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精美图片](https://img3m4.ddimg.cn/1/21/1778469364-1_h.jpg)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透过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你可以直接感触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迈步走过美的历程,作一次美的巡礼。
书籍目录:
一 龙飞凤舞
一 远古图腾
二 原始歌舞
三 “有意味的形式”
二 青铜饕餮
一 狞厉的美
二 线的艺术
三 解体和解放
三 先秦理性精神
一 儒道互补
二 赋比兴原则
三 建筑艺术
四 楚汉浪漫主义
一 屈骚传统
二 琳琅满目的世界
三 气势与古拙
五 魏晋风度
一 人的主题
二 文的自觉
三 阮籍与陶潜
六 佛陀世容
一 悲惨世界
二 虚幻颂歌
三 走向世俗
七 盛唐之音
一 青春、李白
二 音乐性的美
三 杜诗颜字韩文
八 韵外之致
一 中唐文艺
二 内在矛盾
三 苏轼的意义
九 宋元山水意境
一 缘起
二 “无我之境”
三 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四 “有我之境”
十 明清文艺思潮
一 市民文艺
二 浪漫洪流
三 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四 绘画与工艺
结语
作者介绍:
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等著作影响极大,从者甚众,人称“青年导师”。90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己卯五说》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他提出的“主体性实践哲学”“心理积淀说”“情本体”“偶然性(命运)”、“后马克思主义”“儒学四期说”等观点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文化和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三联书店】美的历程 新版精装 三联书店官方正版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黑格尔论欧洲中世纪宗教艺术时曾说,这是把苦痛和对于苦痛的意识和感觉当作真正的目的,在苦痛中愈意识到所舍弃的东西的价值和自己对它们的喜爱,愈长久不息地观看自己的这种舍弃,便愈发感受到把这种考验强加给自己身上的心灵的丰富。
对使用工具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前者是将人作为超生物存在的社会化和凝冻在物质生产工具上,是真正的物化活动;后者是将人的观念和幻想外化和凝冻在这些所谓“装饰品”的物质对象上,它们只是物态化的活动。
审美或艺术这时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只是潜藏在这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
“女娲”“伏羲”……在真正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它们却是巨大的龙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
闻一多曾指出,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而形成的。它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脚,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伏羲考》)。
“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气从之。”(《月记`乐象篇》)……它们既是巫术礼仪,又是原始歌舞。到后世,两者才逐渐分化。前者成为“礼”——政刑典章,后者便是“乐”——文学艺术。
图腾歌舞分化为诗、歌、舞、乐和神话传说,……继神人同一的龙凤图腾之后的,便是以父家长制为社会基础的英雄崇拜和祖先崇拜。……从烛龙、女娲到黄帝、蚩尤到后羿、尧舜,图腾神话由混沌世界进入了英雄时代。
它以人体舞蹈的规范化了的写实方式,直接表现了当日严肃而重要的巫术礼仪,而绝不是“大树下”“草地上”随便翩跹起舞而已。翩跹起舞只是巫术礼仪的活动状态,原始歌舞正乃龙凤图腾的演习形式。
“更多的几何形图案是同古越族蛇图腾的崇拜有关,如漩涡纹似蛇的盘曲状,水波纹似蛇的爬行状,等等。”(《江南地区印纹陶学术讨论会纪要》)
其实,仰韶、马家窑的某些几何纹样已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为抽象化、符号化的。…….即具有严重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可见,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如前所说,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象、观念积淀为感受。
“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的,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的。”(《有关马家窑文化的一些问题》)
“……可见鸟纹同拟日纹本来是有联系的。……后来,鸟的形象逐渐演变为代表太阳的金鸟,蛙的形象则逐渐演变为代表月亮的蟾蜍……(鸟纹和蛙纹)可能都是太阳神和月亮神的崇拜在彩陶花纹上的体现。这一对彩陶纹饰的母题之所以能够延续如此之久,本身就说明它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与一个民族的信仰和传统观念相联系的。“(《甘肃彩陶的源流》)
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自然形体)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体)也就不成其为美。……”有意味的形式“?
与纹饰平行,陶器造型是另一个饶有趣味的课题。……与中国民族似有特殊关系的两点。一是大汶口的陶猪,一是三足器。前者写实,……猪的驯化饲养是中国远古民族的一大特征,它标志定居早和精耕细作早。……然而对审美-艺术更为重要的是三足器问题,……它的形象并非模拟或写实(动物多四足,鸟类则两足),而是来源于生活实用(如便于烧火)基础上的形式创造,……它终于发展为后世主要礼器(宗教用具)的”鼎“。
虽同属抽象的几何纹,新石器时代晚期比早期要远为神秘、恐怖。前期比较更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后期则更为僵硬、严峻、静止、封闭、惊畏、威吓。具体表现在形式上,后期更明显是直线...
