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小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记忆小屋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这是托尼·朱特逝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对个人体验的一次回顾,也都最终引向了对历史背景的整理和评述。
他写到了童年时代的战后伦敦,回忆自己对伦敦一些公交线路的迷恋,并进而展开了对公共礼仪和战间期城市规划的深思;他也写到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谈及欧洲人观点不一的性别政治,并最终断定自己那一代人“是富有革命精神的一代,但是却错过了革命”;一系列穿越美国的公路旅行带来的则不仅是对美国文化、历史的评述,更是对自身在晚近年代的身份认同的新体会……他记下的各种成长琐事、旅行见闻和学术生涯的体悟汇成意识的溪流,轻松地荡起波纹,接着又流向各种有趣的方向。
书籍目录:
序言
1记忆小屋
2夜
第一部分
3艰苦年代
4食物
5汽车
6帕特尼
7绿线巴士
8互仿的欲望
9五港总督号
第二部分
10乔
11基布兹
12铺床工
13巴黎已成明日黄花
14革命者
15工作
16精英
17语言文字
第三部分
18向西去,朱特
19中年危机
20被禁锢的头脑
21女孩,女孩,女孩
22纽约,纽约
23边缘人
24托尼
尾声
25魔山
译后记
作者介绍:
托尼·朱特(Tony Judt,1948—2010)
当代最著名的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研究专家。1948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执教于剑桥、牛津、伯克利和纽约大学。1995年创办雷马克研究所,专事研究欧洲问题。经常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新共和》等撰稿。著有《责任的重负:布鲁姆、加缪、阿隆和法国的20世纪》、《战后欧洲史》、《重估价值:反思被遗忘的20世纪》、《沉疴遍地》、《记忆小屋》、《思虑二十世纪》等作品。其中《战后欧洲史》被认为是无法被超越的史学著作。2007年获汉娜·阿伦特奖,2009年因他的“智慧、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获奥威尔终身成就奖。2010年8月因病去世。
译者简介:
何静芝 译作有《暗笑》《鲸鱼之歌》《你走以后》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对我来说,爱是这样一种境况,它能令被爱的人满足于独处。
“停驻”总令人紧张——无论停驻在哪里,总有做不完的事、取悦不完的人,不是要完成这个义务,就是要勉强扮演那个角色:感觉上怎么都不妥。然而反过来,“前往”则令人轻松。我从来没有像要独自前往某处时那样愉快过,且路程越长越好。步行令人高兴,骑行令人享受,坐巴士也很好玩。而乘火车,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感觉。
即便以我的职业对理性的极高标准来衡量,我也一直称得上是个“理性派”:在所有有关“历史学”的老生常谈里,最吸引我的一种说法是,历史学家不过是靠列举事实授业的哲学家。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严肃感就像色情作品一样,难以定义,但一望便知。它要求言行一致,要求政治责任伦理。所有的政治都是可能性的艺术,但艺术也有艺术的道德。若将从政比作绘画,将罗斯福比作提香,丘吉尔比作鲁本斯,那么艾德礼就是这行为中的弗美尔:精确而内敛——且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比尔·克林顿或许追求萨尔瓦多·达利的高度(如此比较大概会被看作诗对他的恭维),托尼·布莱尔则在地位——和贪婪程度——上都很像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艺术作品的道德严肃感体现在精简的形式和克制的美感上:就像《偷自行车的人》那部电影一样。
我们在娱乐产品上运用铺天盖地的资源,不过是为了掩饰它们本质的贫乏;政治也一样,戴着装腔作态的面具去喋喋不休,不过是为了掩饰哈欠连天的空洞无物。
艰苦朴素的反面不是经济繁荣,而是穷奢极欲。
只知在消费上人人“休戚与共"精神贫瘠的社会,就是现在的领导人所能给我们的一切。P25
据文学理论家勒内·吉拉尔说,我们变得希冀并最终爱上的,总是其他人爱的人。我的个人经历却与此相左。
对我来说,爱是这样一种境况,它能令被爱的人满足于独处。如果这听起来悖谬,请想一想里尔克的告诫:爱既要予所爱之人以空间,又要予其呵护,助其成长。小时候的我,在人前总是忸怩而局促,特别是在家人面前。孤独是幸福,却不易得到。“停驻”总令人紧张——无论停驻在哪里,总有做不完的事、取悦不完的人,不是要完成这个义务,就是要勉强扮演那个角色:感觉上怎么都不妥。然而反过来,“前往”则令人轻松。我从来没有像要独自前往某处时那样愉快过,且路程越长越好。步行令人高兴,骑行令人享受,坐巴士也很好玩。而乘火车,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感觉。
...
