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猫和老鼠8(DVD一张)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8:16

猫和老鼠8(DVD一张)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猫和老鼠8(DVD一张)精美图片
》猫和老鼠8(DVD一张)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猫和老鼠8(DVD一张)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1343418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8-08
  • 页数:640
  • 价格:8.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8:16

内容简介:

《猫和老鼠》是世界上*秀的动画片之一。自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先后赢得7届奥靳卡金像奖,是好莱坞获奖多的动画片。

滑稽自大的灰色小猫Tom 汤姆,眼望总是闪烁着机会主义的光芒,弓着腰在一旁等待机会出击。聪明伶俐的棕色小老鼠Jerry(杰瑞),总是用挑衅的眼神注视着你,并且常常在不经意间捉弄这只大灰猫。在Tom和Jerry实力悬殊的斗争中,没有动物之间恃强度弱的残酷,更多的是两个邻居之间的恶作剧和相互挑衅。Tom和Jerry,这对世界上有名的猫和老鼠,它们以可爱的形象、幽默的语言,以及搞笑热闹的故事情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更让成年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天真和童趣。


书籍目录:

01 我的好妈咪

02 没用的猫

03 忧郁的猫

04 佩克斯·佩斯特

05 父子烤肉野餐

06 汤姆和小老鼠

07 汤姆的能量

08 倒霉的一天

09 捕鼠兄弟

10 我为杰瑞而疯狂

11 没有毛的束缚

12 老鼠年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汤姆和杰瑞来了,小朋友你还等什么呢?快跟我们的卡通人物一起进入那奇幻的动画王国吧!


书摘插图


书籍介绍

《世界经典卡通漫画丛书:猫和老鼠(套装共10册)》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动画片之一。自1940年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先后赢得7届奥斯卡金像奖,是好莱坞获奖最多的动画片。滑稽自大的灰色小猫Tom(汤姆)眼里总是闪烁着机会主义的光芒,弓着腰在一旁等待机会出击。聪明伶俐的棕色小老鼠Jerry(杰瑞),总是用挑衅的眼神注视着你,并且常常在不经意间捉弄这只大灰猫。在Tom和Jerry实力悬殊的斗争中,没有动物之间恃强凌弱的残酷,更多的是两个邻居之间的恶作剧和相互挑衅。Tom和Jerry,这对世界上最有名的猫和老鼠,它们以可爱的形象,幽默的语言,以及搞笑热闹的故事情节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欢笑,更让成年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天真和童趣。


精彩短评:

  • 作者:玉树临风小柯基 发布时间:2019-05-27 22:05:59

    读着很轻松的一本书

  • 作者:秋水 发布时间:2023-08-07 17:12:01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作者:Franky 发布时间:2012-06-04 20:38:39

    很好玩

  • 作者:雾里看花 发布时间:2011-01-03 13:05:14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作者:Zoe 发布时间:2014-01-05 21:29:09

    新瓶装旧酒。

  • 作者:火棘果子 发布时间:2014-08-18 15:56:29

    哈哈哈哈,这本书让我想起那首《妈妈歌》


深度书评:

  • 【一切语言都是精神经济学现象】——切记!

    作者:甜鬼❤ 发布时间:2024-04-18 11:29:47

    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种种非常磨人,种种非常容易把人的思维套住的词语——比如说“双标”,“偷换概念 ” ,“圈地自萌”等等。学术界及各文化、生态与权力领域也都把术语作为维护权威的手段。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认为

    应该说出一个高度形而上而又高度实际的事实——一切语言(包括

    词语、句式、字符、话术、语言风格、语言道德倾向等

    )都是精神经济学学现象,一切语言都是精神经济学手段。有必要引入这样一个视角,像是这些词语,我们这个时代出现的种种语言现象与乱象,都有必要放在这样一种框架下重新梳理,以及审思。

