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olhaas 库哈斯:乡村报告 Irma Boom 设计 建筑景观设计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Koolhaas 库哈斯:乡村报告 Irma Boom 设计 建筑景观设计精美图片
》Koolhaas 库哈斯:乡村报告 Irma Boom 设计 建筑景观设计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Koolhaas 库哈斯:乡村报告 Irma Boom 设计 建筑景观设计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383658439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02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50.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7:03

寄语:

现货图书24小时发货


内容简介:

Paperback : 351 pages

ISBN-10 : 3836584395

ISBN-13 : 978-3836584395

Publisher : TASCHEN (Feb. 12 2020)

Product Dimensions : 10 x 2.5 x 16 cm

Item Weight : 346 g

Language: : English

我们称之为“乡村”的农村,偏远和狂野地区,即地球上没有被城市占领的98%的土地,构成了当今*强大的力量(气候和生态破坏,移民,技术,人口,缩)的前线-在玩。在“笛卡尔”体制下,网格化,机械化和优化以实现*产量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些站点正在发生变化以至无法识别。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在他的*出版物中探讨了地球广大的非城市地区正在发生的快速且往往是隐藏的转变。

在农村,一份报告收集了一些旅行随笔,探讨了以全球力量为标志并在我们意识边缘进行实验的地区:在福岛附近的测试场所,对将维护日本基础设施和农业的机器人进行了测试;荷兰的一个温室城市,可能是当今乡村宇宙学的起源;西伯利亚中部迅速解冻的永9冻土,该地区正在遭受重新安置的可能性的困扰;难民居住在德国乡村垂死的村庄中,并与气候变化积极分子相交;在乌干达的 “他们”领土上与人类面对的习惯化的山地大猩猩; 在美国中西部,在工业规模养殖操作来与再生农业交手; 和中国村庄转变为多合一工厂,电子商务商店和履行中心。

这本书是古根海姆博物馆展览《 乡村,未来》的官方伴侣。展览和书籍标志着建筑师和城市主义者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他以两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实体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大都会建筑办公室(1975)和德里纽约(1978)。它是由Irma Boom设计的,她从梵蒂冈图书馆的研究中汲取了本书口袋大小的概念以及其创新的排版和布局的灵感。 这本书汇集了AMO的合作研究

,Koolhaas和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学生; 在美术,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 ;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 ; 和内罗毕大学。提供者还包括萨米尔Bantal,珍娜Bystrykh,特洛伊康拉德Therrien,莱诺拉Ditzler,克莱门斯Driessen的,亚历山德拉Kharitonova,吾小林,尼克拉斯·马克,埃塔Madete,费德里科·马尔泰利,英戈·尼曼,琳达Nkatha Gichuyia博士,太田佳代子,斯蒂芬·彼得曼和安妮·施耐德(Anne M.Schneider)。

The rural, remote, and wild territories we call “countryside”, or the 98% of the earth’s surface not occupied by cities, make up the front line where today’s most powerful forces—climate and ecological devastation, migration, tech, demographic lurches—are playing out. Increasingly under a ‘Cartesian’ regime—gridded, mechanized, and optimized for maximal production—these sites are changing beyond recognition. In his latest publication, Rem Koolhaas explores the rapid and often hidden transformations underway across the Earth’s vast non-urban areas.

Countryside, A Report gathers travelogue essays exploring territories marked by global forces and experimentation at the edge of our consciousness: a test site near Fukushima, where the robots that will maintain Japan’s infrastructure and agriculture are tested; a greenhouse city in the Netherlands that may be the origin for the cosmology of today’s countryside; the rapidly thawing permafrost of Central Siberia, a region wrestling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relocation; refugees populating dying villages in the German countryside and intersecting with climate change activists; habituated mountain gorillas confronting humans on ‘their’ territory in Uganda; the American Midwest, where industrial-scale farming operations are coming to grips with 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and Chinese villages transformed into all-in-one factory, e-commerce stores, and fulfillment centers.

