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西藏丛书-“点”读西藏(英) 五州传播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魅力西藏丛书-“点”读西藏(英) 五州传播出版社精美图片
》魅力西藏丛书-“点”读西藏(英) 五州传播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魅力西藏丛书-“点”读西藏(英) 五州传播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852762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7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6.40
  • 纸张:轻型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9:36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点读西藏(英文版)》由宋舒红编著。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comprising an introduction to Tibet, its folklore andits culture. The major contents include deions of Tibet's holy mountains and lakes,its history, religious practices, unique festivals, language, arts and crafts, as well as thoseasp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fe, such a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economy, education, medicare and transportation.


书籍目录:

Part I Overview

1.Tibet

2.Tibetans

3.Location

4.Natural Overview

5.Mountains

6.Qomolangma

7.Rivers

8.Yarlung Zangbo River

9.Lakes

10.Nam Co

11.Yamzhog Yumco

12.Holy Mountains and Lakes

13.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14.Lhasa

15.History

Tubo Kingdom

Period of Split

Jurisdiction over Tibet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of Successive Dynasties

16.Songtsan Gambo and Princess Wencheng.

17.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18.Education

19.Traditional Economy

20.Transportation

21.Qinghai-Tibet Railway

22.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23.Finance and Insurance Industry

24.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25.Social Security System

Part II Tibetan Culture

1.Language

2.Myths

3.King Gesar

4.Traditional Folk Houses

5.Barkhor Street

6.Norbu Lingka

7.Butter Sculpture

8.Grotto Art

9.Rock Carvings at Yaowang Mountain

10.Thangka

11.Murals

12.Tibetan Opera

13.Masks

14.Songs and Dances

15.Tibetan Calendar

16.Tibetan Medicine

Part III Religions

1.Overview

2.Bon Religion

3.Tibetan Buddhism

4.Dalai and Panchen Lamas

5.Reincarnation of Living Buddha

6.System of Drawing a Lot from the Golden

Um to Determine the Reincarnated Soul

Boy of a Deceased Living Buddha

7.Potala Palace

8.Jokhang Monastery

9.Ramoche Monastery

10.Zhaibung Monastery

11.Tashilhungpo Monastery

12.Sakya Monastery

13.Mani Stone

14.Prayer Flags

15.Chacha

16.Prayer and Prayer Wheels

17.Pilgrimage

18.Burning Aromatic Plants

Part IV Folklore

1.Worship of White Color

2.Costumes

3.Hada Scarves

4.Tibetan Knives

5.Tibetan Carpets

6.Yaks

7.Highland Barley

8.Zanba

9.Butter and Buttered Tea

10.Tibetan Names

11.Marriage Customs

12.Etiquette and Customs

13.Customs and Taboos

14.Celestial Burial

15.Festivals

16.Tibetan New Year's Day

17.Grand Summons Ceremony

18.Sagya Dawa Festival

19.Shoton Festival

20.Ongkor Festival

21.Horse Race Fair

22.Traditional Sports

Carrying Stones

'Elephant' Tug-of-war

Yak Race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媒体评论

在很多人心目中,西藏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有世界上优选的山峰,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有最灿烂的阳光,也有最虔诚的信徒。壮美的雪域高原,瑰丽的自然风光,古老的传统文化,独特的人文景观,虔诚的宗教氛围,多彩的民俗风情,共同造就了西藏别具一格的魅力,多年以来,这种魅力一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藏族文化,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和平解放半个多世纪以后,如今的西藏已经由贫穷走向富裕,由封闭走向开放,和祖国大家庭一起走向现代化。

本书分为西藏概况、西藏民俗和西藏文化三大部分,分别对西藏的自然地理、历史发展、宗教传统以及藏族的衣食住行、节日民俗、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其中许多内容与西藏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西藏概况部分包括西藏的神山圣湖、生态环境、经济交通、教育医疗以及民族区域自治、藏传佛教等方面的内容;西藏民俗部分介绍了藏族服饰、传统民居以及藏历新年、酥油花灯节、雪顿节、展佛节等节日礼俗,还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等饮食习俗;西藏文化部分涉及的内容有藏族神话、史诗、唐卡、寺庙建筑、壁画、传统体育、藏戏、歌舞等。

希望这样一些对西藏生活全方位的“点读”能够对希望了解西藏的读者有所帮助。



精彩短评:

  • 作者:读者头盔 发布时间:2011-07-26 16:11:24

    末章對各國央行干預匯價的動機分析雖過時亦有價值。

  • 作者:匡轶歌 发布时间:2017-01-13 12:02:46

    看一个心理学大师晚年满嘴跑马车也是蛮悲哀的,数据和资料收集看似翔实丰富,但在为一个草率的立论服务,导出扯淡的结论。津巴多对女权并无深度研究,但说教女权“应当如何如何”“错在哪里哪里”“给你们指条活路”,倒是格外有一种“我屌大我先说”的无知底气,把各种女权议题拿来信口开河,不堪卒读。最后几章的“解决方法”简直就是胡乱凑数。整本书差得令我诧异。

  • 作者:豚豚睿 发布时间:2022-03-31 10:19:34

    我其实蛮get不到的,我说书本身以及王科一老师的翻译。

  • 作者:Lee 发布时间:2018-04-24 12:50:10

    作者真是够差劲的,这么nb的经历就写成这样

  • 作者:像个神仙 发布时间:2020-03-15 12:37:31

    确实难以否认的事实是:推动税制变化的基本动因是政治性的。从政治学的视角看待税收,尤其是看待税制改革,将其结论与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比对,更能够反映出税制复杂背后的深刻道理。而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解释税制改革,总会存在混淆设计中的税收与实践中的税收之问题。因此,作者也一再提醒研究时两者的区分,最终实现政治的科学性。

  • 作者:坐忘 发布时间:2015-08-06 13:36:09

    翻翻也蛮有趣的


深度书评:

  • 被误读的叔本华和他的佛性

    作者:宝木笑 发布时间:2017-01-05 22:34:39

    文/宝木笑

    “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

    这是叔本华著名的钟摆理论,断章取义从来就是人类摆脱不掉的旧习,哪怕从未读过叔本华的人,第一次看到上面的话,恐怕也会“坚定”地认为叔本华确确实实是一个典型的悲观主义者。是啊,世界形势一片大好,人类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广大群众安居乐业,怎会痛苦?怎会无聊?不但在普通群众中,叔本华不是讨喜的类型,就是在学术界,其貌似悲观的人生哲学也一直被许多学者诟病,再加上这位18世纪的80后特立独行的性格,叔本华的生前身后留下了说不尽的争论和故事。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出自他的《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在《人生的智慧》里做了新的补充,而后者是个人非常喜欢的叔本华著作,篇幅不长,内容丰润,很适合放在手边经常翻看。《人生的智慧》其实是叔本华62岁的著作《附录和补遗》的选摘,准确地说是《附录和补遗》的一部分,而从这本《附录和补遗》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叔本华哲学的魅力,也能从这一角掀开叔本华令人唏嘘的一生。

    叔本华1788生于波兰但泽,父亲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但后来自杀,母亲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都有交往,由于叔本华一直认为父亲的死与他母亲过于热衷社交生活有关,所以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因为他继承了父亲的财产,一生得以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叔本华有着很高的语言天赋,能够流利地使用英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种欧洲语言和拉丁语等古代语言,这也是《人生的智慧》及叔本华其他著作文体优雅,语言水平极高的重要缘由,难怪卡夫卡说:“叔本华是一个语言艺术家,仅仅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读他的著作。”

    叔本华后来的哲学思想从其在1811年于柏林学习时逐渐形成,年轻的叔本华对费希特和施莱艾尔马赫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称柏拉图为“神明般的”,称康德为“奇迹般的”,对这两人的思想相当崇敬,但厌恶后来以费希特、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辩哲学。关于叔本华和黑格尔,有一则轶事想来很多人都熟悉,叔本华在柏林大学刚刚当上编外教授不久,便坚决地选择与自己认为是沽名钓誉的诡辩家的黑格尔同一时间授课,但黑格尔当时正处于声名的顶峰,叔本华自然没能成功,很快他的班上就只剩下两三个人,最后一个也不剩了,叔本华只能凄凉地离开柏林大学,这一去就是被边缘化了27年……这则轶事是典型的“叔本华式”的故事,也是典型的“叔本华式”的人生桥段,叔本华的一生特别是他的学术生涯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憋屈”,叔本华是真正的怀才不遇的典型。

    《人生的智慧》及其母本《附录和补遗》是叔本华晚年的著作,让叔本华一夜之间成了名人,有人还写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学界评论说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而这距离叔本华去世已经不足十年了。1859年,《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在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而第二年叔本华就去世了。30岁那年,叔本华就完成了一生最重要的哲学巨著《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建了堪称伟大的“叔本华体系”,然而造化弄人,这本书的第一版仅仅印了一百本,而且还无人问津,如今第三版终于得到认可,但再回首却已是百年身。叔本华一生绝大多数时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在其奠定名声之前有着长达六十年不获承认的沉寂期,长时间的“边缘化”让叔本华对人生和生活有着“旁观者”一般的清醒认识,《人生的智慧》因此也有着难得的冷静和深邃。

