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考前冲刺试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考前冲刺试卷精美图片
》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考前冲刺试卷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广东乡镇公务员考试用书中公2022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考前冲刺试卷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53796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1-0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9.8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3:52

寄语: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2022-8套真题-6套考前冲刺卷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2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考前冲刺试卷》由中公教育考试研究院潜心研发而成,由8套真题和6套考前冲刺试卷组成。

每套真题均配套详细解析,手把手教考生读材料、选要点;6套考前模拟试卷均严格依据广东省乡镇考试真题编写而成,难度科学合理,契合考试特点,材料主题新颖,紧随公考趋势,全面满足考生复习备战需求。


书籍目录:

2021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20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9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7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5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4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3年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一)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二)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三)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四)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五)

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前冲刺试卷(六)

参考答案

申论答题纸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申论考前冲刺试卷(一)

    重要提示:

    为维护您的个人权益,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请您协助我们监督考试实施工作。

    本场考试规定:监考人员要向本考场全体考生展示题本密封情况,并邀请2名考生代表验封签字后,方能开启试卷袋。注意事项

    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1.本次申论考试分题本和答题卡两部分,题本提供有关材料及问题,答题卡供你作答时使用。

    2.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务必填写在答题卡密封线内指定位置,答题卡上不准做与答题无关的标记符号。注意:所有作答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否则无效。

    3.用蓝色、黑色墨水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作答。要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4.本次申论试卷共有5个问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广东乡镇公务员·申论考前冲刺试卷(一)第页作答要求

    问题一:请根据给定材料,分析墨园村的乡村旅游经济为何能够发展壮大。(15分)

    要求:全面准确,表达清晰;篇幅不超过200字。

    问题二:请根据给定材料,就改善与加强我国乡土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15分)

    要求: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篇幅不超过200字。

    问题三:请根据给定材料,谈谈J市社区治理实践中探索的新路子、新经验。(20分)

    要求:内容全面,表达准确,条理清晰;篇幅不超过300字。

    问题四:请根据给定材料,就D县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20分)

    要求:符合实际,切实可行,有针对性;篇幅不超过300字。

    问题五:请根据给定材料,概括各地在污染防治攻坚,推动绿色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3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篇幅不超过400字。

    给定材料

    材料1

    “每到周末都有游客过来,村里可热闹了。”57岁的老陈为自己是墨园村人感到自豪。

    近年来,墨园村以古村落为重点,不断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走进墨园村,沿着青灰石板铺成的小道行走,一座座清代古建筑、古民居映入眼帘,历史在眼前鲜活起来。

    墨园村是个古村落,古建筑有10多栋约350间,其中围门楼、墨园古井等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墨园村古村落是该区现存规模、保存较好的古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村里至今仍保留着具有200多年历史的闹元宵传统习俗,村里还有石板路、水路运输等古驿道史迹等。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村落,村里制定了古建筑传承与保护村约。根据村约,村民不得随意拆建古建筑,同时还要做好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墨园村党总支部书记说,如今村民保护意识大大提升,古建筑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村民都很自觉,在建房的时候特别注意房屋不高于古建筑,不在古建筑周围乱搭乱建。正是在村民的守护下,古村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墨园村乡村旅游的火热发展离不开人居环境整治取得的成效。早在2013年,该村就陆续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在村内道路和广场及房前屋后种植绿化树,美丽的生态环境让人仿佛走入花园庭院。村里还请专人负责绿化管理。如今,村里有多名保洁员,负责每天清扫街道、清理垃圾的工作。

    “墨园村文化底蕴深,环境整洁,绿化做得非常好,我很喜欢这里,所以决定在这里开民宿,发展乡村旅游。”墨园村首家民宿的负责人说。

    在墨园村一片果园里,村民杨大哥正忙活着。杨大哥原本在城里一家工厂上班,为了方便照顾家庭,他选择返乡创业。随着该村乡村游的人气越来越旺,他看到了发展商机,租下了50亩地,大量种植西瓜和番石榴。“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了,到采摘季节,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游客来采摘番石榴。我准备扩大种植规模,种植更多水果品种,同时搞农业乐、窑鸡体验等。”杨大哥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除了专注事业,杨大哥还热衷于村里的发展。近几年,村里成立了爱心基金会,义工团队微信群里的成员有400多人,他便是其中一员。如今,随着墨园村古村旅游的发展,村里经常举办大型活动,他积极参与其中,参与义务劳动、为游客做好交通指引等。他的妻儿也是义工团队成员,妻子近还成为村里的“导赏员”,为进村参加活动的团队、游客解说村里古建筑的历史文化、故事,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该村的历史文化。杨大哥表示,“作为墨园村的一员,我们都想为村里出力,希望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

