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9:01

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精美图片
》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国歌:欧洲民族国家在音乐中的形成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5351575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7
  • 页数:457
  • 价格:68.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9:01

内容简介:

音乐可以调控大众,音乐为波澜壮阔的社会爱国运动做着准备,而音乐家则扮演国家英雄的角色。颂歌、歌剧、小调伴随着革命或公民运动。音乐的国家主义功能在1870年战争后增强,此时,欧洲各国之间的认同感加强。音乐反映一国人民灵魂,传递归属感的思想在到处发展。民间创作此时兴起。音乐对抗帝国的审查,伴随着独立运动和武力征服的胜利。音乐不再是世界性的艺术,而成为民族性的艺术。1914年,伴随着音乐的喧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迪迪埃·法兰克福在这里带我们深入欧洲文化的源头,分析、揭示音乐和歌曲对大众的影响。


书籍目录:

引言 以史学方法研究多民族欧洲的音乐

1. 创建“民族的”艺术

打破沉寂/民族工厂/音乐之外的影响: 文化和友谊/作为出生证和宣言的音乐/边疆和外省的歌/音乐的“意大利地方主义”和民族识别/凝聚与新生/无声世界里唯一的音乐民族?

2. 协会、机构和音乐

星罗棋布的协会: 以第三共和国的法国为例/民族的合唱曲/歌唱的民族和被歌唱的民族/合唱协会和曲目/从社团网络到国家机构/音乐的职业化/音乐学院: 国家机构/爱乐乐团/国家歌剧院与国家剧院/军乐队、军乐和音乐民族主义

3. 音乐,政治仪式和节庆活动

国家节庆活动的君主制模式和革命模式/音乐,仪式的述行性迹象/民族与想象中的节庆活动/音乐会的仪式/“朝圣的年代”/“噢,骄阳的车队……”(儒尔·拉弗格)

4. “一笔光荣与遗憾的遗产”(埃内斯特·勒南)

音乐的继承与遗产/成为民族英雄的音乐家: 是个人崇拜吗?/祖国感谢伟人/史诗与战役/源头的音乐: 神话与历史/民族的黄金时代与逆境

5. 关于相异性: 音乐保护主义,异国情调,发现与摒弃

流亡的乐音/音乐家: 民族的使者/作为民族名录的音乐/另一方,音乐家和其民族之间的调解者/一种音乐保护主义?/外国的时尚与行会主义者的反抗/“反瓦格纳音乐体系”/“高卢艺术”/禁止对外传播音乐吗?/反对外国艺术和滑稽模仿/音乐的“极端民族主义”

6. 虚构民间作品,原始主义和弘扬语言

雅、俗文化/寻找音乐的正宗性还是民族的正宗性?/民间音乐,从理想化到收集/音乐节和民俗学组织/专业作曲家的作品引用民歌和民间舞曲/狂想曲的时代/重新质疑和声、调性并寻找乐器的色彩/癖好舞曲和节奏/谱曲配词法和通过音乐捍卫民族语言/表现延续的传统还是杜撰的传统?

7. 河流、乡村和城市: 民族音乐地理学

音乐谱写的民族的空间/被歌曲联结在一起的大自然和民族: 音乐与风景/音乐、土地和树木/春天与民族的复苏/江、河、水/山脉/城市与乡村/维也纳,独一无二的维也纳/不可见的城市或者弗洛伊德和博伊托的罗马/被歌颂的首都

8. 国歌、合唱和进行曲: 用音乐传达民族情感

齐声唱出的民族/行进的最佳方式/管弦乐队的规模和力量的展示/主导主题和重复的修辞法/民族的悲歌和行动的激情

9. 明示的美学

英雄的、“阳刚的”和民族的音乐/寻找“对应”/明示的和绝对的音乐修养/承担思维定式的旋律

10. 音乐: 个人的表达和普遍性的庇护所

“大地之歌”/音乐,美与嘲讽/音乐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艺术吗?/从音乐的民族主义到音乐/音乐“国际”/民族主义音乐家如何得到全欧洲的认可/瓦格纳音乐体系和民俗主义是欧洲的激情吗?

