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8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8卷)精美图片
》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8卷)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国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发展研究报告(2018卷)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30914647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1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9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1:49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对应着“戏剧影视学”一级学科的各类艺术样式,面向2018年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生产与演出现状及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现状,真切表达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此的真知灼见;其中既有较系统、全面的回顾、总结与反思的文章,也有较深入、细致的评析文章;既涉及到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生产与演出情况,也涉及到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情况,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既有助于推动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创作、生产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和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大学“智库”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书自2012年起,每年一册。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的内容对应着“戏剧影视学”一级学科的各类艺术样式,面向2018年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生产与演出现状及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现状,真切表达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此的真知灼见;其中既有较系统、全面的回顾、总结与反思的文章,也有较深入、细致的评析文章;既涉及到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的创作、生产与演出情况,也涉及到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情况,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既有助于推动国产电影、电视剧和话剧创作、生产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和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大学“智库”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本书自2012年起,每年一册。


精彩短评:

  • 作者:bunny 发布时间:2008-03-11 14:17:45

    正在从这本经典的广告书上汲取养分,让我快速成长~~

  • 作者:mimii21 发布时间:2019-10-23 20:07:35

    大不一定全,举例子和服写了两页如何穿为什么穿什么场合穿,没介绍和服种类花色等等我感兴趣的点。也许只是我个人爱好。

  • 作者:香蒲 发布时间:2019-03-07 01:46:03

    明清家具的主场

  • 作者:安然杂货铺 发布时间:2019-12-13 16:32:53

    潘老的作品

    总的来看这是一本入门级的高分子教材,适用于本科生学习。此书有几大优点:概念介绍十分清晰,对一些不同国家采用的说法加以说明以及此书采用的术语说明;第二,从概念到机理,思路十分清晰,再通过举例来说明理论和工程,相辅相成,将理论运用到生产,是化工类不可多得的好书;第三,书中每章节最后都有此章节主要知识点的梳理,接着是概念理解方面的练习,以及第二部分更近一部的计算方面的应用练习。涉及内容没有很深没有很钻入某个方向,作为手边基础书,在概念迷茫时翻阅十分有益。

  • 作者:恩荷 发布时间:2023-06-19 08:23:37

    少数民族色彩浓厚,渲染了一幅幅中国风情的山水人文画卷。油纸伞的故事很精彩,爷爷为奶奶铺了几里路的红色油纸伞,承诺从此以后不让奶奶淋一滴雨,想想场景就很浪漫。其他的故事还可以吧,值得看看的下饭文学。

  • 作者:thiragun 发布时间:2013-08-08 14:04:14

    很羡慕中国人可以提前找工作,但泰国这样有很少的,大多是要先有毕业证啊,才可以应聘,还有我毕业的时候学校就都开学了,现在很难找工作,我开始紧张自己的未来了。。。


深度书评:

  • 对樽本照雄先生的回应之回应

    作者:齐物秋水 发布时间:2020-04-04 19:25:04

    前些天,读日本学者樽本照雄先生的著作《林纾冤案事件簿》,颇受启发,但于书中部分内容也非毫无疑问,便随手写了几句短评:

    “先说一个疏漏,林纾《赂史》一九一九年七月发表于《东方杂志》,有‘出人意表之外’句,陈独秀一九一九年六月在文章中用此句,表面看似乎时间有错差,但林纾投稿至《东方杂志》自然是在七月之前,六月或五月甚至更早,杂志的编者杜亚泉胡愈之素来和新文学站在一边,和陈独秀有交往,或许早在林稿发表之前就告知陈独秀内容,因之,陈可引用。时间线或可如此解释,其后,周作人、钱玄同、鲁迅先后引用,广为人知。再评价本书,这是日本学者的一个成功翻案,中国研究者为何做不了,或为成见所囿,不疑,也或少数研究者已看出破绽,但做此研究,等于诘难新文化运动诸先贤,挑战健在的国内现代文学研究及翻译研究的学术权威,就吓得缩了回去,反而让日本学者写了去。”

    这几句话写于一月三十日,未想到有友人没几天发来一个链接,是樽本照雄先生于二月二日在日本“清末小说研究会”网页对我的回应,对樽本先生于学术之认真深感钦服,不过我不谙日文,且疫情期间困居家中犯懒,未立刻了解内容。今日才起意想弄懂它,承蒙好心的懂日语之友邻帮我译出大意,使我明白了樽本先生之意,概要如下:

    “陈独秀、周作人、钱玄同等人批判了‘最初写出“出人意表之外”的是林纾’。但是由上所见,陈独秀、周作人等人反倒比林纾(说这句话的)时间要更早了。比起这个,我想从林译中找出实例来证明,这是我那个时候的希望。

    齐物秋水氏这样说明了这个矛盾。关于陈独秀在比1919年7月(林纾发表文章)更早的6月使用了‘出人意表之外’的事情。

    齐物秋水氏的广播日文翻译(略)。原文见下:(略)

    我看到这个,很惊讶。可以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齐物秋水氏的说明是这样的:《东方杂志》的编者杜亚泉在杂志发行之前给陈独秀看了林译。杜亚泉能给商务印书馆关系者之外的陈独秀看吗?可以这么做吗?我一时难以相信。或者说难道杜亚泉事先仅仅是把‘出人意表之外’这句告诉了陈独秀呢?林纾的中文译稿原稿中出现了‘出人意表之外’这样奇特的表述,(杜亚泉)这样赶紧告知了陈独秀,会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杜亚泉就成了陈独秀的耳目了。这样真的好吗?这么说来,陈独秀一周后的和周作人写了同一件事,又该怎么解释呢。这就成了,周作人也一样,读了林译的原稿。没法这么想。(这样的话)就只是(周作人?)盲目附和了陈独秀,没有自己去确认实例。这也是我想包含在一起说明的地方。

