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3106474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9787513106474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layeelayee 发布时间:2019-02-05 19:22:25
1.期刊部分梳理得比较详细,可以作为《左图右史》的大纲看。
2.韩邦庆的《海上奇书》上的插图原来是《点石斋画报》的画师画的,后来成为了海派通俗文学期刊的惯例;
3.《海上花列传》的结构是“穿插藏闪”法;对人物内心世界和人性冲突的把握是否受外来小说或传教士翻译小说的影响【还不知道】。
4.另外一个问题意识方面的提醒:与其研究“海派文学受西方文化影响”,不如“被西方文化所唤起的上海本土创造意识,这些创造意识怎样转变为一种普遍的价值标准并影响几乎所有在上海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家”,更有意义。
5.《礼拜六》是一个【现代时间概念】
作者:打道 发布时间:2011-01-17 21:07:37
没做完
作者:菌 发布时间:2018-01-22 11:47:23
翻译灾难!I would like to share my excitement at recent discoveries on black holes and cosmology with Chinese readers. 翻译成“我愿意和中国读者分享对黑洞和宇宙学中最近发现的激动” 这什么脑残翻译!“近来关于黑洞和宇宙学的发现是非常激动人心的,我很愿意和中国读者分享”。说人话不好吗
作者:danyboy 发布时间:2016-09-24 23:49:11
读了一个半月,今晚终于读完了。起初还以为这是本常见的那种图文并茂、蜻蜓点水的通俗普及读物,没想到这几乎就是本学术书啊,信息量太大,几乎每一章都是一篇论文。读的很慢也是理所当然了。地图、地理学与政治、权力、宗教、普世价值等都有着深刻的关系,并不仅是我们惯常认为的一种对世界的观察方式。这本书并没有提供单一的结论,但提供了多个认识地图的视角。古人说河图洛书,图作为世界观的一种物质呈现,的确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意义。这也难怪近年来,很多新出的史学著作都会使用地图。在我看来,地图本身蕴含着普世性,从古至今,这种普适性在基督教的大公性、东亚的天下体系、大航海时代的世界观、民族国家的地缘政治和网络时代的开放信息社会。所以,我认为地图尽管各自不同,但还是有着一以贯之的东西的。
作者:夜航船 发布时间:2022-02-12 14:39:55
4.5分。画风和用色很喜欢,虽然是孙女带外婆圆梦,但同时也是外婆帮孙女成长的温馨故事。印象最深的两段:
“铺上花这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当然是用来美啊”;
“发展到“太迟了”会比我们预想的早”;所以爱真的要大声说出来。
不理解的是孙女带外婆跑出养老院开车走,妈妈这就报警了?有必要吗,还是欧美真就是这么耿直的风格。。
作者:匪我 发布时间:2014-12-07 11:00:49
怎么说呢 研究性没那么浓 适合看看玩玩
深度书评:
意识流先驱:于恍惚和现实之间,展示内心深处的冲突与隐秘
作者:漠鹰 发布时间:2020-12-20 21:25:16
1、现代小说中的技巧,其萌芽都可见于《月桂树已砍尽》
“在美丽的景色中,在万物自生自灭的幻影中,我突然出现,出现在其他人中间,像其他人一样出现在其他人中间,既有别于其他人又与其他人相像,一个相同的人,在无数幸存的生命中增加了一个相同的人;时间与地点逐渐明确了;是在今天;是在此地;是在此刻;我的周围生机盎然;时间,4月的一个傍晚,地点,巴黎;一个夕阳灿烂的傍晚,单调的喧腾,白色的楼房,葱茏的树荫;和煦的傍晚使人欣然外出,到处闲逛;”
傍晚,巴黎,街道,生机盎然。
在这人间美景中,“我”凭空出现,就像是开了上帝视角,任世间人与事匆匆流过,而“我”,则成为了唯一的观察者,世间的所有都无所遁形。“我”是在巴黎的时空中徜徉,还是跳脱出了三维时空,从更高的维度,从更广的视角,将世间一切纳入意识之中?
