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新华书店正版,关注店铺成为会员可享店铺专属优惠,团购客户请咨询在线客服!
内容简介:
刘夙,黄有国,龚惠玲著的《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系列丛书的一本,将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后,全面、真实、详细地讲述了杨院士一生经历的点点滴滴,也真实而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了杨院士的科研成就。
书籍目录: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序
导言
第一章 早年求学
生于上海的宁波人
少年心结
南模学习
浙大青春
走向成熟
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
第二章 上海四年
与生物学结缘
艰难的科学启蒙
初出国门
第三章 苏联留学
初入莫斯科大学
择校周折
异国生活
科研入门
感受友谊与快乐
第四章 从回国到“”
回国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继续研究线粒体
见证核试验“零点”时刻
承担慢性放射病早期诊断任务
不堪回首的“”
生命在“运动”中流逝
用“匀浆互补法”代替“线粒体互补法”预测农作物
杂种优势的探索
第五章 对我国膜生物学研究的杰出贡献
起步生物膜研究
确立生物膜研究主线
第六章 汇聚多方力量提高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水平
为建设和发展生物物理研究所做出重要贡献
建设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
参加国内外或地区学术会议,努力推动中国生物膜
研究的快速发展
组织力量共同开展生物膜多学科交叉研究,促进中国
生物膜研究水平迅速提高
谋划中国生命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
第七章 科学事业,薪火相传
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积极培养和建设合理的研究人才梯队
感怀教学相长
资深院士
晚年情怀
结语 杨福愉学术成长特点
附录一 杨福愉年表
附录二 杨福愉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黄有国,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物膜与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从分子和细胞水平相结合对与能量转换、信号跨膜转导和药物转运等相关膜蛋白功能的调控进行了较系统和深入研究,先后在国内外刊物发表90余篇论文。曾获中科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署名第三,共五名)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署名第二,共五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津贴。曾任生物物理所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和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膜与细胞生物物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曾获中国科协授予的2014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曾受聘为中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1946年夏,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的国内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此时,杨福愉从南模高中毕业,在兄长和姐姐的帮助之下准备考取大学。因为当时全国实行各大学自主招生,各校考试时间并不冲突,所以每一个学生可以同时报考几所大学。杨福愉报考了三所大学,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之江文理学院(之江大学)和浙江大学。
南模的学生考上海交通大学,在当时的上海人看来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两校同出一源,而且上海交通大学又是名校。不料,杨福愉报考交大却榜上无名。当时南模优秀学生很多考入上海交大,自己却没考上,对他来说,自然是有点挫败感的。但是到后来再回头去看,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工科,当时如果考上交大,恐怕不过从众而徒拥虚名罢了。
杨福愉考上了之江文理学院土木系。之江文理学院是一所教会学校,源于1845年美北长老会麦嘉谛牧师(D.B.McCartee)在宁波创办的“崇信义塾”。该校于1867年迁往杭州,改名为“育英义塾”;1897年起开设大学课程,并改名“育英书院”;1914年再改名为“之江大学”。1909年,美南长老会加入办学;北伐战争期间,之江大学一度停办。1931年该校向南京国民政府立案,因为只有文理两个学院,不足以称为大学,于是定名“私立之江文理学院”。直到1948年,因已拥有文、商、工三学院,才得以恢复之江大学名称。
去杭州上这个大学是需要他和家人都下很大决心的,因为之江大学的学费很贵。在之江上了一个月的课之后,杨福愉忽然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被列入浙江大学化学系的录取名单,于是他毅然离开之江转入浙大学习。说到转学的原因,他说一方面是不喜欢工科,对土木系一开课就学画图感到乏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之江大学学费太高昂。杨家兄弟姐妹的个性都是有困难不愿意跟家里讲,而宁愿自力更生。既然深知家里经济条件有限,杨福愉就不想再给本已困难重重的家庭增加更多负担。他坦承自己当时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奋发图强,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以缓解家庭的经济状况。现在进入浙大学习,从工科变为理科,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业,又可申请奖学金解决自己的生活所需,他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在此可以顺带提一句: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土木系所在的工学院除航空工程系外全部并入了浙江大学,看来杨福愉的确与浙江大学有缘,即使他一直在之江土木系就读,最后也还是会成为浙大校友。
杨福愉说过:“每一个人的事业上的成就有两点比较重要,一个是勤奋,一个是机遇。”两个可谓同等重要――有才华的人如果没遇、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很可能会平淡一生;对于天赋不高的人,即使有很好的机遇,如果不靠长期勤奋的积累形成特长,也不能取得成绩。用杨福愉这番话来衡量他自己,可以说勤奋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品质,而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学习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机遇。他曾说,到浙江大学学习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P21-22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作者:2024年的ks 发布时间:2022-10-29 00:42:46
乌托邦已经变成一个文化和社会符号。
作者:#瞬间收藏家# 发布时间:2010-05-20 16:09:30
居家旅行当翻译必备啊!爱死后面那个日语姓氏罗马字中文对照表、以及其他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的发音对照表了!
