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谈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朱光潜谈美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本书一经出版,很受读者欢迎,值得认真阅读与领会。
书籍目录:
开场话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情人眼底出西施”
“依样画葫芦”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空中楼阁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从心所欲,不逾矩”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慢慢走,欣赏啊!”
后记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年-1986年),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常务委员,民盟三、四届中央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著作包括《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另有译著《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文艺对话集》、G.E.莱辛《拉奥孔》、G.W.F.黑格尔《美学》、B.克罗齐《美学》、G.B.维柯《新科学》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当时的人受实际问题的牵绊,不能把这些人物的行为从极繁复的社会信仰和利害观念的圈套中划出来,当作美丽的意象来观赏。我们在时过境迁之后,不受当时的实际问题的牵绊,所以能把它们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谈。它们在当时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太近,到现在则和实际人生距离较远了,好比经过一些年代的老酒,已失去它的原来的辣性,只留下纯淡的滋味。 一般人迫于实际生活的需要,都把利害认得太真,不能站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人生世相,于是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饮食男女的营求之外,便无其他意义。他们一看到瓜就想它是可以摘来吃的,一看到漂亮的女子就起性欲的冲动。他们完全是占有欲的奴隶。花长在园里何尝不可以供欣赏了他们却欢喜把它摘下来挂在自己的襟上或是插在自己的瓶里。
在许多民族的神话里面,伟大的人物都有母而无父,耶稣和孔子就是著例,耶稣是上帝授胎的,孔子之母祷于尼丘而生孔子。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的是不是快感。我们对于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自己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失去了。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到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或是看一幕戏,当时我们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在音乐方面,联想的势力更大。多数人在听音乐时,除了联想到许多美丽的意象之外,便别无所得。他们欢喜这个调子,因为它使他们想起清风明月;不欢喜那个调子,因为它唤醒他们以往的悲痛的记忆。
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
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往往应用这点知识去欣赏,去批评别人的作品,去创造自己的。不少的诗文和绘画就如此形成。但这种东鳞西爪积累起来的知识只是“杂拌儿”;--还赶不上“杂拌儿”,因为“杂拌儿”总算应有尽有,而这种识不然。应用起来自然是够苦的,够张罗的。
从这种凌乱的知识里,得不着清清楚楚的美感观念。徘徊于美感与快感之间,考据、批评与欣赏之间,自然美与艺术美之间,常时自己冲突,自己烦恼,而不知道怎样去解那连环。又如写实主义与理想主义就像是难分难解的一对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有一套天花乱坠的话。你有时乐意听这一造的,有时乐意听那一造的,好教你左右做人难!还有近年来习用的“主观的”、“客观的”两个名字,也不只一回“缠夹二先生”。因此许多青年腻味了,索性一切不管,只抱着一条道理,“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是“以不了了之”,究竟“谈”不出什么来。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人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第一是无病呻吟,装腔作势。文艺必出于至性深情,谁也知道。但是没有至性深情的人也常有出产作品的引诱,于是就只有装腔作势,或是取浅薄俗滥的情调加以过分的夸张。最坏的当然是装腔作势,心里没有那种感触,却装着有那种感触。满腔尘劳俗虑,偏学陶谢滋情山水,冒充风雅;色情的追逐者实际只要满足生理的自然需要,却跟着浪漫诗人讴歌恋爱圣洁至上;过着小资产阶级的生活,行径近于市侩土绅,却诅咒社会黑暗,谈一点主义,喊几声口号,居然像一个革命家。如此等类,数不胜数,沐猴而冠,人不像人。此外有一班人自以为有的是情感,无论它怎样浅薄俗滥,都把它和盘托出,尽量加以渲染夸张。这可以说是“泄气主义”。人非木石,谁对于人事物态的变化没有一点小感触?春天来了,万物欣欣向荣,心里不免起一阵欣喜或一点留恋;秋天来了,生趣逐渐萧索,回想自家身世,多少有一点迟暮之感;清风明月不免扰动闺思,古树暮鸦不免令人暗伤羁旅;自己估定的身价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就觉得怀才莫展,牢骚抑郁;喝了几杯老酒,心血来潮,仿佛自己有一副盖世英雄的气概,倘若有一两位“知己”,披肝沥胆,互相推许,于是感激图报的“义气”就涌上来了。这一切本来都是人情之常,但是人情之常中正有许多荒唐妄诞,酸气滥调,除掉当作喜剧的穿插外,用不着大吹大擂。不幸许多作家终生在这些浅薄俗滥的情调中讨生活,像醉汉呓语,就把这些浅薄俗滥的情调倾泻到他们所谓“作品”里去。“一把辛酸泪”却是“满纸荒唐言”。这种“泄气主义”有它的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自古有所谓“骚人墨客”,徜徉诗酒,嗟叹生平,看他们那样“狂歌当泣”的神情,竟似胸中真有消不尽的闲愁,浇不平的块垒。至于一般士女的理想向来是才子佳人,而才子佳人的唯一的身份证是“善病工愁”,“吟风弄月”。在欧洲,与浪漫主义结缘最深的“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事实上也还是一种“泄气主义”。诗人们都自以为是误落人寰的天仙,理想留...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全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己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的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现在一般借党忙官的政治学者和经济学者以及冒牌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所给人的印象只要一句话就说尽了——”俗不可耐“。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谈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本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的生活。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收拾人心、拯救社会问题的根本良方。本书一经出版,很受读者欢迎,值得认真阅读与领会。