    一切语言(包括词语、字符、句式、话术、语言风格、语言道德倾向、语言场域等)都是精神经济学现象。这也就是说,一切语言,一切语言现象,它都是一个个体或者是一个群体在某种境遇进行的利益取舍或者说利益趋向性选择,进行精神利益维护的手段(一句话,语言是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精神利益线条的延伸、阐释、展现与图解)。并且与之相对,一种语言与一种语言现象(词语、句式、字符、话术等)也可能是一个个体或群体到不到某种精神利益,被其他个体/群体榨取精神财富,被他人取代了精神利益以及得不到精神财富的一种无奈之境,一种痛苦的不自由的或者是昏迷麻木的精神表现。我们常说的“词不达意”,翻译中的“某种精神体验在某种民族语言内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但又无词可选”,“以及一千种现象/一千种体验被迫以同一个词语与句式表达”就是这种沉痛之境的无奈表现——一种精神经济学上的被压迫、被剥//削体现。

  • 细读《包法利夫人》

    作者:活久了 发布时间:2012-09-26 14:06:31

    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际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罗曼罗兰

    <2017年再修改>

    研究文本的核心,性格即命运!

    先从标题分析,重要的是他的副标题——

    外省风俗

    。这部作品主要是叙述复辟时期令他厌恶的鄙俗年代,福楼拜塑造的就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当社会环境影响人的生活以后,个体人物如何度过他们的生活,又是如何决定自身的命运。萨特说,人固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在接受这些外部信息的时候,却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组合这些因素、从而构成自己的心理。

    爱玛与查理等人都生活在同样的时代,在这个大环境下,他们无不成了布尔乔亚,在爱玛所处的时代正是由法国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浪漫主义终结的平庸年代,没有了英雄主义的激情,只有一个平庸的皇帝执政这个愈渐粗鄙的社会。他所造就的是一群没有真正理想追求的人,而查理包法利便是最为顺应这个时代的“乖巧”好人。他符合传统的道德标准,爱老婆勤勤恳恳,无大志但耐心地度过每天平淡无奇的生活。她没有爱玛那般渴求着浪漫的激情和附庸风雅的上流幻影,他对小资小调无讲究,没有生活情趣,愚钝平庸。

    在一个世纪之后,作家毛姆不能理解福楼拜为什么竟把爱玛弄得如此狼狈,让她死于负债累累。她挥金如土,在享受爱情的滋润的同时却毫无管理金钱的概念,而毛姆认为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女儿,应该具有农民阶层所拥有的经济头脑,为自己精打细算,然而她显然成了贵妇人的模样儿。爱玛没有农民阶层的精打细算,真正有力影响她的是来自于修道院里的教育和那段时期的小说浸淫。修道院的教育主要是禁欲,修身礼仪,而其另一个主要方面是让女人成为一个不能思考的生物,没有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只能一板一眼的遵循教义礼仪。青春期的少女都有其逆反心理,就像教会也有明一套暗一套,爱玛和她的同学们在暗地里接触了大量渲染浪漫情怀和骑士英雄的附庸风雅文学,其中包含的某种浪漫情调深深地影响着爱玛,从而使她自我感觉只有追寻像书中的爱情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美满幸福,自由自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爱玛的性格形成,她爱幻想,一生追逐着上流附庸风雅的幻影而不自知,平庸的追求等于没理想,因为理想竟是不切实际的幻影。而此后无论是她结婚,精神恋爱,偷情等,都是为了追逐附庸风雅的工具,情人是她那骑着黑马的高贵子爵的替代品,可惜她遇到的情人竟是卑鄙之人或者小瘪三,如此说来,倘若结局有谁借钱给爱玛,她便不会死亡,在一段段失恋结束之后,继续寻找下一个替代品,直到追到真正的子爵。

    研究文本的首要就是要分析人物的性格核心,他所发生的一切事物都围绕着这个核心得以阐释,性格即命运。

    爱玛一生都在追求一个幻影,这个幻影能带给她所认为的真正幸福的生活,宛若子爵驾着黑马车带她这个辛德瑞拉参加华丽的舞会,从此开始了光鲜华丽的上流生活。

    理想是什么?你有真正的信念吗?

