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精神分裂症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8:00

精神分裂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精神分裂症精美图片
》精神分裂症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精神分裂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8909167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7
  • 页数:434
  • 价格:9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8:00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健全人, 你是否问过自己:

如果大脑欺骗我们,

如果有不为人知的声音对我们吼叫,

如果我们不再能体察情绪,,

如果我们失去逻辑推理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至亲对我们的行为举止感到尴尬,

会是什么感觉?

有亲人或好朋友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有责任尽可能地学习这个病是什么,了解患者正在经历些什么。这不是智力练习,不是满足个人好奇心,这是支持患者的途径。对于想要提供帮助的亲人和朋友来说,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去了解患者大脑的内部活动。一位母亲在听完儿子对幻觉的描述后,给我写信说:“我看到了折磨他的那些幻觉图像,坦白说,我不时觉得毛骨悚然。这也使得我从我的悲痛中走出来,意识到对我儿子来说,这病是多么可怕。

内容简介

《精神分裂症: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是美国精神分裂症研究专家E. 富勒·托里结合自己的多年研究,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人编写的一本生存指南,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展过程和治疗途径,包络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内部视角、亲友的外部视角、病症、病程、可选择的药物和治疗途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问题以及家人应该如何应对。同时,向公众科普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一种脑部疾病,帮助消除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

精彩书评

这本著作提供了全面、实用、真诚的指导方法,对所有遭遇精神分裂症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意义非凡。

——《心理学时报》

富勒·托里是一个天才,在当今所有心理学作品里,他的作品是我的爱。

——《洛杉矶时报》

患精神分裂症并不可耻,它是一种复杂的脑部疾病。正如我们不会歧视感冒病人或癌症病人一样,我们也不该歧视精神分裂症病人。我的亲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所以我对精神分裂症有切身的了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所遭遇的问题和痛苦有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同情。

——富勒·托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内部视角

001

感觉扭曲

006

理解和反应无能

014

错觉和幻觉

025

自我感知扭曲

036

情绪改变

038

动作变化

043

行为变化

044

疾病觉察力降低:病感失认症

047

黑红病

049

第二章 界定精神分裂症:外部视角

059

官方诊断标准

062

精神分裂症的亚型

066

精神分裂症疾病谱:我们都多少患病吗?

067

分裂情感障碍和躁郁症

071

第三章 常与精神分裂症混淆的概念

077

分裂人格

079

毒品诱发的精神疾病:吸食大麻会导致精神分裂症吗?

080

处方药物导致的精神疾病

082

其他疾病导致的精神疾病

085

头部外伤导致的精神疾病

087

伴有智力迟钝的精神疾病

088

自闭症

089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性爱狂魔

091

文化根源的精神病行为

092

第四章 起病、病程和预后

095

童年期前兆

098

起病和早期症状

099

儿童精神分裂症

102

产后精神分裂症

103

迟发型精神分裂症

104

结局的预测因素

104

男女差异

106

可能的病程:10年后

107

可能的病程:30年后

111

发展中国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更好的预后吗?

114

死亡的原因:为什么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年龄更小?

116

第五章 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研究发现

121

正常大脑

124

已知的事实有哪些?

126

大脑的哪部分被影响了?

134

大脑损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36

第六章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理论

139

遗传理论

143

神经化学理论

144

发育理论

146

传染和免疫理论

147

营养学理论

148

内分泌理论

150

应激理论

151

一些过时的理论

152

第七章 治疗精神分裂症:入门

157

如何找到好医生?

160

什么是合适的诊断检查?

165

住院:自愿与强制

168

住院以外的方式

176

治疗支付、保险平等和医疗改革

178

门诊治疗、管理治疗和治疗者的连续性

180

儿童患者的治疗

182

偏远地区的服务

184

第八章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187

抗精神病药有效果吗?

190

药物如何起效?

190

你该相信谁的话?

191

应该服哪种药?

191

新药和研发中的药

199

氯氮平:效果最好的抗精神病药

200

如果所有药都没有效果怎么办?