从《楚辞》到《山海经》,从庄周到“宽柔以教不报之道”的“南方之强”,在意识形态各领域,仍然弥漫在一片奇异想象和炽热情感的图腾——神话世界之中。表现在文艺审美领域,这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
儒家在北中国把远古传统和神话、巫术逐一理想化,把神人化,把奇异传说化为君臣父子的世间秩序。
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楚汉不可分。
楚地的神话幻想与北国的历史故事,儒学宣扬的道德节操与道家传播的荒忽之谈,交织陈列,并行不悖地浮动、混合和出现在人们的意识观念和艺术世界中。
它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征服,这才是汉代艺术的真正主题。
原始艺术中的梦境与现实不可分割的人神同一,变而为情感、意愿在这个想象的世界里得到同一。
(壁画)与向往神仙相交织并列,是对现实世间的津津玩味和充分肯定。它一方面通过宣扬儒家教义和历史故事——表彰孝子、义士、圣君、贤相表现出来,另方面更通过对世俗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多种描述表现出来。
(画像石)上层的求仙、祭祀、宴乐、起居、出行、狩猎、仪仗、车马、建筑以及辟鬼、禳灾、庖厨等等。下层的收割、冶炼、屠宰、打柴、舂米、扛鼎、舞刀、走索、百戏等等。
汉代艺术对于现实生活中多种多样的场合、情景、人物、对象甚至许多很一般的东西,……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意味着对自己征服世界的社会生存的歌颂。
这种与艺术相平行的文学,便是汉赋。……尽管呆板堆砌,但它在描述领域、范围、对象的广度上,却确乎为后代文艺所再未达到。……所有这些对象都作为人的生活的直接或间接的对象化存在于艺术中。
与汉赋、画像石、壁画同样体现了这一时代精神而保存下来的,是汉代极端精美并且可说空前绝后的各种工艺品。包括漆器、铜镜、织帛等等。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这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将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
从遥远得记不清岁月的时代开始,透过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们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画像,你可以直接感触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迈步走过美的历程,作一次美的巡礼。
精彩短评:
作者:Alpha 发布时间:2020-05-01 18:17:05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作者:灯芯绒 发布时间:2017-11-18 10:21:01
图在最后翻来翻去实在太麻烦了
作者:daige 发布时间:2023-04-23 15:01:39
在读书日内读完的。因为代数史上的一桩轶事而对其中一位当事人的自传感兴趣,但只读到了一位经历丧子之痛的老人的痛苦。
作者:水岸風堤 发布时间:2019-06-20 19:09:26
理性精神、浪漫主义等等术语,用在古中国恐怕是不老合适的。
作者:好烦的小海君 发布时间:2018-01-04 23:07:16
一次关于“中国”的美的巡礼,非常非常棒的体验。总的来说,我们的美是越来越理性和世俗的,也就是越来越不美的。真的是好遗憾!另外,究竟什么是文艺、美的最好的土壤?是盛如愿还是乱离犬?当然,一切都会俱往矣,美的历程却是指向未来的。而且,这本书于我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sherlock 发布时间:2020-07-30 07:13:32
书里有几处见地给了我启发,最大的优点是短小精悍,基本满意。
深度书评:
从内容到语言的享受
作者:月射寒江 发布时间:2009-07-10 22:05:13
一本书的好坏,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吸不吸引人。《美的历程》恰恰是从内容到语言的精美,让人读来甚为享受,爱不释手。
“美”是好看、漂亮的意思,自古及今都是如此。但是,“美”又不同于一般的“漂亮”之意。“美”字出现的时候,往往用来形容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时候。《美的历程》就是这样一部能让读者身心都得到愉悦的书。
《美的历程》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李泽厚先生对中国从远古时代到明清近代的各种美的展示。远古图腾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的狞厉的美,先秦理论精神的儒道互补,楚汉的浪漫主义,魏晋风度人的主题与文的自觉,佛陀世容的壁画、雕塑,盛唐下的青春、音乐性的美,中唐的韵外之致,以及宋元的山水意境和明清的文艺思潮,都被作者以令人赏心悦目的文字一一道来,阅读这部书,也就变成了内容与形式的双重的美的享受。
