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人类的明天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31

人类的明天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人类的明天精美图片
》人类的明天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人类的明天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961699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8
  • 页数:356
  • 价格:8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31

内容简介:

★我们需要不焦虑的明天

面对不安全的食品、受污染的环境、无尽的消费重压、教育困境,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未来的生活方式,让你从根本上摆脱焦虑。

★从欧洲议会到联合国纽约总部,从斯坦福大学到世界各个角落,全球200万人都在看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消费 、增长率,而是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更符合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幸福多元的生活。

★同名纪录片获凯撒奖

……………………………………………………………………………………………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缩至24 小时,那么人类就只存在了短短2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不到1毫秒。但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1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触目惊心的“第七大陆”;

★半数野生物种灭绝;石油只够用40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鱼一样扩张,人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疏远、决裂,越来越孤独;

★如果所有人都想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我们需要7个地球

★6个年轻人,历时5年,遍访世界

探寻更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类最大的挑战不是饥饿、贫穷,也不是可持续发展、和平、医疗、教育、经济、自然资源……而是我们组织在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人类的明天》

……………………………………………………………………………………………

—你知道电子邮件的污染度比纸信高15-23倍吗?

—你知道你也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负瓦特”生活吗?

—高消费社会究竟给我们设下了什么样的陷阱?

—在印度,修建厕所这件事究竟有多重要?

—“芬兰教育”何以成为西方教育的典范?

—地球真的能养活100亿人吗?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消费、增长率,

而是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更符合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幸福多元的生活。

★翻开《人类的明天》,你将发现,要摆脱焦虑,让生活重新变得自由而有趣,不但可以实现,而且远比你想象的更简单。


书籍目录:

引言 1

出发 12

斯坦福大学:震颤背后 14

与伊丽莎白•海德利和安东尼•巴诺斯基的会面23与勒斯特•布朗的会面 15

一、明天的食物

(一)昨日历史:与奥利维耶•德舒特的会面 34

(二)让生产回归本土:都市农业探险 44

(三)别样的生产方式:朴门永续农业的奇迹 69

(四)农业新篇章 79

二、明天的能源

(一)昨日历史:与提耶里•萨洛蒙的会面 85

(二)可再生的岛屿 98

(三)哥本哈根:首个二氧化碳排放达到碳平衡的首都 110

(四)马尔默:未来的生态街区 120

(五)与扬•盖尔的会面 128

(六)没有垃圾的城市:旧金山的史诗 138

三、明天的经济

(一)昨日历史:与皮埃尔•拉比的会面 155

(二)珀西口:环保型生产模式更节约成本 166

(三)货币:从单一到多样化 179

(四)本地优先!217

(五)修理、重复使用、自己制作:Makers运动 235

(六)走向分散型的共享经济:与杰里米•里夫金的会面 241

四、明天的社会

(一)昨日历史:与大卫•凡瑞布鲁克的会面 258

(二)冰岛革命:公民反对金融 ,历史上第一部众包宪法 272

(三)库坦巴干村:公民自治 285

(四)与凡达娜•希娃的会面:遵从最高法则 300

五、明天的教育

(一)昨日历史 314

(二)每个学生都重要:芬兰的教育 320

六、从今天开始!

与罗伯•霍普金斯会面 338

结语 349

致谢 358


作者介绍:

席里尔•迪翁 Cyril Dion

生于1978年,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导演。迄今出版的作品有诗集《坐在线上》、小说《意象》、非虚构《人类的明天》等。执导的同名纪录片《人类的明天》获2016年凯撒奖。

我相信,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应该做自己喜爱做并且有天赋做的事,我们可以同时感到快乐和有用。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变革的开始。——席里尔•迪翁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人类的明天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人类的明天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人类的明天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人类集体心理的这种贪得无厌,很大程度上是由广告业维持的。广告对人的潜意识,而不是对物质事实施加影响。因为事实上,只要我有吃有穿,有屋可住,那我就有了生活的必要条件。其他都是多余的。但如今是什么在毁灭地球呢?不是必需品,而是我们没有设限的永恒欲望所产生的幻象。


农业发展的四道障碍:

经济之锁,农产品低廉的价格给消费者造成假象;

社会技术之锁,大型基础设施的垄断;

文化之锁,人类习惯依赖加工食品;