    根据齐物秋水氏的说明,在商务印书馆工作的杜亚泉,向文学革命派密告了对商务印书馆的发展有极大贡献的林纾。反复这么说的话真的好吗。笔名是齐物秋水的人是谁我并不知道。但是这么写的责任是在齐物秋水氏。

    2018年10月12日,别的笔名‘业是吟诗与看花’表示,自己就是在中国读了超过百册林译的张治。可是,(这个人)却没能在林纾1916年6月以前的著作中找到使用了‘出人意表之外’这一说法的实例。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本人没有做出任何发言。于是这次的齐物秋水氏出场了吗。至少,齐物秋水氏也一样不能指出实证在哪里。说到底也只是推测。

    我也拜托了别的研究林纾的中国学者。一年多了,我们也没有答复。”

    我非学者,只是抽闲读几本书而已,有时会在这个读书平台上写几句意见,多为随手而写,未必经过精密的研究后慎重其事地写什么学术评语,忽得到日本学者如此郑重其事的回应,是很有些感动的。那便将自己的疑问较详细地写出来吧。

    我原本写出的几句话,自然是一种推测,本就用了“或许”等词。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何不如胡适之般“大胆的假设”呢?

    樽本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出鲁迅《说胡须》一文里“出乎意表之外”乃开钱玄同的玩笑云云。试看鲁迅的原文:

    “我一面剪,一面却忽而记起长安,记起我的青年时代,发出连绵不断的感慨来。长安的事,已经不很记得清楚了,大约确乎是游历孔庙的时候,其中有一间房子,挂着许多印画,有李二曲像,有历代帝王像,其中有一张是宋太祖或是什么宗,我也记不清楚了,总之是穿一件长袍,而胡子向上翘起的。于是一位名士就毅然决然地说:‘这都是日本人假造的,你看这胡子就是日本式的胡子。’

    诚然,他们的胡子确乎如此翘上,他们也未必不假造宋太祖或什么宗的画像,但假造中国皇帝的肖像而必须对了镜子,以自己的胡子为法式,则其手段和思想之离奇,真可谓‘出乎意表之外’了。……”

    这与钱玄同何尝能扯得上半点关系呢?樽本先生非要说鲁迅是“从日本人假造中国皇帝的肖像的话题,联想到在日本留学的旧友钱玄同以王敬轩的名义捏造了论文这件事”,这实在太过牵强,饶的弯子过多,殆近胡适之所言“猜笨谜”,落入为翻案而强扭的境地。首先,鲁迅不会在一九二四年挖苦钱玄同,这时他们的关系尚好;再有,对钱玄同刘半农的“双簧”事件,鲁迅终其一生也未表示负面意见,一九三四年所写《忆刘半农君》,还把此事件作为刘半农的功绩之一,他怎么会在别处影射钱玄同造假呢?这是不符合鲁迅的态度的。

    鲁迅用“出乎意表之外”这几个字,不必简单事情复杂化,绕那么些弯子是无用的,就是很简单,他在用“今典”。

    一九一九年《每周评论》第二十四号,陈独秀之《对于日使照会及段督办通电的感言》中说,日使照会文字已有“实在‘出人意表之外’(林琴南先生用语)”,陈独秀在一篇与林琴南无关的时事文字中特意点出其名字,从常理而论,他一定是在什么地方见到林写了这几个字,否则有何必要写,那不是授人以柄么?其后在《新青年》同仁中传开,成为一个“今典”,周作人、钱玄同、李大钊、鲁迅先后都在文章里使用。对于樽本先生说的周作人“盲目附和”陈独秀,我是不赞成的,——一九一九年之《新青年》诸位同仁,对陈独秀之人格还有什么可怀疑的么?

    那陈独秀究竟在什么地方见到林琴南的这几个字的呢?这是很难查找的。已有人指出林纾的确写过这句话,在一九一九年《东方杂志》第十六卷第七号载林纾与陈家麟同译《赂史》中——“汝尚不知斐托老威迟之为人恶极祸稠,有出人意表之外者”。不过这一期杂志出版于一九一九年七月十五日,而陈独秀之文发表在同年六月,存在时间差,那就不太对了。但陈独秀言之凿凿,我不认为他在撒谎,那他到底在何处看见的呢?于是,作了在短评中的那个推测,——仅为推测,若有实证就不是推测了。

    如今,我修正原本的推测,陈独秀得知林琴南之语,不是通过杜亚泉,因其时二人正在就东西文化问题论争,打笔仗正酣,不会有私下的书信往来。陈独秀获知此语或有别的途径,具体如何,他当时没留下记录,只能靠后人的考证了。

  • 如何阅读但丁?

