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研究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研究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数字经济大趋势,信息的对称,资源的节约,资源的优化配置,资源的均衡化,在“互联网 ”新兴业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景象的同时,也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产业创新的空前活跃,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层出不穷,诸多热点法律问题如对电商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监管、网络安全、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等都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和法治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书对这些亟待解决的互联网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书籍目录:
编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帮助侵权注意义务之认定:“审查者”标准 /
我国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移植与变异 /
网络人身权侵权平台责任解析 /
搜索引擎对侵扰性自动提示内容的责任 /
网络平台中立行为行政责任的司法认定 /
“互联网 ”时代自媒体侵权的平台主体责任 /
第二编个人数据保护
数据的权利化困境与契约式规制 /
公法先行还是私法先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定位前瞻 /
搜索引擎服务商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研究 /
个人数据保护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
第三编“互联网 ”相关产业治理中的法律问题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法律责任研究 /
网络预约出租车本地牌照和户籍限制的审查与规制 /
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分析及风险防范 /
第四编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数字出版视域下的反规避技术保护措施规则研究 /
新兴技术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挑战:亦敌亦友?/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合作治理 /
域名与商标的合理使用问题研究 /
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理念:反思与重塑 /
商业方法的可保护性研究 /
第五编网络犯罪治理
海峡两岸窃取网络虚拟财产刑法规制之比较研究 /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刑法教义学展开 /
第六编 网络空间治理
刍议“网络空间主权” /
评述《电影产业促进法》背景下的电影审查制度 /
网络第三方账号登录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及用户协议适用问题刍议 /
第七编立法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服务法》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 /
作者介绍:
申卫星,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毕业。现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系第七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兼任中国卫生法学会副秘书长,教学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法总论、物权法、德国私法、卫生法学。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对著作权法中引入“通知—删除”规则的重新审视