    《人生的智慧》表面是叔本华“幸福论”的综述,而内在则是从叔本华《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构建的哲学体系一路延续下来,是叔本华晚年为自己哲学思想凝结的实践果实,深入了解这本书和其背后的思想,对解开长久以来人们对叔本华的误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好比一个人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在进行一项逻辑上的推理和演绎,在他的晚年,他将这种推理和演绎最终指向了人们如何面对幸福,不管他一生中如何被人定义,这个最终指向将表明其本质的立场。《人生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其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在这本书中叔本华系统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读者甚至可以感受到一种思想深邃之外的“佛性”。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的开篇从亚里士多德的人生好处三分法讲起,继而迅速进入核心内容,即幸福的基本要求是具有独立人格。叔本华认为,人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不应该从他人那里,或是从自身之外期望太多。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能做的极为有限,每个人都孑然独立,这时候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这单独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看来,拥有丰富的内在,即丰富的精神才是人生幸福的关键,才能避免痛苦和无聊。要想保持幸福的内在源泉畅通无阻,条件是拥有独立和闲暇,而独立和闲暇则是以俭朴和节制来换取的。一个人自身的精神价值越高的时候,他就越能耐得住简单的生活和孤独的侵袭。

    在认同和强调人的自身、内在拥有是人生幸福根本的同时,叔本华对身外之物诸如财富、地位、名誉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看来,财富的价值是当今世界所公认的,财富可以视为抵御众多可能发生的不幸和灾祸的城墙,而不是任由我们寻欢作乐和花天酒地的凭证,众人应学会节约投资而不是挥霍浪费。过多的财富也并不意味着幸福,现实中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不幸福呢?主要是因为人自身内在的贫乏,缺乏真正精神方面的熏陶和修养,没有见识,缺少精神情趣。而名誉、名望、地位则是一种相当飘渺的东西,人们可以努力去争取,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如愿。如果把这些看得过分重要,则是不明智的。叔本华一针见血地指出:“一副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地位所不能替代的。”

    《人生的智慧》中的很多看法和佛经中的观点非常相似,佛家以《金刚经》为代表的般若系经典的核心就是“破相”、“去执”和“无我”,讲究的是一个真空妙有的“中道”,看重的是内心净土的修行,所谓心外无物。而叔本华对“独立人格”的定义其实和佛家的“心性”已经很相像了,“独立人格”被叔本华定义为天生而具足的,有点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味道,至于叔本华对于财富、地位、名誉等的意见也和佛家“身外之物”的洒脱不谋而合。如果说《人生的智慧》在世俗层面与佛法有很多相近之处,那么叔本华一直被人诟病的所谓悲观主义“痛苦论”则更像是与佛法进行着更深层的人生观的共振。

    这里很有必要谈一下叔本华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人生的智慧》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的生长土壤就是这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在《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几乎全部哲学理论,这部书的前提是《纯粹理性批判》、《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以及他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不同,叔本华保留了物自体,并将其定义为意志,其主旨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两者并列的,叔本华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并取得了伟大的进展。正是在这部书中,叔本华提出了开篇我们看到的“钟摆理论”,判定人生是痛苦的,痛苦是人生的本质,也正是这很容易被断章取义的“钟摆理论”让很多不负责任的人随意给叔本华哲学贴上了荒谬、误人的标签,诸如消极厌世、悲观绝望等等,而常人出于懒惰,喜欢人云亦云,未加考虑和研究也就将叔本华的哲学认定为了那个样子。

    叔本华一生都将“唯真理是务”作为自己的哲学研究根基,他格言体的文风异常犀利,有一种直透事物本质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协,可以说是今天“反式鸡汤”的老祖宗。深刻的哲学必然渗透着常人所认为的悲观意味,因为面对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时间和空间,人内心最深处的渺小感是多少粉饰美化生活的肤浅乐观主义都不能改变的。叔本华最被误读的地方不仅仅是其对人类这种无力感的大胆承认,而是世人看到了他的“钟摆理论”后就止步不前,没有去留意叔本华哲学指针真正要指向的方向。其实,叔本华明确地指出,纵然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在细节上也会显现喜剧的意味,对如何摆脱痛苦,叔本华也给了我们明确的解答。他认为,摆脱人生痛苦的方式就是进入理念的世界,理念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中间环节,把本质与现象连接了起来,把认识从意志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这就是审美状态。

