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毛泽东与山文化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25

毛泽东与山文化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毛泽东与山文化精美图片
》毛泽东与山文化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毛泽东与山文化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983661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1.3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16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2:25

内容简介:

  《*与山文化》描写了*登山时的精彩历史片段,介绍了*以名山为题材创作的诗词,讲述了*利用名山险要的地势领导的著名战役。主要介绍了*与韶山、昭山、沩山、衡山、岳麓山、井冈山、龟山、蛇山、钟山、庐山等的故事。有利于对进一步了解*与山的文化,同时,通过介绍*与山的故事,也有助于了解党的伟大的革命历史。


书籍目录:

绪言 毛泽东与山文化

章 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山文化门

第二章 毛泽东与韶山(湖南)

第三章 毛泽东与昭山(湖南)

第四章 毛泽东与沩山(湖南)

第五章 毛泽东与衡山(湖南)

第六章 毛泽东与岳麓山(湖南)

第七章 毛泽东与井冈山(江西)

第八章 毛泽东与永定金丰大山(福建)

第九章 毛泽东与瑞金东华山(江西)

第十章 毛泽东与云石山(江西)

第十一章 毛泽东与娄山关(贵州)

第十二章 毛泽东与夹金山(四川)

第十三章 毛泽东与六盘山(宁夏)

第十四章 毛泽东与佳县白云山(陕西)

第十五章 毛泽东与五台山(山西)

第十六章 毛泽东与香山(北京)

第十七章 毛泽东与济南英雄山(山东)

第十八章 毛泽东与徐州云龙山(江苏)

第十九章 毛泽东与徐州九里山(江苏)

第二十章 毛泽东与龟山、蛇山(湖北)

第二十一章 毛泽东与钟山(江苏)

第二十二章 毛泽东与杭州北高峰(浙江)

第二十三章 毛泽东与莫干山(浙江)

第二十四章 毛泽东与杭州玉皇山(浙江)

第二十五章 毛泽东与五云山(浙江)

第二十六章 毛泽东与杭州丁家山(浙江)

第二十七章 毛泽东与庐山(江西)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毛泽东与山文化》:

  韶山,位于湘潭、湘乡、宁乡三县交界处,山清水秀,壮美多姿。韶山不高,却是一座文化名山。不仅风景秀美,而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虞舜帝南下,曾到苍梧之野巡视。他由京城蒲坂(今河南)出发,过黄河、跨长江、涉洞庭,经过湘中的山野,来到一个遍地苍松翠竹、奇峰怪石,到处杜鹃花争艳、清泉涓涓的地方。舜帝顿觉心旷神怡,他随即令侍臣奏起上古有名的《韶乐》,引来天上的凤凰、百鸟仪汇于此。后人为纪念这件事,将这个演奏韶乐的地方取名韶山,那陡峭的山尖叫韶峰,那涓涓的小溪叫韶河。山峦绵亘下的山冲就叫韶山冲。

  自古以来,人们赞美这里的自然风光。这里,重峦叠嶂,起伏绵延。韶峰“高出云霄,为诸山之祖。”攀登“其巅,俯视群山若孙子,南岳、洞庭望之”,好像即在眼前。它气势雄伟壮观,是观日出绝妙之地。1737年,周定宇在韶山毛氏一修族谱的《韶山记》中写道:“韶山,楚南一名山也。祖西华,面南岳。”“从来仙境称韶峰,笔削三山插天空。天下名山三百六,此是湘南龙。”关于韶峰的美景盛况,不仅湘潭、湘乡县志“均载之”,而且清乾隆和嘉庆年编印的《湖南通志》,清嘉庆年间刊行的介绍全国名山名川的图书《广舆记》,宋代以来历代出版的以欣赏山水画代替浏览的《卧游册》,“咸登之”。