结论

原始资料

音乐家的回忆录、传记和书信/音乐评论/官方的报告、汇报、音乐会节目单、献词和选集/理论文章、文集、哲学和音乐史/文学资料和游记


作者介绍:

迪迪埃·法兰克福:法国洛林大学现代史教授,在欧洲历史文化、音乐史研究领域有极高造诣。除本书以外,另与他人合著《听到战争:14—18世纪的声音、音乐和沉默》(伽里玛出版社,2014),《他人的品味:18—21世纪欧洲美食,从相异到相同》(洛林南锡大学出版社,2015)。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音乐可以调控大众,音乐为波澜壮阔的社会爱国运动做着准备,而音乐家则扮演国家英雄的角色。颂歌、歌剧、小调伴随着革命或公民运动。音乐的国家主义功能在1870年战争后增强,此时,欧洲各国之间的认同感加强。音乐反映一国人民灵魂,传递归属感的思想在到处发展。民间创作此时兴起。音乐对抗帝国的审查,伴随着独立运动和武力征服的胜利。音乐不再是世界性的艺术,而成为民族性的艺术。1914年,伴随着音乐的喧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迪迪埃·法兰克福在这里带我们深入欧洲文化的源头,分析、揭示音乐和歌曲对大众的影响。


精彩短评:

  • 作者:brudermann 发布时间:2019-10-01 19:34:49

    这本书里有很多问题,每个深入的讨论下去都会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不过本书没有深入的讨论下去,它更多的是一本摆出问题的书。但也很有趣。

  • 作者:雲雀舌 发布时间:2023-02-24 22:22:07

    蛮佩服作者在对“自己在做什么”似乎毫无认知的情况下能堆砌这么多材料,而全书论点明明可以在细读两三部作品的篇幅内就更好地阐述。

  • 作者:治亂之宰相 发布时间:2019-10-01 20:05:23

    现在明白这本书讲什么了吧!

  • 作者:Edison呢 发布时间:2024-02-24 20:15:19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而我们是这个全息投影的一个切片,我们是世界的投影,世界也是我们的投影,这个互相投影的过程,这个整体感用庄子的话来说叫“齐物”。

  • 作者:自定义Cecilia 发布时间:2019-10-01 19:50:03

    对于非音乐学院派的读者有点难以抓到逻辑和脉络,音乐和绘画、文学作品一样,都是载体,民族意识,种族意识,宗教仪式……通过音乐传播和影响着人民。非常像是在阅读一篇社会学的博士论文,以音乐作为切入点,讲的却是社会,国家,民族……如果是我倒是会从一个个音乐滋养的城市出发,讲述音乐,文化,和那些美妙的时代和瞬间。

  • 作者:Chene Li 发布时间:2019-10-11 13:13:17

    音乐无国界,但音乐的诞生有其独特的渊源及影响。不仅是凝聚国家精神的源头活水,亦是表达民族情感的文化印迹。“国歌”是一个听来就让人心潮澎湃的词,配上书中选取的任意一首当作BGM,就这样沉浸于欧洲历史波澜壮阔的画卷中。


深度书评:

  • 谁在音乐里下了毒

    作者:波卡季莫夫 发布时间:2011-09-13 17:47:50

  • 一首歌曲和背后的民族:国歌被遗忘的历史

    作者:经观书评 发布时间:2019-11-05 18:16:28

    高林

    音乐和民族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正是《国歌》一书的主题。

    近代音乐和近代民族主义其实都发端于18世纪。在传统的欧洲社会,市民是夹在顶端的君主和贵族与下层的农民之间的一个小小点缀。虽然“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虽然市民保持着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但夹在另外两个阶层之间的市民,就像是三明治里薄薄的一片奶酪。你能看到它,也能尝到它,但它依然微不足道。

    18世纪广泛发展的海外贸易和渐渐萌发的工业进步,让市民阶层得以扩大。这个扩大了的阶级想要重塑它所处的世界,希望自己在文化上也能够向君主和贵族看齐。他们在政治上掀起的革命,重创了之前上千年里庇护和养育音乐家的君主和贵族,同时也给这些失去了稳定收入的音乐家提供了全新的市场。在宫廷和贵族沙龙时代,音乐的价值和意义是君主决定的。君主的趣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的风格,君主对音乐家的好恶则决定了音乐家的命运。君主时代巴洛克音乐的“协和属性”和“音乐的情感一致性”,让它成为那个时代最理想的“背景音乐”,它可以让听者在“听与不听”之间自由选择,当路易十四的音乐家躲在假山后演奏时,路易十四可以侧耳倾听,也可以充耳不闻。

