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连接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交媒体”一词意味着这些平台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的是“参与”和“人类协作”。但是,《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的作者何塞·范·迪克更关心的是连接层次上的社交媒体。
本书是首部关于社交媒体批判史的专著,研究社交媒体“连接”的本体论(关系、社会资源)与平台理论(技术文化、社会经济、社会重组),展示了对社交媒体、社会关系和盈利机制三者微妙关系的独到发现与见解。
何塞·范·迪克在书中提出了生态系统法,其作为一种超前的框架,在微观上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来理解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又采取政治经济学方法,并引入了宏观经济因素,将二者有效地融会贯通。沿用这种框架,作者选择了五个最常见的网络平台Facebook、Twitter、Flickr、YouTube和Wikipedia作为分析对象,在梳理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其背后隐含的技术文化元素,从所有权、治理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研究了形成社交媒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对社交媒体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当会有所收获。
书籍目录:
第1章 连接文化中的工程社会性
第2章 拆散平台,重组社交
第3章 Facebook和“分享”的必然性
第4章 Twitter:“关注”和“动态”的悖论
第5章 在社区与商业之间的Flickr
第6章 YouTube:电视与视频共享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7章 Wikipedia与中立原则
第8章 连接媒体生态系统:锁定、隔离、退出
作者介绍:
何塞·范·迪克(José van Dijck,1960— ),女,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比较传媒研究院教授,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她还是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的首位女性主席。2016年被荷兰著名杂志Opzij评为年度最有影响力的荷兰女性。曾出版作品:Mediated Memories in the Digital Age(2007)、The Transparent Body: A Cultural Analysis of Medical Imaging(2005)。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社交媒体大致被定义为“一系列建立在Web2.0的技术和意识形态基础上的网络应用,它允许用户生成内容(UGC)的创造和交换”( Kaplan& Haenlein,2010:60),它形成了人们组织生活的新的在线层。今天,这一层平台在个人和社区以及更大社会层面上影响人际互动,而线上和线下的世界越来越相互渗透。最初,对连通( connectedness)的需求促使许多用户访问这些网站。当We2.0首次引导所谓的社交媒体的发展时,在新千年的最初几年,参与式文化就暗示了互联网培养人脉、建立社区和推进民主的潜力,从而成为一个流行语。当网络开始变得“更社交化”时,许多平台都欣然接受了这种精神的回归。(004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增长,现有和新的信息公司纷纷合并网站。公司对用户群体的兴趣往往低于对他们数据的兴趣,这是建立并保持在线联系的产品当工程师们找到方法将信息编码成算法,帮助品牌形成一种特定的在线社交形式,使其在线上市场中盈利并服务于全球社交网络和用户生成内容的市场时,连接( connectivity)迅速演变为宝贵资源。 Facebook、 Twitter Youtube和 Linkedin等大型且有影响力的平台在用户和盈利潜力方面都出现了爆炸式增长,同时还有无数较小的营利和非营利性网站也是如此。由于平台相互连接,出现了一种新的基础设施一个连接媒体的生态系统只有少数大型玩家,多数则是小型参与者。从网络传播到“平台化”社会,从参与式文化到连通式文化的转变则发生在相对较短的十年时间内。(4-5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媒体历来与使用它们的公众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文字经济( economy of inscription)协同进化。在丽莎・吉特尔曼( Lisa Gitelman)看来,世界上复杂的媒体集群应该被认为是社会实现的交流结构,其结构包括技术形式及相关协议,交流是一种文化实践,是不同人在回一认知地图( mental map)上的仪式化搭配,是共享或参与通用的表征体系”(2008:7)。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媒体技术作为日常社会实践的一部分逐步成熟。(5
现在通常被称为社交媒体的这一类平台,是从通用设备向线性应用服务更大转型的缩影,即乔纳森·齐特雷恩( Jonathan Zittrain,2008:104-107)有说服力地称之为“应用化”的发展。(006
事实上,大多数Web2.0平台作为朋友间交流的渠道或提供创造性内容的服务,最初都是不确定的。这些服务往往源于社区范围内的主动行动,一群大学生、摄影爱好者、视频爱好者,他们采用了特定的在线互动方式,并开发了一种中介式的日常实践。然而,将平台仅仅视为对网络活动的促进是一种常见的谬误;相反,平台和社会实践的构建是相互的。当人们忙于生活时,社交和创造力就会产生。米歇尔・德・塞托( Michel de Certeau)在《日常生活实践》(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1984)中提出,人们使用“招数”来达成组织或机构为其安排的战略。这正是社交媒体平台和构建于其上的应用程序的发展情况:用户是否以及如何“协商”将之纳入他们的日常习惯。(6-7
