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正说曹操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2:01

正说曹操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说曹操精美图片
》正说曹操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正说曹操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068938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0
  • 页数:418
  • 价格:33.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2:01

内容简介:

《正说曹操》内容简介:作为真实历史人物的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理念、性格作风是什么样的?他的文韬武略、胆识智慧和多才多艺都表现在哪些地方?历史上人们曾经怎样误解和贬低了他。为什么会这样?《正说曹操》遵循正史的要求,依据力求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研究,科学、全面地“正说”曹操,对曹操生平事迹给予完整系统的介绍和评说,在人们非常感兴趣的、往往存在许多疑惑和偏颇的诸多方面给予读者尽量客观准确,还原曹操本米面目的解答,帮助世人将曹操的历史人物形象与流传的曹操艺术形象区别开来,还曹操一个尽量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正说曹操》作者,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专治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同时关注杰出历史人物曹操,持续研究积累凡四十五年有余,为中国古代史著名教授,曹操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正说曹操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正说曹操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正说曹操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正说曹操》内容简介:作为真实历史人物的曹操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思想理念、性格作风是什么样的?他的文韬武略、胆识智慧和多才多艺都表现在哪些地方?历史上人们曾经怎样误解和贬低了他。为什么会这样?《正说曹操》遵循正史的要求,依据力求翔实的史料和严谨的考证研究,科学、全面地“正说”曹操,对曹操生平事迹给予完整系统的介绍和评说,在人们非常感兴趣的、往往存在许多疑惑和偏颇的诸多方面给予读者尽量客观准确,还原曹操本米面目的解答,帮助世人将曹操的历史人物形象与流传的曹操艺术形象区别开来,还曹操一个尽量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正说曹操》作者,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专治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同时关注杰出历史人物曹操,持续研究积累凡四十五年有余,为中国古代史著名教授,曹操研究方面的著名学者。


精彩短评:

  • 作者:MONSTER 发布时间:2010-06-02 16:16:17

    工作需要,读了一半,文采稍差,史实还行。

  • 作者:nancy_ 发布时间:2022-07-05 10:35:45

    “多萝西·劳·诺特(Dorothy Law Notle)的诗歌《孩子》。

    其实,在一年以前,我曾从单位的老上司那里学过这首诗,深有触动,随即将其抄录在袖珍手册上,以便经常掏出来念念。每次重温这首诗,我觉得自己干预彻之的方式会委婉几许。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热衷吵架。

    嘲笑中长大的孩子,个性羞怯。

    羞耻中长大的孩子,良心迟钝。

    父母育儿不当或援助者对应欠妥,结果势必造成许多孩子、成年人性格扭曲。在学校和福祉工作的现场,这样的人似乎还真不少。

    然而,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自信。

    宽容中长大的孩子,学会忍耐。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公正中长大的孩子,极富正义。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任自己亦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爱惜自己亦爱惜他人。”

  • 作者:木樨 发布时间:2018-01-07 11:42:09

    2018年已读001:开年第一本,亦拉开“三国”专题阅读的序幕。曹操首当其冲是一位乱世政治家——雄才大略、应运而生,既充满王霸之气,又杂糅奸诡性格。诗还写得睥睨天下,冠绝建安。及至“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一举奠定曹魏江山。难怪毛晚年如此推崇曹操,多次向身边人感慨曹的文韬武略,要为曹正名,言语中颇多惺惺相惜。犹记那年深秋时节,毛君临北戴河,触景生情,慷慨吟诵:“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最末结句,“换了人间”,顾盼自雄,欣然自喜。千秋异代,绵延至今,个中况味,不胜唏嘘。

  • 作者:燈塔dodd 发布时间:2024-02-04 16:16:42

    没啥新意的书,观点老套,文字冗余。

  • 作者:歌唱的葵 发布时间:2011-07-30 17:42:42

    很深入,值得一读。

  • 作者:小楼观月 发布时间:2022-11-14 13:00:14

    疫情期间在家翻阅,记录下两点感觉:

    1.袁绍的政治能力确实一般。

    讨伐董卓时,大家公认袁绍为盟主。这是袁绍的最好的一次政治机遇,他原本可以在这个讨贼的大旗之下,号令天下,但最终没有抓住这个机会,联盟如一场闹剧匆匆散场。

    虽然这里有大家各怀鬼胎的原因,但也说明袁绍真的缺乏很强的政治手腕。

    2.刘备幸运躲过“千古骂名”。

    有没有感觉,刘备和吕布经历很像。比如,吕布投靠过的人有丁原、董卓、曹操、刘备、袁术,而且都反水过这些旧老板,所以张飞骂他三姓家奴。而刘备也投靠过公孙瓒、曹操、吕布、袁绍、刘表、刘章等,公然反水过的老板有曹操、刘章。。。但为什么刘备没有落下“反复小人”的骂名?


深度书评:

  • 岁月从不败美人

    作者:蓉大富 发布时间:2024-04-10 16:08:25

    在我们很多人眼里,她是真正的公主,也是无可争议的女神。哪怕在今天,她的名字仍然闪耀着无法磨灭的光芒——《奥黛丽·赫本》,一个只要被提起就会和“美”“优雅”联系在一起的代名词

    ——

    奥黛丽·赫本于1929年5月4日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她的父亲约瑟夫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是荷兰贵族后裔

    ·

    赫本6岁那年父母离异。约瑟夫离开了这个家,从此与赫本母女断绝了联系。母亲带着她搬回了荷兰,开始母女俩相依为命的生活。此时的赫本尚不知晓等待她的将是怎样的一段艰难人生

    ·

    赫本11岁时,纳·粹德国入侵荷兰。战争让这个贵族少女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食物短缺,生活困顿,奥黛丽和母亲不得不靠救济度日。更糟糕的是,艾拉的英国背景引起了纳·粹的怀疑。为了保护女儿,艾拉给她取了一个荷兰名字——爱达·范·伦

    ·

    战争结束后,赫本进入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学习芭蕾。天赋异禀的她,很快成为了学校的明星学生。她的舞姿优雅而富有表现力,仿佛一个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精灵

    1948年,奥黛丽被英国一家芭蕾舞团看中,开启了职业舞者生涯

    ——

    一个偶然的机会,赫本参演了第一部电影《荷兰七课》。尽管只是一个小角色,她的表现却令人眼前一亮。这个美丽、优雅而又略带忧伤的少女,仿佛天生就属于银幕。此后,赫本又陆续出演了几部电影,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53年,好莱坞制片人威廉·怀勒看中了她,力邀她出演《罗马假日》的女主角安妮公主。从此,命运的齿轮开始飞速旋转

    ·

    《罗马假日》是奥黛丽的成名作,也是她一生中最经典的角色。赫本饰演的安妮公主高贵优雅,又不失童真与热情,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

    ——

    赫本的魅力,不仅在于她的美貌和演技,更在于她独特的时尚风格。她钟爱简约而优雅的着装,一件白衬衫、一条七分裤、一双平底鞋,就能让她光彩照人。是赫本用她朴素而高级的穿衣风格,改变了人们对美的定义。无数女性开始效仿她的着装,“赫本风”风靡一时

    ——

    进入晚年,赫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赫本都在践行她的慈善之路。1993年1月20日,这位集优雅、善良、坚韧于一身的传奇女性,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3岁

    ——

    奥黛丽·赫本,是一个永不过时的传奇

  • 读书笔记

    作者:爱徒步的小猴子 发布时间:2019-04-28 21:07:43

    《全球科技通史》

    回望历史,把握历史进化的来龙去脉,可以清楚我们今天所处的位置;俯瞰历史,把握所有要素之间的联系,可以看清世界变化的规律。

    这个世界的终极答案就是能量和信息。物质从本质上讲是由能量构成的。信息则是组织和调动能量的法则,比如语言、文字、公式、公理等等。而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一套有效的方法去发现这样一些特殊的信息。

    人类要发展,就需要让创造的能量超过使用的。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需要能“节流”的发明出现。

