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杨晓光,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科院博士。在《城市规划》、《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经济地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著有《中国农村工业发展及其区域效应》著作;设计成果方面《西部开发与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获国家发改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金义都市新区总体规划》、《浙中城市群规划》获省优一等奖等。
余建忠,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入选我省“151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省村镇建设和发展研究会传统村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
赵华勤,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同济大学硕士。工作以来共主持或参加各类城乡规划及研究课题百余项,项目类型包括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规、修规、城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有关城乡规划重大研究课题,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部、省及厅局各类课题十几项。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杨晓光,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规划师,中科院博士。在《城市规划》、《地理学报》、《地理科学》、《经济地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著有《中国农村工业发展及其区域效应》著作;设计成果方面《西部开发与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研究》获国家发改委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金义都市新区总体规划》、《浙中城市群规划》获省优一等奖等。
余建忠,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入选我省“151人才培养计划”,浙江省村镇建设和发展研究会传统村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住建部“中国传统村落专家委员会”专家成员。
赵华勤,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同济大学硕士。工作以来共主持或参加各类城乡规划及研究课题百余项,项目类型包括战略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规、修规、城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以及有关城乡规划重大研究课题,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部、省及厅局各类课题十几项。
精彩短评:
作者:花影的糖 发布时间:2014-12-30 08:00:53
无法判断,暂不评星
作者:meton 发布时间:2019-07-18 16:10:41
书薄且贵,感觉是本不太走心的概述,翻译有点差,除了第四章的唯一一个案例研究和第五章的分类有些东西,其余很泛没太大干货。
作者:.你最珍贵 发布时间:2023-05-19 10:37:21
投资一定不要心急 慢就是快
作者:鼠头 发布时间:2008-08-16 13:17:36
很有可取之处
作者:阿梦 发布时间:2022-03-24 10:25:08
作者以皮娜的《交际场》、《春之祭》、《蓝胡子》、《穆勒咖啡馆》等作品,解析皮娜的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皮娜以舞蹈以肢体表现人的内心与人际的碰撞,艺术带给人的不是理论或者公式,更多的是种触达灵魂深处激起回响的主观体验。
作者:桨 发布时间:2019-09-03 21:28:53
水军真多 这么烂的书居然捧成八分 要擦亮眼睛啊。 2/10分 190903
深度书评:
关于个人全责论的思考
作者:Namaste 发布时间:2020-06-30 11:57:37
克里斯多福·孟老师在《重新发现自我:一位心灵导师的课堂笔记》中批判了“个人全责论”,主要观点是,每个人会产生什么想法,都不是自我能决定的,而是大我预先放好在脑子里的。
《零极限》《终极自由之路》等书中却反复强调:“要对你的世界负起全责”。
书籍同书籍之间看似的相互矛盾,产生令人困惑的说辞,这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每本书不加思考就去吸收、偏信,那么不如无书。
