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政治思想简史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8:40

政治思想简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政治思想简史精美图片
》政治思想简史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政治思想简史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2033989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8
  • 页数:338
  • 价格:69.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8:4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本书以概述的方式回顾了过去两千年的政治思想史,探究了塑造西方政治传统的主要思想。斯佩尔曼从古希腊政治开始论述,正是在这里,政治与宗教得以区分开来;随后阐述了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基督教对政治领域的影响,及其在精神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在本书最后三章,他对当代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斯佩尔曼提出,应该将政治看作一个独立且与物质世界不相联的部分。

该书将哲学典籍置于相关的历史环境下考察,对其主旨的论述都经过仔细斟酌,并分析了作者的宗教信仰、思想继承和社会背景。该书通俗易懂,读者不需要有政治学等相关知识的深厚基础功底,对于想要了解这一有趣而重要理论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绝对是明智之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历史的简要概述,全书围绕人类参与和平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这一中心思想进行探讨与阐发。本书一大特色在于,对中世纪晚期政治思想的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打破了“黑暗中世纪”的传统观念,以更为客观的态度关注中世纪与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的连续性,以及教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

☆亮点

*该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回顾了过去两千年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对人类繁荣大问题的再次出现提供了及时而必要的思想观点


书籍目录:

致 谢

前 言 公民社会与人类兴盛

第一章

城邦与共和国:公元前400—公元400年

早期政治团体

世俗基础和希腊城邦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从城邦到罗马帝国

犬儒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葛学派

衰退与上帝之城

新柏拉图主义和奥古斯丁的解药

自然法学说的出现

第二章

君权神授: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与基督教

拜占庭的君主专制

教皇的继承

短命的加洛林帝国

封建倒退

教皇与皇帝

教会内部改革

中世纪中期的王国与政治

都市重生

“哲学家”的回归

中世纪晚期的各种思想

政府的世俗转变

统一的君主政体与同意原则

马基雅维利和政治权术

第三章

主权国家的出现:1500—1700年

物质生活和人文主义贡献

宗教改革和宗教政治

教会及其盟友

路德意想不到的遗留问题

专制的发展

让·博丹和王权

都铎王朝的改革与王权

詹姆斯一世与神权理论

托马斯·霍布斯和世俗的专制主义

17世纪的趋势

反抗理论和宪政

加尔文主义与神圣的都督

约翰·洛克、基督教契约与财产追求

共和国、权利与宗教

激进的民主

自然法的新方向

走出神性

第四章

从臣民到公民:1700—1815年

旧政权和哲人

伏尔泰和自上而下的改革

孟德斯鸠与权力制衡

卢梭、合同和社区

美国的贡献

辽阔的共和国

西欧的革命思想

自然权利的质疑

埃德蒙·伯克、自然权利以及保守主义的出现

第一次国际革命

功利主义的转变

亚当·斯密和最小的政府

启蒙运动的局限

世界主义的时刻

现代的议程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平等观念:1815—1914年

物质变换

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保守派的情况

保守派的立场

保守派政治家

古典自由主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工业国家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自由主义的重新构想

自由主义和人类潜能

女性和民主

条件平等

乌托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与“科学社会主义”

福利国家的到来

民族主义和社会动荡

民主质问

第六章

瓦解和不确定性:1914—2010年

否定自由民主

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的兴起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

风雨飘摇的民主政体

莫斯科的马克思主义

更加坚定的信仰:1945年之后的民主

权利的重新构思

对共产主义质疑

战后福利国家

凯恩斯主义的中庸之道

对福利国家的质疑

失去中心:全球化与差异

后现代批判

差异政治

移民和认同

民族主义

约翰·罗尔斯和自由主义的命运

结语 以新视角解读经典理论

参考书目及注释

后 记

索 引


作者介绍:

W. M. 斯佩尔曼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阿什维尔校区历史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早期近代英国历史、爱尔兰历史、政治理论史。著有《1945年以来的世界简史》《欧洲政治思想:1600—1700》《约翰•洛克》,皆由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出版,与人合著《西方:叙事史》。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政治思想简史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政治思想简史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政治思想简史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以概述的方式回顾了过去两千年的政治思想史,探究了塑造西方政治传统的主要思想。斯佩尔曼从古希腊政治开始论述,正是在这里,政治与宗教得以区分开来;随后阐述了中世纪和现代早期基督教对政治领域的影响,及其在精神领域的核心领导地位;在本书最后三章,他对当代的政治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斯佩尔曼提出,应该将政治看作一个独立且与物质世界不相联的部分。

