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7517806394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9787517806394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kkbear 发布时间:2009-01-23 21:35:31
好想二月的时候和李同学一起背包去甘南
作者:Marni 发布时间:2015-11-18 21:46:53
有事好好说,别乱忽悠人。
作者:愚公 发布时间:2022-11-14 09:46:13
小册子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中一部分是他在英国留学的记录,当然在留学之前是要接受留学培训的,也就是在清华大学接受了研究生的培训,然后去英国留学跟马林诺夫斯基学习的经历,这个过程其实在80年代之后,他又重新回忆,再写过相似的内容。后半部分是抗战胜利之后,他重新出国到美国到英国的经历,在这个过程之中,不再是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英国,而是一个评论者对英国的政治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扫描。这两个视角是非常有趣的,身份不同之后,眼光和视角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原来仰视的视角变成了审视和平视,写作的文章,感觉就不一样了。
作者:Jasmine 发布时间:2022-03-09 22:02:33
就是把巴菲特致股东的一封信总结了一下 换了一种语言 没有那本生动
作者:❤ Jer_Zzzzz 发布时间:2015-05-22 02:11:12
这种有点小成就就标榜自我人生的酸文,写朋友的时候有意无意的都要把自己捧一下把失败的人无意的踩一下。不大气,文艺凤凰男酸文。
作者:苏云 发布时间:2022-04-19 02:16:21
慢慢悠悠、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多月读完了全集。真是不可思议,能够明显感觉到她的成长,她的热爱,她的无奈,她的疼痛。
对于作家,我觉得我没有完全喜欢她的文字,但是我喜欢她文字背后的那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那个三毛,我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家,一个记录自己生活的自传者。
也许老天爷不会太过偏爱天才,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但是短短47年你已经历了别人几辈子的生命,我觉得如果你能提前知道自己的最终命运,你依旧会在每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节点,坚持原本的自己吧!
感谢这世界上有过三毛,R.I.P.。
深度书评:
旅行是唯一可行的time travel
作者:包美艳 发布时间:2021-01-11 16:24:19
1981年春夏之交,一个刚考上北大哲学研究生的青年,独自从北京坐火车出发,由陕入川,游历云贵,在广西改换轮船去往广东、福建,又北上江浙,最后从青岛走海路返京,历时两个多月,沿途寄给父母与兄弟的家书,汇集成为一本小书《旅行人信札》。
40年后,这位叫陈嘉映的青年已是著作等身的学者和哲学家,2017年在许知远的访谈节目《十三邀》里还小小地出了圈。他的新书《走出唯一真理观》在多抓鱼上很受欢迎,但我下手的却是《旅行人信札》。这首先是职业病,而且看过目录后,发现有一章写到了我家乡,起了好奇。
学者写旅行,多是偶尔为之,可专业和文采摆在那里,一旦写得好,就是碾压式的,比如2016年英国旅行文学畅销榜第一名的《古道》,便出自剑桥大学院士罗伯特·麦克法伦之手。北大历史学者罗新写过一本《从大都到上都》,在行走中讲述了半部元史。可陈嘉映这本书有点不同,成书时他尚未成名成家。
如今看来,当年他这趟big trip时髦得很,集独自旅行、毕业旅行与慢旅行于一身,而且纯粹是漫无目的的穷游,走哪算哪。如果说“穷”与“慢”还算时代的常态,那“独游”与“无目的”在当时绝对算特别。
(以下严重剧透!)
40年前,谁在旅行?
