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极品格调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09

极品格调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极品格调精美图片
》极品格调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极品格调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80170667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4
  • 页数:222
  • 价格:19.9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09

内容简介:

与中国古代文人把玩古书字画不同,本书作者谈的是世界*的奢侈品,分涉钻石、咖啡、红酒、白酒、绿茶、雪茄、香水、名表、汽车、军刀、手枪、时装、皮具、飞机、游艇、酒店、豪宅等领域。虽时移事易,但文人雅趣千古同心。作者虽不能像某些商贾文人拥有实实在在的奢侈品,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豁达心态使此书读来也并没有什么“含酸气”,倒是文如其人,人间无数奢华尽在其笑谈之中。相信读者的心会为书中那妙趣横生的品牌故事、叱咤风云的时尚人物、摄人心魄的质感美图所征服。


书籍目录:

钻石,可以采摘的星星

香飘美人来

顶级手表,精致的传奇

布的妩媚,皮的帅

咖啡,西方的诗意

高脚杯,轻轻摇曳的风情


作者介绍:

张继合,1970年4月生,河北深州人。

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为《河北日报》文艺副刊部主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曾出版访谈录《滋味:与五十位文化名人聊天》,散文作品《纸糊的典故》、《粉墨语录》、 《历史的媚眼》,以及人物传记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钻石,可以采摘的星星

  钻石老家

  四千多年前,南亚的天空明澈、蔚蓝,刚刚晴了一场雨,头顶上艳阳高照,芭蕉在午后拔节,牧童在菩提树下酣睡,牛羊在浓荫深处有一搭没一搭地啃着青草……克里希纳河闪耀着绸缎似的光彩流向了印度洋。在这条平缓的河谷里,一颗晶莹剔透的小石头熠熠生辉,当时的场景已经无法考证了,大概是牧童、樵夫或者讨饭花子吧,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平静地捡起了草丛里一个闪光的小东西,那颗美丽的石子儿躺在少年的掌心里,钻石就第一次闪进了人类的视线,也跳进了世界的文明史。

  水草丰美的古印度,养育过佛祖释教、庙宇浮屠,在这片国土上发现了第一颗钻石,也算是无上的造化。当地人开始靠这些漂亮石头吃饭的时候,北方的老邻居中国也迟缓地走到殷商时代。中原冶炼的炉火昼夜明灭,替王公贵族们锻造着巨大的青铜器,印度工匠则围拢着小小的钻石毛坯,喋喋不休地争论,如何切割、怎样打磨……

  钻石,小是小了点儿,但是,价值连城,最初发现它的人做梦也想不到,那么一丁点东西会与登峰造极的财富、权力乃至爱情变成了手心手背。古印度人可真有福气,不但第一个发现了钻石,还有资格为钻石的计量单位拍板。

  克里希纳河,两岸长满了茂密的“角豆树”,枝头淡红色的花朵一谢,不消两三个月,就会结出成串的角荚来。奇怪的是,角荚黄熟以后,被土著人称为“稻子豆”的褐色果仁居然全部变成了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不管树木的年龄,也不管近水还是近坡,稍稍一掂量,每颗豆豆的分量完全相同——以现代的计量标准估算,不多不少,粒粒都是0.2克。

  巧了,钻石也是小玩意儿,正好拿这种豆豆来结账。简简单单地计算了几千年,“数豆子”的规矩也没破,这段历史至今让印度人很有面子,就连泰戈尔的诗句上也缀满了骄傲的钻石。不知什么年代,后人把小豆豆的名字替换了,改称为“克拉”,而每克拉的重量恰恰等于0.2克。按照这个标准,超过一“克拉”的钻石就属于“大钻”了。为这一“克拉”,至少要筛选250吨矿石,骨瘦如柴的工人为那一丁点小石头儿卖命,却觉得很值。毕竟钻石太昂贵了,如今,国际市场的报价是每克拉人民币1.8—2.9万元,看来,钻石的确是移动财产最简便的办法,兑换几千万美元也不至于显山露水,往口袋里一装,就可以清清爽爽地带走。

  从Adamas到Diamond

  上世纪50年代,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拍了一部影片《嫁给百万富翁》,至今,那座红磨坊里还飘荡着她醉眼迷离的歌声:“手上一吻令人醉,只有钻石和美女才相配。”那部老掉牙的电影已是明日黄花,而梦露唱红的插曲却成为美国人的俗谚俚语: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都说美国人最讲究享乐,其实,和那些挑剔的老欧洲相比,他们至多才算刚刚入门。只要是吃喝玩乐的事儿,到了欧洲人手上,会立刻花样翻新,随后,便架上几条海盗船,顺着洋流到全世界兜售去了。钻石同样是这种宿命,没有欧洲当跳板,它根本就红不了那么快。

  再有灵性的石头也不长脚,从印度到欧洲,水旱两路都很遥远,如果不是好战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劳师远征,恐怕钻石被引渡到欧洲大陆的时间会更晚。对此,古罗马的典籍曾涉及过一鳞半爪,只是那种类似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的记载太夸张,很令人怀疑是野史笔记:

  公元前327年,29岁的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他的军队能够轻取希腊城邦、挫败波斯劲旅,却对印度的“钻石谷”一筹莫展。当然,“钻石谷”也是古希腊人的臆造。据说,成千上万条毒蛇、巨蟒盘踞在里面,忠诚地守护着钻石遍地的深谷,普通人根本就进不去,即使侥幸蒙混到了跟前,也会死在蟒蛇阴森的目光里。尽管这些传说危言耸听,然而,对古希腊文化毕恭毕敬的亚历山大却深信不移,他搔破头皮也想不出得手的办法,这时,有人跑来出主意:用镜子反射毒蛇的目光,扫清障碍;接近山谷便投下大块大块的牛羊肉,秃鹰赶来捕食,多少沾几颗钻石下肚。等这些猛禽飞走之后,再吩咐士兵张弓搭箭,射杀目标……剩下的事儿就轻而易举了。

  姑妄一听吧,反正欧洲人都对亚历山大的钻石感恩戴德,曾被亚历山大征服过的古希腊人也跟着鼓掌喝彩,那些棱角分明的嘴唇,一说起钻石来就变得格外甜蜜、乖巧,他们把钻石美化成“天使的眼泪”,也有人说是“星星的碎片”从天而降,甚至连雅典大街上学艺的柏拉图也跟着附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清高了一辈子,对灵魂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一块漂亮、昂贵的小石头儿?这位得意门生却禁不住钻石的诱惑,竟慷慨地称赞说:“钻石是一种生命,它是天意的化身。”哲学家一句话,钻石便有了心跳,有了呼吸,甚至有了三分神性。

  钻石被古希腊接纳了,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学徒们也开始对这个小玩意儿垂涎欲滴、三拜九叩。在希腊文中,钻石有个雄健的名字——Adamas,翻译过来就是:最坚硬的东西,不可征服、不可毁灭。这个极为阳刚的希腊词汇像兑换货币一样,在斯拉夫、日尔曼和拉丁语系里往来穿梭,蜕声变形,末了,英语世界的钻石终于固定为“Diamond”。

  “楚人沐猴而冠”,这是中国古代“糟改人”的脏话,六个字,高傲而刻毒,把春秋战国黄河流域以南的穷哥们儿都给骂了。其实,中世纪的欧洲也并不很出息,17世纪,葡萄牙的航海家兼江洋大盗们曾天真地以为,钻石会自然分娩,甚至可以像种庄稼那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不过三两年就能拎着口袋见收成了。嚷了一阵子,不灵验,他们只好登上远洋货船,向着亚历山大当年淘金的印度海域驶去……

  钻石没长腿脚,人心却生出了野心勃勃的翅膀。

  淘金的疯子们争先恐后地奔向东方,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却在背后摇头叹息,他不明白:“水是人类活命的源泉,偏偏价格那么低廉;钻石一无所用,却成了天价之宝。人类实在是太奢侈了。”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恰好是17世纪后期,钻石穷奢极欲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石头记

  1907年秋天,伦敦。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英伦三岛,泰晤士河平阔、清澈,倒映着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此时,宫廷内外,喜气洋洋——这天,老国王过生日,爱德华七世整整66岁。盛装的王公贵族们纷纷驾着华丽的马车,呼啸而来,他们要赶时间,争先恐后地向国王陛下朝贺“千秋之喜”。当然要狠狠地破费一把了,给皇帝凑份子嘛。在堆积如山的贺礼中,老爱德华相中了南非进献的“库里南(Cullinan)钻石”。严格说来,这是一块巨大的钻石毛坯,重量超过了中国的一市斤,足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3106克拉的巨大钻石立刻使白金汉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花费了15万英镑啊!南非政府的马屁的确拍到了地方。从好望角到英吉利海峡,路途遥远,海盗出没,为了掩人耳目,他们采取了暗渡陈仓的办法:一包没有落款的邮件悄悄地北上,就在国王寿辰前几天,白金汉宫收到了乔装改扮的“库里南”。