人们新近在社交媒体平合中体现的许多习惯,都是以往社交生活非正式和短暂的表现形式。与朋友交谈、交流八卦、展示假日照片、涂鸦笔记、査看朋友的幸福状况、观看邻居的家庭录像,都是随意的、短暂的(言语)行为,通常只与特定的个人共享。一个重大变化是,通过社交媒体,这些随意的言语行为已经变成了形式化的文字,这些文字一旦嵌入更大的公共经济领域,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以前随意表达的话语现在被释放到公共领域,在那里它们可以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社交媒体平台毫无疑问地改变了私人交流和公共交流的性质。(007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交媒体”一词意味着这些平台以用户为中心,关注的是“参与”和“人类协作”。但是,《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的作者何塞·范·迪克更关心的是连接层次上的社交媒体。
本书是首部关于社交媒体批判史的专著,研究社交媒体“连接”的本体论(关系、社会资源)与平台理论(技术文化、社会经济、社会重组),展示了对社交媒体、社会关系和盈利机制三者微妙关系的独到发现与见解。
何塞·范·迪克在书中提出了生态系统法,其作为一种超前的框架,在微观上采用行动者网络理论来理解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又采取政治经济学方法,并引入了宏观经济因素,将二者有效地融会贯通。沿用这种框架,作者选择了五个最常见的网络平台Facebook、Twitter、Flickr、YouTube和Wikipedia作为分析对象,在梳理平台的发展历程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其背后隐含的技术文化元素,从所有权、治理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研究了形成社交媒体的社会经济结构。对社交媒体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本书当会有所收获。
精彩短评:
作者:jdubwnbhzj 发布时间:2021-03-19 17:34:28
社交媒体的不同平台、应用重组了当代人的时间排序方式,时间重塑人,以及生命的意义。刷短视频,不似书籍的“翻看”、电视的“打开”、视频的“点击”。“刷”这一动作本身即蕴藏流媒体的真谛,即流动不居,延绵不绝。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刷短视频之所以会让人觉得时间如梭,对时间“无感”,与短视频这种文体的时间逻辑有关。连接,时间、空间无限的压缩,对它的理解各式不断更新。空间的一国、一城、一社区,空间的APP、软件、云端等,在比特世界沉寂又燃起,肉身在场变成涉身性虚拟在场。在智能推荐下,终究还是一个人的独舞,是围绕自己的小世界的自我对话、自我设限。反过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反连接的逻辑,从形式上看是无限连接,内在的却是自我无限重复,可以称之为“萎缩的连接”。
作者:死透气了 发布时间:2021-08-07 09:13:37
典型的传播学风格的优秀学术著作,可惜书中提到的社交媒体,国内都用不了。
除了ANT和政经批判,其实还有个媒介哲学前提:社交媒体通过把人际关系转码为数据算法拓宽主体内涵,重构了主体间性。所以我们的社交被“品牌化”、“专利化”,背负了极复杂的所有权意味。对平台而言,“用户”不再是纯粹经验主体,而是商品化的算法主体,这是全书的预设。在此基础上的知识接合与学科集成相当丰富。缺憾在于,如能针对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结构再添一章脉络探源和行使机制,批判力度会更强。模型可借鉴,如果拿这套搞豆瓣微信微博QQ,会很有本土化旨趣,前提是这些都还能用。
作者:笨笨佛 发布时间:2006-04-04 17:36:26
不战而胜
作者:周游多吃点儿 发布时间:2021-06-15 22:36:41
提出的问题很关键,但框架内部勾连不足而论证松散,ANT和政经分析的力道都不够,翻译很一般。案例分析只跳读了YouTube。
作者:我刚才吃了米饭 发布时间:2021-03-25 23:21:16
(社会行动者网络+政治经济视角)*n个社交媒体平台的微观系统=社交媒体宏观生态
深度书评:
The construction on new norms for online sociality
作者:修炼内功的那那 发布时间:2017-02-13 07:39:13
1.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nectivity and connectedness [the double logic of sharing, how did this new ideology (social norms) construct over decade, moving from the second to the first]
2. analytic framework/ model
a combination of ANT and PE
3. historical detailed narrative of mai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from 6 aspects)
-----techno-economic structure:
1) technology: link frictionlessly with outside apps/platforms, uniform design–more accessible to ads, change online experiences and thus sociality, tags
2) users and usage: Facebook: social coercion and sharing, as well as resistance; Twitter: Organisation and self-promote; Flickr: private life sharing and public event eyewitness, online community; Youtube; Wikipedia
3) content: Facebook: from database to narrative of life story (in favour of personalised ads); Twitter: opinion polling (neutrality) or opinion engineering, "live" streams, information network; Flickr: to monetise tagged photos database;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4) Ownership: conflicts btw market and noncommercial, attract traffic, bond loyal users, exploit data for targeted personalised ads,
