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母体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心灵的母体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超越弗洛伊德,“重新发现”精神分析,换个角度理解人性。
《心灵的母体:客体关系与精神分析对话》既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著作,同时又具有ji佳的临床应用性,对于和早年发展严重受损的困难病人/来访者工作的专业人员尤其有参考价值。作者以清晰易懂而又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解读了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克莱因和温尼科特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理念。无论是对于想要了解和学习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还是熟悉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思想进行了整合,并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早期心理发展和治疗理念。此外,作者还用自己提出的这些理念来重新解读了精神分析的一些核心概念,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过程。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 1
译者序 / 3
前言 / 7
致谢 / 9
第一章精神分析对话 /
第二章克莱因著作中的本能、幻想和心理深层结构 /
幻想的概念 /
心理深层结构 /
前概念及其实现 /
弗洛伊德关于“知识的遗传性”的理论构想 /
早期幻想活动的象征化形式 /
环境的作用 /
结论 /
第三章偏执分裂心位: 客体状态的自体 /
分裂 /
早期阶段的整合 /
分裂呈现为历史的断裂 /
结论 /
第四章抑郁心位和有历史的主体的诞生 /
通向抑郁心位的过渡 /
主体的发展 /
在抑郁心位中对危险的管理 /
历史的创造 /
躁狂防御 /
兼容矛盾心理的成就 /
抑郁心位与俄狄浦斯情结 /
结论 /
第五章在偏执—分裂心位与抑郁心位之间 /
急性退行到偏执—分裂心位 /
抑郁心位的突现 /
心理现实的创造 /
俄狄浦斯水平的移情与反移情 /
结论 /
第六章内部客体关系 /
一种关于内部客体的客体关系理论 /
移情、反移情和投射性认同 /
结论 /
第七章温尼科特著作中的母亲、婴儿以及母体 /
主观性客体时期 /
过渡现象阶段 /
完整客体关系阶段 /
结论 /
第八章潜在空间 /
温尼科特的语言 /
游戏这个现象 /
潜在空间与辩证过程 /
关于潜在空间的心理病理 /
象征符号、象征所指以及主体性 /
共情与投射性认同 /
结论 /
第九章梦空间与分析空间 /
梦空间 /
分析空间 /
参考文献 /
索引 /
作者介绍:
托马斯·H·奥格登(Thomas H. Ogden),医学博士,已有十二本著作出版,包括关于精神分析理论和实践的论文集,以及关于Frost, Borges, Kafka, Heaney, Stevens等作家的写作评论集。他近期的一些著作包括: Reclaiming Unlived Life: Experiences in Psychoanalysis、Creative Readings: Essays on Seminal Analytic Works、 Rediscovering Psychoanalysis: Thinking and Dreaming, Learning and Forgetting以及This Art of Psychoanalysis: Dreaming Undreamt Dreams and Interrupted Cries*。他的著作已被翻译为二十多种语言。
奥格登博士被授予国际精神分析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2004年“年度zui重要论文”奖;他由于“作为精神分析临床工作者、教师和理论家的杰出贡献”而被授予了2010年Haskell Norman奖;他还由于对“精神分析领域的贡献”而被授予了2012年Sigourney奖;此外,他还由于对精神分析领域的终身贡献,而被授予2014年Hans Loewald奖。他在加州旧金山居住并从事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和创造性写作两个领域的教学工作。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历史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过去仅仅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而历史则是一种创造,它反映了我们对过去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记忆、个人和集体的演绎、歪曲和理解。
弗洛伊德的作品并不是静态的文本,而是在后人的对话中不断演变和转化的一套理念。
要讨论克菜因,必须从“幻想”( phantasy(の)这一概念开始,因为在她的理论构想中,这是心灵一身体系统的枢纽。幻想对克菜因(1952a)来说,是本能的心理表征。本能本身是一个生物性实体,因此幻想是生物性的心理表征。本能必须经历某种形式的转化,才能生成“心理结果”(
