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培训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培训手册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是许维素与沈黎主编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精选译丛》的第二册。本书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重要代表人物阿拉斯代尔•J. 麦克唐纳三十余年实务经验的结晶。全书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要点和发展历史,同时提供了109个简单、易上手的练习活动,可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培训的带领者,甚至任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爱好者自我学习、自我督导,在实务工作中,将书本上所学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关键技术灵活“用出来”。
书籍目录:
作者序
译者序
第一章 本书指南与暖身活动
一、引言:如何对参与工作坊的学员给予反馈
二、开场
三、焦点解决取向简介
四、焦点解决会谈中的实用理念
五、焦点解决取向与传统心理治疗取向的差异
六、在各种文化中都非常有用的焦点解决问句
七、不适合使用焦点解决问句的情况
第二章 发展提问技能的练习活动
第三章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原则与假设的练习活动
一、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原则与假设
二、实践原则
三、共情
四、倾听
五、无问题谈话
六、透明化
七、优势
八、与难以合作的当事人工作
第四章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会谈开场的练习活动
一、自我介绍与问题描述
二、会谈前的改变
三、一些值得谨记的原则
四、与儿童和青少年工作的妙招
五、对问题或诊断进行挑战
第五章 发展目标的练习活动
一、目标的重要性
二、复原技术:当目标与失落或丧亲有关
三、自杀风险评估
四、“停止”
五、危机卡:用于自我伤害议题
六、与身患绝症的当事人共同设定目标
七、发挥当事人伴侣的功能
八、取得控制权:帮助有幻听症状的当事人
第六章 例外及评量问句的练习活动
一、例外
二、评量
第七章 奇迹问句的练习活动
一、奇迹问句
二、危机干预问句
第八章 关于反馈与后续会谈的练习活动以及会谈效果的评估
一、暂停与休息
二、后续会谈
三、对会谈效果进行评估
四、改变的速度
五、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成果研究
第九章 实务工作场域议题的练习活动
一、 开始在实务工作场域中使用焦点解决技术
二、遭遇霸凌
三、面对法律程序的当事人
四、关于职场教练及其他任务的练习活动
五、职场团体活动中改变思维焦点的方法
六、发展共识未来的预期谈话
七、评估工作表现
第十章 督导的练习活动
一、焦点解决内部督导
二、焦点解决反思团队
三、工作坊评量
第十一章 建立复原力的练习活动
一、两个放松的练习活动
二、三个问句
三、与儿童当事人工作的练习活动
四、测量复原力
五、替代性复原力
六、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
七、舒适暗示
八、闪耀时刻
九、给焦点解决实务工作者的最后叮咛
十、总结:短期治疗的下一步新发展
附录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迄今为止的故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阿拉斯代尔•J.麦克唐纳(Alasdair J. Macdonald)
作者,英国注册家庭治疗师、督导师、精神科医师,英国焦点解决实践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欧洲短期治疗协会理事。接受过心理动力学、团体治疗和系统取向心理治疗的训练,深受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创始人史蒂夫•德•沙泽尔的影响。在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应用于精神卫生和刑事司法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曾在英国、美国、中国、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任教。其主要著作《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理论、研究与实践(第二版)》被翻译成中文,畅销多年。
