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万千心理 梁凌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万千心理 梁凌燕精美图片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万千心理 梁凌燕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万千心理 梁凌燕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1983100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09
  • 页数:315
  • 价格:25.4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6:11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在精神分析中找到自己》,作者大卫?沙夫在本书中,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呈现了他在与来访者心理治疗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共鸣,以及他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运用这些共鸣,从而形成了其对心理治疗独特的观点: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在帮助来访者重寻客体和重建自体的同时,自身也在经历着同样的过程,而来访者的成长恰恰见证了治疗师自身的成长,反之亦然。可以说,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都是在关系中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成为自己的人。能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才可以帮助来访者成为自己;而一位可以找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发展自体的人,最终将不再需要心理治疗。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心理治疗中的自体和客体

  第一章  亚当

    作为移情的梦

    关于分析师的梦的交流

  第二章  自体和客体相互作用

    纠缠的自体和客体

    客体中的自体

    自体和客体

    自体内的客体

    自体和客体互相抱持

  第三章  情境和焦点移情及反移情

    费尔贝恩对人格客体关系理论的贡献

    梅兰妮―克莱因的贡献

    温尼科特的母亲和婴儿

    温尼科特的真假自体

    调和温尼科特的过渡现象和比昂的容器与被容纳之物

    治疗过程

    移情和反移情

    当前关于移情和反移情的一种观点

    情境和焦点移情

    患者和治疗师的关系

    联合治疗中的移情和反移情

    亚当的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在与客体的关系中治疗自体

  第四章  运用移情与反移情理解夫妻间的

    投射性和内射性认同

    初始的反移情

    再现共同治疗的反移情

    修通反移情

    澄清这对伴侣的嫉妒和性关系

    共同治疗与反移情

  第五章  青少年心理治疗中内部客体关系的改变

    塔米幼年的治疗

    青春期治疗的经过

    塔米重新“找到了”她父亲

    新的自体和与母亲的新的关系

    结束治疗

  第六章  屏蔽记忆的治疗性转变

    最早的记忆

    童年后期的记忆

    青春期记忆

    成人记忆的歪曲

  第七章  治疗中自体的出现

    表达自体:费尔南多冈萨雷斯的例子

    建立可恢复的自体

    重新找到治疗师的自体

第三部分  梦的客体关系

  第八章  作为自体和客体间交流的梦

    费尔贝恩发现梦描绘了自体和客体的结构

    梦作为人际交流的方式

    家庭的客体关系

    投射性认同和潜意识交流

    梦的移情含义

    梦作为个体治疗中的人际交流方式

    夫妻评估中的梦

    团体和机构环境下的梦

    社会和文化交流中的梦

  第九章  婚姻治疗中的梦

    克莱夫和莉拉:拉近距离

    雪莉和山姆:分析关联的梦

    唐和玛姬:一对准备结束治疗的夫妻所做的关联之梦

  第十章  青少年家庭治疗中的梦

    不情愿的带入

    “我成长时父母没有注意到”

    萨莉个体治疗中的梦

第四部分  自体和客体

  第十一章  俄狄浦斯重返家庭

    婴儿在家庭中的发现

    内在父母客体

    俄狄浦斯家庭

    维勒一家

  第十二章  孩子和成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关系

    此刻的情感拍档

    孩子是个还不完善的主体

    父母是引导者

    孩子和成人:相同点和不同点

    孩子成为容器

    辛普森一家

    赎罪引导着成长和分化

    分化的要素

    孩子和成人的内部家庭是不同的

    治疗师的角色和情感的位置

  第十三章  生命发展中自体与客体的交织

    法国女孩奥维莉特

    霍姆斯一家

    父母发展障碍在青少年身上的重复

第五部分  通过重寻客体找到自体

  第十四章  治疗师的客体关系

    米尔斯太太和史密斯家庭

    治疗师独特经历的作用

    脆弱性和学习

  第十五章  客体重寻及自体重建

    桑德拉

    治疗目标

    夏娃面临治疗结束

  第十六章  结语:通过我们的患者重寻我们的自体

译后感言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作者:(美)沙夫 译者:张荣华、武春艳、许桦、梁凌燕

