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宝典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宝典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精美图片
》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宝典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全国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应试宝典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259452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1
  • 页数:276
  • 价格:22.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9:38

内容简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指导考生梳理和归纳核心知识,是对教材精华的浓缩,是对教材的精讲精析,是点金拨雾的手指。配合教材学习,帮助考生点拨要领、强化核心,高效率地掌握考试的精要。

前瞻预测,把握题源——在总结历年命题规律的基础上,用前瞻性、预测性的目光分析了考情,在书中展示了各知识点可能出现的考题的采分点、命题重点和深度,努力做到与考试命题趋势“合拍”,步调一致。

彻悟教材,拓展思维——针对考试中经常涉及的重点、难点内容,力求阐述精练,解释清晰,并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层次的拓展讲解和思路点拨,能有效地形成基础知识的提高和升华,可帮助考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易携易用,随翻随学——便于读者携带,可以在工作间隙、乘坐公交、外地出差等各种场合的闲暇时间翻阅学习,也可以在考试前的一小时做临阵磨枪。

适用于参加注册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生。


书籍目录:

章 建设工程监理基本理论的应用

一、工程监理企业经营管理

二、建设工程目标控制

三、建设工程风险管理

四、建设工程监理的实施

五、建设项目监理机构

六、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七、建设工程文件档案资料管理

第二章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

一、监理合同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

二、建设工程招标方式和招标程序

三、施工招标资格预审与评标

四、施工合同的订立

五、施工过程中的合同管理

六、竣工验收阶段的合同管理

七、索赔程序及监理工程师对索赔的管理

第三章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一、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

二、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四、工程变更的处理

五、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手段

六、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

七、建设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八、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九、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和直方图的应用

第四章 建设工程投资控制

一、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及计算

二、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三、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评价

四、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

五、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

六、工程结算

七、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

八、索赔费用的计算

九、投资偏差的分析

第五章 建设工程监理进度控制

一、流水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二、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及关键线路的确定

三、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及关键线路的确定

四、单代号网络汁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及关键线路的确定

五、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及关键线路确定

六、网络计划工期优化

七、进度计划的调整方式

八、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

九、工程延期时间的确定方法

第六章 建设工程监理相关法规及规范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五、《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六、《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指导考生梳理和归纳核心知识,针对考试中经常涉及的重点、难点内容,力求阐述精练,解释清晰,并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层次的拓展讲解和思路点拨,能有效地形成基础知识的提高和升华,可帮助考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该书小巧易携带,即使在工作间隙、乘坐公交、外地出差等各种场合的闲暇时间也适合你翻阅学习。


精彩短评:

  • 作者:茵陈 发布时间:2024-02-11 23:24:55

    有点百度百科的感觉。

  • 作者:Yolanda 发布时间:2018-07-15 10:33:39

    完全不推荐!老大,怎么会有无趣的书哒?!受不了了!说故事也不是你辣么说的!完全没有干货!请狗带!说吧,给了机械工业出版社多少钱来着?!除了辣么烂的一本书!越看越气!

  • 作者:湃之溪 发布时间:2022-12-30 21:02:51

    前面五章写得通俗明白,适合我这种小白,后面一堆数据。总体来讲应该是不错的科普,增进了我对超导的了解。

  • 作者:爱笑的小乖妞 发布时间:2019-11-18 10:30:10

    书中很多细节都曾是发生在我身边,书中每一个人物似乎都像是周遭的原型,太真实了,值得一读!唯有亲历,才会看淡。

  • 作者:马上到站 发布时间:2018-09-03 22:45:58

    先看了后记和前言,印象最深的是作者非常喜欢邹衡的那句话——“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但从前言后记来看,似乎作者是“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相信它”。

  • 作者:褚心 发布时间:2013-03-05 15:13:57

    西图阅读,上海小娃的回忆绘本,画风平和。


深度书评:

  • 复盘

    作者:何金水 发布时间:2023-04-22 00:48:09

    “复盘”原本是一个围棋术语,2001年,联想将其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

    复盘就是“把做过的事情,再从头过一遍”。

    复盘包含了6个值得注意的关键点:

    1.复盘以学习为目的,最终指向提升认知;

    2.复盘强调以事实为基础,研究真实的问题;

    3.复盘需要梳理、还原事情发生的过程,不能只看结果;

    4.复盘的逻辑起点是目的,也就是当初为什么做这件事情;

    5.复盘必须有亲历者的参与,非亲历者的角色是提问者和建议者;

    6.复盘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通常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而需要内外动力的助推。

    好的复盘需要做到“五反”

    复盘的五重作用机制:反馈、反思、反本、反应、反复。

    复盘的“五反”机制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输出学习链”,在不断刷新认知的过程中,把未来的事情做得更好。

    复盘的五重作用机制

    反馈

    彼得·德鲁克在1999年出版了《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其第6章“自我管理”中写道:“一个人要有所作为,只能靠发挥自己的长处。从事自己不太擅长的工作是无法取得成就的,更不用说那些自己根本干不了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呢?德鲁克推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若想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的途径就是反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12个月之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进行比较。我本人使用这种方法已经有15~20年了,而每次使用都有意外的收获。”

    这就是复盘的第一重作用——反馈,即将客观的结果与当初的预期进行比较,不沉溺于自圆其说的主观臆想,正视结果,直面现实,有理想但不理想化。

    反思

    反馈分析法能告诉我们“预期”与“结果”之间的差异,但若只是勇于承认,却不付诸行动,那也无济于事。这就引出了复盘的第二重作用——反思,即对反馈结果进行思考。

    《论语·学而》中写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曾子的修行法门就是,每天多次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忠、信、习”的标准,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就是,“对照标准找差距”。

    反本

    那么,需要反思什么呢?从反思中我们又希望收获什么呢?这就引出了复盘的第三重作用——反本,即返其所自出,复归本源或根本。反思追求的是对事情的通透认识,触及本质。换句话说,我们都希望通过反思找到导致结果的根本原因。

    反应

    找到根本原因之后,就需要进行治标又治本的改进,这就是复盘的第四重作用——反应,即事发之后的回应,也就是下一步采取的应对行动。通过反思得到的认识只停留在头脑中或纸面上是不够的,需要实施相应的举措,无论是亡羊补牢式的下不为例,还是行进途中的持续改进,只有将思考落到行动上,作用于内在自我和外在世界,我们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为什么说“可能”呢?因为事情的因果关系相当复杂,我们经常以为自己摸清了规律,抓住了本质,但事实上并没有。俗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就是在提醒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一事上,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敬畏之心。之所以在反思之后一定要采取行动,就是因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只是新的假设,而非确凿无疑的真理。只有通过行动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我们才能证实或证伪新的假设。

    反复

    之所以在反思之后一定要采取行动,就是因为我们得出的结论有可能只是新的假设,而非确凿无疑的真理。只有通过行动及其产生的实际效果,我们才能证实或证伪新的假设。这就会推动我们进入新一轮“预期—结果”的验证循环中。这就是复盘的第五重作用——反复,即多次重复反馈、反思、反本、反应这个过程,在这样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我们的认识将实现螺旋式的提升。

    复盘的本质是:想到—做到—得到

    复盘实操模型

    当我们接到一项工作时,在没实际动手之前,通常会先想一想,比如为什么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样,以及预测将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来解决等,这些都属于“想到”。然后,我们就可以按照初步的想法来开展工作,这就是“做到”。做完之后,我们会审视最后的结果:究竟“得到”了什么,是否实现了当初的预期呢?如果实现了,那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自己做对了哪些事情及其原因;如果最终的结果与当初的设想有差距,那么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根本原因,发现具体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并讨论和提出新的优化方案,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都希望想到的都能做到,做到的都能得到。实际上,“想到但做不到”“做到但得不到”,甚至“想都不想就直接开干”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在做的过程中以及做完事情以后,一旦发现“三到”的链条断了,就应该及时停下来复盘。

    逻辑+行动,复盘方法的两个维度

    复盘方法是复盘的本质在逻辑上的延伸和操作上的细化。

    复盘的本质由三部分构成,可以总结为以下关键词:预期;结果;分析—解决—行动。

    “预期”所包含的内容通常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的逻辑来呈现。

    · 是什么:当初的预期是什么?——What

    · 为什么:当初为什么定这样的预期?——Why

    · 如何做:当初设想如何来实现预期?——How

    “预期—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框架如下表所示。该表从“预期”的三个层面和“结果”的两个维度来展开说明,横向的“预期”与纵向的“结果”构成了3×2的矩阵,每一项内容可以分别进行探讨。

    “预期—结果”的比较和分析框架

    · 目标的进度如何:将复盘时的状态和预期目标进行比较,从总体上分析事情的进展情况。

    · 目的实现情况如何:关注目标所代表的意图或目的,看看目标实现的同时目的是否也能实现。比如,A产品销售收入目标的完成情况通常一目了然,但别忘了A产品能达到盈亏平衡才是企业最想实现的目的。不能只盯着目标,必须要牢记目的。

    · 举措的各项指标如何:举措是用来实现目标和目的的手段和行动,目标的完成情况直接取决于举措的执行情况。比如A产品的销售收入目标直接与其定价、促销优惠、捆绑销售等相关。只关注目标往往会导致浮于表面,只有将关注点深入举措层面,我们才能发现目标的完成情况究竟与什么相关、受什么因素驱动。

    · 制定目标时的边界条件有无变化:目标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制定时一定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这些因素被统称为边界条件。在执行的过程中,边界条件的变化会对目标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复盘时要留意这些变化。比如,A产品年初定了一个亿的销售目标,这其中考虑了当时原材料的价格水平。如果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那么就会直接影响A产品的定价,也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亿的目标是否合理。

    · 确定目的时的边界条件有无变化:确定目的时也考虑了诸多因素,如果关键因素发生了变化,那么就要重新审视目的是否需要做相应的调整。比如,当初设想A产品实现一个亿的销售收入就能实现盈亏平衡,进而达到公司整体的盈利水平。然而,如果公司的其他产品盈利水平欠佳,那么对A产品的要求就不仅是实现盈亏平衡了,还需要贡献一定的利润。一旦目的层面出现了变化,就需要对A产品的销售目标做出调整,举措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实现公司整体的经营目标。

