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卡夫卡传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一面照亮卡夫卡文学天才的镜子,一部不可思议的传记
他是观察的旅行者、充满幻想的孤独者
也是反讽大师和焦虑的禁欲主义者
文学、心理和文化等多重视角之作
不仅是对这位文学怪人一生的深刻描绘
也是属于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巧妙缩影
⭐️ ⭐️ ⭐️ ⭐️ ⭐️
❊编辑推荐
◎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作品内容貌似荒诞,实则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人及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直到去世之后他才声名鹊起,在全球各地兴起“卡夫卡热”,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卡夫卡留下的丰富文学遗产,包括他所关注的“人的异化”的命题,至今仍有待后人不断挖掘,持续地发现新的意义。
◎ 本书作者撰写的《席勒传》《卡夫卡传》《弗洛伊德传》受到外国出版界的广泛好评,他的著作风格以百科全书式的细节罗列、既广博又深入的时代描摹,以及带有新意的论述分析所闻名。
◎ 本书对时代背景的详尽考察,以及对作家生活经历的细密描绘,让读者能够把发生在卡夫卡身上的情感、思想活动与当时历史的整体环境联结起来。特别是对卡夫卡生活和写作两个面向交互起了什么作用,这些作用如何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一一进行了联系和诠释,使读者得以更清晰深入地理解潜藏在卡夫卡作品中的文学内涵。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在关系网中
第二章 幼年时代和学生时代(1883—1901)
第三章 大学学习和终身友情(1901—1906)
第四章 早期散文(1900—1911)
第五章 最初的在职时期(1906—1912)
第六章 寻找踪迹(1908—1912)
第七章 观察的艺术(1908—1913)
第八章 一个通信情人:菲莉丝·鲍尔(1912—1913)
第九章 夜班文学写作(1912—1913)
第十章 失踪者(1912—1914)
第十一章 诉讼(1914—1915)
第十二章 没有决断的战争年代(1915—1917)
第十三章 疾病和新的逃跑之路(1917—1918)
第十四章 恐怖的记录(1914—1919)
第十五章 尤丽叶·沃吕察克和米莱娜·波拉克(1919—1921)
第十六章 自我勾画和譬喻(1917—1922)
第十七章 城堡(1922)
第十八章 退休以后(1922—1923)
第十九章 晚期的短篇小说(1922—1924)
第二十章 倒数第二次旅行(1923—1924)
感谢
人名译名索引
书中提及的卡夫卡作品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彼得–安德列•阿尔特,德国文学学者,柏林自由大学前校长,曾在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意大利多所大学做访问学者,以写《席勒传》出名,曾获马尔巴哈席勒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后辈人觉得卡夫卡是个没有历史感的幻想者和没有现实感的神秘人物。然而,这个孤独的布拉格禁欲者,这个用梦幻作品表现其个人恐惧和强迫观念的人的形象却不可以使我们分心,让我们看不到这个形象也还有另外一面。