mental corollaries)( Isaacs,1952),也就是幻想。负责这种转化的心理功能单元是本我。本能作为生物特性的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而本我也从婴儿出生开始,就执行着这种转化功能。新生婴儿的世界,在起初是身体的世界,幻想代表了婴儿试图将躯体事件转化为心理形式的努力。即便在成人以后,幻想也从未失去与身体的联系。幻想的内容最终总是可以追溯到与这个人自己的身体运作过程及内容相关的想法和感受,而这些部分又总是处于和他人的身体运作过程及内容的关系中。
临床精神分析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逐渐地重新获得已经被自我异化的个人经验,也就是那些从心灵内和人际间对话中被隔离出去的经验,这个过程允许接受分析者更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现在的样子和将要成为的样子。在异化的部分得以挽回之后,接受分析者能够作为一个主体的有历史的人类个体更充分地活着。他变得更有能力投入更充分的(更少自我异化的)心灵内和人际间对话。他变得更少害怕自己原先隔离出去的部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更为自由。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超越弗洛伊德,“重新发现”精神分析,换个角度理解人性。
《心灵的母体:客体关系与精神分析对话》既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著作,同时又具有ji佳的临床应用性,对于和早年发展严重受损的困难病人/来访者工作的专业人员尤其有参考价值。作者以清晰易懂而又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解读了英国客体关系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克莱因和温尼科特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理念。无论是对于想要了解和学习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还是熟悉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思想进行了整合,并进而提出了自己的早期心理发展和治疗理念。此外,作者还用自己提出的这些理念来重新解读了精神分析的一些核心概念,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过程。
精彩短评:
作者:陆路 发布时间:2018-10-16 19:08:05
作为Sigourney奖的获得者,Ogden将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理论融入他的临床中,再用他自己的语言把他的理解解读出来,这是一种重新发现,也正是Ogden所说的分析师必须与他的每个病人一起重新发明精神分析。在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始终有一种拨开云雾柳暗花明的畅快感。
作者:鲁西西 发布时间:2016-12-29 22:36:40
想着书还没正式上架,我打算来自己亲自创造这个条目呢,居然已经有了。谁这么快手,呵呵。厚颜给自己打个5星,当然主要是给原作者啦。奥格登梳理客体关系理论的经典之作,非常贴近临床,尤其有助于理解困难来访。
作者:茉莉叶 发布时间:2017-11-08 21:54:01
绝对是业界良心,非常专业的一本书,是作者自己把客体关系消化了之后再说给你听,把晦涩难懂的部分都说成了人话。
作者:大石落地 发布时间:2019-02-11 22:43:51
用自己的观点穿起了弗洛伊德的本能,克莱因的两个心位和温尼克特的潜在空间,还捎带了比昂和拉康,把他们理论连成一个整体堡垒。以后还很好地应用到临床!这点最酷!不像很多理论书振振有词告诉你怎么理解来访就完了。遗憾是这部分内容略少。还有这本书翻译还不错但是标点用得很神奇,每逢长句就乱用逗号分隔,可以把主谓宾分到三个部分里,这样的编辑也是醉了。
作者:yiyu8908 发布时间:2021-07-18 21:55:03
阅读过程就是一种享受,感觉怎么说它的好都不足够 值得反复阅读
作者:夸父 发布时间:2011-01-27 19:11:36
H313.2-61/28
深度书评:
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理论的分析与诠释
作者:杰克之路 发布时间:2023-06-22 00:20:42
《心灵的母体:客体关系与精神分析对话》的作者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师,奥格登 (Thomas H. Ogden)。他出版过很多精神分析作品。
这本作品重点讲述了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
部分
客体关系理论。主要集中在克莱因的偏执-分裂心位、抑郁心位、投射性认同,和温尼科特的母婴实体,婴儿早期的发展阶段,过渡性客体和潜在空间的概念。
这本书属于精神分析里的进阶作品,读者首先要学习过一般精神分析的知识,同时要学习过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理论,否则,阅读这本书的收益不大。毕竟,如果对这两位分析师的理论没有比较充分的了解,那么看这本书的时候,容易把握不住重点。