1980年代在路上奔波的人,有探亲的士兵,有采风的学者,有出门跑业务的办事员,有单位组织结伴出游的工人,有旅行结婚的情侣,但无论是谁,出行总有个目的、有个组织或至少有个伴侣。
在那个集体主义刚刚开始松绑的年份,散漫的独行客就像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一样,是很少见的,
留下文字记录的就更少了。因为不隶属于任何团体,也无需照顾任何人的想法与情绪,所以在看待事物与记录见闻时,得以更私人化,更真实与锐利。
20世纪80年代关于中国的独立行记,大多由外国人写就,除了Lonely Planet的指南书,最有名的大概要数保罗·索鲁的《骑乘铁公鸡:搭火车横越中国》,记述了他1986-1987年间的游历。(近期后浪出了简体中文版)
这本《骑乘铁公鸡》是1988年企鹅的第一版,于纽约著名的Strand书店淘得,只花了不到2美元。前些日子看到这家近百年老店不堪疫情重负,行将倒闭的消息,还好得到各方捐助,似乎是暂时挺过去了。书的封面上除了点题的“铁公鸡”以外,还有两个头戴斗笠的农人。无独有偶,1984年LP的第一
在中国大地上
8.2
[美] 保罗·索鲁 / 2020 / 九州出版社
中国人写的,我想了半天,想出一本余秋雨《文化苦旅》,可《旅行人信札》并没有那般宏大的家国命题,就是琐碎的旅途即景,而且因为第一读者是家人,有话直说,不乏尖酸刻薄之语,属于断章取义放到网上能被口水淹死那种。2005年书出版,2015年再版,陈嘉映在小序中明言几乎一字没改,基本是40年前原貌。这大概就是哲学家身体力行的“求真”吧。这种对真实的担当,让我们看到了一份珍贵的80年代私人旅行记录。
已成旧事的新闻,走过路过的记忆
陈嘉映比我爸爸大一岁,也比我爸幸运些,内蒙插完队后有机会进入北大,我爸去插队的年纪比他还小,回城后只读了个电大。1981年当陈老师横穿中国打望各省佳丽时,我爸已经在苦哈哈上班且准备结婚生我了。爸妈也是极爱玩的人,我能记起许多童年时跟着他们到处旅行的事,彼时时间的车轮已驶入90年代,但回到《旅行人信札》,我还是读到了好些熟悉的场景,比如印象最深的挤火车:
现在可难以想象这一夜竟熬过去了。……曾努力把货架清出一小块地方,缩身上去,还未睡着就被乘警请下来了。(宝成线上)
在邻行李车的洗脸室摆下提包,坐在上面,暗喜没有人来同我分享这方宝地。可惜开车以后,洗脸室还是来了不少客人,其中还有一个伤风小伙,真可怕,虽然人不错。
(昆明-贵阳火车上)
我爸年轻时十分擅长挤火车,不管人再多,他都能挤上去,好像也是在昆明,我妈把我从车窗里塞进车厢给我爸后,发现自己挤不上去了,带着哭腔喊道“你们先走吧”——但最后还是成功了。以前人没那么娇气。
如今绿皮火车在很多地方快要绝迹了。图为2013年从嘉峪关开往镜铁山矿区的绿皮火车,空无一人
(在梧州)上了红星327号。仓房里的Lebensraum【生存空间】是充分利用上了:上下两舱,每舱又两层床,是把通铺稍稍隔一隔,那宽度容不下比我宽的,幸好本地多瘦人。
这个船我也记得,直到1995年还坐过去广州。铺与铺之间的隔板是可以拿开的,有些人全家大小上船,拿开五六块板后其实挺宽敞,但对于独行的人,的确翻身都难。记得总是在下午上船,第二天早上到广州天字码头,夜里在马达声中醒来,窗外有模糊的山影和渔火。
2015年从缅甸若开邦的实兑开往妙乌的慢船,多付一些钱可以在二层甲板上得到一张木头躺椅。上船时天还没亮,我清楚记得架在码头与船身之间的木板上有一个洞,透过它能看到幽黑的江水,像极了小时候的某个场景。旅行是唯一可行的time travel
梧州西江上的夜船,2020年中秋夜
他多次提到物价,比如汕头的炒菜索价两三元一盘,让人瑟瑟发抖(1981年全国职工每月平均可支配收入为38元),而川西的鳝鱼面只要两角一碗,碗里还有十段鳝鱼。没想到在1981年,沿海与内陆就已经拉开这么大的物价差距,这大概是一个从西走到东的人对新时代最直接的感受了。书里自然也记录了不少新鲜事物,比如温州街头卖水货的人,广东人男女难辨的花衬衫。当然这些事情现在也都成了旧的事:
赶回汽车站。车上几台录音机播出“黄色小调”,交响震彻车厢,青年男女,搂作一团。在中央首长眼里,半座贵阳的青年可谓流氓,正如半座北京的青年可曰反革命。他们当然不妨碍我,靡靡之音也比红色样板音乐来得顺耳些哩。
爱听靡靡之音是时代特点,而北大的青年学生暗戳戳讽刺首长,更是时代特点了。
在黄山他还碰到了一位年长的大哥,带着愁眉苦脸的新婚妻子,居然向他出柜了,觉得被家人逼着结婚,“平白耽误了一个女人,恐怕只有一死才能解脱”。陈嘉映平和地劝他说:
只要不损害别人,就和道德无关;即使无法对家人说,也必须向夫人坦白,编个借口,坚决离婚坚持独身,而且挺上几年,社会也许会变得开明一些。
在1981年一个年轻人能说出这番话,不容易。毕竟直到1989年,王小波与李银河才首先开始做关于中国男同性恋的研究。同性恋不算新鲜事,但浮出水面的同性恋,也是被时代推动的吧,这一笔他也闲闲记下了。40年后,社会看上去的确开明了些,只是因为同样的境遇而痛苦的男性与女性,依然不少。
文明与“蛮荒”
贵阳处处给人愚不可及的印象,……破破烂烂,到处有没受过教育无所事事的青少年闲逛。老年人无能,青年人无聊,不知还有什么能让这个老大民族振奋起来。(贵阳花溪)
这是我到过的第一个不在铁路线上的大城。人口众多,挺破烂。……梧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闷热,远胜过桂林、柳州等地。男人们都赤着上身。在我所到的几个城市中,梧州人是最不讲究衣着的。第二个印象是拥挤,房子很小,只够祖父祖母住,现在可是子孙满堂。(广西梧州)
广东人骨头支棱着,个个身瘦如柴。都很爱讲话,用一种生番的声调,问我几点钟,说是geidiezongla,好容易才弄得懂。绝不能相信大唐人用这样的调子说话。(肇庆星湖)
像这样的“地图炮”,书里俯拾皆是。上面的引用算温和,还有更劲爆的,近乎人参公鸡。我把他关于梧州的差评发给爸妈看,问当时是不是这样,他俩齐翻白眼。我又给同为北京人的我先生看,他笑说这哪里去的是梧州,简直跟去了印度似的。我觉得他这比喻有意思,
当时一个北京人对梧州的了解,可不就跟如今中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差不多嘛
——其实根本不了解,但心中早已定性,因此绝大部分人的旅行见闻,都只是在印证已有的观点。加上的确是语言不通,水土不服,造成许多不舒适的障碍,于是气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梧州北山,2016年夏。膀爷面朝的那片依山而建的“贫民窟”,我从小看到大,前两年已经被推平了
我想数十年后修订此书时,他一定看出来了(我都能看出来),既然做出不改的决定,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倾向于认为,他把读者看作成年人,认为大家足够理性,可以根据这些言论产生的年代与背景,了解其成因。对此,我像成年人一样警惕,也打算像成年人一样去宽容——毕竟我也是被轰的南蛮哩。
我更感兴趣的是他“看地儿下菜碟”:每当游到名山大川,如峨嵋、青城、雁荡、九华,就会开启优雅的文言模式,有些片段单抽出来,还以为是某篇明人山水小品;而每当需要吐槽化外的瘴疠之地,就会轮到铿锵有力、简单粗暴的白话文登场。
梧州建设路法院里,2016年夏
有意或无意地,他在
随着境遇切换叙述语言
。当面对自古被诗歌滋养的山水名胜,虽然之前从未涉足,但心情是毫不陌生的,因为早就在诗词文章中“见”过了。所谓素未谋面,神交已久,这种体验如果要选择一种语言来描述、重现,最贴切的无疑就是传统的古人语言;反之,当他来到不在这套语言体系内的陌生之境,对眼前的一切便失去了理解力。这种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本身就是现代经验的一部分,此时现代白话文很自然脱口而出。
然而,那些无法用优美的中原语言讲述的地方,难道就不存在美感么?
