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 2013最新版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 行测 教材+历年真题全套3本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公 2013最新版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 行测 教材+历年真题全套3本精美图片
》中公 2013最新版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 行测 教材+历年真题全套3本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公 2013最新版甘肃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 行测 教材+历年真题全套3本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50773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1
  • 页数:320
  • 价格:4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6:55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3甘肃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最新版)》包括甘肃申论考情分析、基础能力训练、高效作答流程、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提出对策题、文章论述题、甘肃时事、申论标准表述、全真模拟等内容。


书籍目录:

前言(1)

第一章甘肃申论大纲解读—了解命题意图

第一节甘肃考试大纲解读(2)

一、2012年招考大纲(2)

二、考试大纲深度解读(3)

(一)申论的地位不可小觑(3)

(二)申论测查的五大能力(3)

(三)依据材料乃作答要旨(3)

(四)认真审题乃作答前提(3)

(五)站在政府角度答问题(4)

第二节四大要素直击命题意图(5)

一、理论政策(5)

二、热点知识(7)

三、思想表达(7)

四、材料处理(8)

第二章甘肃申论真题解析—把握考试趋势

第一节甘肃申论主题(10)

一、2008~2012年申论主题(10)

(一)申论主题类型(10)

(二)申论主题分析(10)

二、申论主题特点(10)

(一)小现象,大视角(10)

(二)不重复,可发散(11)

(三)避敏感,随主流(11)

第二节甘肃申论材料(12)

一、材料的来源(12)

二、材料的类型(12)

三、材料的逻辑(14)

(一)关联型结构(14)

(二)常规型结构(15)

(三)争议型结构(16)

四、材料的特点(17)

(一)国内材料和国外材料相衔接(17)

(二)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相融合(18)

第三节甘肃申论作答要求(19)

一、申论基本题型(19)

(一)归纳概括题(19)

(二)综合分析题(19)

(三)提出对策题(19)

(四)应用文写作题(20)

(五)文章论述题(20)

二、申论试题发展趋势(20)

(一)甘肃申论历年试题(20)

(二)甘肃申论试题最新趋势(22)

第三章申论核心思维—掌握作答方向

第一节一个中心(24)

问什么答什么(24)

(一)简单问题复杂化(24)

(二)忽略关键信息(24)

第二节三大原则(26)

一、依据材料(26)

(一)从材料中直接得到答案(26)

(二)从材料中分析提炼出答案(26)

二、结合经验(28)

三、符合主流(29)

第三节七个标准(30)

一、要点(30)

(一)要点的个数(30)

(二)要点的要求(30)

二、结构(30)

三、框架(30)

四、分档(31)

五、语气(31)

六、字数(32)

七、文面(32)

第四章申论基础能力训练—提升大纲能力

第一节阅读理解能力(34)

一、考点分解(34)

二、能力训练(34)

第二节综合分析能力(41)

一、考点分解(41)

二、能力训练(42)

第三节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48)

一、考点分解(48)

二、能力训练(48)

第四节贯彻执行能力(57)

一、考点分解(57)

二、能力训练(58)

第五节文字表达能力(65)

一、考点分解(65)

二、能力训练(66)

第五章申论高效作答流程—牢记白金法则

第一节阅读题干审清题意(72)

一、审清作答任务(72)

(一)题目数量(72)

(二)内容要求(73)

(三)身份、格式限定(73)

二、审清作答范围(74)

(一)给定作答范围具体明确(74)

(二)给定作答范围笼统模糊(74)

三、审清作答条件(75)

第二节阅读材料提炼要点(76)

一、阅读流程(76)

(一)阅读目标(76)

(二)阅读步骤(77)

(三)阅读方法(77)

二、要点提炼(79)

(一)要点的标志性词汇(79)

(二)提炼要点的技巧(80)

第三节加工要点组织答案(83)

一、要点的初加工(83)

(一)合并要点(83)

(二)升华要点(85)

二、要点的深加工(86)

(一)结构的加工(86)

(二)框架的加工(91)

(三)语言的加工(91)

(四)字数的加工(92)

学习评估(93)

第六章归纳概括题

第一节题型概述(98)

一、题型分类(98)

(一)归纳概括主要内容(98)

(二)归纳概括主要问题(98)

(三)归纳概括部分内容(99)

二、作答基本要求(99)

(一)全面(99)

(二)准确(99)

(三)客观(100)

(四)简洁(100)

第二节归纳概括主要内容(101)

一、作答方法(101)

(一)何为主要内容(101)

(二)答案基本框架(102)

二、真题精解(103)

第三节归纳概括主要问题(108)

一、作答方法(108)

(一)主要问题与主要内容的区别(108)

(二)基本作答形式(108)

二、真题精解(109)