  韶山群山之中,秀美的风景点颇多,魅力的当推韶山八景:韶峰耸翠、凤仪亭址、仙女茅庵、胭脂古井、石屋清风、顿石成门、塔岭晴霞、石壁流泉,各景都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脍炙人口,各景又独具风韵,令人心驰神往。1881年,韶山文豪毛祖基(兰芳)曾对各景赋“浪淘沙”词一首,使韶山八景更具文化元素。

  虽然自古以来,常有文人墨客淋漓于韶山风景,但数千年里,韶山在人文领域一直默默无闻,“韶山”,并没有真正走出韶山——韶山之为普天下瞩目,则是在毛泽东诞生以后。

  毛泽东诞生时的韶山当时还是一个偏僻而贫穷的地方。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17岁之前,他基本上没有离开过韶山。他的梦想,他的追求,在这里起飞。

  韶山,留有少年毛泽东难以忘怀的喜怒哀乐。数千年来,在韶山大地上,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四千年前,舜帝带着娥皇、女英两位妃子南巡至此,妃子们当时在古井旁梳妆打扮,胭脂掉入水中,使水长年呈红色,这就是“胭脂古井”的来历。关于娥皇、女英二妃来此时间有二说:一说同舜帝而来;一说舜帝病逝南巡途中,她们寻夫到此,泪下沾竹,遂生斑点,故名斑竹,韶峰山麓至今尚存此竹。毛泽东《七律·答友人》诗中有“斑竹一枝干滴泪”之句,即出自此典故。

  据1888年王闿运主编的《湘潭县志》载:唐景云年间(710-711年),有从长沙来的“桓氏三女”修道于韶山,“好道山居”。她们虔诚修道,刻苦炼丹,并一心为地方做好事,救济生民。天神受了感动,一天红日高照,便谴“凤衔书至此”,接她们上天成仙。这时,附近方圆数十里内的各位僧人,本地居民,都拥来相送,三女宣读天书后,各乘雪白仙鹤,徐徐升空,仙与人都依依不舍,含泪相互祝福。仙女当年修道处——仙女茅庵,长存至今。可以说,童年毛泽东就是在聆听长辈们讲述这些故事中长大的。

  高菊村等在《青年毛泽东》(修订本)中考证,对历代记述韶山的《湖南通志》《卧游册>等书籍,少年毛泽东都看过。在韶山长大的毛泽东,不知多少次爬过韶峰。他小时候爱登山。据韶山老人回忆,毛泽东少年时代经常和小伙伴们到这里玩,几个人从山脚下排成队,一声号令,争先恐后往上爬,先登上去的为“大哥”。毛泽东年纪小,志气高,从来不甘后人,“大哥”常由他领了。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皮下真菌 发布时间:2012-10-20 14:44:19

    ……最后一页默默扶墙

  • 作者:干净的懒猪 发布时间:2019-10-08 11:05:38

    初中时候读的书,每一位古代人物介绍得栩栩如生,很喜欢❤️

  • 作者:Sotang 发布时间:2018-06-02 15:30:50

    閱於2018

  • 作者:白秀 发布时间:2020-08-28 21:44:27

    对读者要求有点高,仅有高中时期的物理基础貌似不够……

  • 作者:芋圆 发布时间:2021-01-24 14:27:30

    听了游律师的课后买的,课堂上讲得非常好,可以用醍醐灌顶四个字来形容,有很多观点是此前没有接触过的。虽然这本书也涉及课堂的一些知识点,但只看文字的话感受还是打折不少。

  • 作者:从未来回来看你 发布时间:2021-10-19 00:03:53

    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有着独特的架构和情节的构思,没那种性格做派相同的弱智敌人,不怎么种马,不是盲目的打怪升级。这些,对于现今的玄幻小说,已然是不错了


深度书评:

  • 刘邦为什么能够获得天下?

