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 汪新亮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品质无忧,闪电发货】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正版】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 汪新亮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品质无忧,闪电发货】精美图片
》【正版】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 汪新亮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品质无忧,闪电发货】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正版】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 汪新亮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品质无忧,闪电发货】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32145492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08
  • 页数:264
  • 价格:22.77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大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41:40

寄语:

全国多仓就近发货,正版现货,电子发票,欢迎选购!


内容简介:

谁会自杀?汪新亮编著的《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以21世纪前10年为时间跨度,对当今社会较为常见的自杀“十种人”(个体)和“八类人”(群体)作了全新概括、全景描绘。人为什么自杀?本书运用精神分析、社会心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心理科学知识,对自杀的心理原因作出总体概括,对自杀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为人们观察与分析自杀现象提供崭新的立足点和视角。自杀有没有征兆? 本书对自杀的征兆作出细节化揭示,对人自杀前的各种反常行为作出点穴式披露,力求以可识别为要领。 自杀能不能阻止?本书对干预和阻止自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形成自杀现象揭谜、自杀心理分析、自杀征兆识别、自杀有效阻止的生命保护链条。珍爱生命,预防自杀! 这既是本书写作目的,也是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的自杀学的努力方向,更是共享人类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可作为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培训,企业、部队、学校、社区等基层心理骨干培训,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员研究、解决自杀难题的辅助教材。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第一章 “十种人"自杀的个案心理探微 第一节 “阳光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二节 “中间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三节 “双面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四节 “弱势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五节 “强势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六节 “名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七节 “边缘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八节 “瘾状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九节 “情中人”自杀心理探微 第十节 “病中人”自杀心理探微第二章 “八类人”自杀的群体心理探秘 第一节 影视明星自杀心理探秘 (一)韩星流逝的弧线 (二)韩星自杀的主要原因 (三)“同一性危机”与韩星流逝第三章 自杀的拯救附录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你死掉了,不管是在空中划过如何优美的曲线,在手腕上留下多么整齐的切口,在绳结中做过怎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挣扎,依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与暗夜的春雨中那片随风凋谢的花瓣相比也未必显得更优雅。

生和死都不是什么大事,活着才是大事。

空谷幽兰,没有人欣赏,依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它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决定青松,风吹日晒,咬定岩石,别人赞叹与否与他无关,他只是在顽强的自我生长。蜉蝣命短,但是它活蹦乱跳,餐风饮露,传宗接代,短命有短命的精彩,一幕也不曾落下。

生命就是鱼儿不拒绝游泳,鸟儿不拒绝飞翔,花儿不拒绝开放。

苦难的生命也是值得过得,没人爱的生命也是值得过得,即将熄灭的生命也是值得过得,值得过得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芦苇,风吹也罢,雨淋也罢,顽强地生长着,就依然是芦苇,完成者一颗芦苇的意义。一旦折断了,枯萎了,风干了,芦苇的生命的意义就被抽离了,它可以编成席子,烧成火焰,但那也是人类赋予其的意义,作为一支芦苇而言,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汪新亮编著的《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对当今社会较为常见的自杀“十种人”(个体)和“八类人”(群体)作了全新概括、全景描绘。本书可作为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培训,企业、部队、学校、社区等基层心理骨干培训,以及社会各阶层人员研究、解决自杀难题的辅助教材。


书籍介绍

《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以21世纪前10年为时间跨度,对当今社会较为常见的自杀“十种人”(个体)和“八类人”(群体)作了全新概括、全景描绘。人为什么自杀?《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运用精神分析、社会心理、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心理科学知识,对自杀的心理原因作出总体概括,对自杀的心理机制进行深入分析,为人们观察与分析自杀现象提供崭新的立足点和视角。自杀有没有征兆?《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对自杀的征兆作出细节化揭示,对人自杀前的各种反常行为作出点穴式披露,力求以可识别为要领。自杀能不能阻止?《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对干预和阻止自杀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形成自杀现象揭谜、自杀心理分析、自杀征兆识别、自杀有效阻止的生命保护链条。珍爱生命,预防自杀!这既是《那根折断了的芦苇:自杀的心理分析与拯救》写作目的,也是共同构建中国特色的自杀学的努力方向,更是共享人类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精彩短评:

  • 作者:adelen 发布时间:2013-02-02 10:11:31

    个人觉得只是书名好。

  • 作者:雷甲 发布时间:2014-01-14 23:27:56

    作者是解放军,带有某种立场。从原因分析来看,作者更偏向于心理学的解释。整本书案例很多,关于实际如何干预的篇幅过少。

  • 作者:豆豆 发布时间:2014-01-31 21:37:45

    在如今如此紧张的氛围里,社会真的真的需要很多很多的爱。

  • 作者:双人 发布时间:2015-04-29 09:31:53

    案例分析类,对于自我诊疗没有太大帮助

  • 作者:亦云亦飞 发布时间:2022-02-11 20:09:30

    经典,永不过时!