回头一想,我不禁觉得我们根本没上对船。说马克思主义,我们没有去华沙与伟大的莱谢克·科拉科夫斯基和他的学生探讨修正主义最后的残章。说反抗,我们又似乎没有切实的原因,而且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我的熟人中少数几个最勇敢的,也不过是蹲了一晚上监狱,第二天统统都能赶回家吃午饭。这样的我们,怎么能够理解华沙的大学生需要多大的勇气才捱过了监狱里长达数周的审讯,紧接着又被判处一年、两年甚至三年的监禁,只因为他们敢于追求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
我们有这么多天花乱坠的历史理论,却竟然集体忽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布拉格和华沙,在1968年的那个夏天陷入困境的。中欧学生反动运动所质疑、破坏且最终颠覆了的,不单是几个摇摇欲坠的共产主义政权,最终,它毁灭的是理想本身。我们在西欧有口无心地谈论着理想,而倘若我们对那些理想的最终命运多一点关心,或许就会关注到那理想的耀眼光芒之外,在欧洲其他地方所发生的事了。
不过,没有人应该为出生的时代、地域碰巧很好而愧疚。在西欧出生的我们这一代是幸福的。我们不去改变世界;世界自为我们而变。万事看来都有无限可能:那时的我们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我们从不担心找不到有趣的工作,于是便觉得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屈尊去念什么“商业学校”,最后也大多都在教育、公务领域谋到了切实有用的职位。我们致力于讨论世界的问题与改善世界的方法,本着良心反对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现象。至少在我们自己看来,我们是具有革命精神的一代。尽管很可惜,我们错过了革命。
我们仍然奴役在工业时代的观念下,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应由他的工作来体现:然而这在当今的主流人群中已明显不再属实。倘若我们非要重弹19世纪的老调,不妨想想“懒的权利”:一篇马克思的女婿保罗.拉法格在1883年无意中写就的具有前瞻性的小散文,暗示了现代生活会提供更多通过闲事一爱好来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职业本身则会如人所愿,扮演一个越来越次要的角色。
我最终做到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且用它嫌来了钱。多数人则没有那么幸运。大部分工作也都很多无趣:既不能丰富一个人又不能巩固一个人。
集体的根基不能仅凭记忆来担当。
从这一点来说,美国犹太人本能地揪住犹太人大屠杀不放,倒是做对了:这样便给犹太人提供了身份的参照,朝拜的地点,祭奠的事例以及道德的引导——且帮助他们贴近历史。然而反过来说,他们也犯下了大错:将祭奠的手段和目的混同了起来。难道我们之所以是犹太人,只因为希特勒曾煞费苦心铲除过我们的祖辈?如果我们不能超越这个认识,我们的子孙后代又有什么理由要与我们同根?
在今天的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已经成了官方昭示非犹太种族之残酷至极的御用事件。各种对该事件的祭奠,给游离于以色列之外的犹太人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给对以色列的无条件热爱正名,再是强化了辛酸的自我认识。在我看来,这是对记忆的滥恶意用。
我选择不拘于传统的方式来看待犹太人的过去:打开交流的渠道,而非切断它们。犹太人的民族性对我而言是对自己的审慎自省,是只说真话的勇气:是犹太人曾经为人所熟知的达夫卡(一种知难而上、几近自找麻烦的品格)式的耿直与特立独行。然而,仅仅不与其他民族同流是不够的;我们还应对自己进行比他人更严厉的批判。我感到自己对这样的过去负有未尽的责任。也正因此,我才是一个犹太人。
英大学生常常想着性爱,动真格的却惊人的少。法国大学生这方面要积极的多。他们的政治理论性强,性别歧视严重。而在德国,政治的目的即是性。积极进行单纯意义上的随意性交,这能帮他们肃清其纳粹父辈由于性欲过分压抑而导致的民族主义大男子情绪。
我,一个东欧犹太出生,精修历史,掌握几国语言并在自家这半个欧洲大陆上周游甚广的大学生,竟对当时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那场灾难一无所知,这很能说明冷战时期西欧有多封闭。
回头一想,我不禁觉得我们根本没上对船。我们付出什么带价?我的熟人中少数几个最勇敢的,只不过蹲了一晚上监狱。这样的我们怎么能理解华沙大学生几年监禁只因为他们敢于追求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东西?