202

口服、肌注、剂量和持续时间

204

药费和仿制药的使用

207

批评抗精神病药的声音

208

电休克治疗和重复经颅磁刺激

210

草药治疗

211

心理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212

精神分裂症的早期治疗

214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

217

钱和食物

220

居住

224

工作

227

友谊和社交技能训练

230

医疗及牙科护理

233

生活质量测量

234

避难所的需求

236

痊愈模型

237

第十章 十大问题

241

香烟和咖啡

244

酒精和街头毒品

248

性、怀孕与艾滋病

251

受害

257

保密

259

服药依从性低

262

协助治疗

267

攻击和暴力行为

275

逮捕和监禁

278

自杀

280

第十一章 病人和家属如何应对精神分裂症?

285

正确的态度

288

教育的重要性

296

病人的生存策略

297

家属的生存策略

300

精神分裂症对兄弟姐妹、孩子及配偶的影响

310

减少复发

313

第十二章 常见问题

323

精神分裂症是否改变基础人格?

325

精神分裂症患者该对他们的行为负责吗?

327

精神分裂症会影响人的智力吗?

330

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开车吗?

331

宗教事宜如何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

332

你应该告诉别人你有精神分裂症吗?

333

遗传咨询:患精神分裂症的概率有多大?

334

为什么一些收养儿童发展出了精神分裂症?

336

父母去世后会发生什么?

337

第十三章 公众眼中的精神分裂症

341

电影里的精神分裂症

344

文学中的精神分裂症

351

精神分裂症、创造力与名人

357

污名化问题

361

第十四章 灾难的规模

365

美国有多少人患精神分裂症?

372

一些群体比另一些群体更易患精神分裂症吗?

373

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

377

精神分裂症是最近才有的吗?

378

去机构化:灾难的摇篮

381

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是什么?

387

第十五章 倡导宣传事宜

391

倡导者的四项原则

394

倡导组织:优点与缺点

394

NIMH和SAMHSA

397

山达基教、反精神病学,以及“消费幸存者”

398

公众教育

400

减少污名

402

如何组织倡导活动

403

附录 有关精神分裂症的“最佳”和“最差”书籍

407

译表

417

术语译表

419

人名译表

422

书名译表

426

电影名译表

428

作者其他书籍

431

译后记

433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

富勒·托里 (E. Fuller Torrey, M.D.)是专注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的的研究型精神病学家。他是马里兰州斯坦利医学研究所主任、治疗倡导中心创始人,编写了18本专著。

译者简介:

清华大学心理学硕士,墨尔本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认知行为科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精神分裂症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精神分裂症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精神分裂症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精神分裂症就像是编织到孩子生活纤维中的缺陷。它是心灵深处隐匿的创伤,将流淌的血液伪装成智慧。它是聪明的声音,口中唱的却全是谎言。它是与想象相关的疾病,却超乎想象;它无视记忆,无视人类的感情与平安的愿望。它是推毁爱的疾病。它是一种混淆亲密与陌生的疾病。它如潮汐般突然来袭,退潮后却留下强烈的悲痛,留下在黑暗中乞求欢乐的渴望。未来我们可能会找到疾病成因,发现治愈的途径。但现在,我们只能和疯狂共处,尽量降低患者的痛苫。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作为健全人, 你是否问过自己:

如果大脑欺骗我们,

如果有不为人知的声音对我们吼叫,

如果我们不再能体察情绪,,

如果我们失去逻辑推理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至亲对我们的行为举止感到尴尬,

会是什么感觉?

有亲人或好朋友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有责任尽可能地学习这个病是什么,了解患者正在经历些什么。这不是智力练习,不是满足个人好奇心,这是支持患者的途径。对于想要提供帮助的亲人和朋友来说,重要的事情,可能就是去了解患者大脑的内部活动。一位母亲在听完儿子对幻觉的描述后,给我写信说:“我看到了折磨他的那些幻觉图像,坦白说,我不时觉得毛骨悚然。这也使得我从我的悲痛中走出来,意识到对我儿子来说,这病是多么可怕。