但是,一旦有了阅读基础,这本书的阅读价值立刻就上去了,作者把这两位分析师的理论,还有自己的体会,包括其它分析师对他们的理论研究,讲述的清楚明白,不存在看了以后不知道作者再说什么的情况。
这本书最适合的读者是对客体关系流派感兴趣,并且有过一些实践经验的咨询师/治疗师。
这样,不仅能对自己的工作中的理论有一个升华,而且,能帮助你更好的从客体关系理论的角度去解释来访者的表征。
奥格登的写作风格是我比较欣赏的一类,他比较注重文章逻辑的连贯性,不会写着写着就飘了,然后让读者看一本书,如看一本书。不过,因为作者喜欢用分析的口吻写作,所以,读者务必要认真阅读,方能理解他在说什么。
从阅读难度上来说,这本书的难度适中。
书不错,但是豆瓣评分9.3,会不会太高了?嗯。。。
以下为摘录:
一个人首先必须从书本和老师那里学习精神分析概念,然后,在十年左右的精神分析实践之后,他必须忘掉自己过去所学,以便发展出属于他自己的病人工作的方式。做这件事不能太匆忙,因为这相当于重新发明一个无法运作的轮子。在积累了大量分析经验之后,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或许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方式,来与病人一起创造出真诚的个人化的对话,一种开放的、诚实的、唯有这两个人之间才能产生的对话。如果要问我哪一个精神分析实践的原则是至高无上的,那么我认为这个原则就是:分析师必须与他的病人一起重新发明精神分析。
第一章
精神分析,无论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还是作为一套观念,都是以主体间对话的形式发展起来的,对话中每个主体都同时对自己和他人的产物进行解释。
在(分析师和接受分析者之间的)分析性谈话以及在(精神分析思想者之间的)精神分析论述二者中,每一个做解释的行动在保存了原有内容(经验或概念)的同时,也生成了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新的意义和理解。
历史与过去的不同之处在于,过去仅仅是一系列事件的集合,而历史则是一种创造,它反映了我们对过去的意识和潜意识的记忆、个人和集体的演绎、歪曲以及解释。
第二章
从现实经验是基于先天编码或模板来进行组织的这一概念的视角来看,我们可以把克莱因的理念--“与生俱来的知识...先天的存在于身体冲动之中”理解为,它指的不是先天的想法,而是作为本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生物学编码。婴儿并不是生而具有诸如撕碎乳房这样的知识或幻想,而是具有一种强有力的先天倾向,沿着特定的线路组织经验,并为其赋予意义。
克莱因认为,那些基于不同的家庭、文化和时代而又显著差异的现实实验,提供了原材料,这些材料被按照在很大程度上由本能的内在编码预先决定的方式来进行组织。用语言深层结构来类比,各种各样的音素材料提供足够的“刺激”,供婴儿将语言中的语音单元,感知或组织为一个包含特定语言的句法和语义结构的系统。与父母的互动,包括暴露在讲这门语言的环境中,对于学会这门语言是必要的,但并不是婴儿获得构造语法的方法这种特定信息的来源。事实上,现实经验促发了一系列先天功能,感知到的语音是基于这些功能来进行组织的。
在婴儿起初脱离自己内心世界的封闭系统的过充中,以投射性认同的方式参与的母亲所起到的作用,涉及到一种在本质上不同于“代谢”或“处理”这样的概念的心理活动。通过投射性认同,母--婴实体有潜质生成某种特定品质的经验。拉康用“大他者”来指代母亲和婴儿共同创造的这个心理实体。能够成功运作投射性认同的母--婴实体,是比单独的母亲或婴儿任何一方都更大的实体,能够生成任何一方单独无法生成的存在品质。
第三章
每种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都可以被理解为,是基于分裂所涉及的这种危险管理模式所构建的,即基于由生物性决定的、力图将危险源与受危害对象拉开距离来制造安全感的努力。
例如,我们可以把投射理解为,在幻想中试图通过将危险放置到自己的外部,来消除内部危险的努力。而内摄,是通过将有价值的外部客体或危险的客体二者之一置于自己内部,从而将二者分开,以保护有价值的客体。否认,则是在情感上按照客体似乎已经灭绝的方式,来对待危险的客体,从而将自己与之分开。
婴儿只有具备分裂的能力,才能让自己安全的进食,而不至于遭到焦虑感的侵袭,担心他正在伤害母亲,或母亲会伤害他。
第四章/第五章
在婴儿开始有能力将自己体验为自己感知到的信息的解释者的那一刻,作为主体的婴儿就诞生了。从此以后,所有的经验都是一种个人创造。在偏执--分裂心位,一切都如其所是,而在抑郁心位,没有什么仅仅是它们表明上看起来的样子。在抑郁心位,事件是由人创造的的,它的意义取决于这个人赋予它的解释。
如果说偏执分裂心位的首要焦虑是害怕消失,那么抑郁心位的首要焦虑则是害怕客体的丧失。丧失的客体被体验为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婴儿害怕自己已经将他赶走、伤害或杀死。哀悼是对抑郁心位焦虑的修通,抑郁症和躁郁症是为了应对抑郁心位的焦虑而产生的病理形成。
当治疗师感觉不得不立即对移情导致的、治疗内或治疗外的行动做出解释时,无论时针对表达性的部分还是阻抗的部分,都是不会成功的。治疗师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才能找到有效的方式来做解释。
第六章
