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为企业护航:公司法律问题答疑【非签名版】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8:06

为企业护航:公司法律问题答疑【非签名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为企业护航:公司法律问题答疑【非签名版】精美图片
》为企业护航:公司法律问题答疑【非签名版】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为企业护航:公司法律问题答疑【非签名版】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9778774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637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8:06

内容简介:

暂无相关简介,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精彩短评:

  • 作者:海市蜃楼 发布时间:2013-12-06 13:45:05

    历史地理学必读,其中关于长江中下游河流水系湖泊变迁以及上海地区成陆研究的阐述是绝对的经典。

  • 作者:杲朹 发布时间:2022-03-08 18:26:15

    从各个方面解构孤独的一本书。从孤独这头穿越到那头要经历很多很多。

    一些摘抄:

    罗洛·梅认为,孤独是自我感觉的一种威胁。因为我们需要人际关系来安置和认识我们自己,孤独感会威胁我们作为我们自己的感觉。

    孤独感取决于我们孤单的时候,我们内心跟谁在一起。

    玛丽莲梦露说:“如果你知道你是谁,你在任何城市都不会孤独”。

    斯特恩看来,孤独是一种能力,同时它也是一种痛苦的感觉状态。

  • 作者:越读悦读 发布时间:2013-01-31 22:43:14

    丧家狗若怀故园情结注定了是痛苦,然又有几人能够知这份痛苦中的境界?

  • 作者:吃定彩虹 发布时间:2019-06-26 20:42:24

    还是小说好读(小猫治病)

  • 作者:被馒头噎死了 发布时间:2020-12-14 23:42:25

    水了一点,说教味太浓,有些理由比较牵强,作为经历过青春期的自己来说,即便现在做了爸爸,读里面的不少篇幅依旧觉的没有说服力,没有站在小朋友的角度看问题,不会推荐给儿子看,估计他看几页就会扔一边。而且书封面上竟然标榜到18岁,这种文笔被高中生看到,是会拿来做反面教材嘲笑的吧?!

  • 作者:诚然 发布时间:2022-06-21 23:27:51

    如果按药物设计的基础入门书籍还行,但整体讲的不深。更多的是一种罗列去展示,内在机理机制显得精彩不足


深度书评:

  • 科技战时局下重读《浪潮之巅》——美国科技创新中被忽视的坚实基础

    作者:大米 发布时间:2019-06-13 00:01:04

    美利坚无论如何都是至今最伟大的国家,没有之一。她是人类现代文明最有魄力的引领者和传道者。而与人类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相比,现代文明所需要的要素无疑要复杂成千上万倍——而在这成千上万的组成要素里,美国几乎没有盲点。欧洲和中国喜欢嘲笑美国“缺乏历史文化底蕴”,所表达的几乎都是古代和近代的文化历史。在现代文化的语境中,科学和技术解构了古典语境中的历史文化内涵,让文化在本质上成为了短期消耗品,但科学和技术本身,又替代了文化在社会生活中作为形而上部分的功能,让人类整体的世界观更为理性和缜密——当然也失去了很多情趣。这可能是无法逆转的历史定势。这种趋势的带动者,正是美利坚。

    然而,我所热爱的美利坚,却与众人所爱的那个美利坚不同。在这些人的眼里,美国最伟大之处在于其能够提供成吨的纵欲自由产品,例如卖淫和毒品在一些州的非罪化,同性恋和异装癖可以大摇大摆的上街彰显其平等与众人的独特品味等。不可否认的是,鼓励自由创造的文化氛围能够刺激社会各个阶层整体创新的动力,但这是否是美国创新的最大或者唯一动力源?我曾经带着这个问题问过一些Seattle的科技精英,众所周知,Seattle是美国与硅谷并列为最重要的科技重镇,这里诞生了微软、Amazon、波音和星巴克,而另一方面,这里是全球90年代另类摇滚乐的中心,催生了Nirvana、Sound Garden等一大批引领全球另类文化的意见领袖。然而令我感到吃惊的是,这两个圈子几乎没什么交集,科技精英普遍对另类音乐的接受尺度非常有限——他们回答最热爱的音乐人往往是David Bowie或者U2这样的精英阶层“标准答案”,而他们对毒品、性自由等表现出的反感则与哈罗公学里的教会老师没什么区别(当然私底下完全可能是另外一副样子)。这让我对美国式创新的基础有了一个基本的观点——它绝对只在主流社会价值中寻求进步。接下来,极度健全的法律制度,相对公平的社会大环境,以及绵延数百年的精英教育和科学传统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然而前述的这一切,欧洲很多国家也都具备,却并没有发挥出美国这般剧烈的化学反应。带着这些思考,我在2014年第一次读到了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

    吴博士关于“美国创新模式”,或者在本书被称为“硅谷模式”最核心的观点总结如下,个人认为非常值得思考:

    1、美国政府对产业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绝不直接干预产业,或像中国这样制定大规模的5年计划。

    应该说这是全球自由主义份子歌颂硅谷式造神神话和美国创新力量源泉的一个核心出发点,吴博士也莫能例外。这个问题在他另外一本书《硅谷之谜》中探讨得更为深入。

    然而从经济学上分析,美国国防开支占到全球36%,如果算上沙特韩国等小弟恐怕50%都不止,说工业和科技发展与之无关,恐怕真站不住脚。另外,更为隐蔽的白人精英团体政治支持(而非笼而统之的政府支持)也不可忽略,因为跟中国人不同,美国在国家和层面由政府、知识分子、科技精英、老牌资本家共治(宗教也不可忽视),这是自罗斯福新政、二战和冷战各方博弈的结果,这种多元化的国家治理结构照顾到美国社会方方面面,长袖善舞,也使得美国非常擅长以正确的价值观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并以之向全球推广。然而在这种价值观背后,历史不能不忽视的事实是美国经历过殖民红利、地缘红利。在欧洲大乱100年里,美国大力发展农业、能源、基建和教育,典型如大小Morgan、Rockfeller、Du Pont在此期间崛起。美国也在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中攫取了战争红利,巨大国防投入对工业技术爆炸式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典型如GE、Motorola和IBM在此期间崛起。到了70年代冷战中后期,美国创新才真正转为纯粹的市场化经济大爆发,这一时期她开启了“消费大升级”时代,依靠资本实力扶持和统治了包括日本、韩国和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但在这些国家地区开始民族觉醒时进行猛烈打压。如果说硅谷是全球科技金字塔顶端的明珠,那这颗明珠下面,已经有了数百年非正义或正义式的国家扩张积累的土壤。中国要与之竞争,或者哪怕只是模仿,都不再具备美国曾经拥有的条件。