    ">

    理想是什么?你有真正的信念吗?

    这里便产生一个疑问,爱玛真的可以算在追求理想吗?若爱玛登上了繁华的上流舞台便是真的幸福了吗?老师在讲《包法利夫人》时曾像我们发问:“什么是事业,爱玛追求的是理想吗,什么是理想,你们怎么定义。”当时我傻眼了,只能知道爱玛在把小说当生活过的世界里,她追逐的是光鲜华丽的上流社会,而这个无疑是她想象中的上流社会的幻影,正如那个骑着黑马的子爵只能看见模糊的背影一样。爱玛有理想吗,理想需要信念,它的载体不是虚幻的,而理想也并非只能通过一次次依赖他人的拯救就能实现,从这个方面说来,爱玛缺失的正是信仰,

    真正探寻自己内心,把持坚定由心而发的对某种东西的信念。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精神需要,而查理崇拜爱玛,是因为在她那里查理寻找到了信仰,他所崇拜的正是爱玛一直追寻着的东西,而他也向往着爱玛的向往,他满足她的一切所需,即便爱玛死了,即便知道她的奸情,也恨不起爱玛,因为爱玛正是她渴望的一切,而有了爱玛查理的精神便会得到满足,幸福便是这种满足感。但查理对爱玛的并非是爱,因为信仰不是爱,崇拜的最终目的也仅仅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查理也是自私的。一个人活着是因为有激情有追求,爱玛的灵魂是虚幻的,追求的东西也是飘渺不切实际,查理当她是“神”,他得以精神救赎,那么谁当爱玛的“神”,罗道尔夫吗,莱昂吗,可悲的是,她在现实里寻找的那些替代品尽是卑鄙小人。

    福楼拜曾说:“爱玛在那个时代必须得死。”

    爱玛的悲哀在于,她的身份和思想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引发爱玛悲剧的这个社会,来自修道院的失败教育,来自充斥着男权主义和平庸鄙俗的现实环境,这正是福楼拜所批判的。爱玛所处的正是法国大革命遗留的浪漫之风50年后,这是浪漫主义死亡的年代,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激情已经消退,只留下现实与平庸。爱玛代表浪漫主义之风,而她的死亡象征着浪漫主义的终结。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受遗传学、生物学的影响,福楼拜的作品也运用了实证主义的手法,所描绘的是带有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主人翁爱情,主题却是批判平庸鄙俗的现实社会。自然科学的发展,让人类对自然界的规律和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促使人类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这也宣告了人于自然界不断追求的主动性,希望能这个残酷无情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中把握自身的命运,《鲁宾逊漂流记》便是这这个时代主题的代表。可以说爱玛也是这样的人,按照宿命论的说法,爱玛与其他布尔乔亚的区别正是她的

    不认命

    ,她不满足现状,她没有查理的唯唯诺诺,没有罗道尔夫和勒乐的世故精明,没有莱昂的自由,没有郝麦的市侩。现实世界需要认命吗,作者告诉我们,

    认命的社会是没有任何进步可言的社会,认命的百姓也只能变得俗不可耐。

    一场无知的悲剧

    ">

    一场无知的悲剧

    从80年代起,中国对爱玛的认识研究尽是虚荣、贪婪、挥霍无度、重情欲的放荡女人。而在讨论课上,有男生觉得爱玛虚荣,有的女生则认为爱玛从头到尾就是个单纯的女人,一切的悲剧就是单纯的悲剧。首先,如果有谁得出第一个观点,只能说明你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作品的含义,而且就算硬塞这个词给她,也并不是单单她一个人造成如今的下场的,最直接该负起责任的便是她老爸。而对于有些女同学认为爱玛单纯,我想换个词给她——“

    innocent

    ”。

    Innocent

    的中文意思有可怜的,无知的,天真的。在此我更愿意用前三个意思来解释爱玛。爱玛的错直接看来是因为无力偿还巨债的悲剧,然而根本原因是现实社会,福楼拜把她安排在一个验证可悲可怜可厌可恨的现实世界。然而她又是无知的,她所受到的教育是传统的教会教育,盲目笃信教会思想,毫无自我反省的能力。在传统教育下的女子只能当一个不会思考问题的白痴,