大卫?沙夫是美国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的主任和该学院客体关系培训项目的主席。他是美国乔治敦大学和美国健康科学统一服务大学的精神病科临床教授。沙夫硕士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具有成人和儿童精神病学认证资格及美国精神分析协会认证的精神分析师资格。他还是经认证的性治疗师和美国性教育者、咨询者和治疗师协会的前任主席。他与妻子吉尔?沙夫有关客体关系治疗的专著多达26部。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相反,他觉得攻击是依恋或亲和需求受挫后的反应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大卫?沙夫在《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中,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呈现了他在与来访者心理治疗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共鸣,以及他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运用这些共鸣,从而形成了其对心理治疗独特的观点: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在帮助来访者重寻客体和重建自体的同时,自身也在经历着同样的过程,而来访者的成长恰恰见证了治疗师自身的成长,反之亦然。可以说,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都是在关系中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成为自己的人。能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才可以帮助来访者成为自己;而一位可以找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发展自体的人,最终将不再需要心理治疗。


书籍介绍

作者大卫·沙夫在本书中,通过丰富而生动的案例呈现了他在与来访者心理治疗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共鸣,以及他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运用这些共鸣,从而形成了其对心理治疗独特的观点: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心理治疗师在帮助来访者重寻客体和重建自体的同时,自身也在经历着同样的过程,而来访者的成长恰恰见证了治疗师自身的成长,反之亦然。可以说,心理治疗师和来访者都是在关系中重寻客体与重建自体, 成为自己的人。能成为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才可以帮助来访者成为自己;而一位可以找到自己的潜能从而发展自体的人,最终将不再需要心理治疗。


精彩短评:

  • 作者:欧阳杼 发布时间:2018-02-22 00:16:16

    主要收获有三点:第一是无穷递降法的思想。第二是群环域的概念及作用,正好我工作中马上会用到。第三是费马大定理的大体证明思路。一路下来都充满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哦对了,这本书变成四角恋了。

  • 作者:鱼和它的车 发布时间:2019-12-01 00:00:16

    费尔贝恩的兴奋客体与拒绝客体讲得非常清晰,之前对此一直似懂非懂,看完书中的描述终于梳理清楚。这本比《投射性认同与内摄性认同》好。有一点很有趣,同样写精神分析理论,医学背景和哲学背景,文风迥然不同。

  • 作者:嗯哼 发布时间:2012-02-20 19:01:43

    动力方向的必看书籍之一

  • 作者:三浦ウリエ 发布时间:2013-09-16 09:48:11

    看得半懂不懂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3-19 12:06:55

    :

    R749.055/3158-3

  • 作者:云朵 发布时间:2022-10-21 12:26:36

    1、咨访关系是相互重寻客体和重建自体的过程,阅读过程中我也经历了自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奇妙之旅。想起了荣格提到的炼金术文献《哲学玫瑰园》的画面。

    2、精神分析于我而言是隐约看见一条黑暗隐秘的情感流动的河流,既有神秘的诱惑又有浩瀚未知的敬畏。

    3、书中用现今家庭动力学的理论解读《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很有共鸣和启发,仿佛看见了一场精神分析味道的心理剧。家庭系统观+精神分析理论真是绝绝子的搭配。

    4、《梦的客体关系》一章中也深受启发和思考,梦在治疗过程中常常扮演画龙点睛的一笔。最后,此书值得一看再看。


深度书评:

  • 身体在这里,灵魂早已死去

    作者:范克里夫大尉 发布时间:2009-12-28 00:59:42

    “这些年来,我们碰到不少德国人都说以自己是德国人为耻。我要回答说,我以是一个人为耻。”

    —雅斯贝尔斯

    在故事的开头,父亲弗拉德克就以一个令人反感的怪老头形象出现,他告诉儿子:友情是胡扯,所有的人都会为了一小块面包出卖你。阿特少年时生母自杀,给他留下了一段糟糕的回忆。成年后,成为漫画家的他带着录音机来到父亲身边,要求他讲讲自己在大战前和战时的经历。