内容简介

《精神分裂症:你和你家人需要知道的》是美国精神分裂症研究专家E. 富勒·托里结合自己的多年研究,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人编写的一本生存指南,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展过程和治疗途径,包络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内部视角、亲友的外部视角、病症、病程、可选择的药物和治疗途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问题以及家人应该如何应对。同时,向公众科普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一种脑部疾病,帮助消除人们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歧视。

精彩书评

这本著作提供了全面、实用、真诚的指导方法,对所有遭遇精神分裂症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意义非凡。

——《心理学时报》

富勒·托里是一个天才,在当今所有心理学作品里,他的作品是我的爱。

——《洛杉矶时报》

患精神分裂症并不可耻,它是一种复杂的脑部疾病。正如我们不会歧视感冒病人或癌症病人一样,我们也不该歧视精神分裂症病人。我的亲妹妹患有精神分裂症多年,所以我对精神分裂症有切身的了解、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所遭遇的问题和痛苦有最大限度的理解和同情。

——富勒·托里


精彩短评:

  • 作者:evakasch 发布时间:2019-06-18 19:01:08

    这是我第一次深切的同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非常遗憾不能早些读到这本书。

  • 作者:睡不醒星人 发布时间:2019-03-27 10:50:53

    帮助病人认识自己的疾病,识别疾病开始出现的预兆症状,家人要以同情的态度对待病人,毕竟没有人愿意生病,精分就跟糖尿病一样需要终生服药,不可能被治愈,只可能被缓解

  • 作者:蓟川 发布时间:2019-05-26 20:15:41

    国内仅有的一本精分家属手册译著,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精分患者权益倡导者兼精神科医生,是精神健康领域反机构化运动的反对者(注意是反对反机构化运动),著有反思美国反机构化运动成败的American Psychosis,可连同三辉图书即将出版的《Vita》一书一起读,会对于西方六十年代反精神病学运动的失败有更深入的认识。

  • 作者:薄荷草 发布时间:2018-12-06 09:50:26

    划重点:精神分裂和风湿性关节炎显著负相关。

  • 作者:非洲难民娃 发布时间:2019-11-11 10:16:56

    如果这个世界有一个裂缝,那就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如果你不幸患了精神分裂症,那就让裂缝成为你的记忆。

  • 作者:咸塘浜老黑鱼 发布时间:2019-12-25 17:10:06

    印刷是硬伤,不过看着来自生活的一幕幕,会让人会心一笑……


深度书评:

  • 不一样的星空:精神分裂是种怎样的感受?

    作者:薄荷草 发布时间:2018-12-06 09:54:59

    注:本文首发于鹿鸣心理

    1888年10月23日,精神崩溃的梵高挥刀割伤了自己的耳朵。那之后,他的精神状态时好时坏,有时会怀疑有人要毒死自己,有时会当着他人的面喝下作画用的调色油。1889年5月,刚从割耳事件中恢复没多久的梵高自愿住进了位于法国的圣雷米精神病院治疗间歇性精神病——那时他对纹理、光线, 以及颜色的知觉其实已经扭曲,却也因此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传世名作《星夜》(

    Starry Night)

    ,次年7月,梵高举枪自尽,终年37岁。

    从梵高令人唏嘘叹惋的一生中,我们似乎随处都能发现精神疾病给这位青年画家的生活带来的改变,相比当时的医生对梵高作出的的躁狂症(Mania)的诊断,他更像是在精神分裂症中挣扎:梵高与高更争吵后割伤了自己的耳朵也许因为精神分裂发作时产生的剧烈的情绪波动以及扭曲的躯体感知;怀疑有人要害自己也许由于发病时出现的幻觉;跟人聊天的时候喝下自己作画用的调色油也许因为发病后失去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行为的逻辑性……

    病痛为梵高带来了诸多不幸,甚至可能间接导致了他英年早逝,但发病后的感官扭曲也成就了《星夜》、《橄榄树》等诸多的传世佳作。

    除了情绪变化、自我感知扭曲、出现幻觉、丧失逻辑性和理解能力、感官知觉扭曲之外,精神分裂还会让人发生行为变化和动作变化,比如常常毫无任何理由地持续沉默,或者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姿势。

