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书屋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21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精美图片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1342393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1
  • 页数:176
  • 价格:32.8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21

内容简介:

“正念疗法之父”卡巴金博士告诉我们:我们也许渴望完整,但事实是,它已经在这里,我们早已拥有完整。透过正念的修习,我们不仅能捕捉到转瞬间的满足,更能真正地体会到充斥在我们生命的那种深刻的万物一体感。本书邀请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转化自己与思维、感受、工作、游戏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自己是谁并彻底地活出自己。本书可以有三种独特的使用方法:作为思考与练习的一本合集,可以随时加以翻阅、探索;它也是深具启发,引人入胜的读物,可让人从头读到尾;此书也是正念练习的基础读本,可以每天阅读一课。不论是初学者或资深禅修者,都能在此书中找到关键态度及核心练习方法。本书提供了令人高兴的洞见和指导,帮助我们与自己及整个世界保持一个更开阔、清澈、可靠及充满关爱的关系。

名人推荐:

◎胡因梦:“在生活中维持每个当下的正念,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禅修基础,也是不会落入邪道的一种保障。”

◎铃木俊隆:“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

◎杰克•康菲尔德:“卡巴金是你一生中能遇到的最好的正念导师。”

什么人需要正念:

你奉行享乐主义,认为每一天都要及时行乐。

你长期与癌症、病痛、失眠或抑郁缠斗,感到身心俱疲。

你习惯评价他人、批评自己、总以偏见识人。

你害怕独处,非得填满每一天的空档。

你常吃饭聊八卦,休息还想着工作,无法专注在眼前的事物。

你终日为生活奔波,却不知道所为何来,感觉人生无望。

生活压力让你喘不过气,但不知道如何放松。


书籍目录:

作者中文版序

译者序

导言

第一部 进入

初学者之心

呼吸

是谁在呼吸?

世上最艰巨的工作

关照当下

正念即是觉知

行为模式与存在模式

科学根基

正念是普世的

觉醒

校稳仪器

在觉知中安住乃修习精要

戒律之美

调整你的默认设置

觉知:平衡思维的唯一有效工具

专注与觉察的技能可被造就

思考并没有错

与思想为友

一些可用的内在意向

别把思想太当真

自我中心化

与人称代词的暧昧---特別是“我”及“我的”

觉知是个大容器

能观比所观來得重要

第二部 持守

正念减压(MBSR)

全球現象

溫柔的注意力

正念发生在所有感官

本体感觉与內感作用

觉知的统一状态

"知道"便是觉知

生活本身即是禅修

你已有所属

就在我们眼前

正念不仅是个好主意

重建连结

我是谁?质疑我们自陈的故事

你不仅是自己编织的故事

你从未曾不完整

换个角度看看

不知道

有备之心

什么是有待你去发现的事物

第三部 深化

无处去,无事做

无为而为

适切地行动

若能觉察到正在发生的事,你就做对了

不评判是理智与善意的行动

谢天谢地---你只能作你自己

将了知带入生活

为他人感到喜悅

多灾多难

对苦的觉知也是苦吗?

从苦中解脱是什么意思?

炼狱

实修带来解脱

心智的自我认知之美

照料你的禅修

修习中的能源保护

不伤害的态度

贪:不满的瀑流

嗔:贪的反面

痴:自我实现的预言陷阱

当下永远是恰当的时间

“教学內容”是“仅此而已”

把生命归还給你自己

把正念带进世界

第四部 成熟

正念练习的态度基石

1.不评判

2.耐心

3.初学者之心

4.信任

5.不努力

6.接纳

7.放下

第五部 练习

从正式练习开始

关于正式练习的四点建议

1.姿势

2.眼睛怎么办

3.睡意

4.守护此刻

观进食

观呼吸

观全身觉受

观声音、念头与情绪

观纯然觉知

后记

感谢

推荐书单

关于作者


作者介绍:

乔·卡巴金博士,生于l94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的荣誉教授,也是禅修指导师、畅销书作家。乔•卡巴金,毕生致力将正念禅引入主流医疗界,是整合佛教禅修和现代医疗方法的创发者之一。他从1979年开始在麻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并设计了“正念减压”课程(Mindfulness—Based StressReduction,MBSR),协助病人以正念禅修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获得多方肯定。30多年来,卡巴金博士创发的“正念减压疗法”已被医疗、学校、企业、监狱等机构广为应用,目前美、加等地约有200多家医疗院所和相关机构都运用正念减压疗法帮助病人。卡巴金博士对灵性疗愈的贡献良多,获奖无数,他亦为精神与生命研究所(Mind and Life Institute)的董事,协助推动佛教界领袖与西方科学家的对话与交流,以期更深刻探索人类的心智、情绪与疾病。

译者简介

陈德中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咨询硕士,麻州大学医学院正念减压法(MBSR)师资训练暨心身医学专业训练,牛津大学正念中心正念认知疗法(MBCT)教师专训,是台湾首位将正念减压疗法引进医疗系统者,亦为上海地区首梯中文正念减压工作坊带领者,并为当地机构与企业定期开课。现为台湾正念减压工坊负责人,亦是执照心理师。曾为多年之禅修指导老师,长于东方禅法与西方心理学之整合应用。

温宗堃

台湾法鼓佛教学院专任助理教授。澳洲昆士兰大学宗教学博士。着有“西方正念教育概观:向融入正念训练于我国教育迈进”、“正念学:佛教禅修心要的现代理解与应用”等多篇正念学术论文,并曾翻译《正念禅修方法》、《毗婆舍那讲记》等多本正念禅修相关书籍。于法鼓佛教学院开设“正念学研究”之博硕士课程。曾在台湾、大陆、以及新加坡等地带领正念工作坊。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当我们能够将发生的一切,无论是乐、苦或中性,都涵容在觉知之中,并容许事物就按其本然存在,那么,突然间,我们便有可能完全地处在当下,而不再要求什么改变。这种意识的转化本身就是自由,就是解脱。它因接纳而生,但又不只是接纳。它绝对不是消极的认命,也不是把你变成门前的擦鞋垫,任由世界、生活或他人任意践踏。它是了知事物的本然样态。你了解;或者,你知道自己尚不了解。