该书将哲学典籍置于相关的历史环境下考察,对其主旨的论述都经过仔细斟酌,并分析了作者的宗教信仰、思想继承和社会背景。该书通俗易懂,读者不需要有政治学等相关知识的深厚基础功底,对于想要了解这一有趣而重要理论的读者来说,阅读本书绝对是明智之选。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西方政治思想历史的简要概述,全书围绕人类参与和平集体行动的可能性这一中心思想进行探讨与阐发。本书一大特色在于,对中世纪晚期政治思想的多样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打破了“黑暗中世纪”的传统观念,以更为客观的态度关注中世纪与古希腊罗马政治思想的连续性,以及教会与国家之间关系的变化。

☆亮点

*该书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回顾了过去两千年的西方政治思想史

*对人类繁荣大问题的再次出现提供了及时而必要的思想观点


精彩短评:

  • 作者:老彭是個书脊党 发布时间:2020-05-24 04:37:43

    如何用一本书的篇幅去讲清楚西方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规律,并从中找出众多偶然事件中的必然性。这不仅仅需要作者有扎实的西方文明史和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功底,同时也需要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的见识,足以在如此纷乱复杂的西方历史脉络中总结出一条能够自圆其说的西方政治思想政治变迁的线索。很显然,作者W. M. 斯佩尔曼在这部二十万字的简史中,很好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并且为所有对于西方文明感兴趣的朋友们提供了一部很好的入门读物。

  • 作者:乔乔吉 发布时间:2021-02-03 19:09:30

    我知道这个评价很神奇但是我还是忍不住说一句:太好看了

  • 作者:春天與星星 发布时间:2021-04-24 16:14:13

    简要梳理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通俗易懂,清晰流畅

  • 作者:蒋茜 发布时间:2018-12-21 13:52:52

    可惜没能看到芝加哥

  • 作者:静谧的午后 发布时间:2019-12-13 13:44:05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书有很多,但这本不同于以往的著作,并没有将目光聚焦在思想家及其作品上,而是着重阐述关于集体行动、群体生活人们做出了哪些努力。对政治思想作品的具体分析有太多的主观性,故而这样一本特立独行的政治思想简史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从篇幅上讲,它也确实是“简史”。

  • 作者:巴特 发布时间:2021-02-23 12:26:00

    将文本的脉络放到了历史脉络里,而不是过多纠结文本本身,读完超出预期,可以入门也可以进阶。唯一的遗憾是简史,很多内容只能一带而过。


深度书评:

  • 蒙田其人其书

    作者:Z 发布时间:2009-05-07 23:26:54

    ...我要讲述的是我。我的缺点,还有我幼稚的表现...。因此,读者啊,我自己是这部书的素材,没有理由要你在余暇时去读一部这么不值一读的拙作。再见了。蒙田

    蒙田随笔全集,致读者

    一,序曲

    我必须承认,作为一名工程师,我更适合阅读与撰写实务性的文章,比如“自学素描”之类。对于思想性的文章,我一般会敬而远之。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自己的这种偏好。比如,在读“悲惨世界”时,我津津乐道的是冉阿让如何历经千险把柯赛特拉扯大,以及惨烈的巴黎街垒战,而将ABC的朋友们在咖啡馆里的雄辩统统略去。我甚至有一种自卑感,觉得自己的智商读不了某些哲学家写下的皇皇巨著。在我看来,某些哲学家是为了满足智力上虚荣心(更有甚者,自欺欺人),而不是帮助读者认识真实的自我以及认识真实的世界(这一点倒是和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态比较相似)。我嘴上喊着,我崇拜他们,心里却在嘀咕,他们在说什么。