第四节归纳概括部分内容(113)

一、作答方法(113)

(一)一般作答方法(113)

(二)解释词句的作答方法(113)

二、真题精解(114)

学习评估(116)

第七章综合分析题

第一节题型概述(120)

一、题型分类(120)

(一)启示型分析题(120)

(二)阐释型分析题(121)

(三)评论型分析题(121)

(四)关系型分析题(121)

二、作答基本要求(122)

(一)条理清晰(122)

(二)观点明确(122)

(三)分析合理(123)

第二节启示型分析(125)

一、作答方法(125)

(一)借鉴经验,总结教训(125)

(二)答案基本框架(127)

二、真题精解(127)

第三节阐释型分析(130)

一、作答方法(130)

(一)阐释什么(130)

(二)阐释型分析与句子理解的区别(130)

(三)作答基本框架(131)

二、真题精解(131)

第四节评论型分析(134)

一、作答方法(134)

(一)评论什么(134)

(二)作答基本框架(134)

二、真题精解(135)

第五节关系型分析(138)

一、作答方法(138)

(一)常见的关系类型(138)

(二)作答基本框架(138)

二、真题精解(139)

学习评估(142)

第八章提出对策题

第一节题型概述(146)

一、题型分类(146)

(一)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146)

(二)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146)

二、作答基本要求(147)

(一)角色意识(147)

(二)有针对性(148)

(三)有可行性(149)

(四)可操作性(149)

第二节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151)

一、作答方法(151)

(一)提出对策的方法(151)

(二)对策的加工(153)

二、真题精解(156)

第三节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159)

一、作答方法(159)

(一)何种情况需概括问题(159)

(二)基本作答方法(159)

二、真题精解(160)

学习评估(162)

第九章应用文写作题

第一节题型概述(168)

一、题型分类(168)

(一)宣传通知类(168)

(二)工作方案类(168)

二、作答基本要求(169)

(一)内容要求(169)

(二)身份要求(170)

(三)格式要求(171)

第二节宣传通知类(173)

一、作答方法(173)

(一)宣传通知的框架(173)

(二)语言风格(173)

(三)宣传通知范例(174)

二、真题精解(175)

第三节工作方案类(178)

一、作答方法(178)

(一)工作方案的框架(178)

(二)工作方案范例(179)

二、真题精解(179)

学习评估(184)

第十章文章论述题

第一节题型概述(190)

一、题型分类(190)

(一)命题作文(190)

(二)自由命题作文(191)

二、作答基本要求(192)

(一)观点明确(192)

(二)联系实际(193)

(三)结构完整(194)

(四)内容充实(196)

(五)思想深刻(196)

(六)视野开阔(197)

(七)语言规范准确(198)

第二节文章结构(200)

一、分析问题型结构(200)

(一)结构形式(200)

(二)例文精解(200)

二、解决问题型结构(202)

(一)结构形式(202)

(二)例文精解(202)

三、驳论型结构(204)

(一)结构形式(204)

(二)例文精解(204)

四、论证A与B型结构(205)

(一)结构形式(205)

(二)例文精解(206)

五、评论型结构(207)

(一)结构形式(207)

(二)例文精解(207)

第三节立意和论证(209)

一、核心要求(209)

(一)立意的核心要求(209)

(二)论证的核心要求(210)

二、如何确定论点(212)

(一)主挖申论材料(212)

(二)辅挖作答要求(213)

(三)巧用常用角度(214)

三、如何论证论点(215)

(一)举例论证(216)

(二)对比论证(219)

(三)引用论证(219)

(四)比喻论证(220)

(五)反面论证(221)

第四节标题的写法(224)

一、核心要求(224)

(一)简明、精炼(224)

(二)体现材料主题(224)

(三)提出总论点(224)

(四)书写要规范(225)

二、拟题技巧(225)

(一)概括资料主题(225)

(二)化用熟语典故(226)

(三)引入新词热语(227)

(四)借用修辞手法(227)

(五)展现前后承接(227)

第五节开头的写法(228)

一、核心要求(228)

(一)有吸引力(228)

(二)快速切入主题(229)

二、开头方式(229)

(一)紧扣题目式(230)

(二)铺陈开来式(230)

(三)分析论述式(231)

(四)实例导入式(231)

(五)引经据典式(231)

(六)妙用修辞式(232)

第六节主体段落的写法(235)

一、核心要求(235)

(一)分说总论点(235)

(二)深谈分论点(236)

(三)论证有力(238)

(四)层次分明(240)

二、经典主体段落的写法(241)

(一)对策中心式(242)

(二)对策框架式(243)

(三)评论中心式(246)

(四)评论并举式(247)

第七节结尾的写法(249)

一、核心要求(249)