它让观察者看到一个以复杂的方式卷进时代之中的人,此人在他的时代的社会现实面前没有闭上眼睛。作为在公共事业中任职的法学家,他了解波希米亚国家官僚主义中办公室日常事务的全部细节。对工业时代的工厂,对现代技术灾难中的那些可怕的地方,他,不同于20世纪的大多数作家,在任工伤事故防护鉴定人做视察的过程中有着十分深切的了解。他做个人旅行经过中欧各国,进入瑞士,到了法国和意大利。对这些欧洲大都会他怀着被城市生活的神经脉搏吸引住了的窥阴癖者的好奇心进行侦查。这个时代的全部重要的知识思潮他已经留意到,不过却没有让自己随波逐流。凭着保持距离的观察者的锐利目光,他感觉到犹太复国主义和心理分析,妇女运动和和平主义等时代现象。他把他的知识隐藏在幼稚的门外汉的假面具后面:这个门外汉在赞赏专业演员们在精神生活的舞台上扮演其角色时的那种优越稳健。
谁看穿这种自导自演是伪装,谁就看见了一个十分清醒地生活着的同时代人,一个从未对自己的文化环境漠不关心的同时代人。在西奥多·赫茨尔的犹太复国主义和马丁·布贝尔的宗教哲学的教导下,卡夫卡用日益增长的敏感性反映了自己的生活在布拉格的德意志犹太人的特殊身份。犹太人的民族同化时代的波希米亚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决定性地影响了19世纪末他的童年时代和青少年时代。这里,在——犹太人的宗教文化的——一种蒙上阴影的传统的背景下,并且以技术及文化的现代精神为依据,存在着他的审美创造性的先决条件。即使他的作品往往只是间接地加工处理了时代的痕迹,它们也不脱离这个时代的政治、社会和知识的标志。即便是沉浸于个人矛盾冲突中的作家,卡夫卡也是一位具有当代史烙印身份的艺术家:这位艺术家在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的社会条件下从事文学创作。
这本书以这一观察为出发点:卡夫卡的外在的和内心的生活虽然逐一激励了他的作品,但是反过来文学也确定了他一生的脉络。卡夫卡并不罕见地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预先说出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换句话说,他在生活中模仿了文学。这一结论就适用于譬如短篇小说《判决》中的订婚主题,它预先推定了与菲莉丝·鲍尔的关系,但是同样也适用于《乡村医生》中少年的致命伤口,这伤口似乎是肺结核突然发作的前奏。这是卡夫卡生活的一种基本模式:这种生活在文学的适用范围内进行并从本质上对他做出了解释,这一点在他日记和书信所发表的许多看法中有着反复的强烈的反映。所以这本书的中心任务是,描写这种生活通过文学创作中想象的世界及其内部秩序的形态感受到的种种特征。只有认识到了文学对经验的去芜存菁,也只有这一认识才展示出这个秘密的——不是神话式的,而是有意制造出来的——法则,这个强有力地支配了卡夫卡的一生的法则。在卡夫卡的一生中不存在简单的解决办法,而只存在悖谬辩证的纠葛,传统的神话和苦行主义的、生存恐惧的作家的形象也好,有计划地解除悖谬和纠葛的魔力也罢,都应对不了这些悖谬和纠葛。
人们可以鉴于这样的悖论称卡夫卡为“永远的儿子”,这个儿子怀着强制的兴致培养他对父亲的恐惧,因为这种恐惧对他来说构成他生存的条件。这一状况表明了一个生活原则,它既阐释了卡夫卡的艺术家身份也阐释了他的——被他自己这样感受到的——现实中的失败。卡夫卡从来也没有——虽然他意识到自己在文学上的地位——摆脱踌躇着不肯长大成人的晚辈的角色。他的爱情故事一波三折,因为进入丈夫或父亲的角色会破坏了他儿子的身份。而他的儿子身份却构成了他写作的前提,这种写作活动按他的信念只有在绝对的孤独中才能进行。而且在含义的海洋中做无止境的航行的他的作品的逻辑性也在儿子的角色中变得清晰起来。卡夫卡的文学作品受一种圆形美学的约束,这种美学反映出永远的儿子的自我结构形式:如他所说的...