    很显然,蒙田和这些哲学家不是一伙的。(他说,他的研究对象是自己,所以他在这方面会做得比其他人都好)。原因有三条。首先,他是暴发户贵族的后代,祖上是鱼贩子。到他爸爸这一代,更加发扬光大,名利双收。蒙田是他家族的唯一遗产继承人,所以没有经济压力。要知道,经济独立是精神独立的一个重要前提。其次,他年轻时在仕途上失手过一次以后,心灰意冷,对于有些名誉兴趣不大。请注意是“有些”,他对自己家族的徽章以及罗马授予他的“公民权”非常看重。但是皇帝要他去做市长,还有一位可以说他帮助过的皇帝想要给他一个不低的职位,他却有点不大情愿。第三,他自认为自己记忆力不行,过目即忘,给自己的评价是愚钝。甚至在某些书上读到自己一年前的批语,会感觉非常新鲜。他既想不起来自己读过这本书,更别说批语了。(不过,我猜想,他反复强调这一点是为了突出他的判断力,他认为判断力的重要性在记忆力之上。)

    所以说,我们可以把随笔看成是蒙田的自娱自乐,而不是为了在学术界混口饭吃,或者为了传世之类。

    二,与蒙田结缘

    我是通过电台节目知道这本书的。推荐人刘苇是上海电台叶沙的“子夜书社”的常驻嘉宾,也是此书译者马振骋先生的朋友。他说马先生已年届七十,看透人间风云变幻,也是一位智者,由他来翻译不会错。马先生花了大约十年时间与蒙田对话,其间还作为调剂,穿插译了两本小说。马先生说“我选择翻译蒙田,是因为喜欢他”。刘苇将这本书归到了智慧书一类,他甚至说,“如果我能早一些读到蒙田,我的人生会不一样”。我决定相信一次他的判断力,还有这五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大浪淘沙,就买了回来。我不好评价马振骋的翻译与其他翻译家相比如何如何,因为这是我看的第一个翻译版,就理解而言,没什么问题。

    三卷本,八十万字,一个多月的空闲时间,让我见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真诚的面对读者(唯一的不真诚是他太喜欢自贬,每隔几篇就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叫读者不禁怀疑自己的智商),安安静静,不求掌声,旁证博引地给出自己的看法。尤其珍贵的是,他的文章没有经过太多的刻意雕琢(虽然我们从传记中得知,他在去世之前,多次修订随笔),保持“原生态”,甚至有一种他在我身边说话的感觉。这使我想起,两年以前,我刚刚知道张五常的时候,同样迷恋他的文字,那种文白相间,悠然自得的神情,与蒙田非常接近。不过,张“言必及高斯”,以及想以“书法传世”的想法给他老人家的文章打了些折扣。尽管如此,张还是我最喜欢的经济学家之一。

    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一直犹犹豫豫。我太想向不了解他的人介绍他了,又不知从何谈起。有的人喜欢在书评中引用书中的原话,但是由于我也几乎是阅后即忘(我的记忆力和他一样差,而且懒得做笔记),所以也无从引用。后面用引号引出的是我的回忆,并非原话,所以不一定准确。蒙田谈到的问题范围之广让我惊叹,政治,教育,军事,管理,人性,情欲,几乎无所不包。他的文章风格如果拿给现在的高中语文老师评价,在主题这一项上就把分丢光了。他的随笔真的是随性而为,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内容不受标题的影响。有的时候,我读着读着,发现他已经转到另一个话题了,在绕了几个圈子之后,再回到原来的主题上,不漏痕迹。如果你听过巴赫的变奏曲,赋格,可能会有相似的感受。

    三,给蒙田画像

    蒙田出生之后,他的父亲做了两件影响他一生的事。第一件,把他放到乡下交给农民抚养三年。第二件,刻意营造了一个拉丁语环境。

    第一件事把他打造成了一位不那么讲究虚荣的人物。粗茶淡饭,躲避噪音的屋子,普通的装饰,一两个心意相通的朋友(“与最好的朋友在一起时,会公用身体的一部分功能”),当然还有书(“最忠实的朋友,不会对你板面孔”),就能开开心心的过日子。第二件事使得蒙田能随意浏览古典文献,那时的科技国际通用语言是拉丁语,阅读给了他一颗能够包容世界的心。

    蒙田在学校和仕途走的不太顺利。他是一个天性散漫的人,不喜欢约束。他父亲的教育是着眼于引导他的天性,而不是强迫他,所以他最感谢的就是他的父亲。他不喜欢把自己变成工作狂,更喜欢闲适的生活。工作生活,有条有理,“睁开眼睛,关注外界;闭上眼睛,关注自己。而后者更重要”。