This book is the official companion to the Guggenheim Museum exhibition Countryside, The Future. The exhibition and book mark a new area of investigation for architect and urbanist Rem Koolhaas, who launched his career with two city-centric entities: The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1975) and Delirious New York (1978). It’s designed by Irma Boom, who drew inspiration for the book’s pocket-sized concept, as well as its innovative typography and layout, from her research in the Vatican library.

The book brings togethe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by AMO, Koolhaas, and students at the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Beijing; Wageningen University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versity of Nairobi. Contributors also include Samir Bantal, Janna Bystrykh, Troy Conrad Therrien, Lenora Ditzler, Clemens Driessen, Alexandra Kharitonova, Keigo Kobayashi, Niklas Maak, Etta Madete, Federico Martelli, Ingo Niermann, Dr. Linda Nkatha Gichuyia, Kayoko Ota, Stephan Petermann, and Anne M. Schneider.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From animals to robotization, climate change to migration, Rem Koolhaas presents a new collaborative project exploring how countryside everywhere is transforming beyond recognition. The official companion to the highly anticipated exhibition at New York’s Guggenheim Museum, this pocketbook gathers in-depth essays spanning from Fukushima to the Netherlands, Siberia to Uganda—an urgent dispatch from this long-neglected realm, revealing its radical potential for changing everything about how we live.


精彩短评:

  • 作者:澜野 发布时间:2023-07-14 11:00:09

    项目出版参考书,正好又是毕设文献翻译

  • 作者:Tobe 发布时间:2023-05-14 23:35:03

    叙利亚的难民在德国填补了荒废的小镇/中国的风电设施在肯尼亚的乡村为城市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能/在福岛机器人代替人类承担起了基建设施的修复工作/中国生产蔬菜的温室大棚和生产家具的淘宝村/一个关于大猩猩的生态保护案例/建设在荒野的超级工厂/龙门架控制的精准农业/最后的问号环节没有读 几年前的记录和采访集现在看似乎有一点过时,但毕竟是衍生于展览的小册子,感觉这种内容如果能拍成纪录片会更容易呈现

  • 作者:fuehjda 发布时间:2023-01-11 03:01:39

    去年看到,今年做项目又想起来

  • 作者:姜姜姜 发布时间:2024-04-17 14:58:20

    展览衍生的小册子但是提供了很多灵感,对于技术与乡村、城乡人口流动以及遥远的乡村基建和工业中心等问题有启发,后人类时代的建筑要走向何方?

  • 作者:karwaii 发布时间:2020-07-25 08:54:01

    全球乡村大见解,这些研究看下来依然像几年前看癫狂纽约一样看不太懂其用意也没有结论,日后才明白其前瞻性。AMO理解的中国乡村更像是一种城乡交界,欧洲的部分也很有趣。

  • 作者:Ehdn~ 发布时间:2023-02-10 21:17:02

    人口下降和老龄化通常被认为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政策会一直调整,但似乎…… 只能get到很多关于人口学的新名词~


深度书评:

  • 序言写得比较简单随意。顺手一译。

    作者:ON 发布时间:2020-07-31 19:28:11

    被忽略的领域

    RK

    在今天乡村极远地偏离了我们的雷达范围、成为一个“被忽略的领域”时,就在上世纪,它的状况和未来却是被优先考虑的——苏联、罗斯福新政、纳粹德国、毛泽东、欧盟都曾经以广泛的努力进行实验,去提升它的可达性和效率,同时完善它的政治。那时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辨证法是从根本上进行互相定义的。而今天,我们既没有一个辨证法——一个真实的互动关系——也没有一个定义。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村的状态和条件对于后殖民和革命思想者也是很重要的,从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到马尔科姆·X(Malcom X);刚刚独立的非洲国家的首任总统们,阿拉伯领导人例如贾迈勒·阿卜杜-纳赛尔(Gamal Abdel Nasser)、穆阿迈尔·卡扎菲(Muammar Gaddafi)、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哈菲兹·阿萨德(Hafez al-Assad),都曾出版过农业宣传册作为他们设想和实施的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是一块画布,所有的运动、意识形态、政治集团和个人革命者都曾在上面投射他们的意图。