  “库里南”随即被秘密地运往阿姆斯特丹,那里汇集着欧洲一流的钻石切割匠,约瑟夫.阿斯特幸运地接了这个大活儿,这位杰出的切割师四肢颤抖,根本不敢下刀,他迅速召集了几位出色的同行,围着“库里南”相面,六个月之后——也就是1908年2月10日,总算如期开工了,约瑟夫试图用钢钎劈开坯面,不料,重重地砸下去,钻石纹丝未动,钢钎却折为两段。约瑟夫抹了一把冷汗,换家伙儿,接着干!还好,按照原计划终于把“库里南”劈开了。心力憔悴的约瑟夫一头扎在地上,昏了过去。专家小组连一星一点的钻石渣子都不敢糟践,三位资深工匠,每天工作14个小时,苦苦地打磨了8个月,“库里南”终于被分割为9颗大钻,96粒小光钻。其中,“非洲之星”足有鸡蛋大小,它也是迄今钻石王国当之无愧的“巨无霸”,“裸钻”重量高达530.2克拉,据说,全世界超过500克拉的钻石只有20颗。

  西方认为,钻石的塑造者应该是思想家,而绝非那些耍手艺、玩技术的江湖人能做得来的。钻石美的释放全凭切割师的头脑,他的经验与直觉裁定了每颗钻石的身价与命运。切得太深,光线会从腰部流泻;割得太浅,又会从头顶散光。只有工匠的智慧与钻石的棱角彼此碰撞,才能激发出灵感的火花,将钻石均匀而璀璨的光辉焕发出来。

  1919年,波兰人塔克瓦斯基从物理学角度研究出具有58个细小刻面的钻石才最理想。光线穿透,会一丝不漏地反射出来,并携带着云霞一样的色彩。可惜,远水不解近渴,波兰人救不了“库里南”,“非洲之星”被小心翼翼地切割成梨形、共74个折射面,它的光芒立刻喷射出来。五彩缤纷、光艳照人的巨大钻石随即镶嵌在了爱德华七世黄金权杖的头顶心。

  “非洲之星”的胞弟“库里南二号”,呈方形,64个折射面,重达317.4克拉,则被端端正正地缀在王冠帽檐的正中央。这些巨大的钻石已经成为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财富总是和权力勾肩搭背,钻石正是这两种东西的结晶体。尤其是各国皇室,他们俯有四海,至高无上,根本就不在乎钱,买得起,也养得起。普通百姓,耍得起这个大牌吗?据说,名为“南非之星”的大钻石起初就落在了一名小羊倌儿的手里,可是,得到了又怎么样呢?不当吃,也不当穿。他只想送给餐馆的老板换一顿饱饭;不料,四处碰壁,全给人家骂出门来了。最后,只好找到大珠宝商修克,幸而那位先生识货,他倾家荡产也要羊倌儿的石头。这回,放羊娃发了,他最终得了一辆敞篷车、10头牛和500只肥胖的山羊。1870年,修克一倒手就挣了11200英镑——修克糊弄非洲小孩儿,真够黑的。他俩愿打愿挨,也算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吧。

  民间养不起大钻石,富商巨贾、王公贵族也同样力不从心。毕竟,富贵不生根,有走运的时候,就有倒霉的时候。臭名昭著的“希望钻石”号称“厄运之星”,只要沾上它的边儿,绝对没有好下场。

  “希望钻石”产自印度南部,1642年,法国探险家塔维密尔在淘金时得到了它,那颗大钻深蓝透明,放射出一种破胆夺气、令人惴惴不安的幽光,尽管45.52克拉完全可以卖个天价,可惜,这块凶恶的石头走到哪里,哪里就家破人亡。挨个儿数吧:塔维密尔,混到了80岁还是个穷光蛋,路易十四的赏赐,没有多久便给儿女们挥霍一空,风烛残年的塔维密尔不得不返回印度,最后被当地的野狗活活咬死。路易十四更倒霉,刚戴了一次“希望”钻石,就染上天花,死了……三百年,大钻石被倒来倒去,沾上就掉一层皮,直到上世纪60年代,珠宝商温斯顿把它赠给了华盛顿的“史密斯研究所”,“希望”的诅咒消失了,它从珠宝圈里跳出来,乖乖地做了一枚科研标本。

  一颗倾国倾城的小石头,造就了苦海无边,万千杀戮,恐怕一部电影两架书都说不明白。曹雪芹的《石头记》只讲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那点儿家务事,而钻石这部“石头记”则要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了。《道德经》里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看来,这条古训放在哪里都很适用。世人竞相追逐的东西,多少总带有几分凶险。钻石被权力、财富和欲望紧紧地捆绑起来,为它而死,何苦呢?生命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你是我的宝贝

  香港是采购珠宝的风水宝地,尤其是镶钻饰品,时尚、典雅、便宜,这座小小的岛屿几乎成了欧洲钻饰设在亚洲的大橱窗。每年“圣诞”前后,香港的各大商店便兴奋起来,珠宝街,花枝招展、溢彩流光,女人们都是奔着新潮首饰来的。倒不是因为梦露唱红了一首“女人爱钻石”的电影插曲,女人,特别是年轻女人总要时装、皮具、香水和珠宝来点缀。夏奈尔(Coco Chanel)公开站出来替她们说话:“感觉自己被奢侈品包围的女人,自然会光彩照人。”

  光彩照人,好一个倾国倾城的词汇。获取这种荣耀的代价总是钞票铺路,香港珠宝商在欢快的圣诞音乐中,笑眯眯地注视着那些被珍珠翡翠、钻石白金所俘虏的女人们。甚至有人会为一克拉钻石而贱卖青春,莫泊桑在《项链》里写了个傻女人——玛尔蒂德,她虚荣到为钻石而活,居然为一挂假项链苦熬了半辈子。香港的女主顾可不像玛蒂尔德,拿玻璃当钻石的笑话简直成了天方夜谭。她们见多识广,又相当挑剔,站在柜台前总要很内行地问:“是南非货吗?”那口气,仿佛只有南非才出产钻石。

  其实,南非的威风都是“库里南”打出来的,尤其是“非洲之星”这样首屈一指的巨钻。自从一百多年前,现代采矿业在南非落脚儿,全球已经发育起了六大采钻场,八成钻矿都沿着地球赤道:博茨瓦纳、南非、安哥拉、纳米比亚、澳大利亚与赞比亚,它们都拿钻石当支柱产业。

  非洲,真是一片匪夷所思的大陆,谁也料想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居然能出产世界上最纯净、最明澈的钻石。上帝从未赐予非洲做政治“暴发户”和经济“暴发户”的机会,但也不肯剥夺它的宝藏与富饶。1869年,83.50克拉的“南非之星”钻石矿坯出土,南非政府欣喜若狂,一位大臣嗓音颤抖着说:“各位,这颗钻石将是未来南非的基础啊!” “南非之星”一夜之间照亮了形形色色的“淘金路”,欧洲人、美洲人以及阿拉伯人成群结队地赶来“找便宜”,蜂拥而至的除了南腔北调的“憋宝团”,还有他们口袋里的金币和钞票——沉埋地下的钻石总算成全了这个国家,至今,“南非之星”还陈列在国会大厦里,供人瞻仰、凭吊。

  南非人在祈祷万能上帝的同时,还应感谢神奇的地球。《西游记》里的长寿标准是“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钻石就有这种造化。如果说,今天所见到的星空,是几十亿年之前的影子,那么,现在所开采的钻矿,同样也是那个时代沉埋地下的星空。岩浆喷吐、岩浆冷却、岩浆里的碳元素在高温高压的撮合下脱胎换骨,它们变成了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金刚石。佛教崇尚“金刚不坏之身”,除了金刚石自己,没有另外一种东西可以破坏它。

  当然,金刚石只能算钻石的同胞兄弟,钻石的质地更纯、成色更美,珠宝商非常熟悉钻石的生产周期,从黑咕隆咚的钻矿里出来,要批发商、切割商、加工商、珠宝商,逐一过手,这样,一颗钻石倒卖到巴黎或者香港,至少得两年。