政治障碍,比如GDP。


我们应该在离人们生活场所最近的地方耕种,应当回到更古老的城市概念中,也就是说,城市不能只是楼房、人行道和商务中心的堆叠。


养活100亿人是可能的,方法就是使生态系统再生,保持土壤和树木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改变农业模式、引导立法朝着鼓励生态农业和永续农业的方向改变,在西方重造百万就业机会。以及,大幅减少肉食。


我们修建城市的目的,不是让汽车和城市规划师幸福,城市需要让它的居民幸福生活,我们必须为此而努力。


中国也发生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我们需要不焦虑的明天

面对不安全的食品、受污染的环境、无尽的消费重压、教育困境,

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未来的生活方式,让你从根本上摆脱焦虑。

★从欧洲议会到联合国纽约总部,从斯坦福大学到世界各个角落,全球200万人都在看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消费 、增长率,而是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更符合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幸福多元的生活。

★同名纪录片获凯撒奖

……………………………………………………………………………………………

如果把地球史按比例缩至24 小时,那么人类就只存在了短短2分钟。而工业革命以来的历史不到1毫秒。但就是在这微乎其微的1毫秒中:

★塑料垃圾在太平洋聚起触目惊心的“第七大陆”;

★半数野生物种灭绝;石油只够用40年了;

★大都市像八爪鱼一样扩张,人与自己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疏远、决裂,越来越孤独;

★如果所有人都想过美国人那样的生活,那我们需要7个地球

★6个年轻人,历时5年,遍访世界

探寻更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人类最大的挑战不是饥饿、贫穷,也不是可持续发展、和平、医疗、教育、经济、自然资源……而是我们组织在一起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人类的明天》

……………………………………………………………………………………………

—你知道电子邮件的污染度比纸信高15-23倍吗?

—你知道你也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负瓦特”生活吗?

—高消费社会究竟给我们设下了什么样的陷阱?

—在印度,修建厕所这件事究竟有多重要?

—“芬兰教育”何以成为西方教育的典范?

—地球真的能养活100亿人吗?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消费、增长率,

而是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更符合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幸福多元的生活。

★翻开《人类的明天》,你将发现,要摆脱焦虑,让生活重新变得自由而有趣,不但可以实现,而且远比你想象的更简单。


精彩短评:

  • 作者:BlueJophy 发布时间:2010-01-24 17:45:45

    学姐的书强烈推荐!

  • 作者:SHAKA 发布时间:2023-10-14 13:52:19

    系统1和系统2

    前半部分值得看

  • 作者:Buzzzzzzzz 发布时间:2013-12-18 22:30:06

    书很好 翻译的好……纠结

  • 作者:积极自救者 发布时间:2020-12-06 19:28:28

    我一直在研究这个方向,这本书写的很好~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

  • 作者:珞。 发布时间:2014-08-06 15:25:59

    四天扫完。终于在地铁上把高冷的哲学书换成了接地气的书。

  • 作者:haihui 发布时间:2021-07-26 20:53:10

    儿童版鲁宾逊,好看


深度书评:

  • 我们需要一个不焦虑的明天

    作者:此刻有冰 发布时间:2018-09-17 13:48:49

    上市整50天,《人类的明天》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加印。

    经历过“预售5天只卖出5本”的惨淡往事的编辑部表示情绪稳定。

    不过也忍不住在心中畅想,大概,这本书终于渐渐迎来它所值得的关注了吧。

    《人类的明天》,先秀个封面。内封图案是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迷宫~而那只曾被认成乌鸦、鹦鹉的大嘴巴鸟其实是巨嘴鸟,是生物多样性的象征

    虽然我们以往做的大都是严肃文学,社科类较少涉足。但当时发现这本以“明日”为主题的书,可以说是一瞬间就被触动了。而中文版从内到外,每个细节,每个步骤,我们都生怕辜负这本书的美好和意义感:从广征译者,到历时大半年的编校,从修改了10版以上的文案,到好几次彻底推翻重做的封面。饶是如此尽心,且年初的时候还受总编大人加持,钦定为年度重点书,但它在推广上的难度,我们还是早早就领教到了。

    几乎每一次给公司内外讲书,我们都要接受大家目光与灵魂的真诚拷问:“这本书,好……在哪里呢?”