    衣服在今天依然是我们人类重要的发明,为什么它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都能扮演重要的角色呢?因为它符合一个发明最基本的底层逻辑,就是它是符合实际需求的。

    一个文明能够利用的总能量,决定了文明的高度。另一方面,文明的竞争,除了能调动能量总量多的一方容易占优势之外,更强的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是必须的,而这一切要靠信息的传递。

    语言可以传承经验,是比基因更高效的信息载体;而书写系统则可以让科技完成叠加式的进步。

    人类早期称得上科技成就的,只有工具的发明和火的利用,它们都和能量有关。从本质上讲,工具的发明和火的利用都反映出人类学会了借助外部的力量在自然界生存,而不是单纯靠自己进化的优势。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善于借助外力,而不是先天有多少优势。

    人类通过自身的活动,慢慢做到获取的能量超过消耗的能量,然后养活更多人,进一步提高自身获取能量的能力,这样一个正循环体现了必然性。但如果没有2万年前太阳活动的变化,人类自身积累能量的过程可能会非常长,进化到我们今天,可能大家依然在狩猎。所以,你可以把必然性理解为我们终将达到的那个目的地,而偶然性则可能是这个过程中的变速器。

    农耕的本质,其实就是利用谷物(和其它农产品)将太阳能变成生物能储存起来,供人食用。但定居下来的人类不得不每日辛勤地耕作,以保证每年在收获时获得足够多的能量以维持部落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讲,人类被他们驯服的农作物又拴在了土地上。

    按照史学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有文字记载(也就是有书写系统)、修建城市、使用金属器(不包括发现的天然黄金),是产生文明的三大特征。如果只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定居开启了人类文明。

    从文明一开始,城市就比乡村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它具有多样性,产业更多,机会更多,而且由于人口密度高,商业的潜力更大。 从本质上来讲,城市比乡村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因此那里能够创造出比乡村更发达的技术、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类烧制陶器,标志着对能量的第一次掌控。而有能力冶炼青铜,则是人类掌控能量的一次飞跃。这次飞跃,也是人类创造能量,能量累积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冶金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类在使用能源的总量和效率上获得了巨大的提升,而金属工具的使用使得生产力极大地提升。

    中国和古印度能够在农耕时代领先的秘诀:1、人口众多、能量总量高;2、垄耕种植提高了能量转化效率;3、牛具(深耕犁)和马具提高了能量使用效率。

    发明的本质不在于是否第一个发现了现象,而在于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确定性的方法,保证成功率。

    古希腊人独有的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成为了科学诞生的基础,科学的体系在此基础上生根发芽。对比古代中国,我们的技术发明大多是用于改造实际生活,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有用”,对现象背后的规律缺乏系统、深入的探究。因此我们离“科学”就越来越远了。

    文明的进程和信息的传播关系非常大,在计算机磁存储出现之前,纸张是最廉价,最方便的信息载体,因此它在科技历史上特别重要。

    蔡伦发明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而是一套工艺。在历史上,造出一张纸不难,难的是发明一套能够不断廉价造纸的工艺。今天专利所保护的,主要是流程、工艺和方法,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

    从信息论来看,古希腊科学的诞生,丰富了信息产生的源头,而文字和纸张,则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文明的进步。

    印刷术的普及,拓展了信息传播的带宽,一次抄一本书和印一百本的带宽明显不同。而根据香农的理论(具体讲是香农第二定律),带宽决定了信息传播的速度。

    大学的体制,保证了科技能以相同的范式在一个框架里不断叠加,展现出它不断放大的进步力量。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大学就像是信息传播的节点或枢纽,让科技文明的成果得以保留、降噪、强化以及再次传播。

    人类对未知的好奇,并不因为其他人的愚昧而会消失。

    人类从雅典文明跌回到中世纪,又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实现了文艺复兴,完成了一次在文明与蒙昧之间的徘徊。这些都要归功于人们对古希腊、古罗马科技文化的再次学习和二度创新。你会发现,人们掌握了更先进的科技知识,也就顺理成章地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文艺复兴只是科技复兴的外化结果,对科技的探索才是这场运动的本质。所以,我说文艺复兴也是一场科技复兴。