    尽管这些症状看似十分明显,但由于有的症状可能相对缓和或间接性出现,因此早期精神分裂较难确诊。

    精神分裂的诊断标准

    对于精神分裂的诊断,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有两套标准,一套出自德国精神病学家科特· 施奈德提出的

    “施奈德精神分裂症一级症状”

    1. 思维化声——听到有人说出自己的想法;

    2. 争论性幻听;

    3. 评论性幻听;

    4. 躯体被动体验。

    5. 思维被剥夺或思维停滞;

    6. 自己被刻意植入了思维;

    7. 认为自己的思维被广播;

    8. 被强加的情感;

    9. 被强加的冲动;

    10. 被控制的妄想;

    11. 妄想知觉, 认为他人的正常言论对自己有特殊意义。

    欧洲精神病医师普遍认为,

    通常病人只要有多于一项的症状出现, 就非常有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

    。研究表明, 至少有四分之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上述症状中的其中一项。但是,这些症状不能作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绝对标准,因为至少有25%的躁郁症患者也可能表现出上述症状——这也正是为什么后人至今仍在为梵高到底因躁郁症还是精神分裂而自杀争论不休的原因。

    相比“施奈德精神分裂症一级症状”的简便易操作,另一套诊断标准则更为细致严谨,出自第5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具有妄想、幻觉、言语紊乱(即“思维散漫”)中的其中一项,且出现了紧张性木僵等异常的行为或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症状,发病时间在半年以上

    。发病持续时间小于1个月可能只是短暂性精神失常。此外,精神分裂的确诊还需要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和心境障碍,且患者的大部社会性功能(包括工作、人际关系、自我照料等方面)均显著低于病前水平。

    精神分裂症的诱发因素与相关研究

    虽然我们无法确切知道精神分裂症的起因是什么, 但是大量研究证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就像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一样。目前已知的最高的风险因素是存在精神分裂的家族遗传史(家庭成员患病史)

    ;中度风险因素包括出生时父亲年纪比较大(特别是当父亲的年龄超过55岁时)、出生或成长在城市、 被弓形虫感染、吸食大麻、有轻度畸形(比如拱状腭 )等孕期发育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个体的患病风险。

    此外,

    诱发精神分裂症的低风险因素包括童年期头部外伤史、童年期受到性虐待、母亲怀孕或妊娠期间出现并发症、出生在冬天或春天、母亲怀孕期间遭遇流感

    。这些都是统计学意义上的风险因素,但这些因素的作用较小,它们之间的因果关联也并不清楚。例如一个人曾被性虐待,如果是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父母实施的,那么性虐待本身就不是风险因素,而是患了精神分裂症的父母。

    最后,关于精神分裂症还有一个已经证实的但是非常奇特的事实:

    精神分裂症患者几乎从不会患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也从不会患精神分裂症

    ——风湿性关节炎似乎是精神分裂症的防护因素。有研究者猜想有可能某种基因使得一个人对两种疾病的易感性两极化,而弄清楚其中一种疾病的发病原因, 将对第二种疾病的治疗产生极大的帮助。

    一些统计数据

    通常而言,一个人患精神分裂症的亲戚越多,这个人得病的风险就越高。

    举个例子, 如果近亲中只有妹妹(非同卵双生)患有精神分裂症, 那就意味着这个人患病风险很低,但如果叔叔和妹妹都有精神分裂症, 那么患病的风险就增大了。下面是普通人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概率统计:

    若家庭成员中无人病,个人患病概率为1%;

    若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患病,个人患病概率为4%;

    若亲兄弟姐妹患病,个人患病概率为9%;

    若父母之一患病,个人患病概率为13%;

    若父母均患病,个人患病概率为36%;

    若同卵双生子患病,个人患病概率为28%;

    若姑叔伯姨舅患病,个人患病概率为3%;

    若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患病,个人患病概率为4%。

    家族成员的患病人数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个体患上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但这种风险也仅仅只是一种易感倾向而已。