这部书的“美”,首先最主要地体现于作者对“对比”这种表现方法的纯熟运用上。
文章中诸如“如果说,战国秦汉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那么,这里(中唐以后)呈现的则是人的心境和意绪”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当我们仔细揣摩这句话的时候,我们便不得不佩服作者对美的把握和运用,一句话概括了从战国到中唐之间的中国美的灵魂,而且这句话本身也是如此地具有美感。句子的排列虽然不是那么的工整一致,却在各个时代的对比中,将每个特色都描述得淋漓尽致。并且,句子中所用的诸如“表现”“突出”“呈现”这类的词语,也恰到好处地配合着作者要描述的内涵。
相同的句子,文中还有“盛唐以其对事功的向往而有广阔的眼界和博大的气势;中唐是退缩和萧瑟;晚唐则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兴致,而向词过渡”,此观点的正确性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印证,例如,词大多描述生活情态,恰好符合李泽厚先生所说的晚唐“对日常生活得兴致”,并且也符合历史上盛、中、晚唐的人们的思想情况。对文字的运用如此娴熟而又准确,相信李泽厚先生已经对中国的美的灵魂掌握得相当精准。本书的封底中提到:“他(李泽厚)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李泽厚先生以极其细腻的感觉体验着、感受着中国的美,并且将其用美丽的文字表达出来,对读者,不仅教授对美的欣赏,更是一种美的熏陶。
我们常说,内容决定形式。如果作者的感情饱满,内容丰富,那么排比句式的使用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不同的是,句式与内容的切合程度成了衡量文章优劣的标准。《美的历程》恰好在这方面做的出类拔萃,让人看过之后回味悠长。例如,书中写道魏晋时期神态表情冷漠的佛像雕塑时,说道:“似乎肉体越摧残,心灵越丰满;身体越瘦削,精神越高妙;现实越悲惨,神像越美丽;人世越愚蠢、低劣,神的微笑便越睿智、高超……”从这短短的四句话,就可感受到作者那激荡的情感:一方面饱含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一方面满蕴对佛像建设的讽刺。在这里,语言和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为文章精神的表达,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美的历程》是一部说不完道不尽的美学著作,但是我们在欣赏其内容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在语言上所达到的登峰造极的高度,当凝聚了中国五千年的,或狞厉,或温情,或奔放,或浪漫的文化以这样一种娓娓道来的形式从作者笔下汩汩流出的时候,我们甚至能听到那其中的环佩铿锵与泉水叮咚……
阅读这样的著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从内容到语言的美的享受。
美的历程
作者:与忘 发布时间:2009-12-14 20:44:44
尝有心寻美之缘起,然缘由种种,未尝得愿。今有幸得观李泽厚之《美的历程》。寄心于一隅,兀然乎古今。颇有感叹,意犹未尽。虽不才,未有生花之笔,却愿概述,因陋就简,难免挂一漏万。
初为器也,鱼石骨贝,杂然取之,尚无定型。继而略有规范,或形体光滑,或涂之以彩。自然之物象,寓人之情韵。然尚处蒙昧,未尝有独立之审美,盖近取诸身,远取于物,比物象形,肇自然之形,成造化之功。感性自然蕴理性之质理,人文官感物化为标识符象。而审美隐于巫礼图腾,未曾分化。巫礼之腾挪咒念,盖后世之诗歌舞乐之雏形。图腾之龙蛇凤鸟,盖后世之器物之纹饰线条,螺旋纹乃鸟纹之所变,垂幛纹乃蛙纹之所由。原始形象抽象为几何纹饰。由拟物而为象征,由表现而为再现。而线条之肇始成型,更可以弧直拙尖闭合婉转曲折拟合人之悲喜幽怨。
至于商周,巫礼隐而庙堂盛,禅让衰而世袭行。故巫史多为庙堂,制狞厉之器,盖以威吓于民,使民驯服。然虽狞厉,亦显稚气,不失沉着坚实,而有拙朴天真之趣。商鼎之文,亦可以一观。金文小篆,各有情趣。盖昔立卦造书,俯察六合,体念万物,或有山川之玄远流滞,或日月之经纬昭回。线条之疏密粗细,腾挪辗转于上下左右之位,方圆大小之形。行文之间,或不拘泥而流动灵巧,或对称均衡形式和谐。商周之末也,器形由厚重而轻灵,由严正而奇巧。究其缘由,乃宗教巫礼渐衰,而世俗之气得显。
岁及先秦,百家争鸣,自是万象尽显,一时盛极。理性之脱于蒙昧,乃以理节情,以情达性。不拘于物象之拟度,而专于意态阑兴之挥发。儒道互补,各有千秋。未成对簿之势,更多渗透借鉴。而文学亦始兴,取概念文字为材,杂以情感想象,成赋比兴。或敷陈其事,或隐喻其志,或起兴其趣。以有尽之言,说无限之志。言尽而意方始,物中有人情,人中有物性。比拟而生,挟夹挈带。常有味外之旨,象外之象。祭神礼制之宗教作品,变为文学抒情。屋楼庙宇,雕梁画栋,亦显风流。或结构方正,气势雄浑,或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园林之阻隔通畅,补屋宇之齐整。情中有理,以理节情,未尝苟同于西方。自成风格,木料材质,显其暖意;平面铺展,颇向凡尘。化空间意识为时间进程,易情感刺激为情趣陶冶。
