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2014年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39

2014年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2014年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精美图片
》2014年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2014年考研英语写作核心词汇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6055067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3
  • 页数:168
  • 价格:27.5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7:39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考研的应用文和短文写作这两个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整理出了自成体系的高分闪光词,考生在考前读懂和背熟这些词汇,就意味着掌握了高分写作的秘笈。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本书针对考研的应用文和短文写作这两个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整理出了自成体系的高分闪光词,考生在考前读懂和背熟这些词汇,就意味着掌握了高分写作的秘笈。


精彩短评:

  • 作者:五类。 发布时间:2022-02-15 16:39:42

    官方高水平绘本

  • 作者:老虎闻玫瑰 发布时间:2010-04-05 03:32:57

    大约是去新疆前看过,马克一下

  • 作者:无名 发布时间:2016-06-12 20:23:25

    开咖啡馆的成本&支出、选址等都给了建议,著者还是个开咖啡店的程序员

  • 作者:Lemon 发布时间:2020-11-23 22:11:02

    霍金是一个永不向命运屈服的科学巨星。他是一名科学家,从事物理学“黑洞”的研究,发现了黑洞具有辐射,这个辐射又被称为“霍金辐射”。同时,他又患有“渐冻症”,但他从不放弃自己的梦想。记得有一次,他下火车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他的妻子想扶他,却被拒绝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不想让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残疾人。

  • 作者:Self Reform 发布时间:2019-04-18 17:00:34

    是作者通过三毛的书了解三毛的一生后缩写的,个人觉得不如三毛的文笔引人入胜,但是是简单了解三毛的一本好书。

  • 作者:酸奶 发布时间:2021-08-11 15:08:54

    《战乱年代的另类书写》P286:我对战争是怎样具体改变了作家的生存处境和思想观念这一课题深感兴趣。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周作人、卞之琳、冯至、师陀、路翎、废名等中国现代作家多可以此入手进行研究,进而探究战争带给他们的新的创作风貌和精神面向


深度书评:

  • 中文版前言:中土王国,媒介王国

    作者:優仔奇奇 发布时间:2020-12-25 15:22:58

    这是一本关于中间之物的书,也是一个关于天、地和海洋间的人类境况的研究。正如美国诗人玛丽安娜·摩尔(Marianne Moore)说的,“身处事物之中是人类的天性”;又如美国伟大的圣贤沃尔多·爱默生(我在本书的两篇题词之一中引用了他)说的,“中界乃至善(The mid-world is best)” 。我在本书中指出,“媒介”(media)即“使它物成为可能的中间之物”,它如环境一样包裹着我们,也处于我们之前,还处于我们之中。

    鉴于“中”之重要,2011年我访问中国时,我学到的第一个汉字是“中”也许就不足为奇了。“中”字学起来很容易,因为它在中国无处不在,但尤其让我着迷的是它的含义竟如此丰富。上世纪80代我在斯坦福大学读传播学博士时选修了两门中国历史课,我因此知道了中国被称为“中土王国”(the middle kingdom)。但是我当时也有一个朦胧的想法,这个“中土王国”是不是也可以被称为“媒介王国”(the media kingdom)呢?后来在参观了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长城、十三陵、孔庙和北京国家博物馆后,我的这一想法变得越发强烈。在北京时,我连续去了好几次国家博物馆——它是一个多么博大瑰丽的媒介历史的宝库啊!

    这本书清楚地显示出我的中国之行给我的影响,我在书中甚至还插入了一张我在紫禁城里拍的日晷照片。显然,中国历史中充满了我在此书中提到的各种“后勤型媒介”,包括历法、时钟、钟、香、日晷、文字记录、墙垣、防火手段、灌溉和水利控制以及天宫图、水系图和地形图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种书写表面,从龟壳、兽骨到石碑和宣纸。它们的发展史充满着创造、唯美、幸存、毁损、混乱和控制,漫长又迷人。当然,我在书中的叙事高潮是我对历史上三位最伟大的道德先师——苏格拉底、耶稣和孔子的思考。