作者:西岛大叔 发布时间:2018-11-28 15:49:35
讲真我是怀疑的,食谱里还有炸鸡。就当学习便当怎么装了
作者:晋江文学城 发布时间:2021-04-24 23:38:01
太喜欢这个系列了,超级推荐!
作者:Miss 媛 发布时间:2023-04-22 11:03:04
17年出版的,里面还按装修风格给列了建材预算,11种风格,包括美式乡村,田园,还有地中海风格,哈哈哈,就像看到以前流行的贵族杀马特的感觉
作者:王山江 发布时间:2022-12-02 13:11:32
读过的第一本书,获得了巨大的启蒙
深度书评:
阅读体验还不错的历史轻小说
作者:TT 发布时间:2019-05-13 21:33:40
之前我并没有看过玄色的《哑舍》系列。这次这部《哑舍·零——守株待兔》是朋友推荐我看的,按朋友的说法,《哑舍》系列陪伴了她整个青春!好吧,于是我也入了《哑舍》的这个坑。
这部《哑舍·零——守株待兔》是《哑舍·零》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战国篇。主角的公认的大奸臣赵高。赵高可以说是前朝末年的奇人,把一个兴建了没两代的帝国三年就搞垮了。在众多的影视剧作品中一直都是反面角色。这次玄色反其意,把赵高为什么颠覆秦国的理由写成了一部作品。这个著名的奸臣的疯癫行为有了正当的理由,原生家庭的不幸,朋友的背叛,终于养成了他的反社会人格。
这是一部还挺奇异的小说。在我看过的战国小说中,《大秦帝国》以严肃的历史为基础,写的气势磅礴。这部《哑舍》看上去就比较像言情小说,但是走的是戏说历史的路子。个人感觉还是年轻的读者会比较喜欢,随着年纪的增大,这种比较浅的历史故事可能不能满足年纪大的读者的需求。(我这是暴露了年龄了吗?o(╥﹏╥)o)。
作者玄色,畅销小说作者,常年霸占作者收入榜榜单。写作是有其独有的优点的。我很喜欢作者以历史为媒介来写畅销小说,这种做法可以吸引年轻人对于历史的兴趣。历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础。一个不了解自己历史的民族是浮夸的,没有底蕴的。作者摒弃流行的网络爽文的风格,选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虽然这部《哑舍》的人物形象还是比较网文化的,但是故事已经在往厚重的方向走了。可以看出这么多年作者的一个进步吧。
但是这本书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因为作者选择了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人物来写,不可避免会被人拿来同同类型的小说来对比。作者的优点是文风优美,情节易懂。缺点就是缺乏大场面的文字掌控能力。作者是很明白自己的弱点的,所以大场面全部一带而过。比如文中很著名的战役“长平之战”,都是从旁人嘴中说出来的,很像NPC交代情节。“长平之战”在文中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场景,但是描写太过于苍白,读者不能领会到这场坑杀40万人的战役的残酷。
战国时期战役频繁,这本书几乎没有战争描写,这就使得这本书趋向于轻小说化。这本书又摈弃了爱情线,着重于亲情与友情的描写。作者在权谋方面也没有做偏重,比如嫦姬毒杀王后的那一场重要戏份,应该是很重要的一场转折戏份,作者却并没有赋予更多的悬念。凶手是谁一目了然,丧失了权谋那种峰回路转的惊心动魄。作者选择的几个主角都是和战争权谋戚戚相关,缺失了这两部分的的情节描写,会让整本书显得苍白。
这本《哑舍·零——守株待兔》其实时间跨度非常的长,涉及的历史人物也非常的多,每个人都可以单独拿出来写成一本传奇。作者开始给的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很不错,文笔也很好,单章情节的阅读体验很好,但是时间跨度太长,每个时间段之间跳转比较突兀。作者弱化了战争与权谋的描写,侧重人物心理的变化,让作者对主角赵高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为之后的赵高倾覆秦朝做了铺垫。让人对后面的剧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的来说,是一部阅读体验还不错的历史轻小说。最后称赞一下插画,很唯美,很漂亮。
不理解货币,就无法理解中国经济
作者:日常诗人 发布时间:2015-02-16 20:29:59
写于2015年初
2014年12月,一本名为《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的图书面世,书名的四平八稳和专业感,使它起初只得到小圈子的关注;而这本书讨论的对象,却是近年里舆论场上经久不衰、也极具现实意义的主题。
两位作者李斌和伍戈,均是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且两位都在央行工作十年有余,作为专业学术成果,《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下文简称《信用》一书)无疑框架严谨、论证充分。
然而对更广泛的读者来说,它更具吸引力的一点是,书中对诸如“货币超发”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热点问题给出了相当系统、深入的探讨,正如作者所说,“本书很大程度是问题导向型的”、“是对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工作中不断面临的问题的一个系统性思考”,这些研究和思考所探询的,其实就是货币“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这一终极问题。
而将货币“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之问,放在中国近十几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去考察,对前人已经观察到、但尚未给出合理或充分解释的货币现象进行剖析,这本书也就带领读者,层层剥开了中国经济问题的症结。
信用创造的认识误区
对于普通人来说,信用创造的问题,往往在直觉性的常识之外,尽管物价上涨可以被直接感受到,“央行加快印钞”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解释也似乎说得通,但其中具体的运行机制和过程,却少有人去深究,身为专业人士,《信用》一书的作者也表示,“我们感觉到,信用货币创造可能是整个货币经济理论中最富趣味也是最容易产生误解的领域。”