5) business models: attention, popularity and connectivity
6) governance: ToS, debate about data mining and sharing by third parties, commons domains, public VS. private,
4. ecosystem of social media
acceptance into everyday life
1) technology: frictionless sharing users data between platforms (p65), they share the same values or principles: popularity, hierarchical ranking, neutrality, quick growth, large traffic volumes, and fast turnovers (p158), making users online experiences manipulable and salable
2) users and usage: empowerment or not? certain methods could be used by users
3) content: quanti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quality (for commodification), standardisation and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4) ownership: diff platforms may have different techno-economic principles (open VS. closed); but they co-bulid a new type of vertical integration, "ecosystem's interoperability" (for data traffic) (p166)
5) Governance: to check this new vertical integration, to protect private privacy, and collective privacy
6) Business Models: "free" model, hard to change this norm
5. online sociality: the emerging norms and values, norms into laws
platforms' power to shape online sociality, imposing their ideology to everyday life, though might also be countered by users, lawmakers, or other competing companies (p67)
Facebook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p66)
Twitter and following, not neutrality (73)
privacy and public
《交往在云端》——超越面对面社交
作者:小英子 发布时间:2021-12-05 20:51:44
每一种技术刚刚出现甚至在出现之前往往就会有关于这种技术的各种讨论,包含积极开放憧憬未来的,也不乏悲观消极担忧连连的。但是无论如果我们都无法阻挡技术的发展车轮,不论是拥抱还是排斥,只要能够解决我们眼前的需求,那技术就有普及和发展的前途。社交媒体发展到今天,其覆盖广度之高,功能涉及范围之广,对生后的渗透率之高,估计是互联网刚出现时谁也无法预料的。就像作者所说的人类能够决定技术的开始但是却不能决定技术发展的终点。因为无法预测终点所以我们自然也不能简单的预料技术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但是又会有人说人们对技术的态度会影响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以方便技术更好地向善而不是带来危害或是更多的问题。因此,对技术进行一定的认识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人类的好奇心也不允许我们对新兴事物漠然置之。既然无法阻挡这样的认识和判断,那么我们又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技术呢?或者更具体一点什么样的态度去看待社交媒体呢?
社交媒体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关系为基础展开信息发布、交流、评论的平台,这是广义上对社交媒体的定义。但是互联网技术本身的连接性以及平台的利益趋向使得任何一种媒体都在往社交和连接的方向拓展。正如《连接:社交媒体批判史》中所提到的一样,平台、技术本身以及人类社交需求等等这些都会驱使任何一种应用走向人与人相互连接的趋势。而信息时代,任何一种平台都具有信息流通的特征。因此,社交媒体的概念变得泛化。所以,在谈社交媒体时就有一个侧重点即社交属性,其一切其他的属性都是基于人与人相互连接和交往的基础之上展开的,这是社交媒体区别于其他平台的重要特点之一。
这本书中主要就是围绕社交媒体上的一些人际交往行为及其他现象而展开的。作者脱离了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这种两极化的视角深入到各种社交媒体的具体应用场景中去讨论社交媒体究竟给我们的社会交往带来哪些影响,从社会建构论和驯化理论的角度,到日常生活的具体实践中观察社交媒体究竟是怎么进去我们生活、怎样发挥作用以及发挥怎样的作用等等问题。没有太多宏观抽象的理论,都是细微到与我们日常行为的具体实践,将社会、文化、心理、习俗等因素进行分析,试图打开我们对社交媒体的认识。
关于技术与社会的几种观点
关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科学家以及各种企业家讨论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迄今为止,也没有获得一个普遍认同的认知,但是随着各种创新涌现,技术革新加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有必要。在长期的讨论中,主要形成了四种比较常见的观点: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驯化理论,其中技术决定论内部又以技术给社会带来或消极或积极的观点产生分歧。