    过去两个十年——或者说1991年后的整个时期——已经被一种骄傲的预设所左右,这种预设认为大都市、资本导向、无知、西方的文明将给全球发展留下可能是永远的典范。与此同时,这种“模式”忽略了中东、非洲、亚洲、中国的迅猛发展,也遗忘了气候改变和环境。最多,“我们”添加上对殖民主义、种族、性别的“政治正确”的敏感和它们的基本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我们现在准许转变到硅谷为“智慧城市”(Smart City)提供的更可怕的食谱作为“历史”的终极产物。

    航空枢纽、高速公路、高铁、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移动电话的综合系统把我们控制在一个自我强迫的都市监狱,在那里“体验”经济试图隐藏都市生活中根本就没有任何“新”东西可体验的事实……今天,即使一座“新”城市也是熟悉的:可猜想到的道路、塔楼和标志物的堆积……但只要我们一离开都市环境,我们就会遭遇新奇和深深的陌生感。

    并非刻意地,这一局面在2007年联合国宣布50%的人类已经居住在城市、并且在2050年还会上升到70%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仅此统计数据就已经给了我们几乎完全专注于城市的借口。

    我们真的在走向以下这个荒谬的局面吗——绝大多数人类生活在所谓“人口过载”的地球表面仅占2 %的地方,而剩下的98%则只有五分之一的人类居住,留在那里为那五分之四的人类服务?“全面城市化”(Total Urbanization)要求大部分乡村能被称作城市文明的后院,一个留余的、可调用的领域,在这里,所有城市所需、要求、强索都可以被任意地安排和实施。自从我们痴迷于“全面城市化”,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可能已经滑向了不归路,难道这是某种巧合吗?

    2020年有两个突出的任务。必须质疑“全面城市化”的必然性,必须重新发现乡村作为再次定居和生存的地方;热情的人类存在必须用新的想象力重新激活它。

    乡村并非向城市发起争辩。为此,我们应该想像一下左拉谈“名牌”,狄更斯谈门禁社区,惠特曼谈脸书,托尔斯泰谈扎克伯格,普鲁斯特谈“智慧城市”……

    《乡村》一书通过从所有意识形态和所有大陆收集全球样本,去建构一幅当下“乡村”状况的综合图景。对于比我们所有城市的总和还要大50倍的全球非城市地区来说,“乡村”是一个明显不胜任的用词。鉴于乡村的巨大,这幅图景只能采用点彩派的画法。这本展览出版物收集了农村“进步”的证据——即使是在气候变暖的黑暗中——但也探测到了从未到达城市的警报。

    近来关于乡村的讨论呈现两极化的趋向,有人认为要努力保留它的“原本”,有人则主张改掉“一切”。我们想要收集的证据包括正在发生的新的思想,新的支付方式,新的培育方式,新的建造方式,新的记忆方式,新的探索方式,新的行动方式,旧的思考和存在方式,新媒介的新使用方式,新的持有和租赁方式,新的保护方式,新的种植方式,新的耕作方式,新的融合方式,新的收割方式,这些新事物都超越了大都市意识,最终可能使我们不会在城市里不开心地挤在一起,并让我们体验一个在我们和城市的危险中被忽略的领域。

    一个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基地。

  • 且看朱子读书法

    作者:令狐 发布时间:2009-10-29 23:05:54

                              余英时: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不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的路,但是还没有完全决定选择哪一种专门。

    ------------------------------------------------------------------------------------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3),我希望读者肯花点时间去读一读,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为我们指点门径。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中国的旧方法,和今天西方的新方法相比早已落伍了。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4),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