这是爱德华·迪雅丹的《月桂树已砍尽》的开头,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手法,于不经意间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写作手法。
《月桂树已砍尽》被文学史视作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开头这段意识流的写作,被专事意识流文学写作的弗里德曼看作是内心独白的一种宣言,而他对爱德华·迪雅丹也是赞誉有加:“在迪雅尔丹之后,现代小说中使用的几乎所有的技巧,其萌芽都可见于《月桂树已砍尽》。”
无论是瓦莱里·拉博《我最秘密的忠告》中探索性的写作,还是普鲁斯特小说中的叙述者,亦或是乔伊斯《尤利西斯》自传式的写作风格,都被看做是迪雅丹意识流写作技巧上的一种延续。
虽然爱德华·迪雅丹的意识流写作方式以及《月桂树已砍尽》得到如此高的赞誉,但是其在问世之初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认可,如果没有乔伊斯的大力推崇,没有瓦莱里·拉博的倾力挖掘,或许这样一部意识流开山之作,依然还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2、乔伊斯从坟墓中挽救《月桂树被砍》,拉博将之介绍给全社会
爱德华·迪雅丹的写作生涯可谓是丰富多彩。他在不同的时期,写过剧本,写过诗歌,也写过短篇和长篇小说;他还是一位宗教史学家;他创办过两本刊物;他还是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星期二茶话会”的常客。
在迪雅丹同时代人的文学理论影响下,他的诗歌大部分都采用自由体来写就,并且借用了象征主义作品的风格。这或许为他今后创作《月桂树已砍尽》内心独白的写作技法奠定了基础。
《月桂树已砍尽》在文学史上并无先例,弗里德曼认为“在法国,这部书是卢梭-狄德罗-斯丹达尔-福楼拜谱系的最后一级。”但是在这本书出版之初,与备受读者推崇的爱德华·迪雅丹本人相比,《月桂树已砍尽》备受冷遇。
爱德华·迪雅丹本人也非常迷惑,他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满足当代人需求的书似乎普遍都能获得成功,那《月桂树被砍》中的内心独白表达了那个时期的种种倾向,它为作么在问世时不能获得同样的成功呢?”答案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如此先锋的写作方式已经脱离了19世界末法国文学的情感需求,从而导致了民众对它的轻慢。
说起来,迪雅丹的《月桂树已砍尽》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还有一段很传奇的故事。乔伊斯创作《尤利西斯》时,从中汲取到非常多的营养,对迪雅丹很是崇敬。在苏黎世的时候,乔伊斯发现迪雅丹的一出戏正在上演,他立即与法国驻苏黎世领事馆联系,确认了迪雅丹的身份。乔伊斯与迪雅丹这两位意识流文学的大师终于见了面。而在此之前瓦莱里·拉博就与乔伊斯相识,得知迪雅丹是意识流文学的创始者之后,拉博通过各种努力将《月桂树已砍尽》重版再印。
在爱德华·迪雅丹后期写的《内心独白》中,对瓦莱里·拉博与乔伊斯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詹姆斯·乔伊斯把《月桂树已砍尽》从坟墓中挽救出来,瓦莱里·拉博欢迎这本死而复生的书,并把它介绍给了全社会。”
3、《月桂树已砍尽》中聚散不定,流转往复的意识流
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与传统作品的写作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意识流的写作方式是内向的,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当做主观的被感知物来表现。也就是说,不是意识存在于生活,而是生活存在于意识之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意识流的写作方式不服从于客观逻辑,而是遵从于内心逻辑,尽力将被观察者的内心世界不加干涉地、原汁原味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一特点在《月桂树已砍尽》这部书上表现得极为明显。虽然现代的读者们可能已经习惯了意识流的写作方式,但是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那批读者阅读这部书时,或许是第一次发现自己从头至尾都停留在达尼埃尔·普兰思,也就是“我”的思维意识中,只有普兰思是那个唯一的观察者。这是非常新奇的一种体验,让爱之者如乔伊斯如获至宝,让无感者视之如草芥。
“
是在今天;是在此地;是在此刻;我的周围生机盎然;时间,4月的一个傍晚,地点,巴黎;一个夕阳灿烂的傍晚
”
开头这一段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看似无序的描述,也可以看成是对一个人超脱于现实的“我”,睁开眼睛,感受世界的一个过程,而这个世界各种事件混杂相接。一旦读者接受了这种“虚幻自我”表达的设定,那么接下来那略显夸张而又超脱于现实的内心独白与随风漂摆的意识流思维就顺理成章了。
《月桂树已砍尽》整体的情节相对比较简单,表现的就是一个青年人达尼埃尔·普兰思与一个剧院演员莱奥·达赛之间的约会过程,时间跨度从晚上6点到晚上12点。从现代意义上来看,这个青年被演员拿捏的死死的,时间精力金钱耗费无数,这段感情却没有任何的进展。
爱德华·迪雅丹的创新之处在于,他通过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白,将作品整体的风格从前三章的相对有序,到第四章女仆传话让普兰思去达赛的公寓一聚,普兰思的内心开始有了波动,展现为一种无序性,让读者可以随着普兰思的思维意识开始游走,开始流动,充分体现了“意识流”聚散不定,流转往复的一个特点,使之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虽然爱德华·迪雅丹内心的描写没有达到后来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的那种“可以说是将一根头发分成四个叉的那种细致”,但是也可以说是相当的真实了。比如普兰思在达赛家中不自觉的睡着这段:
“她睡着了;我感到自己也昏昏欲睡;我微微闭上眼睛,紧贴着她的身子;她的胸脯一起一伏;一鼓一鼓地送来甜美的、多味的芳香……月美丽的夜……会儿我们要出去散步...气凉...我们一会出发……一会儿……两支蜡烛...行驶在林荫大道上“我爱你胜过爱我的绵羊”…………亮光闪烁....您笑什么...排排煤气路灯无限地延伸……嗬! ……夜晚……寒冷,冰冷……夜晚……啊! !太恐怖了!! !什么?有人推我,拉我,杀我……噢,原来什么事也没有……房间……哎呀! ……我睡着了吗?”