《信用》一书因此体现了严谨、扎实的学术格调,以货币信用创造的机理作为开篇和逻辑起点,这自然是因为,若不能正确理解货币信用创造,也就无法理解与货币供给相关的许多问题。事实上,对货币信用创造机理的强调贯穿全书。
人们常有的认识是,商业银行先有存款,才能发放贷款,此书一开始就在纠正这一认识误区。作者指出,在信用货币时代,在现代银行复式记账法下,全社会所有的货币都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创造出来——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基础货币,构成商业银行扩张资产的基础,商业银行再通过发放贷款、购买外汇、购买债券、同业业务等资产扩张行为,在其负债方派生存款,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断扩大、存款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先有贷款,再有存款”。
为了进一步巩固读者对货币信用创造的理解,有必要对诸多流行的谬误进行辨析,从而“存贷差”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被引入。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商业银行出现存贷差,并且数额不断扩大,针对这一现象,产生了许多解释,包括“银行惜贷”(暗示解决办法是多放贷)、“居民储蓄过多”(暗示解决办法是扩大居民消费)、“商业银行资产多元化”等等说法,作者在书中一一例举,并分别作了辨析,指出诸多说法要么错误,要么虽然没错、但具有误导性;而这背后,是根深蒂固的“实物货币理念”作祟,在这种理念下,人们往往把存款想象为既定的规模,将商业银行发放贷款、购买外汇、购买债券视作“存款蛋糕”的切分,而这正是未能正确理解信用创造的表现。
书中既对信用创造的原理进行了教科书一般的深入浅出的讲解,也结合现实讲述了中国货币信用创造渠道的发展变化,比如加入WTO之后,由于巨大的贸易顺差,外汇占款一度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渠道,随着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外汇占款派生货币的作用下降,近些年表外和影子银行融资快速扩张,同业业务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明显上升。
近年影子银行、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在此书的研究之列。相对于许多莫衷一是的说法,这本书给出了较为清晰的结论:影子银行是否创造货币,取决于大家对中国现阶段影子银行的定义,如果仅考虑银行理财业务,其信用创造功能并不明显;而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货币供应的影响只发生在人民币跨境流动的过程中,人民币离岸市场派生人民币存款,并不会影响到境内货币供应量。
结合中国实际、对信用创造进行了完整系统的论述,是《信用》一书难得之处。金融学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达也十分赞赏:“信用创造……本应属于基础知识的道理,在金融学里却是曲不高而和者寡,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信用创造的问题,极为必要”。
废除存贷比考核的理论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驳斥了有关存贷差的一系列错误理解之后,明确指出银行存贷比考核的不合理。
存贷比是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概念,也常见于媒体报道,是贷款余额与余款余额的比率。通常人们认为,存贷比监管是防范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手段。《信用》一书提出,将存贷比列为监管指标,依然是“实物货币理念”或说“先有存款、后有贷款”理念的体现。
不难理解的是:影响存贷差大小的因素和影响存贷比高低的因素是一样的。《信用》一书通过分析指出,存贷差出现和扩大的主要原因有三:外汇占款、商业银行购买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以及不良贷款的核销与剥离。如前文指出,作者认为存贷差的扩大并不是既定存款中更多部分用于非贷款的支出,相反存贷差的扩大是由于银行的非贷款的资产扩张派生了更多存款,比如,除了贷款外,外汇占款、购买非银行机构发行的债券、开展部分同业业务都会创造存款,但贷款规模并不因此发生变化。
作者指出,近年存贷比约束增强,很大程度上是国际收支格局变化即外汇占款下降带来的,与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否充裕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从而用存贷比作为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指标便站不住脚了。
《信用》一书因此建议逐步废除存贷比考核,而采用国际上推荐的其他新指标。作者也提到,监管部门已经逐步开始调整和考虑取消存贷比考核。
货币现象之谜
《信用》一书最具吸引力的部分,是将近十几年里我国的货币供求、通胀、经济增长的表现放在一起进行考察,作者在行文中也不掩对这一主题的浓厚兴趣,称之为“宏观经济研究十分重要而又充满乐趣的课题”。
这一课题之所以有趣,很大原因是中国经济在近十几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出现的丰富的货币和经济现象,已经超出传统理论和经验所能解释的范围。比如传统货币理论中,货币供应量增速等于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和,而改革开放后到本世纪初的“货币消失”现象(即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对应低通胀率),一度被学界称为“中国之谜”;次贷危机之前的几年中,M2相对GDP增长明显放缓却与流动性过剩并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采取了力度颇大的刺激政策,而CPI回升速度显著小于预期。
这一课题有必要去深入研究的另一原因,是M2与GDP的比值,传统上一直被用来当作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和货币深化的重要指标,而在我国,M2/GDP广为关注的另一个原因,是它在媒体上频繁地用来说明“货币超发”、通胀风险大,作者有意直面热点,对中国的M2/GDP进行一番严肃细致的考察。
