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了然 建筑风琴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一目了然 建筑风琴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展开这本风琴书,69座世界知名建筑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在我们眼前。从公元前1万年的土耳其贝克力巨石阵,到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中国的长城,再到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作者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大小和角度,巧妙地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长长的画卷。每座建筑有精炼的文字说明,画卷的背面介绍了18种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可以从中一窥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露西·达泽尔(Lucy Dalzell)
英国自由插画师,毕业于普利茅斯大学设计学专业。做过出版、广告、编辑和很多和建筑艺术有关的工作。她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城市的建筑和环境。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展开这本风琴书,69座世界知名建筑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在我们眼前。从公元前1万年的土耳其贝克力巨石阵,到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中国的长城,再到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作者通过调整建筑物的大小和角度,巧妙地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长长的画卷。每座建筑有精炼的文字说明,画卷的背面介绍了18种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可以从中一窥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精彩短评:
作者:徐宝强 发布时间:2023-12-24 23:08:28
一批小短文,基本都是同一个范式:时代的局限性造成了一些错误的判断,并开启了新的突破性发现。真实的历史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但可能也不是写下的这样。
作者:光影里的小蘑菇 发布时间:2020-02-09 23:12:12
请标注上架建议:成功励志…
作者:就是杯杯姐姐了 发布时间:2021-08-23 11:16:02
非常美的一本书,画的是真的美,但不像一本书,真希望以后有机会带着这本书去打卡。
作者:涵湘宁 发布时间:2010-04-30 07:59:31
啊!这本书,算是我童年唯一留下的珍藏了……唉,小时候那么多好看的童话呢
作者:青狐蛮妖 发布时间:2023-04-26 23:06:02
形式有新意,内文是一张风琴折页,正面描绘从古至今的知名建筑物及简介,图画中将这些建筑物都衔接串连到一起,背面讲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流派的知识。
作者:云开酱 发布时间:2023-03-14 14:02:59
第一次见到这么设计有趣的书,展开得有一两米。正反面都有彩绘和小知识点,很棒!
深度书评:
读后感+简短的Exposé
作者:三狗大将军 发布时间:2018-03-03 07:25:38
感受:
1:我觉得翻译得不太好,很多句子显得冗长乏味,反而得让人再三思考是什么意思,一是影响阅读内容,二是影响阅读兴趣。有给我带来启发的部分,却无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记住,我想这可能就是内容好而翻译差带来的结果吧。
2:这一类的书看了好几本,看到现在,渐渐明白我的咨询师对我做的是什么。梳理情绪,不仅仅光是听你倾诉,而是追寻你过往认知的由来。借着对过往认知的再一次质询,你终于明白了性格里别扭的地方在哪里。
3:西方人写这类书像写论文,提纲很清楚,我可以做篇expose出来,方便以后随时翻看需要的地方。