精彩短评:
作者:ly的读享生活 发布时间:2015-06-25 22:15:11
清楚,明白,好懂。
作者:rosemaid 发布时间:2012-12-12 22:58:54
買了此書,當當五折購入,其實這套書的印刷質量根本不值得1000多,哼哼!價格印來玩兒的~
作者:徐蔻依 发布时间:2018-08-30 10:57:51
薄薄的一本小册子,语言平实,态度亲切,在凉爽的夏夜读来,十分沁心宜人。
作者:無逸 发布时间:2015-07-13 22:31:39
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作者:太阳照常升起 发布时间:2018-07-13 22:18:39
语言清晰,论证简洁,结构严谨,还带有独特的散文韵味,作为入门书籍的确是上佳之作。不过,也就仅限于此
作者:明月清风我 发布时间:2015-10-03 14:41:57
看完躺在沙发一个人上大喊:我靠,写的太好了!天啊,怎么写的这么好!见解深刻,意蕴丰富,却用通俗流畅流畅的语言,精准独到的比喻让人读到欲罢不能,朱光潜在谈美,他的这本册子读来就是美的享受。
深度书评:
《朱光潜谈美》总结、书摘和感想
作者:劉丹青Shelia 发布时间:2014-12-16 11:13:03
ps:个人认为本书中对美的定义偏向于个人美感体验、以及这种体验来源的普遍规律。
一.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我们见到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
·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实用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之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在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的本身,心理活动偏重直觉。
·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在实用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就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的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体现出价值。
感想:
·在画画的时候应暂时撇去实用至上的观念,全身心地把注意力放在创作上。
·抽象画的抽象对应的是具象画面,科学思维的抽象对应是对直观所见的提炼。美感态度是直觉的。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美和实际人生要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例:为何倒影比正身美?为何有人是古董癖?人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为何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在当时违背道德现在却传为佳话?……
·艺术家和审美者的本领就在于能跳开利害与圈套,只聚精会神观赏事物本身的形象。它们知道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距离太近,容易想到种种人生实际问题;距离太远,使人无法了解,因此无法欣赏。
例:韩昌黎“文以载道”、现代的“革命文学”,从道德观点谈文学,以文学为宣传的工具,都是把艺术硬拉回实用的世界去。
·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相容。照片的逼真自然容易像实物一样引起人实用的态度;而雕刻、图画都带有若干 形式化和理想化,都有几分不自然,所以不易被人误认为实际人生中的片段。
例:表演时的唱腔声调不似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波斯图案对肢体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雕像把肢体不自然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画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浅人唾骂,但他们的目的正是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
·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的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艺术都是主观的,但也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所用的情感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的。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尽管感情深刻经验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感想:
伦勃朗的《夜巡》在当年扮演的是给人照证件照的用途,他对每个人物刻画的分配不均必然引起强烈反对,但是现在这幅画已经是纯粹美学的东西了,自然人们的视线也转移到这幅画的美感上。同理可得,此类的艺术家都是因为跳脱了时代的局限,所以才成为了艺术史上的革新者。
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是由物及我的。它不仅把我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
移情现象可称为“宇宙的人情化”。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
·美感:
前提: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
结论:1.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各人的世界都是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
2.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模仿物的形象。(陶冶性情的功效)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
两个要素:1.意象和现实的适当的距离。2.物我两忘的境界(移情)。
·打到享乐主义的美学:美感和快感的区别?