  “试玉应烧七日满,辨才须待五年期。”中国人就是这么慢性子,可惜,没几个愿做钻石切割匠或者加工师。从钻锯(或镭射光柱)开坯,到研磨钻石腰身,再切割冠部切面……切割匠塑造的是一种有光彩的生命,哪怕是脑子一乱、睫毛一眨,或者手指一颤,都可能葬送一颗钻石的青春。加工师的眼力更要毒辣,即使有美国宝石学院的“标准钻石”做样品也不行,钻石上市之前要过四道关,每一关都得靠眼力、凭经验。圈儿里人不是讲究“4C”吗?颜色(Color)、重量(Carat)、净度(Clarity)和切工(Cut),其实,在珠宝店里挑选钻饰,也是拿这四项指标说事儿。重量、净度、切割都不必解释,惟独钻石的颜色是评估钻石身价的头等要素。

  钻石色系从无色到淡黄,香港业界细分到一百色,也就是常说的“百色级”。评判颜色,没有任何偷懒的办法,只能靠眼力,在白色钻石灯下,评估师屏息凝神地同“标准钻石”进行对比,稍有疏忽,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和这些价值连城的小石子儿打交道,谁也不敢做“马大哈”。

  钻石颜色以无色最为上乘;白色,马马虎虎;淡黄色则为钻石的大忌。当然,并不是带色就贬值,比如红、蓝、绿、紫等,都是钻石家族中的珍品,世界名钻如“鸽血红”、“俄罗斯红”、“得累斯顿绿”、“希望之星蓝”……都拥有极其显赫的地位;而珠宝传奇的主角,似乎始终是“净水钻”:无色透亮,明净如水,最杰出的代表首推排名世界第七的“琼克尔钻石”,它像一滴凝固的清水,通体还闪耀着隐隐约约的淡蓝的光彩。1974年,香港珠宝商花400万美元才把它收入囊中。

  中国传统戏有一出“程派名剧”《锁麟囊》,女主角出嫁时,娘家陪送了一只“锁麟囊”,那只口袋里装满了钻石猫眼、珍珠翡翠……这些美丽的石头远远超过了当时“硬通货”的价值。唱词里说,一颗石头就够普通人消费一辈子。比黄金白银还贵重,民间称为“宝”,而“宝石”的入门条件则是:一,稀少;二,漂亮;三,恒久。担得起宝石盛誉的只有五种,除钻石之外,还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猫眼儿。非要较真儿的话,钻石的硬度最大、折射率最强、色散水平也最高,堪称“宝中之宝”。

  以爱的名义

  空旷的哥特式大教堂里,回荡起庄严的《婚礼进行曲》,新娘拖着洁白、颀长的婚纱缓缓地走过红地毯,亲朋好友将见证一对新人如何在上帝面前,共同缔结“百年之约”。红光满面的神父为新人主婚,他笑吟吟地托起新娘的左手,高声唱道:“我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祝福你们……”神父边祷告边轻轻触动新娘灵巧的手指,依次数到食指、中指、无名指……据说,无名指连结着直接引入心房的脉搏,埃及人叫它“爱情之脉”。神父正好把一枚镶嵌了精美钻石的戒指戴在了新娘的无名指上。随后,玫瑰花瓣纷飞如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管风琴乐队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现代基督徒的婚礼。人们围绕着美丽的新娘、英俊的新郎,甚至还注意到了新娘手上那颗硕大的钻石戒指。殊不知,钻石嵌在普通人指头上竟然很费周折。

  中世纪欧洲,钻石只能戴在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上。15世纪,法国国王查理十七有个泼辣的情妇艾丽斯.苏慧,她无意中弄到一颗钻石,尽管律法条条,禁止百姓佩戴,苏慧还是忍不住和光彩夺目的钻石一起出现在聚会大厅里。人们惊讶地发现,国王的情妇并未因此受到惩罚,于是,钻石半推半就地流入了民间。

  1477年,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连一世定亲,女方是法国勃艮第的玛丽公主。据说公主美丽而高傲,一般的皇室贵族她根本瞧不上眼。大公身边有高人支招儿:给公主送钻石吧,肯定能赢得她的芳心。果然奏效,面对星星似的大钻石,公主妩媚地笑了。她在允婚的信件中写道:“定亲之日,我要佩戴镶嵌钻石的指环。”就这样,诞生了世界第一枚钻石戒指。几百年过去了,钻石的光彩没有跟随史册一起变黄,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美国的奢华暴露在电影银幕上,电影的颠峰时刻就是著名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好莱坞的红地毯、闪光灯以及大腕云集的星光大道吸引着全世界的影坛精英,每次奥斯卡颁奖典礼都会无一例外地变成“名模T形台”、美女名车展、时装发布会和珠宝展示会。没有钻石的女嘉宾是不可思议的。2004年,在第五十七届康城电影展上,见过大世面的巴黎人曾对巩俐价值1000万港元的“萧邦”金饰钻石和张曼玉随身携带的葫芦形钻石链坠唏嘘不已。

  珠光宝气已经成为演艺界盛典的底色,它既是当红女星们的个人展示会,又是站她们背后的男人投入感情与比拼财富的角斗场。1970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著名女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独领风骚,她佩戴着69克拉的钻饰出现在领奖台上。第二天,这位“钻石美女”随即垄断了全美报纸的头版头条,无限风光背后,几成归于演技,几成应该分给钻石呢?泰勒身后埋单的是美国大亨理查.波顿,为了献殷勤,他先后两次送出价值110万美元的钻饰。不幸的是,伊丽莎白水性杨花,据说曾离过8次婚,她和理查也只凑和了9年,随后,好说好散,分道扬镳。还好,定情信物没有拐走,两颗大钻一倒手,理查居然又赚回了280万美元。也算是情场失意,商场得意吧。

  有情人都期盼钻石锁定的婚姻百年恒久,看来,美丽的石头并未保佑泰勒与理查的富贵婚姻——这多少让那些时尚男女们有点儿扫兴。

  “翻版”好莱坞

  更扫兴的是安特卫普。

  安特卫普紧贴着烟波浩淼的北海,由高速公路向南,不到半小时就能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虽说安特卫普城区不大,仅有45万人,和巴黎那种国际性大都市相比不过是弹丸之地,然而在世界珠宝行里,能与安特卫普的钻石生意平起平坐的,也只有特拉维夫和纽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比利时人就靠买卖钻石混饭吃了。全球十之七八的钻石在这里买进卖出,每年,至少有2500万克拉昂贵的原石从中心街区稀里哗啦地流过……

  能把生意做到今天这个份儿上,比利时人下过血本。比如,包括钻石原石、珠宝制品在内的进出口商品,一律免税。这点很像香港。再有,就是保护措施严密,安特卫普钻石中心,几乎就是钢铁铸造起来的建筑,当地人拍着胸脯吹嘘,“那儿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话音还未落地,2003年2月16日的特大盗窃案就发生了,钻石中心地下室的160个保险箱,竟有123个失窃,被盗钻石价值一亿欧元。震惊世界的不但是这个庞大的天文数字,还有罪犯究竟用了怎样的手段瞒天过海、不着痕迹。

  钻石中心享受着保护国王似的待遇,1500家经销商以及三万多名雇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进门要出示“电子入门卡”,而且是人手一张,不能转让,同时,还要经过X光金属探测器的测试,杜绝不明物品出入;大楼走廊里,每300米安排两名警察把守,四壁、拐角安插着上百枚摄像监控器;另外,还有红外线报警系统,全天候监视着大楼里的风吹草动。中心共两层地下室,经销商与加工商的钻石就寄存在地下室的保险箱里。箱体采用一砖厚的特质钢板,重型机枪和烈性炸弹都无可奈何……然而,就是这座铜帮铁底的钻石中心,居然被连夜洗劫,不但联邦警察没有丝毫觉察,摄像监控与红外线报警系统都成了“睁眼瞎”。案发现场,黄金、钻石、纸钞和有价证券散落了一地,每个保险箱都查不到被撬的痕迹。

  整个安特卫普都蔫了。这么重大的案子,如果不给商家一个说法,恐怕几百年的基业就彻底断送了。警方闻风而动,立刻对安特卫普及周边地区展开了地毯式搜查。上帝保佑,比利时人没有输到底,案发一周之后,在临近高速公路的树林里,意外捡到了一个包裹,内有钻石中心丢失的监控录相、地下金库的钥匙和几件作案工具。正当警方布置顺藤摸瓜的时候,案犯居然鬼使神差地返回钻石中心,他自以为手法严密、滴水不漏,回来看看也露不了马脚。结果,风声还未探到,就被守候在那里的联邦警察逮了个正着……