    就算真的不幸患病,通过正确的治疗,也仍然有近半的患者能够恢复到病前状态。

    一般来说,患上精神分裂症后,大部分患者的智商会有略微降低(8 ~10分)。

    患病后的10年内,大约有50%的人会恢复到正常状态,这些人中又有一半的人会完全康复,剩下的一半会有很大程度好转——他们通常对抗精神病药物反应良好,只要不放弃吃药, 就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他们可以相对独立地生活,进行社交活动、结婚,能够从事一些兼职,甚至全职工作。

    预测患病后恢复效果的指标之一是精神分裂症的确诊时间:

    初次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年纪更大的人,特别是超过30岁的,治疗后恢复的效果可能更好。

    此外,那些症状表现以“阳性”症状为主, 比如偏执型妄想和紧张性行为的患者也较为容易恢复。相反地,如果患者症状主要以“阴性症状”(如退缩、情感淡漠)为主,则不太容易恢复正常。

    面对精神分裂症,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患者角度:找到一个好大夫

    因为

    精神分裂症是生理性疾病,且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所以大夫必不可少

    。无论是治疗精神分裂症还是其他疾病,寻找好医生的最佳办法,都是询问医院里的工作人员。如果有亲人在医院工作(例如姐夫有个做护士的妹妹), 那就再好不过 ,如果没有,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咨询有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这样可以节省时间,避免盲目地寻找或是找错方向。

    初步确定人选之后,可以直接大夫问以下问题, 如:“您认为是什么引起的精神分裂症?”“您怎么看待利培酮这个药(或者其他药)?”“心理治疗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有多重要?”——这些开放性的问题能较快引出医生的生物学理论取向, 同时也能感受他对治疗方案新知识的了解情况。

    2.亲友角度:形成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精神分裂与患者童年或成年期的心理创伤有关,但自责感和羞耻感依然困扰了很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家庭。

    病人家属如果相信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病人患病,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遮掩病人患病的事实,或是想方设法撇清自己跟病人患病的关系,病人因此而对家属感到愤怒也就不足为奇了。

    世界上所有的母亲、父亲、兄弟或是姐妹都对家人做过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情,这些事情可能会导致心理创伤,但却并不会让人精神分裂

    。一旦家属理解疾病并非由他们引起,自责感和羞耻感常常会显著降低,病人的生活环境也会有所改善,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就自然而然生成:

    希望感(Sense of perspective)、接受病人患病(Acceptance of the illness)、家庭平衡(Family balance), 以及合理的期待(Expectations that are realistic)

    3.旁观者角度:破除对精分的迷思,减少污名化

    精神分裂症就像当代的麻风病,大众对它的了解少之又少——

    患者们生活在黑暗当中,被歧视、被忽略、被完全剥夺了正常人的权利。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几乎三分之二的人相信“人格分裂”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而实际上,与多重人格障碍(又称解离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不同,

    精神分裂并不会改变一个人的核心人格,更加不会让人产生新的人格。

    另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人至今依然还相信精神分裂症是患者自己因为作恶以及性格缺陷导致的,而真相是

    多数的病例中,患者都发生了脑部的器质性病变

    。此外,由于个别患者偶发的暴力行为,公众对所有的精神障碍患者都避之不及甚至恶意攻击。事实上,

    相比于伤害他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容易自伤甚或自杀——他们的自杀率比普通人群高出10 ~13倍(大多数自杀事件发生在患者发病后的前10年,其中约四分之三是男性)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在与高更争吵发病后,梵高割伤了自己而非对方,并在两年后举枪自尽。

    污名化问题可以通过加深大众对精神分裂症的了解来缓解。所以,作为一名旁观者,为精分正名,或许可以从转发这篇文章开始~

  • 改变弱势

    作者:桦桐心理社工 发布时间:2019-12-07 12:23:48

    他们是谁?