    作者:史太 发布时间:2017-07-25 19:59:46

    http://mp.weixin.qq.com/s/a9V5l0mO2XPch0SH64SLow

    原文地址(尚未修改,比较粗糙)

    一、陌生的但丁及其《神曲》的读法

    但丁在我们心中的形象是高贵的,他和贝雅特丽齐的柏拉图式爱情至今使人向往。不过,今天我首先要呈现一个不够完美的但丁,或者说一个“需要成长”的但丁形象。

    根据现代科学手段的考察,通过对但丁骨骼的测量数据来看,他的身高在1.644到1.654米之间,长脸、大眼睛、鹰钩鼻。脑颅容量为1700立方厘米,脑重量大致1470克,均超过常人。薄伽丘也曾描述过,特别指出他略有驼背、步履沉缓,永远都装束得体,表情永远沉郁多思等特点。但丁的生平实际上还存在许多争议,《全新的但丁》著者芭芭拉·雷诺兹谈到,几乎关于但丁的每一个事实性说法都被争议过,很多迄今为止仍未盖棺定论。《神曲》天堂篇的完整性也值得怀疑,相传,但丁的儿子彼得罗和雅各波着手整理父亲遗稿的时候,无法找到《天堂篇》的最后13章,绝望中,他们打算自己完成父亲的最后部分,但这项任务远非他俩能及。某一个晚上,雅各波做了个梦,梦中,但丁牵着雅各波的手,在一栋房子的墙壁中找到了这份手稿。相当离奇的一个故事。同样,但丁思想中的核心人物贝雅特丽齐,尽管学界普遍认同她为福尔科·波尔蒂纳里的女儿,与西蒙·巴尔蒂结婚,死于24岁。但也有人证明此人根本不存在,只是象征神学的寓言式人物。另外还有一个线索,据称但丁有两个女儿,安东尼娅和贝雅特丽齐,目前学者只能确定其中一个即安东尼娅,不过,传闻她在成为修女后改名为苏·贝雅特丽齐,但这或许只意味着但丁对初恋的挚爱而起的名字。由于史料的缺乏(往往只存在与但丁的作品中),人们通常只研究其人物的象征意义,而不追究其现实存在。

    但丁有一些不为人熟知的特点。比如,15世纪的但丁传记作者莱昂纳多·布鲁尼说但丁极擅绘画,确实,但丁在《新生》中提及过他在木板上画天使,此外,《神曲》中但丁对色彩的运用非常巧妙,在《炼狱篇》中,他所描写的帝王谷中的花朵艳压诸色:“新开的花朵有金银、胭脂虫红、铅白、靛蓝、清爽之祖母绿等色”,足见对同时代画家所使用颜色甚为了解。但丁身材不高,但很健壮,练过作战马术、舞过长矛、宝剑、狼牙棒等,24岁时曾服役于佛罗伦萨骑兵第一梯队,于坎帕尔蒂诺之战中抗击阿雷佐皇帝党人,并相传手刃了皇帝党战士蒙特费特罗。但丁多次参加战役,故在《地狱篇》中对死亡做了辛辣的描写。但丁确实精力充沛,投身诸多体育运动,在他的一首诗中,曾责备自己在这些粗蛮的男人娱乐活动中耗费过多精力,而忽略了女人:

    置性爱之欢愉而不顾,

    于野外追逐粗蛮之趣。

    我不愿此想传到爱人耳中,

    羞愧又加心情沉重。

    但丁忽略女人的说法很可疑。他虽然在《神曲》中表现出对浮华与粗鲁的排斥,但是年轻的但丁周围从不缺乏美女相伴。年轻时的但丁,只要条件允许,亦是尽情享乐。他的好友圭多·卡瓦尔坎蒂曾在一首诗中批判他白白浪费才华:

    我常常白日至你处探访,

    而你脑中已存太多卑劣。

    我为你丢失的文雅哀伤,

    诸多美德也已抛你远去。

    你竟拒良品伴身旁,

    情愿赶赴乌合之约。

    但丁与贝雅特丽齐的爱情也并非传说中的柏拉图式,在写给他的诗人朋友奇诺·达·皮斯托亚的诗中,但丁坦言自己对她的情感肇始于性欲,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也并非仅仅是我们所臆想的精神恋爱,这我们后面再谈。此外,但丁写过不少粗俗不堪,在性方面相侮辱的诗歌,这在当时是一种被称为“戏谑诗”(tenzone)的文人游戏。这些诗在19世纪被曝光时,但丁的研究者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拒绝信以为真,但最后只能无奈接受。1995年这些诗歌出版,题为《但丁与弗莱赛·多纳蒂的戏谑诗》。由此可见,至少是年轻时的但丁,还并非一个德行高尚之人,显然后来的但丁自身也经历了地狱-炼狱-天堂式的修炼。

    但丁最重要的作品《神曲》虽然伟大,但却不可口,它并不好读。在此,我提供一个阅读神曲的门径,可以说整篇文章就是围绕着如何读但丁展开的。

    首先,《神曲》中充斥着太多的历史政治宗教背景和人名,记不住也辨不清,按照哈罗德·布鲁姆的说法,这是一本“只能重读”的书,我这里也不打算全部澄清他们,何况许多人物具体是谁并没有定论,田德望的译本已经相当详细了,我们只须明确两点:一,这些人物不仅仅是他们自身(后面详谈);二,仔细看注释。

    其次,我们要明确历史上的但丁是一个表演者。在但丁的时代,手抄本十分昂贵,人们常在公众场合大声朗诵作品,很少私下研读。但丁的许多著作最初是由讲座、在很好的音响效果伴随下的吟唱构成。我们看到,在《神曲》中,那个叙述者但丁也反复介入文本,地狱篇开始便可见到,在《天堂篇》第五章中,但丁似乎在与读者互动:

    读者呀,假如我在这里开始的叙述不继续下去,你想你会感到多么痛苦的欲望,要多知道一些呀;你自己也可以想见,这些灵魂一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多么愿意听他们叙说他们的情况。