卡夫卡不是一颗带着其作品自一个没有历史的天空向我们降下来的流星。他其实很自觉地置身于一种综合的流传过程中,而他无疑是善于使用讽刺、讽刺改写和讽刺模仿的手段并往往在消极辩证的支持下,间离这种流传过程。展示这种流传过程的两个主导观念是“神话”和“现代”。神话:这对于卡夫卡来说主要是其宗教传说、故事和行为指南原本都是口头流传下来的犹太教的世界。通过与胡戈·贝格曼、马克斯·布罗德、费利克斯·韦尔奇、吉茨夏克·勒维、马丁·布贝尔和吉里·朗格这样的熟人和朋友的交谈,卡夫卡了解到了犹太人的宗教的故事天地。这些故事的范例给《乡村医生》卷、长篇小说《诉讼》和晚期作品打上了烙印,这是确凿无疑的。在卡夫卡加工改编的神话传奇素材中,同时还掺和进了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作品。战斗的、家庭冲突的以及他所做的旅行的神话与这有关联。本书将追述卡夫卡的文学作品所依循的神话系列。在这些神话系列中聚集着来自各个不同文化史时段的材料,当然是在改变其原来的形态的文学实验的范围内。卡夫卡续写着西方的伟大神话小说,他对它们做出新的解释并以令人激动的方式使人切记它们提出的没有解决的矛盾。
现代:这一方面是对准口头流传过程的文字体制,还有德语文学,卡夫卡不系统但认真地注意到了的、从歌德(他所阅读的当代最久远的作家)到他的同时代人的这一时期的德语文学;另一方面就是各种传媒,他几乎比同时代的任何一位作家都更仔细地观察这些传媒。电影院、口述录音机和打字机常常在他的个人材料中被论及,但是对现代传媒技术的热烈讨论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以隐蔽的形式被采纳和继续进行。作为作家,卡夫卡受到无声电影的激励,无声电影的快速的运动过程直接转化为《失踪者》中的一些情景。短篇小说《在流放地》显示出一种对文字技术的研究,一如致菲莉丝·鲍尔的信以类似的方式,当然在另一个层面上,所揭示的那样。现代性这一概念在卡夫卡那里得到双重证明:文学和用技术手段制作的形象在这里属于一个整体。瓦尔特·本雅明注意到了口头流传的宗教特性和20世纪的世界对他的创作的双重影响:“卡夫卡的作品是一个椭圆体,它的远远分离的焦点一方面由神话的体验(主要是对传统的体验),另一方面由现代大城市人的体验所规定。”
卡夫卡的注意力不是放在作品上,而是放在写作上,放在创作的逻辑性上。虽然他了解一部自己的作品发表所带来的那种乐趣,然而他还是被创作过程本身所触发的那种极度兴奋所压倒。这一特征反映在他的散文的下意识的未完成的结构中。卡夫卡的写作活动即便在其作品已交付出版之时也没终止和完结。他的作品的无穷尽性基于这样一种情况:它们在结尾之处不让人得出有约束力的结论,所以始终无法对之做出简单的释义。在诉讼式的文字媒介中,而不是在一部作品的具体人物形象中,卡夫卡提高了自己的艺术家的认知能力。而文字则又实施一种连续不断的接近,接近他想体现的现象,一如雅克·德里达所表述的那样,它永远不会终结,因为它总是面临着它所描述的东西。与这相称的是,卡夫卡将成功写作想象为没有任何阻力可以阻挡得了的不断流动的大河。在一个没有清晨的夜晚,没有任何干扰,超然生活节奏之外,他希望“流入”他的作品中。这符合他的写作理想:沉入文字的海洋并在这个过程中强烈地体验着自我。这样一种文学创作模式并非一定会把对出版完善的、尽可能完美的“作品”的兴趣排除在外,然而这在卡夫卡的符合艺术标准的作家身份构想中并不处于中心地位。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一面照亮卡夫卡文学天才的镜子,一部不可思议的传记
他是观察的旅行者、充满幻想的孤独者
也是反讽大师和焦虑的禁欲主义者
文学、心理和文化等多重视角之作
不仅是对这位文学怪人一生的深刻描绘
也是属于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巧妙缩影
⭐️ ⭐️ ⭐️ ⭐️ ⭐️
❊编辑推荐
◎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作品内容貌似荒诞,实则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人及其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直到去世之后他才声名鹊起,在全球各地兴起“卡夫卡热”,深刻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卡夫卡留下的丰富文学遗产,包括他所关注的“人的异化”的命题,至今仍有待后人不断挖掘,持续地发现新的意义。