    · 各项举措的推进过程及关键事项执行如何:在数字层面做过分析之后,这个环节就成了复盘时的重要内容,这时需要对过去一个阶段实施举措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检视,以确定在策略和行动层面上,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需要改善的,也许还需要根据目标和目的的调整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提升A产品销售收入的举措能在营销上吸引更多的潜在用户,因此,这时就需要认真评估“客户推介会”这一关键事项的执行效果。要从客户选择、信息传播、会议主题、内容策划、会务组织、销售转化等诸多环节,对过程进行还原、分析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更有效的客户推介会方案,总结出高效实施的诀窍。

    总之,“预期”和“结果”交织形成的六大分析主题都源自复盘的本质,所以能够做到点面兼顾,见树又见林,而且主次分明、顺理成章。这种基于复盘本质的复盘方法的好处在于:以终为始地构建了复盘的逻辑体系,行动事实保证了复盘的产出水平。不过,这一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看上去琐碎不够规整,操作的自由度大,作为一个体系化的工具来说太过随意。

    因此,我们需要将复盘方法进一步模型化,规范步骤,界定边界,开发工具,以便于大家按图索骥、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际操作。

    复盘模型的5个硬步骤与5个软文化

    复盘模型整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外围有5个依次展开的“步骤”,又叫“硬逻辑”;内核有5条至关重要的“心法”,又叫“软文化”。

    复盘模型

    复盘的硬步骤也被称为“复盘5步法”,这意味着,完成一次复盘至少需要依次走完5个步骤:梳理过程;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1.梳理过程,是指真实地还原事情发生的行动过程,特别是关键事项和重要节点,需要将来龙去脉整理清楚。

    2.回顾目标,是指检视当初定下的预期,通常包含“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三方面的逻辑。

    3.评估结果,是指将“预期—结果”放在一起比较,看看当初的设想有哪些实现了、哪些没有实现。

    4.分析原因,是指在比较之后,可以进一步分析“预期”和“结果”一致或不一致的原因,再探讨优化解决方案。

    5.总结经验,是指对上述分析过程所形成的初步结论加以概括和总结,并选择可行的方案,付诸行动。

    复盘的软文化也被称为“复盘5原则”。我们希望在复盘的过程中,参与者能够秉持5种基本的态度:开放心态;坦诚表达;实事求是;反思自我;集思广益。

    1.开放心态:能听进去不同的意见,而不是“刚愎自用”。

    2.坦诚表达:能表达不同的观点,而不是“欲言又止”。

    3.实事求是:能基于事实展开讨论,而不是“自欺欺人”。

    4.反思自我:能向自己“开刀”,而不是“诿过推责”。

    5.集思广益:能积极参与并努力贡献,而不是“事不关己”。

    复盘五原则

    复盘研究的是预期和现状之间的差异,即复盘研究的是“真问题”,一次好复盘的标准是能产生洞察力。这种对真问题的洞察力的追求反映到心智模式上,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以求真,“开放心态”以求明,这两条是复盘的核心原则。那么,还有三条原则是什么呢?其他三条原则都是“开放心态”的具体表现:“反思自我”是对自我的开放;“坦诚表达”是对他人的开放;“集思广益”是对事情的开放。

    复盘方法论

    · 复盘这个简单的方法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五反”机制:反馈、反思、反本、反应和反复。·

    复盘的核心是对“预期—结果”的差异的分析,我们将其称为复盘的本质。

    · 复盘方法是对复盘本质的延伸和细化。“预期”可以细化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而“结果”可以拆解为“逻辑”和“行动”。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从6个维度对“预期—结果”进行差异化分析。

    · 将复盘方法进行结构化归纳之后,就有了复盘模型。在这个过程中,复盘从一个想法和理念落地为一套实用的方法。这样,人人都可以学习和应用。

    五大步骤+五大原则,做到有效复盘

    步骤1:梳理过程

    梳理过程是复盘模型的第一步,就是将有待复盘的事情的发生过程按照顺序梳理一遍。

    这并不意味着要事无巨细地梳理,选择重要和关键的事项即可。

    在开复盘会前要求事情的亲历者提前将过程整理成一个文档。这是复盘的起点。

    要能在复盘逻辑中引入事情的细节,将事情是怎么做的与复盘逻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下面这个案例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过程,并标注了项目的重要时间节点以及所对应的事项。这仅是一个参考案例,项目细节并未全部陈列。在实际复盘的过程中,相关的过程梳理报告更为详尽,并且要罗列出不同时间点项目的进展情况,尤其是出现重大调整的环节,更需要对来龙去脉做详细的说明。这能使项目组在开始复盘时对整个过程温故知新。

    案例:某团队在梳理过程中罗列的表格

    在做复盘时,先谈论业务,还原细节,是有效复盘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逻辑的评判标准是“主观的对”,业务的评判标准是“客观的真”。

    以“业务理解”为本,辅之以“逻辑方法”,我们首先应该将零散、模糊的业务事实及对其的理解通过梳理过程原样呈现出来,然后再利用逻辑方法按照某种结构梳理清楚,这也许就是将两者深度融合起来的可行做法。先呈现业务,再疏通逻辑,而非本末倒置,或者舍本逐末。

    将业务理解与逻辑方法打通是复盘模型的第一步,即梳理过程。在开复盘会时,我们强烈建议大家先忘记复盘模型,像平常开业务会一样“说人话”,把业务发生过程中的所思、所做、所感梳理清楚。只有建立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之上的复盘逻辑才有助于大家探究问题的真相,并从中有所收获。

    复盘是行动者对亲身经历的回顾与反思。

    梳理过程的3个实战要点:

    第一,梳理过程耗时费力,需要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更需要下足功夫。

    第二,梳理过程通常可以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从头到尾捋一遍。

    第三,梳理过程需要专门的人负责统筹,并在召开复盘会之前将材料准备好。

    作为一名统筹者,负责人可以请求团队成员协助提供原始信息,就像玩拼图游戏一样,由大家共同来完成过程的梳理。

    各模块的梳理过程表

    负责人在各模块梳理过程的基础上,将整个过程按照时间顺序整合为一张完整的表格。这项工作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委托给团队中的其他人来做。比如,为了让新人尽快熟悉业务流程,可以让团队新成员来梳理整个过程的信息。

    过程梳理信息表

    在召开复盘会之前,相关负责人应将上述过程梳理的资料提前发给参会者,如果发现有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校正。通常情况下,我们也会请参会者在阅读资料时,根据自己的见解对关键事项进行标注,方便开复盘会时展开讨论。

    复盘方法论

    · 梳理过程是决定复盘成效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保证事实的真实性,需要查看和整理原始记录,用事实说话。此外,一个人的记忆容易出现偏差,因此需要团队在一起相互补充和校正,使大家对事实达成共识。第二,业务与复盘要有机结合。在谈论完业务细节及对其的理解之后,复盘会变得更生动和具象,而不是忽视自己亲身经历的业务实操,只是套用方法做思维训练,这样复盘将会变得枯燥空洞,言之无物。第三,行动者呈现情境细节,观察者搁置判断,将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这有助于克服“基本归因谬误”和“逆向因果判断”的认知缺陷。

    · 梳理过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就难在组织内部能否形成完整的记录,否则,“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记录,我们就可以按照“时间为主,业务为辅”的逻辑从头梳理一遍。

    · 由于工作习惯不同,未必人人都能主动记录下自己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而且记忆具有遗忘性和欺骗性。巴金曾说:“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由此可见,一个人真正做的和想象的并不一样。

    · 组织也是如此。当一件事情做完之后,如果连过程都梳理不出来,那么,这样的组织在管理上就存在问题。因为缺乏事实依据,很可能连问题究竟出在哪里都找不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复盘确实有助于促使大家养成重视保存事实记录的好习惯,循证式地提升管理水平。正如巴鲁赫·斯宾诺莎所说:“如果你希望现在和过去不同,请研究过去。”

    · 一位管理者曾告诉我们,学习复盘方法之后,他就在团队中身体力行“日回顾、周总结、月复盘”的管理模式,重点就是有意识地缩短“梳理过程”的周期,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尽可能让个人及团队的日常工作“雁过留痕”,不空想、不空谈,培养基于事实展开讨论的实践智慧。

    步骤2:回顾目标

    德鲁克作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贡献之一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系统地论述了“目标管理”的实践方法。他写道:“管理是要采取行动实现预定的效果。只有成为经济环境的主宰,并且以有意识和有目的的行动来改变环境,才是真正的管理。因此,管理企业就意味着根据目标来进行管理。”

    企业需要的是一种管理原则。这种原则将使个人的力量和责任心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为人们的注意力和努力指明共同的方向,建立起协作关系,并使个人的目标与公共的利益相互协调。唯一能够承担此重任的原则是目标管理和通过自我控制进行管理。——彼得·德鲁克

    我们可以将要做的事情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没想清楚目标的,或者,如果非得要定个目标,那也无非是随便定的,当不得真;第二类就是其他目标明确的事。这个分类法的现实意义在于:对于不能用目标管理的事情,别硬来,拥抱随机性;而对于可以用目标管理的事情,认真做,强化目标感。

    对于日常工作中的绝大部分事情,目标管理都是行之有效的,而且需要认真严谨地制定目标并执行。

    如果待复盘的事情属于“拥抱随机性”,那么,在做复盘时,就不要生搬硬套“回顾目标”这一步骤了,而是要将重点放在比较和分析各种探索所产生的所有结果上,以理解促成这些结果的关键因素。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分析,我们就可以构建起核心的业务逻辑,并建立基准水平。而一旦建立了基准水平,就可以采用“目标管理”的方式,而在做复盘时自然也就可以“回顾目标”了。

    如果待复盘的事情属于“强化目标感”,但又没有预定的目标,那也不要纠结,这时可以让团队重温初心,也就是想一想、找一找、聊一聊:当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试图解决什么问题?期望实现什么样的结果?也就是说,即便没有具体的目标,但还是能找回当初的目的,让复盘得以继续。

    复盘建立在目的论的基础之上,是以目标作为展开逻辑的切入点,来检核过往做过的事情,哪些有利于达成目标,而哪些阻碍了目标的实现,甚至还需审视当初设定的目标是否合适,以终为始地构建起复盘的逻辑体系。

    对应于复盘模型中的“当初是怎么定的”,大致有三个层面:为什么、是什么、如何做。

    复盘的逻辑和方法就建立在这种结构化思考的常识之上。

    “目的—目标—举措”的一致性体系

    在日常语境中,我们很少严格区分“目的”和“目标”,经常混着用,只要明白所传达的意思就可以了。因为从词源上来看,箭靶的中心为“的”,“目的”和“目标”是一样的。

    在复盘的语境中,我们对“目的”和“目标”这两个词做了规范性定义:

    · “目的”就是眼睛一直盯着看的地方,不管能不能看见,始终要保持对目的地的关注,因此可以引申为期望的结果或想解决的问题。

    · “目标”就是眼睛能看到的标志,也就是看一眼就知道到哪里了或者做得怎么样,因此可以引申为衡量目的实现的程度。

    “目的”是检验工作成效的终极判断标准,事情做没做成关键在于有没有实现当初的期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与此同时,为了在执行计划时方便判断出自己是否行进在正确的方向上,为了能在事后精确地衡量“目的”的实现效果,我们需要将模糊的“目的”转化为可衡量的“目标”。目的和目标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意义丰富的图像,一面是确凿无疑的数字。

    “回顾目标”还包括“举措”,也就是当初设想的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方式。举措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实现目的和目标的“行动方针”或“取胜方法”,可以理解为“策略”,比如“渠道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策略;

    二是与“策略”相对应的指标,也就是若想驱动目标达成,策略需要做到何种程度,比如“覆盖50%的三、四线城市”;

    三是将拟定的策略分解为计划完成的重点事项或采取的关键行动,比如“调查并估算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容量”。

    “回顾目标”事例

    在做完第一步“梳理过程”后,第二步“回顾目标”要将做过的事情整理为一个以终为始的逻辑体系:从“目的”到“目标”,再到“举措”。如果目标没有达到,那么复盘的重点就落到了“举措”上,这就需要去探询目标未达到的原因:是因为策略执行不力,还是因为策略指标不合理,甚至这个策略本身就有问题?因此,回顾“目标体系的一致性”就是搭建一个让复盘得以有序深入的逻辑框架。

    当然,切莫忘记“回顾”所表达的含义:这个逻辑体系一定是当初的设想,而非复盘时根据当下的情况重新设计的结果。在实际复盘时,我们经常会发现缺乏逻辑的情况,常见的情况是有目标而无目的,或者有目的而无目标;举措也时有时无,或者有策略无行动,或者有行动无策略,最常见的情况是有策略无指标。“回顾”就意味着,当初是什么样的,复盘时就还原成什么样,在初期的复盘实践中,缺乏逻辑的地方往往是团队收获最多的地方。

    若想复盘有收获,我们就需要在事前尽可能想清楚,至少在逻辑上实现一致,确立一个靶子,这样才能进行后面的复盘。虽然“目的—目标—举措”是一种常识,但做好也不容易,这是复盘的基本功。

    回顾目标的3大实战要点

    第一,一个目的,一套一致性体系。

    假设一件事情有两个目的,那逻辑体系怎么构建呢?一个目的,一套一致性体系。

    “目的”是检验工作成效的终极判断标准,是逻辑的起点,也是检验的终点。因此,只要确立了目的,就意味着后面的行动一定紧跟着相应的目标和举措。围绕一个目的,我们就能搭建出整套的一致性体系,这样“回顾目标”也就能分别进行了。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完整的一致性体系。

    如果在做事前头脑中没有形成蓝图,想法没有那么明确。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们介绍一种极端情况:当梳理完过程后,我们通常能得到一张依次排序的事项列表,这对应于“举措”层面的“关键任务”。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也就是当初的目的、目标、策略和策略指标都找不到原始的文字描述。

    在复盘实战过程中,我们将上述情况分成两组,然后分别处理:“目的”和“目标”为一组,简称“蓝图组”;“策略”和“策略指标”为一组,简称“实施组”。

    “蓝图组”的目标是,通过多种方式尽可能还原当初的目的和目标。我们建议同时采取三种方式来还原:第一,当团队一起回顾目标时,每个人都写下自己理解的目的和目标,并回忆出处,也就是从哪里得到相关信息的;第二,根据每个人提供的出处线索,团队一起查找相关的原始记录,这些记录往往来自上级领导的邮件、会议纪要或者客户对背景的说明性文档等;第三,对事情的发起人进行访谈,比如上级领导或客户,询问当时的期望是什么。

    根据西蒙·斯涅克提出的“黄金圈法则”,人类负责思考“为什么”的脑区不具有语言功能,因此,一般人即使对“目的”有印象,也可能并不会主动地表述出来。这并不是说“目的”不存在,而是需要一个探询的过程。

    “实施组”的目标是将琐碎的事项进行抽象的概括,提出策略来。这组涉及具体的执行策略,因此在团队内部就能完成。概括出的策略通常有两类:一类是通用且抽象的做事方式,比如诊断需求、设计方案、优化亮点、执行并调整方案等,分阶段归类事项有助于提炼出策略;另一类是专业且具体的做事方式,这一方式建立在对事情有本质认识的基础之上,比如在博尔特的案例中,他的日常训练聚焦于“起跑时间、步频速率、体重控制”三大重点上。

    在复盘实战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团队只是在通用层面上抽象出策略,那么,我们还会要求他们在专业层面上也要抽象出策略,让他们回顾当时遇到的挑战或障碍是什么,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在逻辑上容易与目的和目标达成一致。当然,我们也需要承认一个事实:“实施组”通常无法还原“策略指标”,比如一项事务需要花费多少工时、人均销售额指标是什么等。如果当初没有设定“策略指标”,那么,复盘时只能将这次产生的实际结果当作可供日后参考的基准水平。在后续的复盘中,对于实际结果是否满意会成为深入讨论的起点,这时往往需要回到梳理的事项表中查看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不能直接通过评估指标来做出直观的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复盘的成效会大打折扣。实际上,只有“实施策略”能够建立起“策略指标”,才能真正说明大家对业务有了深入的理解,而复盘则有助于构建这样的理解。

    第三,重点关注一致性体系的变化点。

    在复盘实战中,还有一种情况经常发生,那就是一致性的体系会发生变动,尤其是执行周期比较长的事项,在执行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会根据实际情况对“目的”“目标”“举措”进行调整。在复盘时,我们建议按照时间顺序对变化点进行梳理。“举措”的调整能够反映出团队执行的灵活性;“目标”的调整能够反映出团队对内外部因素变化的适应性;而“目的”的调整则能够反映出团队在认识上逐步厘清、重新聚焦的过程。实际上,“目的”层面的调整往往能使团队对事情产生颠覆性的认知。

    步骤3:评估结果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别的什么东西,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山本耀司

    无法衡量就无法评估,无法评估就无法管理。

    做好结果评估的3个层次

    评估结果的3个层次

    评估要想做到位,就需要有参照系。在复盘中,第二步“回顾目标”既还原了当初的设想,也为第三步“评估结果”构建了参照系,使之能顺其自然地对结果加以评估。

    评估是将“预期目标”和“实际结果”进行比较,看似简单,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两个难点:第一,评估什么?第二,可以评估吗?

    1、“评估结果”的第一个难点是要做深入的评估,而非流于表面的结果。

    在评估结果时,我们不能仅停留在“目标”层面,务必深入到“举措”层面。

    如果我们发现“实际完成销售收入8500万元,但当初制定的销售目标为1亿元”,这时我们就需要深入到举措层面去评估。假如当初设定目标时是按照经典的4P模型来设计销售策略的,那么,我们就需要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这4大举措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推动评估向行动趋近,以洞悉驱动销售的关键因素及其行动。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透过财务数据看经营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判断企业运行的优劣得失。

    2、“评估结果”的第二个难点是将“不可评估变为可评估”。

    一旦深入到举措层面进行评估,我们通常遇到的困难就是发现策略缺乏指标,不知道该如何来评估。

    当不能直接测量指标时,就需要找到间接的测量方式,将不可评估转化为可评估。

    当卡路里不可被直接评估时,我们可以找一个间接的指标:每餐七分饱。七分饱就是感觉自己吃饱了,但是还想吃的状态。

    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就是经过12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的。这么高的温度该怎么测量呢?古代的能工巧匠通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了经验:当火焰颜色呈鲜亮的橙黄色时,那么窑内的温度就达到1200℃了。

    将不可评估的事物有意识地转化为可评估的事物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复盘实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挑战,因此这里尝试给出三种解决办法。

    第一种:结果描述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写报告、发文件、起草标准、制定规章等,这类工作就特别适合用结果描述法来设定目标。

    比如,有家企业为提升作业标准化计划梳理内部的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指标准作业程序),有意思的是,SOP中包含了大量量化的作业标准,但SOP项目很难用数字来衡量。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尝试用结果描述法:2020年底前,完成运营工作的SOP报告,通过公司管理层审批并向全公司发布。时间、报告、审批、发布四个要素中只要有一个没有达成,SOP项目就没有全面达成。

    第二种:间接代表法

    瓷窑中火焰的颜色代表温度,“吃一盘食物走40分钟”代表卡路里的摄入和消耗情况,这些都是间接代表法的例子。间接代表法就是用简便的指标来代替不易获取的直接指标,用关键的先行指标来代表整体指标。比如,在评估宏观经济形势时,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引入了社会用电量和货运量两项先行指标。报告称:“全社会用电量增长7.5%,货运量增长9.9%,主要实物量指标与经济增长相互匹配。”

    对企业文化的评估向来是难点,最直接的当然是观察员工行为是否符合企业文化的规定,但这很难操作。有家企业在实施企业文化项目时就遇到了评估上的挑战。当时,文化项目组撰写的企业文化文本已经通过了公司管理层的审批,核心理念和典型案例也得到了宣贯。但是如何评估效果呢?在复盘时,大家集思广益,找到了一个有意思的间接指标: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各类会议中提到企业文化具体理念的频次。这个间接指标的逻辑是,企业文化是一把手工程,而且重要的事情需要反复说明。只有一把手通过言行举止传递出本人确实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那么大家才会觉得这是认真的,才会全身心地践行。虽然这个间接指标没有那么容易统计,但总比束手无策、“干瞪眼”强多了。

    第三种:创新指标法

    创新指标法是基于对业务本质的洞见,创造性地设计出新的指标。

    有家创业公司在面试环节发明了自己的创新指标。当面试小组共同对候选人进行评估时,小组成员有一个一票否决的选项:你是否愿意和这个候选人一起出去旅游?如果回答是“不愿意”,那么这个人就落选了。