    这样的声音始终提示我们,但丁正在进行某种演讲、朗读,甚至是某种布道。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但丁在《神曲》里已经学会运用各种手法来抓住读者的心,使其着迷,并暗下送出自己的教诲。但丁的作品很容易让我们视为一种道德和政治的传声筒,他确实也这么做了。不谈其《论俗语》《飨宴》《帝制篇》,但就《神曲》而言,但丁的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其写作《神曲》乃出于十分强烈的政治动机。这在《地狱篇》《炼狱篇》中十分明显,而《天堂篇》则就是献给他最大的赞助者坎·格兰德的,且每完成几个章节便分批送给他过目,如果他有时间阅读,便一定能明白,这本书是符合他的利益的。实际上,流放期间的但丁寄居他的赞助者坎·格兰德家,此后但丁有了诗作的抄写员,坎·格兰德还为但丁组织了公共朗诵,并安排分发作品,他知道但丁作为宣传者具有多大的说服力。实际上,君主依赖诗人为自己生前身后树名乃自古已久的传统,这样的庇护关系使双方都从中受益,但丁在其中得以与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精英交往,并迫使他去面对政治与社会问题。然而,在随后的世纪中,这一互惠体系却堕落成一种一味的谄媚统治者的宫廷文学。可能但丁早有料想,在《神曲》中已有区分。首先,但丁非常强调主体意志,从他自身的角色对《神曲》的不断介入就可以发现端倪,他在《帝制论》中称自由意志为“上帝赐予人性的最伟大的礼物”,正如但丁以贝雅特丽齐口吻在《天堂篇》所言:

    上帝在创造时,出于慷慨而授予的最大、最与其本质想称而且最为他所重视的礼物就是意志自由,只有一切有理智的被造物以往和如今都被授予这种自由。(《天堂篇》第五章)

    此外,但丁为人十分高傲,即便在晚年佛罗伦萨政府发布大赦,允许回归故土,但须满足一种身穿麻布、头戴牧冠、手执蜡烛的赎罪仪式。但丁觉得受辱、冤枉,甚至宣言宁愿永不踏入故里,由此可见但丁十分重视荣誉,不可能进行谄媚。因此,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是政治的传声筒,是依据其是否有主体意志的思考,如果有,对于一个诗人而言,我们宁可将他看成是一位柏拉图意义上的“诗人立法者”,当然,这在《地狱篇》的字里行间已有所体现(《地狱篇》第一章)。

    阅读《神曲》,还需了解两个方面,一个是但丁的作品并非凭空想象之作,而是基于传统之上的创造;另一个我们要明白但丁的意图以及作品的主题,同样,他的主题也并非凭空想象,也是基于某种传统之上。

    二、传统里的但丁

    但丁所继承的每一种传统实际上都有其意图。

    1.三位一体与神的秩序:但丁对数字3(

    或3的倍数)情有独钟,他的作品中总有一些强烈的数字结构特征,这当然源自于基督教中三位一体的传统,对数字结构痴迷最早肇始于毕达哥拉斯,中世纪时奥古斯丁、马提诺斯·卡佩拉等人传承延续。三位一体的理念使得基督教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总以3的角度进行观察,并以3的倍数模式进行创作。但丁最早作品《新生》的结构便是如此,其中31首诗结构安排如下,用数字标示为:10+1+9+1+10,中间是9;或者是1+9+1+9+1+9+1,共3个9,且两两相加为象征整全的10。在《新生》中,但丁透露贝雅特丽齐去世的时间1290年6月9日9时,也与三位一体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神曲》的结构更加明显,神曲分为三篇:《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地狱篇33章,炼狱33章,天堂33章,再加上序章,凑成整全的100章。这100章皆以但丁自创的“三行诗节押韵”写成,形式为ABA、BCB、CAC……一环套一环,直到最后以一个孤立句子结尾。《神曲》里充斥着各种关于3及其倍数的安排,或隐或显,隐藏的结构如《地狱篇》中的转折点发生在第九章,即进入下层地狱,而《炼狱篇》中进入炼狱的转折点也发生在第九章。可见,3在作品中富有严格意义,甚至象征着一种

    永恒不变的秩序。这一意义到了《

    天堂篇》中,但丁借贝雅特丽齐之口传达了出来。

    2.历史人物群像及其超越性象征:《神曲》中最引

    人瞩目的就是但丁对诸多人物的刻画,但这源于中世纪的人物传统,当时许多(甚至大部分)创作者缺乏历史纵深感,早期的画家们会在同一画面中混合时间上相去甚远的场景,他们把眼前的和遥远过去的,历史的和虚幻的混为一谈,创作者们并没有把不同起源和性质的场景、人物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放在历史长廊中,而是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即英雄史诗的传统,这一传统最终在但丁《神曲》这里集大成。并且,在《神曲》中,前面提到,人物绝不仅仅是他们自身,他们还代表着某一种美德或劣行。

    3.地狱:在但丁的时代,

    人们一直都喜欢听离奇的故事,一些很受欢迎的便是描写游历亡灵世界,里面充斥着不知悔改的罪人以及遭受惩罚的骇人描写。流传最广的是圣保罗在一位天使的陪同下游历地狱的故事。实际上这些故事最早的源头是古代传说,例如荷马关于奥德赛的故事,其中有俄耳甫斯下地狱拯救他的妻子欧律狄斯,还有维吉尔笔下埃涅阿斯下地狱寻求父亲安喀塞斯的故事。但丁在构思自己的创作时,必然使用了这些材料。然而,但丁的主题要高明得多,很显然,对于但丁而言,地狱是其“练习死亡”的场所。

    4.迷途:根据但丁所处的

    历史实情判断,但丁对于自己所处的世界是迷茫的。这种陷入迷途也是当时文学作品的传统,迷失正途的意象出自《圣经》,波伊提乌在《哲学的慰藉》中也反复提及。在但丁的《飨宴》中描述了一个灵魂走上一条崭新的、迄今未有人走的人生道路,但这个年轻人“走进一座错误的森林,若没有老人的指点,无法找回正路,”,但丁评论道:“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岔路,其中一条是正路,另有一条是邪路,其他路则均有所偏离。”在但丁《地狱篇》开端中这一迷途便出现了:在人生的途中,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但丁的高明之处在于,这个迷途并非什么外在环境,而是内在与自己的恶。《地狱篇》中,但丁用三个动物豹子、狮子、母狼代表三种欲望肉欲、骄傲、贪婪,可见一斑。

    对于但丁的处境而言,正如《天堂篇》所言:“如今人间无人治理,因此人类走入了歧途。”在《炼狱篇》中,但丁便追问:世间的邪恶到底因何而起?