    有鉴于此,我希望中国读者能从本书中有所获益,正如本书从中国已经有所获益一样。关于中国的媒介史研究,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远不止此书所能穷尽。本书以“文明”(civilization)为基础,将“媒介”定义为“文明之秩序的设定装置”。在论述这一宏大问题时,遗漏中国是很不负责任的,因为中华文明是地球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而且在四大古文明(中国、印度、希腊和犹太)中,也是唯一存续至今的文明。

    我认为将东方和西方进行二元的和极化的对比(例如视东方为“道”,西方文化为“罗格斯”)意义不大,因为在中西之间曾经有很多的相似性,甚至曾经还有过相互影响。例如,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强调道德关系至高无上,听起来很像孔子。第欧根尼嬉笑怒骂、放浪形骸,不拘礼仪,听起来很像庄子。本书中多次出现的弗里德里希·基特勒(Friedrich Kittler)在谈到近代早期欧洲和中国之间的技术传播史时,认为线性透视法作为一种精确的几何工具催生了其他工具(如建筑、绘画和数学)的发明,但它却未能从西方传播到东方,但莱布尼兹的数字记录法以及0和1的概念则可能是基于他对中国“阴—阳”概念的借鉴,因而成为技术从东方向西方传播的成功例子

    [1]

    。无论基特勒的这一推测是否准确,莱布尼兹痴迷于中国的确是事实。我认为,要保持和增进中西间的相互好奇和理解,我们应该致力于双方相向而行,努力去发现相似和促成友谊,而不是基于“他者性”(otherness)去建立意识形态的隔离墙。我希望这种中西间的相互好奇和理解精神也在本书中有所体现。

    另一方面,我认为,我们在了解东西方间的相似和互通之余,认识到两者间在视野上的差异仍然很重要。本书谈到了几个有趣的方面,对它们我们可以作更深入的研究。这里我仅简要指出其中的两个。在第二章中,我将海洋和航海视为催生人类起源的媒介。欧洲的地中海和北海曾经是欧洲人心智的发展空间,欧洲人在地中海和北海上的航行为西方思想的表达提供了各种语汇。在本章的一个脚注中我指出,中国思想对航海似乎没有给予与西方相同程度的重视。洪水、水坝、灌溉和水利控制是中国历史上绝对重要的事件,但是航海活动却很少,即使有也是断断续续的,例如郑和下西洋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例外而不是常规。海洋永远无法被驯服(tamed),更无法被驯化(domesticated);河流虽然危险却可以被筑坝、改道和引导(这对海洋是根本不可能的)。海洋给西方人带来了是一个“自然无法驯服,只能被航行或顺应”的自然观,河流给中国人带来的一个是“自然可以被驯化和改造”的自然观,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似乎也正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轴心差异。

    本书第七章是关于“神和谷歌”的,它揭示了中西文明间的另一个不同。在西方,数学与神学的关系错综复杂(数学也与航海实践难分彼此,因为航海需要进行各种抽象的计算和导航)。数学具有神学色彩,是对上帝之本质的沉思,这种观点普遍存在于诸如库萨的尼古拉斯(Nicholas of Cusa)、笛卡尔、帕斯卡、莱布尼兹、拉普拉斯(Laplace)、巴贝奇(Babbage)、布尔(Boole)、坎托(Cantor)和维纳(Wiener)等大思想家的著作中。甚至在自称是无神论者的数学家中,谈论上帝也是他们一种长期的思想习惯。这些思想家都对科学和技术,尤其是计算的发展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他是一名无神论者,但他在自己最为知名的著作文末提到了上帝。上帝是全知尽知的象征,也是超高速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中心化的智慧与权威的象征。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说,中世纪神学留给现代科学的基础性遗产是“相信当下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以一种完全确定的方式与它的种种先例相互关联起来,从而呈现出各种总体性原则……认为世界中的所有细节都能被记录下来并井然有序。”

    [2]

    一神教给西方留下的遗产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但是和世界的其他技术文化一样,谷歌的故事是一个与犹太教和基督教对唯一真神的信仰紧密相关的故事。

