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25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精美图片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分级考级教材(四级)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397407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110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28:25

内容简介:

本教材使用了芭蕾舞中支撑腿和动作腿的概念。支撑腿为主力腿,动作腿为动力腿。 本级别教材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把杆练习,第二部分为中间练习,第三部分为小舞蹈,第四部分为原创舞蹈,第五部分为剧情讲解,第六部分为辅助训练,第七部分为附录。通过教材的学习启发孩子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观察人物,把生活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着重培养孩子的视角用舞蹈语言看世界。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教材使用了芭蕾舞中支撑腿和动作腿的概念。支撑腿为主力腿,动作腿为动力腿。 本级别教材共有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把杆练习,第二部分为中间练习,第三部分为小舞蹈,第四部分为原创舞蹈,第五部分为剧情讲解,第六部分为辅助训练,第七部分为附录。通过教材的学习启发孩子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观察人物,把生活与舞蹈艺术相结合,着重培养孩子的视角用舞蹈语言看世界。


精彩短评:

  • 作者:资讯吞食者 发布时间:2023-07-25 13:18:40

    在微信读书的时候看评论被推荐的一本书,于是找来看。

    西路军确实不容易,阴差阳错走向西部的道路,一开始如果不那么游疑,可能不会走上这条失败的道路。

    张国焘当时怎么想的。有没有另外的暗中指示,如今已不得而知。

    不过最后欣慰的是,成功跑脱去新疆的人,很多得到很好的培养,将来也成为了红军技术骨干。

  • 作者:徐阳光。 发布时间:2020-05-12 19:15:44

    3.5,田老真的太崇敬曹禺了,扣半星;史料极其详实,五星;行文太动情了,扣半星;中庸一下,扣半星。

  • 作者:icancu 发布时间:2015-12-22 23:05:25

    很美,金色的字和画面风格搭配,比较神来。国内绘本的文字处理一直比较粗糙。不知道原版得美成什么样。

  • 作者:瑞鶴 发布时间:2019-08-19 09:47:01

    是一部很诚实的记述啊,看了以后会想到美国哪个国父说的来着,“这一代人应该好好地搞好政体,下一代人就可以认真地做工程技术,然后第三代人就可以做艺术了”,也就是说,第一代人的事情没搞好,后面一直都会受到拖累,嗯,从飞机设计到很多方面,莫不如是。

  • 作者:GrMo 发布时间:2023-07-06 00:56:54

    看过灌篮高手后再看命运强手,愈加感谢井上能创作出灌这么纯粹和理想的作品,给了所有人一个不完美的完美结局,开始看real后再去复刷灌篮电影,真是百感交集,骑着摩托出了车祸的良田,飞身救球伤到脊背的樱木,只有看过real,才能感到那种真和另一种绝对可能擦肩而过的后怕之情,如果说灌篮高手是属于高中生纯粹的篮球,是还未被社会、被现实浸染透的属于少年的故事,real,就是真实的real,是更加现实,更加残忍,却也魅力万分的成人世界(不过命运这套真是读的磕磕碰碰,不忍卒读)

  • 作者:线性代数的呼唤 发布时间:2021-12-01 14:35:04

    配合陈强的视频食用感觉效果极佳


深度书评:

  • 读后的一些想法

    作者:读历史的文献人 发布时间:2023-01-31 18:12:09

    20世纪初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指出学术研究需要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除去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我国还有着丰富的出土文献,而石刻文献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文献概论》

    [①]

    一书便是以石刻文献为中心,探讨其主要类型、发展演变、内容试读、留存发现以及学术研究等多个方面,虽名为“概论”,但是却涉及石刻文献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研究石刻文献的入门书与重要参考书。

    一、作者及内容概述

    本书作者赵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其师从考古学者孙贯文,期间主要研究古代铭刻学与秦汉考古。研究生毕业后,又在中国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工作,负责整理出土墓志,从事古代石刻、玺印、简牍等研究工作

    [②]