    世界确实像你对我所说的那样,一切美德荡然无存,内外充满了邪恶;但是,请你向我指出原因,使我能看到并晓示给其他的人;因为,有的认为原因在天上,有的认为在下界。(《炼狱篇》第十五章)

    但丁的回声回答道:

    你们活着的人们总把一切事情发生的原因只归之于天,仿佛诸天运转必然带动一切。假如真是这样的话,你们心中的自由意志就被毁了,因善而得福,因恶而受罚就无所谓公正了;诸天引起你们内心最初的冲动;我并不是说一切冲动,但是,假定我这样说的话,你们还赋有可以辨别善恶的光和自由意志;如果自由意志在对诸天的最初的战斗中遇到困难,若是有良好的修养,最后就能战胜一切。你们是自由的,同时又受一种更大的力量和更善的本性支配;这种力量和本性创造你们的心灵,心灵是诸天不能影响的;因此,如果现在世界离开了正路,原因就在你们,要在你们自己身上去寻找。……你可以明确地看得出来,使世风邪恶的原因是领导不好,并不是由于你们的天性已经败坏。(《炼狱篇》第十五章)

    换句话说,如今的社会有两方面问题:一是领导者不好;二是盲从的群众。这里,我们已经能明白但丁的意图了,一,找一位明君;二,提供一条自我成长的道路。

    三、爱情诗人与正义诗人

    不过,但丁具体是如何践行他的拯救之途的呢?我们还得一步步分析。

    1.爱情诗人与正义诗人

    但丁首先是一个浅薄爱情诗人。他对女性的恭维与赞美我们不用多说,但常不为人知的是,每逢但丁不写以女人为主题的诗时,对她们的态度似有不敬,在《论俗语》中有一段令人大跌眼镜:

    关于高级事物和低贱事物的结构会让后者得以提升的说法,如果结合得当则自然不错,比如金银的混合;但如果结合不当,低贱事物则会变得更加低贱,比如,当我们将美丽的女人和丑陋的女人混于一起时,或者,当丑陋的女人戴金银着丝绸时。(《论俗语》第二卷,第一章)

    此外,但丁曾区分三种体式的词语,分别是幼稚体、女性体、男性体,而女性体意味着阴柔、乡村、粗野。但丁对女性的能力也表示轻视,其《飨宴》(《筵席》)中说方言是“连女人都能说的”,在一首诗中但丁对女人说道:

    若非我的话或许对你有用,

    我不会舍弃抽象之表达,

    借助细节并简朴描述,免得你觉得遥不可及。

    因为晦涩的表达,

    极难进入带着围巾的额头,

    对你而言需用朴实的言语。

    然而,他对美人的爱情,尤其是贝雅特丽齐的描写却总是美好的。其实,但丁的《新生》以及当时爱情诗都有一个共同的写作模式:饱受单相思之苦,为爱慕对象的芳名保密,设计一个“幌子爱人”来蒙混好事者,将死神比拟为青春的残忍摧毁者与爱慕之人之间有误解,在爱慕之人身边时无比欢喜,被她嘲笑时痛苦不堪。按照此模式,但丁描写了某天教堂中的情景,贝雅特丽齐也在,但丁坐在可以盯着她看的位置。另一个女人也恰好坐在他的视线内,以为但丁在看她,但丁借此把这个女人当做“幌子爱人”,且或许确实向这位可怜的姑娘表了白,而这个幌子,如果真的是幌子的话,据但丁自己所说,持续了“若干年若干月”,真够久的,且当“幌子爱人”离开佛罗伦萨时,但丁比想象中更伤心,还写了首哀歌。不过,但丁最终以另一位“幌子爱人”取而代之,并展开热烈异常的追求,以至于恶意的流言蜚语传到了贝雅特丽齐耳中,不久,贝雅特丽齐在街上与但丁相遇,但漠然而过。但丁深受打击,回家以后在哭泣中睡去,在梦中,他见到爱神站立床边,以拉丁语说道:“孩子,到了该抛开假象的时候了。”其后又向但丁解释贝雅特丽齐未和但丁打招呼的原因:他对“幌子爱人”的过火举动已经招惹了非议,她担心自己的声名也同样受累。显然,贝雅特丽齐已经知道但丁暗恋她,但又怕自己也是但丁的“幌子恋人”。因此爱神劝但丁表白,于是但丁作诗表白,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表明她的感受未发生太大变化。一位朋友邀请但丁陪他参加婚宴,贝雅特丽齐也在,但丁在看见她之前就感觉到了她的存在,因而有些眩晕,不得不“靠在一副环绕房屋的带状壁画上”,其他女人看见了,对但丁大家嘲笑,贝雅特丽齐也在其中嘲笑之列。但丁难过至极,朋友不得不带他走了。其后,但丁写了三首十四行诗,第一首就责备贝雅特丽齐不该嘲笑自己:

    你和同伴无情将我嘲笑,

    可曾想我为何这般慌张。

    在你眼中,我形同陌路,

    在我眼里,只有你可爱的形容。

    你若知晓我的苦衷,

    怜悯之女神必将卸下伪装,温柔以对;