    下面我开始描述一些特征,读者猜猜看:他们的是什么样的人群?

    l 他们无法表达情绪、失去机会、无法实现理想,像是活在地窖里,不见天日。

    l 外边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的是很恐怖的。

    l 他们很难交到朋友,孤立和认知不足,让他们很难判断谁值得信任,这使得他们容易被黑社会的控制。

    l 他们敏感多疑,容易发怒;为了缓解孤独和焦虑,染上上瘾行为,如吸烟、喝咖啡、酗酒、吸毒。

    l 他们的爱情生活更难实现,因不善或难于计划,导致发生偶遇的性行为,容易感染艾滋。

    l 重重的困境,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精神健康,导致他们成为自杀高危人群。

    甚至他们的家人也很难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折磨,家人难以理解他们的行为。彼此间没法沟通,误解和彼此折磨或伤害,造成有这种家庭内部的所有人都经历了长时间的煎熬。

    亲属没有了同理心(换位思考和感受的能力),就易导致家庭悲剧。造成他们和家人心理上负担的两大怪兽是责怪和羞耻:每个人自以为是,家属间彼此责怪,引起的痛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家庭陷入到各自为战、分崩离析的状态。很多家庭被灌输了很多罪恶感,家人以他们为耻,想把他们藏起来,否认他们的存在,或是用各种方法和他们划清界限,甚至把他们赶出家门。每个人都感到孤立、愤怒,失去了面对自己脆弱和困难的意识和勇气,不愿意对自己的状态负责,成员间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斗争中;问题深入到家庭结构,变成无限扩张的灾难,推进了悲剧的发生。

    叠加在个人和家庭身上的是社会的歧视,让这些人陷入了人间地狱。大众总是把恶意忽视这些人,理所当然地当做公民自由。大众的无知和误解,造成了这些人的身心上受到极大损害。大众和雇主对这些事物的了解往往都是负面的。他们被贴上了特定的污名化标签,给他们的谋生造成最大障碍。社会提供给他们的服务和帮助远远不够的,甚至给残疾人制定的支持政策,都比给他们的多。但就算社会上有帮扶措施,他们自己也难主动去寻求帮助。

    猜猜看,以上论述的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答案是: ?

    弱势征候群

    实际上,以上部分的文字中,多是摘抄了美国心理学教授同时是精神科医生的福乐·托利(Fuller Torrey)的《精神分裂症完全手册》一书中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描述,但我们却可以发现,这些特征也适用于描述其他弱势人群。

    好了,要揭示谜底了。

    我设定的答案是:弱势人群。你的回答是 ?

    不具体标明他们是同性恋、艾滋病、精神障碍、或其他的边缘人群,读者很难判断第一部分具体谈的是谁;作为少数人的各种社会底层弱势群体,在很多方面的表现都有类似之处,组合成了一组弱势征候群。

    各个学科的科研好和调查发现了诸如贫困、精神障碍、边缘化、行为障碍等各种困境间的相关性。如,2008年11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执行委员会发布了《艾滋病毒/艾滋病和精神卫生:秘书处的报告》提到:“精神卫生与艾滋病毒/艾滋病密切相关;精神卫生问题,包括物质使用造成的障碍可使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风险增加,并干扰对它们的治疗。相反,有些精神障碍却是艾滋病毒感染的直接后果。”

    这些小概率人群好似必然的存在着,弱势征候群则不由得个人选择就出现在他们身上。大众似乎在掩耳盗铃否认这些人群的存在。但,这些低比例的人群,如折算到存在这些弱势人的家庭后,比例就明显增大了,小概率事件成为大概率事件了。就如同性恋在社会中占有比例是3%到5%,乘以一个家庭人口数3,那么有一个同性恋者的家庭比例就占到了整个社会的10%到15%。其实去细问哪个家族里没有精神失常的人呢?

    同性恋、艾滋病、精神障碍,这些弱势人群或被称为脆弱人群,都因是小概率人群而有了相关性和相似性。社会的歧视和隔离,加重了他们的困境,这就是我们之前描述的那些叠加在一起的苦难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弱势征候群。

    也许人的本能上总是在尽力远离那些可怕的事情,如死亡、传染病、精神失常等,谁都不想落入那样的状态,害怕因此而被社会遗弃。为了躲避这些人类的险境,所有人(甚至包括他们自己)都在排斥这些弱势人。去看看社会上对这些人描述和一般人对这些人的反应,有很多污名化的词语来放在这些人身上,如性变态,乱交得的艾滋病,疯子、变态杀人狂等。社会大众误解和歧视他们,甚至曾经或现在还在认为他们是不应该存在的,对他们要做的就是遗弃、惩罚或处死。弱势者成为了最底层的受害者。他们的生活空间是黑暗的,他们的世界里是疯狂的,最后这些人一步步的无助地掉入绝境。