◎ 本书作者撰写的《席勒传》《卡夫卡传》《弗洛伊德传》受到外国出版界的广泛好评,他的著作风格以百科全书式的细节罗列、既广博又深入的时代描摹,以及带有新意的论述分析所闻名。
◎ 本书对时代背景的详尽考察,以及对作家生活经历的细密描绘,让读者能够把发生在卡夫卡身上的情感、思想活动与当时历史的整体环境联结起来。特别是对卡夫卡生活和写作两个面向交互起了什么作用,这些作用如何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一一进行了联系和诠释,使读者得以更清晰深入地理解潜藏在卡夫卡作品中的文学内涵。
精彩短评:
模仿十七世纪文字风格的黑色幽默小说;亨利伯林盖姆的支线故事令人喷饭;真实难寻天真是原罪;美国殖民地时期的混乱历史;翻译太好了,设计引用的古希腊人名和地名的翻译也很准确,注释也很详尽
作者:叶秋 发布时间:2024-04-11 20:26:17
其实很好,很详实,但可读性几乎是负的……
作者:后浪文学 发布时间:2022-11-22 18:17:38
一位观察的旅行者、充满幻想的孤独者,
也是一位反讽大师和焦虑的禁欲主义者。
最为广博的卡夫卡传!一起重新发现阅读卡夫卡的乐趣,
本书对时代背景的详尽考察和对作家生活经历的细密描绘,不仅是对这位文学怪人一生的深刻描绘,也是属于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巧妙缩影~
作者:后浪 发布时间:2022-12-27 11:02:06
最为立体,完整的卡夫卡传记,读懂了卡夫卡的生活才能读懂他的写作。
文学、心理和文化等多重视角之作,不仅是对这位文学怪人一生的深刻描绘,也是属于那个动荡不安时代的巧妙缩影。
作者:欢乐分裂 发布时间:2023-01-10 10:50:06
并不止于编年史记录,而置于彼时跨领域文化思潮背景,结合卡夫卡作品深度分析,援引大量材料横/纵向比较论述,朝向更深层的内里探究,读来不无艰涩(翻译?)。
1、并非缺乏历史感,遥远的外部世界的轮廓渗透进日常,但对“犹太复国主义的集体身份不知所措”,最终选择将公共事件“与他私人的经验世界严格区分开来”;而其身处官僚机构的变动本就折射着社会层面的变化,结核病本身就携有工业化和官僚机构化的社会症状特征——本性和体质不断发生异化的过程。
2、对“现代性”的自省,以《判决》开启“欧洲表现主义的开端年”;套用神话基本模式,流浪的犹太人在小说中的变体。
3、书信作为交流的媒介,乃至爱情几乎沦为想象的产物;写作绝对孤独的状态,需要“向黑暗势力的坠落”。
4、钟爱电影的运动场景和空间设置。
5、永远的儿子身份。
作者:白二 发布时间:2022-11-22 18:29:06
“卡夫卡影响了我们每个人,不仅仅是作家而已。”
深度书评:
情人节不谈爱,我们谈谈卡夫卡
作者:连木木 发布时间:2023-02-14 16:25:19
这本书其实是我在春节假期时阅读完的大部头,千里迢迢把它背回家(真的是物理意义上的背),终于赶在虎年的尾巴上看完。
而我在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真的是——这本书绝对没枉费我的负重而行啊!
尤其是千辛万苦来到结尾,看到依然在卡夫卡临终之前纠缠他的罪责意识——
通过写作我没有把自己赎回。我已经死了一辈子了,如今我将真的死去。我的生活比别人更甜蜜,我的死亡将更可怕。作为作家的我当然将这刻死去,因为这样一种角色没有根基、不能持久,连尘埃都不是。只有在最癫狂的尘世生活中才有一点点生存的可能,仅仅是一种想象出来的享受欲。
过去,作为作家他需要移出生活,如今,他以几乎讽刺的方式自食其果。我在半感伤半泪目的思绪中,感受着来自卡夫卡狂潮的最后一击......
可是,一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虽然卡夫卡在生前未能如意获得最理想的声誉与名望,但是卡夫卡留在身后的文学生命,却旺盛如火,烈焰燃烧——
文学的确不曾祛除死亡,但它成功延续了他生命的长度。
总而言之,这是我第一次得到如此立体地解读卡夫卡的机会,我从他的成长背景(家庭、职场与社会),到他的阅读理解(有很多阅读确实极大程度影响了他),从他的交友爱恋(有的故事甚至堪称曲折),到对他的文本分析(让我悔恨为什么没有早点把卡夫卡全集给看完)……都有了充分和细致的了解。
他半主动半被动培育出的特殊质地的敏感,他与犹太复国主义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纠缠,他如何用文学揭示对世界对规则的经验与理解,他绝不偶然的接近偏执的美学与哲思......