楚汉风流,梦泽烟云。惟楚有才,此时当盛。幽怨赋骚,壮志淹留。香草美人,君子难逑。蝉蜕于浊秽,梦醒于酩酊。天问九歌,难召楚魂。路漫漫兮,上下求索。一人狂歌,滥觞千古浪漫文风。汉治清平,庶黎安居,民意舒畅,君王意气,多有事功。汉武雄风,一时绝代,犯我华夏,虽远必诛。故汉之玉石雕像,多粗拙简朴。不华丽却单纯,无细部而洗练。不加修饰,而内在之气魄雄浑坦荡无遗。虽古拙,却气势万千。虽粗犷,实浪漫无羁。壁画陶俑乐府隶书,莫不如是。随意为之,古朴雄浑,当显事功。
魏晋狂恣,慷慨任气。俯仰长叹,人生如寄,生死离别,繁华憔悴。尝有朝不保夕,及时行乐之感。玄学一时为盛,多思辨质疑。比之于汉,尤尚玄思。而颓废迷离,实内在之觉醒,破往初之谶纬宿命,始见人生之反复无常。常思人生何为,爰居爰处?故不拘外在节操,尤重内在风骨,尚才情格调。因有扪虱而谈而传为佳话者,有放浪形骸如阮籍,慷慨任气,忧愤无端,谁云玉石同,泪下不可襟。有风尘看破如陶潜,平淡冲和,超然世外,带月荷锄归,荒畦留履痕。人之状貌亦为人之品行格调,或岩岩如松,朗朗如月,谡谡如风。以外在之挺拔,显内里之超脱。舍形而求神,得意而忘象。开后世审美之风,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皆源于此。
兼有佛陀,抚慰众生。多有壁画佛像传世,依时而变,各有千秋。包孕情致,更含历史人生之概叹。魏晋衰微,民生苦极。壁画多为狞厉、恐怖之象。而佛陀多秀骨清相,婉雅俊逸。彼此相应,互成比对。盖以壁画之残酷之象警戒众生,而以佛陀之普度众生勉励诸人。使人安时处顺,适来适去,安般守意,识得苦集灭道。而佛陀之象,多大于山水,以显人之渺微,增膜拜顶礼之情。至于隋唐,河清海晏。故佛像多体态丰盈,朴达拙重。佛陀之相,亦拟于俗容。敷彩绚丽华贵,线条圆润流畅,构图丰满柔和。比之于魏晋,更显世俗。而宋一朝,多受规矩伦常所束,纤柔草率,风骨尽失,只色彩俗艳,成像规整,乏善可陈。盖禅宗之兴,倡从凡入圣,顿悟成佛,神人一堂,因而再无分别迥异。
隋唐盛世,意兴风发。诗书画艺,具为极致。初唐景致,诗文脱于齐梁之靡丽,王杨卢骆宾,各领风骚。一代诗仙,绝世独立,有强横之豪迈,不羁之奇诡。边塞田园,或大漠孤烟,或冷月闲花。提携吴钩,收取关山之志;把酒桑麻,相语重阳之雅。任心所成,而皆中规矩。丰神情韵,更无伦比。至于书法,初唐如婵娟春媚,云雾笼络。继而颜柳之风,刚圆遒劲,骨力追风。盛唐之景,至此为极。出新意于法度,寄妙理于豪放。内容溢出于形式,风韵显露于仪表。而杜甫、颜公,更使形式内容统为一体。自由而不失法度,严正不失空灵。却有章法可循,后人得以习学。中唐文艺,亦有韵外之致。画不拘于宗教佛陀,山水、花鸟一时风靡,闲旷清赡,冲秀靡丽。形式规范中,情态却万千。成规矩,不拘形式。世俗万千,跃然纸上。心思绵密,逸趣横生。中唐之后,更有韩柳之辈,振臂而呼,文以载道,诗以采风。文艺遂不拘于阀阅之狭见,而求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盖世衰人迁,未能再有盛唐之雅致。总揽全唐,文艺风骚,可谓荟萃前人,滥觞后世。审美之风,亦有流变神、趣、韵、味,代替先前之道、气、理、法。神与物游,思与境谐。
宋理澄明,意趣娴雅。多取禅宗之旨,或有物我之境。其一曰,无我之境。得气而忘形,故日有朝暮,不计时辰,天有阴阳,不问明暗。意于言外,故有云关雪栈,寒江独钓之逸趣。而历宋一代,风格亦有流变,前期整体多义,丰满混沌,后期细节真实,追求诗意。虽残山剩水,亦着意经营。走笔之间,虚实相生。状难言之景,言不尽之意。其二曰,有我之境,偏于主观兴致之抒发,取形忘神。盖蛮夷当道,文人失落,聊以寄情文思。尤重笔墨线条,以黑白之层次,显色彩之变化,以线条之流转,显情感之悲喜。山川花鸟之迹,皆为心之婉转沉思。虽枯木怪石,然情趣不减,盖作画乃为表述心意,传达兴味。固有有意无意,若疏若淡之感。画轴既展,一派飞扬,线之飞沉涩放,墨之枯湿浓淡,点之稠疏纵横,皴之披麻斧劈,实乃宋元之神采。
明清棼缊,多奇诡烦乱之象。其为文也,多摹人情世态,各写悲欢离合。情节曲折,细部丰满。而元曲为一时之风,集说唱表演舞蹈音乐与民间文学于一体。可谑小民,可悦官宦。细作之姿态,雅丽之腔调,华丽之文辞,曲折之情节。形式内容意义,三者交合。不逼真创造感觉之真实,而求理解想象之真实。有清一代,文人憔悴。多人生空漠之感,浮白载笔,仅成孤愤。百无聊赖,虽淡犹浓,似轻还重。至于绘画,由晚明之富丽雅致,风流洒脱。而到清之简略构图,不拘形式。更有石涛突兀夸张,傲岸不驯,多为芭蕉怪石汀凫,显其悲愤。尚通脱,而厌藩篱。盖失望于满清一族,意气未得彰显,孤愤而为之。
后几段几乎瞎写的,权且大致浏览。自唐以后。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5分
书籍清晰度:5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5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6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8分