    叔本华从审美论推出的禁欲之路更让其备受诟病,肤浅的乐观主义鸡汤者不能容忍有人揭示世界的真相,更不能忍受有人指点真正的幸福之路,因为只有将物欲渲染得绚烂漫天和天经地义,他们浅薄鄙陋的鸡汤才能给不明真相的青年成功洗脑。叔本华认为人在以一种苦痛的生存方式度日,之所以会苦痛是因为人们有欲望、有追求,这种痛苦正是人们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够诗意化地生存,所必须经过的历程。《人生的智慧》中对禁欲主义有着清楚的定义,禁欲主义并非在于“禁”字上,它指明的是一种对待外物的态度,就像前面说过的如何对待财富、美色、权力、地位和名誉等,幸福不仅仅是快乐,快乐是一种短暂的、一闪而过的即时感受和体验,而幸福却是一种洞悉人生真谛的理性和持久的主观心态。快乐容易获得,因为它只与身体感受相联系,而幸福不容易得到,因为它是建立在对痛苦的深刻理解之后获得的一种豁达与升华。叔本华貌似悲观主义的痛苦论其实在向世人揭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他将积极的生存法则掩盖在消极的文字之下,以消极的表象思索着积极的意志。

    彼得•斯劳特戴克在《哲学气质》一书中曾说:“叔本华是第一个离开西方理性教堂的杰出思想家,他向古希腊和犹太——基督教神学做了简洁的告别。在他看来,最绝对的实在不再是神一般的、理性的、精神的存在,他的意志学说使形而上学脱离了柏拉图以来的理性主义,惊恐、惊奇地认识到了非理性。叔本华是第一个确认了存在充满能量、本能的本质。从长远看,他对思想史最重要的贡献是使欧洲朝亚洲智慧、尤其是佛教开启了大门。”彼得•斯劳特戴克的观点是很中肯的,叔本华对人生之“苦”的理解与佛家对众生皆“苦”的看法异曲同工,佛家说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特别要注意的是,佛陀成佛之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所授的四圣谛,对人世间困苦进行了阐释,佛陀不只关心那些明显的、切身的、容易认出来的痛苦,他对痛苦的定义又还包括了我们长期的不安定性——“人无我”以及“法无我”——这些我们平常都没有察觉到,而他们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佛教中的痛苦,就是不明白事物真正的本性而去做、体验和拥有这些事物的过程,人们会设法去除掉严重的痛苦,但在佛教看来他们选择的方法往往是伪装的另一种痛苦。四圣谛的对“苦”的看法就像叔本华一直遭受的误读一般,并不是像许多人所想的那样:“生命是痛苦”,而是要:“知道痛苦。”在这个意义上,叔本华的“苦”与佛教中的“苦”都强调了人生的整个基调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就要消极而悲观地存在,实际上恰恰相反,他们都在引导人们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去清醒地拥抱自己的“本心”和生活,去学会平和从容地追求幸福,达到人生的圆满。

    当然,叔本华并非“至圣先师”,这位西方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大唯意志论者,这位影响深远的哲学心理学大师,有着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很多怪异之处。他以天才自居,甚至连自己普通的长相都认为是天才必备的生理条件,就连他在饭量上吃的是别人的三倍都要解释为智力也比别人高三倍以上。他喜欢喝酒以激发灵感,于是就说:“酒是一个人的智力的测验,一个酒量大的人,决不会是个傻瓜”。他是“同行是冤家”的坚定奉行者,对女性一直不够尊重,长期的孤独生活和后来学术道路上的不得志,使他的性格暴躁、乖僻、多疑。他睡觉时身边总是放着上好子弹的手枪,听到传染病的谣言便拔腿就跑。他常常都是自己刮脸,因为不放心把自己的脖子交给理发师的剃刀。他的票据总是藏在旧信封中,就连硬币也要藏在墨水台下,时时处处提防着被人谋财害命。他一生多次搬家,每次都住底层,而且住进去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看一下有没有最便捷的安全通道,一旦有危险,便可以第一时间脱身逃命。更要命的是,他因为受不了吵闹,在争执中曾把一个女裁缝推下楼梯并造成其残疾,从此需要按季度付给人家终生补偿,在女裁缝过世时,叔本华却写到:“老妇死,重负释”……