《送审稿》第73条第2款采用了“通知—删除”规则:“他人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犯著作权或者相关权行为的,权利人可以书面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要求其采取删除、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笔者认为,“通知—删除”规则只是在特定技术阶段对注意义务的认定规则, 不宜在《著作权法》等立法文件中予以规定。
有必要事先回应的是,可能读者有疑问:“通知—删除”规则处理的是“明知”问题,而与注意义务无关。但笔者认为,“通知—删除”规则无法解决对“明知”的判定问题。由于在线的作品比对具有一定难度,平台可能无法仅依据一纸“侵权通知”就“明知”其用户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故对该规则的合理解读是:若收到“侵权通知”,平台是否有义务相信权利人的陈述,或是否有义务对用户进行深入调查。同时,因可能存在的恶意投诉,刘家瑞博士就反对将侵权通知与“知悉”完全等同起来。 所以,“通知—删除”规则仍然涉及对注意义务的判定。
(一)“通知—删除”规则因过于形式化而不宜出现在立法文件中
所谓“形式化”,指的是法律不再秉持用语的抽象性,而对其规范内容作具体的行为描述。在“通知—删除”规则中,“形式化”表现为:法律将抽象的“注意义务”概念,转化为“网络服务商收到权利人通知(‘通知')并删除侵权信息(‘删 除'),则未违反注意义务” 这一详尽的操作流程——下文因此也用“行为主义”一词来描述此特点。因此,即便认为现阶段将“通知—删除”这一技术形式作为平台的法律义务是合理的,我们也很难确定该制度的合理性能存续多久,因为法律难以预测技术的变化:若出现了可广泛应用的侵权信息过滤技术,则平台的注意义务理所当然应有所变化,而“通知—删除”规则却未必能对此作出回应。尤其是在目前著作权法修改的大背景下,更不宜将如此形式化的规定写入法律当中,具体原因 有三。,“通知—删除”规则完全忽略了不同类型平台之间的差异性,使得个案认定变得异常僵化。不同类型的网络服务商有着不同的技术和商业资源来降低侵权信息的出现概率,而“通知—删除”规则却迫使所有的平台都接受同一套游戏规则,其结果很可能是:某些平台根本无法应付“通知—删除”规则,而某些平台纵有余力采取进一步的侵权防范举措,也没有动力去实施。崔国斌教授就认为,立法者很难事先为各种类型的网络服务商设定具体的注意义务内容。 而基于对搜索技术的分析,黄武双教授甚至要求搜索引擎采取积极措施以预防侵权发生。 在司法实践层面,陈锦川法官也认为:如果相关过滤技术更加成熟,而且成本合理,则可以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负有法定监控义务。笔者同样持类似观点:在处理个案时,法官应基于裁判时的不同平台主体的具体技术条件来认定过错;但在立法中,为了保持较为长期的妥适性,法律在设定注意义务时,应避免将法律与特定技术背景捆绑。第二,行为主义的“通知—删除”规则固然实现了法律的秩序价值,但有损于法律的合理性。该规范虽然能够保障平台对其行为后果的可预见性,但因描摹了违反注意义务的详细样态,而导致平台的规避难度很低:若互联网技术稍有变化,“通知—删除”的行为规则就可能跟不上技术现状而不恰当地减轻平台的注意义务。 易言之,该规则有违“技术中立原则”,而该原则是用于应对新技术发展的立法原则,其含义是:法律对行为的定性不能仅因技术表象不同就发生变化,而应当以行为效果为标准,具有相同效果的行为应受到相同的法律评价。 结合这一原则,“通知—删除”规则以某一具体的操作流程作为判断有无过错的标准,而忽视了其所体现的实质,即平台负有适当照顾他人利益的法定义务,故有违“技术中立原则”。而在哈耶克看来,一项真正合理的秩序必须依赖“抽象性”规则,即这种规则“只会限制而不会完全支配我们的决策”。但是“通知—删除”规则直接写明了具体的行为模式,几乎没有留给平台任何调整变通的空间,所以其形成的法秩序未必合理。第三,“通知—删除”规则的引入与我国立法体制不相匹配。诚如王迁教授指出的,由于“间接侵权”的认定影响产业发展,因而“间接侵权”规则应与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等公共政策相协调,并应进行“形式化的认定”。可是笔者必须指出的是:上述侵权规则形式化的现象,与欧美各国的立法机制(国会或议会的立法权很广,而我国常设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则不包括知识产权法等“基本法律”)密切相关,但我国立法和修法的成本高、周期长,法律无法过分迁就某一行业,而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和原则性,否则将过分滞后于社会发展。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绛妃❄️ 发布时间:2022-02-12 19:46:31