4:其实还是蛮有启发的。比如说,教我如何分辨自己的意见是否片面、我的态度是否偏激,教我如何分辨善意的批评、如何接受批评,如何理解别人的偏激与反应过度,等等这些问题。算是一本关于情绪的概论,而周慕姿的同名书《情绪勒索》更多是站在华人文化的角度,探讨成长过程中亲密关系里的情绪勒索。《被讨厌的勇气》是在哲学的角度来探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以此来提醒,不要介入别人的课题,借着这个提醒,才能避免情绪上的勒索。周慕姿的《关系黑洞》可以说是展示了情绪勒索会造成的后果。每本书的侧重点不同,而这本书,算是一个全面的入门概论,还是值得去了解的。
Exposé
1. 理论
1.1 情绪勒索下的过度反应
1.2 辨识情绪勒索
1.2.1 理智的左脑和情绪化的右脑:
P19
左右脑的联系越强,我们才能越平稳度过情绪爆发期,并对情绪做出处理,最终用对当事各方都有利的方式解决问题。
批注:情绪激动的时候,左右脑的连结不太通畅,理智被关闭,因而做出的反应也多是过激的。但是这一点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逐渐加深连接。
1.2.2 我们需要的是安抚而不是责骂
P23
遗传因素、脾性和环境因素都对孩子感受到的压力有影响。但是,处于恼怒或者反抗情绪中,无法受到安抚的孩子只能长期处于压力的状态。情绪膨胀到无法忍受的时候,就会情绪低落(Krystal 1988; van der Kolk, McFarlane, and Weisaeth 1996)。让自己变得麻木或者完全无视压力是一种能让情绪低落的人恢复正常的策略,可是如果这样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不会将主管思想和感觉的两个部分联系起来。
批注:其实就是情绪多到孩子无法忍受或无法处理,孩子可能会选择切断自己感知情绪的能力。久而久之,左右脑的两部分的连同,就不那么容易连结了。外在显示出的这个孩子的个性,就是内向、情绪不外露。
P24
刚发现男友对感情不忠的时候,她满心焦虑。然而她却没有去了解自己情绪的来源,而是选择无视,完全忽略掉自己的感受。
……
以后,她就会明白,自己是怎样掩盖了那些情绪,而这些情绪本该用更加理智的方法去表达、发泄出来。掩盖情绪造成了一切都尽在掌控的假象,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麻木让人没有知觉,因此我们也无法处理那些本该重要的问题。虽然隐藏情绪看起来没有让情绪爆发出来那么有破坏性,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我们大脑中主管思想和情感的两个部分都没有联系起来,我们也就无法全身心地面对整个境况。
批注:也就是我了。
1.2.3 勇敢正视被勒索的情绪
P25
每一次跟关心你的人谈论你的感受,每一次从不同视角去考虑情感问题,都是在为左右脑创造新的神经回路(D. J. Siegel 1999)。
批注:这就是学习的方法,要长期练习。回避、或是依循以前习惯的处理情绪的模式,注定会失败。
P26 办事合理却不讲情面,不会让你有幸福感、满足感,反而经常酿成情感关系中的问题。
批注:要讲道理、讲对错,也要讲慈悲。
> 你生气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以下的感觉:
> 恐惧 恼火
> 激动 焦虑
> 惊骇 被背叛
> 痛苦 暴躁
> 失望 心烦
> 恼怒 泄气
> 无助 心怀恶意
> 生气 嫉妒
> 失落 紧张
> 愤愤不平 悲观
> 愤怒 恶心
> 焦躁 紧张
> 凶狠
> 你高兴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以下的感觉:
> 满足 愉快
> 喜悦 欢乐
> 欣喜 兴高采烈
> 热情 兴奋
> 快乐 欢喜
> 精力充沛 自豪
> 满意
> 你觉得满足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以下的感觉:
> 心怀感激 平静
> 幸运 有思想
> 轻松 安慰
> 你受到了伤害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以下的感觉:
> 被欺骗 被击败
> 受到了约束 被抛弃
> 被忽略 被遗忘
> 被冒犯 被孤立
> 孤独 被否认
> 被迫害 被轻视
> 被冷落 心烦意乱
> 你觉得自己不够优秀的时候,可能还会有以下的感觉:
> 被削弱了 无助
> 没有能力 自卑
> 悲观 无力
> 无价值
> 问问你自己,是否还记得自己有以上某种感觉时的状况。贝斯·雅各布斯医生(Dr. Beth Jacobs 2004)提出,你闲暇的时候,去体验以上各种感觉,并将它们记录下来,这是了解这些情绪的最好方法。
批注:方法论
1.3 抛开情绪记忆
P38
1.4 父母的价值观和期望值
1.4.1 借鉴
1.4.2 父母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P40
即便两个人的文化水平、宗教信仰、社会经济地位和邻里关系等都差不多,他们的基本价值观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都可能不一样。