  • 作者:南有乔木 发布时间:2017-05-29 07:05:16

    可以打零分么。内容跟题目毫无关系,如此水!


深度书评:

  • 马上开学啦!给怕去幼儿园的娃讲讲这个故事吧

    作者:顾佚 发布时间:2023-08-24 11:25:55

    水墨风的绘本,风格温馨活泼。

    讲述小企鹅乒乒第一天去幼儿园,很想妈妈。

    然后动物宝宝们开始分享自己和妈妈的亲密互动。小脑斧喜欢和妈妈抱抱,小毛驴喜欢和妈妈贴贴,小长颈鹿喜欢妈妈舔舔自己的耳朵,小河马喜欢被妈妈举高高。小企鹅则想起站在妈妈脚上,贴着妈妈羽毛的温暖回忆。

    在分享的过程中,动物宝宝们缓解了对妈妈的思念,彼此熟络起来,成为了好朋友。

    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个治愈小故事,让孩子对去幼儿园产生期待。同时可以跟孩子约定一个你们独有的“虚拟安抚物”,就像故事中小脑斧的抱抱,小毛驴的贴贴一样。比如将一个吻亲在孩子的手心,告诉孩子,如果想爸爸妈妈了,打开手心亲一亲,就像爸爸妈妈在身边一样。心理学上叫“过渡性客体”,通过这个客体,孩子会把对家长的爱和思念转移一部分到它身上,帮助自己适应新的环境。

    除了设置虚拟安抚物,家长还可以趁开学前做下面三件准备工作,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即将开始的幼儿园生活。

    一、在开学前多带孩子去幼儿园周围逛逛,熟悉一下。还可以隔着围栏跟孩子一起看看幼儿园里面,跟ta说:“宝贝,你看幼儿园里面有好多的玩具,还有大草坪、大操场。开学之后,还有很多其他小朋友和你一起玩。”这样几次之后,孩子就会开始期待去幼儿园。

    二、开学之前,在家按幼儿园的作息表安排孩子的起床、吃饭、午睡和活动时间。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秩序、顺序十分敏感。熟悉的一日流程,预知自己接下来可以做什么,这种控制感会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三、大部分孩子对时间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并不能理解“到4:30爸爸妈妈就来接你。”究竟是要等到什么时候。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孩子对秩序和顺序的敏感性,告诉ta类似“你午睡起来后会吃点心,再玩一会爸爸妈妈就来接你了!”这样的时间点,让孩子会更容易理解接园的时间,从而缓解焦虑。

    最后想跟各位家长说,你们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面对分离,如果你们自己都很焦虑,孩子也会模仿你们的情绪。所以,请放松心态,相信自家的宝贝。只要前期有给到孩子足够多的爱,那么在分离的时候,充分的信任和放手,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 译者序

    作者:鲁西西 发布时间:2016-12-29 22:46:00

    很荣幸,本书作为CAPA精神分析丛书的第一本将要与读者见面了。欣闻本书出版在即,我的心情颇为激动。还记得在CAPA创始人和主席Elise Snyder女士、我的CAPA同学严文华老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彭呈军老师的推动下,决定成立CAPA翻译小组,引进出版一批高质量的精神分析专业著作,这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然后,这件事一步一步地按照CAPA的标准严谨地进行着。书籍是由CAPA的老师和学生们投票选出的,而翻译小组则经由一个翻译测试,由精通双语的专业人员经由双盲程序选出。当我作为一名在CAPA受训并获益良多的学员,很荣幸地通过筛选加入小组,并决定接下这本书时,我怀有一种压力和使命感,热切希望可以带给读者一本精准流畅的高水准译作。

    早在我刚开始接受心理咨询相关培训时,偶然读到了Ogden博士的《精神分析艺术》一书,当时对于精神分析实践一知半解的我,感觉大为新奇和震惊,啊,还可以这样玩儿?但另一方面又觉得有些原本无法言语的很深的体验被说了出来,这文字中有一种震动人心的力量。于是记住了Ogden这名字。后来在CAPA的学习过程中,有数篇Ogden的论文入选阅读材料。每次阅读都感觉,他常常从非常新鲜的视角,说出了一些我在精神分析实践中真实体验到的东西。于是,我去读更多Ogden的著作,他的思想对于我个人在这些年逐渐形成自己的工作理念和风格的过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越来越渴望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收获,这本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决定接下的。我不仅怀着对CAPA的使命感,也怀着对Ogden博士著作的极大敬意,以及自己受惠于他思想的感激之情,希望可以准确优雅地把他的思想传递给读者。