    中国的数学和技术遗产虽然丰富但与西方的截然不同。欧洲文化中一直存在着一个神圣的“生命之书”的概念,也即一个总体性的书写系统(又称为“文档宇宙”,即docuverse:document universe)。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建造一个有无所不包的图书馆的梦想,例如明朝的《永乐大典》和清朝的《四库全书》,以及《西游记》中提到的孙悟空从阎王爷无所不录的“生死簿”上删除自己的名字以获得长生不老的故事。但是,中国人希望能拥有庞大渊博的记录系统的愿望与谷歌的梦想完全不同。谷歌梦想的是以数学原理为基础形成一个统一的神圣心灵,从而对世间所有的知识进行终极的整合。航海实践、一神教信仰和数学知识似乎构成了欧美技术创新的独特源泉。

    约翰·杜威曾经指出哲学是危险的,因为它总是能撼动世界的上某些人、制度和信仰。在这一点上,他很像早期的卡尔·马克思,呼吁“对一切事物进行批判”。我的这本书试图调动多种知识和智慧以推动社会公正的实现和社区的发展,这是所有学术工作的应有之意。因此,我不免会对当下世界中的一些现象发出批评。首先是硅谷的技术狂妄。我们总是不断听到“这些新技术是多么酷啊!”的感叹。但是,想要一个酷炫的应用程序,我们的呼吸系统难道不就是吗?想要一个最美的绿色和生成性技术,早已存在的叶绿素难道不就是吗?想要一个颠覆性创新技术,写作难道不就是吗;想要改变世界,用火难道不就能吗?需要智能工程?看看高塔、钟表或生活本身就行了。为什么一部新的苹果手机会让我们觉得“很酷”?我觉得这仅仅是因为我们过分地沉溺于它,以至于完全忘记了这部手机背后的各种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隐蔽但美好,没有它们,苹果手机根本就生产不出来。我认为,现在频频推出的各种新技术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阴谋,误导着我们去忽略技术之外的各种更大的生存奇迹。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恳请人们尊重基础设施、尊重自然和尊重各种旧事物的原因。通过这本书我呼吁读者要对生命、空气和对过眼云烟都保持惊奇。这是我发出的祈祷,愿上帝保佑地球的健康,保佑地球上的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得到尊重。

    我在本书中还对人类文明中的一种长期病态现象提出了批评。这种病态就是:总是少数人任意统治多数人。在第一章中,我称这为“杠杆现象”,对之我在全书其他章中也有论及。在人类历史上,所有掌控运输、消防、历法制定、天气控制和书写技术的人都非富即贵。今天,文明的这种病态现象仍一如既往,且愈演愈烈。而那些为公共利益设计的各种制度,如新闻业、图书馆、学校、医院和选举现在都资金缺乏,营养不良。宗教、言论、出版、批评强权,甚至是生存的权利都正被各种不道德的、不合法的和非人性的方式压制。公共空间被宣传污染,教堂被捣毁,选举被操纵。我身在美国,这里的亿万富翁为所欲为,他们对共同生活的影响远超过其所应当。这样的图景令人扼腕侧目。我认为,世界各国都可以做得更好。

    在我撰写这篇《奇云》的中文版前言时,全球都因新冠病毒肺炎陷入僵局。我强烈希望,疫情过后,世界应重新致力于创造更多的自由、平等和博爱,而不是更多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和威权主义。我出生于1958年5月4日,每年我过生日这天,我都会想起在我出生日的整整39年前,即1919年5月4日,爆发于中国北京大学的“五四运动”(2011年我有幸访问了北大)。显然,五四运动留下了很多遗产,但我对它的兴趣不在于视它为中国新的民族自豪感的开始,而在于视它为一个重建和想象的新机会。1919-1921年间,约翰·杜威(John Dewey)曾在中国任教。他是我最喜欢的思想家之一。我愿意相信,杜威曾对五四运动产生过重要影响。什么影响呢?对,是他促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到来!我希望我们都能拥有更多的德先生。它是一种整体性的生活方式,源于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生活中的媒介(“中间之物”)享有发言权。我希望美国、中国以及全世界都能更加积极地追求这一愿景。

    感谢邓建国教授对本书以及此前的《对空言说》的精心翻译和投入。我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中国学生、同事和朋友,过去的,现在的和将来的。

    约翰·杜翰姆·彼得斯

    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2020年5月4日

    [1]

    Friedrich Kittler, “Perspective and the Book,” trans. Sara Ogger, Grey Room no. 5 (Autumn 2001): 38-53. Art historians of both China and the European middle ages note that many kinds of perspective have been invented at different times.