    作者:benu 发布时间:2014-12-31 16:14:39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天下,陈胜,项羽,刘邦,张耳,彭越等十几股势力先后揭竿而起…..陈胜占据了先机,本来说应该最有机会争夺天下,但是半年后就兵败被杀;项羽以其战无不胜的武力所向披靡,但最终却败于垓下;张耳,彭越之类的,也不能说缺乏政治才干,政治抱负,但是始终是次要力量,等刘邦打败项羽,刘邦作为名义上的盟主,团结了最大的几股力量,任何一股力量的反叛,都是得不偿失的了。最后汉帝国成立了,被各个突破。

        与其说老天最终选择了刘邦,不如说刘邦所做的事情,最符合那个时代的要求。或者说,针对争夺天下这件事情,刘邦采取了最正确的做法,犯了最少的错误。对于一个开创帝国的创始人来说,他的个人性格最符合帝国开创者的素质。即使是对于我们当代的人来说,他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学习,因为人性从不改变。

        刘邦夺取天下的直接原因有两个:

        第一,确立了“以关中为根据地,进则争雄天下,退则据关而守”的战略。因为此战略,所以刘邦即使每次都是逢项羽必败,但是只要性命在,大后方都能送过来粮草士兵,从而东山再起。这也是萧何被列为汉朝建立第一功臣的原因。刘邦没有韩信,最终也还是会得到天下,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因为环顾四方诸侯,有这样大战略,而且占据这样的地利条件的领袖的确是很少,刘邦耗得起,其他人都耗不起。当然,项羽也有大后方,也有大战略,那就是占据彭城这个四战之地,便于四面出击,谁不听话就打谁。从这个战略就可以看出,项羽的确是霸王而不是帝王的素质。彭城虽然便于出兵天下,但是却易攻难守。在兵力占优势时,可威慑天下,群雄拜服。一旦弱势,就容易被围剿。彭城战略决定了项羽出兵只能够速战速决,一旦被拖入战争泥潭,打起了消耗战,则容易后方起火,陷入被围歼的命运。后来,楚军粮草被彭越切断,彭城被韩信占领,根据地周殷被黥布策反,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项羽的失败乃是典型的战略失败。他不是战死的,而是困死的。虽是猛兽,无奈落入陷阱,利齿又有何用?!

        战略的背后是政治意图。刘邦的战略部署,反应出其欲一统天下的构想,这个构想应该是在第一次“破武关,入关中”时成型,不然又如何会有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的气魄。因为有了更长远的计划,所以才能克己以争取天下民心。相对而言,项羽则短视的多。一进入关中,就让士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依然是十足的流寇作风。至于后来建都彭城,更可看出,他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政治方针,只是想做个天下诸侯的霸主而已,谁不服就打谁。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项羽只是个战无不胜的战神而已,身上的政治细胞少的可怜。如果项梁未死,他叔父二人应该可以荡平天下吧。

        第二,注重外交,善于结盟,孤立了项羽。不得不说,刘邦十分善于结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对付最主要的敌人。TG后来在这个方面,的确是进行了发扬光大。原来属于项羽的力量,比如黥布、张耳等最后都加入了刘邦的阵营。与其说刘邦做得好,不如说项羽做得太差,老是被刘邦挖墙脚。项羽过于笃信武力,刚愎自用,他所需要的,只是别人臣服于他,畏惧他。所以诸侯对他只能是敢怒不敢言吧,虽然怕,却是心怀怨恨的怕。在自己威势重时,其他诸侯还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虎落平阳,新怨旧恨一起爆发,恐怕诸侯就是欲除之而后快了。他既缺乏从根本上让各路诸侯依附自己的意愿,又怎么会花费心思浪费在这些势力上呢?用武力压制他们好了,谁反叛就灭了谁!只是想不到,压制的越狠,反噬的力量就越强!刘邦则相反,不是靠武力压制,而是以“利”诱之。靠着利害分析,得失计算来说服诸侯,以划分天下,裂土封王的承诺诱惑诸侯,从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团结了共同对付项羽的系统力量。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是敌不过系统的力量的。项羽的“大棒”外交最终难敌刘邦的“胡萝卜”外交了。这一推一拉的力量最终使项羽成了孤家寡人。