    书店的采购老师撑着下巴:

    “理念和内容确实都很好啦。但恐怕环保方向的书不是那么热。”(老师老师,您误会了,这绝不能被定义为一本“环保书”!)

    发行部门的同事小窗追问:

    “这种在国内零基础的书很难做啊。作者是大名人吗?在国外畅销榜的成绩怎么样?”(同名纪录片在法国绝对是“现象级”的啊,结束后全场起立鼓掌的那种!)

    新媒体的少女同事歪头坐在会议桌对面:

    “我们感觉这是本直男书,真的。可问题是,直男不看书啊……”(不不,责编就是女生,超喜欢这个书的!)(P.S.向各位有阅读品味的直男们道歉!)

    而在这种频繁来袭的暴击时刻,仍能不断赋予我们鸡血与热情来安利这本书的,是那些真正读过它,被它深深打动且从内至外都有所改变的同事和朋友们。(其中包括在编校阶段就接触到这本书的各位编辑、实习生、以及他们的亲友团们)

    一名正在北大上研一的95后实习生说:

    “特别有启发。你们可千万别让这么好的书给埋没了。我觉得应该让我所有的同学都读到。”

    一个即将入读美国藤校的18岁女孩说:

    “这本书给了虚弱的我以力量和勇气,而且已经启发我想出了好几个想想就兴奋的好点子,这个暑假就要来试试!”

    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读完后分享:

    “它彻底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终于知道我要如何教会孩子,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尽可能地活得快乐而舒展。”

    最后,我们的总编大人说:

    “畅不畅销的先不要管。只要我们多让一个人读到它,这个世界就能多一点机会,变得更美好一些。”

    而如今,上市一月有余,真实读者的反馈也让我们心中振奋。

    ——“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十星不为过。”

    ——“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年青一代一定要读的好书。”

    ——“这本书创造了一个清晰可见并且有希望、有力量的未来。”

    ——“这也是我想要的明天。”

    所以,请允许我深吸一口气,来跟大家聊聊,这本我们希望让所有人读到的,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传播灾难性的消息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传播灾难性的消息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一个不焦虑的明天

    不久前正好是毕业季,北大中文系的戴锦华教授在毕业典礼致辞中说道:

    ‘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将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确实,此刻的人类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关口。一方面,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让我们看到未来科技的无限可能性;另一方面,则是能源危机、环境灾难以及社会、经济、教育多方面的焦虑和生存危机。无论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已经无法置身事外。

    霾压头顶。雨漫京城。极端气候频现:全球变暖带来的危机很可能被我们低估了。就算不提那些无法预测的天灾地患,每个人心中还都怀揣各种各样的隐忧:三色幼儿园虐童事件还历历在目,几十万支不合格、去向不明确的疫苗又让我们人心惶惶;P2P跑路,大家朝九晚六挣的那些“养老钱”一去不返……坚如磐石的房贷,日益上涨的物价,食品是否安全,孩子是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我们该如何自处……

    烦闷、忧愁、心慌。但好像大家又都满足于谈论、吐槽、抱怨,却并不知道面对此种情况,自己还可以怎么办。更多的人可能已经认定,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人类是一种有趣的生物,为自己想出了一万种灭亡的方法。《三体》里,叶文洁之所以向外星文明发出信号,就是因为她认为,人类无法靠自身解决现代困境。各种各样的灾难片层出不穷,热销榜上多的是“人工智能狂想曲”,召唤大家紧跟科技潮流不落伍……

    可那些为日常生活的真实困局给出答案,讲述修复、解决、重回美好生活的故事在哪里?

    很少很少。

    而这,正是《人类的明天》要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有了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去想,">

    如果你有了孩子,可能就不得不去想,

    40年后这世界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子

    他是法国著名的作家、社会活动家、导演,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席里尔·迪翁。

    她是法国当红的女星、导演、编剧,也是一个2岁孩子的母亲,梅拉尼·罗兰。

    席里尔·迪翁《人类的明天》作者

    梅拉尼·罗兰(中国观众最熟悉她的角色可能是《无耻混蛋》中的女主)

    想到自己的孩子将来可能生活在一个资源匮乏、人心焦躁的末日环境中,他们觉得,不能再任由事情发展下去了。首先,就是不能闭上眼,指望哪一天某个大人物会忽然降临拯救,神奇地治愈所有问题。相反,他们要睁开眼,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案。