    ;除此书外,还著有《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古代墓志通论》、《我思古人:古代铭刻与历史考古研究》等书,可以说石刻文献的研究即是其学术专长,而此书便是其在这一方面研究的结晶。

    此书共有两个版本,其一为文物出版社于1997年所出的初版

    [③]

    ,后则为此增订本。全书共六十六万字,在初版基础上不仅补充了1997年后新发现的石刻资料,并且新加图版二百多幅,随文相配,使本书更具可读性和直观性。本书概观性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石刻的类型及其演变、古代石刻的存留及发现情况、历代石刻的研究情况以及石刻铭文的常见体例,总结归纳了石刻铭文应当如何释读、石刻及其拓本如何辨伪鉴定等,是一部全面系统了解中国古代石刻的基础著作。

    全书共五章,分别介绍了“中国古代石刻的主要类型及其演变”、“中国古代石刻的留存与发现”、“历代的石刻研究情况”、“石刻铭文的释读与常见体例”以及“石刻及其拓本的辨伪鉴定与编目整理”等内容,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介绍了石刻材料的类型、发展及演变情况,并在文献学、学术史等多个角度展开其在历代的流传、研究状况,较为全面的为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石刻文献。

    二、特点与可商榷之处

    为一类文献材料写研究专书不是一件易事,其中需要处理的问题相对较多:首先需要明确这一类材料的类型;之后需要明晰这一材料在各个时期的流传脉络,以及各个地区的遗留现状;再次需要讨论历代对于这一文献的研究现状,以及代表性的学者与著述;最后还需对这一文献的研究标准进行统一,同时需要对其未来研究前景做出预测……而这些要求也确实难以把握,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成为资料汇编或者材料简介,降低其学术性;同时对于材料的介绍,缺少一定的实物照片以及地理区间,又会使得此书空讲理论,缺乏一定的时空对照。而对于石刻文献而言,其并非近代以来才被发现,而是历代皆有留存,而且也是古代重要的书写载体,功能多样,用途较广,同时也存在大量托名以及伪造之物,故在调查研究与具体写作过程中会面临许多困难。虽然此书在写作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可商榷的地方,但是瑕不掩瑜,此书几乎涉及到石刻研究的方方面面。

    在石刻文献的分类方面,此书将其分为四类:器物附属刻铭、建筑物附属刻铭、艺术浮雕附属刻铭、专用文字刻铭等。这与叶昌炽、陆和九、马衡等人依据石料与铭刻内容等的简单分类较为合理。

    [④]

    这样的分类方式同时兼顾了石刻的外部形制与铭文内容,在介绍石刻留存种类的同时,也能使读者更好地关注其本身特点,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不同载体所记录内容的不同。但是这样的分类模式也存在一个问题,即仍然是侧重某一方面,缺乏全面的观察:如在“器物附属铭刻”中,提到了舍利函、石棺等具有宗教色彩的器物,但是对其中的内容记录缺乏一定的关注,以及对于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这些器物形制、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亦缺乏概述;另外在“专用文字石刻”中又过度关注于内容,而对于石刻载体的形制等又缺少讨论;同样在石刻发展过程中,并非只有形制与内容发生变化,其中的非文字部分(如花纹、鸟兽等)亦在改变,此处缺少讨论。当然,有些内容并非文献学研究的重点,不可吹毛求疵;在充分收集石刻材料的基础上,作者进行了相对完善的讨论,此便是本书最大的价值。

    在后续的讨论中,作者以时间为主要线索,讨论了历代石刻的留存与发现,并结合各个时代的社会特点进行介绍。具体到各个时期,作者结合传世文献、地上遗存以及出土文物进行分析讨论,虽全面,但是亦有割裂之感。如在介绍“秦代与西汉石刻”(334——346页),先利用传世文献,指出这一时期有记录的石刻文献,之后根据留存的实物及拓片一一对应分析其价值,最后列举书中无记录的传世遗存及出土文物,结构清晰的同时造成了历史信息的埋没,没有对这一时期的石刻文献的特点进行整理,缺少相关的文献信息。同时过于注重时间脉络,从而淡化了石刻文献的空间概念,虽在提及各个时期的石刻遗存时亦点明了石刻所在地与出土信息,但是没有就为何这一时期的石刻会大量出土于某一地区。叶昌炽《语石》“隋代条”提出:隋代造像,少见于中原、秦陇之地,但在山东地区却较常见。