    从评估目标到评估目的,拒绝掉入可评估的数字陷阱

    如果以目标为起点,那么深入到举措层面并且策略指标要具有可评估性是评估结果的两大难点。而在此基础上,沿着目标往上评估,上堆到目的层面更是重中之重。

    检视目标的达成情况属于“单环学习”,而审视为什么是这样的目标属于“双环学习”。

    单环学习假设目标正确,重在通过评估“目标—结果”来发现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举措”,建立对目标执行因果链的认识。因此,遑论当初设定的目标是否合理,通过单环学习,其实复盘的是执行力,这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进入审视目的的双环学习刷新了目标设定假设链的认识,在更为抽象的思维层次上,双环学习有助于打通目的与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

    正如我们在“回顾目标”环节反复强调的:目的是检验工作成效的终极判断标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评估结果”环节,我们一定不要忘了评估目的的实现情况,完成组织的双环学习。

    单环与双环学习

    在上堆评估目的时,更容易碰到不可评估的挑战,毕竟关于“目的”的表述通常比较抽象和模糊。那该怎么办呢?我们觉得只要注意两个方面就可以了。

    第一,目标是具象化的目的,因此,评估目标就是在评估目的,不过一定注意目标和目的相悖离的情况。比如,虽然博尔特没有实现再破9秒58百米纪录的目标,但这并不妨碍他实现了“成为传奇”的目的;销售公司虽然超额完成了销售目标,但并没有实现“树立领先品牌”的目的。

    第二,一旦发现目的和目标相悖离的情况,就需要专门对目的进行评估。正如德鲁克所说:“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因此,我们可以从利益相关者,比如客户、员工、竞争对手、合作伙伴、股东等的角度,来评估目的的实现情况。比如将培训教室的温度设定为20℃,我们要评估的是这样的室温对学员学习状态的影响,如果绝大多数学员感觉良好,那就说明目的实现了。

    在实战中,评估结果还有3个要点需要注意。

    第一,评估结果有内在的前后顺序。

    首先,先将“结果”和“目标”进行对比,掌握事情做成与否的总体情况。

    其次,深入举措层面,尤其是要评估各项策略指标的达成情况,对于那些影响目标完成情况的执行因素形成初步的判断。

    最后,务必要上堆到目的层面,评估目的的达成情况。

    评估的先后顺序

    经常有人问:为什么不从评估目的开始呢?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首先,相比于目的,无论是目标还是举措,都更加具有可衡量性,评估起来更直观和容易。如果目标设定得好,能充分体现目的的实现程度,那么评估可衡量的目标实际上就是在评估目的。反之,如果首先评估目的,容易空对空,不明确,最后可能还要回到目标上去寻找依据进行评估。其次,如果一开始就评估目的,大家的注意力就都放在了梳理“目的—目标”的逻辑关系上。实际上,随着事情的推进,大家会不断加深对目的的认识,而且常常会发现当初构建的一致性目标体系没有那么合适。结果就变成了务虚:站在复盘这个时点去看,一致性的目标体系应该怎样构建呢?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将会占用大量时间,以至于在既定目标下对执行的复盘草草了之。

    这样的评估顺序遵循了“先单环学习,后双环学习”的原则,先评估执行情况,再回到初心,检视当初设定的如何实现目的的逻辑是否正确,目标和举措设定得是否合理。先弄明白执行力的状况,再来审视业务设想的诸多假设,这样更容易区分想法和做法对目的完成情况的影响。

    第二,正向偏差和负向偏差都具有重要意义。

    将“结果”和“预期”进行比较,如果结果超出预期,就是正向偏差,如果结果低于预期,则是负向偏差。一般人都会对负向偏差更在意一些,毕竟错误、挫折和失败更令人警醒和印象深刻。实际上,这两者在复盘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盘实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件事从整体上看没做成,在复盘时,大家都针对负向偏差火力全开,而对完成的部分事项一笔带过。毫无疑问,大家坦诚求实的态度特别可贵,都期待通过复盘厘清和解决问题,但只关注负向偏差会带来两方面的风险。

    一方面,在谈论不那么美好的事情时,氛围严肃压抑是常态,闻过则喜的人肯定凤毛麟角。尤其当那些本身压力大、顾虑多的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后,就很难投入复盘当中。当人们与自己的优势和力量发生联结时,遭受挫败时不易气馁,面对挑战时也更有信心。因此,我们经常建议大家先找到正向偏差,知道哪些事情做对了,让复盘的氛围稍微积极一些。这意味着,开复盘会的根本目的是将事情搞清楚,而不是只揪着错误不放。

    另一方面,我们对挫败的反思究竟有什么用呢?坦率地说,只能得到一堆未经验证的假设。复盘之所以不能停留在纸面上而要做出具体反应,就在于我们只能通过实际行动及其产生的结果来检验上次复盘时得出的诸多假设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因此,对负向偏差深入探讨后得到的结论只有在成为正向偏差时才能得到验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失败走向成功只是一个中间过程,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才是世界的真相。

    第三,评估止于呈现偏差。

    评估始于一致性的目标体系,止于呈现偏差。

    人们的思维快如闪电,一旦经过比较发现偏差,就会迫不及待地深入探究下去。有时候,我们留意到团队在评估结果环节用时很长,这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自发地进入下一步分析原因了。然而,我们之所以将复盘划分成5个步骤,就是希望一步一步地将混乱的思路理清,完成每一步的任务。

    如果将复盘比作侦探破案,那么评估结果就是发现破案的线索,也就是在“目的—目标—举措”三个层面发现正向或负向偏差,为后续深入讨论指引方向。

    对于那些阅历多、经验足的人来说,这一点要格外引起重视。因为这些人往往会快速做出判断,一旦发现偏差,就立刻得出结论。无论这些结论是否正确,其实都会对大家之后的深入分析产生负面影响,要么限制大家的想法,要么削弱大家的动力,甚至有些先入为主的观点会将大家引上歧路。

    让评估的归评估,分析的交给分析吧。

    步骤4:分析原因

    对于偏差的分析,通用的方法就是寻找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然后针对根本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聚集问题和聚焦解决的区别

    聚焦问题和聚焦解决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二选一问题,两者都是有效的思维方式。

    当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时,如果一味地采用聚焦问题的方式,非要弄明白其中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则往往会陷入“分析瘫痪”而不知所措的境地。这时候,如果尝试切换到聚焦解决的思路,也许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

    对于父母来说,教育淘气的孩子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我们看看陶行知先生是怎么做的。有一次,他看见两个学生在打架,上前制止后,他对打人的学生说:“你先到办公室等我。”等他回到办公室时,那个学生已经在等他了。于是,陶先生从兜里掏出一块糖说:“你比我先到,很准时。这块糖奖励你。”然后,他又掏出一块糖来说:“我让你不打,你就不打了,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随即,他又掏出一块糖来说:“我了解了一下,你打他是因为他欺侮女生,这说明你很有正义感。这块糖奖励你。”此时这名学生泪流满面,哭着说:“校长,我错了。他再不对,毕竟是我的同学。”先生听罢,又掏出一块糖来说:“你能主动承认错误,说明你能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这块糖奖励你。”陶行知先生没有盯着学生的“缺陷”,而是专注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长处”,并以正向激励的方式加以肯定,圆满地达到了教育孩子的目的。他的这种做法正是聚焦解决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体现。

    在复盘过程中,我们可以应用聚焦问题和聚焦解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处理“评估结果”中发现的偏差。

    思路模式1:聚焦问题的流程和方法

    复盘中的分析过程

    思路模式2:聚焦解决的流程和方法

    “聚焦解决”的思路则另辟蹊径,重在搞清楚“怎么做有用”,寻找亮点特例,从中发现行之有效的做法,并对这些做法进行研究,看看究竟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

    该方法在复盘时该如何应用呢?我们简要地介绍一种包含4个步骤的流程和方法。

    第一步,正向思考:别找问题,而是找亮点

    “聚焦解决”的关键就是正向思考,摆脱一见问题就深入分析的惯性,而是问一问自己:“有没有好一些的例外情况?”

    第二步,描述亮点:不是想法是做法

    第三步,推广方案:不要动作要效果

    第四步,持续点亮:不要运动要机制

    在复盘实战中,除了掌握和应用“聚焦问题”和“聚焦解决”的流程和方法,还有3个实战要点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便透彻地分析问题。

    第一,仁者如射,反求诸己

    失败时,重点看主观原因;成功时,不忽略客观原因。

    归因谬误会让问题变得不可解决

    “反求诸己”不是否定客观原因的存在,而是将自己改变不了的客观存在视为前提条件,一切决策和行动都是在这一前提条件下进行的。当前提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我们需要做出相应的变化,而不是将其视为一切的根本原因。

    失败时重点分析主观原因,能使我们发现自己的缺失、不足和过错。失败时重点分析主观原因是复盘的基本导向,也使复盘成了“勇敢者的游戏”: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第二,看路看墙,并行不悖

    分析原因有两种应对的思维方式:看墙的“聚焦问题”和看路的“聚焦解决”。在实战中,我们建议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同时运用两种思维方式,也就是将一个团队分成两组,一组“聚焦问题”分析,一组“聚焦解决”探询。没有条件的该怎么办呢?先“聚焦解决”,再“聚焦问题”。

    对特例的研究有助于揭示不为我们所知的因果关系,催生洞见,而且针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也相对简单。如果实在找不出特例,就只能走“聚焦问题”这一条路了,既然没得选,那就按照分析流程扎扎实实地训练基本功。

    第三,解决方案,目标体系

    复盘第三步“评估结果”的输出是偏差,也就是问题。那么,“分析原因”的输出是什么呢?是可以付诸实施的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就是构建一套新的一致性的目标体系,包含“目的—目标—举措”三个层面的内容。这样的解决方案落到了执行层面,只需调整一些具体的关键行动,在逻辑上还是基于原先的“目的—目标—策略”体系。因此,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至于解决方案是不是行之有效,能否真的解决问题,那就要看执行后的效果了。在这之前,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是假设。因此,复盘必须反复进行,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认知。

    步骤5:总结经验

    前面的各个环节都是将一件完整的事情拆解成可还原、可分析的具体部分,而“总结经验”则是在最后进行概括和提炼,也就是回答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复盘,我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一个好的复盘总结满足了“一个深度,两个维度”的特征。