    本书是Ogden博士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数篇论文的基础上写就的。作者自述,他在第一次接触到克莱因、比昂、温尼科特、费尔贝恩等人的思想时,感觉非常兴奋。他有感于那个时候美国精神分析界与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这些重要发展的隔离,致力于通过写作这本书来帮助美国读者理解客体关系理论及其对临床工作的意义。所以作者在开篇就说,这本书是作解释的行动,是作者试图创造和保存意义、挽回异化的努力,来守护人类交流的丰富性。

    在我看来,这既是一本关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著作,同时又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性,尤其对于和早年发展严重受损的困难病人/来访者工作的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具有极大的价值。这本书对于今天中国的精神分析学习者和实践者的意义,首先在于它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解读了英国学派这些重要代表人物,尤其是克莱因和温尼科特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理念。读过克莱因和温尼科特著作的读者可能大多会觉得,这两位大师的作品并不容易理解。很多人都说得出那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克莱因的幻想、好乳房坏乳房的分裂、偏执-分裂和抑郁心位、嫉羡;温尼科特的称职的妈妈、抱持、过渡客体和过渡空间,等等;但这些概念要怎样在临床中应用,对于许多并未接受过客体关系学派系统培训的中国临床工作者来说,是含糊的。包括客体关系理论这个词本身,也常常被误解为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我本人也是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得以澄清一些含糊不清和误解之处。

    由于作者以既清晰易懂又极具创造性的方式解读了这些重要理念,因此无论你是否熟悉客体关系理论,本书都非常值得一读。熟悉客体关系理论的读者可能会发现,Ogden博士解读的这些理念和原作者的呈现有时是有所不同的。比如,偏执-分裂心位,在克莱因那里是指一个人由于大量采用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等方式,导致自己的一部分丢失了,感觉自己不完整、破碎、濒临灭绝、迫切需要采取行动摆脱这种状态,诸如此类的体验。而在本书中,Ogden博士更多地把偏执-分裂心位理解为一种缺乏主体感的非我状态。当然,在我看来,这是对同一个现象从两个略微不同的视角的描述,这两种视角都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主要处在偏执-分裂状态的人的体验和内在状态。

    Ogden博士这样的描述是服务于本书的整体架构的。这个架构就是试图建立一种心理发展理论,同时也是临床治疗路径。这个架构是,人的早期发展要经历两个阶段:从纯生物性阶段到非主体心理阶段,以及从非主体心理阶段到主体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婴儿需要母亲能够放弃自己的边界,提供一个“母-婴”实体,来作为帮助婴儿发展的母体。婴儿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逐渐走出最初完全禁锢在幻想的主观世界的状态,能够发现外在客体,发现自己的存在,从而走向分离-个体化,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这个容器和所容物,心理内容和心理空间辩证互动的过程,构成了心理发展过程。

    以这样一种架构,Ogden博士不仅解读了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著作,还对二者进行了整合,并由此发展出自己的早期发展和治疗理念。这种整合在我看来非常有价值。事实上在英国,当代克莱因理论和温尼科特等中间学派也在整合。但我还是经常地听到有人说克莱因认为本能是决定性的,而温尼科特认为母亲的养育是第一位的,以这样的方式,这二者被对立起来,就像精神分析圈非常流行的一个迷思“是冲突还是缺陷”?而Ogden博士的回答是,这两种说法都是不完整的,要把它们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作者这样架构本书的言下之意是,母亲(分析师)既要去理解婴儿(病人)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状态背后的内在体验(本书中克莱因的部分),同时也要去理解母亲(分析师)在早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本书中温尼科特的部分),也就是说既要理解心理内容的演化发展,也要理解心理空间的创造、维持和变化。只有理解了这两者的辩证交互作用,才意味着理解了心理发展过程。

    除了解读克莱因和温尼科特的理念,提出自己的精神分析发展理论和临床治疗理论之外,本书还有一个很有价值的部分是,作者用自己提出的这些理念来重新解读了一些精神分析的核心概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精神分析过程。举个例子,在第八章讨论了潜在空间的概念之后,作者提出,共情是发生在他人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辩证关系背景中的心理过程。在这个潜在空间中,一个人把玩着成为他人的观念、同时知道自己不是他人。因为知道自己不是他人,所以减少了被困在他人里面、甚至最终失去自己的危险。而投射性认同可以被理解为辩证性潜在空间的坍塌,从而使得互动双方无法灵活地体验个人意义,感觉自己被迫无可避免地只能以某种方式行动。因此,分析师处理投射性认同的过程是致力于重建潜在空间的努力,从而得以重建体验、思考和理解的能力。这样一种对投射性认同和共情的解读,清晰地描述了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帮助分析师理解在投射性认同中发生了什么,怎样可以回到具有共情能力的状态。