批注:的确是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因此包容人的差异性,才是非常重要的。
P41
卡梅伦认为,那些家庭看不起像他这样靠苦力谋生的家庭,他看到,那些暴饮暴食的小孩子长成了要求不断的顽劣少年,他们挥霍无度,不懂感恩。这些礼物让玛丽莎感到满足,却让卡梅伦感到恐慌。两种反应都是基于他们各自童年时所形成的价值观。
批注:卡梅伦和玛丽莎是夫妻。玛丽莎从小就有很好玩的玩具,而卡梅伦是穷苦家庭出身。玛丽莎给他们的孩子买了贵的玩具,因为她根据自己的经验,她觉得这些玩具能带给孩子幸福感。但是卡梅伦也是根据自身经验,他见多了富裕家庭的小孩长成大人的样子。所以他觉得孩子小时不应该拥有高级玩具。其实他们两个都没错,对吧,而且也都是根据自身经验得出的结论,所以也不是为了争对错而说谎。这是我们要学会的一点,就是容忍这样的差异性的存在。
1.4.3 质疑父母的价值观。测试一下你对自己的了解有多深。
P45
回忆一下你从小到大所在的家庭,用你想到的第一个念头来完成以下的句子:
第1部分
●想到我的父母,我最尊敬母亲的……
●我最尊敬父亲的……
●父母的婚姻中,他们做得最好的/掌控得最好的是……
●我母亲最令我感到难堪或沮丧的是……
●我父亲最令我感到难堪或沮丧的是……
●在父母的婚姻中,最令我感到不快的是……
●如果我能改变母亲的一个特点,我最想让她变成……
●如果我能改变父亲的一个特点,我最想让他变成……
第2部分
现在,回答以下问题时,请在上一部分关键语汇下画线或标注着重号:
●在你自己身上,以及对你而言至关重要的情感关系中,你有没有发现过以上所述的特性呢?
●请写下你认为自己与父母相似的优点。
●请写下你认为自己与父母相似的缺点。
●近期发生的哪件事让你想到了这个缺点?
●这种情况通常会让你做出过度反应
批注:方法论
1.5 情绪的“好抽屉”和“坏抽屉”
1.5.1 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
1.5.2 不要开启情绪记忆的“坏抽屉”
P51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观念相当片面,那你可能正处于偏激的情绪。我们的情感关系并不是“全好”或“全坏”的。有时候,你发现自己采取了“要么全部、要么没有”的态度,那也就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偏激的状态中。当我们认为状况“全好”或“全坏”时,我们也就打开了记忆的“资料库”,找到了一副让视野变得狭隘的“眼镜”来看待事物。即便是我们最讨厌的人,他们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即便是最乐观的情境,也会有诱发消极因素的事物。当我们看待事物的态度倾向于一个极端时,就可能已经偏激了。不接受他人的观点只会强化自己这个极端的态度,让我们看待事物的视野受到局限。这时候,我们自认为是恰当的、合情合理的反应,其他人却认为是反常的。
批注: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是片面的;不接受别人的观点,会让自己的视野受到局限。
P53
偏激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个性却反映了我们的内心。
批注:看着这句的时候心里嗖嗖一冷。对这句话我想断章取义:偏激的时候谁都有,但善良这个东西可能真的是天生的,年轻时不易有,年纪大了却不一定能长出来。
2. 诱因
2.1 忌妒
2.1.1 每个人都可能“希望别人不好”
2.1.2 我们为什么会嫉妒
2.1.3 家人间对爱的占有和争夺
2.1.4 工作中令人窒息的竞争
2.1.5 怎样化解忌妒
P64
我们身处情境之中,通常会忘了顾全大局,而只关注眼前的局势。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够重新建立自己的立场。
批注:所以说,任何时候都要怀有一颗谦卑的心啊。承认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认识可能是错的、可能是片面的,永远不要怀疑的,就是事实永远有第二种可能性。
P65
正确地看待事物会帮你恢复冷静。记住,当你受到威胁时,你的杏仁体就被激活了。如果你还沉溺在过去的情绪记忆中,那你就不可能不受干扰地看待当前的局面。
批注:所谓“太入戏”,“反复入戏”。
2.2 排斥
2.2.1 被排斥是群居动物最大的痛苦
2.2.2 幼时被排斥的经历
2.2.3 失恋时最令人痛苦的被拒方式
2.2.4 怎样处理被排斥的情绪
处理被排斥的感觉
归属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被人排斥的遭遇会让人感到难受甚至痛苦,但那只是暂时的反应而已。被排斥之所以让人感到痛苦,是因为这让我们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可爱的。要记得,杏仁体让我们经历的痛苦程度远比当前情况所引起的痛苦要深沉。但我们若是将思想和情感联系起来,这种痛苦就会减弱。请思考以下问题:
●这种排斥真的表明你是没有价值的吗?