这段看似呓语的心理描写,表明了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普兰思的意识开始慢慢远离自己躯体的一个过程,这种即将进入梦乡状态下的思维和感想,是最能体现人的意识发散,也是最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的一种阅读体验。
最熟悉的意识,也是最难描写的意识,从这个细节来看,就可以体会出爱德华·迪雅丹在意识流的写作之路上探索良久,他的意识流写作方式已经相当纯熟,也难怪乔伊斯将之视为写作路上的引领者。
4、拉博诗意化的最美爱情意识流作品
《月桂树已砍尽:意识流先驱小说选》中除了爱德华·迪雅丹的《月桂树已砍尽》,还收录了瓦莱里·拉博的三篇意识流小说《美人,我的心上人……》《情人们,幸福的情人们……》《我最秘密的忠告……》。
其中在《情人们,幸福的情人们……》前言中,拉博写道:“献给我的朋友詹姆斯·乔伊斯,在这片小说中我谨采用了这位大师的创作形式。”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拉博还并不知道爱德华·迪雅丹,在给《月桂树已砍尽》再版重印的时候,他特意做序,向迪雅丹致敬,并在《我最秘密的忠告……》的前言中特意注明:“献给《月桂树已砍尽》的作者爱德华·迪雅丹”。
与《月桂树已砍尽》中普兰思与达赛那种柏拉图式的爱情不同,瓦莱里·拉博的三篇小说中都充斥着浓浓的情欲荷尔蒙,以及将哲学思考与欲望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
《情人们,幸福的情人们……》通篇只分了三段,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将对情人们的爱恋之情,与哲学,与文学相联系,虽然是意识流,但是充满了一种诗意的感觉,在拉博看来,这篇小说是最美的爱情小说,也是自己真正的意识流的代表作。
另外,拉博在《我最秘密的忠告……》中还采用了一种相当大胆的写作方式:
“ 吕卡,你得记住,你原来打算从萨莱诺出发,向右行,沿海岸线南下,而现在你却向左拐,顺半岛中央高地北上,然后再掉头南下,通向另一个大海。那海有个漂亮的名字。伊奥尼亚海。请让你的方向感和地理感适应路线的变化,因为这种感觉值得尊重,在不明方向的时候,这种感觉叫人很不自在,却说不出所以然。明显的例子如我们在贝托莱街自家的房间里,绝说不出这样的话:奥尔良在我前方偏右,南锡几乎在左耳的正对面。这儿却毫无疑向,屁股占着四分之三的座席,面对刚挂上列车的火车头,正前方即是塔兰托,就是说,毅然决然地背朝沃姆罗行驶。”
从最开始的第二人称吕卡对自己说话,随后转到第一人称直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然后有转换为第三人称视角,表明前行的路线。这种写作手法相当的大胆,并且非常巧妙,在之后也有作品模仿这一写作手法。
在文章的最后,也有一段进入梦乡的思绪流转:
“日夜思念伊蕾娜,
形单影只入梦乡,
此刻在我的内心,
好似蒙着面纱的我,
如惶惑的小动物,
溜进她的洞穴。
再见吧!
与世暂时告别,
躲进梦中常见的小世界。
但有血有肉的伊蕾娜呢?
竭力忘记她吗?