下载点评
- 图书多(93+)
- azw3(345+)
- 博大精深(603+)
- 一星好评(232+)
- 无广告(90+)
- 微信读书(101+)
- 收费(71+)
- 体验还行(522+)
- 盗版少(260+)
- 强烈推荐(535+)
- 下载快(280+)
- 已买(411+)
- 速度慢(100+)
下载评价
- 网友 寇***音: ( 2024-12-13 23:10:5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薛***玉: ( 2025-01-04 21:27:33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相***儿: ( 2024-12-15 05:52:49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菱***兰: ( 2025-01-03 00:43:13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居***南: ( 2025-01-08 19:03:58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饶***丽: ( 2024-12-11 15:02:56 )
下载方式特简单,一直点就好了。
- 网友 融***华: ( 2024-12-29 00:34:03 )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屠***好: ( 2025-01-08 05:26:54 )
还行吧。
- 网友 冯***丽: ( 2024-12-31 08:08:04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索***宸: ( 2024-12-21 05:56:40 )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孙***夏: ( 2024-12-12 06:54:47 )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詹***萍: ( 2025-01-06 18:24:01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权***波: ( 2025-01-02 03:54:18 )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晏***媛: ( 2024-12-27 07:53:44 )
够人性化!
- 网友 习***蓉: ( 2025-01-03 03:39:45 )
品相完美
- 网友 孔***旋: ( 2025-01-09 09:41:14 )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新闻摄影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数据科学概论(第2版)(普通高等学校应用型教材·数据科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变态心理学(第18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学霸同步笔记:科学(七年级 漫画图解 浙江专版 全彩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A World of Bracelets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雨燕风筝 三年级上册 语文同步阅读 配统编版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祝酒词贺词一本通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服务企业纳税节税操作实务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小文三百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中国历代经典碑帖·近现代部分:张颔卷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6分
语言运用:9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8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7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8分
沉浸感:3分
事实准确性:6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