客体关系理论,常常被误解为仅仅是关于人际间互动的理论,从而偏离了对潜意识的关注,但事实上,它是关于潜意识内部客体关系与当下人际互动体验之间动态相互作用的理论。对内部客体关系进行分析的核心,在于探索内部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病人在面对当下体验时,会以怎样的方式抗拒改变这些潜意识的内部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的“内化”,必然涉及到自我分裂为多个部分,并通过压抑形成了多个内部客体,这些内部客体处于特定的潜意识的相互关系中。内部关系会被早期的外部客体关系塑型,但与其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而且内部关系有日后被经验修改的潜在可能。通过投射和投射性认同,内部客体关系可以在日后被再次外化到人际场景中,因此产生了分析中的移情和反移情现象,以及其它一切人际互动。
内部客体可以被视为自我的动力性潜意识子组织,有能力生存意义和体验,也就是说,有能力思考、感受和觉知。这些彼此处于潜意识的相互关系中的子组织包括:自我的自体子组织,即自我中的、令这个人更充分的将自己的观念和感受体验为属于他自己的那些部分;自我的客体子组织,它通过由自我的一部分想客体认同这种模式来生成意义。
第七章
当我们描述婴儿时,不可能不描述母亲,因为婴儿的自体尚不能与母亲分离而独立存在。温尼科特认为,克莱因未能检视,婴儿对母亲的依赖这件事对心理发展影响的本质。
在温尼科特看来,母亲和婴儿共同创造了一个新的心理实体,这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更像是两种元素发生反应,生成了一个新实体,一种化合物。温尼科特认为的心理发展单元,正是母-婴这种“化合物”:“环境的运作状况时个体自身人格发展的一部分”。
母亲的一部分,以一种被温尼科特称为“原始母性贯注”的状态,与婴儿混在一起。这种失去自己进入另一个人的体验是母亲对于成为母-婴实体的一部分体验。如果不是母亲的一部分与婴儿合为一体的话。婴儿就会被她体验为不相干的客体。这样的母亲会将婴儿看作是“住在我屋子里的那个东西”。(当然,绝大多数母亲体验到的情感谱系中,都会包含这种异己感)。如果母亲没有保留一部分存在于原始母性贯注之外的体验,那么母亲就成了精神病人。在这种情况下,和婴儿分离会被体验为一种截肢。
温尼科特认为,婴儿的早期发展是围绕着母亲最初提供的“主观性客体”这一幻象进行的,即为婴儿创造出内部和外部现实是同一的这样一种幻象。。母亲在原始母性贯注的状态下,得以为婴儿在他需要的时间,按他需要的方式,提供他需要的东西,就好像是婴儿“创造”了客体。
婴儿和母亲是一体的,同时也是分开的;婴儿创造了客体,同时客体也在那儿等着被婴儿发现;婴儿必须在母亲在场时学会独处。
婴儿必须拥有,在作为环境的母亲在场、作为客体的母亲缺席的情况下,进行游戏的体验通过将环境母亲内化,婴儿发展出了自己的心理和身体体验提供母体的能力。母亲持续性的侵入婴儿的游戏,将会令婴儿对真实的外部客体母亲变得极度依赖。这将导致对作为客体的母亲的防御性内化,以及与全能的内部客体母亲的沉溺性关系,而不能发展出自己的内部抱持环境。
第八章
温尼科特用潜在空间这个属于,来泛指位于幻想和现实之间的中介性体验领域。潜在空间的特定形式包括:游戏空间,过渡客体和过渡现象的领域、分析空间、文化体验领域以及创造性领域等。
作者指的主体性是,具有不同程度的自我觉察能力,范围包括从有意图的自我反思,到最微不起眼的“我”的感觉(sense of "I-ness"),其中体验被微妙的赋予了这样一种品质,一个人思考着自己的想法,感受着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活在反射性反应的状态中。
获得维持心理辨证过程的能力,涉及将不需要象征符号的统一体转化为“三元体”,即三个分化的实体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这三个实体指:象征符号(想法)、象征所指(想法所想的对象)以及做解释的主体(生存自己想法和解释自己象征符号的思考者)。象征符号、象征所指和做解释的主体之间的分化,创造除了建立三角关系的可能性,于是空间得以在其中被创造出来。
温尼科特认为,在正常发展中,幻想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辩证过程的一部分,在这个辩证过程中,幻想创造了现实,也被现实所创造。
共情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种客体关系形式),它发生在他人存在于不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背景中。在这个背景中,一个人把玩着成为他人的观念,同时有知道自己不是他人。他可以先尝试某种尺度的认同,然后再换成另一种,因为辩证关系的另一端的存在,减少了被困在他人里面甚至最终失去自己的危险,而另一方面,投射性认同也可以被理解为,是发生在他人的存在于不存在的辩证关系之外,也即潜在空间之外的一种心灵内-人际过程。
第九章
作者将梦看作一种内部交流,它涉及初级过程建构,由自体的一部分生成,并需要来自自体另一部分的觉知、理解和体验。这个初级过程建构,构造了作为内部感官事件的梦象。
做梦是将梦象带入辩证过程从而创造出梦体验,也就是从之前静态共存的零星资料中创造出有意义的体验。将梦象带入辩证过程,涉及一种转化,即将梦象转化为可以被解释性自体理解的象征符号。
分析空间(Analytic space)可以被看作是病人和分析师之间的空间,在其中,分析体验(包括移情幻想)得以生成,个人意义得以被创造和把玩。
精神分析的任务之一,是理解病人之所以采取限制这种方式来对过去进行象征化表征的原因。
译者序
作者:鲁西西 发布时间:2016-12-29 22:46:00
很荣幸,本书作为CAPA精神分析丛书的第一本将要与读者见面了。欣闻本书出版在即,我的心情颇为激动。还记得在CAPA创始人和主席Elise Snyder女士、我的CAPA同学严文华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彭呈军老师的推动下,决定成立CAPA翻译小组,引进出版一批高质量的精神分析专业著作,这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然后,这件事一步一步地按照CAPA的标准严谨地进行着。书籍是由CAPA的老师和学生们投票选出的,而翻译小组则经由一个翻译测试,由精通双语的专业人员经由双盲程序选出。当我作为一名在CAPA受训并获益良多的学员,很荣幸地通过筛选加入小组,并决定接下这本书时,我怀有一种压力和使命感,热切希望可以带给读者一本精准流畅的高水准译作。