1.美感与实际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需要的满足。
2.美感的态度不带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
反例:佛洛伊德派的学者错处:认为文艺是性欲的表现,并把这种满足视作美感(性欲在文明社会中被牵制而不能得到充分满足因而压抑进潜意识)。
3.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聚精会神的而不是反省的。
·艺术上部分之和不等于全体,最易带来快感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美。
反例:实验美学:通过线条颜色让被实验者比较喜欢哪一种讨厌哪一种然后做出统计。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联想:以旧经验诠释新经验。
联想性质如此,多数人觉得一件事物美时,都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
·联想所伴的快感是不是美感?
形式和内容的争辩:我们否认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分开来讲,但是美感与联想这个问题,我们赞成形式派的主张。
1.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不免带有思考。
2.美感要求聚精会神在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使注意力不专。而且联想大半是偶然的。
反例:武昌人喜欢《黄鹤楼》、知道达芬奇声名大而喜欢《蒙娜丽莎》,这些都是自然倾向,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考据学的内容:版本、来源、作者生平
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了解和欣赏是相互补充的。未了解决不足以言欣赏,所以考据学是最基本的功夫。但是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只是做到史学的功夫,却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
·考据癖学者通常会翻的两种错误:
1.穿凿附会: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史实的支配。
2.忘记欣赏:考证出来以后便以为能事已尽,而不去进一步玩味。
·批评学者的四大类:
1.自居“导师”:
他们对于各种艺术抱有一种理想而自己却无能力把它实现于创作,于是拿这个理想来期望旁人。
2.自居“法官”:
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然后以这些纪律来衡量一切作品。
*以上两类常合在一起:典型例子:欧洲假古典主义批评家(以古典作品为纪律和教条约束创作者)
3.自居“舌人”:
不发号施令、不判断是非,只把作者的性格、时代、环境、作品意义剖析出来,让欣赏者易于明了。
4.印象主义的批评:
主张个人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认为批评应该是主观的、艺术的。
·对比
科学态度的批评是冷静的、存在评判标准的,而欣赏的态度则是注重物我交流的、置身于作品之中的。
印象派的批评可以说是“欣赏的批评”,但是往往把快感误认为美感。
*在文艺方面,个人的趣味本来有高低。文艺虽然没有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我们只说“我觉得它好”还不够,我们还应说出何以觉得它好。
·总结和现实意义:
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从前老先生们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
现在一般青年又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都是很大的错误。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Q:什么叫做美?