我们有这么多天花乱坠的历史理论,却竟然忽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正式在布拉格和华沙,在1968年的那个夏天陷入困境的。
西欧出生的这一代是幸福的,我们不必像现在的年轻人担心找不到有趣的工作,没必要浪费时间屈尊去念什么商业学校,最后也大多数在教育、公务领域谋到了切实有用的职位。我们致力于讨论世界问题与改善世界的方法,本着良心反对我们所不喜欢的事务和现象。至少我们自己看来,我们是具有革命精神的一代。尽管很可惜,我们错过了革命。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这是托尼·朱特逝世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每一篇文字都是他对个人体验的一次回顾,也都最终引向了对历史背景的整理和评述。
他写到了童年时代的战后伦敦,回忆自己对伦敦一些公交线路的迷恋,并进而展开了对公共礼仪和战间期城市规划的深思;他也写到1968年的巴黎学生运动,谈及欧洲人观点不一的性别政治,并最终断定自己那一代人“是富有革命精神的一代,但是却错过了革命”;一系列穿越美国的公路旅行带来的则不仅是对美国文化、历史的评述,更是对自身在晚近年代的身份认同的新体会……他记下的各种成长琐事、旅行见闻和学术生涯的体悟汇成意识的溪流,轻松地荡起波纹,接着又流向各种有趣的方向。
精彩短评:
作者:风下 发布时间:2020-05-21 17:21:38
书店购
作者:drunkdoggy 发布时间:2013-12-28 23:26:42
人不该顺着自己的天赋做事情,要逆着来,才有挑战,有磨砺,激发生命的反脆弱性。顺着天赋来的,早早就能“成功”,但在某领域内纯然的“成功”,却要付出“脆弱,狭隘”的代价。这是Tony Judt在一截截变成植物前口述的最后一本书,他想起自己的中学校长曾劝他去读文学而非史学,因为他的分析思辨能力过强。Tony在生命的尽头想起这句话,写了这本书。
作者:艾弗砷 发布时间:2013-12-16 11:38:39
重读。朱特生于1948年,几乎与战后欧洲同年,这一年英国甚至还没取消战时配给制。他目睹了三十年自残自毁之后跌跌撞撞站起来的欧洲。朱特幸免于六十年代末左派的诱惑,劳工犹太复国主义的经历使他对马克思和左派运动免疫;他是最后一批精英教育的受益者,那之后大学扩招、公立院校衰落,教育受群众性评价裹挟,一步步滑向结果平等。有些地方很有意思,比如讲巴黎高师的知识分子爱啃书本、搞艰深理论,却因为童年被埋葬在万里挑一的升学考试里,而缺乏生活体验和想象力;讲六十年代性革命,英法两国年轻人雷声大雨点小,仍拘谨有余,德国人却极开放,性派对乱交不一而足,美其名曰“摆脱上一代的阴影”,让朱特瞠目结舌。他自嘲说自己这代人“是富有革命精神的一代,但是却错过了革命…为他人行为的自由权利而战斗,自己反而没大张旗鼓的做过什么”。
作者:malingcat 发布时间:2016-01-04 22:46:44
回忆儿时是文学的,写到近处则变成了思辨的!一个历史学家在渐冻中想试试文学笔法,最终还是历史性书写。孤高。坦诚。坚持己见。
作者:Robert 发布时间:2014-05-25 15:27:26
译得非常好的一本,透过回忆的只言片语就能领略到作者老派历史学家的学术派功力又不失幽默的一面,丝毫没因网络横行而辱没了公共知识分子这个称呼。
作者:诗意的恶棍 发布时间:2015-11-11 20:11:04
写回忆的文章是件忧伤的事情 博学的人写起来真和一般人不同 人格魅力很强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 写什么都在关注着现实
深度书评:
托尼·朱特的文化乡愁
作者:萧轶1989 发布时间:2013-07-03 15:02:02
知识分子从来都害怕失去表达的能力,如同他们害怕面对一个被禁锢的世界,害怕一个停滞或倒退的社会出现。作为研究战后欧洲历史最重要的学者,托尼朱特亦复如此。他与物理学家霍金患有同样的疾病(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他将此自喻为“越来越彻底的、无法被假释的监禁”。即便如此,他也未曾放弃对20世纪以来的欧洲历史进行反思和对当代世界的社会弊病进行追问,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了3部著作:《沉疴遍地》、《记忆小屋》和《思虑二十世纪》。
寻找精神代偿
在受制于异乎寻常的身份监禁之后,被孤独与疾病禁锢于黑夜里无法发声的托尼朱特在默默自省中回忆过往岁月的细节,检视着“自己的生活、思绪、幻想、真实的记忆、虚妄的记忆,直到某件事、某个人或某个故事将我在身体里的思维引开为止”。用自己的思想寻求慰藉与依靠,以此摆脱身体的不适,缓解失眠的痛楚。