借着冬奥阅读任务终于把这本想读很久的书给读完了。是很好的社会学入门读物,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乡土社会自有一套运转逻辑,地理条件影响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影响聚居规模和文化思想,社会更新速度影响教化侧重点……细究起来一个村落也可以是古代中国的缩影。这套逻辑和“现代性”是格格不入的,要让乡村跟上工业时代的发展必然要打破“自然节律”,不会是一个轻松而迅速的过程。
PS:就像很多人提到的,“差序格局”精准概括了中国人独特的对“私”的观念。自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区分也能解答很多疑惑。
作者:噼里啪啦 发布时间:2021-08-10 18:55:44
远远不够!给初中生写的历史其实可以更深入点,讽刺的是,初中历史的体系都比高中科学。历史书不怕深与难,最忌讳乱。不知道编课本的看不看豆瓣。
作者:当代智人 发布时间:2011-09-10 06:11:09
无聊的书
作者:yamamaya 发布时间:2013-01-04 21:48:40
以此代全集,4.5星,纯纯粹粹的当男孩遇上女孩的恋爱故事,妖怪也好,跨越时空也好,只有高桥甜蜜温情的恋爱才是其间的永恒王道,感谢你伴我走过高校的联考岁月。追了8年终于完结的作品,不论好坏与否,都是记忆里珍贵的宝物。
作者:江万勇 发布时间:2022-09-23 07:48:09
论文集…个别篇值得一看
作者:云月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3-12-26 23:53:41
什么叫言之无物乱抒情排比,算见识了
深度书评:
关于《S.》的阅读体验
作者:风筝 发布时间:2016-06-22 00:30:39
由J.J.艾布拉姆斯和道格·道斯特打造的《S.》号称是纸质书对抗电子书的一次漂亮反击,当初通过朋友圈转发“一条”公众号偶然发现,那个公众号先于正式发行日期首发两万本,两天内售罄。第三天再次追加五千本,我有幸及时拍到。应该说这本书的营销及其本身的颜值是引发大众好奇的主要原因,我为此专门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并不多。其实这并不是一本新书,台湾繁体版早已出版,细节上已非常忠实地接近原著。大陆简体版来自中信出版社,据说是忠实复刻了美国原版,对于一个推理迷来说,宣传文中的介绍已吊足胃口,所以当真正收到实体书时非常高兴。
与繁体版不同的是,简体版的装帧完全参照美版,基本没有丝毫差别。塑封上贴了一块二维码,扫描后会得到中信出版社对于该书的详细介绍,内容和之前看到的差不多。书被装在保护套中,封底是本书的一些简短介绍,看不看无所谓,不会对阅读产生实质性影响。
本书真正的书名是《S.》,而书脊显示的是《忒修斯之船》,故事的设定是男女主角通过一本叫《忒修斯之船》的小说来追查它背后隐藏的秘密和阴谋,揭示小说中真正想袒露的内容。由于在故事中,这本书是在图书馆被发现的,所以书脊上还贴有归档标签,诸如此类的小细节贯穿全书,后面会一一提到。
撕开塑封后再用刀割开保护条,如果非要鸡蛋里面挑骨头,那就是简体版没有像美版那样在边缘做出锯齿以方便撕开。保护条粘得并不紧,小心的话是可以在不用电吹风的情况下完整揭下来的。这张保护条同时也是贴画,你可以把它粘在喜欢的地方。
之后就可以取出书了,比较厚重。按故事背景,这本《忒修斯之船》出版于1949年,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行封面和封底都有摩擦及污渍,这是特意做旧的效果。本书的设计由陆智昌把关,他是非常著名的图书设计人,三联版的《我们仨》就是他的手笔,非常精美,宛如一件艺术品。
据说台湾发行繁体版时,为了追求全球第一个外文版,制作时间非常仓促,所以整体包装完全不同于美版。书装在一个盒子中,小说中所涉及的23个附件单独装在一个信封里,所以网友戏称台版书夹入附件后,一秒变身死胖子。而简体版追求与美版同步,所有附件都预先夹入指定页码,由于特意做了比较宽松的书缝,所以完全没有违和感,如果像台版那样需要另行插入,原著所营造的气氛就大打折扣了。
在美版中,所有书中的附件一旦取出并且没有记下页码的话很悲剧,你必须上网去查,然后才能依照原样放回去。这样很麻烦,但却有推理和动手的乐趣。台版在每个附件的边缘标注页码,使得读者可以轻易完成这个工作。简体版延续了这一做法,但将页码放在最不起眼的位置,印刷墨迹很淡,我觉得这个贴心的考虑非常棒。
打开封面,“借阅图书”映入眼帘,再次提醒这本书是如假包换的图书馆藏书。并且封三也敲满了借阅及归还时间,力求最大程度上做到逼真。