(一)完整简洁(249)

(二)言之有物(249)

二、结尾方式(250)

(一)照应总论点(250)

(二)总结分论点(250)

(三)展望号召式(251)

(四)借用名言式(251)

第八节范文点评(252)

学习评估(256)

第十一章甘肃时事

第一节2012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及专家解读(262)

一、2011年工作回顾(262)

二、2012年工作总体要求(262)

三、全力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262)

四、扎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266)

五、加快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67)

六、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69)

第二节甘肃重大热点事件(272)

一、甘肃省各部门各单位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旨在提高办事效率(272)

二、兰州廉政惩防体系建设深化风险防控覆盖23个市直部门(273)

三、甘肃:干部联村联户要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回”(273)

四、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会召开(274)

五、“甘肃模式”旱作农业独辟蹊径促进了粮食稳定增产(274)

六、甘肃省政府印发《意见》构建“两大基地”做大“红色旅游”(275)

七、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行动实现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275)

八、甘肃实施校车安全工程提供校车服务运营单位将享补贴(276)

九、国家环保部周生贤部长调研甘肃省环境保护工作(276)

十、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省市联动确保优良的空气质量(277)

第十二章申论热点及标准表述

热点阅读一网络问政(280)

热点阅读二干部选拔任用(282)

热点阅读三城市问题(284)

热点阅读四创新社会管理(286)

热点阅读五慈善事业发展(288)

热点阅读六中小企业发展(290)

热点阅读七居民收入与消费(293)

热点阅读八文化产业发展(295)

热点阅读九整治低俗文化(297)

第十三章申论考前综合演练

2013年甘肃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全真模拟试卷(300)

参考答案(305)

附录:十八大报告解读(307)

中公教育·2013甘肃省公务员招考辅导课程体系(318)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320)


作者介绍:

李永新,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核心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各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有着博大精深的研究,极具丰富的公务员考试实战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引领公考领域行业标准的深度辅导教材系列和辅导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辅导课程,帮助无数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是公考辅导领域行业标准的开创者和引领者。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中公版•2013甘肃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最新版)》包括甘肃申论考情分析、基础能力训练、高效作答流程、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提出对策题、文章论述题、甘肃时事、申论标准表述、全真模拟等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林谷 发布时间:2022-07-02 17:35:37

    消遣,小时候看这个学的成语。

  • 作者:Lukelulu 发布时间:2019-07-06 15:40:05

    幻影人的起源

  • 作者:盲审分子 发布时间:2024-01-10 11:17:11

    很讨厌“巅峰”两个字,是一种假定式的编者的傲气。但是装帧本身确实没话说。

  • 作者:waterR 发布时间:2018-01-21 19:57:14

    以历史为线对欧洲人对西藏的探索做了梳理

  • 作者:amb 发布时间:2021-09-15 22:44:20

    很多数据有年头且有国别差异,但理论是通的。有的章节翻翻过,有的仔细看了又看,当成字典参考书为好。家有前青春期少年,需要学习。

  • 作者:Clarity 发布时间:2012-07-08 12:19:38

    既有故事性也有记录性,很宝贵的资料


深度书评:

  • 毁了我父亲的第四件事

    作者:小二 发布时间:2010-04-23 06:42:13

    这是我很久以前写的一篇文章,在豆瓣卡佛小组里贴过。部分读者觉得卡佛这本书很难读懂,我想这篇文章或许有点帮助。

    Warning:这篇文章比这本小说集里任何一篇小说都要长。呵呵。

    毁了我父亲的第四件事(译后记)

    ——从一篇小说的两个版本谈卡佛小说的风格及其演变

          卡佛小说风格的形成及演化,可以概括为简约主义特色在他小说中的不断完善,和对故事情节处理、人物形象描写和心理活动把握等技巧的日臻成熟。这些风格大致包括:1)拒绝表达叙事者观点的阐述性文字,让叙事者和叙述的事件保持一定的距离;2)摒弃修饰性的词句,删除和故事关系不大的情节和场景,用尽量短的篇幅把事情说清楚;3)采用不可靠叙事手法和有目的地省略故事中某些重要情节和线索,使读者对叙事者的叙事产生怀疑,并对故事本身产生歧义;4)精心设计人物对话并着墨于人物在沟通和表达上存在的缺陷;5)通过开放式的结尾使小说的结局具有多种可能性,用模糊的口气暗示一种即将到来,但很可能是更加糟糕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比卡佛一篇小说的两个不同版本,来探讨一下卡佛小说风格的演变。