    [2]

    Alfred North Whitehead,

    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Lowell Lectures, 1925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29), 15.

  • 我欲乘风归去,飞过琼楼玉宇

    作者:布鲁 发布时间:2024-02-10 20:55:15

    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乘风少年的奇遇人生》,近期由台海出版社出版。凸面设计的内封、碧波荡漾的颜色搭配,还未开读,便已心生好感。保罗·柯艾略的这本书像极了《伊索寓言》,用四个章节总计一百个小篇章将人生哲理点到即止地讲述出来,总结下来依旧是历久弥新的话题,即鼓励年轻的人们大胆经历、安静感受和茁壮成长。保罗·柯艾略将小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化作甘霖,把反思和劝慰的点点滴滴浸润心脾,使人如沐春风,久久不愿离去。

    “曼努埃尔必须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非常满。如果不这么做的话,他就会感觉自己的人生没有意义,感觉自己在浪费时间,感觉自己失去了存在于社会上的价值,没有人爱他,没有需要他。”在一本内容丰富的合集里,每一个小故事都闪烁着熠熠星光,而曼努埃尔的系列故事竟奢侈地拥有三个席位,足可以看出作者保罗·柯艾略对我们应选择怎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有着深深的思考。曼努埃尔的一天是马不停蹄且无缝衔接的一天,起床的第一时间他会查阅各种新闻,担心会错过在他睡觉期间世界上的发生大事小事;开车上班路上时刻紧盯好几个手机的动态以确保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电话和信息;工作期间一丝不苟地完成一切工作任务,甚至给自己创造工作任务以填补时间空缺;晚饭时间过问子女学习情况以及妻子一整天的动态,晚饭后继续看新闻以防错过这一整天的大事小事;睡前照例先阅读技术类书籍,时刻为将来或许会失业而做准备;最后入睡前要跟妻子聊天,以显示自己体贴的一面,遂进入梦想,为明天重复性的一天做准备。

    曼努埃尔很忙,忙着为醒着的每一分钟塞满任务。就像曼努埃尔半夜被一个梦惊醒,梦里他被告知,“如果工作唯一的作用是阻止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那它就是一种诅咒”,他想,“一个为家庭牺牲自己的男人,怎么可能没有勇气每天停下十五分钟呢?”于是他觉得,“最好还是接着睡觉。这只是一场梦,这些问题对他毫无帮助。”

    正如保罗·柯艾略在书中所说:“曼努埃尔是一个悲伤的自由的人,离抑郁只差一步之遥,因为他总是太忙,没时间思考生命的意义,只叫岁月默默在桥下淌过。他记起了一位诗人说的:‘他度过了一生,却没有好好活过’。然而,现在要接受这一切为时已晚,既然如此,最好还是换个话题。他来之不易的自由只是变相流亡。”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这个问题对每一个人都有深刻的反思意义。年轻的我们总想着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接连不断的加班在一开始确实给了自己充实的感受且奔头十足,但是无尽的充实却逐渐塞满了空虚,肉体固定又机械地动作,每天的任务量四面八方地冒出来,只会越做越多。慢慢地,我们再也没有空闲时间甚至一丝缝隙去思考除了工作以外的事情。透过曼努埃尔一生的故事,停下奔忙的脚步,抬头仰望星空,给自己一个喘息空间,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和想法,亦是人生的重要体验。

    又如保罗·柯艾略在小故事《自我欺骗》里描绘的那样,一匹驿马每疾驰过一个驿站时,它很停下来歇息、吃吃干粮,可是驿使赶着送信,从未停下来。驿马总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一会认为“我并没有停下来在马厩里吃饭,这意味着我没有像马匹一样被对待。我要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了。”到了下一站它依旧不能吃干粮,于是它又想:“也许我根本没有变成人,而是变成了天使,因为天使不需要吃饭。”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预期,有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也有对人际关系更进一步的预期。正是这样的预期让欲望逐渐增加至溢满,当预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失望接踵而至,乐天派如驿马会不停地安慰自己,悲观派则开始设想不存在的种种困难,这就像是孙悟空设下的保护圈,本想护人周全,没曾想画地为牢,圈住了正常的步伐,反倒束手束脚。就像文中的驿马最后所说:“为什么仅仅因为没有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就认为事情发生了变化呢?”与其如此,倒不如降低预期,不要用预期来绑架自我,“我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什么天使,我就是一匹饥饿的马。”

    如何过好人生这一条漫长的旅程?