    材料2

    广东高考语文试卷里曾有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题目,就是对对子。当时,给出的上联是“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请考生对出下联。结果很多考生得了零分。细究起来,乡土教育的薄弱,本土人文知识的缺失,是学生失分的直接原因。

    一个乡土教材开发项目的研究小组曾数次赴湘西调研,与当地小学老师及教科院人员一起,编写了一本《美丽的湘西我的家》作为湘西各小学的乡土教材。该教材设计的课文,有《地图上的家乡》《从平原到深山的苗家人》等。同时,研究小组还设计了活动课,如“我们的家族树”“我们的手艺”等,试图让孩子们在实地调查和动手动脑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如今,这本教材已在湘西多所小学使用。

    《家在秦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开发的系列乡土教材之一,内容包括秦岭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当地生产活动、民风民俗等学生身边的社区课程资源。近年来,政府、民间组织的推动,正在让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主要内容,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并进而热爱祖国为目的的乡土教育,在越来越多的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实施。

    小刘在佛山长大。大学期间,小刘走访了佛山几乎所有的文化古迹,翻看了很多有关家乡的书。但他发现:许多孩子根本无心向学,更谈不上学习乡土文化;部分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的熏陶,脱离了自己生活的环境,爱国爱家就成为一句空话。

    毕业以后,小刘到家乡一所中学教书。在教学的过程中,他尝试着让孩子们多外出参观、调查,培养他们对周围生活环境的认识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有时他还带学生去看历史古迹,让他们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先辈们的创造精神。而由他策划的“乡土教育进校园”方案,已被列入当地*门的实施计划。

    据广州实验学校的钟老师介绍,早在十多年前,广州市*出版过一本叫《我爱广州》的教材,里面有许多关于广州的故事与人文、自然知识,老师们也采用这本教材授课。但从总体上来看,近些年乡土教育不被重视,更多的学校采用了全国统一的课本,乡土文化知识很少被提到。

    广州五中的严老师谈到乡土教育时,话语中充满了无奈:“从学生的作文和行为中,我感到了他们人文知识的欠缺。其实,这在所难免。试想,孩子们天天忙着上课、考试,哪有时间学习乡土知识、了解本土文化?”

    材料3

    2021年6月12日晚7点,J市A社区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门口,一场热闹的“社区夜话”正在进行。小区居民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对小区改造的期待。

    指挥部潘书记介绍,从2021年3月份以来,A社区每月至少开展一两次“社区夜话”活动,现场听取民情民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明确办理时限,及时咨询、请示和研究,形成明确意见,按时解决或答复。

    截至目前,该区通过“社区夜话”、网络问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涉及群众出行、就业、教育等方面的意见建议612条,梳理形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事清单292件。

    前不久,J市X社区网格员小川,在日常巡查时发现一个地方人员聚集,有销售人员正在夸大宣传保健品功效。他马上掏出手机,通过“网格e家”向街道综治中心上报情况。很快,派出所民警在网格员的配合下,把30多名老年人劝离现场,并对组织者依法作出处置。

    小川说,除了入户开展反诈宣传外,他还组建微信群,在群里分享防范诈骗手段的措施。同时,居民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反映各类问题,经核查属实,按程序为其发放群防群治奖励。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只靠社区党委单打独斗。J市线上线下齐发力,创新“党建引领、双线融合”社会治理机制,整合调动各种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发展治理。

    “咚咚咚!”深夜时分,J市X社区一栋单元楼里响起急促的敲门声。原来,今年90多岁的唐大爷睡眠比较浅,失眠时总以为周围有噪音,经常到居委会、街道办投诉。

    得知情况后,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彭大爷决定尝试调解。今年68岁的彭大爷是该社区“老党员工作室”的一员,平时善于处理邻里纠纷。上门陪唐大爷前前后后聊了10多次后,唐大爷再也没和邻居闹过矛盾。

    近年来,为了让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参与社区治理,J市打造“老党员工作室”品牌,帮助解决社区治理中的难点、堵点。在J市,这样的老党员工作室目前有384个。

    “小李啊,你帮我看看,这个大病救助怎么申报?”“小李,我的残疾证到期了要怎么申领?”在J市B社区,居民来办事,已经习惯性地先走到第三张桌子前询问,这是“全科社工”小李的办公桌。

    2020年,J市民政局在全市开展“全科社工”服务标准化窗口建设:将原先专人专岗、一专多能的社区工作模式,转化成全科全能,即一位社工帮居民办理N项业务,并将“一人受理、全程办理”后节省下来的人力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打通服务百姓的“后一公里”。