    他们带领一个5人团队,身体力行地访问了10个国家,与各领域50多位顶尖的科学家、意见领袖、决策者对谈,同时也寻访各行各业有创意行动的普通人的故事:穿草鞋的农民、小城市的中年妇女、小学老师、共享型住宅区里的建筑师、给村民修厕所的村长……

    而这些故事让他们有底气向全世界宣告:

    其实,面对急剧恶化的生态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我们有办法、有能力解决其中的大多数,而且可以解决得非常好。

    《人类的明天》同名纪录片获法国电影最高荣誉“凯撒奖”,不仅在法国成为最卖座的纪录片,还在联合国纽约总部、欧洲议会、斯坦福大学等地进行了多轮放映

    去做些不一样的事,">

    去做些不一样的事,

    这里有一份全球200万人都在看的“明日攻略”请你查收

    生存危机谈论起来很宏大,但解决之道,要从细处和人心深处去寻。

    地球真的能养活100亿人吗?面对“毒肉毒菜毒水果”的食品安全问题,除了购买更贵的食品,我们还能做什么?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张印象深刻的图,“1945年的广岛和底特律”VS“2013年的广岛和底特律”。半个多世纪前的底特律,是风头无两的“汽车之城”,但单一产业一旦受到全球化市场的冲击,再加上石油危机,城市的破败之迅速也使所有人瞠目,几乎一夜之间,底特律变成了一座充满鬼魅气息的废城。有人在自家放火,所有人都靠垃圾食品度日。

    广岛与底特律

    应了那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丧失一切希望之后,市民决定自己动手。他们把农场、菜园、果园安插到废弃的写字楼之间,种在自家院子、学校、公园里。然后,奇迹发生了,人们不仅自给自足地解决了健康饮食的问题,城市也因此开始浴火重生。

    底特律“都市农场”

    作为朝九晚六的上班族,每天努力挣更多的钱,殚精竭虑地抵抗通胀、对冲风险。你可知道金融体系的真正逻辑是什么?大公司总是以利润第一,不惜涸泽而渔,有没有可能,在赚到钱的同时,还能守护一方水土并享受生活的美好呢?

    一个在欧莱雅做过10年高管的男人,深深地厌恶自己的工作被“市场份额”“利润增长”绑架。他接手了一家快要倒闭的信封公司,开始从头整顿办厂理念:

    ——认真考虑生产的“环境代价”,并将其折算进成本;

    ——企业内部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不超过4倍;

    ——不强制要求“增长率”,并大大改善工作环境。

    先进的理念带来了先进的产出,他们制造的信封很快就从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不仅企业盘活了,每个员工脸上也都洋溢着热情和快乐。有一个指标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辞职率为0

    珀西口全体员工合影

    一切的一切,最终都要归于教育。教育是根基、是希望。我们疯抢学区房,每天带着孩子奔波于补习班之间,挤破头想要争一个升学的名额。可最近却发现,反而是“让孩子按自己节奏成长”的芬兰教育,更具国际竞争力?

    芬兰教育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而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花了漫长的40年,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和试验,渐渐成形。从上至下,芬兰贯彻着这样一套教育理念:

    ——教育系统的重心是学生,而非知识。学校应当去适应每个学生的特别之处,而不是让学生适应严格的系统。因此,要让孩子“感觉在自己家中一样”(这在其他国家可能会被视为“纪律混乱”!),弱化评分体系。

    ——每所学校都应该是好学校。这绝不是一句空话。在所有的贫民窟,最好的建筑都是校舍。师资配备也都很强大。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找到一份足以自立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读大学和读技校没有高下之分,一样受到尊重。

    近几年来,国内也渐渐有了一些实践“芬兰教育法”的机构,也许,它们可以为国内普遍的教育焦虑带去一丝清风。

    芬兰学校的课堂

    还有更多像这样的故事……

    向前一步,你就可以撬动未来">

    向前一步,你就可以撬动未来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消费和增长率,而是新的食物系统、新的能源供给,新的出行方式,更公平有效的经济模式,更符合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理念,更有活力的社会结构,以及更幸福多元的生活。