    2、伟大的企业是能够直接引领技术创新的企业。

    擅长靠产品、运营、营销来参与竞争的企业不具备高壁垒,处在行业鄙视链下端。整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吴博士对技术革新的赞扬和商业模式的鄙视,除了在技术和商业上同样优秀的Google、Apple、Yahoo外,吴博士对“家电企业”HP、三流投行UBS(瑞士的银行擅长替贵族理财,对科技行业很不敏感)都表达了鄙夷之情。对于因为怀有过于理想化技术情怀的公司,譬如Motorola,吴博士同样是赞颂得多,批判得少。至于中国联想之流,则直接无视。吴博士对技术壁垒的褒扬也越过了大TMT行业,他在这本书里对军工巨头GE、Lockheed Martin,以及单克隆抗体药物巨头Genetech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这一点上,我跟吴博士持相同态度。

    3、企业基因传承的重要性——坚实法律监管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

    在我看来,企业的基因就是创始人的天赋,人天赋促使的创造如果能够有效施展,整个社会的创新就能进入良性循环。创始人即便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在某一技术领域拥有异于常人的敏感性(有如任正非、Elon Musk,都非科学家出身,但对技术具有强烈执着性),这就很有可能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总体上看,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创立的企业会在创新领域更加持久。

    在这一点上,健全的法制基础的作用也不断在嘉庆。在高效的市场监管体制下,企业创始人才有可能在在世时建立起完善的治理机制,便于其退休后基因脉络的传承。这本书里发现,这种传承是建立在技术型职业经理人传承公司基因的基础之上的。Motorola的没落,就跟没有建立起这种接班人机制有关,毕竟家族企业不能保证后人一定能继承创始人优秀的直觉。反之,企业一旦交到华尔街Carl Icahn这样的野蛮人手里,就只剩下短短的回光返照。

    以下是个人对《浪潮之巅》里提到部分伟大企业和美国伟大创新机制的思考和看法,我个人的工作一直关注通信、半导体、互联网和军工行业的巨头战略,所以也结合了这些企业近年的战略方向更新,同时也将之与中国现状进行了比对分析,看看前述这些被总结出来的基础是怎样作用到具体行业和企业中的。

    IBM:

    计算机诞生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商业中建立大规模表格、数据库的需求。IBM应运而生,并把服务于企业商务的宗旨贯彻了100多年。而实现这个宗旨的最佳路径无疑是将美国军方的最新技术拿过来推广至民间——是的,IBM一直跟美国军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他们在二战甚至转而生产过冲锋枪。现如今,Ms、Oracle和SAP这几个壮年大汉,以及由Amazon引领着Salesfore、Adobe等一群小年轻,都在蚕食这个老帝国的老疆域。在C端市场,IBM的早期发展路径颇似中国的华为,那就是——随便做做,没当个事。但当年他错过了独占Dos系统的机会,所以说华为C端的近未来依然无法避免没落——毕竟他没有独占的操作系统。未来IBM应该也不会回到C端市场了。另外,很难说Gerstner的改革在100年后回看还能像今天一样大吹特吹,毕竟他只是一个运营型人才,在他的领导下IBM失去了那种技术领先竞争对手一个世纪的高门槛优势。近年,IBM的路越走越困难,它最大的手笔莫过于以334亿美金收购了Red Hat这个老牌竞争对手,成为全球第一大混合云服务商。由于传统行业大企业的技术服务天花板已经开始出现了,IBM这一次的转型更加强调服务于充满个性化的中小型企业,这对于IT行业少见的穿西装打领带的IBM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挑战。

    HP:

    作为全球唯一在软硬件领域都达到了与IBM分庭抗礼地位的公司,本篇里吴教授疯狂批判了1999年上任的CEO Carly Fiorina,在她的手里,一家高科技公司彻底变成了家电公司。作为HP创始人的Stanford校友,Carly的本科专业却是历史学,她的老爹是一名华尔街律师,她的老妈是一个艺术家,作品在大都会博物馆展览,Carly这样的贵族+文艺出身,在理工男主导的硅谷一定是个异类。在任内,她也的确用她疯狂的资本运作和华而不实的战略差点毁了这家公司。应该说,敢于雇佣这么一位在性别、专业和性格上都属于行业异类的职业女性作为全球级公司,HP给全球科技领袖做了一个坏示范。许多年后,当Apple悻悻的开除了他们高薪从Burberry雇来的市场总监Angela Ahrendts时,是不是悔恨自己没从当年的HP学到这一课。2017年,HP终于逆转联想重回全球PC单季出货量第一的宝座,同时伴随着全球PC出货量萎缩近2%。HP在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地位和中国的联想很相似,都属于逼格不太高又没啥特色的公司,不过这样的大公司的好处就是还比较安全。

    Apple:

    吴博士实在是看低水果了,他居然拿Jobs的成就和稻盛和夫来类比。倒不是说稻盛和夫不伟大,而是说Apple的产品跟任何过去已知的家电和电子产品来比,它的纵向一体化程度都是最高的——即便到现在,只有汽车领域的挑战者Tesla勉强能与之一比,而日本家电行业则仅仅善于打磨功能和外形,在所谓“生态”和“交互”这两个features上没有向全球输出革命性的产品。iMac、Ios、App Store、Itunes,这些伟大的应用显示出Apple虽然算不上技术最好的原创则(尽管它一度定位于此),但绝对是技术最好的搬运工,是领先技术的酶。这家公司有种痴于交互的品质,这种品质从Lisa时代一直延续到现今。Apple对于设备与人在光、触碰、声学、便捷程度上都有异于常人的敏感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建立在完全忽略用户体验的基础上的:即Apple不相信用户本身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这个理念上,Apple跟稻盛和夫终于用户需求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如果说相像,倒是另一家日本娱乐电子公司Nintendo与之有类似之处——他们都不愿意向用户开放自己。Apple硬件在设计上确实像一家日本企业,然而这个feature就显得很次要了。反倒是Sony这样的日本厂商这些年反过来受到Apple的启发,在后来开始打磨自己产品的纵向一体化深度。也因此,我觉得中国起码在30年内还不太可能出现一家能与Apple相媲美的厂商。

    Microsoft:

    微软在近几年遇到的转型问题与IBM在1993年那次很相似,都是基因病导致的。而实际上,未来几年其面临的危机甚至会更大,因为移动化、云化会使传统单机License软件市场受阻,利润不断下滑。在这个大前提下,“比尔安迪定理”也逐渐要失灵了。微软在近10年彻底攻陷了企业服务市场,同时让Windows和Office成为了全球除了政府征税之外的第二项税收,但它依然拜托不了焦虑。微软不得不把宝压在Azure上,同时开启了Win10的免费升级——毫无疑问这是为了稳固现有用户。目前,Windows 10支持PC端、平板端、手机端、HoloLens、Xbox One游戏平台等无缝连接。同时,也计划通过Windows 10打通各类IoT终端设备,真正实现多平台互通。Google、Amazon、苹果依然无法统一旗下不同种类产品的平台,旗下各类终端搭载不同的系统。因此,Win 10无疑走在最前列。Azure则力图与企业SaaS服务的营收规模扩张迅速,企图从AWS打造的云端帝国中抢回一杯羹,在互联网领域则不断通过加码Bing、收购Skype、Linkedin,这些策略都非常“微软”,除了Azure外,微软在C端互联网的战略持续了20多年依然笨拙。而相应的,Azure Active Directory这样的企业应用对微软来说就显得游刃有余多了。Azure Active Directory是Office 365的目录,本地客户可以通过与现有Active Directory基础架构集成访问云服务,同时也支持业务合作伙伴和客户的身份和访问的新兴需求,个人以为这样的产品方向才是微软基因中擅长的。微软未来的突破口在哪?我认为就不需要突破口,因为微软所擅长的领域根本就从来没有挑战者,而这些领域的性质并不像IBM的用户会随着社会发展在形态上发生根本改变,微软的急躁只能转化为白白烧掉的美金。

    Yahoo!:

    与其说雅虎是互联网搜索技术的先驱,倒不如说雅虎是互联网精准广告的先驱。雅虎最重大的发明都是和线上ADX平台相关的技术,包括最早定义了SSP和DSP这些互联网早期“大数据”引领的广告精准投放技术。但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在具备盈利模式的前提下才能发生的。互联网技术在80年代已经具备了民用的基础,但其个人客户几乎都是大学里的学者,整个互联网产业就是依靠这些用户昂贵的付费才能存活下来,而且很难快速进步。雅虎创立的商业模式成功的找到了互联网行业“真正”的线下竞争对手:传统媒体。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广告市场达到了可怕的2,000亿美金,曾经不可一世的传媒大王默多克黯然让位——他绝对想不到打倒他的不是时代华纳或者奥美集团,而是来自于Stanford一个肄业生在他们教学楼租下的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并且连这个房租都可能是借来付的。整个互联网行业的盈利模型在雅虎的发展下明晰了,新一代的门户网站见证了这场“新媒体盛宴”——并且直接催生了盈利模式更为直观电子商务行业,用现在的学术语言来说就是“广告即购买”(Ads as a Business),AAAB,我乱取的。知道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模型依然没有被颠覆。甚至在今天的眼光看,摒弃流量思维,采取直接收费的方式提升ARPU的模式才是时髦和健康模式,但是现实很残酷,时间到了2019年,没有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真正做到直接向C端用户收费而挣了钱(游戏博彩公司除外)。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比如Netflix,比如可汗学院,其实盈利之路非常漫长,前途叵测。俞敏洪总结过,互联网的崛起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人性的黑暗面,仔细一想还真的莫能例外,听说20世纪初某机构做过一个测试,发现绝大多数男性学习上网的第一动力就是观看黄色网页。Yahoo正式抓住了这一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行业先驱。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梅泰诺收购了Yahoo!的精准广告服务商BBHI,由于目前尚处在对赌期内,看样子BBHI的营收仍然稳定,但长久来看,Yahoo!开创的精准营销潮流无法避免互联网流量天花板,未来的互联网公司能否真正开拓出流量变现以外的稳定盈利模式?目前仍然充满疑雾。另外,Yahoo!对金融行业也有巨大的影响,它贡献了股权投资和并购行业的所谓Yahoo补偿机制(即最早的对赌机制)。

    Google:

    作者极力褒扬自己的典范前东家。不得不说作者太爱Google了,在这一章几乎完全丧失了客观的立场——事实上Google在很多领域进行了失败的投资和尝试,比如大力栽培的社交应用Google+,云计算领域的GCP被Amazon打得满地爪牙,为打造Nest智能家居生态而高价收购的Behavio在智能家居领域也被证明是个大水货。但这些都被Google切合全球白左的那种自诩爱与和平、自由与开放迸射出来的伟大力量淹没了,Google已经在价值观上赢得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和文艺青年的热烈追捧,因此在舆论战线上,他们仿佛已经不可能再犯错。而在华尔街的分析师那里,一切可没有那么平和。Google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盈利模式的持续增长乏力问题。全球互联网的人口红利现如今已陷入增长停滞,而因为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在Google的营收中占据的比例一直占到85%。其余的业务AI、云计算、硬件(GPU、VR)、一大波AI应用等统统加起来200亿美金营收,占到总营收的15%,并且大多数亏损严重。无人驾驶应用Waymo一个季度就要亏损8亿美金。伴随流量增长枯竭同步而来的是流量红刃战,而Google的最大对手无疑就是Amazon和Facebook。公司仍然坚持着理想主义文化,坚持不与美国军方合作(跟前述Oracle这种美国国家主义大厂形成强烈对比),并且对内本着性别平权、种族平权的“绝对政治正确”理念进行人力资源配置。这种价值观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当然能为公司吸引到(主要是高知年轻知识分子)的用户,但在AI First的新战略下,是否还有光环效应就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在我看来,Google在产品开发上当然是一个高科技公司,但在运营端则呈现出一个媒体公司的特征,它的运营和市场运作充斥着大量价值观的引导,这种有别于Yahoo!毫无原则的商业至上原则和微软的美式功利主义原则为它笼络了巨量的80后、90后用户,目前已呈骑虎难下之势,亟待新业务为他带来增量接力。如果类似2018年的业绩再持续个3年,Google很有可能在和FA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Amazon:

    Amzon才是真正“从优秀到卓越”的典型互联网公司,它的发展历史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互联网渠道格局替代线下分销渠道的变迁。从图书业务开始,到超级电商的自有品牌战略,Amazon是最早把电商方向精准定位于消费电子、3C家电和快消品领域的行业领头羊,Kindle发展到现今虽然桎梏明显但起码推动了Amazon自有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扎根。这一点阿里和京东尚没有做到,如今智能音箱Echo则很有可能接过Kindle的枪。公司跟Google在智能家居端竞争的平台叫做Alexa,同样提供开源平台,依靠AWS强大的市场优势无疑在供应商粘性上明显胜过Google。Amazon另一个类似Google的特征是其同样是一个并购机器,但是Amazon更擅长并购中小型创业公司,很少发起类似收购Motorola这样的大项目——目前公司收购的最大项目是Twitch Interactive,9.7亿美金,是一家类似虎牙的游戏直播视频网站(服务于Amazon的内容帝国Prime)。Amazon的并购零散且呈现出产品+内容拼盘特征,主要收购对象为超级零售品牌或超级内容平台,在技术领域更多靠自身的研发团队,因此收购项目往往能够出现较强的协同效应,远低于Google的大张旗鼓并购的风险。运营端,物流一直是Amazon的核心Edge,其仓储类型主要包括履约中心、生鲜供应中心、全食配送中心、Prime Now中心和出入境分拣中心,层次之明确、运营之精细无愧于能够取代Walmart的线上零售巨头。电商是互联网领域最强调运营管理的子行业,有明显区别于高科技公司的重资产属性,能在这个领域把控自如,更证明Bezos是互联网行业的管理奇才,管理界的科技极客。最后,自2006年推出AWS服务以来,其一直执业界之牛耳,在2018年营收257亿刀,同比增长47%;利润同比增长69%至73.22亿美元,亚马逊总利润117亿美元,AWS占总利润的62.5%。可以说AWS已经为Amazon跨越互联网同行流量天花板的独门绝技,而这都是Amazon本身强大的零售生态网络带来的。AWS的成功,也能给予国内外互联网公司迈向企业服务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eBay:

    经历了两轮大起落的公司。2000年前开创C2C飞速增长,2001-2010年迅速衰落,2011-2016年展开四大战略转型——移动支付first、线上向线下渗透、发力Paypal、综合服务电商平台GSI Commmerce,从拍卖零售市场转型为兼具渠道和服务的综合平台。然而2016分拆Paypal以后再度走入迷茫。随着Amazon为代表的重资产模式产业链日益完善,重资产电商的物流配送体系、IT系统等基础设施的优势不断凸显,eBay终将无法避免落伍。

    Facebook:

    吴军老师对Facebook的肯定总体集中在商业模式,而非技术。确实,一家社交网络公司能在群雄并举时期脱颖而出,靠的是把握时代脉搏的能力。Facebook的扩张策略非常精明,这一点在web时代的校园扩张阶段就显现出来了。公司上市后借助高昂的骨架不断并购扩张,在2017到2018年完成了社交网络+产品的转变,包括+视频(Instagram)、+VR(Oculus)、+IM(WhatsApp)、+内容(电视频道),甚至+智能硬件。得益于Facebook自身丰富的用户数据,加上其信息流推出的先发优势,大大提升了公司在广告领域的竞争壁垒。而真正让其区别于同质产品的,是领先业界的Pacing算法。

    Oracle:

    Oracle目前遭遇的大麻烦也是来自于其Cloud First战略的推进不力。Oracle公司从DB软件起家,一直是这个市场的强势领导者。自2004年以来,Oracle通过应用软件,中间件和商业智能软件扩展了其产品组合,确立了在企业应用市场的领先地位。在2010年收购服务器和存储制造商Sun Microsystems后,Oracle开始提供硬件设备服务。跟IBM一样,Oracle历史上喜欢高利润率的大生意,鄙视小业务。他们的资本运作也遵循此项原则。然而云业务的发展恰恰是从许多小公司或者大公司不起眼的小部门开始。在云服务这个领域,虽然早在2008年,Oracle就注意到了云服务的趋势,但直到2012年Larry Ellison仍称云服务不过是一种市场营销的策划。2016年公司收购了NetSuites以后,Oracle在云业务方面的布局已经成型。公司目前在云服务方面的增速是Salesforce的两倍,公司云业务的客户数是Workday的30倍。公司的Oracle Cloud SaaS,PaaS和IaaS产品涵盖了客户使用的各色场景。然而公司从基因上就不擅长做“小微企业”业务,据此,Oracle 推出的策略就是依托原有传统业务大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云服务转型服务,以更高的安全性和更低的成本吸引客户,如公司拿下了AT&T的大单。Oracle现在非常焦虑,他看到从90年代以来的科技创新发动机从美国军方转交到了西海岸一堆大学的实验室和大学生创业的车库里,这个依然遵循“大订单、高壁垒、深服务”的公司深刻的感觉到自己落伍了。我之前工作过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ERP由Oracle提供,订单是2008年左右签订的,但产品的UI却妥妥的是Windows 3.0时期的风格,对于此,Oracle对自己的自信或者叫傲慢毫不掩饰:我们做的是领先对手50年的产品,不是玩具,因此它不用有好看的用户界面和傻瓜式操作方法,并且比竞争对手的产品还有贵四五倍——Oracle在全供应链流+全财务流的水准确实无可匹敌。那个时候国产的金蝶、用友等公司已经开始把开发重心转向友好的操作界面上了,这使得国产厂商在后面的10拿到了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订单。基因使然,现在Oracle也只能依靠在核心技术方面不断下沉,守住最后的壁垒。