    “一个深度”指总结经验的实质是获得洞察力,获得深刻的认识,而非流于表面。

    “两个维度”指总结经验要涵盖“事为先、人为重”两个维度的洞察,也就是不仅对事情的认识要有洞察力,对自我的认识和组织的运作情况也要有洞察力。

    在复盘的最后一步,我们需要穿透各个层面繁复的分析结果,围绕洞察力进行最后的思考和提炼。

    深度解构洞察力

    观点前后没变化的复盘是失败的复盘

    好的洞察力从何而来?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在《洞察力的秘密》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洞察力就是意想不到的转变,这种转变能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剧本。”当获得洞察力之后,仿佛所有的事物都发生了改变,而且不会再回到它出现之前的状态。克莱因描述道:“当我们获得洞察力时,就会恍然大悟:‘没错儿,这就是解决办法。’我们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当没有洞察力时,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而当获得洞察力之后,一切又是如此合乎情理。

    人们可以获得洞察力的三条路径

    获得洞察力的三条路径

    “总结经验”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画一张呈两列的表格,注明主题——意想不到的转变,并分为两个方面:原先的核心假设是什么;现在的核心假设是什么。从形式上看,这很简单,但实际上并不容易,这是我们最深刻的体会。

    跟常规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相比,洞察力并不是有意识或者刻意寻得的。洞察力的降临没有任何征兆。洞察力并不会作为一种可能的备选答案而出现。

    复盘也许只能增加我们获得洞察力的可能性,不过这已经足够有价值了。

    洞察力是做得不错的复盘的标志,代表着我们认识的深度。因此,在总结经验时,首要的任务是将能体现洞察力的重要结论提炼并展示出来。然而,当这些零散的闪光点毫无次序地出现在我们眼前时,再深刻的洞见都显得有些无趣。我们的大脑渴求逻辑,需要在某种结构中理解这些洞见真正的含义和力量。

    “事为先,人为重”是我们在复盘总结时常用的结构。“事为先”指先将我们对事情的洞见梳理清楚,这是复盘的第一要务。

    “人为重”指将我们对于自身的洞见梳理清楚。这些洞见不仅是对自己的认识,更多的是对组织的运作情况和团队合作的认识。真正的学习是认识和改变自我,借事修己,人对了,事才有可能顺。

    好的复盘不仅带来洞察力,而且属于“事为先”的洞察要比“人为重”的多,甚至可以没有“人为重”,但一定要有“事为先”。

    “事为先”的二级结构

    事为先”的二级结构其实一直存在,就是大家在复盘第二步“回顾目标”时建立的一致性的目标体系,这是一个包含“目的—目标—举措”的三层结构。在总结经验时,为了能更准确地反映洞察力的所在,我们可以进一步拆解这个结构。

    拆解三层结构

    通过复盘可知,我们关于事情成败得失的洞察力大致会出现在4个区域,自下而上分别为:执行、打法、目标、意图。

    1、执行

    事情都是做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在梳理过程中列出的事项或任务,既定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只要做了某件事情,那么在事后复盘时,总会发现有些方面做得好,而有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因此,执行层面上就会有亮点和不足。亮点就是做事的诀窍,积累起来就成了有效的执行清单,而不足则可以促使我们去探求更好的做法。

    2、打法

    打法是对如何实现目标的策略性思考,可以衍生出相应的行动。

    在打法上的洞察能衡量出我们的理解深度。

    执行是实操的智慧,打法是谋略的智慧。在打法上积累的洞察力,就像尺子上的刻度,能衡量出我们对事情的理解程度。

    3、目标

    目标是衡量目的实现程度的标志,主要作用是将意思模糊的目的变得可衡量、可评估和可管理。在明确目的的前提下,目标其实就是与之完全相匹配的衡量物。可见,目的和目标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相生相伴。因此,追求目标层面的洞察力会出现两种典型的情况:

    第一,发现目标不匹配,似乎另有目的;

    第二,发现目标找错了,那是因为目的本来就想错了。

    我们将第二种情况归入意图层面,先来重点关注第一种情况。

    4、意图

    意图指我们究竟想要什么,也就是做事情的目的。在复盘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目的是检验工作成效的终极判断标准。在过程中,我们要牢记目的,始终记得当初为什么出发。在一致性的目标体系中,意图位于逻辑的顶层,是体系的统领,决定目标、打法和执行。不过,正如追问“人为什么活着”,对意图的探询是一个终极问题,容易提出却不好回答,我们需要经历一个反复探询的过程,才能锁定那个真正的答案。而复盘到最后,如果要重构、放弃和新增意图,那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种洞察力颠覆的将是整个体系。

    通过对某件事情的复盘,我们有可能在自下而上的“执行、打法、目标、意图”4个区域获得洞察力,这是由“事为先”延展出的二级结构,有助于将散点式的洞察力进行分层呈现。层级越高的洞察力,对事情的影响就越大,也就越需要在总结经验时牢记于心,更要落在行动上。

    “人为重”的二级结构

    “人为重”是对自己的行为和团队的运作的反思。

    1、目的和目标

    在真正动手做一件事情之前,团队成员都清楚事情的目的和目标吗?在这里,团队有统一的目的和目标吗?团队成员对此都了如指掌吗?“有没有”和“知不知道”是两回事。

    2、角色和责任

    为了达成期望的成效,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担负的责任是什么吗?团队是如何分工的?团队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及需要达成的结果吗?

    3、流程和方法

    从开始到结束,事项推进的流程是怎样的?团队成员都清楚整个流程和关键环节吗?以什么样的方式合作,会议节奏、议事规则如何,决策如何产生?

    4、人际互动

    在整个过程中,团队内部是如何沟通交流的?如何处理意见分歧?如何达成共识?团队成员对自己的沟通风格与成效有怎样的反思和洞察?

    5、环境

    个人和团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在环境存在交互。环境因素的变化往往会致使事情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事情的成败也与环境中的支持和阻碍因素密不可分。

    在复盘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对事不对人”,重要的不是追究责任或论功行赏,而是要对事情产生更深入的洞察力,真正弄明白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过,人与事又很难完全分割开,在过程中,大家会不自觉地审视自己和团队的做法。所以,在总结经验的时候,我们建议用“人为重”的二级结构来收集和呈现自我和团队方面的反思与认识。当然,还是那句话:“事为先”的洞察力必须有,“人为重”的洞察力可以有。

    总结经验的3大实战要点

    第一,认识要转化为行动。

    我们可以按照3S模型,即要停止做什么(Stop)、开始做什么(Start)、继续做什么(Sustain),将认识转化为行动。

    行动表格

    如果涉及具体的事项,表格中还可以增加“责任人”和“时间”两个因素,这样对行动更具有计划性和指导性,尤其对于项目过程中的复盘来说,信息翔实的行动计划是改善下一步工作的必要因素。

    第二,抽象的原则价值更大。

    相比完事之后大家聚在一起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系统性地复盘更有助于培养深刻的洞察力。执行层面的洞察力可以积累成操作指南,具有很大的价值。不过,关于打法、目标和目的的抽象思考更能代表通过复盘我们对事情进一步的认识,也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固然欣喜于发现执行中可以改善的诸多细节,但不能止步于此,而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抽象的原则价值更大。

    复盘要按照模型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就是为了能够从具象的情境中发展出抽象的原则。

    第三,一切都只是假设。

    虽然洞察力非常重要,但我们还是要提醒一句:这依然只是假设,而且只是基于特定时刻的特定事情得出的假设。千万不要以为通过复盘发现的就是放之四海皆准、永远颠扑不破的规律,否则就容易落入“刻舟求剑”的陷阱。

    行动之后进行复盘,复盘之后再行动,只有在这样反复的循环中,我们才能不断通过实际结果来检验假设,再将产生的新假设付诸行动。这样,历经验证的假设将会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经验。

    第三部分 不断复盘,持续进步,主动进化

    日常组织中的复盘大多以开复盘会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不同的参与者拥有各不相同的真实信息、思维方式、主观立场、内隐假设以及沟通习惯等,大家聚在一起畅所欲言,如果没有一个严格的讨论流程,场面会很混乱,内容也会很散乱。就思维敏捷的参与者而言,他们的思维快如闪电,往往在梳理过程的时候就会忍不住发表如何解决问题的观点,姑且不论观点是对还是错,都会打乱团队讨论的顺序和节奏,降低效率,最终的成果也不会很理想。因此,复盘模型就相当于复盘会的会议流程。

    复盘会的会议流程

    团队开复盘会就是按部就班地遵循复盘模型的5个步骤,做完一个步骤后推进到下一个步骤,不要跳跃,团队的所有人都保持同一节奏,都围绕当下讨论的主题同步进行。

    除了流程,复盘还有5项原则来规范复盘参与者的行为,其核心原则是“实事求是”和“开放心态”。如果要落到行为上,有三个要点最为关键:第一,表达观点时需要提出相对应的事实,复盘第一要务是谈事情,而非谈个人认识,把事情搞清楚是第一位的;第二,做加法,给支持,搁置判断,对所有的观点保持开放态度,以呈现更多的观察和看法,而不轻易否定任何人的想法,群智涌现才能避免出现盲人摸象的现象;第三,勇于反思自我,发现自身的内隐假设,这有利于在“事为先,人为重”两个层面收获洞察力。由此可见,复盘模型规定了复盘会的流程和复盘者的行为。

    只要基本掌握了复盘模型,并且能够遵循方法和调适自我,复盘会开起来就会比较顺畅。

    强调应用复盘模型的方式是开复盘会的原因:

    第一,不少人认为,复盘就是找一个人根据复盘模型写一份复盘报告,他们的关注点常常放在选择合适的人来写报告上。盘报告,他们的关注点常常放在选择合适的人来写报告上。比如,这个人必须是事情的亲历者,要懂复盘方法,掌握了全面的信息,还要具备良好的思考能力,以便提炼总结出既深刻又有高度的认识。然而,无论这个写报告的人有多合适,在没有团队输入的情况下,所撰写的报告只能代表个人之见,如同管中窥豹,难见全局。团队也会因此错失聚在一起进行深度讨论的机会,殊为可惜。当然,更糟糕的情况是,将“找一个人来写复盘报告”当作应用复盘方法的基本形式,这容易误导大家,让大家觉得复盘跟自己没关系,只跟那个要写报告的“幸运儿”有关。这是一种典型的错误观点:复盘只是为了“交作业”,至于团队能学到什么,无关紧要。