没有被熟知的语言和文学加持过的风景,难道就不值得一看么?
即便暂时超出了认知范围,但它们依然是这个广袤国家的一部分,难道真有那么难以理解?如果仔细想这些问题,答案恐怕都是否的。可睿智如青年陈嘉映,或许也没有如此问过自己。
梧州四坊路的骑楼店铺,2016年夏
话说回来,虽然如今岭南人摆脱了食人生番的形象,
可还有别处、别国的人被推出来做生番啊!
要想突破自身知识与文化的局限(哪怕光辉伟大的传统,依然是局限),真正平等、平和地去看世界,哪儿有那么容易。
最后的浪漫与冒险
如果饱览群书、来自首都相对见多识广的陈嘉映,尚且难以勘破,不难想象
当时的中国对几乎所有国人而言,都依然是新鲜陌生之地。
今日可能要远涉重洋或深入无人区才能体验到的震撼、浪漫与冒险,当时跨个省、爬座山就能满足。或许是“无知”带来的无畏,以前的人想看日出就半夜摸黑上山,想去游泳就攀上绝壁深潭,只以尽兴为念。
书里有两处地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在北雁荡山的大龙湫,当时陈姓青年已经爬了一天一夜山,又在瀑布下的石壁上像壁虎一般被困近两个小时,幸亏得了村民解救才脱险。热情的老乡留他住一宿,可他不愿打扰,竟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立刻要问清路线夜登主峰,重返险境。看到这儿我都惊了,需要这么拼么?如此蓬勃且“不知好歹”的热情与游兴,今日懒洋洋、惜力惜命的游客(包括我自己)实难望其项背。
桂林七星山
另一则冒险故事发生在桂林七星山。1982年漓江沿岸被列入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从此正式有了旅游开发,而在陈姓青年到访的1981年,桂林城里是一片草莽的混乱。一日午后他逛完七星岩,孤身上了七星山,一直爬到石径湮没的地方还不停下,改为手足并用攀援,不一会儿到了山顶:
正在想这样的好景致怎么倒没人来拍照,忽然闻到一阵恶臭,四下察看,却见岩缝间一具成人尸骨,将及烂尽。一面欲掩面遁走,一面又忍不住看,想看个究竟;白森森尸骨间虫蝇糜聚,又让人恶心得不能端视。进退之间,忽然风雨齐作,那些蝇虫轰然而起迎面乱扑,一个大男人竟登时惊怖,仿佛遭遇到什么邪魔,跌跌撞撞几乎吓得跳崖。
这般匪夷所思的事,竟然发生在今日桂林头号景点,人山人海的七星公园。当他没命地赶下山到派出所报案时,民警淡定地表示,那个人去年就死啦,估计是自杀,山路险恶,所以一直没把尸体弄下来。如此魔幻的剧情,亦是八九十年代专供,往后便逐渐绝迹了。
思维的乐趣
从庐山下来后,陈嘉映坐在离开的车上回望庐山,不由想起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于是有了书中这段我最喜欢的思辨。
我们必须曾在此山之中,勘踏过其中的草径,漱饮过其中的溪流,抚摸过其中的石和树,我们必须曾活在那里,才能真正看到。
惟曾在者能看。
这段话很美,也被印在了腰封上。世人都说要识得庐山真面目,就得跳出来离开一段距离,可他质疑说,这个远远看到的轮廓,难道就是庐山的真面目?
如果没有身体发肤的接触,没有毛茸茸的细节,没有脚步的疼痛,没有声色的愉悦,如果没有这场纵身一跃,你同样是无法真正“看见”庐山的。
对于已经身在庐山的幸运者,适当的抽离或许能更好地观照与回忆,但世界上更多的是从未置身庐山的人吧,他们该如何去探索这座山、这段旅途、这份情感与这次人生呢?