    蒙田是古人,而且是向往古人的古人。在他的笔下,苏格拉底,西塞罗,凯撒,亚历山大,这些古希腊,古罗马的人物,就像是天天见面的朋友一样,如数家珍。他最崇拜的是苏格拉底,“在道德上可称得上完美”(古希腊哲学家,我也相当崇拜他。有一次和我的朋友们提起苏格拉底的思想,没一个人知道,只有一位说我的思想太超前了。真是哭笑不得,一个两千年前的人物,怎么放到现在就超前了呢)。他常常提到在他对那个时代的失望,所以“绝嗣也不错,不会多培养一个坏人”。

    他并不把自己的法国人身份看得很重,在旅行时,喜欢“和意大利人,波斯人扎堆,品尝他们的食物”。他尊重“奇风异俗”,认为所有其他种族的风俗都是可以可以理解,在他那个时代,不易。

    蒙田不避讳讨论“情欲”。我很想知道这个词对应的法语词究竟是什么。在读他的一些文章时,我也产生了生理反应,这证明了当初有人将蒙田散文说成是“淫秽”是有道理的。他把男女之间的情事说的入木三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可以从中受益。

    四,终曲

    就像茨威格在为蒙田作的传中提到的,如果你有些阅历,不妨读一读蒙田,至少他没有让我失望。

    五,附录 回“蒙田 on the floor”

    初读楼主的文章,让我大呼过瘾。说实话,我写不出这么有力的文章,所以也只能用钦佩的眼光来读了。但当我再读一遍的时候,却发现楼主心中的蒙田和我心中的不太一样。所以,借宝地来说说我心中的蒙田。

    我把蒙田散文归到“理想主义者必读”中,这不是说如果你想成为理想主义者,就要去读蒙田,而是如果你已经“很不幸地”成了理想主义者,那么读蒙田对你有些好处。的确,很不幸地,我也是理想主义者,这和我的教育背景以及性格有关,而它们和蒙田的比较相似。

    我认为,蒙田在他的一生中,一直是理想主义者,看看他最崇拜的几个人物(尤其是苏格拉底)你就会有所了解。我的看法是,他试图将自己改造成为现实主义者,所以写了这么多的文字来劝说自己,但我认为在目的上并没有成功,这些文章起到了宽慰作者的作用,并且安慰了后来四百年里的理想主义者,包括茨威格和我。

    我也经常会写一些劝说和揭露自己的文字,但我没有把它拿出来发表的胆量,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蒙田的确如楼主所言,“躺在地板上了”。我还要感谢他的妻子能在他死后,能拿出第三部的书稿。在这一部中,记录了他因享受性服务而中过两次招,都是情欲惹的祸,赫赫,蒙田对情欲也有极好的评论。

    纵观历史上的伟大的理想主义者,每每会写出一些离经叛道的书来,现实主义者的著作却大多中规中矩。

    上世纪风靡一时的“厚黑学”就是一位理想主义者李宗吾所作。台湾一位国学家(写“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的那位,一下子想不起名字了)在抗战后期曾和他有过交情,据那位国学家说,李先生一点儿也不“厚黑”,就是个单纯的书呆子。他作这本书的原意是讽刺国民政府官场腐败的,却不料被人当作腐败教科书,哭笑不得。还有比如写“君主论”的马基雅维利,也是地道的理想主义者,这里就不再赘述。

    反观那些“现实主义者”,却大多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一点看看我们建国后三十年,尤其是十年文革,例子多的一抓一大把,讲讲都嫌口臭。还有,如果楼主在大学的话,看看那些入党积极分子,哪个不是。。。好像跑题了,停。所以说,“现实主义者”是不会自报丑事的,赞美自己都来不及呢。

    回到楼主的蒙田“坏人逻辑”上,我认为更准确一点,是“理想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逻辑”,那就是“接受命运,承认无知”。这好像也是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和作家在临死前推翻自己的学说,并向传统宗教靠拢的原因吧。

    在蒙田散文的引例中,究竟是“理想主义者”多,还是“现实主义者”多呢?苏格拉底以及他的弟子,大多可以算是理想主义者吧。那些一根筋的古希腊哲学家,也算是理想主义者吧。唉,雅典是理想主义者的乐园。还有凯撒,加图,亚历山大,荷马,伊巴米侬大,个个都是响当当的汉子,“理想主义者”,而不是苟且偷生的“现实主义者”,他们的行为而不是他们的语言证明了他们。蒙田承认自己和这些伟大的人物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罗嗦了这么多,要说到重点了,我认为,蒙田的吸引人之源是对“现实”的讨论。这个话题几千年以来被反复讨论,为什么到了蒙田这里又焕发出青春了?