首先是《重新发现自我》批判“个人全责论”,是站在二元性的立场上的,是否认自我承认大我的;其次《零极限》等书同样否认自我,讲求放手、让大我接手,而你就是你的大我,因此,也的确是你(而非人格面具的部分)在接手并负起全责。
他们在说同一件事,同一个语境,同一个意思。
就像钟南山先生希冀“年轻人学会不知足”,我的第一反应是“充满欲望的年轻人从来没有真正满足过”,但是随即一想,我们在很多方面是止步不前的,譬如求知。那么,不满足是这个阶段必需的。
《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提到的【收回力量】,也需要牵涉到个人全责论的思考。这并非是自我的把戏。
拿我个人经历过的暴食症、拖延症来说,由于一些非常愚蠢的原因,我放任自己去体验失控的感觉,让自己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被锁在自己的小牢房里。
如果你说,压根就没有什么暴食症,我们只是贪吃了一点,屁大点事放大,只要不再想吃就可以了。你是对的。
如果你说,拖延症压根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只不过是想做的意愿不强烈,去做就是了。你也是对的。
大学的时候我唯一一次向我妈倾诉自己想吃到想疯了,我妈妈却对我说,想吃的时候就喝水,这让我感到悲伤至极——自己的难题被别人傲慢地否认。后来我再也没有跟她提过。但现在我却知道,她是对的。
为什么我要放自己在暴食症呢?这是有好处的:
①把自己的主动权(力量)隐藏起来,扮演受害者。
②逃避“好吃懒做”的自责——“病症是我们无法主动选择的。”
③获得对难题的主动认识。完整体验并从中解脱,我便能教会他人解脱。
基于以上的几点或更多原因,我把自己的力量隐藏起来,专心地扮演受害者,这确然是有表演成分的,但是却不是为了对任何人卖惨,而是用于自欺欺人、体验无助。
因此,无论我用或不用《你值得》里教导的流程法门,当我决定不再继续体验,暴食症、拖延症、游戏瘾、病痛……在一瞬间荡然无存。
而这恰恰是我自己主动选择、创造、体验的证明。
个人全责论是否是真的,不能光看书。丢掉书自己试一次,你自己自然就有答案了。
#
Namaste:我内在神圣的光向你的光致敬
#
作者:JC 发布时间:2023-12-06 11:20:02
21 世纪以来,分析哲学正在经历一场重要的方法论变革。哲学家借鉴心理学家、认知科学家等惯常使用的实证研究范式,尝试为诸多古老的哲学议题给出新颖的注解,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丰硕且颇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呈现出一种“哲学科学化”或曰“科学哲学化”的趋势。
实验语言哲学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美国哲学家爱德华·麦希瑞 (Edouard Machery) 等于 2004 年发表在
Cognition
上的《语义学:跨文化风格》①一文算起,实验语言哲学诞生至今正好二十周年。众多英美哲学家(如 Michael Devitt、Genoveva Marti 、Nat Hansen、 Joushua Knobe、 Eugen Fisher、 Ron Mallon,等等) 围绕名称指称问题以及意义的阐释等核心语言哲学议题,展开了激烈的理论争鸣与持续的实证探索,业已发表两百余篇学术论文此外还有两部英文论文集集中探讨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这一系列研究通过考察大众视域中的语言哲学论题,开拓了语言哲学的实验研究路径,开启了语言哲学的“实验转向”,推动了语言哲学的发展②。
在国内学界,虽有不少学者积极关注并投身这场轰轰烈烈的实验哲学运动,但针对实验语言哲学这一子领域的具体研究仍处于缓慢起步阶段。在中国知网上,检索“实验语言哲学”、“实验语义学”、“语义直觉”等关键词,实验语言哲学文献仅十余条。
梅剑华教授作为长期在语言哲学和心智哲学领域深耕的中国哲学学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国际研究热点,在《实验哲学、语义学直觉与文化风格》③ (2011)一文中,首次较为系统地引介了该哲学运动。之后的十余年内, 亦通过数十篇论著,以中国哲学家的独特视角,阐述了对实验 (语言) 哲学的思考与洞见,论题广泛涉及哲学直觉的地位与作用、实验哲学与跨学科研究、实验哲学研究中理由的缺席、实验研究的重复危机、概念分析与经验研究之关系等,有力助推了实验哲学在中国的发展,是我国当之无愧的实验哲学领军人物。
实验语言哲学诞生二十周年,梅剑华的最新力作《直觉与理由:实验语言哲学的批判性研究》(商务书馆2023 版,以下简称《直觉与理由》) 在此之际付梓问世,可谓恰逢其时。该书是国内首部以长篇专著形式,系统地对实验语言哲学进行梳理和批判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实验语言哲学是第一实验哲学、实验 (语言) 哲学研究应该由对直觉的考察转向对理由的探寻,以及实验哲学四重证据法等颇具启迪意义的论点。下文结合实验语言哲学的发展动态与趋势,从研究议题和方法论两个维度对《直觉与理由》一书进行述介。
一、
语言哲学研究议题的拓展
广义上来讲,语言哲学是对形形色色语言现象系统深入的哲学考究;狭义上而言, 则指分析哲学传统视野中的语言哲学,代表着一种以语言为核心概念的哲学研究进路。不管在哪个层面上, 围绕意义、指称、真值、意向等问题展开的讨论与争鸣构成了当代语言哲学的主要图景。 21 世纪初兴起的实验语言哲学研究,不仅延续了传统语言哲学研究的主线,还激活了对经典论题的论辩,而且通过将语言哲学研究“民主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拓宽了疆域范围。