所谓看所谓体验,都是以身在事中为前提的。身在事中,说的还不是“体验”,体验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认识为归宿的,在却是迷,身在庐山中就是迷在庐山中。
如何“看见”,他的答案是一个“迷”字。
关于“迷”,他解释为一个纷繁的过程,因为人生无穷无尽,不能只算出了一个结果,就撂在那里不管了。今天若有所见,明天又陷入迷惑,总没有一个“定型的格局”,所以人的思绪无法安定,也不该安定。
智者永远不安,永远在上下求索
,即使因为云遮雾罩看不清楚,看成了差错,那也得“挺身立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任”。
还是职业病,我私心里对这“迷”另有一番认识,是从他提到“体验”二字得来的。因为在旅行中,“体验”的出现频率实在太高了,体验美食体验住宿体验当地生活……比起裹足不前的人,以及满足于浮光掠影的人,体验已经是种深度的沉浸,是难能可贵的向前一步。
可正如他所说,体验的出发点依然是自我,须得先有个“我”,才能有所体验。而这里的“我”是什么?是读过的书与走过的路,是爱恨过的人留下的印记,是过往经历与生活的层积。这一切塑造了我,引领我去体验我所能体验的。但这个“我”又限制着我的眼界,让我无法得见我未曾体验的。更糟的是,我脑子里只剩下“体验”,再无快乐。
不只是我,好些友人都曾面临这种旅行乐趣的边际效益递减。今年瘟疫带来的禁足,也许把这富贵病治好了一大半,余下的解药,或可求诸1980年代那些未惯世路、生机勃勃、偶尔冲动鲁莽、时常大惑难解、兴之所至不知东方既白的旅人,他们大概是懂得这“迷”字诀的。
(以上首发于个人订阅号“日行夜录”)
你的世界
作者:临水 发布时间:2015-11-30 19:17:23
很早就读过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一如很多日本文学中的杰作,《春琴抄》也会让人折服于它的伟大,惊叹它对人性深渊的穷究其极的探索,也震撼于它能触碰到人心被隐蔽的黑暗谷底。但终归会感到一些不舒服——那些靠近边界和极致的东西,都是让人不太舒服的。我们大多数人中正平和的审美习惯都不太能马上悦纳那些尖锐、偏执、乖戾的美,而自认为健康的心灵也很容易把那样的爱叫做畸恋和变态。
可是,正是《春琴抄》里那样的变态的爱,帮我们认识了一种爱的可能性,并在某个极端处刷新了我们对爱的理解。从佐助和春琴的爱里我们可以重新感受爱的平等和偏执、自尊和卑微、保护和伤害、两败俱伤的平衡等等各个摇曳多姿的复杂层面。而我今天想说的是:你的世界。
小说的故事是简单的,明治时代大阪一家药材世家的小姐春琴,九岁那年遇到世代为奴的侍童、比她大四岁的佐助,那一年她已经瞎了,所以佐助一生从未见过春琴明亮眼眸的光彩,但他反而感到幸福,他认为只有这样,自己认知的小姐才是完美的小姐,无可取代,没有任何不足之处。
正如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春琴的世界,从一开始对佐助来说就封闭起来了。可是,恰是这个封闭的世界,因为其封闭,偏偏成了佐助心中完美的世界。
春琴音乐天分极高,天分高的人难免孤高敏感,眼盲之后的痛苦也想必要比普通人来得深重且极难向人诉说,只好走向自我封闭。在佐助遇见春琴时,春琴内心的长期封闭已经造成了她暴戾乖张的脾性。读小说时我总有这样的感觉,对这样的春琴,家里的父母姐妹仆人们虽然都爱她关心她,那种关心却只停留于生活表面且不得要领,因为在精神上,他们对她都避而远之、不愿去接近她内心的世界。
这个时候,唯有深受春琴吸引的佐助,半夜里偷偷躲在闷热的壁橱里练习三弦,“在不见一丝灯光的一片漆黑中,摸索着弹奏。”“不过佐助一点儿不感到这种黑暗有什么不便。他想:盲人就总是处在这种黑暗中的,小姐也是在这种黑暗里弹三味线的。于是觉得自己也能置身在这同一种黑暗的世界里,乃是无上的乐事。”春琴是一个被怜爱被迁就的锦衣玉食的古怪的盲小姐,可是她的世界是黑暗而孤独的。只有佐助,能以和春琴处在同样的世界为乐事,并在摸索着各种可能的途径,只为了试图能和她置身于同样的世界。