    弗拉德克·斯皮格曼是波兰犹太人,精明能干,年纪轻轻就已经从商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在婚姻的选择上,他果断地扔掉了女友,选择了大工厂主的女儿安佳。可是好景不长,波兰成了德国战争机器的第一个牺牲品,弗拉德克被波兰军队动员,很快就成了战俘。战俘营的日子不好过,但总算是给他挨到了溜回家的一天。短暂的家庭相聚之后,弗拉德克发现自己和家人们又被圈进了一个比战俘营大得多也黑暗得多的深渊:犹太人居留地(格托)。

    格托的生活日益艰难,生活物资匮乏、时常被反犹的波兰人虐待、党卫队不时前来抓人,一些人在听到东部发生的屠犹事件时精神崩溃,不少犹太人选择自杀,作者从未谋面的大哥理切夫也被牵连而死。斯皮格曼夫妇凭着积蓄四处打点、东躲西藏,碰到过一些好心的波兰人相助,但在越来越大的压力下,每一个藏身之处都呆不长。1944年的一天,他们孤注一掷,花钱买通蛇头打算偷渡到中立国,结果被蛇头出卖给纳粹,夫妻双双被投入奥斯维辛集中营。

    弗拉德克凭着自己的头脑、知识和技能在集中营拼命求生,加上一点点运气,夫妻二人都活了下来。纳粹被打败了,可波兰人仍在变本加厉地排挤虐杀犹太人。弗拉德克只好去了瑞典,利用战后欧洲物资匮乏的机会,他从美国的合伙人那里倒卖生活必需品发了大财,去美国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可是他们一家人的麻烦这才刚刚开始。由于大战期间遭受的迫害,弗拉德克已经无法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人类的极端残暴让他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他变得悭吝无耻,整天想着占别人的便宜,跟自己的妻子也是斤斤计较,惹人嫌到了极点;凡事不如意时他又会装出一副可怜模样来骗取同情,暴躁易怒而又惶惶不可终日、仿佛身边每一个人都憋着害他谋夺他的钱财。战后出生的儿子阿特受家庭和母亲自杀的影响,曾有过童年阴影,好在他妻子弗朗索瓦丝贤惠聪颖、善解人意。她是法国人,但为了公公,改宗成了犹太人,可这并不能抚慰老斯皮格曼扭曲的心灵。终于,继室玛拉也受不了这个老混蛋而离开了他,接到父亲的电话后,阿特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其实也是希望父亲滚得越远越好,省得来给自己惹麻烦——纳粹暴行造成的创伤仿佛诅咒一般紧紧缠着这个家庭。在老头子又大闹一场,天翻地覆之时,好心的玛拉赶回来答应继续照顾他。

    书页上写着“幸存者的故事”,这不太准确,应该说这是一本“见证者的故事”。《鼠族》穿插着痛苦的回忆和现实的尴尬,和埃利·维塞尔著名的见证文学《夜》有异曲同工之妙。和《夜》一样,《鼠族》再现了人性灾难见证者的真正苦难,这并不是灾难过后拍拍身上的灰开始新生活、或是眼噙热泪高呼“我就知道党和人民会为我做主”,而是真正的苦难—真正的苦难是即便灾难过去,也无法摆脱的噩梦,这样的苦难无法逾越或忘却,它不仅折磨受害者,也把受害者变成同谋。

    《夜》描写的是匈牙利犹太人在纳粹集中营的遭遇,作者埃利·维塞尔被投入集中营时才15岁,战后他用意第绪语写成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从幸存者变成了为纳粹大屠杀作见证的见证者。维塞尔描写的不仅是纳粹的暴行,他更多地剖析了犹太人在灾难中的人性堕落、尔虞我诈、信仰丧失。在死亡行军中,埃利听一个拉比说自己年纪大了走得太慢,跟不上儿子,但他发现实际上那个年轻人是有意加快脚步甩掉自己的父亲,免得被拖累;在集中营,埃利的父亲因为惹恼看守而被毒打,而埃利发现自己心中竟然在埋怨父亲不该招惹德国人,怕的是自己也会跟着遭殃。而那些最为虔诚的犹太人在没有通过体检,即将被送去毒死的时候,全都丧失了信仰,上帝和他们的契约在死亡面前被一笔勾消了,到最后犹太人甚至不相信苏联人已经快要打进集中营,因为经验告诉他们“我相信希特勒胜过任何人。只有希特勒才真正能够说到做到”。

