有自己位置的地狱。而在我看来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故乡文化传统的断裂。捷克文化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就消弥不见,这造成了他和故乡情感的必然断裂。“反讽、自我嘲讽、卡夫卡、好兵帅克,通通都不见了。”于是昆德拉在自己的作品中,重建或者试图恢复捷克文化的本质。即便是他用法文创作的小说,也依然有捷克文化的底色。

    主题之外

    如此频繁地在小说中涉及音乐的作家并不多见,用音乐的结构来构造小说更是罕有。

    在昆德拉眼中,音乐也是一种小说的叙述。

    在玩笑的第四部分中,作者突然用很长的篇幅来描述南莫拉维亚音乐的历史特征,与前后的情节几乎毫无关系。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主题之外的插部·布里埃试图解开这个谜。在书中,昆德拉穿上了雅罗斯拉夫的外衣,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南摩拉维亚的音乐传统和文化掌故。指出这些巴洛克音乐的大小七度、上行音阶与古老的瓦拉几亚音乐完全相反,后者是用增四度音程、希腊的吕底亚调式写成的。这种调式与和声的独特性向西方的音乐传统发起了挑战:以小调开始以大调结束。昆德拉尤其看中摩拉维亚民歌,他借用巴托克的说法:民歌或民间仪式是一条历史的地下河,它保留了许多被战争革命和残酷的文明毁掉的东西。使我们能够通过这条隧道遥望那遥远的过去。所有浪漫主义的诗人和作曲家都是在作品当中表达自己,而民歌却把人民引到了一处。昆德拉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钟乳石。年深日久,一点一点地形成新的纹样和新的状态,民歌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每个时代的歌手都增加一些新东西。然而这些无名的创作者,却永远的消失在这些民歌的背后,这让昆德拉感到深深的惋惜和遗憾。收割的歌、忏悔节的歌、圣诞节的歌、翻草歌、跳舞歌、葬礼歌甚至情歌,他们都是集体仪式的组成部分。只有在这种集体仪式当中,民歌才具有确定的位置。悖论在于,资本主义摧毁了这种集体的生活方式,社会主义绑架了这种方式。从而使民歌失去了本色。布里埃概括地说,作为欧洲最古老的艺术门类,这些音乐远远不是某种副现象,

    它在昆德拉的作品中是一种指南针

    ,看似可有可无,却埋下一个文化的背景和一条思想的脉络。

    数字七

    前面说过,昆德拉最初的主要小说都是七个部分。这让人联想到,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作曲家所写的晚期四重奏。

    他们突破四个乐章的旧有形式,而写成七个乐章。贝多芬第131号弦乐四重奏就是最杰出的范例。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特意提到了贝多芬最后一首弦乐四重奏,也就是F大调第135号创作的故事。透过戏剧形式不断建构紧张感,不断突破和超越、不寻求调和、疏离孤绝的贝多芬,竟然在生命的最后时分写下这首本质是喜剧的作品。如同他的第八交响曲,音调充满了笑声和讽刺,让人想到海顿和莫扎特。这笑声自然非比寻常,甚至难以定义。并非完全无忧无虑。有点像老迈的舞台的丑角,最后的鞠躬幕后,微笑着自嘲地走下舞台。现实生活当中的欠债还钱,这样一个戏谑的动机让他写了这样一首作品。必须如此吗?必须如此,必须如此。掏出你的钱来。这首卡农让他解决了F大调四重奏终曲的问题。必须如此吗?这个乐句为基础的庄严的影子,让音乐具有玩笑的一部分。看穿了,分明是喜剧的悲剧修辞。就像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在《暴风雨》中,莎士比亚让普洛斯彼罗把他的魔法道具抛到海中,就此与他的艺术道别。贝多芬的最后乐章甚至没有道别,早先已开始新的交响曲和五重奏。他没有预料到最后的死日,直到鹅毛笔从手中滑落。在众多追随贝多芬的作曲家中,一些人想要仿效其最后慢乐章的庄严与深刻,却鲜有人认识到F大调弦乐四重奏末乐章的意味。似乎没有人通过贝多芬最后的作品来探寻回望莫扎特传统的可能性?借助于这个传统,最严肃的事情最终能以并非庄重或矜持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昆德拉所说的,

    这里有一个戏谑与沉重,重与轻的转换。

    当乔叟笔下的特洛伊罗斯被杀害时,他那如释重负的灵魂,快乐地旅行到第七个天体(数字七)。他在那里俯瞰着地球:

    终于,他遇刺身亡,

    他的目光凝视下方。

    他的内心嘲笑着深沉的悲哀,

    因死神如此迅速的降临而哭泣。

    (本文原载于“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https://mp.weixin.qq.com/s/9-x9FlmMBJF4L78-DA1pDA

  • 很喜欢啊

    作者:奔跑的贝壳 发布时间:2011-12-26 22:20:03

    简单易懂,刚刚开始接触景观设计的人看毫不费劲。虽然读得断断续续,但是因为内容简单而且插图很丰富,记得挺牢,真正做设计作业的时候不见得都能用上,但是思维的大方向一旦有个框架,和别人表述设计思路的时候就显得有底气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8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6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速度慢(373+)
  • txt(422+)
  • 好评(516+)
  • 下载速度快(114+)
  • 愉快的找书体验(436+)
  • 体验好(126+)
  • 实惠(665+)
  • 书籍完整(66+)
  • epub(184+)
  • 无漏页(528+)
  • 无盗版(102+)

下载评价

  • 网友 权***波: ( 2024-12-16 13:21:5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曾***玉: ( 2024-12-28 11:59:01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沈***松: ( 2024-12-24 00:56:18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习***蓉: ( 2025-01-01 05:42:20 )

    品相完美

  • 网友 方***旋: ( 2024-12-23 18:20:4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宫***凡: ( 2025-01-06 05:13:2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温***欣: ( 2024-12-22 14:53:06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隗***杉: ( 2024-12-25 10:41:17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车***波: ( 2024-12-10 19:05:0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