打开扉页,男女主人公的手写批注已经开始,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作为特意做旧的古书,页面上出现的泛黄及霉点十分明显,我比较了一下,每一页的泛黄印记、发霉斑痕、墨水褪色效果大多不是重复的。难怪中信花了这么长时间来复刻美版,真是把细节做到极致。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美国原版书也全部是中国大陆印刷制作的,可见只要用心并且有追求,我们并不是不能做出精品。
根据中信出版社的介绍,书中的人工批注是面向社会海选招人手写的,这点完全与原版的做法相同,第二轮阅读关注蓝黑字体、第三轮关注橙绿字体、第四轮关注紫红字体,美版做得最变态的是第五轮男女主人公都换成黑色字体,唯一的区别是男主人公埃里克习惯大写,女主人公珍严格按英文习惯书写,读者只有凭这个差别来验证字体的主人。由于中文没有大小写,所以繁体版和简体版都做了调整,第五轮埃里克仍是黑色字体,珍则改为棕色字体。恐怕对推理迷来说少了一些探索的乐趣,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减轻了许多压力,毕竟这本书很烧脑。即便做了这样的调整,究竟哪些黑色字体是埃里克之前写的,哪些是后面写的,需要根据情节推进自己判断。
在“一条”购买本书是原价168元,目前查京东和当当价也没便宜多少,如果有网站优惠券的话会得到更多一些折扣。当时“一条”是先于正式出版日期发售的,所以大多数人在六月就拿到书,另外一个福利就是所谓的神秘礼盒,其实就是一个白色信封。
信封里面装了三样东西,我个人建议不要先看。黑色大册是故事中所涉及的部分人物生平介绍,在没有知晓小说背景的情况下,即便读了也不知所云,至少在看完主体小说及第二轮手写批注后再开始查阅才有一定帮助。红色小册是整个故事大背景的时间线,建议全部读完解密后再看,可以梳理整个框架,加强理解。我觉得这两本手册有或没有意义不大,里面所蕴含的信息,只要足够细心,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关键是第三样,六张复印件!涉及剧透不便多说,强烈建议在全部读完并完成解密后再读,你会真正领会到作者的用心。这六张复印件在原版里是没有的,读者需要自行上网搜寻,这也是作者鼓励大家自己动手的能力。
跟当初《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一样,本书有病毒营销网站,你可以在那里寻找关于本书的各种信息,这六页纸就是其中一个后续。“一条”首发版将其翻译并附送,省却了自己查阅的时间。
本书所涉及的附件多达23件,其中有明信片、电报、卡片、老照片、影印件、简报、信函、罗盘(书中称为厄特沃什之轮)、餐巾纸,尤其是餐巾纸,那是一张真的餐巾纸!中信出版社之前曾说为了完整复刻原版附件,试了许多不同材质来比较,力求达到美版效果,此话确非空口无凭。老照片上的泛黄痕迹及裂纹、信函上的咖啡污渍、明信片上的邮戳及抹花痕迹……经常用中性笔写明信片的人都会知道,在光面纸张上书写后很难在短时间内干透,并且笔迹在灯光下会有轻微反光,这些细节在书中的明信片上都可以发现。
毫无疑问,读《S.》需要充分调动脑细胞和记忆力,但即便如此,书中许多陌生的人名地名、众多年代、抽象的描写对读者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边读边记笔记尤其重要。其实一开始我的初衷是为装逼,既然此书号称高逼格,那我也来做一件装逼的事儿,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边看边记笔记的经历。没想到一记竟然就是两本!而且发现这是不可忽略的重要过程,光凭脑袋完全记——不——住!后来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像我这么干的人不在少数,但凡成功解密者,笔记都起到了重大辅助作用!我将分享一些自己的笔记供未读者参考。照片中手写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决定是否细看。
按照官方攻略,第一遍为小说正文及所有注解;第二遍为蓝黑字体;第三遍为橙绿字体;第四遍为紫红字体;第五遍为棕黑字体;最后再通读一遍。我个人觉得五遍已经足够,以下具体说明。
第一遍通读小说主体正文及全部注解,完全忽略书页旁边的手写批注!有网友说同时看也无所谓,就当弹幕,我把这当作玩笑话。从阅读体验上来说,你必须按照逻辑顺序进行,首先知道小说内容,然后才明白埃里克和珍在讨论些什么,为什么要琢磨某句话某个字,否则只会加速让自己迷失。官方攻略给的阅读顺序实际是让你按时间线去跟进情节,否则这本来就是一个推理故事,再跨时空阅读,我相信很快要奔溃的。
在第一遍阅读过程中,你会产生许多问号,谜团一个接一个,不要紧,统统记在本子上,看到后面几轮,这些问题就会有答案。书中的注解与我们常见的不同,天马行空胡乱想像,指鹿为马不知所云,别管它,凭你的直觉把觉得重要的记下来,今后都会派上用场。不用记太多,关键是凭你推理的直觉。