    如今,小李一下子成了居民公共服务的“小百科”。除了日常的网格管理,他几乎要熟悉社区所有条线的事宜,以便能在时间为居民服务。

    材料4

    “父亲脑梗常年卧床,辛苦种植的黑布林无人收购,中间商吸血压价,全县主导类型水果大量待销,邀请电商帮扶”,再配以满地烂果的照片,一篇题为《求援!好吃的黑布林面临滞销》的文章在某电商平台发布,随后被多家自媒体转发。然而不久后,有媒体调查发现,这篇文章存在悲情营销之嫌。

    文章对孟大哥的描述“40岁,至今未婚,父亲脑梗”不假,但其父并未瘫痪在床,而是能拄拐行走;“5亩黑布林,是维系这个脆弱家庭的经济来源”也与事实不符,孟家仅有2亩李子,包括黑布林和美一两个品种。与村里多数人家一样,孟家种植了多季不同水果,比如5亩桃子。孟大哥还介绍说,为了显示滞销,电商拍照时甚至将筐里的李子倒在地上,再拍一些田里的烂果,而事实上每年果农在售出前都会把下捡果(也称“次果”)扔掉。通常而言,黑布林成熟后约有3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2广东省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教材:申论历年真题及考前冲刺试卷》具有以下特色:

1.精选8套真题,精编6套考前冲刺试卷,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动态及命题规律;

2.真题审定答案,解析详尽,帮助考生突破思维瓶颈;考前冲刺试卷附带评分说明,让考生全真模拟检测,发现自身不足,科学备战。



精彩短评:

  • 作者:猫丫 发布时间:2014-04-02 20:53:28

    加菲好生动

  • 作者:曹大宝本宝 发布时间:2024-01-05 08:53:17

    记录与呓语

  • 作者:钱莱爱读书 发布时间:2017-10-31 22:13:42

    因为一本书而喜欢一种花;因为一种花而喜欢一个人;很喜欢姜花。

  • 作者:whyi 发布时间:2011-11-10 09:07:22

    到处圣牛牛粪。。的不可思议印度

  • 作者:月印 发布时间:2011-04-04 18:43:14

    还是希望用不上啦,嘻嘻

  • 作者:南山 发布时间:2017-01-08 13:09:01

    扫盲。


深度书评:

  • 营销的本质是改变人的行为

    作者:汤亚舟andy 发布时间:2019-05-19 10:47:35

    这本书本质是行为经济学在广告圈的应用实践,为广告人打开了一扇宽广的大门

    人类为什么会如此这般行事?

    我们永远在纠结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究竟是什么在驱使人类的行为。身为广告人,我们不但要了解它,还要影响它。

    行为并不与信念紧密关联。我们知道这一点,但是很难接受它,因为这与我们自认为的真实体验相抵触。看起来,我们总是做好决定然后才行动,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意识本身可能只是一种附带现象,真正的决策其实存在认知的门槛之外。

    本书介绍了,要改变他人行为有四个法则:

    法则一:如果你要改变某个人的行为,当他有了动力,且很容易做到时,改变最有可能发生。

    法则二:去改变有助于你达成目标的行为。

    法则三:行动改变态度,快过态度改变行动。

    法则四:有至少10种行动刺针,能让我们行动起来。

    法则一:如果你要改变某个人的行为,当他有了动力,且很容易做到时,改变最有可能发生

    广告的目的是促使人做出选择。如果你想促使人做出选择,当他有了动力,且很容易就能办到时,改变最可能发生。这里牵扯三个方面的因素:动机、能力和机会。如果证明这件事,用户有动机、有能力且很容易实现的话,用户选择你的可能性就会变得非常高。如果动力不够,即使很容易也有办到,选择就有极大概率不发生,比如,对大学生(尤其是男生)晚上去图书馆自习,是既有能力也容易办到的事情,但在自习这方面,大学生表现出来的动力普遍不足。

    动机——它代表的是让我们朝着某个目标前进,或者让某人花力气去达成某个目标,它与生理学、自我认知、社会地位有关,由个体激励(individual incentives)和社会常规(social norms)两个因素组成。

    能力——这个人是否确实具备完成这个行为所需的资质,或者其他内在要素?(他能不能搞定?)

    机会——这个人所处的环境是否有助于这个行为发生?

    能力与机会共同增加行为发生的容易程度。

    法则二:去改变有助于你达成目标的行为

    将动机与容易程度进行组合,就构成了“营销行为模型”——

    1. 高动机与高容易程度,行为很可能发生;

    2. 高动机与低容易程度,行为也许发生;

    3. 低动机与高容易程度,行为也许发生;

    4. 低动机与低容易程度,行为不太可能发生。

    比如你是一个啤酒商,卖啤酒的时候,你将面临四类人群:

    1. 让已经爱上他啤酒的朋友和亲戚去推荐给其他人。

    2. 要不喜欢喝啤酒的朋友和亲戚来尝尝。

    3. 让原来就爱啤酒的人来尝试他的啤酒。

    4. 让已经爱上他的啤酒的朋友和亲戚,来买更多的啤酒。

    根据动机和容易度放进矩阵,得出上图。看图能发现,选项1是最有可能发生的行为——让已经爱上他啤酒的朋友和亲戚去推荐给其他人。

    如果再考虑销售规模,就需要把“行为规模”加入到模型中来。意思就是,你得选择一个能够匹配目标的策略。有5个问题可以帮你衡量行为规模:

    1. 我会影响多少人?