一般人看来,美是事物固有的。错。
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错。
康德:美感判断是主观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
托尔斯泰: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教训。
大约哲学家都有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是直觉不是下判断。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交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线条实验(图)结论:
1.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
2.心灵把混乱的事物综合成整体的倾向有一个限制,事物也要本来就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规律和节奏的心理影响:内心无意的预料被打破,形象的整体也随之被打破,类似摸黑走楼梯踩空。
·美的欣赏像柏拉图式的恋爱:无所为而为,不带占有欲。
老子:为而不有,功成而不居。
八.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人物都以常态为美,通常人说一件事丑,其实不过是因为它稀奇古怪。
·自然主义:
卢梭:上帝经手创造的东西,本来都是尽善尽美的。
罗斯金:艺术原来就是从模仿自然起来的。
·→写实主义:
例,实派作者左拉,小说家
疑点:①自然本身已经很美了,又何必有艺术?②而如果自然全体都是美,那就没有美丑的标准了,连自然美这个名词本身也没有意义了。
·理想主义:自然中有美丑,艺术只模仿自然的美,丑的应该丢开。美的东西中又有些性质是重要的,有些性质是琐屑的,艺术家只选择重要的。
·古典派的类型主义:最重“类型”,即全类事物的模子。一件事物可以代表一切其他的同类事物时就可以说是类型。类型主义即事物的常态,就是一般人说的自然美。
疑点:凡是一个模样能套上一切人物时就不能适合于任何人,好比衣帽一样。近代艺术搜求的不是类型而是个性。
·理想主义与写实主义:
理想派以为美在类型,写实主义以为美在自然全体。理想主义只是精炼的写实主义。
·Q:艺术对于自然的态度?
A:事实:1.自然美可以化为艺术丑。2.自然丑也可以华为艺术美。→结论:1.艺术的美丑和自然的美丑是两件事。2.艺术的美不是模仿自然美得来的。
德拉克罗瓦: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创作与欣赏:
一首诗做成后,观赏者要用自己的想象和情趣来交接它,才能有所得。
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能维持住的,需要读者帮忙。
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是生生不息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切艺术作品都是如此,没有创造就不能欣赏。
关系:创造中都有欣赏,但创造不全是欣赏。欣赏只要能见出一种意境,而创造却须再进一步,把这种意境外射出来,成为具体的作品。
·艺术的雏形:游戏
艺术与游戏的共同点:
1.像艺术一样,游戏把所欣赏的意象加以客观化,使它成为一个具体的情境。
2.像艺术一样,游戏是一种“想当然耳”的勾当。
3.像艺术一样,游戏带有移情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跃的生灵。
4.像艺术一样,游戏是现实世界之外另造一个理想世界来安慰情感。
艺术与游戏的区别:
1.艺术带有社会性,而游戏却不带有社会性。艺术的创造必有欣赏者,艺术家不只表达,还有传达的需求。
2.游戏没有社会性,只顾把所欣赏的意象表现出来;而艺术有社会性,还要进一步把这种意象传达于天下后世。所以游戏不必有作品而艺术则必有作品。
3.艺术家既然要借作品传达他的情思给旁人,便不能不研究传达所必须得技巧。第一要研究媒介,第二要研究应用这种媒介如何可以造成美的形式出来。最终作品的呈现是形式与内容的融合。
十.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艺术家创作时的心理活动:他必定使用想象。
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
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
只有再现的想象绝不能创造艺术,创造的定义:平常的旧材料之不平常的新综合。
·抽象概念的具象化:
艺术不同哲学,它最忌讳抽象。抽象的概念在艺术家的脑里都要先翻译成具体的意象,然后才表现于作品,具体的意象才能引起深切地情感。思想家往往不是艺术家,就因为不能把抽象的概念翻译为具体的意象。
·创造的想象可以分析为两种心理作用:分想作用、联想作用。
分想作用:把某一个意象和与它有关的许多意象分开而单提出来。脱围是选择的基础。
联想作用:旧意象的新综合。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
联想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
接近联想:怀古、忆旧。
类似联想:拟人(移情作用)、托物(不愿直言心事,顾婉转以隐语出之)(最普通的托物是寓言)。拟人和托物都是象征,就是以甲为乙的符号。象征是免除抽象和空泛的不二法门。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诗人于想象之外必有情感。
分想作用和联想作用只能解释某意象的发生如何可能,不能解释作者在许多可能的意象之中何以抉择意象。
艺术作品中人情和物理要融成一气,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境界。
·情感的综合使得文艺作品具有完整性,营造出总印象,从而使散漫的意象变得不散漫,重复的意象变得不重复。
·文艺作品不能按照主观和客观来区分,艺术家需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情感或处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观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情感最易感通,所以“诗可以群”。
·艺术的任务:由情感而创造意象。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创造与格律
·在艺术方面,受情感饱和的意象是嵌在一种格律里面的。
格律的起源都是归纳的,格律的应用都是演绎的。它本来是自然律,后来才变为规范率。
情感是心感于物的激动,和脉搏、呼吸诸生理机能都密切相关。这些生理机能的节奏都是抑扬相间、往而复返、长短轻重成规律的。
最初的诗人都无意于规律而自合于规律,后人研究他们的作品才把潜在的规律寻绎出来。诗的声韵如此,其他艺术的格律也如此,都是把前规看成定例。
·Q:艺术上通行的做法是否可以定成格律,以便后人如法炮制呢?