    《人类的明天》中为焦虑提出的解答极富启发,它不说教、不虚空、不恶意煽情,也不危言耸听,而是用娓娓道来的叙述温柔地影响,让我们知道,自己原来可以这样做。

    书中记录了世界上各个角落发生的故事,它们都在当地获得了真切的成效。但同时,它们也并非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在不同的社会,我们会遇到不同的难题。因此,这个明日图景里,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不断地从其他故事里学习、实践、修正、创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把这本书推荐给更多的人。

    我们推荐给所有为人父母的人

    你希望你的孩子在怎样的环境中长大?你们可以为他/她做点什么?你今天的行动,将决定孩子的明天。

    我们推荐给那些迷茫的、疲倦的、总感觉找不到乐趣的年轻人

    大千世界,你也许时常感到渺小如沙粒。要如何摆脱虚无的深井,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有用,让这艰难的人生浸润一些真实的意义?这里可能有一份解答。你们即将成为这个世界最主力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而这世界也呼唤着你们的创意和行动力。

    我们推荐给教育工作者、城市规划者、政策决策者……

    要如何教育下一代,向他们传递美好的理念?如何规划住宅区和街道?如何解决城市的能源问题?什么才是贸易战的出路与解答?作为真正有办法在更大范围实践创新的人,你们会发现,这是一本极具启发性和实操性的书。而你们的行动,会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们推荐给企业家、艺术家、农民、工人、白领、厨师……所有关心人类未来的人,其中当然也包括,此刻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

    大神就做大神能做的事。肥宅就做肥宅能做的事。如果做不到禁绝肉食,就减少肉食(多吃素食能帮助抵御全球变暖,你知道吗?);没有闲暇和能力提出或执行新鲜创意,至少你还可以用脚投票,多购买本地生产的水果和蔬菜,把钱投进那些创造你想要的生活的公司。

    要知道,没有人,会渺小到无法改变这个世界。

    再乌托邦一次,还为时不晚">

    再乌托邦一次,还为时不晚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学编辑的老本行,引一段《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演讲作为本文的结束。

    在诺奖颁奖礼上,他提到核危机、人口重负以及地域间的巨大不平等,说起将地球现存人口“毁灭一百次”的破坏力,在人类史上“曾经只是个乌托邦式的空想”,如今却首次“从科学角度成为可能”,但他依然重申了福克纳的宣言:“

    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

    。”

    “我们这些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的寓言创造者有权相信:反转这个趋势,再乌托邦一次,还为时不晚。

    那将是一种全新的、颠覆性的生活方式:爱真的存在,幸福真的可能,那些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也将永远地享有在大地上重生的机会。”

    逆风航行的行动者们,这注定是一场了不起的变革的开始。

  • 自在生活启示录: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意识,选择不合作呢?

    作者:Louisiane 发布时间:2018-08-02 20:26:00

    近日,瑞典北部极圈内的温度一度达到30度,而西伯利亚地区,气温也在本月初一度达到32度。而往年同期,这一地区的平均温度只有10度。。。。。

    比32摄氏度更可怕的,是持续不停的连锁反应

    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会引发一连串反应:

    冰川融化,原来被冰覆盖的大片海洋大换装,相比白色冰面,蓝色海面吸热能力更强,

    气候变暖加速,永久冻土融化,冻土中的强力温室效应气体甲烷水合物释放,气候变暖将一发不可收拾,海平面上升,海岸城市被吞没,大气洋流被扰动,掌控地球温度的调节器,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繁殖条件也必然受到扰动……对北极熊来说,夏日短暂的32摄氏度的高温是可以承受的,但如果大片冰面融化,极度依赖冰面生存、捕食的它们,将来不及适应,大规模死亡……

    为什么要把温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海洋温度升高2摄氏度,就可能引发甲烷水合物的释放。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史上曾出现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但这五次大灭绝都源自自然力量和地质力量。比如恐龙灭绝很可能是缘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另外还有火山喷发、甲烷释放。所以,可想而知,甲烷释放的威力有多大。

    从20万年前,现代人也就是智人出现在地球上到今天,人类这种物种获得了巨大成功,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一方面,我们创造了璀璨闪耀的人类文明:

    我们开荒辟地,从村庄走到城市,建起摩天大楼、四通八达的交通,用文字记录过去的历史和独属于人类的智慧之花。我们发明了蒸汽机、把人造卫星和宇航员送进太空,让化石能源成为我们的依赖。在世界的尽头,在冰川覆盖的极地,都留下了人类的足迹。