          《哑巴》(Dummy)是卡佛早期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被收录在他的第二部小说集《疯狂的季节和其他故事》(Furious Seasons and Other Stories)里。小说叙事者的父亲在锯木厂工作,他怂恿做清洁工的同事哑巴购买鲈鱼苗在屋后池塘里放养。自从养鱼后,哑巴的行为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把鱼看成比家庭和朋友之间友谊都重要的东西。后来一场洪水冲走了哑巴的鲈鱼。另外根据传言,哑巴的老婆一直在和墨西哥人鬼混。哑巴最后用一把榔头杀死了老婆,自己则跳进鱼塘自杀身亡。小说借助哑巴的故事来讲述一个突发事件对叙事者父亲和叙事者本人的影响。

          卡佛在出版第三部小说集《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时,将《哑巴》再次收录,并对其作了重大修改。其篇幅被削减了约百分之四十,小说的题目也被改成《毁了我父亲的第三件事》(The Third Thing That Killed My Father Off),以下简称《第三件事》,这个版本最终也被收录到卡佛的自选集《我打电话的地方》里。

          在《第三件事》里卡佛删除了《哑巴》中很多表达叙事者观点的段落和与故事进程关系不大的情节。不仅如此,他还故意删除了一些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东西,这种对重要情节的“空缺”和“省略”在卡佛全盛时期的小说里屡见不鲜。它使得小说有了一种不确定性。从这点来说,卡佛的作品有点像中国的山水画,注重给读者“留白” ,迫使读者介入到作品中来,通过自己的想象对未完成的部分进行加工。卡佛对这部小说的修改充分显示了他简约写作手法的奥妙之处。对比小说前后两个版本对认识卡佛写作风格及其演变过程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先对比一下小说两个不同版本的开头:

           我来告诉你们是什么毁了我父亲的。第三件事是哑巴,是哑巴的死这件事。第一件是珍珠港事件。第二件是搬到我祖父靠近威纳奇的农场。我父亲在这儿结束了他的余生,只不过这个可能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就已经结束了。

           我父亲把哑巴的死归罪到哑巴老婆身上。后来他又说是鱼的错。最后他怪他自己——因为是他给哑巴看了《田野和溪流》杂志背面的广告,那是一则向全美各地运送活黑鲈鱼的广告。

           自从弄到了鱼,哑巴的行为就变得古怪起来。鱼彻底改变了哑巴的性格。我爸是这么说的。

                                                                            ——《第三件事》

     

           在哑巴死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父亲变得神经紧张和脾气暴躁,我确信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他一生中好日子的结束,因为过了没多久他的身体开始变坏。先是哑巴,然后是珍珠港,再后来是搬到我爷爷靠近威纳奇的农场,我父亲在那儿守着十几棵苹果树和五头牛,度过了他的余生。

          对我来说,哑巴的死预示了我漫长童年的结束,把我推进了(不管准备好没有)成人的世界,在那里失败和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我父亲首先把这事怪到女人——哑巴的老婆——身上。后来他说,不对,是鱼。如果没有鱼的话,这件事肯定不会发生。我知道他感到自己有点责任,因为是父亲给哑巴看了《田野和溪流》上广告栏里“活黑鲈鱼送往美国任何一个地方”的广告(就我所知,那本杂志上现在还在登载那则广告)。一天下午上班的时候,父亲问哑巴为什么不去买些鲈鱼放在他屋后的池塘里养。父亲说哑巴舔了舔嘴唇,把广告研究了好一会,然后费力把上面的信息抄在一张糖纸的背面,再把糖纸塞进了他连体工裤前面的口袋里。只是到了后来,在他收到那些鱼以后,他的行为才变得古怪起来。我爸宣称是鱼改变了他的性格。

                                                                            ——《哑巴》

          与《哑巴》相比,《第三件事》开头的篇幅被削减了约一半。叙事者一开始就宣称毁了父亲的事情一共有三件。第一件是珍珠港事件,这是一件无须说明众所周知的事件。第三件是哑巴的死,也就是小说将要讲述的故事。第二件是搬到祖父的农场。至于第二件事为什么会对叙事者父亲的一生造成影响,卡佛在《第三件事》里自始至终都没有交代。而卡佛在《哑巴》里对其作了明确的交待——守着十几棵苹果树和五头牛度过余生显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在《第三件事》里卡佛删除了对第二件事的这段说明,使得读者对叙事者的假设(共有三件毁了他父亲的事情)产生怀疑,接下来的问题必然会是到底有几件事与我父亲的命运有关。这迫使读者去思考,然后间接地得出结论。这种由于内容上的缺省而对叙事者以及所说事情的怀疑,使小说具有了不确定性。卡佛在《论写作》里曾说过,“好的故事里需要一种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是靠实实在在的词创造出来的视觉效果。同时,那些没写出来的、暗示性的东西,那些隐藏在平滑(或微微有点起伏)的表层下面的东西,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卡佛将《哑巴》里表达叙事者观点的第二段彻底删除了。卡佛在全盛时期的小说里几乎不存在这类解释性的文字。这种不介入的叙事手法是卡佛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另外,卡佛还删除了《哑巴》开头第三段里一些可有可无的细节,使得小说变得更加简洁和紧凑。