A:一种作风在初盛时自身大半有不可磨灭的优点,后来闻风者得其形而失其精神,有如东施效颦,在彼为美者在此反适增其丑。流弊渐深,反动随起。一部艺术史全是这些推陈翻新、翻新为陈的轨迹。
Q:格律都有形式化的倾向,形式化的格律都有束缚艺术的倾向,又何必取乎格律?
A:提倡不要格律也是危险的,第一流的艺术家大半都是从格律中做出来的。
Q:提倡格律和提倡不要格律都有危险,这岂不是一个矛盾?
A:创造不能无格律,但是只做到遵守格律也决不足与言创造。
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有个性——成于环境,随环境而变化,有群性——得诸遗传,不易变化。
艺术中的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率,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的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艺术家的极境是:脱化格律,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创造与模仿
·艺术上的模仿不限于格律,最重要的是技巧。
技巧分为:传达的方法、关于媒介的知识。
学习传达的方法是为“手能从心”;学习媒介的知识是利用过去经验、吸收已有文化。
·模仿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足以言创造。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天才=本钱(遗传+环境)+个人努力
·灵感是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是潜意识的工作在意识中的收获。
·人只要留心,处处都是学问。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一种意象,让它陈在潜意识中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
各门艺术的意象都可触类旁通,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人生与艺术的关系: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是自己的作品。过一世生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活都有上品文章应有地美点。
1.好文章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全体与部分息息相关,不能稍有移动或增减。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在生活中叫做“人格”,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表现人格)
2.“修辞立其诚”,一首诗或一篇美文一定是至性深情的流露,存于中外于形,不容有丝毫作假。(真诚本色)
滥俗就是没有自己的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俗人(缺乏本色)与伪君子(掩盖本色)的生活最不艺术。
3.伟大的艺术与伟大的人生都要兼有严肃与豁达。(深谙取舍)
·Q:善恶与美丑的关系?