    打破怪圈

    一个人发现了自己弱势特征,会本能的产生恐惧和自我防御,尽力地去隐藏自己,以求自保,作为受害者会无力打开自己,而陷入心理和精神失去正常能力的状态。很多人的经历都是类似的,他们跌入了一个像是一个漩涡一样的负性模式中:出现问题→感觉不佳→自我封闭→心理健康受损→精神障碍和行为失控→弱势。因为社会在主观上否认他们的存在,他们只能是隐藏着,带着强烈的羞耻感,他们不敢进入社会主体的视野,被边缘化,被异常化,隔离导致精神心理障碍,能力丧失,而和现实脱节而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他自己或家人也许都会认为这是家庭的耻辱,是负担。因为恐惧或问题难以处理,有些“异己”分子甚至被家人遗弃了。可以理解家人感到的异样,谁不担心自己也深陷类似的情况呢?那些不能帮助对方而逃得远远的人,实在无力应对这样的局面,因对险情的不了解,过度担心自己也会连累而同样被社会孤立或遗弃,他们中有些人甚至会因自己的自我防御而遗弃或残害家人。

    需要帮助这些无力的人放下自己的防御,他们需要学习和练习应对技能,以恢复能力,开始能够面对困境,积极的思考如何应对和解决现实的问题。

    庆幸的是,有些亲人可以区分出对方和自己的不同,认识到对方的痛苦,而自己并不是真实的受害者。因爱和同情,家人或朋友更容易产生同理心,愿意去安慰和帮助对方。当悲剧发生后,让我们活得下去的因素之一就是亲友的安慰。

    同情心是一种支持的氛围,让我们得以安然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为对方着想。具有同情心的前提是我们能够想象自己遇到相同处境时的感受;有了同理心,就会有慈悲心。家人如果有同理心,个人的困境还只是个人的悲剧。

    福乐·托利说:“他们能走出来的基本条件就是:希望。家庭和社会能给这些人希望吗?”福乐·托利给出了解决方法。他说一旦解决了责怪和羞耻的问题,正确的态度就形成了。正确的态度来源于四个元素:适当的观点、接受、家庭平衡、合理期待。有效的教育,教给他们和他们的家庭生存策略非常重要。

    改变弱势社会

    彼此都不能理解和互相关心的人都是弱势群体。而社会不具备帮扶弱势的功能,这个社会就是个弱势社会。强盛社会不会草率的排除异己,而会发展大爱下的文明。

    西方国家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精神医学和社会科学以及福利或社工救助的发展,在对待各类弱势群体的问题上,他们也经历了排斥、面对和接纳、帮扶的曲折过程。

    过去,社会或家庭,只能用驱逐或牢笼赶走疯癫。各种无效却又折磨的方法,不像是治疗,而像虐待或酷刑。难怪,大众对精神障碍这么恐惧。谁都怕走向精神病院,成为被社会驱逐的鬼怪。感谢经典和新型精神障碍因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成功,而由一种疯狂,转变为一个暂时性的危机。随着精神医学包容了家庭和社会层面的支持和政策后,精神障碍的治疗更有效,其污名和歧视已经在逐渐消退。以分裂症和抑郁症为代表的重性精神障碍,也随着药物治疗技术的发展,变成了一种靠药物控制的慢性病。那些有过杰出贡献的精神障碍患者,逐步成为消除偏见的有力案例。精神卫生健康,逐渐走入社区,更多的人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面对自己的精神困境了。

    1973年前,在美国,一个人如果是同性恋,在官方的疾病分类记录中,会被认定为精神疾病。但很多人发现医学根本没有反映出一种公正的分析,而仅仅反映的是当时社会对同性恋者的偏见,这些是政治和社会道德偏见,而不是客观的医学诊断。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学术界都在尝试在编写医学诊断时,也会更多的避免社会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避免使用歧视性的词语来描绘这些弱势人。