    市民阶级虽然养不起音乐家,但他们愿意为了听音乐或看歌剧而付费,巨大的人数汇聚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为新时代的音乐家们提供了一个或许不如贵族大方、却远比贵族稳定持久的财源,音乐的市民时代就此开端。随着音乐的市场化,财富量级远远比不上君主的市民阶级只能用买票的方式欣赏音乐,这决定了音乐会的听众人数必然远远超过君主制时代。同时,乐队的编制从宫廷时代的小规模室内乐组合演变成了新时代的管弦乐队,同声部乐手们的演奏要在节拍上整齐划一,乐手们需要时间彼此熟悉和不断排练,所有这些都构成演出之前的成本。

    这种定价权的斗争,催生了音乐语言的固定化,音乐的标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十八世纪,音乐的标题已经带有诠释内容的色彩,但这个时期的音乐标题大部分是收集整理者或乐评人赋予的,海顿交响乐的标题也不一定和音乐内容有什么关系。为了把音乐的阐释权从付费观众手里夺过来,作曲家、评论家、音乐历史学家就纷纷投入对音乐的诠释当中,演出的节目单从单纯的曲目单变成了音乐的说明书,力图教育听众认识到音乐的“内容”和音乐的“美”。如果评论家认为音乐是伟大的,而听众却听不出好在哪里,那正确的选择是仔细读一读乐评人的诠释,再买张票去听一次,即使听众依然不知道好在哪里,至少剧院就不会赔钱了。

    海涅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题,十九世纪的主题是“解放”,但事实上十九世纪只有前五十年的主题才是“解放”。工业化让各民族的工业开始互相竞争,这些民族也纷纷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世界公民,而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的一员。各民族的市民阶级都开始鼓吹贸易保护的时候,民族主义的时代就降临了。贸易保护的原则就是“这个东西虽然质次价高,却是我们自己的,那个东西虽然物美价廉却是别人的”。当整个新闻界都忙着帮助读者对每一种商品都区分敌我的时候,音乐家就找到了他们进一步夺取音乐价值主导权的契机。

    音乐家看到了服务于民族主义所能带来的巨大商机,欧洲的帝国也看到了音乐充当宣传工具时无与伦比的优势:音乐是一切宣传手段里最直接的一种,能够超越一切介质直接打动人心,影响听众的情绪;即使十九世纪没有扩音器,只要不断按比例扩大管弦乐队的配置,再加入原本被用在露天演奏和军乐队里的铜管乐器,音量就可以不断加大,马勒举行他的千人音乐会时,一千多人组成的乐队让听众可以增加到八千多人;音乐还可以让每一个听众都参与进去,合唱是一种古老的充满宗教意味的形式,一旦聚集起来的几千人的声音汇聚成一种声音,这种万众一心的声音演唱的还是一首爱国歌曲,它就可以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感到自己和在场的其他人息息相通;音乐还可以为群众集会伴奏,进行曲和军乐简洁激昂的旋律和明确的节拍,让成千上万的人民在一瞬间变成一个整体,即使他们单纯坐在音乐厅里听,进行曲也可以让他们产生一起正步走的幻觉,这种幻觉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拉德茨基进行曲》奏响时那整齐划一的掌声,其实就是进行曲里踢正步的脚步声,一旦进行曲进了音乐厅,连脚步声都能变成清脆悦耳的掌声了,这就是音乐的奇迹!

    而且,此时的欧洲音乐届还诞生了一位分水岭般的巨人——理查德·瓦格纳,他提出的总体艺术本身就是教育人民的工具,通过歌剧这个形式,把音乐、诗歌和表演融合在一起,用这种三位一体的形式让每一个聚集在舞台前的观众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德意志民族性”。这对音乐从业者们来说,简直是天才的发明,对竭力想把自己从娱乐场所扭转成民族圣坛的音乐厅来说,瓦格纳犹如盼望中的那个弥赛亚。只要稍微做一点修改,把瓦格纳理想当中夏日草地上临时搭建的舞台,变成永久的拜罗伊特剧院,顺便给这个剧院加一个售票处,就可以让音乐这门艺术从此屹立在民族的磐石之上!