  主犯雷奥纳尔迪,50多岁,是个有前科的意大利大盗。其实,他早就开始打钻石中心的主意了,2000年底,先以某公司的名义租到中心内部的一间办公室,随后,鬼鬼祟祟地研究大楼的暗道机关。为了破坏摄像监控系统,雷奥纳尔迪偷偷引出一根线路,并顺利地介入监控系统。作案当天正好是星期日,武装警卫较为松懈,他利用事先录制的“和平影像”迷惑控制中心,然后,捏着早已复制好的钥匙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地下金库的大门……雷奥纳尔迪不但偷走了价值上亿欧元的钻石,还席卷了证明这些钻石产地、等级以及正当来源的所有文件,这样,他的赃物就可以在全世界一路绿灯、招摇过市了。这些离奇的案情似乎只应出没在好莱坞的美国大片里,没想到,《瞒天过海》、《偷天换日》之类的故事,居然会在深夜的安特卫普来一次大翻版。

  罪犯自投罗网,那批钻石却成了无头案,比利时人仍然觉得很没面子,谁叫他们干着风口浪尖上的生意呢。钻石一闪,全世界的眼睛都跟着亮,权力、财富、爱情、欲望死死地纠缠着钻石,也死死地纠缠着人心。这颗显赫的小石头儿颠沛流离、满面风尘,从印度的丛林到南非的雨夜,从黑色的掌心到剽悍的海盗船……它的归宿始终被人类垄断着,世世代代的淘金者对它觊觎着、追随着,又想、又怕,又爱、又恨……真是欲罢不能,身不由己。

  据说,钻石可以吞吐万物,就连光线穿透都要减慢速度,不知人类的眼光、思想、智慧和行为,是否也这样。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极品格调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极品格调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极品格调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背后的妙趣故事,奢华体现的时尚精神。

感受**文化,追寻时尚精神。

钻石,可以采摘的星星,香飘美人来,**手表,精致的传奇,布的妩媚,皮的帅,咖啡,西方的诗意,高脚杯,轻轻摇曳的风情,雪茄,五星级的云烟,白酒绿茶,中国的“黄金液”,车影,呼啸的闪电,海天之上的“蓝色宫殿”,刀与枪的神话,贪婪的卧榻。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极品背后的妙趣故事,奢华体现的时尚精神。

感受极品文化,追寻时尚精神。

钻石,可以采摘的星星,香飘美人来,顶级手表,精致的传奇,布的妩媚,皮的帅,咖啡,西方的诗意,高脚杯,轻轻摇曳的风情,雪茄,五星级的云烟,白酒绿茶,中国的“黄金液”,车影,呼啸的闪电,海天之上的“蓝色宫殿”,刀与枪的神话,贪婪的卧榻。

与中国古代文人把玩古书字画不同,《极品格调》作者谈的是世界顶级的奢侈品,分涉钻石、咖啡、红酒、白酒、绿茶、雪茄、香水、名表、汽车、军刀、手枪、时装、皮具、飞机、游艇、酒店、豪宅等领域。虽时移事易,但文人雅趣千古同心。作者虽不能像某些商贾文人拥有实实在在的奢侈品,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豁达心态使此书读来也并没有什么“含酸气”,倒是文如其人,人间无数奢华尽在其笑谈之中。相信读者的心会为书中那妙趣横生的品牌故事、叱咤风云的时尚人物、摄人心魄的质感美图所征服。

目录 :

钻石,可以采摘的星星

香飘美人来

顶级手表,精致的传奇

布的妩媚,皮的帅

咖啡,西方的诗意

高脚杯,轻轻摇曳的风情

书摘:

钻石,可以采摘的星星

钻石老家

四千多年前,南亚的天空明澈、蔚蓝,刚刚晴了一场雨,头顶上艳阳高照,芭蕉在午后拔节,牧童在菩提树下酣睡,牛羊在浓荫深处有一搭没一搭地啃着青草……克里希纳河闪耀着绸缎似的光彩流向了印度洋。在这条平缓的河谷里,一颗晶莹剔透的小石头熠熠生辉,当时的场景已经无法考证了,大概是牧童、樵夫或者讨饭花子吧,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平静地捡起了草丛里一个闪光的小东西,那颗美丽的石子儿躺在少年的掌心里,钻石就第一次闪进了人类的视线,也跳进了世界的文明史。

水草丰美的古印度,养育过佛祖释教、庙宇浮屠,在这片国土上发现了第一颗钻石,也算是无上的造化。当地人开始靠这些漂亮石头吃饭的时候,北方的老邻居中国也迟缓地走到殷商时代。中原冶炼的炉火昼夜明灭,替王公贵族们锻造着巨大的青铜器,印度工匠则围拢着小小的钻石毛坯,喋喋不休地争论,如何切割、怎样打磨……

钻石,小是小了点儿,但是,价值连城,最初发现它的人做梦也想不到,那么一丁点东西会与登峰造极的财富、权力乃至爱情变成了手心手背。古印度人可真有福气,不但第一个发现了钻石,还有资格为钻石的计量单位拍板。

克里希纳河,两岸长满了茂密的“角豆树”,枝头淡红色的花朵一谢,不消两三个月,就会结出成串的角荚来。奇怪的是,角荚黄熟以后,被土著人称为“稻子豆”的褐色果仁居然全部变成了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不管树木的年龄,也不管近水还是近坡,稍稍一掂量,每颗豆豆的分量完全相同——以现代的计量标准估算,不多不少,粒粒都是0.2克。

巧了,钻石也是小玩意儿,正好拿这种豆豆来结账。简简单单地计算了几千年,“数豆子”的规矩也没破,这段历史至今让印度人很有面子,就连泰戈尔的诗句上也缀满了骄傲的钻石。不知什么年代,后人把小豆豆的名字替换了,改称为“克拉”,而每克拉的重量恰恰等于0.2克。按照这个标准,超过一“克拉”的钻石就属于“大钻”了。为这一“克拉”,至少要筛选250吨矿石,骨瘦如柴的工人为那一丁点小石头儿卖命,却觉得很值。毕竟钻石太昂贵了,如今,国际市场的报价是每克拉人民币1.8—2.9万元,看来,钻石的确是移动财产最简便的办法,兑换几千万美元也不至于显山露水,往口袋里一装,就可以清清爽爽地带走。

从Adamas到Diamond

上世纪50年代,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拍了一部影片《嫁给百万富翁》,至今,那座红磨坊里还飘荡着她醉眼迷离的歌声:“手上一吻令人醉,只有钻石和美女才相配。”那部老掉牙的电影已是明日黄花,而梦露唱红的插曲却成为美国人的俗谚俚语: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

都说美国人最讲究享乐,其实,和那些挑剔的老欧洲相比,他们至多才算刚刚入门。只要是吃喝玩乐的事儿,到了欧洲人手上,会立刻花样翻新,随后,便架上几条海盗船,顺着洋流到全世界兜售去了。钻石同样是这种宿命,没有欧洲当跳板,它根本就红不了那么快。

再有灵性的石头也不长脚,从印度到欧洲,水旱两路都很遥远,如果不是好战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劳师远征,恐怕钻石被引渡到欧洲大陆的时间会更晚。对此,古罗马的典籍曾涉及过一鳞半爪,只是那种类似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的记载太夸张,很令人怀疑是野史笔记:

公元前327年,29岁的亚历山大大帝远征印度。他的军队能够轻取希腊城邦、挫败波斯劲旅,却对印度的“钻石谷”一筹莫展。当然,“钻石谷”也是古希腊人的臆造。据说,成千上万条毒蛇、巨蟒盘踞在里面,忠诚地守护着钻石遍地的深谷,普通人根本就进不去,即使侥幸蒙混到了跟前,也会死在蟒蛇阴森的目光里。尽管这些传说危言耸听,然而,对古希腊文化毕恭毕敬的亚历山大却深信不移,他搔破头皮也想不出得手的办法,这时,有人跑来出主意:用镜子反射毒蛇的目光,扫清障碍;接近山谷便投下大块大块的牛羊肉,秃鹰赶来捕食,多少沾几颗钻石下肚。等这些猛禽飞走之后,再吩咐士兵张弓搭箭,射杀目标……剩下的事儿就轻而易举了。

姑妄一听吧,反正欧洲人都对亚历山大的钻石感恩戴德,曾被亚历山大征服过的古希腊人也跟着鼓掌喝彩,那些棱角分明的嘴唇,一说起钻石来就变得格外甜蜜、乖巧,他们把钻石美化成“天使的眼泪”,也有人说是“星星的碎片”从天而降,甚至连雅典大街上学艺的柏拉图也跟着附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清高了一辈子,对灵魂之外的任何东西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是一块漂亮、昂贵的小石头儿?这位得意门生却禁不住钻石的诱惑,竟慷慨地称赞说:“钻石是一种生命,它是天意的化身。”哲学家一句话,钻石便有了心跳,有了呼吸,甚至有了三分神性。