         以上两点应该是主要原因,当然还有许多次要的因素,包括一些偶然性的机会等等。项羽由于自己的一些弱点没能抓住,从根本上源于其性格上的缺陷。

         刘邦与项羽作为两大集团的核心人物,他们自身的性格是形成最终结果的根本因素。要说这两个人的性格,还要从他们各自的发迹轨迹来说。公元前209年,刘邦举兵,时年48岁,之前一直混迹于社会的基层。经常看到评论说刘邦本是无赖流氓,我只能笑而不语了。公元前的历史,比耶稣还早,所以评价一定基于客观事实,而不是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

        第一个事实,刘邦不事生产,反而经常带小兄弟们回家吃饭。这个事实说明了刘邦并不是安分守己的性格,反而具有游侠的气质,并且是个慷慨大度的人,有饭大家一起吃,朋友多,重义气。

        第二个事实,刘邦当上了亭长。相遇于现在一个镇的派出所所长。那个时候,亭长也算是吏了,必须能读书识字,还需要通过考试,所以刘邦是读过书的,从后来其咏诵《大风歌》也看得出来。亭长专门负责治安,抓捕犯人。所以,其身体素质应该比较好,按其想成为游侠的个性,应该是习过武的。

        第三,萧何、曹参等推荐刘邦为沛公,举事反秦。为什么推荐刘邦为老大?原来看到一个观念,说因为萧何、曹参他们不愿意冒风险,所以推荐无产阶级刘邦为党首?听起来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按照秦的法律,谋反是要诛九族的,哪里分什么主从呢?萧何,曹参都参与了杀害当地县令,绝对的核心人员,如果失败了,一样的诛九族。所以说他们为规避风险不愿当老大是不成立的。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刘邦最合适。具体表现在:(1)虽然职位没有萧何,曹参高,但是一直做得是派出所所长,负的是保一方平安的职责,相对而言,对领兵打仗更有经验;(2)刘邦当时已经有十几名追随者了,当时刘邦放走修建陵墓的罪犯,有十几名罪犯愿意跟着他。他已经具有自己的势力了;(3)最重要的,大家相信他。刘邦是本地人,萧何,曹参也是本地人,应该彼此都十分熟悉。刘邦的慷慨,侠义的个性让大家都信服他。

        活到48岁谋反的刘邦,经过了生活的历练,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想法,成为了首领。应该说,是他本身慷慨侠义的个性,使大家都团结在他的周围。如果一个老男人,如同兄弟一样对你,自己有好吃的,就邀你一起吃,没事就跟你谈天说地,赌博玩牌,有困难就替你解决,大概你也会选择跟随他吧!

        所以说,刘邦成为核心,一方面是他刚开始具有的“武”的条件,相对能守卫沛县,最主要的是其慷慨大度,能够凝聚人心,团结众人的个性。

        项羽则太年轻了。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豪门,一直跟随着叔父项梁游历天下。刚开始谋反时,一直是项梁主持大局,他是听命行事。因为年轻,所以缺乏阅历,缺乏对人性的洞察。同时,血气方刚,笃信武力;因为出身豪门,所以缺乏对劳动者的理解,也缺乏同情。所以后来,动不动就烧杀抢掠,坑杀士兵;因为是项梁主持大局,所以缺乏宏观的战略性思维,没有政治头脑。历史书上说,项梁死,所以项羽才有机会出来。在我看来,这是项羽的悲剧。从项梁谋反的政治布局,遵楚怀王熊心为王的举动可以看出,项梁的确是个非常有政治谋略的人才。他是项羽的大脑,他一死,项羽就失去了更高的视野了。