    而《鼠族》的载体是漫画,作者将故事中各国各族的人的脸部画成各种动物,德意志人是猫,犹太人是老鼠,波兰人是猪,美国人是狗,法国人是蛙,英国人是鱼,吉普赛人是蛾子。而这些动物的脸谱是可以互换的,从而凸显了以种族评定人的荒谬。说故事的人是父亲弗拉德克,通过说故事,他也成了一个见证者。在故事的第二部中,作者逐渐发现了自己内心对父亲的看法和不安的根源,由于父亲的怪癖和难以沟通,阿特在内心是非常排斥父亲的,他对妻子说幸好他们的屋子在四楼,这样心脏不好的父亲就“不会来烦我们”—这和《夜》里那个拉比的儿子,又有什么不同呢?而弗拉德克则无法摆脱大屠杀的回忆,他在集中营为了求生,什么事都干过,虽然也遇到过一些好心人,但不得不时常讨好牢头和左右钻营,而那些比较愚笨的同伴,在他看来是代替自己去死了—“他这时候已经不是在善和恶之间作选择,而是在谋杀和谋杀之间做选择”(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为什么他们死了,我还活着?”这样的心理阴影一直跟随者斯皮格曼夫妇,他们尽管赢得了生存,但却已经不会生活。

    而且,斯皮格曼夫妇也不相信长子理切夫已经死了,即使战后又生了儿子阿特,他们还是在不断寻找长子的下落。未曾谋面的大哥成了阿特心头的一块重压,父母的卧室里居然挂着大哥的照片而不是他的,而父母似乎也更喜欢理切夫而不是阿特—这是当然的,理切夫只活了6岁,他的时间停滞了,在父母眼中永远是完美无暇的。父亲谈到夫妻团圆的时候说“我们都很快乐,而且从此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但在第二部的后半读者已经可以逐渐明白,弗拉德克的话是不真实的,他们夫妇俩在解放的那一刻就已经精神失常了,1968年安佳自杀的真正原因是无法忍受弗拉德克的怪僻和长子丧生的事实,而弗拉德克选择继续活在梦中。当阿特录完最后一卷磁带,却听到父亲对他说:“我说累了。理切夫,故事讲得够多了……”在父亲的遗嘱上也没有阿特而是写着理切夫,因为弗拉德克认为阿特就是理切夫,他没有死在波兰而是活着长大了。这时阿特也明白了,父亲仍活在40年前那个活地狱里,而自己只不过是死去的大哥的一个影子。

    这个震撼的结尾点明了很多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境遇,如《夜》中埃利解放后面对镜子中的自己所看到的那样:“从镜子的深处,有一具尸首在朝我看。那眼睛里的眼神,那看着我的眼神,我再也没有忘记。”那具尸首就是埃利自己,也是弗拉德克,他们的身体在这里,灵魂早已死去,精神还被关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

    《鼠族》的画风粗犷,不拘小节,有木版画的风格,但却不乏细节的描写。书中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配角对主线故事的烘托亦恰到好处:如弗拉德克在奥斯维辛曾遇到一个有点良心的德国看守,但由于和犹太人打招呼,他被罚调到比克瑙,弗拉德克不知道他在那里发生了什么事,但他回来以后就不太敢说话了;很多死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第一部中并没有太多交待,只是写着“从此再没有人见到过他们”,而在第二部,父亲意外找到留存的快照,他们的故事便像水波过后的倒影那样逐渐浮现在读者面前,那么多的照片,那么多活生生的面孔,几乎全都化作了焚尸炉的青烟;书中出现的幸存者除了弗拉德克外,还有他的邻居和阿特的医生等,他们的精神状态不太一样,但多少都遭到了异化:邻居听到阿特带着妻子时第一反应居然是皱起眉头责问“她是犹太人吗?”可见他们对人类社会的不信任已经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而弗拉德克作为一个大屠杀幸存者,居然辱骂前来搭车的非洲裔美国人是“黑鬼”。

    而在集中营里堆积成山的尸体中,不只有犹太人和波兰人,也有很多德国人。它强调了大屠杀不仅是德国人的耻辱和犹太人的灾难,而是全人类的耻辱和灾难。相对于那些通篇“恶魔”、“兽兵”的描写,这样平淡的叙述反而更加有力。毕竟,将暴行的实行者兽化,根底上的动机无外乎把人类和暴行区分开来,是一种下意识的免责,而《夜》和《鼠族》这样的见证文学则要求人们直视同类的所作所为,给读者的冲击更加强烈和真实。