正常情况下你会对书中的注解感到费解,觉得全是废话,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看过那些注解,有了一些印象。至于小说部分,整体感觉是既像推理又像意识流,抽象得要命,虽然基本能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故事,但就是没有明确的结论,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些什么东西,尤其是结尾更是不知所云。当时看完我就在想J.J.艾布拉姆斯是不是又犯了《迷失》的毛病?前五季挖了这么多坑,格局大得没法填了,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如果小说带给你这种感觉,那就是正常的,因为这正是J.J.艾布拉姆斯和道格道斯特这两位撰写本书的真实作者,以及小说中的作者石察卡想营造的结果。小说本身只是一个引子,是的,四百五十多页就是引子、是背景、是坑,如果不是天才推理家(鉴于本书纯属虚构,我估计天才推理家也无能为力),根本无法从中得到任何有关联的线索,并找到哪怕丝毫接近真相的信息。正如本书的预告片最后一句台词“the book is just the beginning”,真正的探险旅程将从第二遍开始。
第二遍,黑色字体是埃里克,蓝色字体是珍。从这里开始,我将尽量在不剧透的前提下进行说明,还是那句话,照片手写内容涉及剧透,未读者谨慎看图。另外在开始第二遍阅读之前,可以先在网络上查阅“忒修斯之船”,你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小说名而已,它本身就是哲学界一个著名的悖论。了解这个悖论后,对小说中那艘船及它的象征意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最初做笔记的时候,我没有特意按书中埃里克和珍的颜色进行记录,幸好后来及时纠正。因为需要记录的细节颇多,往往读到后面时经常查阅前面的笔记,如果有颜色区分,就能很快找到,否则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
必须强调的是,这一遍专门看蓝黑字体,但某些黑色字体却是埃里克在靠后的时间线上写的,有时你会分不清哪些黑色字体是第二遍看的,哪些要等到第五遍看。通过观察,我发现大多数位于书页两侧,上下均有珍的蓝色字体互动的部分是第二遍看的,在书页上下方单独的黑色字体,或者紧挨着棕色字体是第五遍看的。当然这并不能一概而论,关键是根据他们所谈内容而决定。如果你发现某些黑色字体涉及的内容完全陌生,那肯定时间线还没到,直接略过以后再看。
第三遍,绿色字体是埃里克,橙色字体是珍。如图中笔记可知,此时开始我严格按书中人物的颜色来做笔记。
从这一遍开始,你会渐渐发现他们谈话的逻辑前后不搭,根本没有铺垫过的事情突然就跳出来了,为什么呢?其实这是作者又一“变态”烧脑的表现。大多数时候,埃里克与珍的讨论是按照时间递进顺序来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批注叙述是按页码顺序来的,但有时却是跳跃性的。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表达今天早上十点碰到小明,我们一起打了场球,晚上去吃烧烤,结果回家时我发现钱包弄丢了。假如把这段经历分割成几段,那应该是按如下顺序在批注中出现:
1. 今天早上十点碰到小明
2. 我们一起打了场球
3. 晚上去吃烧烤
4. 结果回家时我发现钱包弄丢了
但书中的批注却可能打乱顺序出现,变成:
4. 结果回家时我发现钱包弄丢了
2. 我们一起打了场球
3. 晚上去吃烧烤
1. 今天早上十点碰到小明
你是不是觉得很糊涂?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读者的神经?这就是作者挑战读者又一策略,首先这样读充分考验记忆和推理能力;其次,埃里克不止一次对珍说,这本书除了破解秘密外,同时也是两人的留言本。既然是留言本,写在哪里自然随心所欲,因为这本来就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秘密。珍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人,她还在书里不起眼的地方画个小红点,让埃里克去找,看看他是否真的那么细心。如此一解释,大概你就能明白叙述顺序错乱的原因了吧?这种写作伎俩其实读第二遍蓝黑字体时就已出现,但频率很低,从第三遍开始就十分普遍了。
除了在叙述上打乱顺序,附件也存在这个情况。由于每件附件都有指定的插入页码,所以读者先入为主地认为插在某一页肯定就是跟那页相关,线索或答案就在那里。很遗憾,有一部分附件同样也不按常理出牌,它夹在那里可能就是因为两人随手一插而已,你往往要读到后面才会根据提示回过头去看前面出现过的附件。所以,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始终强调要做笔记了吧?