    关于几个概念的说明和翻译:

    Object:这个词在本书中出现频率很高。比如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客体关系按照字面意义,是指一种主体(自体)和客体(他人)的关系。Object这个词翻成中文有多个意思,可以是客体,物体,对象等。需要注意,在本书中,object有两个不同的对应的词,self和subject。在这两种情况下,object的内涵有细微的差别。在self和object配对时,指的是自身和被体验为他者的客体之间的配对。而在subject和object、或者subjective和objective的配对中,更多地是强调主体和不具主体性的(或者作为主体的对象和目标的)客体的差别。根据作者的理解,自体(self)并不必然具有主体性(subjectivity),比如在偏执-分裂心位的自体就是一种以客体状态存在的自体(self as object)。考虑到本书的主题是讨论客体关系理论,object在本书中尽可能翻译为客体,但根据上下文需要,偶尔也会翻译为物体、对象等。

    Ego和self:严格来说,ego是指弗洛伊德拓扑心理结构理论中的概念自我,相对于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在这种语境下,自我(ego)指的是一种心理结构和功能。Self指自体或自身,和客体/他人(object)对应,指人格中被体验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的部分。原则上,本书将self翻译为自体,而ego翻译为自我。但偶尔作者会混用这两个词,即用ego来指代self,这种情况下ego会翻译为自体。在第六章讨论内部客体关系的形成过程中,作者认为自我(ego)通过分裂,会形成自体(self)部分和客体(object)部分。

    感谢李孟潮老师在百忙之中为全书做了审校。他博学专业的意见和恳切的帮助,不仅有助于提高这个译本的质量,对于第一次翻译心理学专业书籍的我,也是宝贵的学习机会。

    感谢Elise Snyder女士、严文华老师和彭呈军老师的努力,促成这个专辑的翻译出版。我相信这对于包括我在内的广大心理健康从业人员都是一桩幸事。感谢出版社的彭呈军老师、编辑单敏月女士以及出版社其他相关同仁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出的辛勤劳动。翻译小组前后两任负责人张庆和徐建琴承担了协调沟通的琐碎工作,对于她们的付出,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出版社在翻译进度上的包容,让我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此书。由于作者思维和行文非常严谨,原书有很多较为复杂的长句,我希望尽可能精准地传递作者的原意,因此个别句子可能读起来会略有些拗口。尽管译者、审校者、编辑都已竭尽所能地希望保证本书的准确和流畅,但疏漏和不足之处肯定在所难免,还请读者多多包涵和指正。

    我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也和作者Ogden博士取得了联系。他得知我在翻译这本书,欣然同意为这个译本作序。他还鼓励我说,翻译一本书等于是重新写一本书。希望我写的这本书能够对诸位读者有所裨益。

    殷一婷

    2016年10月30日于上海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5分

  • 语言运用:7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4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4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7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4分

  • 网站更新速度:7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8分

  • 安全性:8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愉快的找书体验(111+)
  • 赚了(325+)
  • 体验好(540+)
  • 服务好(125+)
  • 值得购买(586+)
  • 体验还行(398+)
  • 排版满分(180+)
  • 值得下载(270+)
  • 微信读书(517+)
  • 无缺页(425+)
  • 经典(650+)
  • 全格式(490+)
  • 强烈推荐(329+)

下载评价

  • 网友 方***旋: ( 2024-12-13 04:13:5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家***丝: ( 2024-12-11 05:10:26 )

    好6666666

  • 网友 宫***凡: ( 2024-12-10 16:26:29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堵***洁: ( 2024-12-20 08:29:31 )

    好用,支持

  • 网友 扈***洁: ( 2024-12-27 10:40:23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屠***好: ( 2025-01-06 03:31:50 )

    还行吧。

  • 网友 仰***兰: ( 2024-12-24 17:20:19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常***翠: ( 2024-12-30 04:04:34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饶***丽: ( 2025-01-08 15:01:09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石***致: ( 2024-12-12 09:00:07 )

    挺实用的,给个赞!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堵***格: ( 2025-01-05 15:40:31 )

    OK,还可以

  • 网友 寿***芳: ( 2024-12-30 07:44:50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索***宸: ( 2025-01-08 15:59:16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孙***美: ( 2024-12-28 23:46:03 )

    加油!支持一下!不错,好用。大家可以去试一下哦

  • 网友 国***舒: ( 2024-12-29 11:14:09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