    有一位哲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他分别问三个正在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墙。”

    第二个工人抬起头笑了笑说:“我在建一座房子。”

    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以后,第一位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位工人成了建筑师,第三位工人成了一位有名的城市规划师。

    面对同样的工作,三个人的回答就不一样,结果也就不同。

    书里的另一则小故事《聪明的职员》里有这么一个想要回到家乡的摩洛哥职员,他在众人的帮助下筹集到一千法郎,并在飞行员的捎带下回到了家乡。在飞行员的眼里,职员拿着大家为他筹集的钱大肆挥霍,不是出入高档饭馆,就是给村里的孩子买娃娃,丝毫不考虑省着点儿用。可是作家却说出了一番截然不同的话:“人情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豪爽的消费赢得同乡的尊重,还能顺利得到一份工作,因为,“只有成功者才能如此慷慨。”

    我们都学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意味着我们要意识到事物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这要求我们不能用单一的视角看待问题,而应该以积极乐观的角度来审视。只有用乐观的眼光看待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事情的变化和机遇,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总有人想问,有没有一种方法能顺利地度过一生?

    有,但是得先失去点儿什么。

    顺遂的人生需要抛开喘不过气的忙碌,还给自己一片思考的湖泊;需要减轻越来越多的预期,让溢满的欲望回归正常值;需要丢下负面和悲观,让自己沉浸在充满蓬勃朝气的蜜罐里。

    没有人不喜欢读故事,一篇好的故事所反映出来的哲思最能反映作者的写作初衷。保罗·柯艾略本人也时常被生活中的迷茫所困扰,但是他将自己的灵魂从肉身中择出来,让自己的眼睛凝视着黑暗,让自己手持弓箭刺破苍穹。

    这本书里的小故事,既是作者在生活中于细微处的思考,也是你我他的低声呢喃,它收罗尽我们的喜怒哀乐,犹如一位智者,替每一位在迷雾中彷徨的人指明方向。这也成为融入作者保罗·柯艾略血肉的一部分,他负责把故事一遍又一遍地说给寻求出路的人听,以过来人的身份,将寻常的故事提升到哲学的角度,并笔耕不辍地把经历化成一个有一个小故事,讲给人听。在这个步履忙乱的时代,它堪称一股温润浸透的文字清流,也是一杯醍醐灌顶的智慧之水。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6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4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9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6分

  • 知识广度:8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3分

  • 结构布局:3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6分

  • 引人入胜:9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4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3分

  • 书籍清晰度:4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4分

  • 安全性:9分

  • 稳定性:4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书籍完整(568+)
  • 图书多(531+)
  • 排版满分(649+)
  • 速度快(504+)
  • 情节曲折(554+)
  • 经典(637+)
  • 好评(553+)
  • 内涵好书(214+)
  • 赞(600+)
  • 推荐购买(606+)
  • 格式多(422+)
  • 值得购买(131+)
  • 中评多(607+)

下载评价

  • 网友 隗***杉: ( 2024-12-27 16:41:06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 网友 寇***音: ( 2025-01-03 09:45:28 )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仰***兰: ( 2024-12-15 13:09:14 )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訾***雰: ( 2024-12-22 13:39:37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瞿***香: ( 2024-12-10 18:43:38 )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堵***格: ( 2024-12-13 14:13:12 )

    OK,还可以

  • 网友 沈***松: ( 2024-12-21 04:10:57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康***溪: ( 2024-12-15 20:47:25 )

    强烈推荐!!!

  • 网友 步***青: ( 2024-12-21 03:10:13 )

    。。。。。好

  • 网友 益***琴: ( 2024-12-29 05:37:28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冷***洁: ( 2024-12-13 03:25:42 )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扈***洁: ( 2024-12-17 20:18:47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国***舒: ( 2024-12-30 05:28:24 )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菱***兰: ( 2025-01-04 19:46:40 )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养***秋: ( 2024-12-22 00:57:10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师***怡: ( 2024-12-30 05:21:27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