    2. 这些人又能够影响多少人?而这群人又有多大的影响力?

    3. 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多高?

    4. 可能的普及率有多高?多少人可能被改变?

    5. 这个行为对我的目标有多大的助益?让人们正面谈论我的品牌,是否与推动销量一样重要?

    把这些问题加入考虑,就有了大小差异。圆圈越大,对于啤酒销量的潜在贡献就越大。

    据此,我们可以决定,在啤酒的铺货渠道里,进行大规模的样品派发。消费者可以先试喝啤酒,再决定是否购买。衡量你要改变的行为规模,选择既有可能改变,又有助于达成你的目标的行为下手。

    思维、感觉和行动是心理回路(psychological loop)的一部分,三者保持一致,决定了我们的行为习惯。如果三者无法保持一致,则会让我们觉得不自在和难受,也就会产生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当一个失衡时,就会拉扯着另外两个跟着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新的平衡。而三者里面,立刻行动是让行为发生改变最快的因素。一旦行动已经发生,唯一能够减缓认知冲突的方法,就是去改变你对于这行动的思维和感觉。

    法则三:行动改变态度,快过态度改变行动

    我们做广告,过去十分依赖消费者洞察——所谓“洞察”,是对人性的某一项理解,可以用来帮助品牌打开成长机会。如今看来,洞察与行动之间的距离,似近实远。如果有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何不用?而且,“洞察”之法有天然缺陷,心理学家保罗·瓦兹拉威克就曾表示,“洞察可能造成盲点”。

    要改变行为,行动前并不需要有洞察的存在。

    直到现在,广告圈的广告形式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广告人一如既往地总是想着从试图影响思维与感觉的被动广告做为创意切入点。

    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地影响行为,然而现在广告能做的,早已不再只是单向传播,而是可以与消费者互动。这是一个多屏互动的时代。在促成行为的改变上,如果广告人能让你行动起来,你就会改变思维与感觉来配合你的行为,从而对品牌多喜爱一点。

    例如在公共澡堂,用水量很大,我们如何让人们节约用水?以下是三种办法的结果反馈:

    慈善项目,我们如何让人捐更多的善款?

    公司新人,如何让他们尽快掌握策划项目的能力?

    让目标用户付出劳动,反而回报最多,最能达到期初设想的目的。我们也就能理解,越是努力的员工越能对组织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参加过大学迎新仪式,在台上发表过“为什么来到这里”演讲的新生,在学校各方面的表现更积极;让一个人喜欢你最有效率的方法,不是死缠烂打,而是让她帮你一个忙(这也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事实上,让人用行动参与到你的使命之中,他们的思维与感觉就会被统一,来合理化他们的行动。通过我们的日常经历,我们也能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对于完成一件事情付出了越多的心力,就越会无法自拔地去认同这件事情和这个团体。

    总之,改变行为最有效和最快的方式,是促成行动。原因来自于心理法则,行动能最大化的造成认知失调,继而影响人们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感来合理化他们的行动,来使三者达到新的平衡。

    人们为什么会对行为改变抗拒呢?其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抗拒,一种必须被尊重的抗拒。正如所有的自我防卫机制一样,抗拒能够保护我们远离未知所带来的困惑。只要是企图改变行为,不管是哪一方面的行为,往往都会启动这种自我防卫,因为改变意味着,我们必须用一种不同的,而且是我们还不熟悉的方式行事。

    法则四:有至少10种行动刺针,能让我们行动起来

    其中,激励性刺针提升消费者的动机,简化性刺针降低消费者做某事的困难程度。

    4.1 激励性刺针

    重塑(reframing):

    把既有行为用一种完全不同或更有吸引力的方式重新包装。它聚焦于所带来的好处而非产品的特点。

    何时使用?我们一般在诉诸消费者的自身利益时使用,也即“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们的心智会用刻板印象、预设立场以及经验法则来判断事情;它把信息揉在一起,以便于在逻辑上偷步。重塑是将消费者心中的旧有图式(schemas)撕掉,从而用新的方式填充进消费者的大脑,形成新的图式。