    她的悲剧在于执念于幻象,不能分辨自己想要的真正是什么呢,她就像一个瞎子一样生活,错把小说的爱情当成现实爱情的常态。

    她的无知带给她的只有悲剧。无知即恶,要么害人,还么害自己。无知的可怕让她不断渴望会有一个男人能够真正拯救她,摆脱苦闷,找寻到她理解的 “

    自由

    ”(上流社会的一切),她企图借别人的拯救让自身的灵魂得以救赎,这显然是无知的。

    如若用天真来形容她,那便是她的爱情观和看世界的方式。换成今天,她也只是一个爱幻想渴望高雅生活的小女孩,在她的世界里是头脑里得幻想世界,她认为罗道尔夫爱她,认为莱昂一直没有忘了她,认为找到了相爱的人便能拯救她的生活,即便到最后像公证人借钱时,她对公证人的所作所为感到难以置信,她仍相信自己追逐的是真正光明正大高贵优雅的“

    实体

    ”。

    福楼拜用了四年吐血力作,没想到竟换得告上法庭的结果。而当初被指为淫秽之作的原因是“

    居然没有一个正派人物出来阻止这场悲剧的发生

    。”爱玛没有得到拯救,因为福楼拜并没有打算创作什么正派人物。谁是当时的正派人物呢,是道貌岸然的上流社会、政府官员和教会人士。前两者的腐败无能不可能给爱玛的生活产生丝毫的变化,所以爱玛投身教会。可悲的是教会也堕落了,当爱玛因自身对莱昂的爱恋而深感郁郁不欢的时候,教士关心的却是身体上的痛苦,

    宗教在平庸的年代已退化为再也担当不了精神与灵魂寄托的场所。

    在这样一个平庸的年代究竟谁才能成为最幸福的人呢?查理吗,查理在把爱玛当信仰对象崇拜的时候确实是很幸福,然而最后他的下场却是最可悲的,用现代的话说,老婆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戴绿帽就算啦,还两个,留下孩子去自杀,还从没爱过自己,真是哀莫大于心死。查理是当时社会的“

    好人

    ”代表,爱老婆,听妈妈的话,有体面的工作,黄赌毒不沾,绝世好老公。但福楼拜告诉我们,婚姻爱情不是对你好就是一切,爱玛照样出轨了。查理与爱玛不同,他有他的寄托对象,他满足现状,适应生活。这里面最幸福的人莫过于是罗道尔夫和商人勒乐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

    很会看穿人心,很清楚自己是什么人,要的是什么。

    罗道尔夫换到当今就是一个闲着无聊的有点闲钱和财产的人,是小资产阶级,暴发户富二代,离真正的上流阶层还差得老远。而爱玛看上他只怪罗道尔夫太会演戏了,这个老奸巨滑的狐狸在写分手信还假惺惺地滴几滴水伪装眼泪,上演一场纠结内心的苦情戏。他一眼就看出爱玛是那种婚姻中得不到满足的少妇,而爱玛的美丽和他的闲暇正好可以让他把玩一番。莱昂呢,在永镇的时候还是一个羞涩腼腆的小男孩,巴黎可以说是他的蜕变之都,一转眼开来,爱玛也忘了,要不是他重遇爱玛,重新想起他曾经发乎情止于礼的惋惜爱恋,他可能还在烟花丛里流连忘返,爱玛的出现令他不禁要以新面目来挑战一下。