    但这种音乐上的民族主义风潮其实具有两种彼此矛盾的不同性质,其一是作曲家真诚的想要找到本民族所特有的声音和旋律的热忱;另一方面则是演出运作机构利用一种稳赚不赔的商业模式,大规模复制集中套现的商业运作。一座民族的圣殿,圣殿中的艺术之火熊熊燃烧,每个置身其间的人都能够通过对美的感受、对艺术的领悟,而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精神得以净化,让自己在一个夜晚从庸俗的日常生活里解脱出来,从孤独的世俗生活中摆脱出来,融入有着共同的血统、语言、文化和使命的民族共同体,这是多么崇高、神圣的体验?对这种崇高的体验,法国报纸的评论是:“一个人有无数种方法到拜罗伊特去,你可以步行,也可以坐火车,但最好的朝圣方法还是跪着去。”

    只有让各民族的听众从民族的角度接受音乐的话语体系,才能真正赋予音乐以超越市场的地位,无惧个别挑剔听众的挑战。一群接受相同训练的音乐家,在各自的祖国与民族主义协调一致,树立了音乐语言的权威性,甚至登上神坛。但反过来说,一旦真正确立了这样一种音乐的话语体系和评价标准,也就无意中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国际音乐市场,这个独立的音乐王国的新领土比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更早的实现了一体化。-

    雨果说“旋律是超越在语言之上的,但一切旋律最后不可避免的都会把我们带向德意志的思想”。当一个十九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家去收集整理本民族音乐时,他其实是在用普遍的音乐语言去分辨本民族的民歌和旋律。只有站在一个普遍的音乐语言的角度上,才能分辨出哪些旋律是适合代表本民族的,哪些不适合,他们所灌输给人民的“民族的音乐语言”,其实是“通用的音乐语言”这把标尺下的产物。原因也很简单,这些音乐家们所接受的训练,让他们不可能真正脱离占据支配地位的德奥音乐理论,民族主义音乐家的精神底色本质上还是普遍音乐理论的信奉者。只有那些符合普遍音乐语言所分配给各民族的刻板印象的民歌和旋律,才能被选中成为这些民族的象征;也只有一个精神上已经被普遍的音乐语言带向德意志的作曲家,才能以一种“他者”的视角,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去分辨哪些旋律可以成为民族的象征。换言之,十九世纪末的民族主义音乐家,宣称他们正在搜集和整理本民族的音乐传统,这种行为其实是在把本民族的音乐和旋律纳入到普遍的古典音乐传统里去,这本身是一个比民族的圣殿凭票入内更严重的自相矛盾。

    音乐的民族主义时代随着二十世纪的终结而远去了,民族主义和音乐在我们眼中已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但这却忽视了民族主义音乐留给我们的世界最大的一笔遗产,那就是本书的标题《国歌》。国歌是音乐与民族相伴而行时代的最好例证。国歌的形式无非是“搬到广场上的赞美诗”、“进行曲”或者“军乐”,如果再加上舞曲,那连很多第二国歌比如《蓝色多瑙河》都能涵盖在内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8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6分

  • 使用便利性:7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方便(69+)
  • 品质不错(315+)
  • azw3(341+)
  • 强烈推荐(589+)
  • 全格式(488+)
  • 可以购买(643+)
  • 还行吧(212+)

下载评价

  • 网友 林***艳: ( 2025-01-09 12:00:03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敖***菡: ( 2024-12-26 16:31:48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薛***玉: ( 2024-12-13 23:37:02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索***宸: ( 2024-12-27 04:51:46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寿***芳: ( 2024-12-31 23:14:44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谭***然: ( 2024-12-28 02:24:32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蓬***之: ( 2024-12-25 06:37:53 )

    好棒good

  • 网友 堵***格: ( 2024-12-21 17:07:23 )

    OK,还可以

  • 网友 戈***玉: ( 2025-01-09 02:37:50 )

    特别棒

  • 网友 车***波: ( 2024-12-27 18:52:55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