    经过漫长而坚韧的奋进,我们终于有了今天如此便利、高效的生活。然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也极为深刻和暴烈。

    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超过了之前所有时代的总和;相对其他自然力量、地质力量或不可抗因素,人类活动占主导。

    1965年,一杯加冰威士忌成为气候变暖的第一个证据。 50年过去了,我们除了偶尔担忧,还是在加速发展、破坏, 加快气候变暖的步伐。

    1970年代以来,人类才普遍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啊,不得不感叹,这个认识来得太晚了一些……虽然已经晚了,但我们还是无动于衷,相对于我们的破坏,我们所做的保护真是杯水车薪。

    你们看出来内封图案是一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迷宫了吗?那只曾被认成乌鸦、鹦鹉的大嘴巴鸟是巨嘴鸟,是生物多样性的象征

    《自由》作者、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是一名观鸟爱好者,一直以来,他非常关注和忧虑环境问题,无论在他的小说还是随笔集,或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中总会看到这个主题。《自由》中的男主沃尔特后来就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要保护一种叫蔚蓝莺的鸟。有一章的标题就是“山顶剥离开采”,其实施手段比这个名字更触目惊心。环保人士们翻着他们的过塑图表侃侃而谈:“可是目的因是什么呢,目的因就是我们面临的几乎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那就是这地球上的人太他妈的多了。”“七十年代,人口过剩毫无疑问是大众谈论的话题之一……然后,突然间一切都不见了。这个话题变得说不出口……接着,

    人口控制在政治上变得声名狼藉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英迪拉·甘地推行的强制绝育以及美国的零人口增长政策都被扣上了本土主义和种族主义的帽子。”环保事业中的种种荒谬和无力昭然若揭。

    弗兰岑说他一度认为:人类反正要完了,在实施改造,比如将太阳能电板或风力发电设备安装到一些之前少有人类踏足的自然原始环境中的过程中,是否会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那么还不如尽力保留那么一些原生态环境,我们灭就灭吧。

    但正如席里尔·迪翁一样,当他看过很多生物多样性再生、修复环境的工程所取得的惊人成效后,他的想法改变了。当他从南极旅行数日返回岸上,看到那些鲜活的孩子的面孔时,他也深深体会到人类社会不能没有孩子,不能没有新生生命。

    《人类的明天》就是在这样的思考和前提下来探讨“更好今天和明天”这样的可能。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亚当·斯密认为每个个体都追逐自身利益,而蔑视集体利益。他认为个体正是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并非出于本意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显然,新一代人并没有读过亚当·斯密的书,因为他们相信,只要发挥自身的才能、能力、创造力,再通过合作型经济把这些提供给集体,就不仅会改善其他人的生活,也会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当某个年轻人评判政府、政党、社会系统或任何公共机构时,他常常提出以下问题:这个组织的行为是否集中、产权在握,是否是家长制的、自上而下的,是否自我封闭;或者这个行为是否是分配性的,是否是合作、开放或透明的,是否奖赏了横向规模经济?他们不仅有企业家精神,而且有不同的权力概念。也就是‘权力属于人民’。”

    以前,我们的问题是:为什么青蛙不跳出来?

    用一个谜题来给这个问题作答:假设池塘里有一朵睡莲,第一天它长了一片叶子,以后每天它的叶子数量都会翻倍;如果整个池塘会在第30天完全被叶子覆盖,那么什么时候池塘的一半会被覆盖?

    答案是:第29天。前29天里,我们可能觉得一切正常,我们还有很多时间。然后一天之内,一切都天翻地覆。这是对我们世界的一个隐喻。

    但现在,让我们换个方式提问:怎样能让温水中的青蛙跳起来,在水开始沸腾之前?

    可以用刀戳、用棍打,刀起棍落,疼痛立现。对于有20万年历史的人类来说,对于自从出现在地球上就取得“巨大成功”的人类来说,其他物种做不到这件事,等大自然这么做的时候,人类也就没有几乎跳起来了。那么,还有什么办法?