许维素
译者,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荣休教授,咨询心理学家和心理咨询培训导师,擅长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实务与督导。致力于在华人世界推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多领域运用,是亚洲地区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尊重与希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译有《对话的力量:焦点解决取向在青少年辅导中的应用》等。
敬丹萤
译者,江苏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江苏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注册心理师。接受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训练和督导近十年,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与来访者工作约1500小时。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是许维素与沈黎主编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精选译丛》的第二册。本书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重要代表人物阿拉斯代尔•J. 麦克唐纳三十余年实务经验的结晶。全书用简要的语言介绍了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要点和发展历史,同时提供了109个简单、易上手的练习活动,可供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培训的带领者,甚至任何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爱好者自我学习、自我督导,在实务工作中,将书本上所学的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关键技术灵活“用出来”。
精彩短评:
作者:Mr.hyM 发布时间:2024-05-29 18:57:13
封神演义应该是除四大名著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最大的古典名著。特别是现在很多人都把封神演义书里构建的道教体系奉为正统。其实看过原著后,更多的看到的是封神演义的硬伤。首先虽然故事背景是武王伐纣,但其实一来书中都是戏说,二来很多神仙的起源并不在那个时代,例如哪吒。其次,书中的逻辑很宿命论,天定论,阴谋论,是很经不起推敲的。最后,书的行文与四大名著相比不在一个档次上,很多情节雷同,甚至无聊好笑,例如十绝阵。在人物塑造上也是不讨喜的,例如姜子牙经常不镇定,又如文王武王看上去比刘备还伪善。所以封神演义无法跟四大名著相提并论,但其汇总的神仙体系,还是颇具魅力的,这也是此书经久不衰的最重要原因。
作者:五仁月饼刺猬 发布时间:2024-04-02 19:47:39
“你通过售票处进入,然后可以前往“偏好未来”的展区,或者前往“已经发生的实例库”的展区,其中还可能包括“评量”,最后,再去“礼品店”挑选,你希望自己会在回弹力,从个人经验和想法中,带走什么样的礼物。” 从来访者过往的人生经验中提取其自身优势和潜能,重新将其赋能到来访者身上
作者:李嘟比 发布时间:2023-10-23 16:00:38
适合入门了解
作者:齐齐 发布时间:2023-12-14 16:36:11
这基本是一本教你如何带工作坊的书。有很多学员练习。作为一本自学读本来说不是很合适。
作者:每山 发布时间:2011-04-21 10:01:00
此书宝贵在于经验
作者:微笑迦朵 发布时间:2011-04-18 11:29:28
奇幻文学
深度书评:
于连:被误读的野心家,遭背叛的痴情人
作者:临素光 发布时间:2018-09-03 17:10:17
在翻开《红与黑》之前,我满心以为,会看到一个脚踏两只船、靠女人上位的渣男,是如何翻船受死的大快人心的故事。
没有想到的是,我竟然会在结尾的时候,为他流泪,心痛得辗转难眠。
这不能怪我误解他。近两百年来,有无数读者跟我有相同的误解。因此,我打算梳理一下《红与黑》的脉络,结合作者司汤达本人的经历,为这个23岁死于斩首的年轻人辩白。
一、于连的原型
《红与黑》的副标题是“一八三0年纪事”,讲述了主人公于连作为乡下木匠的儿子,相貌俊美,苍白羸弱,不擅长体力劳动,只喜欢看书,因此常常遭到父亲和两个哥哥的打骂。后来向谢朗神甫学习拉丁文,被其推荐到维里埃的市长德·莱纳先生家去当家庭教师。