        古今中外论读书,大致都不外专精和博览两途。

        “专精”是指对古代经典之作必须下基础工夫。古代经典很多,今天已不能人人尽读。像清代戴震(5),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6),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7);这种工夫今天已不可能。因为我们的知识范围扩大了无数倍,无法集中在几部经、史上面。但是我们若有志治中国学问,还是要选几部经典,反复阅读,虽不必记诵,至少要熟。近人余嘉锡在他的《四库提要辨证》的《序录》中说(8):“董遇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9),固是不易之论。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至少我们必须在自己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范围之内,作这样的努力。经典作品大致都已经过古人和今人的一再整理,我们早已比古人占许多便宜了。不但中国传统如此,西方现代的人文研究也还是如此。从前芝加哥大学有“伟大的典籍”(Great Books)的课程,也是要学生精熟若干经典。近来虽稍松弛,但仍有人提倡精读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类的作品(10)。

        精读的书给我们建立了作学问的基地;有了基地,我们才能扩展,这就是博览了。博览也须要有重点,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翻。现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古人所谓“一物不知,儒者之耻”(11),已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必须配合着自己专业去逐步扩大知识的范围。这里需要训练自己的判断能力:哪些学科和自己的专业相关?在相关各科之中,我们又怎样建立一个循序发展的计划?各相关学科之中又有哪些书是属于“必读”的一类?这些问题我们可请教师友,也可以从现代人的著作中找到线索。这是现代大学制度给我们的特殊便利。博览之书虽不必“三复”,但也还是要择其精者作有系统的阅读,至少要一字不遗细读一遍。稍稍熟悉之后,才能“快读”、“跳读”。朱子曾说过:读书先要花十分气力才能毕一书,第二本书只用花七八分功夫便可完成了,以后越来越省力,也越来越快。这是从“十目一行”到“一目十行”的过程,无论专精和博览都无例外。

        读书要“虚心”,这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不二法门。

        朱子说得好:“读书别无法,只管看,便是法。正如呆人相似,捱来捱去,自己却未先要立意见,且虚心,只管看。看来看去,自然晓得。”(12)

        这似乎是最笨的方法,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法。我劝青年朋友们暂且不要信今天从西方搬来的许多意见,说什么我们的脑子已不是一张白纸,我们必然带着许多“先入之见”来读古人的书,“客观”是不可能的等等昏话。正因为我们有主观,我们读书时才必须尽最大的可能来求“客观的了解”。事实证明:不同主观的人,只要“虚心”读书,则也未尝不能彼此印证而相悦以解。如果“虚心”是不可能的,读书的结果只不过各人加强已有的“主观”,那又何必读书呢?

        “虚”和“谦”是分不开的。我们读经典之作,甚至一般有学术价值的今人之作,总要先存一点谦逊的心理,不能一开始便狂妄自大。这是今天许多中国读书人常犯的一种通病,尤以治中国学问的人为甚。他们往往“尊西人若帝天,视西籍如神圣”(这是邓实在1904年说的话)(13),凭着平时所得的一点西方观念,对中国古籍横加“批判”,他们不是读书,而是像高高在上的法官,把中国书籍当作囚犯一样来审问、逼供。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创造”的表现,我想他大可不必浪费时间去读中国书。倒不如像鲁迅所说的:“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要读便读外国书”(14),反而更干脆。不过读外国书也还是要谦逊,也还是不能狂妄自大。

        罗尔斯(John Rawls)(15)曾有一段关于如何读书的自白,颇足发人深省。他说:“我读前人的著作,如休谟或康德(16),有一个视为当然的假定,即这些作者比我聪明得多。如果不然,我又何必浪费自己和学生的时间去研读他们的著作呢?如果我偶然在他们的论证中见到了一点错误,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他们自己一定早已见到了这个错误,并且处理过了。他们在哪里见到并处理了这点错误呢?这是我必须继续寻找的;但所寻找的必须是他们自己的解答,而不是我的解答。因此我往往发现:有时是由于历史的限制,我的问题在他们的时代根本不能发生;有时则是由于我忽略了或未曾读到他们别的著作。总而言之,他们的著作中决没有简单的一般错误,也没有关系重大的错误。”这番自白充分表现了西方学人读书的“虚心”和“谦逊”。