放弃与她联系吗?
回巴黎后再说吧。
我本该携带煮茶的器具,
在旅途中点燃小油灯,
锃亮的茶罐,银制的,
当地球的表面变得苍白,
油灯发蓝的火焰照亮黄昏的旅途。
啊.....”
相比较于迪雅丹的那种渐进发散的情绪,拉博笔下的吕卡更是以一种清醒状态下绝不可能出现的诗化语言来写就,简短的字句,押韵的词语,随着逐渐睡去的呼吸节奏慢慢减缓,慢慢模糊,吕卡的意识就此散去……
5、用内心独白写成的好作品,将长期为人传诵
从《月桂树已砍尽:意识流先驱小说选》中迪雅丹与拉博的四篇意识流小说中,我们能够清楚地体验到意识流写作的手法。
在迪雅丹开创了这一写作方式之后,无数的作家竞相效仿。
像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像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像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
像是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意识流小说在世界文学历史上开始展现出自己那迷人的一面,美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威廉·福克纳还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是“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就像是拉博在《月桂树已砍尽》的序言中所说的,
“我当时认为,现在依然认为,内心独白必将为法国国内外的一大批作家所采用,有如美国在《尤利西斯》发表后所发生的那样;同时我认为这种形式若落在平庸作家的手里,迟早会信誉扫地,但用内心独白写成的好作品,即使一时失宠、遭到摈弃,也将长期为人传诵,正如拉辛在古典悲剧消失后继续受到传诵。”
这里讲述了我们宇宙里所发生的事情
作者:呱呱天使 发布时间:2018-05-02 23:23:57
好的小说读起来绝不会让你产生一种置身事外感,人的精神倾向于关注那些与己相关的事物,所以哪怕是读到对另外一个世界里的描述,你也觉得那就是你所置身于其中的那个世界,你看到你熟悉的那些人,他们的思想和你息息相通,甚至当你读完了,你也不打算停止这种介入,或者不打算阻止文本对你真实世界的介入。
这本波兰文学给我的感觉就是如此,全文十几万字,我却很难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读完它,很多句子,我感到要用更长的时间来消化,这不仅在于作者擅长以更少、更精微的语言来说明一种时间跨度更长,或者蕴含更为深远的过程,还在于文本本身的美感以及其所强调的一种思辨性,当然,从更基础的方面来说,还在于这短短十几万字却纵向包括了四代人的生命历程、横跨三个主要家庭的兴衰变迁。
这个世界叫做太古,“太古是个地方,它位于宇宙的中心”,它是否是波兰的某个真实的村镇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你聚焦于此地,它必然成为(也就是)宇宙的中心。(除了中心和边界,我们还会有任何不借助于其他地标就能够确立的方位吗?)
1
第一个引起我特别关注的人是地主波皮耶尔斯基。很明显,他也是小说中第一个以一种(几近完全)抽象化的形容来描述的人。因为重点不在于介绍其额上是否有一颗痣,其年岁是否已近花甲,其家宅基地大小是否能媲美一座王宫,甚至于,小说对其身份所提供的唯一线索只有他是一位“地主”(什么样的地主,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到后来,我们才知道,他的妻子、女儿对他的看法。
他的开篇段落是这样的:“地主波皮耶尔斯基失去了信仰。……”与信仰的丢失相伴随,这位地主日常思考的问题是:“世界上的恶是从哪里来的?上帝既然是善良的,为什么允许恶存在?……”到后来,地主历经了一段狂热的爱情和必然的绝望收尾,他又在一种得救的希望中思考更为基本的哲学问题,即第一,“我是怎么来的?”第二,“从根本上讲,人能知道些什么?从获取的知识中又能得到些什么教益?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够到达尽头吗?”第三,“该怎么办?该做些什么?不做些什么?”稍微了解一点哲学史的人对他这些问题都不会陌生,重点是,这些问题不全然是抽象的(在一种绝对的意义上,任何哲学问题都与我们的生命内容息息关切,因而不只是抽象的、空想的内容),而是一开始就与我们的生命存在共生。只不过,小说在他身上加强了一种问题意识,而不是停留在对生命内容本身的叙述上。我们难道不会为下面这段话感同身受吗:
地主波皮耶尔斯基的年龄越大,世界在他看来便越可怕。人年轻的时候,忙于焕发自己的青春,忙于自身的发展,锐不可当的向前,不断地扩大生活的边界……进入成年,进入梦想时期,幻想某种更伟大、更崇高、更美妙的东西。四十岁左右出现转折。青春在自己的紧张努力和狂潮行为中自我折磨。某天夜里,或者某个清晨,人越过了边界,达到自己的巅峰并且向下迈出了第一步,走向了死亡。那时问题便会出现:是面对黑暗泰然自若的朝前走,还是回头走向过往,保持一副矫饰的外观,装作自己面临的不是黑暗,只是有人关掉了房间里的灯。
我们同样难以回避这样一种时刻:
……当他修剪玫瑰的时候,他觉得一切正常。当他闻到衣柜里飘散出的薰衣草香味儿的时候,……当晚上妻子给他按摩疲乏的后背的时候,他觉得一切正常。可只要他一出门,只有一离开自己的家到别的地方去,哪怕是到耶什科特莱肮脏的市场或是到附近的村庄,他的肉体便会失去对世界的承受力。
地主提出问题,然后期盼从阅读中寻获答案(正像毛姆小说中、曾经的飞行员拉里一样,像小说中另一个人物、他的接继人伊齐多尔一样,也像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一样)。只不过,他的转折在于,后来他收到来看望他的拉比送给他的一样东西——一只游戏盒,然后沉浸于这个迷宫式的棋类游戏,并透过其所附说明(充满了创世神话,和对于神话的改写)来追索上帝和世界的秩序。这个游戏盒子像是一个平行宇宙,伴随着小说的发展而一步步走向游戏所设置的外维世界,很明显,当小说走到“游戏的时间”的时候,它所关涉的意义不仅是对地主本人所言的。
2
我想提到的第二个人物,也即是上文所提到的地主的“接继人”伊齐多尔。在一开始,我们完全看不出他和地主之间有任何顺承关系,他的首次出现是作为米哈乌家族的第二代人(明面上的,而实际上很有可能,他是母亲格诺韦法和她的婚外情人的私生子),一个天生有脑部畸形的残疾儿。他的体态状况使他成为这个世界里的边缘人,于是他也爱上了另一个与他家庭背景差异巨大,却出生在同一天、也同样是这个世界的边缘人的女孩鲁塔。
鲁塔和她的母亲麦穗儿居住在森林里一间坍塌了半边的房屋里,她们以丛林为生,而鲁塔曾经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坐在一棵丁香树上观察村落里每一间房屋里的物事,鲁塔还熟悉森林里的每一种蘑菇,他带领伊齐多尔发现这些蘑菇,还带领他去靠近太古的“边界”。
“太古就在这儿结束,再远就已是什么也没有了。”其他地方,人们所说的太古以外的地方,诸如凯尔采,俄罗斯,其实并不存在。
那只不过是他们大家的错觉而已。他们出门远行,走到边界,到了这里就僵住不动了。他们大概是在做梦,梦见自己仍在往前走,梦到有个凯尔采和俄罗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苏醒过来,便回家去,他们把自己的梦当成了回忆。一切就是这个样子。
伊齐多尔几乎完全相信了这番话。
鲁塔长大,却嫁给了另外一个人,可是婚姻并不幸福。鲁塔独自越过太古的边界,走向了更远的地方,伊齐多尔的爱情之梦完全破碎了。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伊齐多尔和地主命运之间在某种粗略程度上的相似性,即同样是爱情的失却(这是最为直接的原因,还有作为背景的原因,如战事的发生,种种伴随而至的残酷的事情,以及俄国军人伊凡•穆克塔对他的启发),使他开始追问生命更深层次上的问题,追问上帝。
伊齐多尔之于地主更为明显的承继体现在,他继承了地主将近一半的藏书,当然,都是从乡图书馆里借来的。通过对世界的观察,伊齐多尔发现,大凡世上有意义的事物,多数都是由四个部分所组成。如:东、南、西、北;春、夏、秋、冬;酸、甜、苦、辣;眼、耳、鼻、嘴。又通过读完这些书,他找到更多这一类的四重性,诸如:《旧约》中有四个先知——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但以理;亚里士多德的四大要素——土、水、气、火;存在的四种状态——生、弥留和死,死后时期,复活;等等。从而更加确认他所发现的这种秩序。与地主后半生沉浸于迷宫游戏类似,伊齐多尔从此沉浸于这种跟踪四重性事物的“游戏”。然而,某种不安依然侵扰着他,因为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归结于某种四重性,正如我们很难发现一种定理来涵盖整个宇宙,逻辑和秩序在这里显示了它的局限性。
3
小说还有很多精彩的人物,丝毫不亚于(从其生命活跃性、经历曲折性或者存在的特异性方面来说,会超过)以上我所讲到的两位人物,比如儿女散尽、整天与狗儿们为伴、仇恨月亮而后与月亮和好、最终死于纳粹枪杀的弗洛伦滕卡,又如因厌恶人类而离群索居、以致人类功能逐渐退化、越来越像一只野兽的“恶人”,当然还有小说中心家庭里的博斯基夫妇——靠个人奋斗越来越向上爬却活成一位油腻的中年男人帕韦乌以及从小拥有一只小咖啡磨、灵性十足而后成立家庭、生育了一堆儿女、生活却也算不上幸福的家庭妇女米霞。
除了活生生的人物,小说还对一些我们认为的非生命物体、或是超自然生命别有关注。从中我们得以一窥作者超人类中心的思维能力,似乎在作者眼中,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只是对其加以命名,并不存在根本上的理解,相反,人类的概念还遮蔽了事物本身。
如在《锻树的时间》里,作者这样写道:
锻树像所有的植物一样,活着就是一场永远不醒的梦……树木的梦不会像动物的梦那样产生感觉,不会像人的梦那样产生形象、情景。……一棵树死了,另一棵树就会接收它的梦,将这种没有意义,没有印象的梦继续做下去。所以,树木永远不会死亡。在对生存的无知中,蕴含着从时间和死亡的概念中解脱。
与之类似地,在《洋娃娃的时间》(“洋娃娃”是一只狗)里,