在那里,19岁的于连与年近三十的德·莱纳夫人相恋,后来为避免丑闻暴露,也由于德·莱纳夫人的良心谴责,在她和谢朗神甫的安排下,将于连送到贝藏松神学院学习。
贝藏松神学院的院长彼拉神甫极为欣赏于连,又将他推荐给巴黎的大贵族德·拉莫尔侯爵当秘书。于连凭借过目不忘的绝技,以及冷静妥帖的办事能力,深受德·拉莫尔侯爵赏识。而于连也在此期间,与德·拉莫尔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相恋,并使她怀孕。
迫于女儿的压力,德·拉莫尔侯爵不得不赐予于连贵族的姓氏,并且提拔他当上骑兵中尉。就在于连即将飞黄腾达的时刻,德·拉莫尔侯爵收到德·莱纳夫人的信,指控于连是一个色诱贵妇来获得名利的无耻之徒。侯爵大怒,撤销了一切封赏。于连激愤之下,在教堂向德·莱纳夫人开了两枪,随后他被判斩首,上了断头台。
司汤达写作《红与黑》,其故事原型来自1827年发生的一桩凶杀案,被称为“贝尔德杀人案”。
贝尔德是一个乡下马掌匠的儿子,羸弱聪明,向当地的本堂神甫学习知识。随后,经本堂神甫介绍,成为米休先生家的家庭教师,后与比他大十一岁的米休夫人相恋,被米休先生扫地出门。后来贝尔德去了德·歌东先生家任职,与其女儿有染,也被解雇。此时他求职屡屡受挫,想重回教会也遭拒,就对米休夫妇心生恨意。他于1827年7月的一个星期日,潜入村中教堂,先向米休夫人、后向自己连开两枪,两人都重伤倒地。最后贝尔德被判处死刑。
很显然,于连的经历和结局,都贴合贝尔德的人生轨迹。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学创作和故事原型是两回事,文学人物与人物原型更是不同的两个人。
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贝尔德枪杀米休夫人后,在法庭上将全部责任都推到米休夫人身上,妄图为自己脱罪,毫无悔过之心,可谓恬不知耻。而《红与黑》中的于连,在枪击德·莱纳夫人后,拒绝了一切脱罪的帮助,一心求死。然而,当他得知德·莱纳夫人还活着,竟然喜极而泣。
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司汤达笔下的于连,早就挣脱“贝尔德杀人案”的桎梏,展现出充满矛盾、极为复杂的人物魅力。
二、靠女人上位?靠实力
不可否认,于连俊美非凡的外貌,给他带来了很多便利:
在德·莱纳市长家,德·莱纳夫人和夫人的贴身女仆都爱他;在德·拉莫尔侯爵家,眼高于顶的玛蒂尔德小姐也爱他。甚至当他去神学院报到的时候,随便走进一家餐馆或者咖啡厅,都能得到老板娘和女招待的垂青,主动送上近乎免费的晚餐和咖啡。
晚餐和咖啡倒也罢了,更令人眼红的是,德·莱纳夫人的爱,让他得到免费上神学院的机会;玛蒂尔德小姐的爱,更让他跻身贵族阶层,获得军衔。
因此,《红与黑》甫一问世,批判于连靠女人上位的恶评,就从没有消停过。
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的确由于女人获得成功,但这是结果,却并非他的原始动机。
于连想要的东西很简单,他想要功成名就,想要出人头地,想要突破阶层的藩篱。对了,还想要高贵女人的青睐。也就是说,在于连看来,功名和女人是并列的,都是能够满足他虚荣心的方式,但他却并没有将女人视作获得功名的工具。
事实上,当我们梳理于连的人生轨迹,就会发现,与其说他是靠女人上位,不如说是“靠”男人上位,因为他晋升的关键节点,实际上都来自有权势的男人们。
于连的第一次身份晋升,是从木匠的儿子成为家庭教师,这得益于恩师谢朗神甫的推荐。
他的第二次身份晋升,是从家庭教师成为神学院学生,虽然德·莱纳夫人鼓动丈夫出资,但门路仍是谢朗神甫找的,因为贝藏松神学院的院长是他的旧交,而院长之所以一开始就对于连高看一眼,也正是基于此。
他的第三次身份晋升,是从神学院学生成为大贵族的秘书,这源于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甫的引荐。而德·拉莫尔侯爵不仅将他视为得力助手,也当做晚辈和朋友。
这些男人为什么都如此器重于连?难道也是因为他的色相?
《红与黑》早就给了我们答案:在于连出众的外表下,他能够过目不忘,将拉丁文版《圣经》倒背如流;在神学院的学习中,几乎门门课第一,还破例成为助教;为德·拉莫尔侯爵工作时,他不仅胜任日常事务,还能突破重重险阻,冒着生命危险,为侯爵向国外送密信;他刻苦学习骑术和剑术,甚至能够赢过熟谙此道的贵族公子……
正如书名所指,于连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如果他穿上红色的军装,就一定要成为战功赫赫的将军;如果他穿上教会的黑袍,就一定要成为位高权重的主教。
的确,他野心勃勃,但他的野心也来自他出色的能力。这一点,玛蒂尔德小姐也看出了,就像她对父亲所说,在任何时代,于连都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当然,她也承认,有贵人相助会快得多。
三、两段截然相反的恋情
即便已经论证于连不靠女人上位,然而,新的道德谴责又来了:如果他把贵妇的垂青当做满足虚荣的工具,那他对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小姐是真心的吗?是在玩弄这两个女人的感情吗?