早在我刚开始接受心理咨询相关培训时,偶然读到了Ogden博士的《精神分析艺术》一书,当时对于精神分析实践一知半解的我,感觉大为新奇和震惊,啊,还可以这样玩儿?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原本无法言语的很深的体验被说了出来,这文字中有一种震动人心的力量。于是记住了Ogden这名字。后来在CAPA的学习过程中,有数篇Ogden的论文入选阅读材料。每次阅读都感觉,他常常从非常新鲜的视角,说出了一些我在精神分析实践中真实体验到的东西。于是,我去读更多Ogden的著作,他的思想对于我个人在这些年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理念和风格的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越来越渴望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收获,这本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接下的。我不仅怀着对CAPA的使命感,也怀着对Ogden博士著作的极大敬意,以及自己受惠于他思想的感激之情,希望可以准确优雅地把他的思想传递给读者。
本书是Ogden博士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数篇论文的基础上写就的。作者自述,他在第一次接触到克莱因、比昂、温尼科特、费尔贝恩等人的思想时,感觉非常兴奋。他有感于那个时候美国精神分析界与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这些重要发展的隔离,致力于通过写作这本书来帮助美国读者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及其对临床工作的意义。所以作者在开篇就说,这本书是作解释的行动,是作者试图创造和保存意义、挽回异化的努力,来守护人类交流的丰富性。
在我看来,这既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著作,同时又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性,尤其对于和早年发展严重受损的困难病人/来访者工作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具有极大的价值。这本书对于今天中国的精神分析学习者和实践者的意义,首先在于它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解读了英国学派这些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克莱因和温尼科特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理念。读过克莱因和温尼科特著作的读者可能大多会觉得,这两位大师的作品并不容易理解。很多人都说得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克莱因的幻想、好乳房坏乳房的分裂、偏执-分裂和抑郁心位、嫉羡;温尼科特的称职的妈妈、抱持、过渡客体和过渡空间,等等;但这些概念要怎样在临床中应用,对于许多并未接受过客体关系学派系统培训的中国临床工作者来说,是含糊的。包括客体关系理论这个词本身,也常常被误解为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我本人也是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得以澄清一些含糊不清和误解之处。
由于作者以既清晰易懂又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解读了这些重要理念,因此无论你是否熟悉客体关系理论,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熟悉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可能会发现,Ogden博士解读的这些理念和原作者的呈现有时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偏执-分裂心位,在克莱因那里是指一个人由于大量采用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等方式,导致自己的一部分丢失了,感觉自己不完整、破碎、濒临灭绝、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摆脱这种状态,诸如此类的体验。而在本书中,Ogden博士更多地把偏执-分裂心位理解为一种缺乏主体感的非我状态。当然,在我看来,这是对同一个现象从两个略微不同的视角的描述,这两种视角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主要处在偏执-分裂状态的人的体验和内在状态。