    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是能量总量,而充分条件是能量密度。

    把很多人组织起来管理好,需要有效地传递信息。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从语言到文字,到书写系统,再到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都属于这方面的进步。第二个是信息传递的方式。让信息传播保持一对多,和双向互动,就是一个文明能在信息上领先的关键。今天经常讲要做扁平化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改变信息传递的方式,提高管理的效率。

    衡量科技成就的大小,从来都不是文明起步的早晚,而是成就的大小,影响力的深远。

    伽利略、第谷和开普勒的成就,从本质上讲,靠的是比别人拥有更多的信息。从这个角度上讲,日心说的胜利可以说是信息的胜利。

    牛顿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通过确立机械论,让人类有了空前的自信。我们今天遇到问题时,不是求助神,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并且相信问题一定有答案,这种自信来自于牛顿的年代。

    如果说中国人发明瓷器是靠着善用能量,那么欧洲人再发明瓷器,就是靠通过大量的实验,收集信息取胜。系统地做实验,完整地进行记录,保证了科技取得可叠加式的进步。

    要看清一个历史事件真正长久的影响,而不是短期的影响,主要也是一个要素,那就是:人民生活的变化是否因为这个事件而大不相同。

    工业革命的本质是动力革命,因为工业革命之后相比之前,人类使用能量的水平得到了飞跃。其中的核心是蒸汽动力取代畜力和水力,机械代替人工。

    工业革命起于能量的剩余,而当剩余能量卷入新产业后,又启动了新一轮对能量的更大的需求。人们不得不实现一次从人工到机械的质的飞跃,于是新的动力呼之欲出。

    牛顿找到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那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的钥匙,既包括他的物理学和数学理论,也包括机械思维。而瓦特,除了自己的贡献外,还教会了当时一代人如何有效地搞发明创造。

    今天重要的不是开一个百年老店,因为技术革命会让你的产业守不住的,最重要的是确保自己能够站在浪潮之巅。

    机械思维的确定性、预测性、可拆解和能够化整为零等特点,带来了管理上效率优先、强调预测和组织同构的特点。泰勒的管理理论是工业革命之后最有影响力,最有效的管理学理论,它的积极意义不容置疑。但由于这种理论成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离现在已经有段时间了,因此到了信息社会,它在企业管理和协调劳资关系上的局限性就越来越突出。

    焦耳代表了人类对能量认识的转折。人类从此将精力放到了提高能量转换的效率上了,焦耳给大家划定了一条边界,同时也指明了方向。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动力。其实历次工业革命的本质,都是能源转换的革命;从信息的角度看,电的普及带来了通信革命,电信业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发展的进程,电的使用仅仅是最近200多年的事,这也恰恰是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200多年。直到现在,电都是整个现代生活的核心。

    如果说瓦特是把科学和技术结合的第一人,那么首先创立了企业研究实验室的爱迪生就是把科技和商业紧密结合的第一人。他把以电气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以后,资本更加频繁地介入到科技研发中,而结果就是科技发明的全面商业化。这就使得科技发明的成果能快速惠及我们的生活,这都要感谢爱迪生。

    除了作为一种更方便使用的能源,取代了蒸汽机,甚至内燃机,驱动我们的世界,更重要的是,电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因此它催生了很多新的,或者看似新的产业。从宏观的角度看,电的使用导致了人口高密度的大都市的出现,因为电梯的出现可以把楼盖得高,公共交通(有轨和无轨电车、地铁)的出现可以把城市拓宽。同时,电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还在于各种电器的发明,它们导致了新产业的出现。电不仅改变的是经济,还改变国家的政治形态、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金融资本对科技发展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资本家提供的不仅仅是资本,还包括对未来商业的前瞻。

    大数据思维从本质上讲,就是善用信息的思维方式。这一点在19世纪三个最重要的科学发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根据恩格斯的总结,这三大发现分别是焦耳等人证实的“能量守恒原理”、“细胞理论”和“进化论”。