    Intel:

    牙膏厂是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典型。直到30多年后的今天,Intel的产品线依然只有4个大系列,能被清晰的归纳为两个大方向:PC和IDC(也就是原来的Server Line),是一家特别稳定,特别聚焦,甚至有些保守的高科技公司。他在1970年推出了全球首个DRAM处理器,当时被IBM、Motorola等大厂不齿,在80年代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的争夺战中,Intel凭借过硬的性能帮助复杂指令集集群打赢了这场战役。AMD之后成为了Intel最大的竞争对手,用更aggressive的市场战略对抗Intel的霸主地位。Intel在90年代后的战略可以简略概括为“固化壁垒”,最简要的一个措施就是产品全部使用自身开发的Slot 1插槽,放弃兼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Tick-Tock战略,即2年一次技术革命,彻底甩开跟随者。2017年,Intel完成了其历史上最激进的一次战略外延——斥资153亿美金收购智能驾驶公司Mobileye。总体而言,Intel在B端设备和PC端的能力仍能再保持30年,这些领域不存在天花板,随着云计算、边缘计算、自动驾驶的不断发展,近10年需求可保无忧,而在更加遥远的未来,一定还会有再次迭代的需求。Intel需要担心的,不是移动端代替PC端的问题,因为这仅仅是大周期下的小波动。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新材料导致的半导体全面革命。现如今,摩尔定律已逐渐走向失效,半导体工业的外部拉动已开始依靠比特币挖矿这样的伪需求,看似波澜不惊的水面,已在酝酿烯碳材料刮起的全面海啸。Intel不仅需要守住城邦,更要主动把握住次时代的机会。

    AMD:

    史上最悲情的芯片厂商,一露头就被往死里打,没办法,谁叫美国强制反托拉斯呢,牙膏厂和核弹厂还老怕一不留神把这个小弟弟给踹死了断了自己后路。总的来说AMD是悲情的,但在很多细分领域AMD经常能打出神仙牌,比如Sony Playstation和MS Xbox的游戏机的CPU和GPU一直都是AMD订制,性能特别棒。最近Sumsung的GPU又交给农企了。先让他半死不活,但又总能绝处逢生,也许这就是美国精神在一家企业的提现吧。

    Cisco:

    随着Nortel、Motorola、Jupiter、Lucent、Alcatel、Siemens这些传统豪强的彻底谢幕,AT&T、NEC、Fujitsu也逐渐式微,能和Cisco在一张桌子上打牌的,只剩下中国之光华为和ZTE、北欧两豪Nokia和Ericsson,再加上美国努力扶植的大Sumsung。华为在近年不断逼近甚至超越Cisco,但在一点上,他始终未能敢于涉足与这个行业前辈的领地:软件层。(当然,华为涉足的手机和芯片领域也是Cisco没有涉足的)。其他领域,不管是5G、IoT还是云服务,这两家都已经跨进来。应该说,全球高科技企业里,Cisco和华为是文化背景完全迥异但发展路径颇为相似的两家公司。Cisco在2018年年报中披露的未来3年战略是:在收入端灵活服务创建、企业推动变现;在成本端聚合SDN传输、自动现代化;在风险上达到信任、普遍安全。公司在云计算领域率先提出了“雾计算” ,也就是最早强调搭载边缘计算服务的分布式云计算。综上,Cisco始终坚持的就是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只做基础设施平台业务。2018年12月,Cisco宣布收购了加州半导体公司Luxtera,后者致力于借助硅光子技术来解决流量增长背景下的数据高速传输问题。相对于华为这些年往消费端转型的路径,Cisco更多的是在上游不断加固自己的掌控力。5G刚开始,华为从技术上已经领先Cisco一个身位。但未来的竞争之路还长,Cisco能否利用好其在硅光子技术方面的技术积累开创一个新的同心时代,值得期待。

    Motorola:

    历史上最高逼格的黑科技公司之一,晶体管彩色电视机,微处理器,对讲机,寻呼机,大哥大都是它的发明,终于在市场营销至上的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折戟。Moto折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直坚持exclusive的技术和协议,绝不分给市场上其他的同类型厂商,如果别人也想在这个领域吃一口,那就乖乖来做跟班。它在巅峰期的时候完全藐视美国和欧洲一众通信厂商,在芯片领域也瞧不起Intel这样主做零散市场的小公司。最终Moto坚持的铱星计划败给了欧洲高效廉价的蜂窝组网技术,芯片市场也最终弓手让给了x86配套的Intel,连手机操作系统领域,始终在Java上的减持令其放走了Android开发团队。如今,Moto被分拆成Motorola解决方案和Motorola移动两家公司,市值只有Google的四十分之一,而Motorola移动更是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却不曾想在20多年后,Elon Musk主导的Starlink计划重新开始挑战铱星计划没有完成的历史使命,不知道铱星和Moto能否在6G时代以致更远的未来重新回到通信行业的中心。现在来看,Space X就是Motorola的一次还魂(个人并不看好)。

    Nokia:

    Nokia爆发于1G转2G时代,消退于2G转3G时代。它的消费业务是典型被颠覆式创新降维打击杀死的案例。总体来说,手机业务并非一个非常稳定的跑道,它和PC一样有着基因病,企业很容易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被打败。先有Motorola被Nokia拉下马,后有Apple和Sumsung一统全球,Nokia能引领风骚十年,也是通信行业的一段佳话了。在本书中Nokia是被作为一家“转基因”公司而跟3M、GE并列分析的,然而仔细想想,Nokia还是很不同:在进入通信领域后,Nokia就彻底放弃传统的木材和电缆生意了,转而专注于通信行业,目前它的积累至今已超过了50年。进入5G时代,诺基亚的战略被定义为Future X,其定义的六大趋势包括云计算和云存储、大IoT、增强智能、人机交互、社会和信任经济学,以及数字化生态系统。而Future X则是通过大规模分布式、认知、持续自适应的智能网络结构,连接人类、感官、事物、系统、基础设施以及流程,这个愿景非常宏大,也能看出Nokia在技术端依然雄厚的实力。(她不是一家美国公司,但拥有美国式创新的特质)

    AT&T:

    吴博士对AT&T战略失误的总结非常到位,他就是年龄到了。然而AT&T还远没有到灰飞烟灭的地步。2016年,他收购了旧时代媒体巨头Time Warner,跌破了所有人眼镜。如今时隔三年,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这次收购所擦出的火花。虽然5G时代的美国运营商行业不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好,但AT&T依然是有能力主导这次变革的唯一美国厂商。AT&T是改变世界的公司之一,它曾经发明了晶体管。如果没有晶体管,就没有微型计算机,我们当代的所有工业很有可能会沿着苏联傻大黑粗的模式存在。而在这方面它足够低调,并没有将其作为吹嘘的资本。

    GE:

    通用在2018年再次陷入危机,被从道琼斯指数删除。目前在伊梅尔特的带领下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自救”,这项战略颇让人觉得有趣。公司进一步转型的途径是研发数字化工业产品Predix,也就是我们目前说的工业物联网。但这项举措进行的并不顺利,同时,95亿刀收购英国老药厂Amersham、100亿刀收购老Alston的电力业务都被证明是令公司雪上加霜的战略举措。如果GE不能按战略及时收缩到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航空三大方向,则这家全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司仍然有可能在近几年香消玉殒。

    3M:

    3M公司是商学院研究案例里的奇葩。论领域跨度,可能Virgin、Yamaha或者韩国Sumsung公司这样的集团能与之相比,但Virgin和Yamaha的技术含量明显低于3M,而Sumsung这样的公司又属于国家资本主义产物,总之3M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对标对象出来。3M在200个国家销售超过55,000种商品,尤其在OLED、光伏薄膜材料方面其技术引领全球,而在电子、建筑、医疗等行业既玩得了高大上,又能卖杂货铺里的小商品。和IBM等百年老店一样,3M崛起于二战,研发了里程碑意义的胶带产品,后来逐步延伸到大工业和大材料两个重资产行业,以及保健、消费电子、新能源电池、消费这些轻资产行业。公司的并购非常多而杂乱,简直就是一个垃圾回收站。但和国内如华润等多领域经营公司相比,3M最难能可贵的一点无疑是始终以研发为核心,公司每年收入的6%会投入实验室,目前公司在材料、工艺、研发平台、产品制造几个领域有非常明晰的技术积累路径46个(可谓前无古人了),公司的战略就是以这些核心技术为基础,将各种应用连接起来,各种技术的模块化,互相融合就催生了近7万种产品。而公司的扁平结构也是创新利器,公司内部也停工技术和管理两类人才晋升通道。文化上,公司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保证创新变现的能力,这是公司第二项核心竞争力。3M的百年长青表明,核心科技是研发深度,科技模块化则可以为公司奠定领域广度;同时,多样化的产品组合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

    关于硅谷:

    美国高科技产业分布非常零散,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自己别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除了硅谷、Seattle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外,机器人和一些军工技术的中心就在Boston,金融科技的中心自然在NY,连马里兰州一个叫Bethesda的小镇上都矗立着全球第一武器装备厂商Lockheed Martin、Discovery探索频道、还有B社这样的电子游戏超级巨头。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在20年前还基本都是政府主导下的央企,这些企业的总部无一例外都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主要跟政府、军方(如NASA总部在加州),以及高校三个类型的科研机构布局高度相关。研发、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商业政策和法律环境是最能推进科技行业大发展的因素。在这种地区,往往自然会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而美国在70年代开始推行的技术移民战略也为其提供了高档次人力资本。在这里要看到,虽然硅谷的发展主要是市场的结果,但也与美国联邦及州政府大量的扶持政策及美国完善的法律体系分不开。美国有最健全的《专利法》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同时联邦对计算机相关产业进行明确、清晰的组织和战略规划,2012年美国就将大数据列为国家战略。中国过去30年,将美国创新和产学研复制得比较像样的区域主要是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以及深圳华强北。相比之下,这些地区由于房价的高企以及户籍制度等限制导致科技创新依然存在不低的门槛。长期和专业资本的缺乏导致坑蒙拐骗侵蚀了核心技术创新的动力。政府在十三五时期树立了三个科技大区:北方雄安新区、南方的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上海借科创板进一步崛起的张江科技区。我国这种“强规划”的造城思路往往成效块,但由此导致的骗补贴骗资源、盲目立项、炒高房价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关于VC投资:

    吴博士在本书对VC行业做了一个概要性的阐述(顺带也介绍了科技孵化器)。事实上在美国,VC已经颠覆了华尔街传统投资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创新领域最佳的资本手段。VC和传统投行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强调对创新方向的深入研究和把握,而传统投行则强调对现有产业格局、企业自身素质的把控。这样就造成了VC的投资银行家大都是研发/产品出身,而传统投行的IB则主要是金融/法律出身为主的不同格局。现如今,硅谷VC在海外的扩张比华尔街投行要成功得多,他们从来不需要外国商务部做出类似“开放外资在本国经营金融机构”的批文,因为VC机构本身不属于受到严厉监管的金融机构,而且他们往往非常强调本土化团队,因此IDG、红杉资本在中国的业务扩张要比高盛美林要成功得多。中国现在的所有互联网和消费类独角兽,除非国家明令限制外资的,基本都能看到硅谷VC的参与。中国VC行业的顶级投资人,也以产业出身为主,像马化腾、雷军、沈南鹏这样的企业家,其本身就是极优秀的产品经理,因此他们作为投资人也是一流的。当然也不乏包凡、张磊这样金融背景出身的大触。由于中国证券资本市场成熟度极欠缺,现在国内VC行业反倒成了直接融资里发展得最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一类直接融资手段。未来来看,VC行业会取代BAT里的产品经理和CICC的IBD,成为清华北大毕业生最青睐的职位。