Ogden博士这样的描述是服务于本书的整体架构的。这个架构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心理发展理论,同时也是临床治疗路径。这个架构是,人的早期发展要经历两个阶段:从纯生物性阶段到非主体心理阶段,以及从非主体心理阶段到主体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需要母亲能够放弃自己的边界,提供一个“母-婴”实体,来作为帮助婴儿发展的母体。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逐渐走出最初完全禁锢在幻想的主观世界的状态,能够发现外在客体,发现自己的存在,从而走向分离-个体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容器和所容物,心理内容和心理空间辩证互动的过程,构成了心理发展过程。
以这样一种架构,Ogden博士不仅解读了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著作,还对二者进行了整合,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早期发展和治疗理念。这种整合在我看来非常有价值。事实上在英国,当代克莱因理论和温尼科特等中间学派也在整合。但我还是经常地听到有人说克莱因认为本能是决定性的,而温尼科特认为母亲的养育是第一位的,以这样的方式,这二者被对立起来,就像精神分析圈非常流行的一个迷思“是冲突还是缺陷”?而Ogden博士的回答是,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完整的,要把它们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作者这样架构本书的言下之意是,母亲(分析师)既要去理解婴儿(病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状态背后的内在体验(本书中克莱因的部分),同时也要去理解母亲(分析师)在早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本书中温尼科特的部分),也就是说既要理解心理内容的演化发展,也要理解心理空间的创造、维持和变化。只有理解了这两者的辩证交互作用,才意味着理解了心理发展过程。
除了解读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理念,提出自己的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和临床治疗理论之外,本书还有一个很有价值的部分是,作者用自己提出的这些理念来重新解读了一些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过程。举个例子,在第八章讨论了潜在空间的概念之后,作者提出,共情是发生在他人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背景中的心理过程。在这个潜在空间中,一个人把玩着成为他人的观念、同时知道自己不是他人。因为知道自己不是他人,所以减少了被困在他人里面、甚至最终失去自己的危险。而投射性认同可以被理解为辩证性潜在空间的坍塌,从而使得互动双方无法灵活地体验个人意义,感觉自己被迫无可避免地只能以某种方式行动。因此,分析师处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是致力于重建潜在空间的努力,从而得以重建体验、思考和理解的能力。这样一种对投射性认同和共情的解读,清晰地描述了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帮助分析师理解在投射性认同中发生了什么,怎样可以回到具有共情能力的状态。
关于几个概念的说明和翻译:
Object:这个词在本书中出现频率很高。比如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客体关系按照字面意义,是指一种主体(自体)和客体(他人)的关系。Object这个词翻成中文有多个意思,可以是客体,物体,对象等。需要注意,在本书中,object有两个不同的对应的词,self和subject。在这两种情况下,object的内涵有细微的差别。在self和object配对时,指的是自身和被体验为他者的客体之间的配对。而在subject和object、或者subjective和objective的配对中,更多地是强调主体和不具主体性的(或者作为主体的对象和目标的)客体的差别。根据作者的理解,自体(self)并不必然具有主体性(subjectivity),比如在偏执-分裂心位的自体就是一种以客体状态存在的自体(self as object)。考虑到本书的主题是讨论客体关系理论,object在本书中尽可能翻译为客体,但根据上下文需要,偶尔也会翻译为物体、对象等。
Ego和self:严格来说,ego是指弗洛伊德拓扑心理结构理论中的概念自我,相对于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在这种语境下,自我(ego)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和功能。Self指自体或自身,和客体/他人(object)对应,指人格中被体验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部分。原则上,本书将self翻译为自体,而ego翻译为自我。但偶尔作者会混用这两个词,即用ego来指代self,这种情况下ego会翻译为自体。在第六章讨论内部客体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作者认为自我(ego)通过分裂,会形成自体(self)部分和客体(object)部分。