洋娃娃不会像米霞或者别的人那样思考……因为若会思考就会吞下时间,把过去、现在、将来和它们之间持续不断地变化化为内在的东西。……洋娃娃靠世界的画面生活。它参与了人用自己的心智创造的画里的活动。每当米霞说一声‘我们走吧’,便见到洋娃娃在摇尾巴,她就以为洋娃娃像人一样能听懂她的话。但洋娃娃摇尾巴不是对她说的话做反应,不是对概念做反应,而是针对从米霞的头脑里萌生出来的画面做反应。……
在人和植物、动物的对比思考上,更进一步地,我认为小说中“恶人”的存在(一个非人非兽的中介态存在),寓意着人类中间也有一种渴望返祖的趋向。人发明了时间,却被时间压得喘不过气,无法从对必死性的感知当中解脱出来;人厌烦了一种假模假样的体面,厌烦了言语和关系当中的虚伪;知识给人一种比别种动物更为尊贵的幻觉,然而知识对于人自己发明的问题也毫无招架之力,只能给以暂时的安慰。如果浮在故事表面的是一种因果链,是一种条理性,那么,作为对一种散乱的、却也强大的非理性力量的强调,也成为这部小说的另一迷人之处。
总体来说,这部小说还值得从更多方面来细细品味和解读,它以一种轻盈的笔法——不仅是句式的轻盈,还有每个短小细碎的篇章所联结起来的结构感的轻盈(这种风格和同样被定位为魔幻现实主义著作的《佩德罗·巴拉莫》相近,但篇章之间的联接感更强,介于散文诗和故事性叙述的中间,降低了理解人物关系上的难度),意外造成的轻盈,以及作者看似随意插入的、那些带领读者的头脑飞升起来的轻盈——来处理了属于整个人类和宇宙的问题。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3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4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6分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章节完整(476+)
- 无漏页(153+)
- 值得购买(70+)
- 购买多(323+)
- 无水印(539+)
- 内容完整(56+)
- 不亏(276+)
- 体验好(210+)
- 目录完整(567+)
下载评价
- 网友 师***怡: ( 2025-01-05 22:33:33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师***怀: ( 2024-12-15 16:59:15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扈***洁: ( 2024-12-25 14:10:3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龚***湄: ( 2025-01-06 03:53:20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孙***美: ( 2024-12-31 07:24:03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马***偲: ( 2024-12-09 21:34:57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养***秋: ( 2024-12-27 03:39:44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宫***凡: ( 2024-12-28 02:47:18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宫***玉: ( 2024-12-29 08:54:36 )
我说完了。
喜欢"9787513106474"的人也看了
- 中公教育2023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古建修缮纪录(城墙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图像无言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手绘POP技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经商先做人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编政府会计(微课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正版 包邮《古玩收藏投资指南丛书——邮票》全3册16开精装彩图版 华龄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精益工厂内部物流管理实践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365天英文童谣天天听 春季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国际象棋残局600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7分
实用性:4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3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