于连初次见到德·莱纳夫人,才19岁,带着一种没有见过世面的敏感羞怯,他的外表又如此柔弱秀美,比夫人的儿子大不了几岁,很容易就得到夫人的怜爱。
而这位夫人虽然是城里小有名气的美人,却并不以此为荣。从十六岁结婚到现在,她历来安分守己,即便对丈夫没有感情,仍然是一个称职的贤妻良母,对其他男人的追求从不在意。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位温柔善良、没有阶级偏见的美丽妇人,对从小被父兄打骂、没有母亲的于连,带来了多大的心灵慰藉。
书中不止一次将德·莱纳夫人比作慈母一般,于连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像她的儿子,只有在她面前,才会放下高傲的自尊心,问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因为他对上流社会的常识几乎一片空白,而他深知德·莱纳夫人不会嘲笑他,充满安全感。
显然,于连与德·莱纳夫人的这段恋情,带有明显的俄狄浦斯式的恋母情结,我们稍后还会详细分析。
不过,玛蒂尔德小姐则完全不同。对于德·莱纳夫人,于连是大着胆子主动出击,而对玛蒂尔德小姐这位侯爵千金,于连一直是敬而远之。
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于连极为敏感的自尊心。与德·莱纳夫人的温柔善意相反,玛蒂尔德盛气凌人,她仗着显赫的家世和惊人的美貌,将无数追求者视为小丑,对于人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厌烦至极。
对于这样的人,于连只会竖起厚厚的心墙,不流露出任何情感,以免遭到来自这些上等人的侮辱和耻笑。反而是玛蒂尔德小姐,发觉于连的矜持和克制,激发了强烈的征服欲,主动抓住了他的手臂。
此时,于连与德·莱纳夫人的恋情,早已在夫人的要求下结束。值得注意的是,这正是于连没打算靠女人上位的有力证据,如果他真有此意,玛蒂尔德小姐绝对是帮他上位的最佳人选,他绝不会这样无动于衷。更能证明这一点的,是于连对感情近乎笨拙的单纯。
当于连受到玛蒂尔德的主动邀请,半夜爬进她的房间,在得到她以后,于连心中燃起了对她的强烈爱意。而玛蒂尔德出于一贯的任性骄纵,在确认自己得到于连的心以后,就对他失去了兴趣,还肆意侮辱他低微的出身。
玛蒂尔德会故意提起其他追求者,于连根本不懂这是最常见的欲擒故纵,为此痛不欲生;当她又一次用最刻薄的语言践踏他的自尊心时,他甚至想拿起剑杀掉这个又爱又恨的女人,然后自杀,实在心碎至极。从于连的反应来看,哪里有半点借助女人上位的情场老手的样子?反而是被这位贵族小姐玩弄于鼓掌间。
后来,于连终于在一位俄国亲王的点拨下,学会了欲擒故纵,明白了要表现出不爱她,才能够得到她的爱。在这场爱情征服战中,于连靠冷淡逐渐掌握了主动权,然而,他仍然不止一次控制不住自己,流露出对玛蒂尔德的柔情和爱意。
于连的这两段恋情,对于德·莱纳夫人,是“心灵之爱”,是他灵魂休憩的温柔乡;而对于玛蒂尔德小姐,则是“理性之爱”,是他磨砺意志的修罗场。尽管截然不同,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对这两个女人,都是发自肺腑的真爱。
四、“不合情理”的谋杀
关于《红与黑》的结局,不少人都有争议。比如毛姆,他在《巨匠与杰作》中,认为于连与原型人物贝尔德已经有了很大区别,但司汤达仍然让他和贝尔德一样,枪杀曾经的情妇,这完全不合情理。
乍看之下,好像有道理,贝尔德因为走投无路就怀恨杀人,并且力图狡辩脱罪,这与他卑劣的性格前后统一。
然而,于连却并非如此。于连看到德·莱纳夫人的信以后,几乎没有流露出任何过激的感情。只是径直前往枪械店买了枪,潜入教堂,向德·莱纳夫人开了两枪。
值得注意的是,于连开枪前犹豫了,几乎不忍下手;而案发后根本没想逃跑,束手就擒;在接受审问时一口承认自己的杀人罪行,没有丝毫辩白,只求一死。
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德·拉莫尔侯爵收到德·莱纳夫人的信后,撤销了对于连的封赏,却仍然许诺,只要他离开法国,放弃他的女儿,就可以每年给他一万法郎的补贴。这可是一笔巨款,足以让野心勃勃的于连,在任何一个国家东山再起。
于连为什么要放弃仍然光明的前途,要与德·莱纳夫人一起走上绝路?这还是那个为了出人头地、愿意死一千次的于连吗?这个被毛姆诟病的“不合情理”的情节,答案其实都在那封信中,我摘录信上最关键的几句:
“先生,您向我打听全部真实情况的这个人,……这个人贫穷而贪婪,靠着彻头彻尾的虚伪,通过诱惑一个软弱、不幸的女人,试图谋求社会地位,出人头地。……他为了在一个家庭里获得成功,其手段之一就是竭力诱惑这个家里最有影响力的女人。”
不少人都被德·莱纳夫人的这封信带偏了,跟德·拉莫尔侯爵一样,信中所写正是他期盼看到的,认为于连就是一个靠色相获得名利的无耻之徒。
然而我们作为读者,站在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通读过这本书之后,就会发现这纯属污蔑。更重要的是,德·莱纳夫人稍后也会承认,这封信是由她的告解神甫预先写好,以宗教信仰的名义,逼迫她抄写下来的,根本不是出自她本意。