“后来在允许佐助公开练习之后,他还说:‘怎么能在异于小姐所处的条件下练习呢!’所以佐助手持乐器时,眼睛就闭上了,这成了佐助的习惯。也就是说,佐助虽然不是瞎子,但他要品尝同盲人春琴一式一样的苦难,要尽可能不走样地体验盲人那种不自由的处境,有时候,他竟然象是不胜羡慕盲人了。”佐助明明有自己健全光明的世界可以享受,但对他而言,只要自己所拥有的不是和爱人相同的世界,都是不够好的。他试图去接近去揣想她的世界——即使那个世界里有着不自由和苦难,仅仅因为那是她的世界,他也“不胜羡慕”。
但是要进入春琴的世界,对佐助来说依然几乎无路可走。春琴开始收佐助为徒教他弹琴,作为师傅,小说中说春琴“心地渐渐不善”、“作风也变粗暴了”,而佐助呢,“凡事一味迁就,这就会渐次滋长姑娘的坏脾气,结果很可能导致姑娘将来成为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仔细揣想,天分和地位都高于佐助的春琴,受制于肉体的不自由,生活琐事皆不得不依赖佐助,自尊和自卑很可能会让她不知该如何面对佐助的爱,只能用刚愎和粗暴——仿佛是和佐助保持距离,又仿佛是一种变相的爱的传递,而说到底,更仿佛是一种自我保护:你是一个健全的自由人,而我,只有我的世界。所以,你越是想靠近我的世界,我越是不能轻易让你进入我的世界。
在小说里,春琴打骂佐助让佐助常常哭,“春琴反而嫌佐助窝囊,表示出:‘佐助也真是没出息,身为男子,连一些小地方都忍受不了。竟然会放声哭出来,人家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就来责怪我。若想在学习上突飞猛进,即使筋骨疼痛难熬,也得咬紧牙关忍受才行。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我又何苦收他为徒呢!’”我总觉得,也许春琴潜意识里也有期待吧,她期待的,是一个更勇敢、更强势的人能够冲破她的壁垒走进她的世界,然而佐助太在意她、太珍重她,他只能小心翼翼守在她的世界的外面慢慢摸索,却绝对不敢贸然闯入。
于是,对于这样的佐助,春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父母想要撮合他们婚事的提议。原因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因为你还没能进入我的世界,因为我还没有让你进入我的世界。
春琴在中年后,恶劣的性格变本加厉,已经到除了佐助以外跟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无法和谐沟通的地步,被仇人用开水泼脸惨遭毁容也性格决定命运的结果。但是,恰恰是这样一次不幸,春琴的封闭的世界才就此打破,毁容后的春琴终于对佐助流了泪:“如今我这个模样,不在乎让别人看见,唯独就是不想让你看见。”这一点泪水和表白,已经足以让佐助可以为了进入春琴的世界万劫不复——你的世界终于向我敞开了,眼泪冲开了封闭已久的心的阀门,我终于可以,得其门而入。
而佐助,用刺瞎自己的双眼的极端方式,欣欣然地进入了这个世界:「佐助は今こそ外界の眼を失った代わりに内界の眼が開けたのを知り嗚呼此れが本当にお師匠さまの住んでいらっしゃる世界なのだ此れで漸うお師匠様と同じ世界に住むことができたと思った」。这一段是佐助终于能和春琴住在同样的世界时的内心的独白,这么长的一句话没有标点,我也一直找不到一个好的译本可以把这段日文的感觉完整地传达出来。姑且用一个译文吧——佐助明白:自己今日虽然失去了观察外部世界的眼睛,却也同时睁开了审视内在世界的眼睛。呜呼!这才真正是师傅居住着的世界呀!我总算能同师傅居住在同一个世界里了。
呜呼这就是你的世界啊我终于可以和你住在同样的世界里了……幸甚至哉,佐助。
为了进入“你的世界”,佐助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原来,要想知道你真正居住的世界,要想和你居住在同样的世界,是一件如此艰难的事。
在爱情里,我们该如何进入爱人的世界?谷崎润一郎给出了一种极端的方式,让我们重新探问:你的世界,那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在我和你的世界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距离?我究竟能够用怎样的途径,才能去进入、去共有、去居住于你的世界?