    可以说,莱昂是成长中的罗道尔夫,就此发展前景,大有可能成为拉斯蒂涅也说不定。莱昂是当今的凤凰男、男版的包法利夫人,而他却代替了爱玛的梦想飞奔了巴黎,接触上流社会,最后与上流阶层的女儿订婚,他的手段便是靠着凤凰男常有的把戏:借女人上位。凤凰男是没有爱情的,而莱昂对爱玛真正产生爱情的时候,是永镇这个了无生趣的城市,只有爱玛是特别的,与他的浪漫想法和对上流阶层的华丽光鲜的认识不谋而合。可悲在于,他已经不再是曾经的莱昂了,爱玛在头脑里延续着对遗憾的补偿,完全忘了自己又上当了。

    有句话说得好:“男人都把女人当驿马骑,累得跑不了了,便在下个驿站再换匹。”(引自巴尔扎克《高老头》里的一席话)

    这里就引伸出一个问题:莱昂和爱玛可以说同属于一类人,为什么结局竟如此的不同?首先爱玛是女人,女人在当时的年代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真正的自由可言的,就像在她生完白尔特之后气晕一样,她生气的便是又有一个女人要重蹈她的覆辙了。男人则不同,他可以把女人当驿马,可以像成为斩首前的于连那样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可悲的是成为女人,还要成为一名充满浪漫思想的女人。

    爱玛和查理作为无知好人的代表结局之惨烈可想而知,而罗道尔夫、勒乐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却最终掌握着开启幸福大门的钥匙。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当时的好人标准是以不违反传统的社会道德的意义上建立的,以查理为代表的“好人”象征着福楼拜年代部分人的缩影,他们勤勤恳恳,没有理想,也不奢望什么理想和生活的改变,非常适应社会生活的环境。“好人”并不等于善,查理只是在满足自身的需求。他和郝麦一样,作为布尔乔亚,有明显的小资产阶级的“利用”、“自私”观念,而药剂师便是贯彻市侩小民的终极代表,他渴望地位,阿谀奉承,利用别人得势。最终,他在共和国年代终于获得了一枚十字勋章,不能不赞叹一下作者的用心。

    他花了四年经历努力建构的便是这样一个时代的社会——小人当道。

    你谈的是爱情,还是寂寞空虚冷?

    ">

    你谈的是爱情,还是寂寞空虚冷?

    谈了那么多爱玛的感情发展经历以后,我们来谈谈爱情。关于爱情的定义千奇百种,我不能由此定义一个绝对的唯一的标准,当爱情是个动词,它可以是由心而发的燃烧着的激情,当爱情是一种状态,谁又能定义它是什么呢?在此,我单纯的将福楼拜所描绘的爱情理解为三种形式,一种是查理的信仰之爱,一种是肉欲之爱,一种是精神之爱,它们都典型的单独的存在于文本里,却无法把爱的形式结合起来,造成爱情的悲剧。全文在此所说的信仰是区别于宗教信仰 (faith) 的内心的信念,而查理把人当成信仰对象追逐是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的。

    爱玛最初的出轨是精神出轨,她和莱昂的暗生情愫可以说是进行了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然而当这场恋爱无疾而终以后,她与罗道尔夫便沦陷为肉欲的欢愉,而之后与蜕变为花花公子的莱昂偷情更甚,文本有几次描写了莱昂对爱玛的激情和偷情手法的熟稔的猜疑,从中我们推测出,一场柏拉图式恋爱的无疾而终可能并不会催生出更多的柏拉图式,尤其是爱玛这种在爱情里愈发渴望完成小说里带给她的激情,所谓物极必反,过度的禁欲教育反而使爱玛由衷向往低俗欢愉,精神极度空虚。爱玛的爱情只有肉体需要却没有精神需要,所以她只能不断地于现实里重复追寻头脑的爱情模式,像是跌入了永劫轮回的地狱而不自知。