          卡佛的一个写作老师曾对他说过,能用十五个词说清楚的事情就不要用五十个词。而他的编辑利西(Gordon Lish)则更进一步,他说如果能用五个词把事情说清楚,就不要用十五个词。这对卡佛简约文风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卡佛极简的风格在《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部小说集里达到了极致。对比《哑巴》和《第三件事》这两个版本,这种简约的例子随处可见。比如在《哑巴》里,卡佛用了五段文字描述我和我父亲开车去哑巴的池塘钓鱼时的兴奋心情。包括景色描写,父子间的对话和人物心情的描述。

          这是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我们把那辆1940年福特旅行车的车窗全摇了下来,凉爽的空气吹进车里。路边的电话线发出嗡嗡的声音,当我们跨过莫克西桥,向西转上斯莱特路时,一只公野鸡和两只母野鸡从我们前方的公路低低地飞过,扎进一块紫苜蓿地。

          “看那边!”父亲说,“今年秋天我们一定要来这里。哈兰德•温特斯在这附近买了块地,我不知道具体在哪儿,但他说季节一到就让我们过来打猎。”

          两边都是绿色起伏的紫苜蓿,不时能见到一栋小屋子,或带有畜棚的房子,围栏的后面有一些牲畜。再向西一点,有一片巨大的玉米地,后面沿河生长着白桦树。几片白云飘过天空。

          “太棒了,是不是,爸?我是说,我也说不清楚,但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很带劲,是吧?”

          父亲坐在位子上,交叉着腿,用脚尖点着地。他把手臂伸出窗外,让风吹着。“当然,每一件事。”过了一会,他说,“当然罗,非常带劲!活着真好!”

                                                                            ——《哑巴》

          到了《第三件事》,以上五段文字被缩减到了两小段:

          这是个天气晴朗的下午。我们把车窗全摇了下来,好让空气进来。我们跨过了莫克西桥,向西转上斯莱特路。两边田地里种着紫苜蓿,再远一点的地方是一片玉米地。

          爸爸把手伸出车窗。他让风把他的手向后推。看得出来他很兴奋。

                                                                            ——《第三件事》

          小说的这部分是在描述我和我父亲去哑巴的池塘钓鱼路上的心情,是为后面的事件(哑巴终于被我父亲说服,让我们去钓鱼。但看见我钓上鱼后,他突然改变主意,阻止我把鱼拉上岸,父亲从此和哑巴交恶)作铺垫。从这个角度来说,《哑巴》里这一段叙述就显得过于冗长。而在《第三件事》里,所有的对话都被删除了,整个叙述显得十分有节制,小说的节奏感也更强了。

          下面看一看卡佛在小说中是如何塑造三个主要人物(哑巴、我和我父亲)以及两个次要人物(哑巴的老婆和我母亲)的。先说说小说里的第一个主要人物——哑巴。哑巴受了我父亲的怂恿后开始在他家后面的池塘里养鱼。我父亲认为哑巴自从开始养鱼后,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小说里没有说明哑巴养鱼的目的和他对老婆的态度,但从他对鱼的过分保护以及两年来池塘里鱼不断增多这个事实来看,他养鱼的目的已超出了赚钱。他是通过对鱼的关爱来逃避现实社会对他的伤害。当自然也违背和伤害他后(洪水冲走了他的鱼),他失去了唯一能够控制和依恋的东西,所以采取了极端的报复和毁灭行动。

          卡佛小说中的人物大多不善言词,人物往往意识到自身命运的缺陷,但无法用确切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使得他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努力显得更加徒劳。而在这部小说里卡佛干脆安排了一个哑巴,彻底断绝了他与外界的沟通。哑巴与别人的沟通只能通过“坐在一个凳子上,看着我爸的肚子”和“摇摇头”以及“揪一揪自己的耳朵”等动作。这使得哑巴最终的命运更具悲剧色彩。无独有偶,卡佛在另一篇小说《小心》里安排了一个耳朵被耳垢堵住的人物,在他和妻子沟通的关键时刻,他却无法听清楚她在说些什么。