●你知道别人做出排斥你的决定背后的所有缘由吗?
●遭遇排斥的时候,你是不是沉浸在以往失去了很重要的事物的记忆之中?
●这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感觉增加了你的痛苦吗?
重建观念
一旦被排斥的痛苦感觉消失,我们就能去思考真正的损失是什么。首先就是要重建你的观念。请思考以下问题:
●你是不是把你追求的人或物看得太过理想化了?
●这次事件是不是让你认为,你永远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生活总是在往前走,你能否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要达成这个梦想,你能做什么?
批注:整章我都觉得很有用。因为与人相处中太容易受到排斥了。
2.3 批评
2.3.1 “自恋”的本质是不自信
2.3.2 分辨恶意的批评
P84
自尊和自信是人的天性中比较脆弱的部分,很容易被摧毁。那些被人轻视的人只要看到别人也遭到轻视了,他们的心理就会平衡一些。只有责备并贬低他人,他们的自我感觉才会好起来。他们是在重现自己被视作无能的情境,不过这一次,他们扮演的是相反的角色。
批注:来祭奠一下我所受的人身攻击。
2.3.3 分辨有用的批评
P86
家庭和工作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因此我们也要随之做出改变。有时候,你将别人对你的评价当成是恶意的批评,而实际上,这个评价是在要求你做出改变。批评你的人实际上是提醒你关注环境的变化,并且也是在暗示你他需要你为他做出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要太过坚持你习惯性的行为,而是要更关心终极的目标。如果你希望这段关系继续维持下去,或者困境得以解除,那你听到的信息确实是一次让所有当事人变得更好的机会。
2.3.4 避免对自我的挑剔
P89
如果你陷入了无尽的付出的怪圈中,你就会无法忍受任何抱怨。事实上,你付出的比别人预期的要多得多,而且这也让你自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果你的负荷过重,你最需要的就是别人肯定你的努力,并给你机会让你补充能量。可能你会怨恨那个给你超负荷压力的人,以及你花费了巨大努力却还否认你价值的人。
批注:想起了总是抱怨的爸爸。
2.3.5 深思熟虑后做出回应
正确地理解批评:
●别人对你的评价是只针对你没有为他人做好的某一件事,还是针对你当时所做的所有事?
●这个人是要求你改变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局面,还是你从他的话里听出了自己将会被取代?
●你真的认为自己完美无缺,从不犯错吗?如果你承认你对遇到的问题感到棘手,这对你来说是不是意味着自己毫无能力?
●你是不是对别人的批评只注重解释和证明,而不是将别人对你的评价看作你以后进步的动力?
如果你太过注重解释和证明过去发生的事,那你就不会去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如果你只注重谁对谁错,那你也就无法领悟能帮你改善生活的教训(Stucke and Sporer 2002)。
批注:嗯,记住了。
2.4 控制
2.4.1 控制权带给我们安全感
P94
测试2:发现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在你的笔记本或日记本上写下以下问题的答案,同样,花尽可能多的时间,用尽可能多的纸张。
●你现在的生活中面临着哪些挑战、压力,你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你为这些职责担心、忙碌要花费多长时间?