    关于投资银行:

    这本书还为读者介绍了美国的投资银行行业,要我说,这本书对这个行业的介绍得比《高盛帝国》、《门口的野蛮人》这种打着让你看清投资银行黑幕的地摊文学要清楚多了,我甚至觉得吴老师比那些在美帝大投行实习过一年半载的二鬼子对行业理解得更深入。吴老师在总结投行对科技行业的作用时,认为投行的作用是“双刃剑”,而VC在更大程度上是单向的积极作用,敝人深不以为然。VC只是看上去是散财童子,在暗地里它起到了引导资本流向的作用(毕竟VC机构的钱还是从投资人募集的),由于VC普遍投资周期长而对退出的约束力低,投资人在选择VC时更加看重的是管理人在业内的口碑、行业地位等,而过往的投资业绩容易被个人的光环掩盖和扭曲,这样会导致那些借着名人效应的机构大肆投向高度产能过剩的细分行业,甚至诞生洗钱等利益输送。在中国,这些年大量投向共享经济、手机等硬件制造行业的VC机构,联合互联网媒体不断推高行业泡沫,制造虚假估值,甚至借着基金期限长的特性玩着击鼓传花游戏,都造成了一级市场恐怖的估值泡沫。而更可怕的是,在本该更应被资本关注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得不到资本,整体上也会造成整个VC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而投资银行有着高度完善的信息传导机制和活跃的市场,所有的信息能迅速在市场上反映,造成了这个行业任何时候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特性。硅谷的科技公司如果不想受到华尔街过多的约束,很简单,私有化就完了,我估摸着所有业绩还谈不上稳定的科技公司CEO都曾像2018年的Elon Musk那样想把公司买回来的念头。另外在中石油海外上市的案例中,吴老师居然敢说瑞银是个二流投行,还不如瑞信,中信证券则不入流。在他的眼里,只有高记才是一流,大摩是准一流。对此我只觉得吴老师太霸气了,难道他的基金以后只跟高记合作不成?

    新一代信息产业:

    大学上财务管理课程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软件行业股票是最不值得买的股票,这些公司的产品虽然看起来边际成本很低,但实际上由于要保持自身的优势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大量高风险的研发,导致大量公司现金流都很差,行业只能容下一两个领头羊,其他竞争者只有出清的命运,因此IT行业是“天生带着基因病的行业”。那时IBM遭遇的危机充分证明了这个观点。2005年联想公司收购IBM的PC产品线时,我的财管老师就预言了IBM的专利和品牌优势不会存续3年,而联想在5年内会陷入严重的收购后遗症,账面的100亿商誉终将大幅拖累公司业绩。而传统行业的现金流,是真正的“现金牛”,老师推荐我们买茅台、吉林敖东和苏宁电器。这种观点在2005年前后非常流行,多多少少受到了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影响。从2006年A股的牛市行情就可见一斑。2008年我本科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全A股的第一支TMT股票中国联通才IPO。而那时的基金公司,甚至不设置TMT研究员岗位,基金经理全在忙着研究“喝酒吃药”。而随着2008年3G革命带来的一整轮移动设备和基建更新,以及2012年创业板的开闸,中国股市却像磕了药一样陡然转变风格,信息技术行业成为指数最大阿尔法,各路土财主煤老板都要到这个领域分一杯羹。然而随着2015年股灾的降临,以及标志性的贾跃亭跑路事件,A股科技泡沫在5年的周期里上演了中国高科技史上的真正第一轮过山车大戏。这幕大戏直到2020年还在不断起伏,它除了教育了第一轮因为科技造梦而被杀得片甲不留的投资者外,也启发了一大批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而在这些年轻人主导的未来里,这样的戏码还要上演多少次,其中有多少企业能杀出重围,多少资本铩羽而归,那就听天由命了。在这一点上,美国层次分明的股权资本市场,尤其是Nadaq的制度建设真的太值得中国学习——2008至2019,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因为美国高科技产业的高歌猛进获得了极好的收益,这是一个国家之幸。

    Stanford和美国大学教育:

    作为一个没有受到过高规格高等教育的普通中国大学毕业生,西方的精英教育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矛盾的存在。一方面,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大学培养出了引领世界走向的才俊,而另一方面,坦率来说如果直接把这种模式搬到中国,像我这样的平民子弟在上大学之前就被strike out的概率会大增。况且,在金融行业工作,我时常感到周围那些浸淫过西方精英式培养的同僚大都不仅没有过人之处,有的还很蠢(或许是我所处的层次太低所致)。但我非常认同书中引述John Henry Newman对大学教育的观点“让有天分的人聚在一起,比用学分去约束他们有效得多”。很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样的机会。

    最后,我想用一个比喻来描述我对美利坚的感受:他是一个外表俊朗、肌肉结实、健康而自信的混血男子,他特别擅长向他人展示他充满魅力的外表和优雅的谈吐,世人拜倒在他身下,开始模仿他的外形和言语,却在他的误导下忽视了他真正的竞争力——隐藏在漂亮外表下扎实的肌肉和坚硬的骨骼,以及一颗健康的大心脏。世人对他的模仿,最终都把自己变成了蔡徐坤。