    第二,有些公司将复盘模型进一步做成了模板,甚至开发出了应用程序。虽然公司的初衷是为了形成标准化的复盘流程,但在执行过程中会走向歧路:不开复盘会,只是填模板。实际上,正是因为有了模板,复盘才会变成找一个人来填写或汇总模板,而大家不再花时间开复盘会。这就本末倒置了。因为我们理解的模板只是开复盘会的一个简化流程,或者在开完复盘会之后,对会议达成的结论通过模板的方式来呈现,而不是用模板来替代复盘会。我们之所以一般不建议在组织中推行复盘模板,就是怕大家选择做容易的动作,而忘记了复盘所要达成的效果。

    复盘会是应用复盘模型的主要形式,团队及个人在复盘会中可以补充信息、交换想法、挖掘假设,正是在这样的沟通交流中,复盘这一学习方法的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有人会问:“若要进行复盘,一定要开复盘会,那是不是意味着个人没法复盘了呢?”我们的回答是“看情况”。如果事情不涉及其他人,只有自己,自己既是行动者也是接受者,比如瘦身、锻炼、规律作息、读书等,那么,按照复盘流程,自己就可以复盘,而且也找不到其他人一起开复盘会。但反过来想一想,那些依靠自律完成的事情,执行效果往往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同伴。因此,专家建议可以将自律转化为他律,比如结伴锻炼、朋友圈打卡、加入瘦身群等,依靠同侪压力来达成目标,也可以与了解情况的同伴一起复盘,以便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当然,我们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会涉及其他人,他们可能是我们的客户、合作者、上级、下属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当事情结束后,我们是可以关起门来自我复盘的,不过,若想真正对自己有帮助,其他人给予的反馈非常重要。毕竟,我们心目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并不完全一样。即便不开复盘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也是很有必要的,类似绩效管理中的360度评估。我们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发现思维中的盲区,借助他人多元化的视角能让我们的反思摆脱“自以为是”的桎梏。

    由于复盘大多以复盘会的方式进行,所以经常有人问我们:复盘会是不是都需要引导师?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分析清楚前提条件。在一般意义上,引导师的作用是让小组讨论“变得容易”,其基本立场是保持中立,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引导讨论流程往前走,而不介入内容的讨论,以免自己的观点影响大家的讨论方向和产出成果。由此可见,引导师的关键作用是积极倾听,并在适当的时候抛出强有力的问题,以推动团队的深度交流。

    在复盘会的情境中,因为流程已经以复盘模型的形式为大家所知,而且大家都清楚每一个步骤的产出,因此就引导流程这一作用而言,并不需要引导师的参与,有复盘会主持人就完全可以了。当然,前提条件是复盘会的参与者都已经掌握了复盘模型。

    若想开好复盘会,需要做好一项关键工作,那就是事前“确定究竟要复盘什么”,这是设计复盘会的核心。

    复盘塑造的7个正向组织习惯

    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

  • 【转】丁福林谈《宋书》的编纂、点校与修订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19-12-29 15:41:19

    丁福林(蒋立冬绘)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陆续出版了修订本《史记》《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魏书》《南齐书》。作为南朝正史的第一种《宋书》,其修订版也终于在今年夏天与读者见面。

    修订本《宋书》主持人丁福林先生1979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师从著名的经史大家段熙仲先生。丁先生精于六朝文史校雠,治学有乾嘉遗韵。2018年7月28日,南京大学文学院童岭老师对丁福林先生进行了访谈。

    《宋书》修订本

    采访︱童 岭

    第一次来您府上拜访,还是十五年前,记得那时您的《宋书校议》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刚刚出版不久。时隔多年,围绕点校修订本《宋书》采访您,是我的荣幸。您、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先生和我都出生于镇江,三位京口人为一千六百多年前“乡皇帝”刘裕开辟的南朝刘宋历史《宋书》策划了一次访谈,想到这一点,我的心情非常“澎湃”。

    丁福林:

    能和徐俊先生以及您三个京口同乡一起合作,对我来说本身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更何况是三人共同为记载“乡皇帝”开辟的刘宋王朝历史的《宋书》修订而合作呢!我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研究乡土文史的人,除《宋书》而外,我研究的两个六朝著名诗人鲍照和江淹也是京口人。可能是镇江历代人才辈出的缘故,当地无法对历史文化名人一一加以关注,但对镇江的著名科学家沈括、茅以升以及曾经在镇江编撰过《文选》的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还是十分重视的,如在梦溪园巷就修建了沈括故居。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想刘裕和鲍照、江淹等对镇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文化名人还是会引起镇江人重视的。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石刻,魏宜辉摄

    中华书局自从2013年推出南京师范大学主持修订的《史记》以来,《旧五代史》《新五代史》《辽史》《魏书》《南齐书》修订本都陆续面世,您主持修订的《宋书》是第七种,请问您如何评价《宋书》?

    丁福林:

    沈约《宋书》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史事,涉猎广博,史料丰富,体例完备,后世对此书的总体评价很高。但是,不少学者也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批评。对《宋书》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宋书》的繁冗,如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就说:“盖《宋书》本过于繁冗,凡诏诰、符檄、章表,悉载全文,一字不遗,故不觉卷帙之多也。”“《南史》于《宋书》大概删十之三四,以《宋书》所载章表符檄,本多芜词也。”但今天看起来,这也使大量原始文献藉此得以存留,如《武帝纪》三卷载《侨人归土断疏》《禁淫祠疏》《兴学校疏》等诏令、策文、奏疏、符檄三十馀篇,反映出晋末宋初的历史状况和刘宋初创基业的过程,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又如《乐志》记述汉、晋以来宗庙雅乐舞曲的源流以及金、石、土、革等八音的各种乐器的形制,“自郊庙以下,凡诸乐章,非淫哇之辞,并皆详载”(《宋书》卷一一《志序》),保存了许多汉、魏以来的大量乐府歌辞。值得一提的是,沈约为《宋书》的志传撰写了多篇序文传论,或说明史例,或表达己见。如列于八志之首的志序,概述志的源流和《宋书》志的缘起,阐明汉、晋志书的承续关系。又如《谢灵运传》传末史论,叙述自诗、骚之后文学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作者关于诗歌声律的主张,乃是南北朝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其二是以为《宋书》多有曲笔,为执政者回护掩饰。如晋恭帝本为刘裕所废,而卷二《武帝纪》却称禅让,“俨然唐、虞揖让光景,絶不见有逼夺之迹”;刘裕杀晋恭帝,手段阴狠凶毒,但卷三《武帝纪》却记载说,“零陵王薨,车驾三朝率百僚举哀于朝堂,一依魏明帝服山阳公故事”,“太尉持节监护,葬以晋礼”,也不见谋害痕迹;宋孝武、宋明帝诸鄙渎事,沈约也多有省除。同时,《宋书》也多为萧齐回护,对齐高帝萧道成颂扬备至,“其于诸臣之效忠于宋,谋讨萧道成者,概曰反,曰有罪”,“其党于道成而为之助力者,转谓之起义”(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这些都是《宋书》的不足之处。但是,沈约撰《宋书》是在齐代,事涉本朝,他不能不有所顾忌,因此以上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们如果综合《宋书》的纪传看,沈约对本纪采用为尊者讳,为本朝讳的笔法,而在列传中则并非如此,诚如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所说这乃是“讳之于本纪,而散见于列传”的写法。如《褚淡之传》绘声绘色地记载了刘裕主谋杀害晋恭帝的过程;在《孝武帝纪》末也评论说:“役已以利天下,尧、舜之心也;利己以及万物,中主之志也;尽民命以自养,桀、纣之行也。观大眀之世,其将尽民命乎!”比宋孝武帝刘骏为桀、纣般的暴君,又在其他一些传文中记载了刘骏的残暴和丑行;在《良吏传》末分析当时之所以少有良吏乃是因为帝王“弥笃浮侈,恩不䘏下,以至横流”,以为“岂徒吏不及古,民伪于昔,盖由为上所扰,致治莫从”,词锋锐利,言辞激烈。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总之,尽管《宋书》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它仍是一部有重大价值的史书,是我们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主要依据。

    《宋书》的作者沈约,您怎样看待他的文学、学术?二十四史的作者里面,能同时具有史学与文学地位的似乎不多吧?

    丁福林:

    在二十四史的作者中,除了《史记》的司马迁,《汉书》的班固而外,沈约可以说是文学成就最高的。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梁书》卷一三、《南史》卷五七有传。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梁时封建昌县侯,历官尚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于官,年七十三,谥曰隐。他自幼博通羣书,南齐时,受齐武帝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亲遇,出入东宫,参与四部图书的校定。齐武帝次子竟陵王萧子良礼贤好士,沈约为府中嘉宾,与后来的梁武帝萧衍同在“竟陵八友”之列。沈约一生著述甚丰,除《宋书》一百卷外,尚有《晋书》一百十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今仅存《宋书》,余皆亡佚,明人辑其文集九卷。

    沈约不仅是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诗文兼备。《梁书》本传说他:“好坟籍,聚书至二万卷,京师莫比。”“该悉旧章,博物洽闻,当世取则。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文章,约兼而有之。然不能过也。”钟嵘《诗品》于“梁左光禄沈约”条说:“观休文众制,五言最优。详其文体,察其馀论,固知宪章鲍明远也。所以不闲于经纶,而长于清怨。永明相王爱文,王元长等皆宗附之。约于时谢朓未遒,江淹才尽,范云名级故微,故约称独步。虽文不至其工丽,亦一时之选也。”其诗多清怨之作,音调和谐,抒情也较自然。但由于他过于讲究声律与对仗,所以某些诗作就失之刻板,兴寄之作也较少。但总体上说,他的作品眼界宽阔,气质厚重,思想格调虽不算高,却不失为当时大家。

    沈约在我国文学史上最大的贡献是他与谢朓、王融、范云等人创立了“永明体”的新诗体,魏晋时,文人已经逐渐讲究声律,到齐永明年间,由于佛教盛行,佛经梵音对四声的创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周顒著《四声切韵》,沈约著《四声谱》,提出平上去入四声。《南史》卷四八《陆慧晓传附陆厥传》:“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脁、琅邪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増减,世呼为永明体。”唐封演《闻见录》说“周颙好为韵语,因此切字皆有平上去入之异。永明中,沈约文辞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时王融、刘绘、范云之徒,慕而扇之,由是远近文学,转相祖述,而声韵之道大行。” 四声根据汉字发声的高低、长短而定,音乐中按宫商角徵羽的组合变化,可以演奏出各种优美动听的乐曲;而诗歌根据字词声调的组合变化,按一定的规则排列,则可以达到铿锵、和谐,富有音乐美的效果。正如《宋书·谢灵运传论》中所说的“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这种新体诗,为唐代格律诗的完成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四声的发明和永明体的出现,唐代的诗歌恐怕也就不会有那样的辉煌。