    大多数作家喜欢从“上帝视角”来俯视芸芸众生。讨论别人总是比较轻松,就像母亲讨论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较客观,谈到自己的孩子时,却会“只缘身在此山中”,大多盲目拔高。我觉得,“上帝视角”有点儿类似数理统计。人们就像热力学里的一个个气体分子,行为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每当我的脑子里出现这样的想法,就会不寒而栗,甚至会留下眼泪。这种经历仅仅有过一次,一边听着巴赫,一边想到这些。我不知道是这个想法,还是巴赫触动了我的泪腺。上帝视角无论如何是冷酷的,不太带感情的,就像上帝本身是最高理智的代表一样,爱因斯坦说“我更愿意相信斯宾诺莎的上帝(我的理解是理智的上帝),而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读完了这类作家的作品,你不会知道作家本人是怎么样的。我们看到了一窝蛋,老母鸡却溜走了。

    然而,蒙田的视角,按照楼主的说法,却是从“躺在地板上”开始的,这个比喻我很喜欢,从自己开始,论及他人。写自己不容易,尤其是当你要触及一些不堪的过去,还有自己的缺点,更是难上加难。各位看官可以尝试看看。我曾在几年前尝试过,我猜想那种经历和在心理医生面前谈论自己内心和过去一样,令人无法忍受。我必须鼓足勇气,在勇气达到顶点的那一瞬间,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过了那个时间,我就要再等很久,才能重性积聚力量,写下去。由于我那时候不太有幽默感,所以尤其感到痛苦,头痛欲裂。不过当我过了这个坎,自认为才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评价自己。那时,我还不知道蒙田。

    我相信,蒙田写下这些文字,一开始也要怀着极大的勇气,还要有一定的幽默感来化解这种痛苦。

    任何人在写作时,都不可能无所顾忌,想到什么写什么。如果要引用一点点经济学的话,大多数人的写作是为了自己的最大利益,高中生为了分数,写手为了谋生,名作家为了诺奖(可能有些偏激,赫赫),而我是为了让自己的作文水平不退步。这又让我想到了梵高在提到他绘画究竟为了什么,“为了让生活更能被忍受”,(我译的不太好,原文大概是let life be more bearable)。我猜想蒙田写这么些文章可能也是怀着相似的想法。顺便说说梵高,如果你看过他的画册,从十几岁到死,他的画风基本上没有变化,是一贯的幼稚,赫赫,只是后来对于透视和色彩的把握越来越好了,所以说天才一般一开始就是天才,如果一开始不是,以后也不太可能是了。

    楼主试图还原一个蒙田,我也试图这么做。了解我们自己已经十分困难了,更不用说仅仅通过一本书来了解一个人,尽管这本书的作者力图通过写作将真实的自己复制下来。所以,还原蒙田就要等各位看官边读“蒙田全集”,边着手进行了:)

  • 读《周官》之一:帝国与书写

    作者:蜜三刀 发布时间:2010-04-25 14:16:01

    《周官》(周礼)为战国智识分子为大一统的王朝“理想国”进行制度设计之书,其中所记制度虽非历史事实,却是“心灵的事实”,反映了战国时期华夏智识分子真实的政治想象,故虽不可将《周官》所记径看作历史,却不妨视其为一份真实可贵的思想史史料,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战国时期智识分子对于政治、社会、宗教、文化的理解和观念,而透过这种天马行空、坐而论道的“心中波澜”,却也不难窥见当时的天下大势或历史波澜。

    《周官》对于先秦思想史的价值,可以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对于古典希腊思想史的价值相比,《理想国》也是柏拉图的制度设计之书,其中所记绝非雅典城邦制度的现实情状,但透过《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和制度设计,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希腊城邦时代的“心灵真实”,也可透过这种心灵的透镜,窥见当时希腊城邦的历史的真实。

      

    《周官》记天、地、春、夏、秋、冬三百六十官,各官府下属中多有“史”官一名或数名,如:

      

    宮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宮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賈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连为后宫杀猪宰羊提供肉食的屠夫(庖人)都下隶四位史官,可见“史”在周官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史”主记事,其职责相当于现在的秘书,《周官》各官皆有史,就相当于现在各部门皆设有秘书一样,由此可见书写文明在战国时代政治文明和制度想象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周官》所规划设计的一整座王朝政治大厦,都是建立在刀笔吏的基础上的。