钻石被古希腊接纳了,也就是说,它的文化学徒们也开始对这个小玩意儿垂涎欲滴、三拜九叩。在希腊文中,钻石有个雄健的名字——Adamas,翻译过来就是:最坚硬的东西,不可征服、不可毁灭。这个极为阳刚的希腊词汇像兑换货币一样,在斯拉夫、日尔曼和拉丁语系里往来穿梭,蜕声变形,末了,英语世界的钻石终于固定为“Diamond”。

“楚人沐猴而冠”,这是中国古代“糟改人”的脏话,六个字,高傲而刻毒,把春秋战国黄河流域以南的穷哥们儿都给骂了。其实,中世纪的欧洲也并不很出息,17世纪,葡萄牙的航海家兼江洋大盗们曾天真地以为,钻石会自然分娩,甚至可以像种庄稼那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不过三两年就能拎着口袋见收成了。嚷了一阵子,不灵验,他们只好登上远洋货船,向着亚历山大当年淘金的印度海域驶去……

钻石没长腿脚,人心却生出了野心勃勃的翅膀。

淘金的疯子们争先恐后地奔向东方,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却在背后摇头叹息,他不明白:“水是人类活命的源泉,偏偏价格那么低廉;钻石一无所用,却成了天价之宝。人类实在是太奢侈了。”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恰好是17世纪后期,钻石穷奢极欲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石头记

1907年秋天,伦敦。

明媚的阳光照耀着英伦三岛,泰晤士河平阔、清澈,倒映着富丽堂皇的白金汉宫。此时,宫廷内外,喜气洋洋——这天,老国王过生日,爱德华七世整整66岁。盛装的王公贵族们纷纷驾着华丽的马车,呼啸而来,他们要赶时间,争先恐后地向国王陛下朝贺“千秋之喜”。当然要狠狠地破费一把了,给皇帝凑份子嘛。在堆积如山的贺礼中,老爱德华相中了南非进献的“库里南(Cullinan)钻石”。严格说来,这是一块巨大的钻石毛坯,重量超过了中国的一市斤,足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3106克拉的巨大钻石立刻使白金汉宫淹没在此起彼伏的惊呼声中。花费了15万英镑啊!南非政府的马屁的确拍到了地方。从好望角到英吉利海峡,路途遥远,海盗出没,为了掩人耳目,他们采取了暗渡陈仓的办法:一包没有落款的邮件悄悄地北上,就在国王寿辰前几天,白金汉宫收到了乔装改扮的“库里南”。

“库里南”随即被秘密地运往阿姆斯特丹,那里汇集着欧洲一流的钻石切割匠,约瑟夫.阿斯特幸运地接了这个大活儿,这位杰出的切割师四肢颤抖,根本不敢下刀,他迅速召集了几位出色的同行,围着“库里南”相面,六个月之后——也就是1908年2月10日,总算如期开工了,约瑟夫试图用钢钎劈开坯面,不料,重重地砸下去,钻石纹丝未动,钢钎却折为两段。约瑟夫抹了一把冷汗,换家伙儿,接着干!还好,按照原计划终于把“库里南”劈开了。心力憔悴的约瑟夫一头扎在地上,昏了过去。专家小组连一星一点的钻石渣子都不敢糟践,三位资深工匠,每天工作14个小时,苦苦地打磨了8个月,“库里南”终于被分割为9颗大钻,96粒小光钻。其中,“非洲之星”足有鸡蛋大小,它也是迄今钻石王国当之无愧的“巨无霸”,“裸钻”重量高达530.2克拉,据说,全世界超过500克拉的钻石只有20颗。

西方认为,钻石的塑造者应该是思想家,而绝非那些耍手艺、玩技术的江湖人能做得来的。钻石美的释放全凭切割师的头脑,他的经验与直觉裁定了每颗钻石的身价与命运。切得太深,光线会从腰部流泻;割得太浅,又会从头顶散光。只有工匠的智慧与钻石的棱角彼此碰撞,才能激发出灵感的火花,将钻石均匀而璀璨的光辉焕发出来。

1919年,波兰人塔克瓦斯基从物理学角度研究出具有58个细小刻面的钻石才最理想。光线穿透,会一丝不漏地反射出来,并携带着云霞一样的色彩。可惜,远水不解近渴,波兰人救不了“库里南”,“非洲之星”被小心翼翼地切割成梨形、共74个折射面,它的光芒立刻喷射出来。五彩缤纷、光艳照人的巨大钻石随即镶嵌在了爱德华七世黄金权杖的头顶心。

“非洲之星”的胞弟“库里南二号”,呈方形,64个折射面,重达317.4克拉,则被端端正正地缀在王冠帽檐的正中央。这些巨大的钻石已经成为大英帝国鼎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财富总是和权力勾肩搭背,钻石正是这两种东西的结晶体。尤其是各国皇室,他们俯有四海,至高无上,根本就不在乎钱,买得起,也养得起。普通百姓,耍得起这个大牌吗?据说,名为“南非之星”的大钻石起初就落在了一名小羊倌儿的手里,可是,得到了又怎么样呢?不当吃,也不当穿。他只想送给餐馆的老板换一顿饱饭;不料,四处碰壁,全给人家骂出门来了。最后,只好找到大珠宝商修克,幸而那位先生识货,他倾家荡产也要羊倌儿的石头。这回,放羊娃发了,他最终得了一辆敞篷车、10头牛和500只肥胖的山羊。1870年,修克一倒手就挣了11200英镑——修克糊弄非洲小孩儿,真够黑的。他俩愿打愿挨,也算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吧。

民间养不起大钻石,富商巨贾、王公贵族也同样力不从心。毕竟,富贵不生根,有走运的时候,就有倒霉的时候。臭名昭著的“希望钻石”号称“厄运之星”,只要沾上它的边儿,绝对没有好下场。

“希望钻石”产自印度南部,1642年,法国探险家塔维密尔在淘金时得到了它,那颗大钻深蓝透明,放射出一种破胆夺气、令人惴惴不安的幽光,尽管45.52克拉完全可以卖个天价,可惜,这块凶恶的石头走到哪里,哪里就家破人亡。挨个儿数吧:塔维密尔,混到了80岁还是个穷光蛋,路易十四的赏赐,没有多久便给儿女们挥霍一空,风烛残年的塔维密尔不得不返回印度,最后被当地的野狗活活咬死。路易十四更倒霉,刚戴了一次“希望”钻石,就染上天花,死了……三百年,大钻石被倒来倒去,沾上就掉一层皮,直到上世纪60年代,珠宝商温斯顿把它赠给了华盛顿的“史密斯研究所”,“希望”的诅咒消失了,它从珠宝圈里跳出来,乖乖地做了一枚科研标本。

一颗倾国倾城的小石头,造就了苦海无边,万千杀戮,恐怕一部电影两架书都说不明白。曹雪芹的《石头记》只讲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那点儿家务事,而钻石这部“石头记”则要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了。《道德经》里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看来,这条古训放在哪里都很适用。世人竞相追逐的东西,多少总带有几分凶险。钻石被权力、财富和欲望紧紧地捆绑起来,为它而死,何苦呢?生命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你是我的宝贝

香港是采购珠宝的风水宝地,尤其是镶钻饰品,时尚、典雅、便宜,这座小小的岛屿几乎成了欧洲钻饰设在亚洲的大橱窗。每年“圣诞”前后,香港的各大商店便兴奋起来,珠宝街,花枝招展、溢彩流光,女人们都是奔着新潮首饰来的。倒不是因为梦露唱红了一首“女人爱钻石”的电影插曲,女人,特别是年轻女人总要时装、皮具、香水和珠宝来点缀。夏奈尔(Coco Chanel)公开站出来替她们说话:“感觉自己被奢侈品包围的女人,自然会光彩照人。”

光彩照人,好一个倾国倾城的词汇。获取这种荣耀的代价总是钞票铺路,香港珠宝商在欢快的圣诞音乐中,笑眯眯地注视着那些被珍珠翡翠、钻石白金所俘虏的女人们。甚至有人会为一克拉钻石而贱卖青春,莫泊桑在《项链》里写了个傻女人——玛尔蒂德,她虚荣到为钻石而活,居然为一挂假项链苦熬了半辈子。香港的女主顾可不像玛蒂尔德,拿玻璃当钻石的笑话简直成了天方夜谭。她们见多识广,又相当挑剔,站在柜台前总要很内行地问:“是南非货吗?”那口气,仿佛只有南非才出产钻石。

其实,南非的威风都是“库里南”打出来的,尤其是“非洲之星”这样首屈一指的巨钻。自从一百多年前,现代采矿业在南非落脚儿,全球已经发育起了六大采钻场,八成钻矿都沿着地球赤道:博茨瓦纳、南非、安哥拉、纳米比亚、澳大利亚与赞比亚,它们都拿钻石当支柱产业。