    但温水里的青蛙越来越多,空间有限,青蛙越来越拥挤,彼此之间开始争夺、伤害。有的青蛙天生喜欢跳来跳去,实在受不了,或出于偶然,跳出了这一锅子温水。跳出来后,发现外面那么宽敞。同时,锅子底下的火被发现了,于是就朝同伴大喊、比划,想让其他青蛙也都跳出来。但不管怎么警告,声嘶力竭地喊,温水中的青蛙就是无动于衷。于是,最先跳出来的这些青蛙决定开始在外面开始新的生活。它们在大地上自由地跳来跳去,品尝清晨的露珠,以千姿百态的草木为席,与万千物种为伴。慢慢地,温水里的青蛙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完全不同的新的世界,于是,越来越多的青蛙跳了出来。它们齐心协力扑灭了锅子底下的火。

    这也可以是对我们世界的一个隐喻,不是吗?

    提不一样的问题

    到底怎样才能让人类行动起来,在水开始沸腾之前?最先跳出去的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在哪里?正在做什么样的事,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伟大的甘地说过:“展示范例,不是影响人的最好方式,而是唯一方式。”

    这就是《人类的明天》(书+纪录片)想要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回答的问题。经过3年的检验,它们回答得非常好。越来越多的人跳出火上的温水,有了适合生活的空间和自在。他们看到了火,并一点一点扑灭。

    《人类的明天》会让我们看到很多事物、场景的另一面;对大大小小的既有问题和新生问题提出偏向解决方案的问题,多想想怎么办,怎么解决。

    地铁里那么多电子屏是否真的必要?气温不断攀升,创新高,为什么室内还是冷得人瑟瑟发抖?为什么超市蔬菜区要给番茄、黄瓜、西葫芦、葱,每个套上塑料袋称重?这些花钱购置的塑料袋真的没办法省去吗?好像多动那么一点点脑子就会想出别样的方式。为什么那么多东西裹了一层又一层的纸然后又缠了一层又一层的塑料?为什么我们把花掉大量资源生产出来的食物的1/3倒进垃圾桶?空调上那个灯光按钮到底有什么用?为什么再也找不到儿时食物的味道?

    “时间就是金钱”:金钱真的是衡量时间的标尺吗?

    永远要赚得更多,“人类集体心理的这种贪得无厌,很大程度上是由广告业维持的。广告对人的潜意识,而不是对物质事实施加影响。因为事实上,只要我有吃有穿,有屋可住,有医可询,那我就有了生活的必要条件。其他都是多余的。但如今是什么在毁灭地球呢?不是必需品(况且,还不是所有人都一定拥有这些必需品……),而是我们没有设限的永恒欲望所产生的幻象,正是这种幻象推动了那些虚拟经济的机器不断运转。而实际上这跟经济没有一点关系……”买买买的背后是什么?赚赚赚。赚赚赚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生活和人被吞噬。

    “就像梭罗的故事一样,他从河里捡了三块鹅卵石,因为觉得漂亮,就把它们放在了办公桌上。后来他意识到自己得每天给鹅卵石掸灰,就又把鹅卵石放回了河里……”

    在看到那么多人关注并认同、实践“消费降级”“简生活”这样的理念时,我明白了“经济”这一章为什么如此吸引我,读了两三遍。一问一答,穿草鞋种地的经济学家不留情面地戳破了消费主义社会为芸芸众生设下的陷阱。之所以能做到不留情面,可能是因为这本书里的这些人都不是或者说不再是既有模式下的受益者。就跟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政府继续杀鸡取卵,他们的选择,常常受制于财政方面的重压,以及对赢取选票的执念;大多数企业家不管愿不愿意,都得符合增长和资本主义那套逻辑;大部分民众继续推动消费型社会的运转,陷在日常生活和财务烦恼中无法自拔……与此同时,半数野生物种灭绝,全球温度继续攀升,垃圾泛滥成灾,10亿人饥肠辘辘,同时却有15亿人过度肥胖。85人积累起来的财富相当于另外35亿人的资产总和…… ”

    但,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有意识起来,开始选择不合作呢?消费主义还会继续肆然膨胀,攻陷所有人的生活吗?当我终于不再拼命追逐那些其实并非我所需要的东西,当我穿起布鞋,背上轻快的布包,走在初秋北京凉爽的夜晚,我感到自在极了。

    改变起于关注

    《人类的明天》内含30余幅“人类新图景”

    《人类的明天》并不是完美无暇的、无懈可击的,但它是一个新的原点,渺小如我,从它开始去关注一些以前觉得跟自己离得很远的事情:城市的下水道,街区的路面规划,有没有步行道,有没有人车分流,有没有自行车道,行人给车让道还是车占据了所有空间;城市里那些拾荒者,我的爸爸就是其中一员;我自己的小区院子,我家的飘窗;公路上的隔离带;有机食材;奥北这样的新垃圾回收企业;塑料的前世今生以及那些自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许鞍华《天水围的日与夜》到底在记录什么、讲什么?