事实上,于连与德·莱纳夫人的那段恋情,可以说是好说好散,没有任何怨恨的成分。当时夫人和于连合演了一出戏,撺掇丈夫把于连打发走,又不能惹人指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出钱供他去神学院念书。导致德·莱纳夫人这么做的最大原因,是她挚爱的小儿子病重,作为虔诚的教徒,她觉得是自己的出轨才受到上帝的惩罚,因此愿意主动终止关系。
她之所以配合写下这封污蔑他的信,就是想死在于连的手中。她已经承受不住宗教和爱情的双重煎熬,而又不能自杀,只能出此下策。这就解释了,当她遭到枪击后没死,能够不顾枪伤的疼痛,奋力为于连四处奔走托人情,希望用“受害者的宽恕”来为于连脱罪。
而当时的于连并不知情。德·莱纳夫人是他的初恋,是他生命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女人,他曾说过,与德·莱纳夫人在一起的那段时光,使他第一次感到人生的幸福。只有在她面前,他才可以像孩子一样卸下层层防备,展露心灵最柔软脆弱的地方,而不担心受伤害和被利用。
可以想象,当于连读到那封信时,他这样看重的女人,将他如此珍贵的回忆,说成是“贫穷”、“虚伪”和“贪婪”,他是如何万念俱灰。我们可以说,支配于连向德·莱纳夫人开枪的动机,不是愤恨,而是心碎。
五、于连——司汤达的理想投射
于连之所以脱离贝尔德的原型,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模样,显然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关。从表面来看,司汤达所塑造的于连,在各方面都与他完全相反:
于连身材颀长,相貌俊美;而司汤达矮胖短腿,圆脸小眼。舅舅曾经安慰年轻的司汤达说:“你很丑,但你气度不凡。”
于连深受女人欢迎,两个美丽的贵妇人爱他爱得发狂;而司汤达在情场屡屡受挫,他一生所追求的无数女人,大多以惨败告终,就算是他曾得到过的女人,也是一部心酸史:
例如司汤达勾引过表嫂达吕夫人,每次幽会都要遵守她的奇怪规定,名义上是避开她丈夫,其实是为了避开她众多的其他情夫。
司汤达还无望地爱过一个丰满布商的女儿,在长达十一年中对她念念不忘,当他终于得到她以后,在背带上幸福地绣上那个甜蜜的时间——九月二十一,中午十一点半。而事实上,她向每一个追求者都是这样慷慨献身。
他曾经有一个情妇是女演员,为了让她同意跟他去旅行,司汤达东拼西借好不容易凑够三千法郎,这才让这位情妇屈尊同行。
另一方面,于连做梦都想早生几十年,这样就可以在拿破仑的军队中,靠战功得到显赫的军衔,改变自己低微的出身。而司汤达本人,却真的在拿破仑手下效力,在1812年,他还追随拿破仑远征俄国。
不过,即便如此,司汤达和于连渴求功名的勃勃野心也完全不同,无论是在拿破仑的军队中,还是在地方上当官,他都吊儿郎当,只想着白拿薪水四处玩乐,对公务和晋升没兴趣,甚至会因为远调任职的地方太无聊,干脆辞职不干。
事实上,司汤达之所以在四五十岁时,坐在书桌前写下这部四十万字的《红与黑》,也是因为闲得慌,他年龄大了以后,样貌更糟,也没什么钱,就更找不到女人了。
是的,女人,这就是司汤达终其一生的最高愿望,准确地说,他追求的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司汤达曾经说过:
“对我来说,爱情始终是最大的事,更确切地说是唯一的大事。”
表面上看起来,司汤达和于连迥然各异,然而,只有独具慧眼的人可以看出他们相同的本质。茨威格在《三作家传》中,就认为司汤达是把自己敏感多疑、渴望真爱的内心世界,从自己粗陋的皮囊中取出,放进了于连与之相称的俊美外表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红与黑》中,于连在消除猜疑、感受到善意的时候,会感动得热泪盈眶,在他层层戒备的傲慢之下,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他还可以轻易得到女人的关爱,在他成为杀人犯后,还有两个高贵的美妇人对他不离不弃,其中一个甚至差点死于他手。这种动人的感情,正是司汤达终身求而不得的。
六、司汤达的恋母情结
在《红与黑》结尾,于连在临死前与德·莱纳夫人冰释前嫌,重新获得那种毫无防备、无比亲密的幸福感,这个情节构思,就要追溯到司汤达的童年经历。
司汤达7岁时丧母,被严厉的父亲和姨妈抚养长大,这很容易联想到于连也是类似情况。司汤达从小对母亲就有近乎情欲的强烈爱慕,他在自传《亨利·勃吕拉》中写到幼时回忆:
“我爱我的母亲,……我要在我的母亲身上到处亲吻,……她也热爱我,并且不断吻我。我又回过来那样热情地吻她,她有时竟不得不跑开。我憎恨我的父亲,当他走进来打断我们的亲吻的时候。”
司汤达这种明显的恋母情结,正好可以解释为什么于连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又重新将全部爱情转移到三十多岁的德·莱纳夫人身上,反而对更加年轻貌美、更加地位显赫的玛蒂尔德小姐冷淡下来。
在于连的观念中,即便玛蒂尔德怀着他的孩子,他也认为在他死后,她很快会凭借家世和美貌另嫁一个如意郎君,很快会把他忘了。只有德·莱纳夫人,竟然完全原谅了他的罪行,还会真心为他惋惜流泪,他甚至不得不强行与她约定,让她千万不要因悲痛自杀。
最终,于连怀着无比幸福的心情,毫无遗憾地上了断头台。因为他得到世界上最珍贵、最无私的爱情,曾经的他被狂热的野心蒙蔽,没有紧紧抓住,反而要去花花世界闯荡,干一番事业。事到如今,才发现与德·莱纳夫人在一起的时光,就是已经是他人生幸福的顶点了。