非洲,真是一片匪夷所思的大陆,谁也料想不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居然能出产世界上最纯净、最明澈的钻石。上帝从未赐予非洲做政治“暴发户”和经济“暴发户”的机会,但也不肯剥夺它的宝藏与富饶。1869年,83.50克拉的“南非之星”钻石矿坯出土,南非政府欣喜若狂,一位大臣嗓音颤抖着说:“各位,这颗钻石将是未来南非的基础啊!” “南非之星”一夜之间照亮了形形色色的“淘金路”,欧洲人、美洲人以及阿拉伯人成群结队地赶来“找便宜”,蜂拥而至的除了南腔北调的“憋宝团”,还有他们口袋里的金币和钞票——沉埋地下的钻石总算成全了这个国家,至今,“南非之星”还陈列在国会大厦里,供人瞻仰、凭吊。

南非人在祈祷万能上帝的同时,还应感谢神奇的地球。《西游记》里的长寿标准是“与天地齐寿,与日月同辉”,钻石就有这种造化。如果说,今天所见到的星空,是几十亿年之前的影子,那么,现在所开采的钻矿,同样也是那个时代沉埋地下的星空。岩浆喷吐、岩浆冷却、岩浆里的碳元素在高温高压的撮合下脱胎换骨,它们变成了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金刚石。佛教崇尚“金刚不坏之身”,除了金刚石自己,没有另外一种东西可以破坏它。

当然,金刚石只能算钻石的同胞兄弟,钻石的质地更纯、成色更美,珠宝商非常熟悉钻石的生产周期,从黑咕隆咚的钻矿里出来,要批发商、切割商、加工商、珠宝商,逐一过手,这样,一颗钻石倒卖到巴黎或者香港,至少得两年。

“试玉应烧七日满,辨才须待五年期。”中国人就是这么慢性子,可惜,没几个愿做钻石切割匠或者加工师。从钻锯(或镭射光柱)开坯,到研磨钻石腰身,再切割冠部切面……切割匠塑造的是一种有光彩的生命,哪怕是脑子一乱、睫毛一眨,或者手指一颤,都可能葬送一颗钻石的青春。加工师的眼力更要毒辣,即使有美国宝石学院的“标准钻石”做样品也不行,钻石上市之前要过四道关,每一关都得靠眼力、凭经验。圈儿里人不是讲究“4C”吗?颜色(Color)、重量(Carat)、净度(Clarity)和切工(Cut),其实,在珠宝店里挑选钻饰,也是拿这四项指标说事儿。重量、净度、切割都不必解释,惟独钻石的颜色是评估钻石身价的头等要素。

钻石色系从无色到淡黄,香港业界细分到一百色,也就是常说的“百色级”。评判颜色,没有任何偷懒的办法,只能靠眼力,在白色钻石灯下,评估师屏息凝神地同“标准钻石”进行对比,稍有疏忽,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和这些价值连城的小石子儿打交道,谁也不敢做“马大哈”。

钻石颜色以无色最为上乘;白色,马马虎虎;淡黄色则为钻石的大忌。当然,并不是带色就贬值,比如红、蓝、绿、紫等,都是钻石家族中的珍品,世界名钻如“鸽血红”、“俄罗斯红”、“得累斯顿绿”、“希望之星蓝”……都拥有极其显赫的地位;而珠宝传奇的主角,似乎始终是“净水钻”:无色透亮,明净如水,最杰出的代表首推排名世界第七的“琼克尔钻石”,它像一滴凝固的清水,通体还闪耀着隐隐约约的淡蓝的光彩。1974年,香港珠宝商花400万美元才把它收入囊中。

中国传统戏有一出“程派名剧”《锁麟囊》,女主角出嫁时,娘家陪送了一只“锁麟囊”,那只口袋里装满了钻石猫眼、珍珠翡翠……这些美丽的石头远远超过了当时“硬通货”的价值。唱词里说,一颗石头就够普通人消费一辈子。比黄金白银还贵重,民间称为“宝”,而“宝石”的入门条件则是:一,稀少;二,漂亮;三,恒久。担得起宝石盛誉的只有五种,除钻石之外,还有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金绿猫眼儿。非要较真儿的话,钻石的硬度最大、折射率最强、色散水平也最高,堪称“宝中之宝”。

以爱的名义

空旷的哥特式大教堂里,回荡起庄严的《婚礼进行曲》,新娘拖着洁白、颀长的婚纱缓缓地走过红地毯,亲朋好友将见证一对新人如何在上帝面前,共同缔结“百年之约”。红光满面的神父为新人主婚,他笑吟吟地托起新娘的左手,高声唱道:“我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祝福你们……”神父边祷告边轻轻触动新娘灵巧的手指,依次数到食指、中指、无名指……据说,无名指连结着直接引入心房的脉搏,埃及人叫它“爱情之脉”。神父正好把一枚镶嵌了精美钻石的戒指戴在了新娘的无名指上。随后,玫瑰花瓣纷飞如雨,经久不息的掌声和管风琴乐队交织在一起……这就是现代基督徒的婚礼。人们围绕着美丽的新娘、英俊的新郎,甚至还注意到了新娘手上那颗硕大的钻石戒指。殊不知,钻石嵌在普通人指头上竟然很费周折。

中世纪欧洲,钻石只能戴在圣母玛利亚的画像上。15世纪,法国国王查理十七有个泼辣的情妇艾丽斯.苏慧,她无意中弄到一颗钻石,尽管律法条条,禁止百姓佩戴,苏慧还是忍不住和光彩夺目的钻石一起出现在聚会大厅里。人们惊讶地发现,国王的情妇并未因此受到惩罚,于是,钻石半推半就地流入了民间。

1477年,奥地利大公马克西米连一世定亲,女方是法国勃艮第的玛丽公主。据说公主美丽而高傲,一般的皇室贵族她根本瞧不上眼。大公身边有高人支招儿:给公主送钻石吧,肯定能赢得她的芳心。果然奏效,面对星星似的大钻石,公主妩媚地笑了。她在允婚的信件中写道:“定亲之日,我要佩戴镶嵌钻石的指环。”就这样,诞生了世界第一枚钻石戒指。几百年过去了,钻石的光彩没有跟随史册一起变黄,反而更加熠熠生辉。

美国的奢华暴露在电影银幕上,电影的颠峰时刻就是著名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好莱坞的红地毯、闪光灯以及大腕云集的星光大道吸引着全世界的影坛精英,每次奥斯卡颁奖典礼都会无一例外地变成“名模T形台”、美女名车展、时装发布会和珠宝展示会。没有钻石的女嘉宾是不可思议的。2004年,在第五十七届康城电影展上,见过大世面的巴黎人曾对巩俐价值1000万港元的“萧邦”金饰钻石和张曼玉随身携带的葫芦形钻石链坠唏嘘不已。

珠光宝气已经成为演艺界盛典的底色,它既是当红女星们的个人展示会,又是站她们背后的男人投入感情与比拼财富的角斗场。1970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著名女影星伊丽莎白.泰勒独领风骚,她佩戴着69克拉的钻饰出现在领奖台上。第二天,这位“钻石美女”随即垄断了全美报纸的头版头条,无限风光背后,几成归于演技,几成应该分给钻石呢?泰勒身后埋单的是美国大亨理查.波顿,为了献殷勤,他先后两次送出价值110万美元的钻饰。不幸的是,伊丽莎白水性杨花,据说曾离过8次婚,她和理查也只凑和了9年,随后,好说好散,分道扬镳。还好,定情信物没有拐走,两颗大钻一倒手,理查居然又赚回了280万美元。也算是情场失意,商场得意吧。

有情人都期盼钻石锁定的婚姻百年恒久,看来,美丽的石头并未保佑泰勒与理查的富贵婚姻——这多少让那些时尚男女们有点儿扫兴。

“翻版”好莱坞

更扫兴的是安特卫普。

安特卫普紧贴着烟波浩淼的北海,由高速公路向南,不到半小时就能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虽说安特卫普城区不大,仅有45万人,和巴黎那种国际性大都市相比不过是弹丸之地,然而在世界珠宝行里,能与安特卫普的钻石生意平起平坐的,也只有特拉维夫和纽约。早在文艺复兴时期,比利时人就靠买卖钻石混饭吃了。全球十之七八的钻石在这里买进卖出,每年,至少有2500万克拉昂贵的原石从中心街区稀里哗啦地流过……