当然,有关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或说解释已经不少,《信用》一书一方面系统梳理了前人的理论观点,提出哪些较为正确,哪些有明显漏洞,一方面对得到实证支持的理论进入深入分析,通过更规范、严谨的框架进行论证,并带领读者理解其中机理。
作者提出的一个概括性的结论是,我国M2/GDP高低和增速与流动性水平进而物价变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方法上,书中选取了1997年~2003年、2003年~2008年、2008年后三个时间段,通过对各时期实体经济特征的历史考察,指出M2/GDP增速与流动性表现不匹配的原因,其中既包括统计指标上的,比如CPI和M2在某些时期未能反应真实水平,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特征也在对货币现象的分析中得以显现,比如资本市场、房地产等“新产品”部门吸纳货币,造成这类产品相对价格上升,却使传统部门有效需求下降,形成通货紧缩压力。
针对饱受诟病的我国的高M2/GDP,作者通过横向比较指出,中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以及高储蓄率,是相对其他国家M2/GDP较高的原因。除了对18个经济体进行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外,作者依然借助货币创造的基本原理、清晰简明地剖析了其中机理:所有货币必须经过银行体系创造出来,只要融资活动进过银行进行,就会派生存款、增加货币供给,不经由银行的直接融资活动则不会增加货币供给;而储蓄率高,会使一个国家的货币增速超过GDP增速,也就会使M2/GDP保持上升,同时储蓄率高本身也是直接金融不发达的另一面,并且使经济体更加依赖银行融资。
作者同样指出了许多流行观念的错误之处,比如不能用居民增加住房购买解释M2/GDP的下降,房地产买卖并不会使货币总量减少,大量房地产交易都依靠银行融资,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银行还会通过放贷创造出大量货币。作者提醒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商业银行改制上市来解释2004~2008年间M2/GDP令人困惑的逆转,并用数据有说服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在序言中,林毅夫教授就将阅读本书称为“观看一部中国近年来货币金融重要理论谜题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信用》一书还探索了中国M2/GDP的动态演进路径,认为我国M2/GDP将经历加速上升后增速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同时M2/GDP的轨迹显示出,是M2/GDP的缺口而非M2/GDP值本身,与通货膨胀密切相关。这也就意味着,物价稳定的条件是M2/GDP值保持平稳变化,而非保持不变。
对当前经济情势的基本判断
《信用》一书帮助人们厘清信用创造机理、认识过去十几年间的货币和经济现象,最后的落脚点无疑是如何站在政策制定者的角度,理解中国当下经济的处境。
仅从供给面去理解货币运行,显然远远不够。正如作者指出,货币总量——人们所能看到的央行每个月会公布的M2数据——最终的形成,并非简单地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它与商业银行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有关,也很大程度上从属于货币需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对经济施加影响,目的是支持经济健康发展,我国政府每年都设定了M2预期增长目标,并由全国人大会议审议,而也正如作者指出,该目标实际上是以货币需求为基础制定,建立在对GDP和未来物价增长的估计上。
从而,对中国当下经济情势的认识,会影响到中国未来货币政策走向。《信用》一书基于经济基本面的分析,对当前经济情势做出了判断:当前经济减速实质上是潜在产出增速的下降。
经济增速的下滑并没有伴随失业的增加,多被解释为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即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但作者认为这一说法解释力十分有限,提出当前经济减速是潜在产出增速的下降,而非周期性原因;而潜在产出的下降,也就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意味着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根据书中列出的数据,我国社会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从2007年的14.1%降到了2012年的7.4%)。
因此作者提出,认识到当前我国潜在经济增速可能下降及其原因后,从总量上刺激经济、保持高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使经济偏离潜在产出,带来宏观经济滞胀的风险;同时中国经济“两部门”的结构性问题,也会导致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下降、总量调控的失效,例如近几年金融资源较多流向对利率不够敏感的地方平台和房地产,并相互推动、强化,挤出了其他尤其是民营经济主体。
考虑物价,作者也基于充分的论证指出CPI在体现通胀上的滞后性: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让一般消费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可能性下降,现阶段CPI上涨主要与资产价格上涨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能源、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有关;结构性的价格上涨成为通胀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不稳定的信号最初不是由CPI通胀而是由信贷和资产价格的变化表现出来,CPI明显上涨时,往往已处在经济金融泡沫破裂的前夜。