        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刘邦以其“自知知人、宽容慷慨、从谏如流”的气魄加强了自己的力量。项羽则由于“刚愎自用、外宽而内忌”的个性不断削弱自己的力量。刘邦在“织网”,他打造了一个刘邦系统,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最大的力量,宽容他们的错误,发挥他们的长处,所以大家也乐于为其效力。关键是,刘邦做得一切并不是无意识的,而是有意识的,他很清楚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才是最可怕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反映出其大智若愚的智慧。从其后面“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这段经典论断中,可以看出刘邦是很清楚如何做一个领导者的。为了发挥出系统最大的功效,他很好的扮演了一个遇事无主张的“如之奈何”先生,同时以共同的利益、容人过失的大度将大家都凝聚在自己周围,以系统的力量来补充个人的不足,用人之长而容人之短。帝王的素养也不过如此了。

        项羽的则是典型的刚愎自用。因为个人本身是个战神,所以更强化了这种倾向。但是,个人的光芒太胜,则发挥不出系统的作用。由于他本人笃信武力,战无不胜的霸气,所以一切的谋略在他看来都是多余的吧。他是试图以武力来奴役天下的人,相信武力可以无所不能,任何人胆敢反叛,即灭其家族。所以,烧杀掳虐,不重视民心;用不了范增、陈平、韩信。他的盲点无人来补,最终也败于其盲点。他的悲剧在于其性格的悲剧。至于说他“外宽而内忌”则是对谋士外表十分尊敬,却不用其谋略,将士有功劳,却舍不得封赏官爵土地,只相信项氏家族的人,身边的优秀人才一个一个离去,剩下一群平庸之徒。他的胸怀恐怕装不下天下吧。

  • 瞿林东:沈约撰《宋书》

    作者:哲夫成城 发布时间:2022-02-09 20:01:53

    《宋书》一百卷,为南朝齐、梁间沈约所撰。沈约(441—513年),字休文,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西)人,先后在宋、齐、梁三朝做官,旧史一般称他是梁朝人。沈约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足见其家族社会地位的显赫。沈约从少年时代起就很用功读书,白天读的书,夜间一定要温习。他母亲担心他的身体支持不了这样刻苦的学习,常常减少他的灯油,早早撤去供他取暖的火。青年时期的沈约,已经“博通群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并且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二十几岁的时候起,用了整整二十年时间,终于写成一部晋史。可惜,这部晋史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在沈约之前,已经有人开始撰写南朝刘宋皇朝时期的历史了。最早撰写刘宋“国史”的是科学家何承天。他在宋文帝时以著作郎身份,起草了宋史的纪、传和《天文》、《律历》、《五行》等志,其中人物列传只写到宋武帝时期的一些功臣。后来,又有山谦之、苏宝生等相继续作宋史,但都中途而废。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年),徐爰负责修撰宋史。他在前人撰述的基础上,写成“国史”六十五卷,上起东晋末年,下迄大明时期。所有这些,都为沈约撰《宋书》提供了文献资料。

    沈约接受撰写宋史的任务,是在南齐永明五年(487年)的春天。他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即在第二年二月,就首先撰成《宋书》纪、传七十卷。起于东晋安帝义熙之初,终于宋顺帝昇明三年(479年),记东晋末年及刘宋一代史事。这是沈约撰写《宋书》的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宋书》八志三十卷的撰成。从《宋书》志避梁武帝父亲和梁武帝本人的讳来看,它的撰成,很可能是在梁武帝时期。沈约撰《宋书》的经过大致如此。