    这种建基于书写的政治想象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之后就变成了现实,史载始皇批阅天下郡国所上文书,日以继夜,废寝忘食,以至于“以衡石量书”(公文多到读不过来,皇帝只好用秤按斤论两衡量所上公文是否达到要求)。中国书写文明之发达以及口头传统之衰落,正与专制王朝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相应地,希腊城邦民主政体的一种重要制度是演说和辩论,因此希腊的口头文明发达,演说、游吟诗人、戏剧演出等活动十分活跃,荷马史诗或即赖此而得以流传,由此并且引出了逻辑学、修辞学、诗学等探讨辩论、演说、史诗和戏剧诸城邦政治技艺的专门学问。希腊人的政治想象和制度设计与演说术以及口头表达息息相关,亚里士多德就说:一个城邦的大小规模,以其市民聚集于一个广场上而能都能听清楚演说人的话为宜。城邦的规模是由声言传播的广度决定的。而秦朝那样的“天下平、四海一”的伟大帝国之所以可能,则与书写文明的发达、文字的同一、文书的流通(驰道和驿站)密不可分。能写会画的史官因此就成为支撑这个庞大帝国正常运转的一个个齿轮,此种情况,至今不变。时下中国的官僚体制,可以没有部长、司长们,但不能没有秘书和会计们,部长和司长们往往只是庙里的泥菩萨,而秘书和会计们却是保障一座庙香火常燃不熄的方丈和主持。

    刀笔吏主持的政治只见死文字和官样文章,这样的政治,你别指望他会产生出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

    按:直到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家还不大,那时所谓“国”,也就是一座城,规模大概相当于现在的一座县城吧,城中居民即国人,他们是诸侯国的市民,城中有市民议事的地方,如郑国人的“议于乡校”,乡校大概相当于西方城市的市政广场吧,而那时的诸侯国君有重大的举动,也会在广场上公开向国人咨询,《周官》大司徒之职云: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乡大夫之职云:大询于众庶,则各率其乡之众寡而致于朝。可见《周官》的作者还保存着这种聚民议事、民众参政议政的原始民主制度的记忆。相应地,口头传统在春秋时期还保存其传统的势力,这从《左传》、《国语》常常提到的瞽史之官即可见一斑,实际上,《国语》就是一部源自口头传统的历史故事集,而《左传》中的口头传统遗风也清晰可辨,当时的卿大夫议论辩驳,经常引用作为论据的就是《诗经》中的诗句。瞽史即熟记国家掌故和先王教训的瞎子歌手,也就是中国的荷马。周代的分封制度,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跟希腊的城邦制度相比拟,一部《左传》,其实也就是中国古代最后一个城邦时代的编年史。看看《左传》和《国语》中那些人物理智之纯粹、见识之通达、德行之高迈、议论之清明、举止之果敢,再看看秦汉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狗苟蝇营、猥琐卑微,不能不说,中国人心灵史上一个最好的时代随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永远一去不复返了。看看《左传》和《国语》中那些人物理智之纯粹、见识之通达、德行之高迈、议论之清明、举止之果敢,再看看秦汉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狗苟蝇营、猥琐卑微,不能不说,中国人心灵史上一个最好的时代随着春秋时代的结束,永远一去不复返了。那也是华夏世界青铜时代的结束,从此华夏世界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永无尽期的黑铁时代。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3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5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8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7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中评多(615+)
  • 微信读书(397+)
  • 收费(390+)
  • 体验还行(404+)
  • 强烈推荐(648+)
  • 在线转格式(531+)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舒: ( 2024-12-11 05:58:34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饶***丽: ( 2024-12-17 22:33:07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融***华: ( 2024-12-31 01:36:45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屠***好: ( 2024-12-31 15:05:18 )

    还行吧。

  • 网友 索***宸: ( 2025-01-06 12:23:27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宓***莉: ( 2024-12-19 08:19:59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养***秋: ( 2024-12-11 00:51:42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谢***灵: ( 2024-12-12 15:23:13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宫***玉: ( 2025-01-04 21:28:32 )

    我说完了。

  • 网友 谭***然: ( 2024-12-14 08:11:49 )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