想起了川上弘美的《神》。这是一部由十来个断续关联的故事构成的一部小说集,而开头和结尾的故事是关于同一头熊的。在第一篇《神》中登场的熊是这样的:“熊是一只成年的公熊,所以很大。他住在我隔壁第三间的305号房间,是新近搬来的。他搬来以后请全楼层的人吃了搬家的荞麦面,并且给每人发送了十张明信片,这种搬家的问候礼节近来已经颇为少见了。我想熊真是十分有心,可转念一想,也许因为他是熊,所以自然要对周围的人际关系更加经心一些。”这是一只特别想要进入人的世界、并且刻意地努力着进入人的世界的熊。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努力地进入着他者的世界的异类。在小说里,熊和女主人公一起去散步,他很会照顾人,会捕鱼,会做饭,会给人唱摇篮曲,女主人公也不由得心动,觉得他是一只无所不能的熊。但是,他仍在会被人侧目。因为他还是不属于这个人类的世界,或者说他还不属于她的世界。
他们有了一次美好的散步,回家之后他对女主人公说:愿熊之神赐福于你。女主人公一再想象,却想象不出熊的神是什么样子。
常常是这样的吧,我想把我的世界的最好的东西给你,包括命运和信仰,包括我的世界的神。我希望我的世界的神灵也能庇佑你,可是,对你的世界来说,那大概也是连想象都无法触及的陌生的世界。
于是故事到了最后,熊再次登场的时候,是最后一篇《草地上的午餐》。熊告诉女主人公自己的决定:我要回到熊的故里去。因为,“人間の世界に馴染みきれなかった。”——因为我没能够适应这个人类的世界。
女主人公一直在心中独白:其实,你已经适应得很好了……很多时候,我们或者对方也会以为,我们对对方的那个世界已经适应得很好。可是,也许只有我们的心底才清楚地知道,无论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无论我们表面上看起来已经多么适应了你的世界,我最终大概也只是一只想要进入你的世界的异类,我终究进入不了你居住的世界,我终究不能和你居住在同一个世界。
我们有不同的神灵和不同的故里,我们不是同类。这么近又那么远的,你的世界,是我最遥不可及也最无能为力的世界。
川上弘美写的是一个现代社会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它随处可见,并四处流传。
由此,想起《春琴抄》里佐助的极端和偏执,也有了一种让人流泪的尊敬。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7分
书籍清晰度:6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txt(637+)
- 收费(326+)
- 书籍多(589+)
- 值得购买(468+)
- 赚了(562+)
- 已买(189+)
- 格式多(321+)
- 差评(323+)
- 快捷(547+)
- 小说多(555+)
- 愉快的找书体验(320+)
下载评价
- 网友 曾***玉: ( 2025-01-04 21:52:14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融***华: ( 2025-01-01 11:12:34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濮***彤: ( 2024-12-22 19:56:34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扈***洁: ( 2024-12-12 23:49:41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家***丝: ( 2024-12-14 02:27:40 )
好6666666
- 网友 詹***萍: ( 2025-01-05 22:08:47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冷***洁: ( 2024-12-31 05:08:51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谢***灵: ( 2024-12-24 02:45:20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辛***玮: ( 2024-12-11 00:41:18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焦***山: ( 2025-01-01 20:30:20 )
不错。。。。。
- 网友 方***旋: ( 2024-12-22 15:52:01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正版 日本语 大家的日语中级1+2全套4册 教材+学习辅导用书 大家的日本语新版学生用书中级教材第二册大学日语自学教程书籍宇丛轩图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新课程初高中知识衔接教材:化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多余的人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民生问题中的结构性矛盾研究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大临大雅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设计考试高分宝典创意篇(最有效的设计考试训练方法、最直观的优秀创意设计范例)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唐太宗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证券投资基金应试指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9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3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4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6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7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9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