    艾滋病也经历和从世纪瘟疫到被视为一种慢性病的转变。艾滋病因其病毒的隐形而具备了传染病的可怕性,还因其性传播的方式而背负了道德败坏的罪名,艾滋病患者的本应有的生存权利、社会权利和平等的社会地位也被剥夺了。人们很难改变对艾滋的恐惧感和歧视性,艾滋病因此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而不只是一种疾病。

    随着医学的发展,文化和视角的多元,更多的社会开始在发展中需求博弈中的平衡,那些复杂可怕的事物逐渐被人类整合,以往那些曾经的小众也从异己转化为对大众的有益补充。那些容易带给人误解和歧视的名词在逐步被更换,如,为消除人们对此疾病的误解和歧视,“精神病”已经被“精神障碍”取代,“精神分裂症”在台湾已经被改名为“思觉障碍”,对同性恋者称呼出现的代替词则是“同志”。

    转化和升华弱势

    世界上的事物既然存在着,都有其功能。改变弱势,不应该想着怎么消灭它,而是要想想如何接受、面对、利用或转化它。现代社会思潮多元,东西方文化交融,也许国内的边缘群体赶上了大环境发展其细化社会功能好时候。西方人的个人唯心主义的方法和观念,从人性本身可以对东方集体主义的文化做出有益的补充,他们的经验对我们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群体会有很大帮助。

    一个在长春的外国同性恋朋友Leon说的话是值得分享的:“we aren't inside the system, inside society. we sit on the edge, and so it is easier to see what is really happening. so for me, it is easier not to assume anything. Easier to ask more questions, ask "why?" more often. instead of just doing stuff, because everyone else is doing it. because I already feel like, "hey, i'm not everyone else!" that's what i like about being gay.”(我们没有在社会系统内,我们坐在了边缘,所以更容易看清什么会真的发生。所以对我来说,不会去轻易的假定任何事。我会问更多的问题,更经常地问为什么?在系统内的人只是盲从者,因为每个别人都那么做。而我已经感到:“我不是别人”。这就是我喜欢做同性恋的原因。) 也许这些边缘人要感谢上天赐予了他们这个痛苦的智慧。事物既然有多面性的,所以淡然些吧。希望这些人可以从边缘中走出来,把这些困难的经历转化成长的机会。

    笔者在做了几年弱势群体的帮扶过程中,碰到过各样的弱势者,更有叠加了所有问题的感染艾滋的患有精神障碍的同性恋者。细听他们的沉重的苦难后,会让我仔细的反观自己内在的恐惧。在尝试理解和帮助他们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从容和淡定。底层人的百味人生中的那种绝处逢生的淡定、融化坚冰的大爱、融合裂痕的智慧,反而让我找到人性深层蕴藏的宝藏。弱势就是我们社会自己弱点映射出来的东西。如果我们从个人到集体,可以重新的去反观自己的弱点,勇敢地接纳弱势,把彼此合为一体,带着苦难和幸福,一起上路,那样才能真正地改变、解救或是消除弱势。

    谨以此文,提供一些思路改变弱势的思路,顺便表达一下对弱势者的支持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4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图文清晰(183+)
  • 下载快(388+)
  • 五星好评(558+)
  • 体验还行(158+)
  • 服务好(507+)
  • 内容齐全(637+)
  • 无盗版(613+)
  • 少量广告(351+)
  • 三星好评(417+)
  • 无颠倒(408+)
  • 简单(419+)

下载评价

  • 网友 陈***秋: ( 2024-12-29 21:50:34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孙***夏: ( 2024-12-10 18:05:0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戈***玉: ( 2025-01-09 16:58:09 )

    特别棒

  • 网友 屠***好: ( 2024-12-21 08:37:03 )

    还行吧。

  • 网友 堵***洁: ( 2024-12-25 15:59:50 )

    好用,支持

  • 网友 通***蕊: ( 2024-12-17 14:12:2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苍***如: ( 2024-12-27 07:23:59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冯***卉: ( 2025-01-09 03:41:40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冉***兮: ( 2024-12-25 01:55:56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