    重塑强调全方位的一致性,在重塑上投入力量的力度、广度与深度将决定性地影响重塑工作最后地成败。

    喜茶→重塑奶茶

    SOHO→重塑写字楼

    王老吉→重塑凉茶

    特斯拉→重塑汽车

    苹果→重塑手机

    大包装零食→小包装零食

    低价→高价

    普通装帧→精品装帧

    难→易

    累→轻松

    如文物以开口说话的方式让用户更好地了解历史

    动之以情(evocation):

    借由触动强大的情感来达成行为的激励。

    何时使用?当行为已经根深蒂固,而人们已经是不自觉地在做某个行为时,动之以情可以带来“一巴掌打醒”的效果。

    第一, 人的大脑不需要通过认知,就可以接受情感性的信息。

    第二, 我们的大脑特别容易受强烈的情感刺激吸引,并且擅长记录这类刺激,留下记忆。

    普拉奇克博士(1980)总结了人类主要的情感有8种:

    1. 喜悦

    2. 忧伤

    3. 信赖

    4. 讨厌

    5. 恐惧

    6. 愤怒

    7. 惊讶

    8. 期待

    同时,负面信息会比正面信息更容易抓住我们的注意力(Baumeister et al. 2001)。南加州大学神经科学教授安东尼奥·达马西奥(1996)表示,感性资讯比理性资讯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

    恐惧→肌肤晒成古铜色,其实一点儿也不健康

    集体主义(collectivism):

    我们常常通过观察别人怎么做来决定我们应该如何行事。这是来自“社会常规”的力量,即那些对于什么时恰当行为的明文规范与潜规则。

    何时使用?需要创造社会常规时,即让被改变的人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我”的时候。

    集体主义有4种构成要素:服从性、从众心态、行动、使命。

    我们很多人身体当中有一个负向循环,精力不足道导致不锻炼,不锻炼,导致身体很累,身体很累,导致精力不足。每个人都可以用激励相容的心理账户去打破这种负向循环。激励相容就是承认每一个人都是自私的,通过正确的机制把个人自私的目的,同大家共同的利益绑到一块时,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大家共同获益的原动力,如跑步圈、早起打卡、一起马拉松。

    鸟叔当年设计的风靡一时的骑马舞

    国潮一时“洛阳纸贵”

    当年大堡礁用一份“世界上最棒的工作”招聘启事圈粉无数

    归属感(ownership):

    与其告诉别人做什么,归属感是反过来询问人们,他们觉得什么是该做的。

    何时使用?让人们对于一个课题使得上劲,并有助于你的任务时。

    可口可乐的歌词瓶

    网易云音乐的地铁广告

    明星微博上为护肤品站台

    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要一上来就给用户物质奖励,或者给用户补贴等等,因为我们可能因此而改变用户的内部动机。

    玩乐(play):

    通过人们喜爱玩耍与游戏的天性,把你期望发生的行为变成令人享受的欢乐。

    何时使用?当你充分掌握行为发生所在的环境时。

    比如积分系统、任务系统、押金打卡、阿里积分猜A股大盘涨跌、一元夺宝。

    实用性(utility):

    实用性是指通过额外的好处与服务来鼓励行为的发生。

    何时使用?需要提升个体利益时。

    广告的长处,正是在于创造一个吸引人的形象,来为产品加持。但广告无法取代产品,产品本身必须能够达成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只是树立动人的形象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作为广告人,我们同样面临一个特别普遍的现状,那就是,产品销量不佳,但制造者无法调整或改变产品。那么,你如何说服消费者购买这个产品呢?

    营销顾问弗雷德·普法夫和阿尔特·卡农曾指出,广告应该要从纯粹的形象建立,前进到实用性的建立。

    只是告诉人们你的产品有多棒,有时候是不够的。这时候你还需要为产品增加价值——实用性。比如铁盒包装的外卖、随包装附赠的木制奶油刀、随化妆品一起邮过来的小样、随盆栽一起邮过来的种植小工具包、租房免费帮搬家、将地铁站变为虚拟的超级市场等。

    同时,也需要记住一个原则:相对于惩罚,奖励更能让人们全力以赴。

    样板(modelling):

    人们喜欢观察行为,然后复制行为。看别人如何行事,决定了我们如何行事。

    何时使用?当我们能够找到具备相关性的样板人物,且有助于你强化所期待的行为时。

    “没有领导者的革命”是不会成功的。假如你想要激励人们做出改变,光是传递一个很棒的信息是不够的,你还需要一个很能启发人的传播者来传递这个信息。猴子看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

    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指出了两种有效的社会常规:示范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

    宣传禁酒活动的标语,“绝大多数年轻人拒绝饮酒”(指令性规范)的效果要比“未成年人饮酒很危险”(示范性规范)好。

    样板效应包括:

    1. 真人实证

    2. 名人代言

    3. 精准背书

    4. 影响力背书

    5. 社交媒体认证

    6. 公关造势

    衡量效果的标准为“亲近度”和“魅力度”。

    4.2 简化性刺针

    赋予技能(skill up):

    教人们如何去做一件事情。

    何时使用?当人们说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某件事时。

    比如,培训、案例集、教学课程、产品演示影片、新手指南、免费试用或体验。

    赋予技能的步骤:

    1. 评估目前对于行为的理解与能力。

    2. 制定一个计划来提升这群人的能力。

    3. 征服感比奖赏更强大。

    尽量保有一颗利他之心,付出越多你就会收获越多。

    化繁为简(eliminate complexity):

    尽可能去除阻挡行为发生的障碍。

    何时使用?当环境可控,且能够去移开障碍的时候。

    化繁为简的途径:

    1. 提供明确的利益

    2. 信息拼图

    3. 默认选项

    4. 给予反馈

    5. 预料错误

    6. 把复杂的选项架构好——选择越少越好,并把他们之间的差异尽量拉开

    敢承诺(commitment):

    从帮一个小忙开始,会让对方同意随后一个大要求的可能性大增。

    何时使用?当需要改变的行为幅度很大,整个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如果一个行为已经根深蒂固,或者改变难以一步到位,那么想办法去得到一个对于改变的承诺,会是小小的却是很有积极意义的第一步。这个技巧一般被成为“踏进门槛”,讲的就是如果一个人已经接受了一个小请求,就有可能接受一个更大一点的请求。人们只要做出了承诺,他们就倾向于把它变成真实的行为。

    4S店在汽车之家用低于竞争对手的价格给汽车打广告,58同城用低价房吸引客户来看房,当客户决定掏钱了,才发现实际要付出的钱远多于看到的广告。

    最后,我们将上面的十个刺针总结为一个行动刺针选择模型(action spur selection matrix),方便我们判断不同创意要克服不同的障碍时,哪些行动刺针会比较有效。

    PS. 不要总是依赖单一刺针去改变行为——有可能组合几个刺针打套组合拳,能让改变更容易发生。

    如何使用合适的刺针?你在做创意的时候,可以使用如下思考步骤:

    十种刺针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勾子呢?我想还是有的。总结一些如下:

    利用视觉

    贯穿历史,最有力量的故事都是用图片来讲述的。

    从史前石窟绘画到伦敦地铁地图,图画和表格一直是人类故事的核心。原因很简单:我们的大脑是为视觉画面接线的。“眼见为实。孩子在能说话之前,就会看,会识别了。”1972年,媒体理论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其经典作品《观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一开篇就这样写道。自那以后的神经科学也证实,视觉在人类认知中占主导地位。我们大脑中有一半神经纤维与视觉有关,人一睁开眼睛,视觉就占脑电活动的2/3。大脑只需要150毫秒就可以识别一幅图像,只需要100毫秒就能为它赋予意义。尽管我们双眼都存在盲点(也就是视神经接入视网膜的地方),大脑却能灵巧地创造出完整的无缝视觉。

    萨缪尔森1948年的“循环流向图”,表现收入在经济中流动,就像水在水管里流动一样

    词汇是由人的短期记忆来处理的,我们只能保留7个字节的信息。另一方面,图像直接进入长期记忆,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图画靠着更少的笔触,没有专业语言的沉重感,极具直接性。如果文字和图像传递的信息互相抵触,胜出的往往是视觉画面。因此,老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一图胜千言。

    我们所画的东西,决定了我们能够看到些什么,不能看到些什么,注意到些什么,忽视掉些什么,还塑造了随之而来的一切。若干年后,哪怕文字早已褪色,这些图示也挥之不去,就像是意识里的涂鸦:它们偷偷躲进了我们的知识行囊,驻扎到了你的视觉皮层,你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它躲在哪儿。

  • “高成就者”的不快乐:0-6岁的抚育经历,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

    作者:樱汐读书 发布时间:2019-08-15 08:27:05

    在科学发展史上,牛顿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在物理、数学等领域建树颇多,

    属于典型的“高成就者”,然而他的生活却并不快乐。

    牛顿性格孤僻,有抑郁症状和严重的疑心病,还以争强好胜著称。一旦认为自己受到了冒犯,就马上燃起斗志,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发型相当炫酷的牛顿

    牛顿曾多次陷入与其他科学家的“首发权”官司。他和莱布尼茨争夺“微积分”的独立发明权,和胡克因为“引力的反比平方定律”发现权争执数年。在争论过程中,牛顿常常口出恶言,甚至不惜使用卑劣的手段打压对方。

    天才如牛顿,心理层面却有如此多的病态特征,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有些另类和格格不入。

    针对这种现象,有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有趣的论点:

    像牛顿这样“不快乐的高成就者”并不罕见,其心理根源可以追溯到他在“家庭剧本”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童年生活上,其中0-6岁之间的成长经历至关重要。

    那么,究竟什么是“家庭剧本”?影响我们在家庭剧本中角色定位的因素有哪些?0-6岁的抚育经历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医生奥利弗·詹姆斯,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书中对这些问题作出了解答。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

    7.7

    [英] 奥利弗·詹姆斯 Oliver James / 2019 / 江西人民出版社

    奥利弗·詹姆斯以“家庭剧本”为线索,深入剖析影响家庭剧本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系统论述了早期抚育3阶段对于个人心理成长的重要影响。

    这对于新手爸妈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帮助他们塑造更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对于问题原生家庭的受害者而言,通过回顾童年生活,可以追溯过往经历如何影响当下的自我,并且借助内省等方式获得疗愈。

    《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卡片式思维导图

    01家庭剧本:父母是家庭关系模式的塑造者

    所谓“家庭剧本”,其实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在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就像是戏剧舞台上的人物一样。

    常来说,子女在家庭剧本中的角色是由父母决定的,他们部分参照自己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再结合孩子的性别、出生次序、家庭规模的大小、孩子之间的年龄差距、长相、智力、与父母的相似度等,最终形成了家庭剧本的基本模式。

    在出生次序上,排行不同的子女会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比如长子往往更有更责任心,更能开创新的理念、学术流派等,后出生的子女则更强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差异化的特质获得父母的关注。

    回到开头牛顿的例子,他的童年经历十分坎坷,尚未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3岁时由于母亲改嫁,继父不喜欢小牛顿,于是就把他丢给外婆和舅舅照看。直到11岁时继父去世,他才得以重新与母亲共同生活,这时家里还多了3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和弟弟。

    0-3岁期间,虽然经济条件一般,但母亲给予小牛顿全身心的照顾和陪伴,在这样的家庭剧本中,母亲与孩子处于“照料者”和“被照料者”的位置。但之后的8年时间里,母亲把精力投入到新家庭和弟弟妹妹身上,自己却遭到了冷落和忽视,成了家庭剧本中的“被抛弃者”。

    童年时期的牛顿就展现出了争强好胜的特质,无论是跳远,还是其他游戏,都会想方设法赢得比赛。这种强烈的好胜心,是孩子想要争取母亲认可的一种方式,也是被抛弃后安全感缺失,害怕别人夺走自己东西的强烈恐惧感作祟。

    在进入科学领域后,牛顿热衷于争夺“首发权”,以及他的神经质、敏感多疑等性格特点,大都与此紧密相关。

    在家庭剧本中,父母有意无意间也会将自己的情绪投射给孩子,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和成年之后的生活。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父母传递积极的期待给子女,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意志,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从而有机会真正地享受成功,而不是成为“不快乐的高成就者”。反之,如果父母一贯采用贬抑性词语打压子女,这种消极的情绪投射不仅会削弱他们的自信心,甚至可能演变为抑郁症状。

    02早期抚育方式:“正常投入的、足够好的母亲”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每个家庭剧本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作为照料者的父母,如果在早期抚育过程中,关注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家庭关系模式也会变得更加健康。

    生物学研究成果表明,

    0-6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大脑处于快速发的阶段,

    需要照料者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即温

    尼科特所说的“正常投入的、足够好的母亲”。

    莫里索,《摇篮》

    奥利弗·詹姆斯结合多年的心理学临床实践,将0-6岁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不同的心理特质,具体来说:

    1、0-6个月:自体感

    这一时期,敏感、共情的母亲会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让他感受到“自体”的存在,母亲成为理想化的自体客体。

    如果缺乏及时回应,婴儿会以暴躁、愤怒或者压抑情绪等方式作为快乐缺失的补偿,久而久之,将改变大脑中的电-化学反应机制,为成年之后的人格障碍埋下隐患。

    2、0-3岁:依恋模式

    依恋模式有四种类型:回避型、缠人型、混乱型、安全型,

    前三者统称为“不安全的依恋模式”,不同依恋模式的形成与成长环境的稳定性、照料者的抚养方式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父母倾向于否定式教育,或者在教育过程中标准混乱,或对子女的态度过于冷漠和严苛,子女更容易形成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反之,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提供可靠、稳定的抚养环境,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在未来也更容易建立起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作家卡夫卡在4岁前,总共搬过3次家,期间又经历了2个弟弟的夭折,成长环境一直处于变动之中,父亲粗暴、严厉的教养方式更是让他心生恐惧。他一生都无法与女性建立起正常的亲密关系,即使是相处多年的女友,也大多通过信件交流。事实上,这种回避型的依恋模式早在他幼年时就已打下根基。