A:狭义:伦理实用(有所为而为),美感价值超实用(无所为而为)。广义:善是一种美,恶是一种丑。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谈美》
作者:忘忧草 发布时间:2008-09-01 21:51:20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此出世非平常所认为的佛家的出世。
朱光潜先生是美学界的泰斗,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本书也确实是一本关于美学基本思想的论述,但我认为整本书恰如作者所讲:“在这里我就只是向一位亲密的朋友随便谈谈,”而所谈的无非是如何“免俗”,如何“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象方面”。
在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学习到的最重要的一个感受就是如何以独立绝缘的意美,以直觉去体味。全书也是以此为目的,把其中所经历的各种过程、形态、习得呈现在我们面前。在作者第一封信中所举的古松的例子,就是如此。庭院中的一颗古松,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即以一种实用者的角度,如木匠;以科学家的客观角度,如植物学家,另一种则是以美学家的角度去观察。在三种不同的角度中,实用家想的是如何才能把这颗古松做成精美的家具,或者是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而科学家所想的则是这颗孤松的年龄,属类等,这两者都在无意间把外在的意向同自己的行业,学识等联系起来,都把古松当作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联系的各种事物上去,但是美学家则是把古松独立于自我之外,从第三旁观者的角度去看,以直觉去体味。如果把这种美学经验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而这也是作者本书向我们传递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特别是我们这些刚涉世的“学生娃”,无论是生活或是事业,都是刚起步的时候,总免不了碰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困顿,总会感觉到为什么幸运之神为何总是远离你,你的前途,你的生活,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雾,让你不知何为,不只为何,迷茫、困顿、沮丧、郁闷时常伴随着你我,但如果此时你能以一种美学的态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这种生活,这种状态,恰如一剂清凉剂,你就会发现一种全新的角度,全新的境界,你把你自己从你的生活中孤立出去,以第三人的角度去看你的生活,去欣赏,因为只有如此,你才能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的牵绊,就能安闲自在的玩味于另一人的生活,并从中的得到美感。以一个书中的例子来说明,当你走在一条河流的两岸,如果你在河岸的这边,你就会发现对岸的景色比这边的美,而当你走到了河的对岸时,你就又会发现对岸的景色又要比这边的美,为何会出现这种矛盾的感受呢。正如前面所讲的,你在河的这边,对岸对于你来说是孤立的,你在欣赏它的时候是不受它的羁绊的,而这边的景色因为你是身处其中,为其所困。在学校的时候总想着工作是如何的好,心向往之,而真当你身处职场有开始怀念读书生活了。现状也是如此,我们必须从实用世界中跳出,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欣赏。佛家经典《心经》的前三个字就是“观自在”,其中的观自在,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跳出自我,就是美的获得。
这本书是去年在汉唐买的,看后很受感染,获得了一种新的思维去看周遭的一切,而且这是积极的,后来一位朋友因为心情不好,我把书送给了她,希望她也能在看完书之后也以另一种角度去看待、理解、感悟和欣赏生活,虽然要把持这种态度很难,但起码能在碰到的“不好”事情的时候,“有意识”地以此角度去观察,或许也是有“用”的。
上面所讲的只是我读了之后最肤浅的一点感受,而且用了十分粗浅的文字表述出来,实在是玷污了这本著作。罪过!!但当我想到“抛砖引玉”,也就释然了! 希望各位能看闲余之时捧阅此书,发现生活中的各种美!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内容完整(344+)
- 少量广告(162+)
- 推荐购买(590+)
- 下载快(379+)
- 小说多(486+)
- 五星好评(355+)
- 体验还行(542+)
- 可以购买(441+)
- epub(671+)
- 无广告(100+)
下载评价
- 网友 马***偲: ( 2025-01-02 06:41:38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冯***卉: ( 2024-12-15 16:11:18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10 21:55:30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孙***夏: ( 2024-12-29 13:48:46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焦***山: ( 2024-12-24 14:11:51 )
不错。。。。。
- 网友 戈***玉: ( 2025-01-08 09:19:30 )
特别棒
- 网友 屠***好: ( 2024-12-19 04:17:50 )
还行吧。
- 网友 谭***然: ( 2024-12-17 07:00:3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车***波: ( 2024-12-09 22:20:28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居***南: ( 2024-12-16 01:26:1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辛***玮: ( 2024-12-21 03:40:16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晏***媛: ( 2024-12-26 17:57:17 )
够人性化!
- 网友 潘***丽: ( 2025-01-07 05:42:21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正版新书】堂吉诃德(上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校田喜兔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给大忙人的高效阅读课() 李源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百年哈佛教学生克服的20个人性弱点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有那么一个人能听我诉说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洁白的丰碑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2014全国重点高校自主招生备考指南(高三冲刺版)(北约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打击乐重奏两首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最新版秘书资格证考试辅导全真模拟试卷及真题精选三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自有库存 保证正版!!世界经典侦探推理游戏大全:福尔摩斯探案推理法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9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9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3分
知识广度:9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4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