技术决定论主要是认为技术影响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播学研究中以媒介环境学派的一些学者为主提出了媒介偏向、媒介即讯息等理论,认为媒介技术本身会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的社会交往产生各种影响。社会决定论是对技术决定论的一种反思,主要强调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的认知和行为会决定技术的使用,最终使技术发展顺着社会的演进和人类的期许迈进。而社会建构论是两者的中和,认为技术与社会文化因素是一种相互构建相互连接的关系,不存在一方决定另一方而是双方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些观点都存在将技术与社会二分的倾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而驯化理论则是关注技术普及化以后在日常生活的应用过程中,人类的各种文化和行为因素与技术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细微的日常生活行为能够赋予技术不同的意义。
正如书中所说“技术是以一种逐渐浮现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活。即使我们在的持续互动中,会产生哪些社会交往、社会形态和社会变化”。我们能够决定技术使用的开始,但是始终不能决定技术使用的终点,技术总是在与人们的互动中相互影响和发展的。
可供性的概念
关于技术的可供性,是近几年学界讨论比较多的话题,被认为是任何技术的关键钥匙。詹姆斯·吉布森认为,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会变化的,不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动物来说,森林就是森林。不过,不同的物种能够观察周围的环境,再根据自身的而需要,感知到环境提供给自己的功能,也是就“可供性”。可供性的最初提出是一个生态心理学的概念,自然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能够促进人类某些社会活动也能够限制人的社会活动,而从物种的角度来说并不是环境提供的所有东西都能够被有效利用的,这依赖于物种对环境提供的条件的感知和对自身需求的定位。可供性的概念应用到技术领域,就打破了单一的技术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认为技术能够提供给我们客观环境,但是却不能决定结果。人对技术的评价和对人类社会的预期才是最终的结果。
可供性似乎给了人们讨论技术的一种视角和解决方式,更加适合我们去讨论社会文化环境、人的心理因素以及媒介技术特性等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可供性存在与环境和生物的关系中,并且具有互补性,也即这个概念不能独立于其中任何一方而存在。因此,可供性需要在不同的关系和语境中进行讨论,每一种具体生物都能够发展从自身的需求和理解发展出具有特殊性的可供性,人能够对社会环境进行有选择和创造性的应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传播学中关于可供性的理论更加关注三个维度,分别是高阶可供性与低阶可供性、想象可供性和通俗可供性。高低阶的可供性更加关注技术和平台所建构的传播渠道和环境。社会和技术能够提供的可感知的社会线索能够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社交媒体的平台结构、交互界面和技术特点能够影响到创造某种价值,尽可能在制造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中服务于其本身的商业利益,例如社交媒体中的关于受众形象的自动化建构和相互之间的可见能够促进用户对自身形象的维护。
想象可供性则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探讨用户对媒介的期待可能会塑造他们与媒介的互动行为与方式,因此可供性还应该考虑用户的参与和感知程度。在社交媒体中,可供性的隐蔽性使得用户难以察觉平台的特征。对算法有不同认识的人能够通过更加有目的性的利用算法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像社交媒体中受众能够通过表情包等方式对面对面的交流进行弥补,以建构更加广阔的意义空间,明星的粉丝会通过复制词条刷榜等方式来提升明星的曝光度。本质上这些行为都是用户对技术可供性的一些利用方式。
通俗可供性则更加关注用户视角,用户是根据自身对媒介的理解来实现对媒介的使用,因此针对不同的受众,媒介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功能。有些人将社交媒体当作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工具,而有些人能够利用拓展自己的社交范围,还有人能够通过社交媒体来获取咨询,开阔视野。这种视角需要我们从更加微观和针对性的角度去看待可供性的概念。
我国学者张治安还提出了研究可供性的几种可行路径,分别是:拓展“用户”的定义、注意用户界面的连接性、注意平台界面的适应性、注意行动者对技术的供给。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行动者对技术的供给,突破了传统上我们技术供给人类的单向视角,主义到用户和技术之间相互供给的复杂关系。
中介化的交往方式和面对面社交
作者打破了人们站在面对面交往基础上看待中介化交往的观念,不认为中中介化的交往一定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敌意、人际关系的疏远以及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和欺骗的增加,而是认为中介化的交往不仅不一定会导致上述行为的产生,而且能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交往方式。“中介化交流应该被是为一种新颖、兼容的混合交往方式,而不仅仅是具身交流的缩减版本”。我们不能以面对面的交流作为一种标准化的参考形式去看待中介化的交往,忽视中介化交往为社交创造出的新的可能。
中介化的交往拓展了人们交往的范围,实现了时间对空间的压缩,但是却导致线索的缺失。这种线索的缺失一方面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难度,使双方之间的同一性减少,也为欺骗和谎言创造了可操纵的余地。但是人们在中介化的交往中能够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甚至通过点赞等其他行为来实现交流。针对个人形象而言,互联网的虚拟性能够使人们突破现实的束缚和形象,通过兴趣、观点以及立场等元素的展现构建更加符合那个“内在”自己的更加真实的形象,基于此建立的交往也有可能对双方来说使更有意义和价值的,甚至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交往要比现实的交往更加真实,人们能够跳过那些礼貌性的过程直接去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等等。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中介化交往的线索缺失实际上提供给我们交往的更多可能和创造空间,欺骗谎言和真诚信任都有可能在这个空间中实现。