从而相对于货币政策盯住CPI的传统,《信用》一书认为,货币政策有必要考虑更长期的货币稳定、金融稳定和宏观总量风险问题,更多关注资产价格、信用扩张等可能显著影响价格和金融体系稳定的因素,宏观调控应对更广泛意义上的物价变动给予关注和反应。
在后记中,作者将该书概括为通过“结构化视角”理解“货币总量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解释现实问题;作为一本学术成果,该书使用了规范的经济学语言以及较多的数量分析模型,不过对即便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读者,此书也同样具有可读性,正如著名经济金融学者许成钢在荐言中指出:“每个关心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的人,阅读此书都会得到很多重要的启发。”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7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4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9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多(110+)
- 无广告(569+)
- epub(225+)
- 图文清晰(340+)
- 四星好评(275+)
- 值得购买(147+)
下载评价
- 网友 濮***彤: ( 2025-01-01 04:39:46 )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居***南: ( 2024-12-17 22:39:29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车***波: ( 2024-12-31 00:46:06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陈***秋: ( 2025-01-04 12:07:22 )
不错,图文清晰,无错版,可以入手。
- 网友 国***芳: ( 2024-12-21 01:33:45 )
五星好评
- 网友 扈***洁: ( 2024-12-26 08:49:2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仰***兰: ( 2024-12-28 11:00:38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曾***文: ( 2025-01-08 12:26:48 )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芮***枫: ( 2024-12-19 14:58:21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孔***旋: ( 2024-12-13 20:16:42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喜欢"情系生物膜:杨福愉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的人也看了
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 王仁湘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正版图书 无忧售后】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病理学(2024考研西医综合高分考点随身记)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版全新】 仪器分析实验 苏学军主编 江苏大学出版社 9787568408882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2014金榜考研赵敏:考研英语词汇与难句大冲关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中公教育 (2016)全国职称英语等级考试历年真题详解及考前押题试卷(新版)卫生类.C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小的“我们”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预订】Mouse's First Fall Y9780689858376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9787533278038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后汉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拉卜楞“塔哇”的社会文化变迁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逍遥游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典藏版安徒生童话(Ⅲ)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公版·2019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高尔夫球场设计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MBA MPA MPAcc MEM管理类与经济类专业学位联考写作高分一本通(附历年真题及范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5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6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6分
新颖与独特:3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7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4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