能把生意做到今天这个份儿上,比利时人下过血本。比如,包括钻石原石、珠宝制品在内的进出口商品,一律免税。这点很像香港。再有,就是保护措施严密,安特卫普钻石中心,几乎就是钢铁铸造起来的建筑,当地人拍着胸脯吹嘘,“那儿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话音还未落地,2003年2月16日的特大盗窃案就发生了,钻石中心地下室的160个保险箱,竟有123个失窃,被盗钻石价值一亿欧元。震惊世界的不但是这个庞大的天文数字,还有罪犯究竟用了怎样的手段瞒天过海、不着痕迹。

钻石中心享受着保护国王似的待遇,1500家经销商以及三万多名雇员,都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进门要出示“电子入门卡”,而且是人手一张,不能转让,同时,还要经过X光金属探测器的测试,杜绝不明物品出入;大楼走廊里,每300米安排两名警察把守,四壁、拐角安插着上百枚摄像监控器;另外,还有红外线报警系统,全天候监视着大楼里的风吹草动。中心共两层地下室,经销商与加工商的钻石就寄存在地下室的保险箱里。箱体采用一砖厚的特质钢板,重型机枪和烈性炸弹都无可奈何……然而,就是这座铜帮铁底的钻石中心,居然被连夜洗劫,不但联邦警察没有丝毫觉察,摄像监控与红外线报警系统都成了“睁眼瞎”。案发现场,黄金、钻石、纸钞和有价证券散落了一地,每个保险箱都查不到被撬的痕迹。

整个安特卫普都蔫了。这么重大的案子,如果不给商家一个说法,恐怕几百年的基业就彻底断送了。警方闻风而动,立刻对安特卫普及周边地区展开了地毯式搜查。上帝保佑,比利时人没有输到底,案发一周之后,在临近高速公路的树林里,意外捡到了一个包裹,内有钻石中心丢失的监控录相、地下金库的钥匙和几件作案工具。正当警方布置顺藤摸瓜的时候,案犯居然鬼使神差地返回钻石中心,他自以为手法严密、滴水不漏,回来看看也露不了马脚。结果,风声还未探到,就被守候在那里的联邦警察逮了个正着……

主犯雷奥纳尔迪,50多岁,是个有前科的意大利大盗。其实,他早就开始打钻石中心的主意了,2000年底,先以某公司的名义租到中心内部的一间办公室,随后,鬼鬼祟祟地研究大楼的暗道机关。为了破坏摄像监控系统,雷奥纳尔迪偷偷引出一根线路,并顺利地介入监控系统。作案当天正好是星期日,武装警卫较为松懈,他利用事先录制的“和平影像”迷惑控制中心,然后,捏着早已复制好的钥匙轻而易举地打开了地下金库的大门……雷奥纳尔迪不但偷走了价值上亿欧元的钻石,还席卷了证明这些钻石产地、等级以及正当来源的所有文件,这样,他的赃物就可以在全世界一路绿灯、招摇过市了。这些离奇的案情似乎只应出没在好莱坞的美国大片里,没想到,《瞒天过海》、《偷天换日》之类的故事,居然会在深夜的安特卫普来一次大翻版。

罪犯自投罗网,那批钻石却成了无头案,比利时人仍然觉得很没面子,谁叫他们干着风口浪尖上的生意呢。钻石一闪,全世界的眼睛都跟着亮,权力、财富、爱情、欲望死死地纠缠着钻石,也死死地纠缠着人心。这颗显赫的小石头儿颠沛流离、满面风尘,从印度的丛林到南非的雨夜,从黑色的掌心到剽悍的海盗船……它的归宿始终被人类垄断着,世世代代的淘金者对它觊觎着、追随着,又想、又怕,又爱、又恨……真是欲罢不能,身不由己。

据说,钻石可以吞吐万物,就连光线穿透都要减慢速度,不知人类的眼光、思想、智慧和行为,是否也这样。


精彩短评:

  • 作者:八块背阔肌 发布时间:2019-10-05 16:26:43

    太久前看过的...

  • 作者:桔子 发布时间:2015-07-21 16:14:38

    极品格调怎么能没有吃呢

  • 作者:耶斯特洛夫斯基 发布时间:2012-02-29 04:11:52

    装X必读

  • 作者:Kiwi 发布时间:2011-01-20 19:04:04

    名牌入门读物

  • 作者:希夷子 发布时间:2013-07-03 23:02:27

    朱永嘉在后记中表示了对如今史学界兴盛考据而忽略史论的风气有所不满。谈及他在史学方面的见解,还是多着眼于治史的经世致用之处。且不说有乾嘉学派范例在先,盛世多有文字狱,饱食终日谈考据,这一点大概不是现在所谓大家小家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单说朱永嘉自己以一篇史论扳倒顺天府衙门,这种将经世致用推到极致的做法又有多少可取之处。况且他所谈史论也不过是政治史,更狭义来说是王权政治下的权力史。

  • 作者:扶桑 发布时间:2011-11-16 15:53:37

    你可以买不起,但你不可以不知道。


深度书评:

  • 读后感

    作者:kyle 发布时间:2023-08-11 15:03:50

    读书的作用之一就是认识和了解不同时代下优秀的人。有可能这一生都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人,但能从书中获得积极的感受和思考。第一次知道沈南鹏先生是我了解作业帮其中一个大风投是红杉中国,而后了解到沈先生的创投经历给中国商业带去的深远影响力。最近在书柜里发现了这本书,虽然非沈先生的自述,但书中对其的描写也让我对时代背景、商业、创投人、个人品质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

    书中起初描写了沈先生的出生年代和求学经历,不难看出其良好的家庭教育让他一路从上海交大再到耶鲁。沈先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回归中国市场创办携程和如家,又转战投资行业成功地让京东商城、分众传媒、奇虎360、唯品会等成为中国具有时代意义的企业,这不禁让人感叹道:即使SARS席卷全球,但中国自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的30年里,涌现出那么多优秀的人和企业,中国积极地拥抱世界,那是多么伟大的时代!

    沈先生谈道中国商业环境的变化会更快,所以这让他意识到他们要更加快地分析数据并作出决策,于是团队的紧密协作和管理制度的有效制定才能让整个公司更有可能地生存下去。书中提到沈先生不论创办携程还是如家,对服务质量的监控和用户体验都倾尽全力做到最好。对六西格玛管理系统的认识也是从这本书中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它是如何建立品控体系做到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有保证。同时,对用户体验的认识也更加具体到售前的数据分析、有效的营销策略、坚定的销售交易达成、售后的客服支持、用户的有效反馈再作用于下一轮的数据分析到营销策略。用户体验是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环节之间的紧密协作体现在不同团队之间的有效配合,没有“一言堂”,只有彼此尊重和协作。沈先生谈道这背后的底层逻辑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这让我不禁回想到作业帮创始人兼CEO侯建斌老师在G轮融资时期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在宣导和落实作业帮当时升级版的“愿景、使命、价值观”,现在能理解这背后的意义更在于加强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带来的整体用户体验的提升。

    这本书在另一方面让我觉得“创投人”是商业社会里的另一种人,他们不是纯商人,也不是纯企业家,他们是一群充满激情、寻求挑战,但又清醒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的人。沈先生创办携程的时候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数学和财务分析,所以并没有执意做CEO,而是做了CFO,站在财务的角度深入业务。当沈先生带着携程和如家成功上市纳斯达克时,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更适合去寻求新的挑战后的创业,于是他转战资本市场成为红杉资本的中国合伙人。他提出“返木桶原理”意味着他更建议大家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这也不禁让我回想起来作业帮创始人侯建斌老师更多专注于作业帮APP拍照搜题的质量,而后再进行下一步的作业帮直播课的质量,再进行下一步的作业帮口算的质量。我印象非常深刻,侯建斌老师非常骄傲地告诉我们:作业帮拍照搜题1秒出答案的速度成为行业第一!他也更倾向于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极致。

    书中最后一章是有影响力的人对沈先生的评价,大家都看到了他充满激情、工作拼命以及责任感的优秀品质,也有一位提到沈先生的缺点是性子急,要做的事情一刻也不能等。然而,最有趣的一点是沈先生和作家余华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作家余华对投资也是有深刻认识的,他说投资和写作一样,都是在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进行创作,一个公司有可能就是一部短篇小说,但因为投资人的加入,就有可能变成一部长篇小说,且流芳百世。沈先生和余华先生的友情让我对人脉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人与人之间是基于思想的交流而发展人际网络,所处的外在环境包括行业、家庭、学校等都是形成思想的一种现实外化,当发现人脉很差的时候,首先得想一想是不是自己的思想太过于表面了。

    沈先生、俞敏洪老师、还有很多优秀的人都是从学生时代就读了好多书,并且把读书作为终身习惯,还是那句古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 昨天晚上突然就想到了劳里和乔