    [⑤]

    这一点在此书中亦有提及,但只是列举,缺少分析;再如汉画像石多见于陕北、南阳、山东等地,北朝造像记常见于河北地区,南朝少有石刻文字留存……此均是列举,缺少说明,致使石刻文献的空间特征有所淡化。

    以上便是本书的两大特点:分类兼顾石刻形制与内容,以时间的维度介绍石刻留存。此亦是作者的创新之处,但是在这其中对于一些重要信息作者却没有很好的把握,因而有所遗憾。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对于石刻文献的类型与留存这一方面的收集与讨论,作者几乎做到“穷尽”,使读者在了解石刻文献的同时,也能对这一文献材料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与把握。

    三、一些疑问与想法

    本书第三章《历代的石刻研究情况》(512—617页),介绍了从汉代起至今日石刻文献的研究现状,特别是第一部分介绍汉代至清末(512—547页,后文简称“古代”)的石刻研究,可以说是少有的对历代石刻文献研究的学术史的讨论,较为新颖。

    受制于材料,古代的石刻研究成果较为突出的为宋代与清代,因而作者对于这两个时期的学者与著作讨论较多虽在清代部分作者指出了清人研究的几大成就

    [⑥]

    ,但是亦为对此进行相关的综合考量。而对于传统的金石学与石刻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亦未进行说明,甚至古代是否存在作者所谓的“石刻学”,书中则语焉不详。而对于真正的石刻研究出现于何时,标志为何,历代的演变情况又为何者,亦是缺少说明。

    关于此问题笔者的一点思考是,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中国古代,至少在晚清前,并未出现所谓的“石刻学”,石刻与青铜器一样属于当时“古物学”的一种,虽有众多研究书籍问世,但是大多为金石学之一种,或为材料编目,多为简单的整理工作;其中虽有一些学者写有题跋,并存世,但是题跋是否可以称得上研究,此处亦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其次关于《语石》《金石萃编》等综合性研究著述,其内容大多仍是以笔记、札记的形式留存,缺少实物对照以及深入的讨论,其体例与同样出现在清末的《书林清话》有点类似,不知这样的研究范式是否是清末较为流行的。因此对于“石刻学”这一概念,笔者有点存疑。

    此外在对于古代石刻研究著述的分类上,笔者亦有一点想法,此可分为五个部分:

    1.编目类,如赵明诚《金石录》,即将石刻文献收集整理后进行编目,有些可以会有介绍、批校;有些则仅有目次;

    2.书法类,如刘球《隶韵》此类书目记录较为简单,记录各石刻文献的字体、书法等;

    3.专门附属类,如王象之《舆地碑记目》,及附各类书籍后石刻文本等(如各类书、文集、地方志等),此类文献体例也不统一,既有编目体,亦有录文形式;

    4.题跋笔记类,如叶昌炽《语石》,此类书籍很难说是研究著述,但是确有作者的一些思考;

    5.义例类,如潘昂霄《金石例》,这类作品是从归纳石刻铭文义例格式的角度对石刻进行研究的书集,是一种文本类的记录。

    以上便是笔者在读后,依据书中所列举的诸文献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但是由于学力不足,故仅是浅薄之见。故对作者未发之言进行补充,进而在了解古代石刻研究的学术史时可以较为直观的审视。

    四、结语

    以上便是笔者在读此书后的一些想法,对此书的特点以及可商榷之处进行了分析,并就一些存疑部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在读完此书后,笔者通过作者的描述,对石刻文献的研究体例试着进行了总结:

    首先需要介绍这一文献的基本信息,如是拓本,需要辨别其真伪,进而知其流传脉络,同时对其源流和不同拓本体系进行比对;如是传世遗存,则要根据地方志,其它记录对其进行断代以及辨伪;若是出土文物,亦须先进行辨伪,同时结合考古报告,知其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综述;

    之后便是进行录文,分析其文本特征。若有异体字或者特殊时期的特别字体(如武周新字)需要注意甄别。其后要对其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对其使用的典故、措辞等方面进行简要溯源。

    最后便是在录文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献,考察石刻文献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与时代风貌,进行联系讨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升华。

    此书所提供的不仅是对于石刻文献的“概论性”分析,更有对于石刻研究的方法论提示,使我们了解这一文献载体的同时,进入到石刻研究这一领域。虽名为概论,但基本做到了面面俱到。

    [①]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19年版,若无特殊说明,全文所提及的此书皆以此版本为准。

    [②]

    以上信息来自网页:

    http://www.kaogu.cn/cn/renyuanxinxiku/2014/0826/47322.html.

    [③]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版。

    [④]

    (清)叶昌炽:《语石》,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陆和九:《中国金石学》,台北:明文书局,1984年版;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⑤]

    (清)叶昌炽:《语石》,卷一,第7—8页。

    [⑥]

    清人的几大成就分别表现在:石刻编目、石刻考证题跋、石刻文字考释、石刻文字的地方志汇录、石刻铭文的义例、石刻的综合研究等六个方面。

  • 从日本文化和精神分析的角度探析《春琴抄》

    作者:beautyliebe 发布时间:2011-01-04 12:35:08

    关键词:日本文化 隐忍 人情 虐恋 女性主义

    《春琴抄》中春琴因自己的才华而清高孤傲,冷酷无情,对待仆人兼徒弟的佐助严厉到苛刻;她离不开佐助,但从来没有认同过两个人的爱情,生了一个长得很像佐助的孩子,但是两个人都矢口否认。佐助出身低微,对师傅无微不至的照料和没有条件的服从出自敬佩和欣赏,自发的学起了三弦琴,并且矢志不移,终成有名的琴师。等级制度是横在两个人面前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了它两个人甚至不谈爱情也在所不惜。该故事中的大环境和主人公的行为既有日本民族的普遍存在性,又有谷崎润一郎的独特创造性。

    一、

    道德体系处于多层次的分散状态:无论是外人还是春琴的父母,并不因为春琴和佐助的亲密关系就刻板的将两人认作夫妻,并不因为没有认作夫妻却仍然享有夫妻间的亲密而感到他们越轨了。日本这一点是非常独特的,如果事情发生在中国,恐怕要流言四起。

    人的认知一般会有一种图式(schema),即是形成同类事情的一个大概的轮廓构架,并在认知新事物的时候将它归到某种认知图式中,进行相同类别的信息加工。道德体系也会有认知图示,经过一些特征的判断后,将事情归为道德的或者不道德的。如果故事发生在中国,则两人会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并且人们会发现他们的行为不符合道德图式中的一些特征,便是越轨。

    在故事中并没有太多的在道德上的纠结,除了情节的需要,我想还有一部分原因便是日本人本身没有习惯做一些道德判断,因为道德体系也许并不是以图式存在的,而是分层存在,不会因为几个特征不符合某些道德或不道德的图式便进行道德判断。该假设有待通过做心理学上的道德认知跨文化研究来发现。

    二、

    对性的开放态度: 由《春琴抄》中春琴从儿童时期起就被一个大她几岁的男孩仆人牵手引路照料,倘若春琴是一个中国女孩,则中国的父母会因为担心有伤风化和春琴的贞洁而选择一个同龄的女孩做她的贴身侍仆;而在日本,男性和女性的结合被视作是自然的,享乐是可以被宽容的。

    中国人会刻意的想去回避自己内心的欲望,在外表现便是弗洛伊德所说的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即将自己内心的欲望表现为它的极反面,即极度的克制。相信日本人和中国人的欲望强度是相当的,只不过日本人将之视作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中国人则采取了压抑的机制。