    是的,这就是叔本华,一点儿没有我们印象中大师的“道骨仙风”,这也是人们乐于诟病他的理论的很主要的感性原因,甚至罗素在他编写的著名的《西方哲学史》中也这么说:“假若我们根据叔本华的生活来判断,可知他的论调也是不真诚的。”然而,一个人对真理的感悟和这个人与真理的距离并没有必然联系,我们只能说叔本华距离佛子还有太远的路要走,但这位一直被误读甚深的“怪人”在对世界、人生及幸福的体悟上,确实具备着超出一般哲学家的佛性。

    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END—

    ————————

    更多文字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宝木笑说(baomuxiaoshuo)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读书生活。

  • 梦想开始的地方

    作者:Luke 发布时间:2007-04-19 15:59:37

    我译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下称《麦田》)终于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就像我在“译者后记”中所言,这让我有种“圆满”的感觉。从我译完这本书的最后一个字到现在正式出版,已是近八年的时间了,回想起来,多少有点唏嘘之感。

    塞林格的《麦田》影响了许多代人,于我也有着特殊的意义。16年前,上大二的我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的原版,一读之下,竟与书里的主人公霍尔顿有息息相通之感,他的愤怒就是我的愤怒,他的迷惘正是我的迷惘,他的欢乐也是我的欢乐。此后,我把这本书视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感情很深。毕业后我买到了施咸荣先生的中译本,但直到1999年元旦,我才把这本书装进背包,作为去郊区爬山时的读物,然而一读之下,觉得不是很满意,于是萌发了自己重译一遍的念头。托朋友从国外买回原版后马上开始译,译完改完后,又不知天高地厚地寄给了独家拥有《麦田》简体中文版权的译林出版社,同时也知道我这个译本面世的希望非常渺茫,毕竟已经有施先生广受好评的译本在前。但是没想到不久就接到了译林出版社施梓云老师的信,提到目前不可能出我的译本,但是多少肯定了我的译本,又对我推荐的新书《塞林格传》表示有兴趣。后来译林出版社引进《塞林格传》中文版权后,真的交给我译。可以说,译《麦田》,让我走上了文学翻译之路。在开始翻译《麦田》之前,我虽然已经毕业好几年,当时却正处于一个未来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伴随着我的是不尽的困惑,但是无心插柳翻译《麦田》,却无意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从2000年到现在,我一直没有停止过翻译,至今已经译出两百多万字,《麦田》是我出的第10本译作。众所周知,现在的文学翻译处于低谷,人才流失也很严重,从事文学翻译的辛苦不足为外人道,可是那种实现自我的感觉让我无法放下手中的译笔。既然已经选定了这条道路,相信自己还会坚持下去,继续为读者介绍好的作品。

    我的《麦田》在我手里已经放了六七个年头,一开始翻译靠的是热情,后来随着自己翻译实践的积累,每隔一两年,都会觉得需要再修订一遍,于是在我的电脑里,已经有了五个版本,平时也会对译文进行小修小补。有些章节我曾贴上网,得到过网友的肯定和鼓励。这次我的《麦田》译本出版,还是要深深感谢译林出版社,是他们不仅在我翻译生涯之初拉了我一把,而且后来也一直关心我的成长,给机会让我译想译的书。这次出版我的《麦田》译本,译林更是做了人所不愿为之事,冒着市场风险,为读者提供了阅读《麦田》这本经典名著的又一选择。我已经写过,要把这个译本献给那些热爱《麦田》、内心永远年轻的读者们,但愿它能够找到尽可能多的“理想读者”。(孙仲旭)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8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8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不亏(507+)
  • 无多页(408+)
  • 三星好评(577+)
  • 好评(280+)
  • 傻瓜式服务(269+)
  • 少量广告(230+)
  • 速度快(598+)
  • 情节曲折(85+)
  • 中评多(531+)

下载评价

  • 网友 养***秋: ( 2025-01-09 14:36:1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游***钰: ( 2024-12-28 11:47:53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冉***兮: ( 2024-12-30 16:44:56 )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沈***松: ( 2025-01-02 07:04:43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丁***菱: ( 2024-12-14 07:41:1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冯***卉: ( 2025-01-09 17:59:52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訾***雰: ( 2024-12-23 02:18:41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瞿***香: ( 2024-12-19 04:47:35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国***舒: ( 2025-01-02 22:55:45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郗***兰: ( 2024-12-25 20:00:20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堵***洁: ( 2024-12-11 03:42:55 )

    好用,支持

  • 网友 马***偲: ( 2025-01-03 22:55:43 )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