    因为,我每当向你靠近,

    爱神便对我大耍神威。

    过后某天,婚礼现场的那群嘲笑但丁的女人问他,既然在爱人身旁就会昏厥,那他的爱还有什么意义呢?但丁的回答当然是诉苦。不过其中一个女人反驳道:“若是那样的话,你的诗歌不应该这样写。你迄今写的诗都是自怜自爱之辞。”但丁总是从男性的视角描绘女性,以上关于贝雅特丽齐的表现,全部是但丁自己的猜测。经过一番思量,但丁终于意识到,他应该忘却自己的痛苦,开始创作诗歌以颂扬贝雅特丽齐的美貌与美德。不过但丁细思极恐,不敢贸然动笔,但这里已经走到了《新生》的结尾,但丁认为:“我希望能为她写出迄今世上还没有人为任何女子写过的诗句来。”这时,女人,或者贝雅特丽齐在但丁看来已经不是传统的爱情中的某个角色了,在思考颂扬贝雅特丽齐的诗句时,他意识到她代表的已然不仅仅是她自己了:理想的美德、无与伦比的美貌、天使与圣人等等。由此,但丁迈向了一种新式寓言的创作,即后来我们能够在《神曲》中反复看到的,将具体之人物视为超越其自身的某种品格。

    我们看到,在《新生》以后,但丁不再是一个浅薄的爱情诗人。在《飨宴》中,但丁似乎已经预示到了这种转变,他说:“那些甜蜜的爱情诗歌,我曾为之绞尽脑汁,如今我必须放弃。”同样,在《炼狱篇》中,但丁借炼狱监管者卡托之口,表现出对人间之爱的诀别:

    我在世上时,玛尔齐亚在我的眼里是那样可爱,无论她要求什么,我都照办。如今她既然住在那条恶河的彼岸,根据我从那里出来时制定的法律,她再也不能使我动心了。但是,如果正如你所说的那样,是一位天上的圣女感动了你,指引你来的,那就无需说什么恭维的话:你以她的名义来要求我就够了。(《炼狱篇》第一章)

    但丁新的事业在《论俗语》和《飨宴》中开始了,他转而成为一位道德和正义的诗人。但这两部书都未完成,因为他长篇累牍的讨论道德、法律、历史、哲学,即便加入了诗歌的阐释,也终究未能抓住读者,因而反响平平。但他为写作这些作品所准备的大量材料和知识并未白费,但丁学会了以一种引人入胜的包装,隐微地写出了自己的政治观念,这就是《神曲》,不过到了《神曲》这里,但丁又提升为一个爱的诗人与正义的诗人之结合,并打造一个雄心勃勃的道德和教化事业。

    2.温柔女郎vs贝雅特丽齐

    贝雅特丽齐之死给但丁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彼时的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悲伤,相反,还刻意公之于众。当他深情哭泣时,看见一位美丽女郎从窗内向他投以无比怜悯的目光,她的姓名但丁从未告知,仅将她称之为“温柔女郎”(la donna gentile),于是但丁又陷入了爱河,但后来又责备自己不忠。“温柔女郎”对他的怜悯,正恰似波伊提乌在《哲学慰藉》中将哲学视为女人之形象。在《飨宴》中,但丁明确将“温柔女郎”阐释为哲学。实际上,对但丁而言,他此后确实不再描述贝雅特丽齐,直到他完成一段潜心研究后,由此,“温柔女郎”似乎取代了前者。实际上,这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女人取代另一个女人,而是一种行为(写情诗)被另一种行为(哲学研究)暂时取代,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但丁从一个爱情诗人过渡到了道德正义的诗人。确实,此后但丁娶妻、建立家庭,已经不再给贝雅特丽齐写诗,而致力于研究哲学,并开始创作有哲学与社会意蕴的颂歌,且不断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

    不过,并不能简单的说但丁放弃了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一个可以说得通的说法是,当但丁在研究哲学时,一种新的爱(超越世俗)的爱启发着他进行诗歌创作(《神曲》)。但丁最显著、最富有创造力的寓言运用于后来创作的《神曲》中。他对“温柔女郎”寓言式的阐释的发现,最终引导他理解了贝雅特丽齐的意义,并创作了《神曲》。那么为什么但丁在《神曲》中对“温柔女郎”只字未提?表面上确实如此,但不要忘记了,“温柔女郎”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身份,它的象征意义即为哲学。我们发现,但丁在《神曲》中引用了他写给“温柔女郎”合组歌中的两首,这也是他在《飨宴》中解释的两首。不过,在虚构的空间里,女主人公尚在,“温柔女郎”自然要隐去身份。不过,可以想象,哲学在但丁那里不会缺席,我们从《神曲》中对亚里士多德作品超过三百处的引用便可知端倪。在《神曲》开篇处,维吉尔告诉但丁,圣母玛利亚指示“所有残忍之敌”卢齐亚(lucia),督促贝雅特丽齐去解救那个因爱他而迷路的但丁。按照传统的解释,卢齐亚即锡拉丘兹的的圣卢齐亚(可参见《地狱篇》田德望译本p13),因信基督教受酷刑殉道,是视力虚弱者的保护者,常象征着启迪人心的恩泽,换言之,它也就代表着启蒙人的心智的哲学。其实,卢齐亚在《神曲》中的角色并不仅限于派遣贝雅特丽齐去拯救但丁,正是她将熟睡的但丁背上炼狱山,让它在通往7个檐口的门口醒来。通过哲学这一“智慧的福音”,她“温柔地将那些走了歪路的人们领回正道”(《飨宴》)于是,我们可以将贝雅特丽齐看成是天启神学的象征,而“温柔女郎”或《神曲》里的卢齐亚则是哲学的象征。神曲三部都以星空结尾,其实就暗示着哲学,在但丁看来,星空是高尚的象征,而高尚乃哲学之友。(参见《全新的但丁》p117、126)