  •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反思:《喀耳刻》中的厌女倾向

    作者:1uhuin 发布时间:2021-05-27 00:59:09

    (读书会发言稿,本着写了就要发的想法搬运到豆瓣,学术水平较差,本人也不是很满意,老生常谈。唉。)

    《喀耳刻》总体称得上是一部反映女性成长且具有女性主义倾向的反正典神话小说,作者拒斥传统神话中菲勒斯中心的立场,赞美了不甚符合传统男性审美、具有一定反抗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女巫喀耳刻。但仔细看来,似乎并不应给予其如此斐然的评价。

    我们首先粗略地对书中的重要女性角色进行概括:母亲珀耳塞“奸诈狡猾,脑筋如鳗鱼般生满尖牙”;同为宁芙的姐妹和姨母们明艳美丽但虚荣愚蠢;妹妹帕西法厄手段狠毒、阴骘恣睢;斯库拉于喀耳刻眼中总是“掩饰她的蛇蝎心肠”,变为怪物之后更是样貌丑恶,以航海路过的船员而食;佩涅洛佩在出场前期是女主人公的情敌,形象极不丰满,可以简单归纳为一个恭顺、默默忍受的聪慧女性。不难看出,《喀耳刻》中的除女主人公之外的主要女性角色形象比较单一、固定,看不到她们的立场和诉求,是功能性的角色。她们拘囿于男性欲望下传统女性形象,或是因外貌出众博得众男神倾心追求的女神们,尽管美丽的外表下可能包藏着狠毒的内心,为了私欲可以极尽所能、罔顾一切;或是聪敏贤惠、贤良淑德,如守候奥德修斯归来的佩涅洛佩。

    我认为,小说的书写显出一种隐藏的厌女倾向:除了作为女主人公的喀耳刻,别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被贬低的、较负面的。女主人公又是怎样的呢?出生时被母亲珀耳塞形容“像一坨腐肉”,赫拉女王评价“她的头发像猞猁毛一样,有杂色”,兄弟姐妹们笑话“她的眼睛像尿一样黄,她的声音像猫头鹰一样尖。”一方面,通过外貌不佳受到嘲讽和排挤凸显了喀耳刻被众人孤立的地位;另一方面,作者通过外貌的区分将喀耳刻以外的女性“他者化”,因此喀耳刻将自己当作众宁芙中的例外而拥有了一种“外部”视线,从她的视角出发似乎可以轻易窥见光鲜之下的“丑恶”。尤其在她认为斯库拉蔑视格劳科斯,却依旧选择与他在一起后,喀耳刻产生了激愤、嫉妒的心理,她厌恶的不是格劳科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而是斯库拉魅惑人心。喀耳刻轻而易举地就站在了“厌女”的那一方,而厌女的根源乃在于父权制。

    路易∙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文中说明,意识形态是“在实践中不断再生产和重构的动态过程——这种实践也就是:人们思考、行动、理解他们自身以及他们和社会的关系的方式。”父权制下所生产的意识形态通过“文化”来实现意识形态的再生产和重构,使女性置身与“男性凝视”中:这种凝视是集体性的、匿名的、无处不在的,它以行为准则、道德要求、文化传统等形式出现,驯顺的、符合这种意识形态的女性享受到父权制社会中的某种红利,不符合则受到一定形式的威胁、驱逐,如语言暴力、歧视偏见等;而男性通过上述具体的评价标准,督促女性实践父权制意识形态。这种被当作自然而然的思想所接受的意识形态已内化成为女性看待世界的重要方式,无需再多加“监督”,她们就主动将男性控制下的话语、价值观、社会标准当作真理接受,这种意识形态伴随的社会化过程最终导致女性与自身、女性与女性、女性与世界的分离。对喀耳刻的排斥就源于此,从蔑视女性的男性眼里去看世界,因此众女神眼中的喀耳刻是呆板丑陋的,看不到她的内在魅力。