感谢李孟潮老师在百忙之中为全书做了审校。他博学专业的意见和恳切的帮助,不仅有助于提高这个译本的质量,对于第一次翻译心理学专业书籍的我,也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感谢Elise Snyder女士、严文华老师和彭呈军老师的努力,促成这个专辑的翻译出版。我相信这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心理健康从业人员都是一桩幸事。感谢出版社的彭呈军老师、编辑单敏月女士以及出版社其他相关同仁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翻译小组前后两任负责人张庆和徐建琴承担了协调沟通的琐碎工作,对于她们的付出,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出版社在翻译进度上的包容,让我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此书。由于作者思维和行文非常严谨,原书有很多较为复杂的长句,我希望尽可能精准地传递作者的原意,因此个别句子可能读起来会略有些拗口。尽管译者、审校者、编辑都已竭尽所能地希望保证本书的准确和流畅,但疏漏和不足之处肯定在所难免,还请读者多多包涵和指正。
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也和作者Ogden博士取得了联系。他得知我在翻译这本书,欣然同意为这个译本作序。他还鼓励我说,翻译一本书等于是重新写一本书。希望我写的这本书能够对诸位读者有所裨益。
殷一婷
2016年10月30日于上海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无水印(208+)
- 收费(245+)
- 小说多(518+)
- 值得购买(508+)
- 章节完整(285+)
- 五星好评(213+)
- 强烈推荐(519+)
- 差评少(476+)
下载评价
- 网友 孙***美: ( 2024-12-21 05:32:24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融***华: ( 2024-12-17 01:32:43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焦***山: ( 2024-12-30 20:08:32 )
不错。。。。。
- 网友 扈***洁: ( 2024-12-14 02:02:26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师***怡: ( 2025-01-04 10:34:2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戈***玉: ( 2025-01-08 07:58:58 )
特别棒
- 网友 索***宸: ( 2024-12-25 18:58:1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石***烟: ( 2024-12-23 03:34:5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丁***菱: ( 2025-01-08 17:18:1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后***之: ( 2025-01-05 22:53:4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康***溪: ( 2025-01-03 00:58:21 )
强烈推荐!!!
- 网友 宫***凡: ( 2024-12-24 02:28:1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易学图解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曹禺评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传统诚信观与当代市场经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房地产中介常见法律问题有问必答(房地产中介法律知识系列读本)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犯罪心理学(第二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45013504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初中八年级俄语练习册 人教版全一册配套8年级俄语课本 初二俄语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侵权责任法研究(第二版)上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明史纪事本末(全四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赵治勋围棋定式精解:185道经典问题掌握基本定式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5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9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6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