    3.爱与正义的教化、世俗与彼岸的合流

    《神曲》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正义,简单的说,上帝如何分配你去哪一层的问题。在地狱入门便写道:正义推动了崇高的造物主。此外,但丁曾自己阐述《神曲》的意义,“从寓意的角度来解读,主题便是人类根据其在形式自由意志中所呈现的美德或恶行接受奖赏或遭到正义的惩罚。”也就是正义的问题。不论是写出《新生》的那个爱情诗人,还是写出《飨宴》的正义诗人,又或是二者兼有之的《神曲》,但丁的野心和意图在于以爱的方式施以教化。不过,除了基督教的种种教义,但丁想传达的是什么呢?此前,我们说了,但丁期待一位明君的到来,不过当时主要受到教皇统治,因此,但丁在《帝制论》中,以抽象的论证说明了皇帝的权威直接来自上帝,而不需要得到教皇的法令,这一不容易被接受的观点到了《神曲》那里以寓言故事的形式继续讲述并确立其合法性,但丁经由上帝之声,表明人间必将有某个帝王出现。只是,在《神曲》里面,有一个更高的主题,此前关于代表哲学的“温柔女郎”以及代表天启神学的“贝雅特丽齐”已经有所表现。但丁承认,国王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臣服于教皇,正如世俗的快乐低于超脱的快乐。为了达成人类的两个目标,即实现精神与智力的美德以及实现神学的美德,需要两个向导。如果国王与教皇能够达成完美的合作,那么人类在俗世则可获得短暂的宁静,而在死后则可获得永恒的宁静。这是但丁的愿望,也是神曲的目的所在。但丁毕生期望的教权与皇权均衡,竟在他的子嗣的职业选择上得到了惊人的映射:雅各波成了牧师、彼得罗成了法官、安东尼娅成了修女。

    四、《神曲》的叙事与但丁的成长

    但丁拯救的第二个路径是提供一条普世的成长路线,这一条路线完全可以以《神曲》的全部内容为线索,但丁自己口中的《天堂篇》便是以“让人摆脱此生之苦,抵达幸福”为目标。不过,我们也可从但丁的叙事中看出端倪。《神曲》的叙事十分丰富,且不说《神曲》大部分由对话和独白组成,但其叙事结构也非常丰富复杂:其中塞满了次要的故事;甚至故事中还蕴含着故事,以对话或者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讲述,有些事出自神话人物之口,但大多数是通过哪些刚刚死去的人或知名人士的灵魂之口。不过,但他们都受到了但丁的干扰。实际上,《神曲》最复杂的要数他的叙事主体。

    1.两个但丁:反思式成长

    故事中的但丁胆怯、迷惑,需要不断的指引和鼓励。而作者但丁却恰恰相反,他自信满满,他操控者每一个说话者,操控者整个地狱、炼狱、天堂的全部格局,并且自己还不时露面。《神曲》中贯穿了但丁的私人报复计划,尽管《神曲》的主题之一是正义,但是很明显,这一正义正是作为作者但丁所理解的正义。在《地狱篇》中,但丁只是个观察者,而到了炼狱山上,但丁成了一位参与者,他额头上的七个字母p逐渐消失,暗示着但丁的成长历程。如果我们仔细分析《神曲》的结构与但丁的现实生活,会发现,但丁通过《神曲》不断在回顾自己的过去,正如奥尔巴赫在其《摹仿论》中谈到的那样:

    这种自我实现既是真实的,又在回忆中,它包含着整个过去的生活,它是一个个体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独特的生成史,它的结果虽然作为完成物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它的各个阶段在许多事例中被描述得非常详细;它在我们面前从未完全隐匿起来;我们再无时的存在中经历着内在历史的形成,而这经历要比古典作品所能描绘的要详尽得多。

    因此,但丁的这种“反思”式的成长为普世成长提供了第一种方式。

    2.但丁与维吉尔:辩证式成长

    一直以来,大家倾向于探讨《神曲》中的维吉尔象征意义,象征诗歌(如哈罗德·布鲁姆)、哲学或者理性。但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是,维吉尔的身份究竟为何?维吉尔一直以来扮演着但丁的慈父角色,我们可以看出但丁对维吉尔的尊敬。《炼狱篇》第十八章这样描述但丁对维吉尔的看法:

    “我的学识高深的教师已经结束了它的论述,正在注视着我的眼睛,看我是否露出满足的神情;我呢,受到一种新的焦渴的求知欲刺激,外表似乎沉默着,心里却想道:或许我发问太多会使他厌烦。但是那位真实的父亲看出了我由于胆怯而未敢表示的愿望,先说了话,使得我鼓起了说话的勇气。因此,我说,老师在你的光照耀下,我的心智的视力增强了,使我得以清楚地理解你在论述中区分或剖析的一切。”