至于附件的阅读顺序,我的体会是当他们提到再去看,否则就无视直接略过,这样才有随着情节一起行走的真实感。
第四遍,红色字体是埃里克,紫色字体是珍。从这一遍开始,你会发现前面的章节主要是蓝黑字体,后面章节蓝黑批注越来越少,而紫红和橙绿则越来越多,这是因为随着两人的研究及交流越来越深入,表达方式和侧重点也完全不同于相识初期了。读完这一遍,你对埃里克和珍的性格、成长环境、生活经历已大致了解,距离书中的秘密也非常近了,只是还有一些细节还凑不上,少了连通的桥梁。
第五遍,黑色字体是埃里克,棕色字体是珍,但可结合所有颜色的批注同时阅读。虽然官方攻略要求本轮仅读黑棕字体,但我认为此时基本可以通读全部批注了。这样不仅可以联系时间线把整个过程梳理一遍,还可以找到之前无法联系上的小细节。光阅读黑棕字体的话对解密帮助不大,当时我就是急着破解真相,结果囫囵吞枣只挑黑棕字体,有时还错过一些内容(看久了有时真难以分辨两种颜色),结果不得不乖乖开始第六遍,把所有颜色的批注都看一下。
五遍之后,我相信即便不能准确回答书中每一个问题,但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过程、结论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太过生僻细微,不确定答案的细节,对故事整体影响并不大。其实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就是时间线和里面存在的各种暗语,如果把打乱的时间线按正常顺序连接起来,它就是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这好比诺兰早期的电影《记忆碎片》,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但如果你知道黑白画面是顺叙,彩色画面是倒叙,两者交叉剪辑放映,那就容易理解了。
全书看完,一个笔记本也写完,但回头再看都是当初一气呵成的涂鸦,时间长了可能自己都看不懂,于是决定再整理一遍,这才有了第二个笔记本,从这本开始,我认真按每一章的顺序进行归总,虽然还是没能严格按时间线来归纳但也只能将就,因为实在没有力气再折腾了。
首先总结了附件出现的时间,如前面所说,附件也是根据不同的阅读顺序出现的,并非一次性看完。其次我列出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阅读顺序。
接下来就是每一章的笔记,列出重点,省略以前无用内容或错误推断,第三次强调,照片手写内容涉及剧透,未读者谨慎看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老实说读完全书后,我还是有些疑团没有答案的,于是在网上找,但大部分是网友的开箱晒照,关于情节讨论的干货实在很少。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被我找到由Tingyue整理的完整解密(注1),我真的非常佩服她,读的还是英文版,但最后的解析和其中的翻译跟简体版几乎没有差别,并且还提供了许多有助于理解的实用信息。国外的病毒营销网站都是英文,她也搬了一部分内容并翻译过来,真的非常厉害!对于不愿被剧透的读者来说,我强烈建议在读完本书后再打开那个链接,以免丧失阅读的乐趣。
通过与Tingyue的笔记比对,我发现95%的内容都找到了,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前面我提到这本书的巧妙之处是时间线和里面存在的各种暗语,而暗语有文字游戏,还有各种解码方法。说到这个得赞一下本书的翻译颜湘如,之前由他翻译的瑞典悬疑推理小说千禧年三部曲就是佳作,而《S.》更是令我叹为观止,文字游戏中的暗语在原文中是按英文发音或字母来实现的,中文是完全不同的语言,可颜湘如却找到合适的方法丝毫不逊色地体现出来,我必须献上膝盖。
除了文字游戏外,有几章里涉及的解码是真实存在的,特意上网查阅并学习了一下,虽然平时用不上,但学习过后再亲自破解一下也是种乐趣。《S.》给我带来最大的满足感就是看完书并不是终点,你还可以继续去寻找其他的线索来丰富自己的想象。
我很期待有一天《S.》能被J.J.艾布拉姆斯搬上银幕,看他如何将文字转化为影像画面,这本书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许多细节并没有给予完整解答,而是让读者自己去寻找答案。不过总结起来,本书最大的几个谜题如下:
作者石察卡究竟是谁?