    3、3岁-6岁:良心

    奥利弗·詹姆斯将人格分为本能、良心和自我三个不同的系统,其中“良心”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超我”有些相似,是一套关于对错是非的规则体系,用来约束本能的贪婪特质。

    在家庭剧本中,良心会影响到孩子的“爱情地图”和性观念,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于权威、规则、以及责任心的态度。

    “权威型”父母

    的教育理念更趋理性,在表达爱的同时,教给他们规则意识,告诉他们某些行为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这时就会形成“善良的良心”。

    “专制型”父母

    倾向于抑制孩子的本能,让他们产生内疚感和恐惧感,进而形成“惩罚性的良心”。即使成年之后,他们的心里也像有一个内在父母的声音,一直在发号施令。

    在强制性、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

    ,孩子更容易形成脆弱的良心,他们道德意识淡薄,漠视社会规则,严重情况下甚至会成为暴力犯罪者。

    总体而言,在早期抚养过程中,母亲作为照料者的角色至关重要,敏感、共情的母亲能够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充满爱意的成长氛围,有利于良好心理特质的形成。

    但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个母亲都要成为全职妈妈

    ,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照顾孩子,如果有其他固定的照料者,能够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成为工作族妈妈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03内省与艺术创造: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奥利弗·詹姆斯说:最有价值的是要认识到,此时此地发生的事是过去经历的一种表达。在认识到这一点的那一刻,我们就会有所改变。

    回顾我们的童年,可以清晰地看到过去如何影响了当下的我们。戳破真相的一瞬间,或许有忧伤,有愤怒,也许想要责怪父母。但既知过往之不可追,除了在抚育下一代时,尽力避免重复上一代的错误,我们还有机会去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奥利弗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中也提供了3条建议。

    法之一是内省。

    通过向家人、朋友倾诉,或者找专业心理治疗师咨询,在自我暴露的过程中,重新探索童年经历的真相,而不是继续活在虚幻的玫瑰色泡泡中自欺欺人。在心理治疗的流派选择上,奥利弗建议最好是精神分析与认知疗法结合,前者侧重于分析当前思维模式与心理特质的成因,后者则会提供具体的、针对性的方案与建议。

    法之二是艺术创作。

    对于有文学、艺术天分的人来说,创作是一种维持生存的手段,也是他们的心灵避难所。

    马奈,《在船上写生的莫奈》

    埃里希·黑勒曾经评价卡夫卡:“两者之间,就只是一张书桌之隔而已,眼看着就要崩溃的世界,靠着想象,竟然得以维持不坠,这还真是智性的最高整合。”

    写作帮助卡夫卡暂时摆脱精神上的困扰与痛苦,获得自我表达的出口。

    对于普通人来说,看电影、看小说、听音乐、观赏艺术品等活动,或者亲自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其中包括的创造性元素,都有可能激发我们的内省能力,增强我们对现实的理解。

    方法之三是在行动中改变。

    在家庭剧本中,每个人都会被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如“懒惰”“勤奋”“贪吃”“挑食”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做出改变,打破原生家庭赋予我们的刻板印象,也有助于我们重新塑造在家庭中的生态位。

    “原生家庭就像一个舞台,每个人都被分配了特定的角色。对童年经历进行抽丝剥茧,你可以创建自己的角色。”

    家庭关系是我们一生的纠葛,原生家庭剧本的雏形由父母塑造,并且在早期抚养过程中不断定型。深入解析家庭剧本,面对曾经的伤害,是走向疗愈的重要一步。回顾童年,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

    参考资料:

    1、《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奥利弗·詹姆斯

    2、《自体心理学导论》,Peter A. Lessem

    3、《丘吉尔的黑狗》,安东尼·斯托尔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6分

  • 语言运用:4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9分

  • 章节划分:5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9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5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五星好评(252+)
  • 格式多(169+)
  • 全格式(243+)
  • 差评(295+)
  • 二星好评(121+)
  • 排版满分(426+)
  • 少量广告(191+)
  • 推荐购买(373+)

下载评价

  • 网友 戈***玉: ( 2024-12-12 16:14:15 )

    特别棒

  • 网友 冷***洁: ( 2024-12-28 18:58:33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寿***芳: ( 2024-12-12 06:53:19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谢***灵: ( 2024-12-14 04:34:51 )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訾***晴: ( 2024-12-22 07:49:11 )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仰***兰: ( 2024-12-25 03:25:43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冯***卉: ( 2024-12-25 21:48:16 )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14 07:51:54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屠***好: ( 2024-12-26 05:50:57 )

    还行吧。

  • 网友 权***波: ( 2024-12-23 00:04:33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沈***松: ( 2024-12-30 10:29:32 )

    挺好的,不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