        古人当然是可以“批判”的,古书也不是没有漏洞。朱子说:“看文字,且信本句,不添字,那里原有罅缝,如合子相似,自家去抉开,不是浑沦底物,硬去凿。亦不可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17)读书得见书中的“罅缝”,已是有相当程度以后的事,不是初学便能达得到的境界。“硬去凿”、“先立说,拿古人意来凑”却恰恰是今天中国知识界最常见的病状。有志治中国学问的人应该好好记取朱子这几句话。

        今天读中国古书确有一层新的困难,是古人没有的:我们从小受教育,已浸润在现代(主要是西方)的概念之中。例如原有的经、史、子、集的旧分类(可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标准)早已为新的(也就是西方的)学科分类所取代。人类的文化和思想在大端上本多相通的地方(否则文化之间的互相了解便不可能了),因此有些西方概念可以很自然地引入中国学术传统之中,化旧成新。但有些则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特有的概念,在中国找不到相当的东西;更有许多中国文化中的特殊的观念,在西方也完全不见踪迹。我们今天读中国书最怕的是把西方的观念来穿凿附会,其结果是非驴非马,制造笑柄。

        我希望青年朋友有志于读古书的,最好是尽量先从中国旧传统中去求了解,不要急于用西方观念作新解。

        中西会通是成学之后,有了把握,才能尝试的事。即使你同时读《论语》和柏拉图的对话,也只能分别去了解其在原有文化系统中的相传旧义,不能马上想“合二为一”。

        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有关中国学术的著作,其最有价值的都是最少以西方观念作比附的。如果治中国史者先有外国框框,则势必不能细心体会中国史籍的“本意”,而是把它当报纸一样的翻检,从字面上找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你们千万不要误信有些浅人的话,以为“本意”是找不到的,理由在此无法详说。)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是每一个真正读书人所必须力求达到的最高阶段(18)。读书的第一义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其实今天中文世界里的有些“新见解“,戳穿了不过是捡来一两个外国新名词在那里乱翻花样,不但在中国书中缺乏根据,而且也不合西方原文的脉络。

        中国自唐代韩愈以来,便主张“读书必先识字”。中国文字表面上古今不异,但两三千年演变下来,同一名词已有各时代的不同涵义,所以没有训诂的基础知识(19),是看不懂古书的。西方书也是一样。不精通德文、法文而从第二手的英文著作中得来的有关欧洲大陆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可靠的。

        中国知识界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心态,一切以西方的观念为最后依据。甚至“反西方”的思想也还是来自西方,如“依赖理论”、如“批判学说”、如“解构”之类。所以特别是这十几年来,只要西方思想界稍有风吹草动(主要还是从美国转贩的),便有一批中国知识分子兴风作浪一番,而且立即用之于中国书的解读上面,这不是中西会通,而是随着外国调子起舞,像被人牵着线的傀儡一样,青年朋友们如果不幸而入此魔道,则从此便断送了自己的学问前途。

        美国是一个市场取向的社会,不变点新花样、新产品,便没有销路。学术界受此影响,因此也往往在旧东西上动点手脚,当作新创造品来推销,尤以人文社会科学为然。不过大体而言,美国学术界还能维持一种实学的传统,不为新推销术所动。今年5月底,我到哈佛大学参加了一次审查中国现代史长期聘任的专案会议。其中有一位候选者首先被历史系除名,不加考虑。因为据听过演讲的教授报告,这位候选者在一小时之内用了一百二十次以上“discourse”这个流行名词(20)。哈佛历史系的人断定这位学人太过浅薄,是不能指导研究生作切实的文献研究的。我听了这番话,感触很深,觉得西方史学界毕竟还有严格的水准。他们还是要求研究生平平实实地去读书的。