    电首先是一种能量,在电出现之后,各国就有了一个新的衡量文明程度的方式——发电量。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电还是信息的载体。在今天,信息增加带来的生产力提升要远远超过能量。

    人类的进步史,从一开始就是通信革命的历史。电报是通信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意味着时间和空间控制人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从信号旗,到信号臂,再到莫尔斯电报,虽然形式不同,通信的效率不同,但是有两个根本之处是相同的。首先,编码是通信的核心,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编码。信号旗语,信号臂的姿势,莫尔斯电码,都是将信息进行编码。其次,通信的设施和编码的设计是相匹配的,其功能是将编了码的信息传递出去。莫尔斯设计的电报系统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传递信息,是因为各种信息能够使用“嘀、嗒”两种信号编码。今天我们基于计算机的数字通信采用“0、1”编码,是因为我们使用的电路很容易实现高电压(对应0或者1)和低电压(对应另外一个数值)。

    我们可以把电报出现之前的人类文明称为能量文明,而电报发明之后,人类社会就迈入了信息文明的大门。

    流水线式生产方式对现代工业影响极大,它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增加使用机械能量,节省工人的体力(能量),达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这和后来用计算机的“脑力”节省人的脑力是一回事。

    实现飞行需要三个“预先要求”——空气动力学理论,特别是关于升力的理论,轻质量大功率的发动机和高能量密度的燃料,控制系统。凯利、奥托和莱特兄弟分别解决了这三个问题。

    在冷兵器时代,武器是一种特殊的工具,它能够让人用较少的能量打死对方。进入热兵器时代后,武器的本质其实是对能量远距离传送的需要。

    火枪的每一次改进,都是它的使用便利性、射击的准确性以及杀伤力有所飞跃,特别是最后一次从前膛枪到后膛枪的改进。武器的历次进化都是能量的跃升结果,这背后其实还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尤其是机枪的这四次变革都是与技术变革同步的。

    如果说细胞学说的贡献在于找到了各种生命底层的共性,那么进化论的贡献就是首先找到了生物之间的联系,其次,也是更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人们开启了一双天眼,人们第一次开始采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生命的发展。达尔文用非常简洁的观点解释了这个过程,也就是:“过度繁殖、生存竞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进化论所强调的动态演化,并不能说明生存下来的就比过去的高等,只是说它们更适应环境。事实上如果从基因的复杂程度看,我们的基因并不比老鼠的复杂。进化论只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但却不会告诉我们会往哪里去。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爱因斯坦将人类的认知范围提升到了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客观存在的另一个范围,但是爱因斯坦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近代的物理学危机。虽然爱因斯坦的成就斐然,但他在认识论上依然没有完全摆脱机械论的思维方式。跳出确定性之外,利用不确定性成功解释世界的很多现象,要归功于普朗克、玻尔等人。

    今天让全世界受益的很多技术,都得益于二战和随后的冷战。没有它们,很多技术会被拖延很长时间才被发明,因此战争是重大科技成就的助产士。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雷达的本质是信息的检测,而不只是千里眼。

    原子弹告诉了人类宇宙中最多的能量在哪里,从此人类利用能量的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现代制药的过程,就是在了解了有效成分之后,发明一种物质(常常是原来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物质),包含有效成分,却又没有太多的副作用,这种新物质,被称为药物。因此含有有效成分的天然物和大家吃的药物常常是两回事。

    从水杨酸到阿司匹林的过程,体现出制药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背后是以准确把握信息为前提条件的,首先是对物质结构信息以及它们的化学性质的把握,其次是对大量应用结果的分析,通过结果保留对我们益处大害处小的药品,这是一个不断迭代验证的过程。

    发明是从0到N的全过程,从0到1固然了不起,但是能走到N的才是英雄。调动资源的能力对重大发明至关重要。

    信息时代新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也就是: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聪明人考虑的都是如何根据反馈,作出调整,适应现状,而不是预测未来。用比较专业一点的话讲,用数据消除不确定性。