    丁福林校注南朝别集两种

    《宋书》的笔法,一直是后世史学家与文学家津津乐道的话题。有的史家认为沈约过于重视文人,谢灵运、颜延之竟可以独立为一卷。但同样为著名文人的鲍照,却附在《刘义庆传》中。众所周知,您的《鲍照集校注》

    (中华书局,2012年)

    是继钱仲联《鲍参军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后的最善注本,您觉得《宋书》处理这些浮沉于时代大变革中的文人,与六朝其他史书相比,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丁福林:

    沈约作为创作强调声韵和对偶的文学家,又处于四六文体盛行的时代,他撰写《宋书》重视文采也就是很自然之事。如在卷八八《薛安都传》记载薛安都阵斩鲁爽的一节:“安都望见爽,便跃马大呼,直往刺之,应手而倒,左右范双斩爽首。爽累世枭猛,生习战陈,咸云万人敌,安都单骑直入,斩之而反,时人皆云关羽之斩颜良,不是过也。”笔墨酣畅淋漓,写得栩栩如生,使人有亲历其境之感。《宋书》较之其他史书的人物传记,文人的比重确实较大。个中原因,我觉得与史书作者本身爱好文学是分不开的,也可以说是惺惺相惜吧。但是,作者并不是无原则的为文人立传。如谢灵运和颜延之,二人乃是刘宋时的文坛领袖,钟嵘《诗品》评论说:“宋临川太守谢灵运诗: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芜为累。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犹青松之拔灌朩,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诗: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而且颜、谢二人皆出身高门世族,又身居高位,因此他们有较多的事迹得以保存到后世。二人在《宋书》中立有专传,可以说顺理成章。

    然而鲍照则出身贫寒,一生流离,仕宦不显,事迹多所湮没。所作诗文于身后也多所散失,直到南齐武帝太子萧长懋令人收集鲍照遗文并编次成集,其诗文才得以流传。所以,鲍照并不适宜在《宋书》中立有专传。从这一角度来说,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鲍照集题辞》所说的“鲍明远才秀人微,史不立传”,并不准确。我们设想如果换成别人来撰写《宋书》,鲍照恐怕连能不能列入人物的附传都很难说。我认为,沈约将鲍照事迹附载在《刘义庆传》中,乃是非常确当的做法。宋临川王刘义庆爱好文学,“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卷五十一《刘义庆传》),鲍照始仕即进入义庆幕府,为义庆所赏识。义庆死后,鲍照即离开临川王幕,从此漂泊流离,直至为乱兵所杀。可以说在义庆幕期间,鲍照度过了他人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而且,沈约将鲍照的名作《河清颂序》全文录入《鲍照附传》中,不能不说是对鲍照文学成就的极大肯定。《宋书》处理如谢灵运、鲍照这些浮沉于时代大变革中的文人,能够根据他们各自的处境与特点,作出不同的安排,与六朝其他史书相比,处理得更为灵活,更为妥善合理,也更能反映出他们各自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丁福林2009年在北京香山宾馆参加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三次修纂工作会议照

    义熙北伐的重将中间,沈林子和沈田子看似没有独立传记,但沈约把他们大篇幅地写进《自序》里面,这是模仿《史记》《汉书》吧?

    丁福林:

    沈约在《宋书》中将他的伯祖父沈田子和祖父沈林之的事迹大篇幅地写进了《自序》,这明显是借鉴了《史记》和《汉书》的体例。但是,《宋书》的这种写法可以说又不是完全仿照《史记》《汉书》的写法。这是因为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和班固的父亲班彪可以载入史书的事迹较少,并不适合单独立专传以记载他们的事迹,所以《史记》和《汉书》的写法是比较可以理解的。而沈田之和沈林之则不同,此二人为刘宋王朝的开国名将,在平定桓玄叛乱和北伐南燕,平定岭南以及讨灭后秦的诸多战役中立有重大战功,为刘宋王朝的创建立下卓著功勋。按照《宋书》立传的惯例,二人完全可以和其他开国功臣一样列有专传,但沈约却将他们的事迹纳入《自序》中。这种写法,不但不会削弱二人在刘宋立国时作出的贡献,而是更突显出了吴兴沈氏这一江南著姓士族自肇始至沈约一脉相承的联系,沈氏家族的一些重要资料也藉以得到保存。这也同样表现出了沈约作史的灵活性和合理性,是值得肯定的。

    在一百卷《宋书》中,《志》占三十卷,历代对这些《志》文评价不一,比如赵翼《十七史商榷》就非议《五行志》和《符瑞志》枝蔓。请问您怎么看待?

    丁福林:

    《宋书》一百卷,《志》占了三十卷,篇幅上大致占了五分之二。对此,后世多有微辞,除赵翼外,唐刘知几《史通》卷四《断限》即以《宋书》“上括魏朝”为病,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五也说此书“兼载魏晋,失于限断”。但后代特别是明清以来的学者对此书八志则普遍持肯定的评价。宋陈振孙《直斋书録解题》卷四说:“揆以班、马史体,未足为疵。”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六说:“陈寿《三国志》、习凿齿《汉晋春秋》无志,故沈约《宋书》诸志并前代所阙者补。”四库馆臣则以为“推原溯本,事有前规”,“约详其沿革之由,未为大失”(《四库全书总目》卷四五)。今人亦多肯定意见,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三说:“若沈约《宋史》,上括魏朝,盖因《三国》无志,用此补亡,斯诚史氏之良规。”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籍举要》则高度肯定《宋书》八志“不但补阙,亦且溯源”,“其志大体系何承天之旧,诸志之中,地志远胜晋志,固有定评,《礼》《乐》特为详该”。沈约在编撰《宋书》时,认为自司马彪《续汉书》有志以外,《三国志》《晋书》都没有志,所以《宋书》纪、传,虽以刘宋为断限,而志则上起三国,下迄宋末,上继《续汉志》以弥补陈寿以来史书的缺略,对前朝典章制度多所综述。到唐初修撰《晋书》,其中志的部分大体上即抄自《宋书》,就是这一原因。客观地说,《宋书》八志上包魏、晋,弥补了《三国志》无志的不足,有些相当珍贵的历史资料借此得以保存。

    《律历志》收录曹魏杨伟《景初历》、宋何承天《元嘉历》、祖冲之《大明历》的全文,反映了当时数学与历法应用的最高成就。《州郡志》详记南方地区自三国以来的地理沿革,以及东晋以来的侨置州郡分布情况和各州郡户口数,是一篇反映人口变动和区域建置变动的重要文献,为研究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州郡志》序说:“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当时社会的动荡于此可见一斑。另外,《宋书》创立《符瑞志》,从远古到刘宋,历举许多神怪荒诞之事,宣扬“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具有相当多的迷信成份,值得批评。不过其中也记载了一些自然现象,如果用科学眼光来看待,也还是具有一定的价值。

    您怎样评价《宋书》原点校者王仲荦先生的业绩?以及他的《宋书校勘记长编》?

    王仲荦

    《宋书校勘记长编》

    《宋书校勘记》

    丁福林:

    王仲荦先生点校本《宋书》,校勘精审,考辨广证博引,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多所创见,实他人难以企及,可说是迄今最为完善之精本。《宋书》的点校自1962年始,至1974年正式出版,历时凡十二年。2009年3月,中华书局将王先生遗稿《宋书校勘记长编》列入“二十四校订研究丛刊”影印发行,这部手稿,是先生十二年《宋书》点校心血的结晶,也是先生从事《宋书》点校工作的原始记录,展现了他严谨学风和过人的学识素养。《长编》以百衲本为工作本,依原文顺序逐卷逐条详细记录了他在版本对校、他校及理校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问题,并参考前人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校改意见。根据统计,《长编》出示条目共达九千一百余条之多,用力之勤,前所未有。乃是《宋书》整理史上集大成之作。当然,智者千虑,百密一疏,加上当时检索条件的限制和人手的缺乏,点校本中极个别地方出现一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会掩盖点校本《宋书》和点校长编的重大成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王仲荦先生开创性的工作,就无法进行今天对《宋书》点校的修订。

    从篇幅上看,中华书局点校本南朝四史,《宋书》八册,余下《南齐书》《梁书》和《陈书》加起来方才八册,分量可谓“以一敌三”。文献浩瀚,修订过程一定是充满艰辛吧。可否请教您一个具体的例子?我留意修订版第一卷《武帝纪上》“彭城县绥舆里人”条,旧版王仲荦先生校勘记引文顺序是:《太平御览》《宋书·符瑞志》《南史》;您修订版校勘记引文顺序是:《宋书·符瑞志》《南史》《太平御览》。这样细微的差别,也可以看出您的精细用心。类似的例子,可以和我们多谈一点吗?