虽然,他自己也承认经常将想法诉诸愤恨的话语,或是克制后为身体虚弱而懊恼和沮丧的倾诉,但终究还是能够助他进入梦乡。这些碎片式的断章回忆为他的胜利缺憾寻找到了精神代偿,于是便有了《记忆小屋》这本“记忆之书”。
在托尼朱特所有的著作中,碎片式回忆文章所构成的《记忆小屋》无疑别于其他。20年以来,托尼朱特的每一部著作都如同投射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战书,而《记忆小屋》不仅仅在于它并非如其他著作那般反思历史或探讨社会,更在于它给人以介于史学家与文学家之间的那种“将私人的与公众的、理性的与直观的、具体发现的与笼统感受的诸事物顺利糅杂在一起”的写作风格,时而是散文式的抒情,时而是史学式的理性。甚至,有读者会在托尼朱特对火车、公交、食物等个人体验的生活方式中迷失,他对器物与事物的迷恋与怀旧会让读者在阅读中浮现欧洲文学家帕慕克的叙事想象。
在《记忆小屋》中,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托尼朱特的思想形成过程。他在往后岁月里写下的思想研究与社会观察,都能够在这本琐碎的回忆录中找到思考的源泉。尤其是《沉疴遍地》揭露的公共社会泥淖,几乎都可以从《记忆小屋》中的青少年生活经历看出托尼朱特晚年对公共生活的顾虑根源。他自己也承认了幼时的经历给他带来的影响。
我们会惊叹地发现,他对社会的观察竟能如此敏锐:他能从伦敦绿线巴士服务中观察到社会阶层差异的弥补与英国社会的恭敬传统之形成;他能从汽车城市的形成观察到个人主义、自由、隐私、距离与自私等观念对社会所造成的“危险的诱惑”;他还希望自己能够写一本《火车》的书,借此来探讨现代社区与过度私有化社会集体生活的未来命运,遗憾的是天不假年……
精英教育的沦陷
(作为普世主义社会民主人士,托尼·朱特也曾是追星、吸毒与厌学。)作为犹太的后代,他从1963年到1969年期间全心投身于左翼犹太复国主义麾下,那时的他还是一位善言、忠诚和高度服从于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徒。但基布兹(一种以色列的集体社区)的生活经历与政治运动让他见证了犹太复国主义的自恃与自私,以及它对民族唯我主义的强化。
而当托尼朱特收到剑桥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基布兹社区对他充满了费解与蔑视。以色列的老师们认为他已经被正信抛弃,与死人没有什么区别。加上第三次中东战争的爆发,托尼朱特在叙利亚戈兰高地与军队在一起的经历让他见证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畸形意识,更加坚定了他对犹太复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放弃,同时也让他明白了极端的身份认同和强烈的忠诚服从所带来的代价。
托尼朱特从信奉到跟随再到放弃的人生经历,也为他日后报道犹太人时所撰写非主流思考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他对犹太人的抨击使他的文章被杂志撤换,逐渐地丧失他所需要的言论阵地。
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求学与任教经历,尤其是日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教育背景,不仅巩固了他在学术进阶上的基石,也锻造了托尼朱特日后成为史学家的精英主义立场与自由主义人格。(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与巴黎高师,自由主义为核心的教育实行兼容并蓄的思想精神培养了托尼·朱特对智慧深度与广度的联结能力,自由表达异见的唯我特立独行精神塑造了托尼·朱特拒绝平庸化的思想理念,精英主义教育理念也让他收获了“气人的知识分子的孤高”的评价,而六十年代的学生运动也让他对革命形成了天然的警惕心理,对托尼·朱特的战后史研究产生了影响。)但是,当托尼朱特卧病在床,回忆起那些光辉岁月时,他对1940年代英国实行打压精英、推行平等的教育理念进行了猛烈抨击。在他看来,大学本身就应该是精英集团,培养社会精英的人文场所,而如今的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却已为遗迹,它抛弃了500多年的规矩与传统,将学院搞成了一个“不设精英标准、不行与社会有别之事的地方”(精英教育的退步成为大众集体丧失另辟蹊径的想象力的根源之一)。