    算盘这种计算机的本质就是利用人的能量,在珠算口诀这种信息集合的控制下,完成信息的处理。也就是说,计算机需要有能量才能工作,需要信息的控制才能工作。而当今计算机领域的发展方向,是沿着提高单位能耗的计算能力在进步,在过去,这体现为摩尔定律,今天,它更多地体现为利用信息置换能量。而计算的本质,就是在信息的控制下,利用能量实现运算。

    人类自身信息遗传复制的难题,看起来是个生物学问题,但其本质还是个信息问题。如何消除不确定性?最关键的就是利用更多的数据和先进的工具掌握更多的信息。从孟德尔、摩尔根到富兰克林、沃森、鲍林等人都是如此。克里克和沃森相比鲍林,是赢在了数据上,没有富兰克林的数据,他们二人就无法验证自己的模型。

    转基因技术给农业带来的结果,就是对这个古老产业的改造升级。今天的农业,其实只有一半还是过去的种植业,而另一半已经是和信息息息相关的生物技术产业了。如果说过去中国农民是靠善用能量取得农业的好收成,今天则要依赖信息技术了,因为培育良种靠的就是对基因信息作用的了解。

    20世纪最能体现人类能量利用和信息利用水平的是航天技术,它的开展是从一场航天竞赛开始的,而竞赛的结果极大地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产生了很多今天广泛使用的新技术、新材料。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有人可能会想到网络连接,愿意往更基础的层次思考的人,会想到通信。这里我给出一个最为根本的理解,那就是:以信息换能量。电商为什么发展迅速?这从本质上来讲,也是信息换能量的结果。那么移动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信息换能量,而且是以一种更有效的方式。

    第一代互联网从本质上讲是计算机和计算机的联网。第二代互联网的本质是人和人的相连。第三代互联网是万物互联,即IoT。一些媒体把它翻译成“物联网”,这个翻译其实不准确,因为它不只是物和物的联网,而是所有东西的联网。它具有全时段跟踪每一个细节的特点,因此会导致跟踪经济的产生。概括来讲,万物互联从两个维度扩展了互联网,一个是时间维度,从我们过去断断续续的连接,变成全时段的跟踪;另一个是空间维度,将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各种物品连到网络中。

    未来的医疗在思维方式上比过去会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从机械思维进化到信息时代的思维方式,特别注重对变化的反应。

    基因修复除了编辑的工具有很多不足之处外,还有第二个大风险,就是目前人类并没有完全搞清楚DNA经过RNA然后合成蛋白质的机理。绝大多数和基因相关的病变,都是和多个基因错误有关。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经历了诸多挫折,人类依然还在无怨无悔地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究,一方面科学界觉得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实现它只是早晚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控核聚变的经济意义重大,它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能源消耗问题,而且提供的能量还是清洁的。

    判定未来科技大势的思维方式,需要记住最重要的两点:一是要以能量和信息为主线判断一项技术是否有生命力,二是要以市场前景判断它是否会吸引无数人为之努力,是否会有足够多的资源被投入到它的研究过程中。

    关于当下和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世界进入近代以来,能量增加的速率在放缓,信息增加的速率在放大。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3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8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mobi(258+)
  • 书籍多(376+)
  • 小说多(459+)
  • 二星好评(117+)
  • 品质不错(340+)
  • 速度慢(535+)
  • pdf(426+)

下载评价

  • 网友 汪***豪: ( 2024-12-26 06:38:59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濮***彤: ( 2025-01-03 03:51:48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焦***山: ( 2024-12-10 14:41:02 )

    不错。。。。。

  • 网友 訾***晴: ( 2025-01-05 23:52:43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敖***菡: ( 2024-12-31 11:06:38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权***波: ( 2024-12-25 21:05:06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潘***丽: ( 2024-12-26 21:01:47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瞿***香: ( 2024-12-13 23:36:3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方***旋: ( 2024-12-27 22:05:38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步***青: ( 2025-01-02 03:25:25 )

    。。。。。好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