    丁福林:

    由于王先生点校本是采用多个版本互校,不主一本,择善而从的校勘方法。所以校勘记就要先列出《太平御览》引徐爰《宋书》“彭城绥舆里人”的异文。而我们这次修订是采用以百衲本作底本,用多个版本互校的方法,所以一些不十分重要的异文就不必引用。根据这次修订总则体例,所以我们采用了现在这样的引文顺序。这样的例子又如同卷中的“立留台官”条,王先生点校本因为是不主一本,择善而从,故校勘记中列有“三朝本、毛本作‘立留台官’。北监本、殿本、局本作‘立留台总百官’。《通鉴》作‘立留台百官’”数句,而修订本所用作底本的百衲本即作“立留台官”,所以修订本删去了“三朝本、毛本作‘立留台官’”这一句。另外,王先生点校本此条在列出各本异文以后,就以理推断说:“据下文众欲推刘裕领扬州,裕固辞,则此时刘裕必无总百官之事。以此知作‘总百官’者,误。”这一推断的结论虽然很正确,但这必竟是推断。我们修订时认为想要坐实此事,最好能找出当时总百官的究竟是谁,经过查核,我们发现在《通鉴》卷一一三记载有“刘裕称受帝密诏,以武陵王遵称制,总百官行事,加侍中、大将军”之事,因而得出当时“总百官者,乃武陵王遵”的结论,并对原校进行了补充,肯定了王先生原校的正确性。

    如上面这样为王先生原校作补充,以使点校本《宋书》在修订后更为完善,也是我们这次修订的一个难点。又如王先生点校本卷三《武帝纪下》“镇西将军李歆进号征西将军”一句,校勘记:“《南史》《通鉴》作‘征西大将军’,此疑脱‘大’字。”王先生根据《南史》和《通鉴》的记载而怀疑脱一“大”字,不免有所缺撼。为此,我们又查找了其他证据,并在《宋书》卷九八《氐胡传》中找到了内证:“高祖践阼,以歆为使持节、都督高昌敦煌晋昌酒泉西海玉门堪泉七郡诸军事、护羌校尉、征西大将军、酒泉公。”说明了《南史》和《通鉴》记载的正确。于是我们修订时就补了“大”字,直接以“镇西将军李歆进号征西大将军”出校。可以说弥补了王先生只是怀疑的缺撼。

    修订版《宋书》似乎并没有逐条纳入您早年出版的《宋书校议》意见,比如《武帝纪上》:“至是桓修还京,高祖托以金创疾动,不堪步从。”《宋书校议》引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五四认为“京”下当补一“口”字,但修订版这里似乎没有补上?

    丁福林:

    《武帝纪上》中的“还京”,《南史》作“还京口”,《建康实录》卷一一:“三年二月丁酉,帝还丹徒,潜谋匡复。”当时的丹徒也称京口,或称京城。建康则称京师、京邑、京辇、京都。但是京口又可以简作京。《三国志·吴志·张纮传》:“纮建计宜出都秣陵,权从之。”注引《江表传》:“刘备至京,谓孙权曰:‘吴去此数百里,……将军无意屯京乎’。”这里的“京”明显是指京口而言,类似的例子还可以找到一些。既然京口可以简作京,那么“还京”后就没有必要补一“口”字。我在做《宋书校议》时忽略了京口可以简作京这一点,因而采用了王鸣盛的说法,这是欠慎重的。所以这次修订,并没有采用王说。所以如何利用自己《宋书校议》中的内容,也是我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宋书》卷五五《臧焘传》有“迁通直郎,髙祖镇军、车骑、中军、太尉咨议参军”一句,我在《宋书校议》中据《宋书·武帝纪上》《通鉴》所载,怀疑“镇军车骑中军”为衍文。这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因为很难找到足够的理由去支撑,所以最后还是决定舍去而未予出校勘记。

    丁福林:《宋书校议》《南齐书校议》

    我是学魏晋六朝文学的,在有关论文写作时,会较多的涉及到《宋书》《南史》《通鉴》《建康实录》等史书的内容。特别是在考证一些文人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的诗文创作年代等相关内容时,往往会发现各史书有关记载有些微小的差异,这些微小的差异往往又会造成结论的不同。而我又有追根刨底的习惯,喜欢穷究各史书内容差异的原因,谁对谁错,总想搞清楚,以便找到正确答案。偶然有所领悟,就逐条记下来,积累多了以后,也就有发表出来,希望引起中华书局再版此书时能有所重视的冲动。我第一篇有关《宋书》校勘的论文是三十年前发表在《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第一期上的《点校本〈宋书〉〈南史〉献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后来一次投稿给东北某著名高校的《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结果稿子不但未被采用,反而受了一通奚落。编辑回信大致说,稿子的内容很好,但应该都是古人已经说过的,并含蓄地说以你们这种不入流高校的教师是写不出这种高质量的文章的。看了编辑的来信,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知道这位编辑只是臆想出来我窃取了古人的研究成果,但对文章的质量却是肯定的。

    这一事件也促成了我想要完成《宋书》等南朝史书校勘的想法。《宋书校议》的撰写,我还要感谢中华书局的张忱石先生。1986年中华书局推出了张忱石先生的《建康实录》点校本,我对其中与《宋书》有关一卷草成一稿寄给了张先生,不久收到了张先生的回信,说他利用休假时间对我的草稿逐条进行了复核,对稿中内容完全同意,并表示如果再版将采用我的意见,对原点校本进行修改和补充。同时,他又将他新出的《北朝四史人名索引》上下二册寄了给我。张先生的鼓励和赠书,表现出一个著名学者虚怀若谷的胸襟,给我撰写《宋书校议》以极大的信心。但是,我早年《宋书校议》的撰写,由于条件有限,并没有运用多个版本的对校,而且受到知识面等各个方面的局限,所以《宋书校议》中还存在有较多的不足和错误之处。利用这次《宋书》的修订,能够改正《宋书校议》中的一些错误,实在是一件幸事。

    旧版《宋书·出版说明》特别把谢弘微拎出来骂了一通,说他“忙于经营谢氏产业”。但我自己读了《谢弘微传》,他的叔父谢混因附于刘毅被诛,叔母被迫改嫁前,将家事全部委托谢弘微。九年后,叔母听还谢氏,回家看见当年门徒业使,不异平日,感慨谢混“平生重此子,可谓知人”。乡人莫不叹息,感弘微之义。说实话,读到这里我也是废书而叹。您早年就著有《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记得卞孝萱老先生生前对此书非常推崇。您觉得对于六朝贵族的理解,王仲荦先生那代学人与您,主要的不同点在哪里呢?

    丁福林:《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

    丁福林:

    对于陈郡谢氏家族,我一直怀有崇敬之心,当年我做陈郡谢氏家族的研究,并撰写《东晋南朝的陈郡谢氏文学集团》一书,也正是基于这一点。这一家族在六朝时人才辈出,长盛不衰,在文学创作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为可贵的是这一家族以素退为业的家风,家族中大多为风流自赏的恬退人物,政治上不求闻达,谢弘微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谢弘微性行宽厚,不慕财利,嗣谢安之孙谢峻为子,对谢峻的僮仆财产却一概不肯继承,只接受了数千卷书籍。谢混被杀后,弘微为之经营财业,勤勤恳恳,一文钱、一尺帛的出入,账面上都记得清清楚楚。谢混妻子东乡君卒后,家中“遗产千万,园宅十余所,又会稽、吴兴、琅邪诸处太傅安、司空琰时事业,奴僮犹数百人”(《宋书·谢弘微传》),可他却一无所取。我认为,沈约在《宋书》中对谢弘微的这些行事作较为详细的记载,并在传末对他作出高度的评价,应该是值得称道和肯定的。因为在谢弘微的身上体现了某种精神,能抵御物欲的诱惑,行事谦退,严于自律,珍惜名声,淡泊名利,信守承诺。这种精神,应该就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的体现。王先生在本书的“出版说明”中对谢微有较尖锐的批评,我以为应该是受到时代局限的缘故,是可以理解的。

    的确如此,日本京都学派川胜义雄、谷川道雄等氏,就认为这是一种六朝时代特有的“贵族”精神。海内外六朝文史名家往往都是学有师承,您的老师段熙仲老先生是今文经的大家。他的经学造诣对日后您的文史研究有怎样的影响呢?

    丁福林:

    我导师段先生对古代文史有着极深的研究,不过他最大的成就却是在经学上。在今文经学界,他堪称是大师级的人物。他有《春秋公羊学讲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专著多种,并点校了《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与《仪礼正义》(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等。我在1979年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就读他的硕士研究生时,已是八十三岁的高龄的他精神矍铄,思辨清晰,教学一丝不苟。段先生文史兼通,以治学严谨闻名,对我们极其严格。要求我们做学问一定要兼通文史,凡写文章必须要有根,也就是说必须要以史实为根据。记得入学以后给我们几个学生布置的第一个任务就是通读《史记》。这些对我今后的治学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使我在每引用一个材料时都要查证原始资料,找到出处。我之所以能够与《宋书》《南齐书》等史书的点校结缘,与段先生的严格教导是分不开的。

    段熙仲授课讲稿《春秋公羊学讲疏》,其中第二、三编由丁福林整理

    段熙仲《春秋公羊学讲疏》手稿

    说起来段先生和我与中华书局都很有缘,中华书局主办的《文史》创刊号第一篇文章即刊载了先生的《礼经十论》,皇皇十多万字。而我的处女作《虞炎〈鲍集序〉的一处传写错误》也发表在《文史》上,虽然只是仅一千多字的补白文章,但却足以使当时初出南师校门的我感到荣耀。这次我能够参与中华书局《宋书》的修订,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吧。只是段先生1987年就去世了,未能见到我的书出来,心里感到很遗憾。

    从“文史结合”的角度看,史学大家王仲荦也有《西昆酬唱集注》

    (上海书店,2001年;中华书局,2007年)

    ,故而周一良挽王仲荦云:“章门高弟一生游心文与史;吾道先驱两部遗编晋到唐。”同样是先后两代《宋书》的点校者,您恰恰也是继承了章黄学派文史校雠、文史互证的优秀传统,令人感佩。

    丁福林:

    谢谢!但您的奖掖实在愧不敢当。王先生是我最为敬重的前辈学者之一,我对他的仰慕,是从读他的《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五代史》开始的,这次能够为他点校的《宋书》做一点修补工作,实在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

    丁福林文史论文集两种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值得购买(586+)
  • 一星好评(360+)
  • 体验好(516+)
  • 赞(92+)
  • pdf(465+)
  • 好评多(502+)
  • 无多页(233+)
  • 种类多(494+)
  • 情节曲折(132+)
  • 快捷(251+)
  • 差评(298+)

下载评价

  • 网友 扈***洁: ( 2025-01-04 02:30:45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菱***兰: ( 2025-01-09 06:54:16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宫***凡: ( 2024-12-25 12:34:2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步***青: ( 2025-01-02 03:00:17 )

    。。。。。好

  • 网友 潘***丽: ( 2024-12-30 19:13:0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利***巧: ( 2024-12-28 16:47:43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游***钰: ( 2024-12-20 07:40:12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田***珊: ( 2024-12-14 15:59:36 )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瞿***香: ( 2024-12-09 22:02:5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辛***玮: ( 2024-12-23 06:20:4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谢***灵: ( 2025-01-06 13:14:37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石***烟: ( 2024-12-16 21:56:11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家***丝: ( 2024-12-31 08:59:06 )

    好6666666

  • 网友 国***芳: ( 2024-12-15 19:09:18 )

    五星好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