在《直觉与理由》一书中,梅剑华开篇详细介绍了实验哲学的宏观背景,对实验哲学的定义、类型、方法与面临的挑战等逐一加以分析,认为实验哲学是对分析哲学语言转向的反动与超越,呼吁研究者再一次回到哲学—科学的古老传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种种理论、认识与实践问题。第二篇系统追溯了语言哲学从分析哲学传统到实验语言哲学运动的发展历程。在这一部分,作者不仅对传统指称理论的发展与作用做出详细的解说,对围绕名称 (专名与自然种类名称) 的指称实验研究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还为实验哲学背景下如何解决传统语言哲学问题提供了新颖的阐释。这一部分约占据全书的一半篇幅,既生动呈现了当前实验语言哲学研究的主要分歧与争鸣,又拓展了实验语言哲学研究范围。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指称理论的理论阐释过程中,作者并没有遵循当前实验语言哲学界将描述语理论与历史因果理 论简单对立的操作方法,而是另辟蹊径,对指称论的意义与功用进行追问,并通过 引介围绕消除主义、科学论与实在论、物理主义、自由意志等问题的哲学争论,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指称理论何以在心灵哲学、科学哲学和形而上学等领域的论证中 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强调,语义学理论本 身并非中立,相反,人们所持有的哲学立 场与其信奉的特定的语义学理论存在密切关联。在这个意义上而言,指称理论在哲学讨论中具有实质性的奠基作用,因此追寻正确的指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究竟哪种指称理论是正确的?某个特定的指称理论正确与否的检验,是基于“扶手椅”的概念思辨,还是基于科学实验的经验调查,抑或存在其他途径?作者 认为,在自然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之下,对指称理论展开实证探测成为探索的逻辑必然。
那么,我们该如何测试指称理论呢?实验设计瞄准的变量 (应该) 是什么?在第三章中,作者对已有的指称实验进行了总结、归纳与批评。最早的指称实验来自麦希瑞等人,研究者们通过基于经典的“哥德尔”思想实验的问卷调查,发现普通大众并不分享克里普克在驳斥描述论过程中所诉诸的语义直觉,且人们的语义直 觉存在系统的跨文化与文化内差异。这一 发现无疑对传统的基于扶手椅的思辨哲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提出了挑战,引发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催生了大量有关名称指称问题的理论批判与实证研究。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部分哲学家承认直觉在哲学理论构建中发挥的作用,但认为麦希瑞等的实验设计存在根本缺陷,如混淆语言直觉与元语言直觉、混淆讲话者指称与语义学指称、受试语言水平未经控制、认识视角模糊不清、忽视不同语言之句法差异等问题,进而否认语义直觉的跨文化风格。 然而,作为回应,麦希瑞及其他研究者在一系列实验中发现,即使对上述影响因子加以控制,东西方受试的语义直觉仍然呈现出系统的跨文化及文化内差异。笔者近年通过实验亦验证了中、美成人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模式,且首次发现来自中美的7 岁儿童的指称性直觉判断业已呈现出前述的跨文化差异④。这一系列结果表明,文化背景对语义直觉具有显著影响,似乎暗示着指称理论的文化相对性。其二,一些哲学家如戴维特否认直觉在克里普克对描述论的反驳中的作用,认为指称理论的证据来自语言事实,而非直觉判断。但是,他们认同实证研究在指称理论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戴维特及其合作者对特定情景下专名的使用进行了测试, 为历史— 因果理论提供了部分证据。⑤但是,目前尚不清楚专名的指称性使用是否亦存在相似的跨文化模式。更为重要的是,语言使用在构建诸如指称理论的元语义学理论中的作用和价值尚无一致看法。
在《直觉与理由》一书中,作者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围绕指称实验的争鸣,并将文献中的反驳意见整理、分类,逐一加以点评。在批判思考的基础上,作者还对如何改进指称实验测试提出了新颖有益的见解。其一,当前指称实验测试的基本路径大体可行,但是具体的实验中,需要构造更加丰富的语言情境,考察在具体的场景中实验者作出的反应。其二,作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将实验考察的焦点由直觉判断转向答案背后的理由,这也是全书中作者独创的核心思想。在作者看来,以麦希瑞等为代表的实验哲学家测试的并不是直觉的差异,而是理由的差异,他们的错误在于忽视了对理由的考察与分析,从而在一次次的实验修正中走上一条不归路。同时,作者也不认为我们能够真正获得测试语义直觉的正确途径,因而应该放弃对直觉的追求,转向考察理由,无论真实或虚拟情景中实验参与者提供的理由折射了其对语言的使用,语言使用才是语言学、语义学理论的基础,这才是通向语义学的正确道路。这一观点和思路的提出,不仅很好地呼应了戴维特多年来倡导的对语言使用的考察,还更加明确地规划出一条聚焦语言使用的实验测试路径——关注理由,这无疑对未来推进实验哲学研究具有实质性地指导意义。