●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让你开怀大笑,感觉精力充沛?你一周花多少时间做这些事情?
统计一下,你所面临的挑战和让你补充自己能量的机遇的比例。你认为,为了对抗那些压力,你是否花了足够的时间去补充能量?如果没有,请回答以下的问题:
●如果你寻求帮助的话,是否有人帮你来承担这些压力?
●你是否有机会委托他人却很难做到?
●你会不经询问就主动承担别人能够承担的责任吗?
●你觉得很难先顾及自己的需要,再考虑别人的需要吗?
●你是否对太多的要求做出了肯定的答复,却无法全部做到?
●向他人求助让你觉得难受吗?如果是,想一想为什么不愿意向他人求助。
●你不想欠别人的人情。
●你不想让别人认为你能力不够。
●你无法忍受被人拒绝的感觉,因此你认为最好还是别开口。
●你不相信你身边的人能够帮你。
●你认为要靠自己的能力去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
●你从来没有用过省事的办法来摆脱困境,这一次也不想这么做。
●如果人们真的关心你,那不用你问他们就会来帮忙。
●你只是很难开口向人求助。
只有明白了寻求帮助是正常的行为,并且重新估算责任跟恢复精力以避免疲劳的比例,这样你的心理才会完全恢复健康。当你心理或生理上感觉疲乏的时候,你就会把别人的批评当成严厉的苛责。记住,某些难s听的话其实是在提醒你要做出改善。如果你的心态是平衡的,那你就更能够明白这一点,并做出合理的回应。
批注:如何恢复心理损耗。
2.4.2 没有控制权下的不堪重负
2.4.3 和亲密的人争夺控制权
2.4.4 为避免冲突放弃控制权
2.4.5 找到权力的平衡
P106
控制权遭到威胁的时候,我们若做出了过度反应,并完全进入“生死存亡”的模式,就会伤害到那些我们在意的人。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控制权提出质疑以缓解心中的焦虑感,那就放弃了对局面的控制,并且变得非常依赖他人。
3. 环境
3.1 工作中的情绪勒索
3.1.1 情绪爆发的巨大代价
3.1.2 寻求被接受和归属感
3.2 家庭关系中的情绪勒索
3.2.1 情绪压抑的巨大代价
3.2.2 学会主动寻求帮助
3.2.3 为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
P122
●要将你的目标牢记在心间。冷静地开始跟人对话,对不同的意见有容忍之心,这让你能够处理任何棘手的问题。还记得在第2章章末做的那些跟人交流沟通的测试吗?如果别人述说的事情没有触及你,那你就更容易参与,并表示你的关切;但如果别人抱怨说你做过的什么事伤害到了他们,那你就很难平静地听他们说完。想要为自己的过度反应承担责任,那就不能只关心自己,而是要关心那个你想与之修复关系的人。如果你能够不打断对方的话,听他说完,能够对对方所表达的感情表示理解,你就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开了一大步。
4. 对策
4.1 化解情绪勒索
4.1.1 从生理上的变化开始
P124
能够记录下身体的变化对你控制过度反应很有帮助。每次你的头脑发现对你的威胁时,这个信息会传遍你的身体。越早发现自己即将失控,就越能够控制自己的言行。
4.1.2 先冷静下来
4.1.3 质疑自己的观点
P128
一旦用“全好”或者“全不好”的眼光看待事物时,那我们的态度就偏激了。
P129
在偏激状态时做出的判断是不可信的,它们都是片面的、极端的。如果你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而停止了偏激的行为,你就会自己冷静下来,而不会因为那些片面的、不准确的“事实”而使自己恼怒、激动不已,这样才能获得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4.1.4 四个步骤扭转局面
P132
要提醒自己,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这样做能够让我们避免因情绪爆发而做出的冲动性行为。
P135
如果我们试图夺取控制权,用我们的能力让别人给予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就会让我们在乎的人跟我们产生隔阂。因为只顾着追求控制权,所以极少产生同情怜悯和关爱他人的想法。
4.1.5 冲动性行为VS理智行为
P137
只有确认自己没有太过激动、兴奋或紧张,观念没有过于偏激,这时你做出的反应才是安全可靠的——既考虑到了你自己,也关心了你在乎的人。
4.2 预防情绪勒索
4.2.1 你的思维决定你的判断
4.2.2 挑战旧的情绪记忆
P144
回顾痛苦的情绪记忆是令人难以忍受的,但如果想要减少“潘多拉的盒子”里那些“诅咒”的魔力,这却是必要的。即便我们想要一笔勾销或忘记它们,但我们感觉自己很脆弱的时候,这些记忆还会重新潜回到脑海之中。在我们有疑虑或挫败感时,情绪记忆就自动复燃了,而我们自己都还没意识到。我们越是了解“潘多拉的盒子”里的东西,就越容易发现过去的情绪及其起源,也就越容易摆脱那些记忆的控制,并判断出该怎样“用力关上盒子”。