    作者:木已成粥 发布时间:2010-07-19 10:14:47

    这本书已经看过很久了,只是昨天晚上又突然想起来了而已。看的版本就是封面上给的这个版本。

    知道小妇人,是因为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看到了那个根据原著改编的日本动画片,我对温馨的剧情完全没有抵抗力,尤其故事里琐琐碎碎的全是青春期女孩子的事情,于是马上就被吸引了。但是那时候看动画片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顶多也就看了几集吧,只不过因为喜欢,所以一直记着,虽然那时候连名字都不知道。后来有一次跟爸爸出差,在一家书店碰巧看到《小妇人》的小说,掠了几眼就发现居然是那个动画片的原著,于是欣喜若狂买下,才算是把动画片的故事补齐了。但是,当时我买的那个小说,是被改编完“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版本,只有前半部,没有后半部,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心心念念地想看后半部,一直到高中,才把完整原版买到手。然后发现,我从来没有这么后悔把整本书都读完了。

    怪不得“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版本里没有后半部。怪不得动画片里也不会有后半部。因为青春灿烂的前半部只是少年读物,而后半部,才开始是小说。后半部开始没多久,贝丝就病死了。我之前对这本书的定位错误,所以一直很乐观的等待着贝丝好起来。但是她竟然真的死了,梦一样的前半部被一下子拖进了黑暗的现实中,我从那时候开始,才摒弃了散漫的态度,开始怀着对未知未来的殷切渴望和微微颤栗的恐惧,认真的对待这本书。于是我看到时光流逝,梅格嫁给布鲁克,乔和劳里的争吵,劳里娶了艾美,乔爱上了巴尔教授,最后的结局也堪称幸福的,但是总觉得缺了一块。

    劳里和乔。

    当时跟同学讨论的时候,忘记是哪个亲爱的姑娘,很悲愤地说,乔为什么不和劳里在一起呢?劳里怎么能娶爱美呢?这个转折也太巨大而且太突然了,一点预兆都没有,甚至也没有什么铺垫,甚至都没怎么详细的描写,仿佛忽然之间,劳里和爱美就情投意合了,乔摇身一变,就从劳里青梅竹马无话不谈情投意合的好朋友,变成了成熟体贴却疏离的小姨子,一个外人。

    那个时候,我还多么小。我也很诧异甚至很讨厌这个结果,好像在第一次看完小妇人之后,有段时间我看这本书只看前半部。但是我也试图尽我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它。乔是这段关系的当事人,如果乔说他们不合适,那么他们大概就真的不合适;乔觉得这样最好,那我一个旁观者就接受乔的想法好了。何况巴尔教授也很好,另一种温情的,像爸爸一样温和包容的,幽默又有安全感的好。他跟乔,确实更相配一些。尤其是我后来又在百无聊赖之际买了《小妇人》的续集《小男人》,讲的是乔和巴尔教授结婚N年之后,开了一个类似于小学校之类的地方,把一群调皮捣蛋的男孩培养成有教养的小绅士这样的故事。那样随性自在的田园式的温馨生活,直接就是乔的梦想成真。我那时候是真的承认,乔更适合这样的生活,嫁给巴尔教授这样的人,养一群这样的男孩子,不用扮做爱美一样的贵妇人,当时不跟劳里在一起的决定真的是做对了。在《小男人》里,劳里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他仿佛真变成了这个家庭忠实可靠且尊贵多金的朋友,有需要的时候就会适时出现,没必要的时候连影子都看不见。我甚至都已经忘记了,在很久之前,乔和劳里才是《小妇人》当之无愧的男女主角,总是那么理所当然地在一起,理所当然地喜爱对方,互相支持,互相依靠。我忘记在《小妇人》里,当那些小男孩小女孩们玩游戏问劳里最喜欢的人是谁的时候,他脱口而出的那句话:“当然是乔”。

    我只知道,乔过的生活,就是她一直想要的那种,忘记了乔和劳里的历史。直到作者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从始至终,特迪才是乔内心最亲近的,最喜爱的那个男孩。没了。加上前后文,这句话也只不过是将《小妇人》的历史又重提了一下而已,算是给大家提个醒,也可以看做作者在这里给自己之前的作品做了个隐形小广告。后来也更没再提这件事情。我也没再想起过这句话。可是昨天晚上,忽然就想到了。

    特迪是乔给劳里的昵称,全世界只有她把劳里叫做特迪,她甚至给自己的儿子起名也叫特迪。乔的这个学校,男孩子一大堆,她哪个都喜欢;但是她最喜爱的,是当她还不是慈祥的巴尔妈妈的时候,当她是骄傲野蛮健康矫健的乔的时候,属于她的特迪男孩。

    然后我就想,乔现在当然很幸福,但是她内心有没有后悔过?有没有曾经偷偷幻想,如果当时坚持一点点,不清醒一点点,有没有微小的可能,现在她能和她的特迪男孩相亲相爱地happily ever after?

    当然如果乔和劳里真的在一起,更大的可能是,甜蜜了,然后争吵了,然后崩了,然后劳里一气之下跑了,然后限于当时的条件俩人很可能七八年没有往来, 各自去寻找各自的幸福去了,然后N久之后劳里拖家带口地回来他们握手言和大家还是好朋友,最后的结果还是会回到现在这个轨道。或者有可能,比现在更加差,就算做朋友, 也不能完全心无芥蒂。关键问题是,这个尝试的风险,有没有勇气去take.

    我看《小妇人》的时候,年纪还很小。看《小男人》的时候,年纪大了但是其实思想还没有年龄大。我自以为很成熟,我认为该做对的事情,要做从一辈子来看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而不是只在一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我认为爱情只是三分钟热度,找个合适的安稳的能欣赏自己能让自己实现梦想的巴尔教授,比因为冲动而让自己委屈假装一辈子的劳里,来得划算多了。所以乔当初的做法真的是正确无比。我现在还是这样觉得,但是又有微妙的不同。那时候这样想,是因为经历得太少,从别人那里书里电影里得到的经验,知道要做正确的事情。但是对这样做有多难却并没有实在的感受。而现在却慢慢开始有一点了解那样艰难的选择下到底有多少无奈。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做什么。同样,如果世界上的事情,只需要选择“正确”的来做这么简单,那么还要感情干什么呢?

    劳里和爱美订婚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乔“表现得很平静”,她的内心到底有没有惊涛骇浪地挣扎,没有细节描写。或者,号称这本书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改编的,女主人公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书中的乔这么成熟这么看得开,但作者自己是不是真的像乔这么平静,却不得而知。乔是她心目中一个完美的形象,她给了她最美好的感情,最适合她的婚姻,最幸福的生活,并且内心一直勇敢坚定;也许就是因为作者自己在做关键选择的时候经历过太多辗转反侧,也许出过一些错误,但她希望她幻想中的自己,乔,能够过得更好。

    并且,从劳里和乔分手之后,劳里就从主角的席位退出了,寥寥几笔只剩下了旁观角度的描写。劳里跟爱美究竟过得幸福不幸福?小说里没有提起过。大略也是幸福的,跟谁过不是过呢,跟谁过能找不到一点幸福的细节呢,毕竟都是好人,而且有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但是始终觉得劳里是更爱乔的,能在她身边的时候就总是在她身边,她MOVE ON了就跟在她身后做她的后盾。爱美会变得很重要很重要,他也许会很爱她,但是乔是无可替代的。乔太聪明了。我不要你最爱我,但是我希望你在想到我的时候,会觉得我独一无二。

    我当然是支持乔的,她的选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最好的,后来的故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在“perfect choice”的下面,太多的东西被埋藏掉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8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7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赚了(386+)
  • azw3(583+)
  • 好评多(73+)
  • 内容齐全(97+)
  • 无缺页(195+)
  • 五星好评(200+)
  • 下载快(539+)
  • 无颠倒(405+)
  • 少量广告(103+)
  • 中评(599+)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 2024-12-14 07:08:26 )

    好6666666

  • 网友 薛***玉: ( 2025-01-09 18:23:17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利***巧: ( 2024-12-18 18:39:02 )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通***蕊: ( 2024-12-11 19:19:47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石***致: ( 2024-12-25 18:35:15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戈***玉: ( 2024-12-18 20:21:10 )

    特别棒

  • 网友 孙***夏: ( 2024-12-26 00:04:51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芮***枫: ( 2024-12-29 13:47:58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冯***卉: ( 2025-01-03 21:31:34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权***颜: ( 2025-01-06 06:41:42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宓***莉: ( 2024-12-17 02:13:50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詹***萍: ( 2025-01-07 10:57:42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石***烟: ( 2025-01-08 12:18:25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