除了专名指称问题之外,作者在第四章中从实验哲学的背景出发,对分析性、翻译不确定性问题,信念之谜等重要的语言哲学议题进行考察。作者虽未针对这些问题展开实验研究,但是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然而纵览全书,作者对实验语言哲学研究的介绍并未描绘出该领域的全景,事实上近年来围绕限定词、模糊语、颜色形容词、审美形容词、个人口味谓词、蔑称语言、情绪概念、真值概念等议题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⑥,且该类研究亦被贴上了“实验语言哲学”的标签。作者在全书中对语言哲学议题的选择,一方面可能受到篇幅的限制,另一方面这样的内容安排可能出于作者对“实验语言哲学”概念之界定的考虑。
那么,实验语言哲学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如何勾勒其疆域边界?如何将实验语言哲学与作者提出的“实验语言学哲学”(Experimental Linguistic Philosophy) 进行区分? 根据作者的说明,“实验语言哲学”是“实验的语言哲学,是以对专名指称测试为主的研究,同实验的心智哲学、实验的形而上学等并列的研究领域”; 而所谓 “实验语言学哲学”则是“关注直觉和日常语言用法的研究领域”。正如 《直觉与理由》的副标题所示,作者全书考察的焦点是以专名指称测试为核心的实验哲学研究。这一点与当前学界主流的表述相匹配。在很多情况下,“实验语言哲学”或 “实验语义学”的所指似乎就是指称实验研究, 如戴维特的两篇标题即为(或包 含)“实验语义学”的论文⑦⑧就体现出这 种倾向。另外,由挪威学者Jussi Haukioja等编写的第一部实验语言哲学论文集中,⑨有三分之二的章节聚焦在指称理论的问题上。然而在笔者看来,这种表征有失偏颇,指称之外的诸多其他议题的实验 哲学研究,不应刨除在实验语言哲学范畴之外,理应得到我们同等的重视与关注。我们或许不需要区分“ 实验语言哲学”与“实验语言学哲学”。一方面,尽管学界的确存在语言哲学和语言学哲学之 学科区别,但是在这两个术语前各自增加 “实验”是否就能使其变成两个相应的分支学科?二者是否存在实质性差别?是否 存在核心的共性?针对这个问题,一种看 法是二者之间存在社会学意义上的区别,即前者主要由 (语言) 哲学家来主导,而后者则多由语言学家推进。另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述,作者认为第四章中对传统语言哲学议题的实验哲学考察是对当前实验语言哲学的“外延式”拓展,而所谓的实验语言学哲学研究议题亦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拓展到实验语言哲学的疆域之中。
事实上, 在PhiPapers 这个专业的哲学档案网站上,“实验语言哲学”标签下涵盖的研究文献也远不止专名指称相关的研究。截至目前,实验语言哲学板块收录了250 条文献信息,其中有关的指称问题的子类研究 (实验哲学:指称) 的数目为48 条,归类为“实验哲学:语义学”的子类包含 60 条,其余的则为未加详细分类的与语言相关的实验哲学研究。最新出版的实验语言哲学论文集中,除了讨论实验语言哲学的方法论之外,所涵盖的议题还广泛涉及道德谓词、颜色词汇、政治介入的仇恨言论、蔑称语等丰富的语言问题与现象⑩。
鉴于此,笔者认为,对“实验语言哲学”我们可以采取宽式解读,即“对形形色色语言现象系统深入的实证探索与哲学考究”。我们可以预言,实验语言哲学阵营会日益扩大, 实验语言哲学同发展更早、相对更为成熟的实验语言学领域的研究边界可能会愈加模糊,语言哲学的研究疆域在逐步向外拓展。
二、语言哲学方法论的变革
实验哲学兴起之前,对语言哲学研究方法的讨论并不多见。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传统的语言哲学研究范式中,哲学家习惯于构建思想实验、凭借个人直觉进行分析论证,这也集中体现了传统哲学研究方法的本质———坐而论道式的思辨,该研究范式也被认为是哲学研究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的本质区别所在。然而,这种传统的诉诸直觉的哲学研究方式可靠吗?直觉可以合理地作为相关理论的证据 (来源) 吗?这些问题正是实验语言哲学兴起的缘由及获得持续关注的焦点。
一般认为,实验哲学包含两个阵营: “ 消极的实验哲学” 与“ 积极的实验哲学”。前者曾以“ 烧掉扶手椅” 为旗号,旨在批评作为传统的思辨哲学之证据基底 的直觉,借此对相关的哲学理论的可靠性 提出质疑;后者则采取更为开放包容的立 场和态度,对这种具有哲学旨趣的问题加 以实证探查,认为对直觉的考察可以支持 或反驳某一特定的理论。当前,有不少学 者赞同实验哲学领军人物诺布的宣言:实 验哲学就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然而,不管哪种派别的实验哲学研究,其主流的实 证研究工具为问卷调查法,研究者通过设计书面问卷材料, 辅以不同类型的任务(如直觉判断、真值判断、诱发产出等),收集、考察实验参与者给出的答案。尽管这些收集到的回答到底是否可以视为直觉仍颇负争议,但是多数情况下,实验研究者似乎径直默认了这些答案的直觉属性及其证据作用。因此,实验哲学的反对者认为,这种做实验哲学的方式其实就是从一把扶手椅转向多把扶手椅,属于“问卷驱动的浪漫主义”。