    福楼拜用尽四年的光阴,为追求极尽客观冷峻,他站着写作,用词精确,做到非此词而无以替代的效果,宛若四年沉浸在小说的世界,分不清真正的真实,而当他在描写爱玛自己时也曾说仿佛自己也尝到了砒霜的味道,他说:"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他的世界也跟小说联系起来,他一生钟情的女人是艾莉莎夫人,这个渴望不可及的梦从少年时代便开始,直到死去。他从未和他钟情的女子在一起,而之后与名为露易丝的女诗人也只是书信之恋,头脑中充斥着精神恋爱,现实里却是以不断嫖娼的形式发泄着肉欲。或许这一段幻象般的爱恋为福楼拜的写作给予了许多现实的养分,再加上当时真实发生的外省风俗案例,一个活生生的包法利夫人及无比可惜哀叹的悲剧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爱玛临终的时候呼唤上帝希望灵魂得到救赎,正当弥留之际,听到的却是瞎子低俗的歌声。

    讽刺的是,她的一生便是一个生活的瞎子,查理也陪着她瞎,瞎子没了眼睛仅靠幻想过活,受到嘲笑愚弄也全然不知,还把别人的三两句花言巧语当真,实在可悲。

    倘若人生可以重来你会怎么生活,

    这便是福楼拜想要让我们每个人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认为活着就是一场无法改变的梦,那么你永远处在溺水中。溺水了,人要学会自救,起码得会求救,而不是深吞海藻,把自己托给鲨鱼,或者让自己沉的更深。

    关于爱者的悲哀">

    关于爱者的悲哀

    有些人问为什么她没有想过查理的痛苦,在我看来,每个人所追逐的东西不同,所以她不能感受查理的痛苦 他的痛苦是爱者的悲哀,在她看来最多也只能是感受他的好,说他是好人,查理为得到爱玛而幸福。

    我的理解是,不同时代都拥有着包罗万象的“

    意义

    ”和“

    思想局限

    ” 鄙俗的年代塑造了千千万万的人,而爱玛算是一个觉知者,但是只可惜她停留于进行时,她面对自己的命运如果哀叹女儿白尔特一样,她所追逐的“自由”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抛开时代不谈,人人都可能成为包法利夫人,谁能想出解救爱玛的方法 谁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避免成为时代的包法利夫人。

    你还在赖时代吗?">

    你还在赖时代吗?

    艾玛的悲剧根源并非仅仅是时代,实际是毁于”幻象“。时代只是把他们每个人的特点、结局归因放大化了,本质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他们都是没有信仰的人,焦虑地追逐着“名利”、“浮华”等实为虚的东西,为之奔波一生而不自知,所以受到时代的黏着性更强,就像纳粹主义,单纯视为排他的经济动力的结果或本质上的一种政治现象显然也是非常野蛮的,但是把纳粹全部归咎于一种心理学上的病态现象,也是不准确的。虽然只是一个虚构的文本,但我更愿意将它视为一个实际现象,将它归结为时代的特殊性和个人的软弱性共同角力的结果。

    那个时代的包法利夫人确实少不了时代的局限性,现在的包法利夫人当然不少,也赖不了时代了,但总有自身家庭,成长环境带给自身的劣根性,需要我们往后的人生自己去醒悟,勇敢突破,如果时代蒙蔽你的眼睛,能努力挣破极其勇敢,

    如果时代没有蒙蔽你的双眼,请别让愚昧与所谓命运伴随你的一生,人永远有着无穷自我突破的能力。

    福楼拜批判鄙俗平庸的时代,批判道貌岸然、小人得道的社会,这无疑为她的悲剧火上加油,在这个时代中的矫情,愚蠢,执于幻象只有死路一条,这种时代与个人软弱的结合,加之勒乐、莱昂、罗道尔夫等人相较之而带来的巨大张力,让这故事愈发悲凉,也愈发现实。

    时代,是一个我们很难避而不谈的东西,但是这不是我们不思进取,碌碌无为,自怨自艾的借口。虽然你要包法利夫人去想象登上月球之类的超越时代性的言论是不可能的,但是选择,就是一种自我主宰,即便你不选择,实际上就是在做选择,你做出了不选择的这个选择,在一个男权社会如此严重的过去,有些自由是带有局限性的,“作为女人身份的自由”更是如此,例如包法利夫人对于女人是否可以不婚不生孩子之类的思想,可能超前不了,但是对于这种境遇里,不落到包法利夫人最后被渣男玩弄,欠债,郁郁而死的结局却是可以改变的,包法利夫人是能够把握她处于那个时代中的幸福的,这就是我所说的