  • 最大的特点是人物刻画鲜活传神

    作者:刘与奚 发布时间:2022-03-02 02:45:46

    韩少功的小说读起来很有味道,笔力不俗。就这本中短篇小说集而言,最大的特点是人物鲜活传神。

    这本一共收录了他的13篇小说,几乎每篇都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令人深刻印象的人物:《山歌天上来》中极具作曲才华、个性极其自我的农民音乐家毛三寅;《赶马的老三》中文化素养不高,但机灵善治、以公灭私的村书记老三;《怒目金刚》中较真劲儿十足,但讲究一码归一码的吴玉和;《风吹唢呐声》中刚耿、纯良的哑巴德琪;《西江月》中平常谨守丐德、险境中生命力顽强、手刃仇人时异常生猛的乞丐小花子……这些人物棱角分明,优点十分可爱,缺点让人扼腕。

    他能将人物刻画得这样鲜活传神,离不开三个方法:

    1.多角度展现人物个性

    2.将人物与时代环境结合

    3.寓言体和神秘叙事

    1.多角度展现人物个性

    韩少功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描写人物个性,也会抓住人物身上一个特质挖掘正反两面,譬如耿直的正面是实在诚挚,反面就是顽固呆板;痴的正面是心无旁骛,反面就是目中无人。

    以首篇《山歌天上来》为例,成功塑造了农民音乐家毛三寅的形象。从外貌描写开始,画面感就很强:“他的脑袋小,不好说一个脑袋,更像是一‘粒’脑袋;眉毛粗,不好说两条眉毛,更像是两‘把’眉毛;耳朵很大,说两‘扇’或者两‘页’,可能就合适了。”脑袋小、眉毛粗、耳朵大的人不在少数,韩少功巧在量词上做文章,“粒”“把”“扇”“页”一溜量词用下来,我们都知有夸张,还是忍不住跟随他的描述在脑海中为老寅画像。

    老寅的音乐才华无疑是描写重点。有正面描写,他音准好,随口就能唱出准确无误的中央C、降B;他擅长多门民族乐器,胡琴、琵琶、笛子等随手抄起来都能耍得像样;他对音乐的想法很奇特,用颜色、动物叫和商贩吆喝类比音阶,把音符看成一个个要吃要喝、有哭有笑的小家伙。有侧面描写,他放的六头牛都能听懂笛声指挥,喜欢音乐的地区文化局局长钦点他参加音乐创作讨论会,县文艺宣传队的第一嗓芹姑娘唱他写的歌唱哭了。

    老寅的音乐才华中最出众的是写歌,小说中首次对这一点的展现便是一波三折:文化馆馆长的背书与大牌科班选手柳胖子的不屑;备战大赛时,培训班学员卖力作曲的紧张与老寅呼呼大睡的漫不经心;柳胖子看过老寅的《犁田山歌》后心里不由得将其与音乐大拿比较,结论是老寅完全不输。层层对比造势,老寅的音乐鬼才形象立了起来,同时勾人好奇。

    与老寅超群的音乐才华、对音乐的痴爱相比,他的性格存在过于自我的缺陷,不通人情世故,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小说中,通过他人际交往中的各种事件,对这种缺陷进行了充分展现。才能与个性的双重极端同时出现在老寅身上,让他的形象立体了,也鲜明了。

    2.将人物与时代环境结合

    将人物与时代环境结合,其实是将人物置于时代大局中,着力表现个体命运随时代变化的沉浮起落,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和苍凉感,人物悲剧不仅由性格悲剧、人为悲剧导致,或许也因了大环境的推波助澜。

    还说《山歌天上来》,另一位人物莫小芹的命运同样让人唏嘘。1977年后文化事业逐渐恢复,民歌是当时主流,芹姑娘凭借天生好嗓成为县剧团的台柱子。后来尽管港台劲歌风行,转战歌舞厅的她依旧不落下风,不过在男人间调笑的她到底还是与当初的气质不同了。再后来一批更野更浪的歌手出现,她风光不再,剧团也随民歌的不流行而没落,发不出工资,只好加挂“艺术幼儿园”“艺术殡葬服务有限公司”的招牌,芹姑娘参与到剧团承接的哭丧业务中。个中还有些她与老寅的纠葛。

    她的最终命运和老寅一样,淹没在时代洪流中。不同的是,老寅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行我素,他主要不是被时代抛弃,而大概是“死”于自己的音乐理想。(个人理解,可能不准确)而芹姑娘有一个摇摆的过程,她曾追逐浪潮,最后自我放逐。

    3.寓言体和神秘叙事

    寓言体和神秘叙事让韩少功的小说在写实中多了一些浪漫色彩和隐喻。《余烬》的看点是,李福庄收到了20年多前的自己写下的纸条,不同时空对接似有隐喻,让小说更耐人寻味。《白麂子》中,季窑匠的鬼魂好像化作了白色麂子报复同村那些欠他债的人,将善恶有报的理念包裹在离奇的情节中,《北门口预言》也有类似的情节和寓意。

    有研究认为这与韩少功生长于湖南不无关系,古属楚地,受到巫楚文化浸染,影响了他作品的风格。这种写法的来源我不很清楚,但它的确让韩的小说多了一些别样的色彩和新意,读起来更有回味。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8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3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6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5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8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 是否包含广告:9分

  • 加载速度:7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已买(678+)
  • 经典(528+)
  • 强烈推荐(284+)
  • 无颠倒(364+)
  • 超值(585+)
  • 格式多(648+)

下载评价

  • 网友 詹***萍: ( 2024-12-27 01:10:25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堵***格: ( 2025-01-06 17:35:35 )

    OK,还可以

  • 网友 索***宸: ( 2025-01-06 00:25:13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芮***枫: ( 2024-12-24 18:14:23 )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曹***雯: ( 2025-01-01 22:42:56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冷***洁: ( 2024-12-18 22:58:44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蓬***之: ( 2024-12-13 05:16:18 )

    好棒good

  • 网友 方***旋: ( 2024-12-25 20:41:12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石***烟: ( 2025-01-03 05:12:57 )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相***儿: ( 2024-12-16 16:16:21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訾***雰: ( 2025-01-05 00:25:4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车***波: ( 2024-12-20 01:42:35 )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