    很多改变都起于关注,我们关注这些其实与我们的生活环境、舒适度息息相关的事,然后了解和表达我们的需求,改变就会发生。

    如甘地所说,展示范例是影响人的唯一方式。那么,影响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肯定不是有一学一,照猫画虎。范例中最值得借鉴的应该是其背后的理念、意识和行动方式。是范例给予我们的希望和信心,给予我们可预测的愿景。《人类的明天》里讲述的人和他们的故事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领域,不同身份和阶层,但却传递出很多同样的理念:多样、自立、坚韧,

    敬惜自然,才会获得自然的眷顾。还有:“科学就是把事当事,民主就是把人当人”的原则。

    怎样科学地做事,而不是只喊口号?怎样打破那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墙,让更多的小众融合又自在地存在,而不是去夯实、加固那些墙?2000年,法国组织了一个由30多位工程师组成的团队,构建法国能源过渡方案,经过10多年聚沙成塔,这个方案几乎精确到了2050年之前的每个小时,创建了超过百万份excel文档。这里面所隐含的科学的做事态度、毅力、信心多么鼓舞人心啊。

    这本书可贵的地方也在于:我依然会面对和处理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不过可能看待和处理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视角和心态。我仍然对我自己能改变什么抱持怀疑,但书里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是更适合我自己的,我会生活得更舒展自由一些,我也会把这些理念在生活中传达给我的孩子,希望他也能过得尽量快乐自由一些。等到真的危机来临的时候,心里有所准备,有足够的勇气和爱面对那些危机,不被成功、金钱这些东西奴役和捆绑。

    《人类的明天》谈论的是今天和明天,而不是很远的未来,并且和AI人工智能统治地球这种充满科技气质的未来探讨完全不同,而是以今天为起点,我们自己将要面对的生存之境和下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也就是五六十年的时间跨度。我们的面向也是关乎当下日常生活和未来至关重要的几大领域:食物、能源、经济、社会和教育,属于非常实际的探讨,而不是科技性预测。我们重点关注的是解决办法和更自在、恰当的生活生产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提出问题。

    就算最终,当那锅子水还是开始沸腾,一切天翻地覆,但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和我们的孩子,把时间还给生活,把自由还给灵魂,把目的还给幸福。

    同名纪录片观看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178102?from=search&seid=16604747520484617622

    (字幕不是那么好)先看的书,再看电影,书比电影更系统、深入、条理清晰,当然电影也很不错~

    纪录片配乐专辑试听地址:

    https://music.163.com/#/album?id=34698044

    (主题曲tomorrow很动人~)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3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收费(387+)
  • 赞(66+)
  • 已买(454+)
  • 赚了(277+)
  • 博大精深(629+)
  • 格式多(431+)
  • epub(650+)
  • 经典(509+)
  • 章节完整(220+)
  • 愉快的找书体验(402+)
  • 体验还行(209+)
  • 差评少(120+)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 2025-01-02 07:58:53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步***青: ( 2025-01-03 14:22:45 )

    。。。。。好

  • 网友 詹***萍: ( 2024-12-17 22:01:54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家***丝: ( 2024-12-19 04:26:01 )

    好6666666

  • 网友 相***儿: ( 2024-12-17 02:33:08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冷***洁: ( 2024-12-18 10:41:48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车***波: ( 2024-12-12 19:43:01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堵***格: ( 2024-12-17 14:19:50 )

    OK,还可以

  • 网友 师***怡: ( 2024-12-22 20:56:0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方***旋: ( 2025-01-07 03:52:53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屠***好: ( 2025-01-05 10:33:49 )

    还行吧。

  • 网友 石***烟: ( 2025-01-09 06:29:2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习***蓉: ( 2024-12-11 04:42:38 )

    品相完美

  • 网友 堵***洁: ( 2024-12-27 04:43:24 )

    好用,支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