可惜,于连得偿所愿,而司汤达却没有他的好皮相,也没有他的好运气,他一生中所追逐的那么多女人里,从来没有一个能带给他这样的幸福。
1842年,59岁的司汤达因中风倒在巴黎大街上,于次日凌晨孤独地死去,人们在他的手稿中,发现了那段著名的墓志铭:
“活过,写过,爱过。”
是的,如司汤达所言,他这样“活过”,这样“写过”,也把最刻骨铭心的“爱过”,刻在了于连的墓碑上。
看过第一部分,说说感受。
作者:bbq 发布时间:2010-04-26 22:22:36
当初下了这本书结果一直没看(拖延心理???)。后来觉得自己给出了下载链接却没看过实在说不过去,所以就一有空拿出来看上一点。就这么慢慢的,也有几个月时间过去了。昨天看完了第一部分,今天这里谈点感悟吧,毕竟也很久没写书评了。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不单单是一本写给被拖延所困扰的人们的一本How to 类型的书。更多的,根据我看后的领悟,这是一本所有人都可以拿来看并在看后能得到一些思考的书,一本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的书。(前提是没有一句“假、大、空”)
当然,书里没有告诉我们要怎么来过自己的生活,只是这些思考在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我们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分析其背后的原因,比如我最近爱睡懒觉,根本原因是想要逃避学英语的责任。。。而我迟迟不对喜欢的女生表白则是害怕自己承受不了失败的痛苦以及害怕失去我们之间现有的关系。
所以你会发现,似乎什么问题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解释的方法,你甚至可以加入一些精神分析的理论,比如说防御机制啊,早期经验啦,什么的。这样看着看着,就似乎有了一种对于过去经验拨云见日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总的来说还是相当舒服的。
我想,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拖延心理,不是说我们做什么事慢了半拍,而是我们可能无意识地回避一些事情,以至于到了非做不可或者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后我们才不得不采取补救措施。典型的例子就是工作狂了,表面上的忙碌其实只是一个借口,好给自己一个理由去回避一些令他感到难受、压抑的事。比如孤独,比如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等。
我们看了这本书,其实就是获得了这样一把通向理解事物背后真相的门钥匙。而这种能力,是你不用去参加所谓的心理咨询的培训就可以获得的。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拿得起放得下,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因为不能放下而背上了太多,而在这重重压迫下我们发现自己哪里也到不了了。所以,要想告别现在感到不满的状态,就要学会放弃很多,包括那些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着自己的东西——火枪的时代不需要盔甲。只有放下了,才能走得更远,而走得更远就看得更远。自然而然的,很多我们现在所在意的、貌似要命的那些“不是这样就要那样”的东西就显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最后,读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摆脱拖延心理,而是要了解它。拖延是一个心理工具,它其实一直是我们的老朋友,它只是想让你不受伤害,让你过得轻松别太累了。它不是你的敌人,所以我们要学会和拖延和平相处,而不是与之为敌。偶尔的放松、做一些与所谓目标不干的事不是拖延。相反,如果你在看了这本书后开始处处注意自己的行为,总想找出其是否反映着某种拖延心理的话,那么你可能又在面对着另一个问题了——强迫。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mobi(434+)
- 盗版少(614+)
- 值得下载(199+)
- 已买(367+)
- 下载快(240+)
- 不亏(273+)