关于隐私的相对性问题
作者认为隐私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人,隐私的界定是不同的。“隐私并不等同于保密,它与控制信息的使用权,以及信息共享的语境的完整性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关于自身信息的流动我们常常不会将其想做是隐私问题,但是针对关系比较疏远的人来说,这样的信息泄露就涉及到隐私的问题。然而互联网的连接性、可复制性和互动性打破了这样的界限,使得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于是便引发了隐私的思考和担忧。互联网让传播更加不可控,我们在自我暴露和信息传播过程中无法预测看到这条信息的受众是谁,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了自我暴露。
另一方面,其可搜索性也使得信息能够脱离具体的时空语境产生影响,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明星的“黑历史”,其实如果放到具体的语境中,那些行为便是正常的社会活动,但是由于时空的线性特征的打破使得我们能够站在当下的环境脱离当时的具体语境去看待这些行为,加重了人们对隐私问题的担忧。在当下的舆论场中经常会有人断章取义将经过裁剪的“聊天记录”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样的行为使将交流抽离了具体的语境。这些行为更加加剧了人们对信息传播的不可控。
因此,关于隐私的问题似乎在当下的传播环境并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甚至始终都不会有一个理想的解决方式。因为社交的互联性让信息的传播更加不可控,让受众不可控。隐私本身的复杂性和相对性又使其无法使用强制性的手段进行维护。
无论如何,只要人与人交往和连接的需求不变,社交媒体就会在技术和人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进化,作为一种重要交往方式,中介化交往超越具身的交往提供给我们的无限可能性空间和相关伦理问题将成为人们持续探索的领域。最后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数字媒体既没有拯救我们,也没有毁掉我们,更不是在重塑我们。不过,他们正在以不胜枚举的方式,改变着我们与他人的连接方式。”我们无需持一种悲观主义的角度去排斥媒介技术的中介化作用,也不应该盲目乐观的期待某一种媒介技术的发展能够产生完全超越现实的理想效果。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内涵好书(373+)
- txt(365+)
- 情节曲折(587+)
- 内容齐全(311+)
- 中评多(114+)
- 藏书馆(574+)
- mobi(452+)
- 购买多(136+)
下载评价
- 网友 康***溪: ( 2024-12-25 08:47:35 )
强烈推荐!!!
- 网友 曾***玉: ( 2024-12-22 09:07:02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瞿***香: ( 2024-12-22 15:32:1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通***蕊: ( 2024-12-11 10:01:50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国***舒: ( 2024-12-18 13:35:41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印***文: ( 2024-12-17 03:03:58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汪***豪: ( 2024-12-11 04:55:46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龚***湄: ( 2024-12-27 02:15:21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后***之: ( 2024-12-14 18:12:47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戈***玉: ( 2024-12-23 22:57:27 )
特别棒
- 心理咨询师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减糖饮食:持续瘦身不反弹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女生宿舍@侦探学院2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铁血权臣:曹操全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公版2013北京公务员考试-全真模拟预测试卷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赠150元图书增值卡)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刑法学总论 李晓明.【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35中国共建共同富裕社会 胡鞍钢,周绍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组织 9787520715720 东方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1华图版内蒙古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标准预测试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大学法语四级考试大纲(新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婚姻生活心理学:如何构建亲密关系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9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