这个问题是“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见解,或许你并不赞成书中的结论呢?总之在看完后可以自行判断,无论是什么结果,对全书的理解并没有影响。
《忒修斯之船》中出现的第三人笔迹是谁写的?
看完书后自有定论,不过跟上一个问题一样,不同的理解角度可能导致不同的答案。
附件厄特沃什之轮能够解出一个什么样的秘密?
看完书后,我只知道线索可能在哪里,但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准确位置所以未能解密。后来通过上网查资料,才得知国外脑洞很大的读者是如何解密的。在此不做剧透,大家可以自行搜索然后按照攻略进行尝试,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的,最后的谜底有点让人心酸。
《S.》这本书究竟在讲什么?
ISOAUOTAOBTVIBKOLE(注2)
在电子化和速食化的今天,我很难得再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本厚厚的纸质书,更别提做读书笔记了,这种经历以前没有过,未来可能也很难再经历,整个过程有点累但特别享受,感觉像做了一回侦探,破解一桩毫无头绪的案子,我想这正是作者的本意吧。让你沉醉在推理中,忘记浮躁,自食其力去发现其中之奥妙。
我曾看到有一群喜欢推理的读者是这样玩这本书的,第一个阅读者读完后,以极低的价格把阅读权出售给第二个人,如果第二个读者无法解密,就得以更低的价格将阅读权出售给下一位,以此类推。如果中间有读者成功解密书中的秘密,获得的奖励就是在不涂改弄脏书和附件的前提下,篡改附件或者增加伪造的附件,这样更加提高了难度,写帖子的人说当她拿到书时,里面竟有29个附件!想想那都是十分有趣刺激的事情!
注1:
https://zhuanlan.zhihu.com/shipoftheseus
这是Tingyue的解密笔记本链接地址,对情节理解有很大帮助作用。
注2:互动游戏:我运用了书中提到的某种加密方式把答案放在这串字母当中,如果你通读了这本书,应该会猜到是哪种密码,解码密匙已经在文中提及多次,解密之后看看我的答案是否与你的推理结果一致?
请你,一定要听听那首歌——本书校对者的心声
作者:yt773918308 发布时间:2020-07-31 22:12:24
出差归来,洗完了澡,终于有时间写一写我对这本书和整个翻译过程的感受了。
作为本书的幕后校对者,我对能够帮助《带我回家》这本书的翻译者申晨(我的妻子)做校对工作感到无比开心,因为夫妻二人一起完成文学作品的翻译和编写是一件特别酷的事。我俩有时会想象,在作为人类文明存储处的各个书店和图书馆里,我家的文字居然能和那么多伟大的作品摆放在一处,多年后,那些无缘相会的后人竟能通过文字认识曾经投胎一次的我们,甚至在人类已不复存在的未来,伫立于废墟中的文明纪念馆里还会有我们的痕迹,想来真是令人热血贲张啊!
但是,上述情感在我们应邀翻译的第一本书《公寓》出版之时就已经有过了。这一次,令人感触最深的并不是成为翻译者的兴奋感,而是能够翻译这部精彩绝伦的小说的荣幸感。它,写得实在太好了。
我在校对到麦琪坚定地说出“我要找到她”的时候,伏在办公桌上躲着同事偷偷落泪;我曾一遍遍用不同的语速默念那句“于是,在车子驶入迷茫的未知之时,她放声大哭”,极力想要通过措词和标点把此情此景的张力充分撕扯出来;在临近结局之时,我的心是悬着的,就像托着一支水晶高脚杯一样,生怕在文字表述上有一丁点的闪失而铸成大错,我是如此珍惜这个故事,我是如此爱惜那个可爱的女孩,我又是多么希望故事能够在我们的翻译下能够完好无损地呈现给读者。在校对时,我不断地感慨,自己能够参与到这么精彩的小说的翻译工作中是多么幸运,至于我的名字不能印到书上,这是多么微不足道的事啊!