          下面说说小说里的第二个主要人物——我父亲。我父亲一直是哑巴的朋友,他没有加入到取笑哑巴的人群中去。表面上看,和哑巴相比我父亲在各方面都要胜出一头(工作性质、沟通能力,甚至包括长相)。他能说服哑巴去买鱼苗,说服哑巴让他去钓鱼。但他和哑巴一样,无法确切地表达自己面临的问题。他“不知道该怪谁和应该说些什么”。这种表述上的无能为力让我们看到人物注定的失败命运——一个无法表述自己遭遇的人是很难拯救自己的。卡佛注重刻画他小说中人物在沟通上的缺陷,这样的例子在卡佛小说里随处可见,比如在《真跑了这么多英里吗?》里,利奥在面对那个他认为可能睡了他老婆的男人时,只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星期一”(这个日子于利奥很重要,他决定从那天起从头再来,而那个男人根本就不明白这个)。最精彩的是小说《还有一件事》的结尾:

          他说,“我只想再说一件事。”

          但他想不起来是什么事了。

           那个被老婆赶出家门的男人还想再说点什么。虽然读者无法知道他是想继续说些狠话,还是想向老婆求情,但结果对这个男人肯定不太妙,因为他已失去了和她沟通的能力了。

           卡佛在一些地方的细微改动对塑造父亲这个人物也是处心积虑的。比如在《哑巴》里,父亲提到上涨的河水时,用的是一个中性的“它”,而在《第三件事》里却用了女性的“她”。这说明父亲在潜意识里已把女人归结为一种危险。

          在讲述小说对第三个主要人物——我——的处理前,先来看一看卡佛是如何处理小说中的两个次要角色——我母亲和哑巴的老婆。小说中对哑巴老婆的评论全部来自别人之口。比如:

          哑巴除了房子以外还有老婆。她是个比他年轻很多的女人,据说和墨西哥人在一起鬼混。父亲说那是从像罗易、韦特和斯雷德这样爱管闲事的人嘴里说出来的。

                                                                            ——《第三件事》

          爸爸接着说乔治•莱库克看见哑巴的老婆和一个大块头的墨西哥人坐在运动家俱乐部里。

                                                                            ——《第三件事》

         卡佛经常采用这种不可靠叙事者和不可靠叙事的手法,让读者对所说的事情以及说话者本人产生怀疑。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被以为是“事实”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就是事实。只是一些被当事人认为是“事实”的东西。所以说,细究下去,卡佛并没有明确给出哑巴老婆对哑巴不忠的事实。也就是说有可能这只是一些流言蜚语,而哑巴又没有能力来弄请这些。卡佛在他的另一篇小说《你在旧金山干了什么?》里采用了类似的手法。新搬来的住户的真实身份一直是个谜,而邮递员转述的小镇上众人的猜测则使得他们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

            卡佛还安排了叙事者和哑巴老婆的一次会面,那是一个少年对成年女性的观察。由于上面提到的流言,哑巴老婆对“我”和玩伴的一句很无辜的话(小伙子你们有车了,也许哪天我会搭搭你们的车子。)会让读者产生某种联想。卡佛的很多小说里都会设置这样的“圈套”,让不同的读者在同一段话里读出不同的结论。比如读者在读完《真跑了这么多英里吗?》后,对托妮外出卖车那晚在外面到底做了些什么,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答案。

          比较卡佛在两个版本里对另一个配角——我母亲——的描述,能够看出卡佛在细微之处的用心。卡佛对我母亲用笔很少,只在两个地方提到她。在《哑巴》和《第三件事》里第一次提到我母亲时分别是这样的:

          他绕到车子的另一边时我从驾驶侧上了车。母亲看着我们。一个白皙、严厉的女人,她金色的头发向后梳成一个髻,再用一个莱茵石的发夹夹住。父亲向她挥了挥手。

           我松掉手刹车,把车缓缓倒到路上。她看着我们,直到我换好了档,然后挥了挥手,仍然没有笑容。我挥了挥手,我父亲又挥了下手。他已经吃完了蛋糕,把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我们走了!”他说。

                                                                    ——《哑巴》

           我母亲站在门口看着。她是个白皙的女人,金色的头发向后梳成一个髻,再用一个莱茵石的发夹夹住。我想着在过去那些快乐的日子里,她有没有四处闲逛,她又到底做过些什么。

          我松掉手刹车。母亲看着我换好了档,然后,她仍然没有一丝笑容地回到了屋里。

                                                                            ——《第三件事》

           《哑巴》里用来描述我母亲的一个形容词“严厉” 在《第三件事》里被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我”当时脑子里的一个念头(我想着在过去那些快乐的日子里,她有没有四处闲逛,她又到底做过些什么。)卡佛通过叙事者的这段“想法”间接描述了他母亲的严厉。另外,《第三件事》里省略掉叙事者一家在告别时互相挥手的细节。比较两个版本可以发现,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新版本里显得更加紧张和不协调。在《哑巴》和《第三件事》中提到我母亲的另外一处也反映了叙事者父母之间关系的不融洽。当我父亲在餐桌上提到别人看见哑巴老婆和一个大块头墨西哥人在一起时,我母亲严厉地看了他一眼。我父亲终于爆发了,他说,“真他妈见鬼,比衣,儿子已经够大了!” 就像卡佛在《第三件事》里没有说出毁掉我父亲的第二件事到底是什么一样,卡佛并没有说明我父母之间的关系究竟对我父亲命运有什么影响。但从涉及我母亲的两处场景的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叙事者父母之间的不和谐和沟通上的困难。卡佛在讲述哑巴家庭生活失败的同时,暗示了我父亲在这方面有着相似的命运。而这可能正是毁了我父亲的第四件事情。