心理治疗是探索并质疑那些旧观念的一种方式,但你自己也可以采取行动去探索。
我们认为自己被人孤立或辱骂的时候,确实很容易生气,但一直为此而生气只会使你产生对自己的怀疑,并且不再愿意去相信别人。所以,与过去讲和要更好。
P146
与过去讲和,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按照错误的观念去思考问题,而是要承认,事情没有往好的方面发展总是有某种缘由的。
……
虽然羞耻感和怒火会被掩藏很久,但当相似的情境触及了相关的情绪记忆时,这种羞耻感和怒火仍然会爆发出来。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孩童时代的无助感、愤恨和失望也会接踵而至。
P148
当我们有机会去质疑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我们每个人都有充分的理由去审视过去。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才能明白这只是一点小事,不值得长期记在心里。即便你认为过去的行为确实应该受到责骂,难道你不认为把这种责骂放在心里太久了,是应该放下的时候了吗?
批注:嗯,我都会努力去做的。
4.2.3 让未来而不是过去决定你的现在
批注:这一小段就和《当下的力量》以及《被讨厌的勇气》里的概念差不多了。过去虽然会影响着现在的状态,但真正决定未来的,是现在,不是过去。过去发生的一切,只应该成为某种参考,把自己的过去当成别人的故事去听,就好了。
易经我们今后如何来应用?
作者:心形天下 发布时间:2012-05-07 13:48:57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经典(267+)
- azw3(501+)
- pdf(315+)
- 无缺页(358+)
- 四星好评(645+)
- 值得购买(143+)
- txt(520+)
- 赞(437+)
- 推荐购买(323+)
- 在线转格式(320+)
- 无水印(474+)
下载评价
- 网友 堵***格: ( 2025-01-02 11:09:07 )
OK,还可以
- 网友 薛***玉: ( 2024-12-13 05:36:51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潘***丽: ( 2024-12-12 13:03:39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石***致: ( 2024-12-11 21:20:41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国***芳: ( 2024-12-14 04:20:41 )
五星好评
- 网友 扈***洁: ( 2024-12-11 14:07:0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曾***玉: ( 2024-12-27 11:13:09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步***青: ( 2024-12-15 11:39:48 )
。。。。。好
- 网友 益***琴: ( 2024-12-19 21:03:03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八年级现代文阅读技能训练100篇通用版初中语文专项训练册8年级现代文阅读技能训练资料辅导书一本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初中生英语作文起步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曹操的启示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故物永生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米芾行书《蜀素帖》入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正版 虽然等的不是你:唐氏儿父亲手记 这本手记形式的漫画讲述了作者 一场找回爱和勇气的旅行 漫画 文学小说书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人间逍遥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传习录(宣纸线装 一函两册 文华丛书系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意念力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孟子诠解(小插盒)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4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