当我跟丫头提起自己在办公室一次次被故事感动落泪,丫头说她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多次泣不成声。面对这样一本令我们爱不释手的小说,我和丫头一遍遍地逐字推敲,力争找到最恰到好处的用词,使用最简练有力的句式。我们只想着在截稿日到来之前尽可能再多审读一遍,再多琢磨一遍,多少遍都不满足,我们不认为自己在做翻译,而是觉得不能辜负了艾洛蒂,能够遇到这么优秀的小说是多么幸运的事,能够把这个加拿大的故事讲给同胞听又是多么荣幸的事。在等待出版的日子里,我俩总想询问出版社,还有多久,还有多久才能把艾洛蒂介绍给中国的读者认识啊。前几天,当接到编辑的通知,我们欢呼雀跃,这本书是丫头怀孕时翻译的,算是伴着我们的儿子小玉米诞生的,所以许多情绪也注入到了艾洛蒂这个人物的身上,终于顺利出版了,莫名松了一口气啊。
快要完稿的某一天,我在办公室无意哼起了一首喜欢的歌,瞬间让自己呆住了,那是蘑菇头李琦演唱的《最长的旅途》,它的歌词和这个故事的许多场景惊人的契合,它的旋律也与情节的跌宕起伏相应和。回到家,和丫头把音箱打开,一遍遍地单曲循环,一圈圈地走来走去,脑海中闪过一幕幕动人心魄的场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情节,不觉化身为一个电影导演,把文字变换成镜头里的画面。在玉米地里望着晚霞的麦琪,惊奇地望着火车窗外的艾洛蒂,夜色中呵护着香草的麦琪父亲,久别多年后出现的加布里埃尔,深夜打烊的熟食店,快速驶出疯人院的汽车,它们和歌词像互相匹配的齿轮一样顺滑地咬合在一起,又如两块互相吻合的拼图“咔哒”一声融合为一体。我俩甚至想给原著作者乔安娜·古德曼写信,建议她如果本书未来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可以用这首歌作为主题曲。
如果,你已经读完了本书,请一定听一听这首歌,回味一遍这个故事。
最长的旅途
风带着她走上最长的旅途
一路跟着晚霞再没有停下
拥着温暖星光,也吻过夜里的花
一路肆意流浪,还记得故乡吗
任生命穿梭,时间的角落
她静静看着人们爱过和恨过
随时间漂泊,随它忘了或记得
她离开她的回忆重复地活着
于潼
2020.7.31 夜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8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9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目录完整(677+)
- 藏书馆(253+)
- 经典(506+)
- 品质不错(304+)
- 方便(245+)
- 一般般(461+)
- 一星好评(88+)
- 推荐购买(540+)
下载评价
- 网友 宫***玉: ( 2024-12-14 01:35:12 )
我说完了。
- 网友 印***文: ( 2025-01-05 15:19:19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堵***格: ( 2025-01-08 20:56:43 )
OK,还可以
- 网友 敖***菡: ( 2024-12-27 03:00:15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林***艳: ( 2024-12-18 10:48:49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邱***洋: ( 2024-12-29 07:24:16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菱***兰: ( 2024-12-18 14:34:28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益***琴: ( 2024-12-10 07:22:56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饶***丽: ( 2024-12-31 20:09:0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喜欢"数字经济与网络法治研究"的人也看了
Journals of Lewis and Clark (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 Classics)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学生实用手抄报园地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合同法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课堂笔记七年级上册全3册 语文数学英语书全同步解读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课堂笔记课本教材全解人教语数英学霸课堂笔记教材解析练习册解题书本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罗密欧与朱丽叶(汉英对照)/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系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申宜真幼儿心理百科(新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女人理财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税制结构对扩大消费的影响研究 黄丽君 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蔡志忠漫画中国传统文化:漫画孟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俗谚,大智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留德十年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道德规范在民族复兴中的历史价值研究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杨超考研数学必做986题(适用于数学1、2、3 2019)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海南公务员考试中公2018海南省公务员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5天快速突破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千字文/钟书国学精粹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8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6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3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