           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版本的结尾可以看出卡佛在处理“我”这个重要角色上的差别。《第三件事》和《哑巴》结尾的最后几小节分别是这样的:

           我看着爸爸。他脸上的表情极其古怪。

           “女人,”他说,“这就是娶错女人的下场,杰克。”

           但我不觉得爸爸真的相信他说的。我觉得他只是不知道该怪谁和应该说些什么。

           我觉得从那以后,父亲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差里变。就像哑巴一样,他不再是从前的他了。那只从水里抬起又落下去的胳膊,像是在挥别好时光和欢迎坏时光的到来。因为自从哑巴在那个深色的水塘里自杀后,除了坏时光,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

           难道这就是一个朋友死后应该发生的?把厄运留给他活着的朋友?

           但就像我说的,珍珠港事件和不得不搬到他父亲那里对他也没有什么好处。

                                                                            ——《第三件事》

           我看着父亲,他背过脸去,嘴唇在发抖。他板着脸。他突然之间老了很多,看上去像是受了惊吓。他转向我说道,“女人!这就是娶错女人的下场,杰克。”

          但他说这话时有点口吃,并且不安地移动着自己的脚,我不觉得他真的相信他自己说的。他只是在那个时候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不确信他到底相信什么,只知道他和我一样,被当时的情景吓蒙了。但我觉得打那以后他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了,他再也无法高兴地和自由自在地做任何一件事情。起码不像他从前那样了。就我而言,我知道自己不会忘记那条胳膊露出水面的景象。它像某种神秘恐怖的信号,似乎预示了今后若干年里一直跟随着我家的厄运。

          但那是个敏感的年龄段,从十二岁到二十岁。现在我大多了,已是我父亲那时候的年龄了,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一段时间,见过世面了,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我现在知道那条胳膊是什么了。简单地说,那是一条落水人的胳膊。我见过其他的了。

           “我们回家吧,”我父亲说。

                                                                            ——《哑巴》

           卡佛在《第三件事》里对《哑巴》的结尾作了简约。但《哑巴》结尾包含的信息——一个突发事件对我和我父亲内心的冲击、我对父亲权威的怀疑、现在的“我”试图解释这一突发事件对当时的“我”和我父亲命运的影响等——都被保留下来了。卡佛删除了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以及说明解释性的叙述,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使结尾更加简洁,而是为了不直接向读者交代这一突发事件对“我”的影响。也就是说卡佛将小说要表达的最关键的东西深藏起来了。

           卡佛在《哑巴》里用了很多的细节来描述哑巴投河自杀事件对我父亲的冲击。由于“他背过脸去,嘴唇在发抖。他板着脸。他突然之间老了很多,看上去像是受了惊吓,”而且他“说这话时有点口吃,并且不安地移动着自己的脚”,这让读者和“我”一起很容易地发现父亲内心的不安。在《第三件事》里,以上描述被浓缩成“他脸上的表情及其古怪”,而这大概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当时所能看到和理解的吧。

            从《第三件事》小说的题目以及开头的叙述看,这部小说似乎在讲诉哑巴的死对叙事者父亲的影响。但小说其实是要讲述一个突发事件对一个少年成长过程的影响。在《哑巴》里读者很容易就能领悟到这一点。因为小说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叙述透露了这个信息。特别是结尾倒数第二段的“阐述”。卡佛在《第三件事》中删除了这些阐述性的文字,只对事情经过作表面的描述。从而把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深藏起来。他让读者通过父亲在“我”眼中的变化——从一个绝对的权威(表现在让“我”来开车以及在钓鱼过程中对“我”的指导等),到“我”觉得“他只是不知道该怪谁和应该说些什么”,看到“我”对父亲的怀疑(少年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对父亲权威的怀疑)。通过那只手臂对“我”内心的震撼以及“我”对此作出的解释(通过拒绝和自我解释来化解内心的焦虑)来表现这个事件对“我”的影响,描述一个少年是怎样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命运以及突发事件如何加速一个少年的成熟过程的。《第三件事》的读者只有通过仔细的品味并参予到作品中,才能获得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由于没有阐述性文字的帮助,读者的理解力受到了一定的考验,但这同时也增加了阅读的乐趣。卡佛的这种简约写作手法与一些故弄玄虚、不着边际的时髦写作方法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小说自始至终都是写实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比传统的现实主义还要现实。故事像是被录音机和照相机记录下来的。他只是通过对这些记录下来的片段的取舍、强调和忽略来达到以上所说的效果。这种写作手法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一种变通,也是对传统阅读方法的一种挑战,而这正是卡佛小说的魅力所在。