    中国人将欲望视作不可拿上台面的罪恶,谈到与欲望有关的事情便想到罪恶,于是便压抑这个方向的思维,这大概是为何中国的父母不会想到为女儿找男侍仆的原因。然而春琴的父母不会不知道春琴和佐助在一起的关系可能会引起别人的非议,可能会让春琴怀孕,但是在他们的思维模式中,这些和罪无关。

    三、

    隐忍:由于佐助地位低下,春琴表面声称不愿意自己委身于一个出身低下的人,于是即使两人有肌肤之亲,在外人面前却不能承认,仍然保持着人们心中亲密的师徒的印象。由此佐助心中所受的苦,春琴不会不明白,佐助也知道春琴心知肚明。如果佐助和春琴地位平等,则佐助为春琴所受的脾气、骄横便是耻辱,但是处于日本的大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佐助的表现不是外露而是隐忍;由于不能用语言表现出来对春琴的爱,他仍然日复一日地将感情融入到日常起居的照料中,这种内敛的力量是孕育自日本的文化背景的。

    四、

    等级差异:春琴和佐助之间的等级差异显示在一佐助生在世代为仆人的家庭,于是佐助很自然地被当做仆人看待,并且在外表现上同主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二佐助迷上了三弦琴之后春琴和佐助开始是公开的师徒关系,只有在课下佐助才可以叫春琴“小女”,春琴叫佐助“佐助君”,在课上春琴将佐助同其他的徒弟一视同仁地严格到苛刻,甚至可以以督促学习为由加以体罚。

    这些并不是无法体现春琴对佐助的“爱”的理由,因为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情境下,人是会因为自己所处的情境有着内隐(implicit)的行为模式的。所以在日本有这样严格的主仆、师徒的关系规定时,我们无法将春琴的行为完全归因于她自己的想法,因为不能排除可能部分受了情境的影响。

    然而等级的差异使得两个人始终否认存在过爱情,否认存在爱情的可能性。然而他们的行为和亲密举止使得读者对他们的关系扑朔迷离,分不出是主仆之情还是师徒之情,抑或是男女之情。

    五、

    为了人情做出自我牺牲:本故事最大的亮点莫过于佐助为春琴刺瞎自己的双眼。春琴被毁坏容貌后,坚持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脸,尤其不让佐助看,经过几番确认忠心耿耿的佐助似乎的确没有看过自己的脸后,春琴似乎还不放心。

    佐助处在两难的境地:一边要服侍春琴,一边春琴又不放心自己会不会看到她的脸。第一点不能舍弃,是出于自己的感情和忠诚,春琴从小到大都是由自己服侍的,她不会信赖别人,并且这是自己的工作,他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放弃自己的工作而去;第二点同样不能舍弃,因为自己对春琴是有相当的尊重的,尊重的结果就应该是服从,并且内心的情感使他为了使春琴放心由不得外在的条件限制,于是刺瞎自己的双眼。

    人之发肤,受之父母。日本文化把人情看得相当重要,受之父母的发肤都要为之牺牲。在日本,倘若一个人做出了发肤的牺牲,则使他为之这样做的人便得到了人情上的无上的认同,更甚一等如武士道的剖腹。这同其他文化因之觉得惊悚是不太一样的。

    十分感人的是,春琴说如今我这个模样,不在乎让别人看见,唯独就是不想让你看见。这便使佐助连同读者都觉得到春琴对两个人关系的首肯。

    六、

    虐恋:弗洛伊德说,自恋(narcissism)和死的本能两级性病态结合可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施虐狂(sadism)和被虐狂(masochism)。由春琴和佐助在文中的表现可大体把两人分别认知为施虐狂和被虐狂。人格分为表现为爱欲的生本能和表现为破坏性的死本能,春琴的人格中生本能较死本能弱,于是对佐助心中有爱却表现为暴力、冷酷等攻击性态度,使得表面和实质形成相互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而佐助在春琴行为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强化作用,他的毫无怨言和无条件顺从使得春琴感到行为的受到鼓励,得到了佐助爱的回应,于是便越加骄横。