    《宋书》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是很突出的。比如《宋书》的传,与以前“正史”相比,就有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第一,创立家传的形式。以前史书列传所记人物,一般不附记传主后人之传,而《宋书》则改变此例,开以子、孙之传附父、祖之传的先声。故《宋书》所记人物,多为门阀地主,而且把门阀士族所重视的家传也引入正史了。如《宋书》卷四十二《刘穆之传》,后面就附有“长子虑之”、“虑之子邕”、“穆之中子式之”、“式之子瑀、“穆之少子贞之”、“穆之女婿蔡祐”等人的传;卷七十七《沈庆之传》,后面附有“子文叔”、“庆之弟劭之”、“庆之见子僧荣”、“僧荣子怀明”、“庆之从弟法系”等传。这种家传式的列传,在《宋书》里是不少的。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地主居于统治地位,社会风气崇尚门第、家族史和谱系之学在史学上的反映。第二,创《索虏传》以记北魏史事,正如北齐人魏收撰《魏书》以《岛夷传》记南朝史事一样。这是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在史学上的一种不正确的反映。第三,在类传中增立《孝义传》,标榜所谓“孝行”、“孝廉”。这是魏晋统治者鼓吹“以孝治天下”的遗风。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大下呢?正如鲁迅所说,这可以掩盖统治者的不忠,掩盖皇位是“巧取豪夺而来”的不光彩的历史。

    《宋书》的志,也很有特色。一是八志多从三国讲起,有的更追述到东汉,表明作者极重视典章制度的沿革流变。这是中国史学的一个优良的传统。八志之首有一篇《志序》,概述志的源流和《宋书》志的缘起,也讲到志的撰述之不易,所谓“渊流浩漫,非孤学所尽;足蹇途遥,岂短策能运”。梁朝江淹说过:“修史之难,无出于志。”他的这句话被后来的史家一再引用,说明中国古代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宋书》的《志序》是一篇不可不读的好文章。二是《宋书》的《礼志》和《乐志》分别占了五卷和四卷,几乎占了整个志的篇幅的三分之一,这在以前的“正史”中也是不曾有的。东晋南朝门阀士族十分讲究“礼法”。《宋书·王弘传》记王弘说:“弘明敏有思致,既以民望所宗,造次必存礼法,凡动止施为,及书翰仪体,后人皆依仿之,谓为‘王太保家法’。”有的史书还说;“弘每日对千客,可不犯一人讳。”真不愧是门阀土族讲究“礼法”的楷模。《宋书》重视礼志、乐志,洽是这种社会风气的反映。三是《宋书·州郡志》详尽地记述了东晋以来北方人口南迁及侨置郡县的具体情况,是一篇反映人口变动和区域建置变动的重要文献。《州郡志》序说;“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当时社会的动荡于此可见一斑。四是创立《符瑞志》,从远古到刘宋,历举许多神怪荒诞之事,宣扬所谓“有受命之符,天人之应”,目的是要为统治者的统治编织神圣的外衣。因而它的封建性糟粕就更多一些。不过,它也讲到一些自然现象,如果用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待的话,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在沈约同时和沈约以后,还有一些人撰写过刘宋皇朝时期的历史,但都失传了。因此,《宋书》的价值就越发显得重要了。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6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6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4分

  • 书籍清晰度:6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6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实惠(356+)
  • 值得下载(205+)
  • 引人入胜(186+)
  • 快捷(92+)
  • azw3(235+)
  • 推荐购买(216+)
  • 中评多(391+)
  • 藏书馆(418+)
  • 方便(347+)
  • 无漏页(269+)

下载评价

  • 网友 温***欣: ( 2024-12-18 15:52:55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常***翠: ( 2024-12-21 10:43:31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郗***兰: ( 2024-12-21 12:48:31 )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辛***玮: ( 2025-01-09 10:22:19 )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薛***玉: ( 2025-01-01 20:39:4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益***琴: ( 2024-12-30 19:29:25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国***舒: ( 2024-12-23 08:15:47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印***文: ( 2024-12-13 12:04:27 )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林***艳: ( 2025-01-07 13:32:35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师***怀: ( 2024-12-19 16:18:24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融***华: ( 2024-12-25 14:23:09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龚***湄: ( 2024-12-10 11:58:53 )

    差评,居然要收费!!!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