上述这些对实验哲学的观察与批评均适用于实验语言哲学这一子领域。然而,实际上,宽式定义下的实验语言哲学研究领域内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非仅停留在对直觉的考察上,当前的实验语言哲学研究方法论已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趋势。语料库方法、心理语言学的在线实验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主题建模,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基于主体建模的方法 (Agent-based modelling) 等均已在实验语言哲学研究中得到运用,昭示着实验语言哲学 2.0 时代的到来。
在《直觉与理由》一书中,作者利用约一半的篇幅,对基于直觉的实验语言哲学研究方法论进行反思,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实验语言哲学需要从对直觉的考察转向对理由的探寻。首先如前所述,在有关指称实验的批驳中作者主张,实验研究者应该聚焦理由进行哲学理论的测试与构建,但这并不意味着彻底放弃直觉。我们完全可以在接受直觉的基础辩护作用的同时,将直觉与理由结合起来,对某一哲学立场进行辩护。作者进一步指出,实验语言哲学研究的方法不能仅仅局限于心理学式的量化考察,需要将社会科学中质性研究方法整合到量化研究之中,二者合流构成实验语言哲学的经验探索方法。与此同时,实验哲学研究还应该高度重视概念分析,尤其是在提出实验假设、设计构造实验、实施实验、数据分析与报道等环节,都需要相当程度的哲学反思,这便构成实验语言哲学研究的概念分析维度。将实验语言哲学的经验探索方法和概念分析方法叠加,就获得了作者倡导的实验哲学二重证据法。
作者认为“ 概念分析无经验调查则空,经验调查无概念分析则盲”。一方面,概念分析需要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不同的经验证据可以修正、限制概念分析的结论;另一方面,具体实施经验研究的过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概念分析与反思。作者对实验语言哲学研究方法之革新的尝试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在整合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将概念分析方法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结合,使实验哲学二重证据法系统发展为四重证据法,即量化分析、质性分析、苏格拉底对话和概念分析相结合的多元方法论。我们可以认为,从二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的拓展,具有显豁的学理价值与意义,为未来实验语言哲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新视角,增加了实验语言哲学家工具箱里的工具。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直觉与理由》一书对实验语言哲学的学科地位作出了有力的说明。作者基于达米特关于语言哲学是第一哲学的主张, 创新性地提出 “实验语言哲学是第一实验哲学”这一观点,并在具体的论证案例分析中阐释了这一主张的意义。在作者看来,语言哲学作为第一哲学是因为语言问题优先于心灵问题, 而实验语言哲学优先的主要原因,并非是实验语言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优先于其他实验哲学分支的议题,而是在任何实验哲学研究中,我们需要高度警惕语词效应,“对术语的高度敏感和反思应该成为实验哲学研究的第一步”。“所有的实验研究都要以语言哲学研究为基础”,这也是语言转向在实验哲学研究中的具体体现。我们面临的许多哲学问题要么本质上归属于语言问题,要么其解决依赖于语言问题的解决。显然,作者对实验语言哲学之基础、核心地位的辩护,是对实验语言哲学的一大重要贡献,对于夯实该领域的学科地位,助力其发展壮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过,当我们跟随作者将视线从直觉转到理由,或许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首先,到底何为“理由”?正如元哲学研究中对直觉的哲学追问一样,现在我们同样需要厘清“理由”的意涵与边界,阐明其与普通大众的直觉、哲学家的反思性判断等有什么异同,如何在这些不同的考察对象或心理状态之间画出分界线?其次,研究者在实际分析所谓理由的过程中,可能也会面临不少难题。譬如,如何判定实验参与者给出的解释就是一条合格的理由? 如何衡量其有效性? 针对某一条解释,或许会出现模棱两可、无法明确归类的情况。在这个分析过程中,实验者的理论立场以及主观性也将成为需要警惕的问题。再次,在实际的实验实施过程中,追寻理由的可操作性如何?如何确保大部分普通受试可以提供有学术价值的理由阐释?根据笔者的实践研究经历,在真值判断问题之后, 要求受试提供其判断的理由,总是存在相当程度的噪音,这也是一个实验难题。
结 语
如前所述,《直觉与理由》 无论从外延到内涵,均对当前的语言哲学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拓展,为语言哲学的实验转向提供了合理的阐释与说明,为未来的实验语言哲学研究开辟了新颖的视角。