而当年迸发学术热量的世界知识分子中心巴黎,在托尼朱特的观察下,早已成为一颗熄灭了的星球。巴黎的知识分子更愿投身于知识被工具化、被技术化的人生中去,丧失了当年知识分子的伟大传统。(而当他学习东欧语言文字之后,他再一次发现了知识工具化、技术化对愚民政策的帮助以及对社会庸俗化的塑造。这也根治了他身上的后现代学院派方法论至上的毛病,使他在客观上成为一位值得信赖的公共知识分子与全面的欧洲史学家。这是托尼·朱特的人文乡愁。)
身份归属的焦虑
对精英教育的乡愁或许更多的是托尼朱特对社会逐渐弱智化的焦虑,他晚年更大的焦虑或许还在于身份归属。托尼朱特出生于战后的英国,人生经历了巨大的社会流动和变迁,犹太身份的他终生都漂泊无根(,构成了托尼·朱特在盛世变迁时代的身份焦虑)。祖父、叔叔和流亡者在餐桌上甩出的俄语、波兰语、意第绪语、法语和勉强凑合的英语,也让他对社会动荡所带来的身份归属问题产生了焦虑。他自称是“无根的都市客”,因为他从来没有将自己视作一个在哪里扎下过根的人,求学、工作的经历让他从一个地方过渡到另一个地方,剑桥、巴黎、牛津、纽约等地方的辗转杂糅了他人生的际遇。
当代美国的犹太身份归属问题,再一次加重了他的身份焦虑。他信奉“食如其人”,因为他曾经观察到“任何一个500年内在德国、俄国、拉脱维亚与罗马尼亚的人,都能从……一顿饭中找到归属感”,这也让托尼朱特想要找回“追忆逝去的滋味”时,“会先来份炖牛肉和烤萝卜,继以咖喱鸡块和麻花面包夹酸黄瓜,配上翠丰牌啤酒和柠檬甜茶”。于是,对食物的贪婪与嗜好,也成为他的一大乡愁象征。
在这本由琐碎篇章所构成的似乎不怎么协调的回忆录中,托尼朱特避开了寻根文学式的哀婉,几乎他对个人经历的每一次回顾都最终引向对过往历史的评述,如同他的学术著作那般从过去寻找当下的出路。患病并未让他过分地哀叹,但曾经拥有交流、演讲与写作等强项的他终究还是害怕失声、失言。
无法再进行良好交流的他,空前地认识到了交流的重要性。他认为,语言的丧失会对公共领域的良心运转造成破坏,因为语言交流是我们赖以共同生存的生活方式。“让存在变成思想,思想化作语言,再将语言融入交流”这些如今力所不能及的现实逼迫,让他害怕“会被禁锢在内心思虑所建构的语言文字的景观之中”。于是,他选择了通过回忆往事来构筑“记忆小屋”。
刊《法治周末》2013年07月04日
小屋建造者
作者:小乖不乖 发布时间:2013-07-29 15:26:00
对抗时间的方式包括记忆与书写。
这是一本内容上并不厚重的传记(因为作者没人没有惊心动魄的往事),但是一本情感上粘稠带着悲伤情绪的传记(因为是作者生前的最后一本书,在写完序言的三个月之后就去世了)。
作者拥有冷静,理智,严密的思维。在脑海中搭建建筑物的文学创作总让人充满好奇和羡慕。和看不见的城市,图书馆巴别塔,记忆宫殿的宏伟叙事不同,托尼发明了一种“小屋”模式,精致,小巧,更贴近生活。“小屋的好处,不仅在于我对它的重现可以真实入微-从门阶边覆雪的扶手,到为阻挡瓦莱的风而加设的内窗-而且在于我很愿意对它一而再地造访。”小屋从一个唤起回忆地契机,变成了储存回忆的载体。
作者在患病的最后一年中,每晚入睡前,都会一再的一再的重返小屋,穿过熟悉的短廊,踏过旧损的石阶,并在恰好无人的扶手椅上坐定,就这样,用愿望推动思想,近乎无误的编织,分类,整理各种故事。
在刚入住新家的时候,我也有这个爱好,在每晚入睡前,都会闭上眼幻想自己再睁眼,下床,走出房间门,右拐,将住了十二年的旧屋里的每个角落都再走一遍。每一寸墙面都有回忆。小屋是种私密的记忆存储方式。
在故事的第一部分里,重现了作者的童年。或许可以窥见一位靠谱的知识分子是如何养成的。出生在旧伦敦东区最缺乏犹太教氛围地段,做菜不讲究口味过分讲究健康的妈妈;对车子着魔的爸爸。乘坐绿线巴士,把整条线路从头探到尾,只为欣赏伦敦城市延长线的作者,也曾从南安普顿一路向北坐五港总督号去法国开始第一场出国旅行。
在书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反复对“精英”的强调。他认为牛剑已经走上了下坡路,现在的远不如从前。当他谈到教育中的推行平等而实施的改革时,他说,机会均等和结果均等是两回事。一个由财富多寡和世袭制度主导的社会,是不可能通过粉饰教育系统(通过否认能力的差别或限制机会的选择)来修正它的不平等的,何况它还打着自由市场的旗号为贫富差距的稳步增长创造条件。他强调说大学原本就是个精英集团,它们的用途正式选拔人群中最有能力的一批人,再通过教育提高他们各自的能力。
这样子的开口自然让不能算作精英团队的我狂冒一把冷汗。说的可真够直接的。可是又没错。知识分子是该有知识分子的自傲,因为平等教育,现在似乎连知识分子的臭脾气似乎也被磨平了呢。