他的恐惧,他的投入,他的禁欲(指文学方面),都深深吸引了我。
整本书有点约瑟夫·弗兰克那套陀思妥耶夫斯基传记的感觉(虽然我还只读到第三卷),作者彼得–安德列·阿尔特无疑将自己对卡夫卡人生状态的熟稔,对他的心理状态尽可能贴近的剖析,全然呈现在了书中——他非常好地处理好了材料组织这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写得既机智(有理有据)又好读(译文也还算顺滑)。
原本我当然是想通过卡夫卡的传记更了解他,当然还有他的玫瑰往事,但是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我才渐渐理解那些相遇的或蹉跎或热烈都属于卡夫卡整个人生构架的一部分,不能彼此脱离地进行阐释,更不能以一概全地进行理解。
对我来说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前面也提到了,我还有很多卡夫卡的作品没有读过,就只能在先接受作者解读的基础之上,把真假与否、深刻与否,留待日后再对照观看了。
卡夫卡:生活和文学在一场无休止的对话中连接在一起
作者:猫书一枚 发布时间:2023-01-08 22:44:39
有一个目的地,但没有路。我们称之为路的,是犹豫不决。——《卡夫卡传》
卡夫卡:
捷克
人,他被认为是
现代派文学
的鼻祖,是
表现主义文学
的先驱,与法国作家
马赛尔·普鲁斯特
,爱尔兰作家
詹姆斯·乔伊斯
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有关卡夫卡的传记,有德文的、中文的,有他的好友写的,专业学术研究的,也有蹭热度的。众多读本,后浪新推的彼得-安德列·阿尔特版本,德语教授张荣昌的译本《卡夫卡传》,值得一看。
作者:彼得–安德列•阿尔特,德国文学学者,柏林自由大学前校长,曾在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意大利多所大学做访问学者,以写《席勒传》出名,曾获马尔巴哈席勒奖。
卡夫卡本身的作品像防盗门的“猫眼”,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看向局部的世界,而外界看向他,就会被缠绕在迷宫之中。
他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要为这样的人立传,传记作者的压力远比给艺术家或者政治家作传要大得多。一方面,卡夫卡的文字难度,以及卡夫卡热导致全球过度解读卡夫卡作品,大量的论著铺天盖地;另一方面,卡夫卡短短41载的人生历程,社交面窄且素材单薄,毫无新意。
彼得–安德列•阿尔特恰恰就看准了卡夫卡的生活和作品之间的脱节,在他的《卡夫卡传》中,他将卡夫卡性格的多面性与独特性同其作品的深奥性与神秘性放在20世纪欧洲波澜壮阔的现代主义思潮中加以考察,并结合现代心理学和民族学,以及布拉格的地域文化传统,描绘出一个立体的、轮廓鲜明的背景清晰的、完整的卡夫卡。
时间回到19世纪初,卡夫卡弥留之际发表遗言,他委托了一位好友,一位他非常清楚,确定比任何人都欣赏他的作品的马克斯·布罗德,让其消灭自己的作品。可见,卡夫卡内心是希望别人能读到自己的作品,却对此不予承认。
从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到卡夫卡做事的内在逻辑,他精确地控制了辨证的倒转过程,哪怕是最后的遗言中。这也是卡夫卡特有的心理素质。谁看清了他这种自导自演的伪装,谁就看懂了卡夫卡。
作者在前五章,从“在关系网中”,“学生时代”,到“最初的在职时期”,详尽的介绍了卡夫卡的现实生活:
卡夫卡的父亲赫尔曼·卡夫卡来自农村家庭,早期生活困难,白手起家,虽然财富得以积累,但他性情暴躁,经常训斥孩子,他只关心他的生意,对儿子的写作事业并不理解,更谈不上支持,使得卡夫卡从小就在心理上笼罩着威权的压力。这也成为卡夫卡创作中“代沟”主题和慑强主题的生活原型。
卡夫卡的一生是游离的,他与任何一个国家都处于游离状态,既需要他,又不需要他;既接受他,又排斥他。这体现在作品上,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卡夫卡是作品没有历史感,也没有什么现实感。
但作者认为,卡夫卡的无历史和现实感的梦幻文字,恰恰是表达出了卡夫卡卷入了时代,却依然保持清醒的状态。
卡夫卡,作为当时一个公共事业中的法学家,他在个人旅行,途经中欧各国时,他把自己的知识隐藏在幼稚的门外汉的假面具后面,没有让自己随波逐流,凭着保持距离的观察的敏感度,他敏锐的感觉到了犹太复国主义和和平主义时代等现象。
这也促使他将他的作品间接地加工处理了时代的痕迹,但并不脱离时代的政治、社会和知识的标志。毕竟,卡夫卡是的文学创作是处理在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社会条件下。
这版传记就是以这样的角度来介绍卡夫卡的:卡夫卡的外在和内心的生活虽然逐一激励了他的作品,但是反过来,文学也确定了他一生的脉络。
卡夫卡本身的作品,几乎每一部为了写他自己,为了表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作品中的人物不仅名字与作家本人的名字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与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
卡夫卡总是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预先说出了自己的生活状况,换句话说,他在生活中模仿了文学。比如《判决》中的订婚,推定了菲莉丝·鲍尔的关系。单就这一部分内容,就被全球各大学者深度研究讨论。
但卡夫卡的生活和写作其实又是分开的
,他和外界的同事交流的很好。卡夫卡很谦虚,他甚至把清洁工的生日记下,在当天为她献上一朵花。