        这其实也是中国自古相传的读书传统,一直到三十年代都保持未变。据我所知,日本汉学界大致也还维持着这一朴实的作风。我在美国三十多年中,曾看见了无数次所谓“新思潮”的兴起和衰灭,真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我希望中国知识界至少有少数“读书种子”,能维持着认真读中国书的传统,彻底克服殖民地的心理。至于大多数人将为时代风气席卷而去,大概已是无可奈何的事。

        但是,我决不是要提倡任何狭隘的“中国本土”的观点,盲目排外和盲目崇外都是不正常的心态。只有“温故”才能“知新”,只有“推陈”才能“出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21),这是颠扑不破的关于读书的道理。(本文于2005年8月发表在《大学语文阅读文选》“当代散文”部分,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文/余英时)

    注释:

        (1)本文作于1991年;选自余英时先生的文集《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三联书店2004年版)(亦见于作者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的《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的《论士衡史》)。陈学超主编、西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与西北大学汉学研究所编的《国际汉学论坛》卷一(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前有英文摘要:“The best way to read Chinese books:reading with the Chinese tradition but not a hasty to interpret with a western idea is introduced.Its pleasant result is discussed.”本文先叙述写作的缘由及困难,再从专精与博览、虚心与谦逊、中学与西学、真正的读书精神四个视角,结合古人及作者自身读书治学的体验,给“正想走上独立治学的路,但是还没有完全决定选择哪一种专门”的“有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阅读中国书籍指示门径,精辟通达,真切恳挚。文笔腴厚,文脉清晰,在当今学人论学之作中洵属上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引《朱子语类》中的话与通行版本有个别字句上的差异,不知是余先生所据版本与通行版本不同,抑或手民之误。

        (2)余英时(1930—):原籍安徽潜山,生于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陞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现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汉代中外经济交通》(英文)、《历史与思想》、《史学与传统》、《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中国文化与现代变迁》、《历史人物与文化危机》、《士与中国文化》、《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兼论他的学术精神与晚年心境》、《现代儒学论》等数十种中英文著作。

        (3)朱子语类:南宋黎靖德所编的语录体著作,是理学家朱熹与其弟子讲学、问答的分类汇编。《总论为学之方》一卷:指卷八《学二》。《读书法》两卷:指卷十《学四》《读书法上》和卷十一《学五》《读书法下》。

        (4)诠释学:通译为“解释学”。“解释学”(Hermeneutics)一词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信使——赫尔墨斯(Hermes)。原是一门诠释《圣经》的学问,后来推演为诠释一切文本的方法论层面或哲学层面的学问, 可以说是对解释的解释。

        (5)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一字东原,安徽休宁人。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2)举乡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喜读书,精训诂。著有《孟子字义疏证》、《屈原赋注》等二十余种。

        (6)十三经:指《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部儒家的经典。

        (7)疏:注释的注释。

        (8)余嘉锡(1883—1955):目录学家。字季豫,湖南常德人。以读书、授课、治学为业。著有《目录学发微》、《四库提要辨证》、《世说新语笺疏》、《宋江三十六人考实》等。《四库提要辨证》是余嘉锡最负盛名的学术专著,此书系统考辨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乖错违失,是阅读、使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必备、必参的现代名著。

        (10)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有“西方思想之父”之誉。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四十岁在雅典建立学园,授徒讲学。《理想国》:柏拉图的代表作,壮年写就。此书以对话的形式,集中阐述柏氏哲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思想,其核心是他理想的政治制度。??