    七、

    女性主义:无疑这篇文章是非常能体现谷崎润一郎的女性主义的了。这个故事改编自笔者书架上一本《春琴传》,能够看出谷崎润一郎将这段感情中女性的地位放在高于男性地位的地方,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春琴都是一个统治角色。在两个人以主仆、师徒关系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佐助完全如同没有原则一样宠溺春琴。然而没有人否定这是一段爱情故事。

    荣格精神分析的理论中,男人身上具有的女性基本特质即男性中的阴性原型被称作阿尼玛(anima),作为一种自律性的集体意向,可以真正理解异性;如果一个男子自身的阿尼玛意象显现低层次的,那么一旦遇到高于他的阿尼玛的女性,他将会十分满足。文章中的春琴具有艺术气质、容易激动、虚荣、嫉妒、忧郁这几种阿尼玛典型的特质,于是可以说佐助被春琴身上的这种比自身阿尼玛更强的特质所吸引,形成故事中女强男弱的局面。

    从谷崎润一郎自身的经历来看,他非常怀念自己的母亲,对自己的许多作品的创作也有影响,以女性主义的作品的形式表现他潜意识中的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

    参考文献

    1.

    谢志宇. 论谷崎润一郎的唯美主义文学作品[J]. 日本学刊, 2000,(05)

    2.

    王雨. 一部诠释日本文化中等级制和忠顺观的经典作品——《春琴抄》的另一种读法[J]. 东北亚论坛, 2002,(03)

    3.

    程樱.《春琴抄》中的男性形象[D]. 东北师范大学,2010

    4.

    李媛. 解密谷崎润一郎的人格心理异态[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1)

    5.

    赵仲明. 唯美主义:谷崎润一郎的文学世界[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9)

    6.

    林少华. 谷崎笔下的女性[J].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1989,(04)

    7.

    陈渊媛. 异端者的异端情爱谷崎润一郎小说畸恋分析[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8.

    赵京华. 周作人与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02) .

    9.

    陈曦. 试论《春琴抄》中虐恋的日本因素[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

    陈曦.文学中享虐现象之考察[D]. 福建师范大学,2007

    11.

    李均洋. 谷崎润一郎明治期作品的特质[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3)

    12.

    曾真. “艺术先于生活”的唯美主义者——论生活经历对谷崎润一郎创作的影响[J]. 怀化学院学报, 2008,(06)

    13.

    裴永蕾. 《春琴抄》的独特的文学世界[D]. 山东师范大学, 2009

    14.

    丁敏华. 谷崎润一郎小说《春琴抄》的阴翳之美[D]. 北京语言大学, 2006

    15.

    彭德全. 试论谷崎润一郎的美学观[J]. 日语学习与研究, 1992,(02)

    16.车文博. 心理学史.1996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9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5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傻瓜式服务(667+)
  • 不亏(205+)
  • 一星好评(655+)
  • 速度快(664+)
  • 情节曲折(407+)
  • 可以购买(382+)
  • 内涵好书(296+)
  • 书籍多(362+)
  • 图文清晰(534+)
  • 购买多(485+)
  • 速度慢(163+)

下载评价

  • 网友 丁***菱: ( 2024-12-16 10:36:15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养***秋: ( 2024-12-09 20:44:0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菱***兰: ( 2024-12-23 06:30:39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訾***雰: ( 2024-12-14 10:07:2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瞿***香: ( 2024-12-11 18:05:04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谭***然: ( 2024-12-24 08:36:34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康***溪: ( 2024-12-26 06:40:55 )

    强烈推荐!!!

  • 网友 濮***彤: ( 2025-01-06 19:42:5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陈***秋: ( 2024-12-29 07:00:0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龚***湄: ( 2024-12-18 22:18:32 )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权***波: ( 2024-12-11 20:13:39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寿***芳: ( 2024-12-21 06:05:36 )

    可以在线转化哦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