           说到卡佛小说风格的演变,不得不提到利西对卡佛早期作品的影响。利西是卡佛小说集(《请你安静些,好吗?》和《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编辑,卡佛正是通过这两部小说集奠定了自己在美国小说界的地位。《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出版后,卡佛被评论家冠以 “简约主义”大师的称号。利西对这部小说集里的多篇小说作了大量的删减和修改。据卡佛学者斯图尔(William L. Stull)和卡罗尔(Maureen P. Carroll) 夫妇所做的研究表明,整部小说集的篇幅被删减了55%。其中几篇小说被删除的内容超过了70%。1998年马克斯(D. T. Max) 对保存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利西的手稿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卡佛记事》的长文,文中详细记述了利西对卡佛这部分作品所做的修改,这使得有些读者对卡佛作品的“正宗性”产生了怀疑。有人认为这部小说集应该署上卡佛和利西两人的名字。另一部分读者则指责利西“劫持”了卡佛的作品,因为利西自己也写小说,但他的小说并没有流传下来。卡佛的遗孀嘉拉佛(Tess Gallapher)最近出版了没有被利西编辑过的卡佛原稿。她说她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不想再去回答这些小说是谁写的这类的问题。这件事的当事人卡佛已经作古,利西现在也三缄其口。通过对比这部小说集的两个版本,我认为经利西的修改过的小说大多比原作更具风格(卡佛本人在给利西的信里多次肯定了利西对他作品的修改),如本文提到的《第三件事》,还有《还有一件事》、《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告诉女人们我们出去一趟》等等,但有些作品,如《洗澡》,则由于过分的删节,使得作品显得过于隐晦和突兀。我觉得关于经利西编辑过的作品是否还是卡佛原来的作品的争论没有必要,所有作家发表的作品或多或少受到编辑的影响。而且,我们是在欣赏一类文学作品,而卡佛这个名字只是这些作品的一个标记。卡佛在回答他人提出的疑问时引用庞德的一句话,表达了相同的意思:“最重要的是写出伟大的诗来,至于是谁写的其实并不重要。”

  • 不到位的感受《横渡大西洋》

    作者:全次郎的夏天 发布时间:2017-03-29 22:49:17

    这两周在思修课上看的书[捂脸]

    《横渡大西洋》写法怪异荒诞夸张,里面的矛盾,纠结,让我一度怀疑这作者是有强迫症。表示还不太习惯这种激烈的情感表达。但是贡布罗维奇敢于站出来批评自己的民族劣根性(波兰)无所畏惧的这种精神,真的是很佩服。还有一点就是关于同性恋这个隐晦话题的描写了,在那时,应该20世纪30年代,同性恋是新兴词汇,不被社会认可,是失范的。贡萨洛使尽力气对另一个小伙子的热烈追求,作为波兰作家的“我”当时的矛盾从最开始的排斥到认可,这也写出这个社会对同性恋的认可趋势。

    再补充这大胆的封面,黄色的屁股带上一顶帽子,老实说,现在都没看懂。出现屁股,大概是因为小说中以狗屁和狗喻人,狗是那些上层人物,狗屁就是那些上层人物的走狗。。至于为什么是黄色。。。。。。大概屁是黄色的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8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3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5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盗版少(427+)
  • 下载快(431+)
  • 傻瓜式服务(180+)
  • 书籍多(581+)
  • 体验好(592+)
  • 一般般(458+)
  • 已买(231+)
  • 内涵好书(628+)
  • 一星好评(680+)
  • azw3(655+)
  • 经典(85+)

下载评价

  • 网友 冯***丽: ( 2025-01-01 17:41:37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孙***夏: ( 2024-12-18 10:59:06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丁***菱: ( 2024-12-14 09:49:50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濮***彤: ( 2024-12-20 06:17:50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宫***凡: ( 2025-01-08 05:25:04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邱***洋: ( 2024-12-22 20:10:28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詹***萍: ( 2024-12-16 00:51:25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康***溪: ( 2024-12-23 13:11:13 )

    强烈推荐!!!

  • 网友 菱***兰: ( 2024-12-19 23:05:07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薛***玉: ( 2024-12-14 20:18:28 )

    就是我想要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