    另一方面,在父权制社会下,女性为了谋取生存不得不采取一定的手段。比尔∙普克在《关怀的解放》中说:“女人懂得(在男性权利结构之内)她在哪里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兴趣以及承诺,在那里它又可以更好地顺从这个男性权利结构。”如书中擅长应酬、千娇百媚的宁芙们,因地位较低故利用柔美妩媚争得珠宝赏赐或提升地位;而喀耳刻在第四章中为了套取出法魔柯所在地时也采用了同样的手段。个人价值只能通过此种低劣的方式获得满足,进一步导致了女性的分裂、异化和自我厌恶。

    喀耳刻与这些女性角色中的任何一位都未能缔结不依附于男性之上的、更加纯粹的关系,也就不足为奇了。她们身为父权体制下的牺牲者,无可避免地爱慕男人而憎恶女人(此处“男人”“女人”皆为广泛意义上的)。无论是“异类”的喀耳刻,还是徒有其表的宁芙、被狂热爱慕的女神们都只是一个载体——父权制文化下女性符号的具象存在。她们的恶毒、善良、魅力、反抗之所以显得脸谱化,是由于作者只停留在行为、语言的表面,未着力挖掘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

    相应地,与“厌女”并列的“慕男”在文章中表现为男性形象刻板化,是典型的浪漫小说式笔法。格劳科斯是喀耳刻的初恋,未变为海神前脆弱、单纯、将喀耳刻奉为女神;赫尔墨斯身份尊贵、俊美浪荡、来去无踪,典型的“霸道总裁”形象;代达罗斯和她同为“囚徒”,因此惺惺相惜,成为知己与情人;奥德修斯睿智沉稳、有勇有谋,是希腊英雄的典型代表;戈勒玛科斯温柔沉稳、不贪恋权力金钱,愿意陪伴喀耳刻一起冒险。作者在文本中无休无止地提供了满足现实中女性的乌托邦愿景——女性的个体性和自我感知与接受男性的呵护照顾可以并存。或许是对女性力量的不信任,又或许是现实的一种幻想性补偿,但我认为作者不必也不该囿于如此浅薄的视角,在女性成长的小说中选择绕过父权制意识形态的矛盾以实现其表面上的消除。

    喀耳刻的真正存在及生命成长在基于“厌女”语境下的阐释中被削弱。推动女主人公成长的种种情节最终宿命般地落入平庸、循规蹈矩的浪漫小说套路:开篇基调是女主人公的情感孤立和巨大的失落;结局是从孤立无援和几近毁灭的威胁中走出,实现了与男性(恋人忒勒玛科斯、儿子忒勒戈诺斯)的链接,获得一个稳定、完整而成熟的身份。女性如何消解作为本质确立自我的主体的基本要求与将她构成非本质的处境的要求间的冲突?如何重建已然失落的主体性从“他者”成为“此者”?如何在充满悖论与张力的情境中形成对自我和社会关系的永恒探寻?我想,首要做的即自觉到自身的“厌女”倾向并与之斗争。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5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差评(423+)
  • 格式多(167+)
  • 赚了(532+)
  • 微信读书(662+)
  • 愉快的找书体验(148+)
  • 五星好评(536+)
  • 章节完整(268+)
  • 体验好(553+)
  • 藏书馆(565+)
  • 无多页(388+)
  • 目录完整(180+)
  • 内容齐全(200+)
  • 书籍完整(395+)

下载评价

  • 网友 谢***灵: ( 2024-12-21 05:48:4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冷***洁: ( 2024-12-25 06:14:1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家***丝: ( 2025-01-07 18:55:31 )

    好6666666

  • 网友 饶***丽: ( 2024-12-14 13:30:24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方***旋: ( 2025-01-08 18:10:34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戈***玉: ( 2024-12-28 17:59:47 )

    特别棒

  • 网友 师***怡: ( 2025-01-05 10:30:13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宫***凡: ( 2024-12-17 11:07:38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印***文: ( 2024-12-24 00:20:31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游***钰: ( 2024-12-18 00:23:1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宫***玉: ( 2024-12-22 06:33:24 )

    我说完了。

  • 网友 通***蕊: ( 2024-12-29 03:55:55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隗***杉: ( 2024-12-23 16:27:29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郗***兰: ( 2025-01-05 09:37:02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养***秋: ( 2024-12-23 03:49:4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