在写作手法上,托尼也特别的可爱。多篇文章末尾,会突然来个小反转。比如女孩女孩女孩的最后,冷不丁的冒出一句,我是如何又约会了女学生又没有吃批评的呢因为我娶了她。或是在写到自己对犹太问题的看法时,末尾说哦对了我姑姑就是在毒气室里遇害的。
已经准备好了作者的《重估价值》,看他这样调理清晰又略带自傲的口气讲历史,实在是件很幸福的事。
只是想到和他的交流仅限于书本,会有些失落。文字背后躲藏着怎样一位性格强烈的作者,全凭想象吧。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体验差(605+)
- 赚了(662+)
- 差评少(622+)
- 章节完整(612+)
- 值得下载(132+)
- 无缺页(93+)
- 愉快的找书体验(119+)
- txt(368+)
下载评价
- 网友 晏***媛: ( 2024-12-12 14:41:14 )
够人性化!
- 网友 家***丝: ( 2024-12-22 03:12:24 )
好6666666
- 网友 石***烟: ( 2025-01-03 19:02:1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师***怡: ( 2024-12-10 10:53:57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常***翠: ( 2025-01-06 06:10:03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石***致: ( 2024-12-15 08:21:43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方***旋: ( 2025-01-09 11:54:35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曾***玉: ( 2025-01-07 00:33:43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宫***凡: ( 2025-01-05 12:21:46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全新正版图书 古文观吴楚材吴调侯高学珠凤凰含章出品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9787553779461 古典散文散文集中国人天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人与互联网的同构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书法与中国社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婚姻中的自我:精神分析取向伴侣治疗 [美]理查德·M.泽特纳(RichardM.Zeitner)著,叶浟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9787115616937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7秋尖子生单元突破--七年级思想品德上(人教版)(R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大学·中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抑郁症的非药物疗法 詹姆斯S.戈登,王鹏飞 抑郁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调节 心理减压治抑郁症的书改善情绪抗抑郁读物正版书籍 重庆大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灌篮高手原画集漫画 正版灌篮高手漫画人物原画角色设定集 男儿当入樽井上雄彦插画册收录未公开画集樱木花道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大学生团课教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全国物业管理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前经典复习题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8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