- 章节完整(199+)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4-12-17 17:07:44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冯***丽: ( 2024-12-20 22:24:53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常***翠: ( 2024-12-14 23:36:59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詹***萍: ( 2025-01-02 12:22:53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孙***夏: ( 2025-01-03 01:16:03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养***秋: ( 2024-12-23 19:22:25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师***怡: ( 2024-12-22 05:17:01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林***艳: ( 2024-12-11 06:55:0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习***蓉: ( 2024-12-29 01:44:15 )
品相完美
- 网友 通***蕊: ( 2024-12-13 21:45:44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屠***好: ( 2024-12-29 22:43:56 )
还行吧。
- 网友 融***华: ( 2024-12-18 08:50:53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孔***旋: ( 2025-01-08 00:19:33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曾***玉: ( 2025-01-02 20:44:16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喜欢"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培训手册"的人也看了
2008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复习指导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曲一线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五四学制 九年级下册 人教版 2022版初中同步5年中考3年模拟五三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版 亚历克斯 弗格森 我的自传 中文版 Alex Ferguson 弗格森自传中文版 弗格森自传 弗格森传 曼联教头 佛格森 官方授权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班组长现场管理培训教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华图2015多省市联考招录公务员考试用书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3000道及华图名师详解(最新版)(附520元公务员密训班+99元网校代金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片区开发合规要点与实操指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几米:月亮忘记了(精装)“星巴克幾米联名系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简明英汉出版词汇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如何与3亿新中产交朋友:零边界商业时代的创新变革与决战【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9春 68所名校图书·期末冲刺100分:三年级人教套装(语+数+英+课内外)附口算 套装共4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高级会计实务--2022年《会考》高级教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公路工程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道路与桥梁》应试辅导(第6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活页题选 单元双测卷 选择性必修1 政治 RJ (人教新教材)2021学年 高二上--天星教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人像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幻境迷踪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