然而,该书或存在些许缺憾。作为实验语言哲学领域的第一部批判性研究专著,它会激发读者对实验研究以及对全书核心思想的证据支撑的期待。譬如,针对专名指称测试,作者对已有的研究做了极具启发的批判,并提出了指称测试的“逻辑可能性”,设计出不同的测试情景及材料,之后作者虽然提及了一些自己前期收集的实验结果,但并未对具体的实验展开介绍和分析。若能对第三章中有关“理由的缺席”的内容加以实证化拓展,对从直觉到理由的辩护定将更加有力。当然,对实证研究的简化处理,或许正是作者有意为之, 巧妙地呼应了本书的标题与核心——直觉与理由,即对实验语言哲学研究应该从直觉转向理由的呼吁,建立在作者的直觉和理由之上,此乃对实验哲学未来发展路径的一个示例说明。
总体而言,《直觉与理由》 是实验哲学、语言哲学领域亟须的一本专业论著。虽有“缺乏实验的批判”之嫌,但作者在 书中独具匠心地以批判视角审视实验语言 哲学的兴起与发展,并以其宽广前瞻的学 术视野,为实验语言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 思路、新工具。全书的谋篇布局凸显出明确的问题导向意识, 作者秉持哲学研究 “问题优先”的思路,从问题的提出、解决到总结归纳,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非 常引人入胜。语言方面,作者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金句频出,极具洞见。《直觉与理由》既是实验 (语言) 哲学领域不可 或缺的参考书目,又是了解分析哲学发展态势的一本必读佳作。若能同步在国际上 发表,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将 成为中国哲学家为这场轰轰烈烈的哲学运 动做出的重要贡献。
注:本文刊登在《学术评论》2023年第5期73-80页。引用本书评,请注明出处。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赚了(493+)
- 一般般(363+)
- 无多页(497+)
- 无颠倒(491+)
- 体验满分(174+)
- 赞(192+)
- 三星好评(411+)
- 在线转格式(98+)
- 目录完整(477+)
- 排版满分(258+)
下载评价
- 网友 家***丝: ( 2025-01-05 07:42:40 )
好6666666
- 网友 邱***洋: ( 2024-12-12 16:32:07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游***钰: ( 2024-12-26 19:00:39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芮***枫: ( 2024-12-17 08:49:24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后***之: ( 2024-12-21 21:11:16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步***青: ( 2025-01-06 23:17:15 )
。。。。。好
- 网友 冉***兮: ( 2025-01-05 01:22:39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宓***莉: ( 2024-12-19 06:41:53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宫***玉: ( 2024-12-14 17:19:07 )
我说完了。
- 男人比不上存折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针灸学龙凤诀/2018考研中医综合研霸笔记丛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古典芭蕾舞剧变伴奏版本精选.女变奏部分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107280498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青少年健康心灵养成系列 意志—激发意志的力量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公版·10年公考高频考点分类详解系列:常识判断真题精讲1200题(2019全新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呻吟语全鉴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公版·2014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考博英语听力高分突破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神 赵李娜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9787532642625 赵李娜 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5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