        (11)一物不知,儒者之耻:旧时用以称颂读书人的志向。语本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语出清人曾燠《尔雅图重刊影宋本叙》:“一物不知,儒者之耻;遇事能名,可为大夫。”

        (12)这段话出自《朱子语类》卷十九《论语一》《语孟纲要》。捱(āi)来捱去:亦作“厓来厓去”或“挨来挨去”。此指用心地反复阅读,以推求原意。捱:同“挨”,靠近,依靠。

        (13)“尊西人”两句:出自邓实发表于《政艺通报》甲辰(即1904年)第3号《国学保存论》一文。邓实(1877—?):近代报人、国粹学派的代表、知名学者。字秋枚,广东顺德人。1902年与黄节等人在上海创办《政艺通报》,1905年与刘师培在上海创办《国粹学报》,辛亥革命后致力于收藏鉴赏古今名人字画。1912年与缪荃孙合编《古学汇刊》。在:三联书店版的《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作“克”,当是形近而误。

        (14)鲁迅这句话不详何出。余英时先生引用时,加了引号,当有所本。“少读中国书”,是鲁迅的一贯思想;而“中国书一本也不必读”之说,却不见于16卷本《鲁迅全集》。1925年2月鲁迅在《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一文中说:“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华盖集》)1926年10月14日上午鲁迅在厦门大学周会上演讲三十分钟,事后他写信给许广平:“这里的校长是尊孔的,上星期日,他们请我到周会演说,我仍说我的‘少读中国书’主义,并且说学生应该做‘好事之徒’。”(《两地书(五六)》)此次演讲的纪要载23日《厦大周刊》第160期,题为《鲁迅先生演讲》。

        (15)罗尔斯(John Rawls,1921—2002):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学家、新自然法学派的杰出代表。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康乃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著有《正义理论》(A Theory of Justice)、《万民法》(The Law of Peoples)等。

        (16)休谟(David Hume,1711—1776):苏格兰哲学家, 现代科学哲学的真正始祖。著有《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等。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主要著有“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17)这段话出自《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读书法下》。浑沦:宇宙形成前万物形质混合不分明的状态。《列子?天瑞》:“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叫之不闻,循之不得。” 那里:哪里。合:同“盒”。抉(jué)开:揭开,打开。底:同“的”。

        (18)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形容人善于读书。语出《史记?五帝本纪》:“《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19)训诂:解释古文字义。这里当指以解释古文字义为研究对象的训诂学。

        (20)discourse:演讲,论述,话语。

        (21)“旧书”两句:出自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原诗旨在劝慰、鼓励安惇莫以中举为念,而要去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先贤的典籍中蕴藏着的无穷学问,“熟读深思”自能领悟。失解:参加贡举考试未中。子:原指安惇,此泛指“中国知识界”的少数“读书种子”。(沈广达 注)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8分

  • 文笔流畅:3分

  • 思想传递:7分

  • 知识深度:9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7分

  • 结构布局:5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3分

  • 沉浸感:4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7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5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差评少(124+)
  • 中评(265+)
  • 无盗版(300+)
  • 内涵好书(263+)
  • 体验差(562+)
  • 书籍多(353+)
  • 情节曲折(310+)
  • 超值(191+)
  • 章节完整(378+)
  • 博大精深(562+)
  • txt(382+)
  • 值得下载(679+)
  • 体验满分(114+)

下载评价

  • 网友 石***烟: ( 2024-12-16 10:29:19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权***颜: ( 2025-01-04 22:18:54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苍***如: ( 2024-12-18 19:51:03 )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康***溪: ( 2025-01-01 07:38:28 )

    强烈推荐!!!

  • 网友 晏***媛: ( 2024-12-13 07:28:35 )

    够人性化!

  • 网友 濮***彤: ( 2025-01-06 09:32:31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瞿***香: ( 2024-12-15 13:13:00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曹***雯: ( 2024-12-11 00:11:1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师***怡: ( 2025-01-09 14:29:59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相***儿: ( 2024-12-30 07:51:28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曾***玉: ( 2025-01-09 18:44:51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