现实中,卡夫卡本人一生都在苦苦地探求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但至死都无法对他的思考和探索给出令他自己满意的答案和结论。因此卡夫卡也无法通过他的创作描写生活的结局,无法给自己的小说一个满意的结尾。
文字中,对于卡夫卡来说,生活首先是文字的素材来源,谁把握了其人生的社会和私人背景,就味着了解了用特有的含义装载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基本材料。
生活中的素材对于卡夫卡来说,只有经过文字的沉淀才拥有意义:观察,体验,情感,他统统通过日记传达出来,在它们被写成作品之前,先获得它们自己清晰的形象。
生活和文学在一场无休止的对话中连接在一起。
卡夫卡最重要的作品有他的书信,他的三部长篇《城堡》《判决》《美国人》,还有大量的中短篇小说。由于卡夫卡的一生都处于“观察”状态,他的作品为他制造了多重心理防卫机制,让他在一扇铁门内的窥孔中观察。
了解了他的观察的状态,他的象征式手法的文字,我们再回头再看看之前提到的,卡夫卡弥留之际拜托好友马克斯的最后的请求:“
不要阅读就彻底烧毁我的遗稿
!”我们就不难理解,夫卡夫对生前身后名,其实是强烈的希望被看见,连遗嘱都在反向要求拯救遗稿。
每一个卡夫卡研究者都要面对一大堆旧有的论著,虽然大量著作能带来激励的效果,但更多的可能是被浩如烟海的文案所劝退。
彼得–安德列•阿尔特的《卡夫卡传》从卡夫卡的作品和生活的关联上研究他,与此同时并没有使他失去他的个人特色,彼有意思,值得一读。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无多页(402+)
- 体验差(107+)
- 字体合适(70+)
- pdf(444+)
- mobi(611+)
- 速度慢(353+)
- 体验还行(495+)
下载评价
- 网友 游***钰: ( 2024-12-16 11:08:0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晏***媛: ( 2025-01-08 04:37:42 )
够人性化!
- 网友 孔***旋: ( 2025-01-06 08:14:51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潘***丽: ( 2024-12-24 15:19:54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汪***豪: ( 2025-01-06 08:32:22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权***波: ( 2024-12-25 00:22:00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屠***好: ( 2025-01-04 20:25:22 )
还行吧。
- 网友 养***秋: ( 2024-12-13 04:44:29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索***宸: ( 2024-12-26 22:15:58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车***波: ( 2024-12-21 16:22:09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冉***兮: ( 2024-12-10 00:41:24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相***儿: ( 2025-01-07 13:39:22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仰***兰: ( 2025-01-01 10:22:52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子藏 道家部 關尹子卷(全9冊)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08842035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朗文当代英语教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飞象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牛津词典编纂指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GRE核心词汇助记与精练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华国粹经典文库:三国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小学生防灾减灾读本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苏东坡和他的世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鬼谷子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郑杰文,张伟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9787532588787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7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