    自我突破

    自我超越

    悲剧是自己种下的果,就像娜拉出走一样,如果你把自己当作一个只能是重复过去无法摆脱过去束缚的产物,那么就是你在异化你自己,你变成一个毫无生气的“固有物”,你也永远只能如此,这不是时代赋予你的,是你的头脑一直这么想自己的。

    如何拯救艾玛?包法利夫人如何自救?

    ">

    如何拯救艾玛?包法利夫人如何自救?

    首先,我们需要认清,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自由,自由独立的个体,我们谈的自由并非为所欲为,萨特曾言,自由,是境遇中的自由,包法利夫人也不例外,她需要自救,首先需要认清,她处于一个鄙俗时代中的“

    境遇

    ”,然后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澄清自己境遇中的种种幻象,活在当下,脚踏实地,把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生活意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虚无的幻影,矫情的剧本,一个又一个多情又无情的渣男,活出现实,便是自救的开始。从那包裹糖衣的子爵与黑马中摆脱出来,从苦闷悲情的女主角的剧情扮演中摆脱出来,真正撰写属于自己的人生剧本,你的每一步选择就是一个自由,而只有你自己能够撰写自己的幸福人生。

    自知,自爱,自律,自我突破,真正把自己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后果承担起来。

    读书是否有益无害?

    ">

    读书是否有益无害?

    书籍只是一个载体,它所承载的思想是否有价值,是需要人去分辨,去筛选,去思考的。

    艾玛这种读书,就是把自己异化成为不加思考不加选择,没有思辨能力的生物,最容易把自己的全部寄托在幻象里,进而麻醉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不想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到最后,子爵,莱昂,罗道尔夫只是一个又一个的填充物,铁打的幻象,流水的渣男,全部听信的美好,完全不加辨别的真理,都是值得可疑的,只听不思,尽信书,然后就可以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倘若你想变成如此,那么读书对你确实百害无一利。

    备注:">

    备注:

    *大学时代许老师的《包法利夫人》解读课及对存在主义的哲学讲解,对于我写这篇文的启发很大,许多文本分析来自于课堂笔记。感谢!

    *文中提到的毛姆写包法利的片段出自于《毛姆读书随笔》一书。

    *文中提到的“驿马论”出自巴尔扎克著作《高老头》。

    *2017年修改后将原本纳博科夫的引用和理论删除,因为自己不大喜欢纳博科夫那套精英主义看小布尔乔亚的视角。

    *修改版本就“时代”的澄清及一些疑问的解答做了相应的补充。因本人暂无打算再细读分析此书,所以此篇文并非文本细读,以上的种种疑问和思考望能给阅读此书评的人给予些许帮助。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7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5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4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9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5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4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7分

  •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426+)
  • mobi(592+)
  • 还行吧(164+)
  • 无缺页(78+)
  • 超值(307+)
  • txt(265+)
  • 盗版少(668+)
  • 简单(559+)
  • 章节完整(128+)
  • azw3(72+)
  • 无颠倒(59+)
  • 情节曲折(364+)
  • 值得下载(87+)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 2024-12-14 05:15:51 )

    品相完美

  • 网友 汪***豪: ( 2024-12-25 10:45:02 )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蓬***之: ( 2024-12-28 00:09:38 )

    好棒good

  • 网友 石***致: ( 2024-12-19 04:25:17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曹***雯: ( 2024-12-27 11:26:19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曾***玉: ( 2025-01-04 14:14:47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冯***丽: ( 2025-01-09 17:38:05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曾***文: ( 2025-01-09 04:10:57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师***怡: ( 2024-12-19 18:27:3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薛***玉: ( 2025-01-05 03:57:09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芮***枫: ( 2025-01-01 17:22:56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