    可见,维吉尔增强了但丁。不过,要知道,维吉尔的扮演着是谁,正是但丁本人,尽管但丁本人通过阅读维吉尔的作品得到不断提升,《神曲》中超过两百处对《埃涅阿斯纪》的引用,但至始至终,进行学习和提升的只是但丁自己。可以说,维吉尔的身份实际上就是但丁自己,或者但丁曾经想成为之人。而但丁学习的这一媒介正是通过书籍,在恩斯特·R·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中分析了但丁关于书籍的象征体系,并作出结论:“在但丁的作品里,书籍意象不再是匠心独运的游戏;它具有重要的思维作用。”(p452)《炼狱篇》第二章写出了但丁与维吉尔的亲缘性:新来的几个灵魂看到但丁的呼吸便知晓他是肉体之身,其中一位伸开双臂,走向但丁,但丁亦伸出双臂,但尝试几次都未能抓住,只好空手叠放在胸前,而只有维吉尔可以和他相触。其实,除了维吉尔,但丁的父亲、向导这一角色,在《神曲》中比比皆是,《炼狱篇》中阐释身体与灵魂的斯塔提乌斯,将但丁浸入遗忘河、尤诺河的玛蒂尔达等等,那一个个父亲般的形象无时无刻不出现,并教育那个无知的但丁,但丁就此而提升自己。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把教育分为两类:第一类是Bildung,即教化,是自我的内在的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矛盾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过程;第二类,Upbringing,是指父母、老师对儿童的教育。但丁《神曲》的高明之处,正是表达了这种通过他者化的教育,不断形成一个新的自我的过程。我们可以称这种通过“书本”进行思维的成长方式为辩证的方式。

    3.贝雅特丽齐:直观式成长

    到此还没有结束,按照哈罗德·布鲁姆的说法,“维吉尔是众诗人中最古老,最独特的寓言,所代表的不是理性,而是诗歌之父,是但丁必须超越的教导场景,倘若他想要到达朝向贝雅特丽齐的旅途终点。”(《史诗》p91)这里,我们不考究贝雅特丽齐贝的象征意义,而考究她更为复杂的身份。在书中,贝雅特丽齐有时是一位严苛的检察官,这实际上表明但丁在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她有时尖锐批判人类的恶行,用市井的语言批评无能的牧师们布道,脱离了固有的温文尔雅的角色,这实际上暗示着上帝的惩罚;不过更多时候,她是一种不可用人类的方式理解的存在。

    天使们口中叫喊的“奉主名来的将受到福佑”,其中“奉主名来的”指的是贝雅特丽齐,但是,但丁没有改动象征男性气概的后缀“-us”,意为在这样的至高时刻,贝雅特丽齐代表的不仅是一名女子,还代表着超越性别的东西。超越的东西,即人类所不能理解的不能言语的东西。但丁在许多地方都用具体的语言描绘了贝雅特丽齐,但也在许多无法形容其美丽。但丁相信,那些最高的真理是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所表达的,但丁不相信地狱、炼狱或者天堂里的所见可以直接被人所理解,在《天堂篇》的第四章明确表示:

    你们所见的这些灵魂出现在这里,并非由于这个天体被分配给他们,而是为了形象化地向你说明,他们在净火天中所享的幸福程度最低。对你们人的智力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讲解,因为它的认识只能从感性开始,然后提高到理性认识。因此《圣经》迁就你们的能力,把上帝携程有手和脚,而别有所指;圣教会把加百利和米迦勒以及使托比亚双目复明的另一位大天使给你们描绘成人形。

    看来,所有具体的形象只是“道成肉身”,而在贝雅特丽齐的眼中,但丁看见了光,即上帝。贝雅特丽齐不过是那个神圣之光“强为之名”的结果,正如但丁谈到:

    自此以后,我所看到的一切超过我们的语言表达力的极限,我们的语言对之无能为力,而且记忆力对所见的如此繁多的情景也无能为力。犹如梦见什么的人,梦醒以后,梦中的经历留下的印象还存在,其他一切都回想不起来,我就是这样,因为我所见的一切几乎完全消失,从其中产生的甜蜜之感还滴在我的心中。(《天堂篇》第三十三章)

    值得注意的是,《神曲》中维吉尔和贝雅特丽齐都是突然消失。在此预示着但丁的成长,他的成长也是维吉尔与贝雅特丽齐的重合,更是宇宙万物在上帝的大设计之中的重合,但丁最终目睹了这一切:

    在那光的深处,我看到,分散在全宇宙的一切都结集在一起,被爱装订成一卷:各实体和各偶然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好像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熔合在一起,致使我在这里所说的仅仅是真理的一线微光而已。(《天堂篇》第三十三章)

    这样一种直观式的成长在晚年但丁那里表现为“冥想”,这似乎又回到了亚里士多德所谓最高的生活——沉思的生活那里了?

    至此,但丁的成长结束了。

    参考文献:

    但丁《神曲》(田德望译本)

    芭芭拉·雷诺兹《全新的但丁》

    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史诗》

    恩斯特·R·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吉尔伯特·海厄特《古典传统》

    奥尔巴赫 《摹仿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7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8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值得购买(152+)
  • 三星好评(315+)
  • 格式多(178+)
  • 目录完整(251+)
  • 情节曲折(255+)
  • 内容完整(344+)
  • mobi(454+)
  • 愉快的找书体验(406+)
  • 品质不错(377+)
  • 无盗版(338+)
  • 服务好(432+)
  • 五星好评(289+)
  • 体验还行(455+)

下载评价

  • 网友 扈***洁: ( 2025-01-06 18:15:1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冉***兮: ( 2024-12-27 02:19:2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冷***洁: ( 2025-01-03 01:06:2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宫***玉: ( 2024-12-26 15:08:10 )

    我说完了。

  • 网友 瞿***香: ( 2025-01-03 04:28:12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马***偲: ( 2024-12-14 21:19:46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汪***豪: ( 2024-12-17 18:44:05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方***旋: ( 2024-12-28 22:14:4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敖***菡: ( 2024-12-26 08:44:13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苍***如: ( 2025-01-09 01:17:40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堵***洁: ( 2024-12-21 11:41:48 )

    好用,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