然后,下一刻,如果适宜采取行动,你就行动。但你的行动出自正念、诚挚和成熟的情绪模式,而不再被无法接纳的事件所左右。


谈论你的禅修"经验"和"洞见"有多么不凡,正念多么奇妙、多么具有转化力量,这样做的风险是,你很快就会没有 时间进行禅修了,你更投入的是自己的禅修故事,而不是持续的实践。这当然就是强大的自我中心在作祟,只不过它开始围绕正念这个主题活动了。心为了建构和强化自我身份所做的这一切,实在令人啧啧称奇。

应该让自己的生活、行动和态度替你说话,而不需为了别人或自己,去制造一个令人满意的故事。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正念疗法之父”卡巴金博士告诉我们:我们也许渴望完整,但事实是,它已经在这里,我们早已拥有完整。透过正念的修习,我们不仅能捕捉到转瞬间的满足,更能真正地体会到充斥在我们生命的那种深刻的万物一体感。本书邀请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转化自己与思维、感受、工作、游戏之间的关系,同时了解自己是谁并彻底地活出自己。本书可以有三种独特的使用方法:作为思考与练习的一本合集,可以随时加以翻阅、探索;它也是深具启发,引人入胜的读物,可让人从头读到尾;此书也是正念练习的基础读本,可以每天阅读一课。不论是初学者或资深禅修者,都能在此书中找到关键态度及核心练习方法。本书提供了令人高兴的洞见和指导,帮助我们与自己及整个世界保持一个更开阔、清澈、可靠及充满关爱的关系。

名人推荐:

◎胡因梦:“在生活中维持每个当下的正念,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禅修基础,也是不会落入邪道的一种保障。”

◎铃木俊隆:“初学者的心充满各种可能性,老手的心却没有多少可能性。”

◎杰克•康菲尔德:“卡巴金是你一生中能遇到的最好的正念导师。”

什么人需要正念:

你奉行享乐主义,认为每一天都要及时行乐。

你长期与癌症、病痛、失眠或抑郁缠斗,感到身心俱疲。

你习惯评价他人、批评自己、总以偏见识人。

你害怕独处,非得填满每一天的空档。

你常吃饭聊八卦,休息还想着工作,无法专注在眼前的事物。

你终日为生活奔波,却不知道所为何来,感觉人生无望。

生活压力让你喘不过气,但不知道如何放松。


精彩短评:

  •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2-24 21:14:59

    正念是一种持续训练,它是一种不着急的状态,它是不被已有的概念和习性所束缚,积极探索更建设性的方式,正念是注意力带宽的最大打开,正念是对自己对生命的温柔触碰

  • 作者:涤恒 发布时间:2015-01-30 20:20:58

    理念抑或方法上都给予了最初级的指导。正念禅修本就是无法之法,其内涵还需修行者本身持续不断的修行和感悟。

  • 作者:大肥貓 | 幽冥夜怪話 发布时间:2016-06-03 00:56:34

    初入者,看看铃木俊隆禅师所著《禅者的初心》,或者咏给‧明就仁波切闭关之前的著作《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也许更能有所体悟。

  • 作者:折翼的蝴蝶 发布时间:2016-06-24 00:36:16

    只是理论,没有方法。

  • 作者:野兽爱智慧 发布时间:2013-12-29 22:01:25

    你是否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吃饭时聊八卦,工作时思考感情问题,躺在床上时又记起工作,总是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情;你易受各种信息侵扰,常会忘记待办事项,也会忘记关注自己的感受,生活状态杂乱无章。你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但其实你并没有意识到,只要稍稍改变一下无意识的思考和行为习惯,生活就完全可以大变样!正念训练教会你不被各种问题导致的思想噪音所淹没,将虚耗的能量转化为智慧和能量。

  • 作者:胡子头啊 发布时间:2013-08-04 19:21:36

    不是很靠谱。。。


深度书评:

  • 生命的阅读,点亮自性之光

    作者:野兽爱智慧 发布时间:2014-03-03 00:27:05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注册了一个账号,看到一个问题“在中国,如何找寻心灵导师?”

    试着回答如下:

    个人认为从阅读起步,注重实修,才能走向转化。身边有没具体的心灵导师是次要的。所谓依法不依人。个人建议从有正见的身心灵书籍开始,可行。

    主流社会一向有一层意识滤网,凡是无法通过这层滤网的经验(大多属于精微次元),多半都会被排除掉,或是被压抑到潜意识底端,因而形成了身心灵各个层次的扭曲和病态。主流社会向外追求物质享受、成就、赞美、情绪的满足之类的活动,在本质上就是身心解离和不知不觉的,所以时间久了,势必会因奴役身体、忽略最核心的存在本体,而导致能量阻塞及耗损过多、无法真正享受活在当下的丰盈感,一种纯属精神性的轻安境界。

    事实上,只有当这种轻安境界出现之后,人才可能往高层意识(超越个人性的第七、八、九层意识阶层)发展。换言之,主流社会大部分的人仍停留在意识光谱非常初阶的状态。这里面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媒体。无论中外或东西方世界,媒体一向是精微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因为它反映的就是那层带着犬儒色彩的滤网的作用力──一切高层意识的展现,都会被它以质疑甚至否定的态度过滤掉。幸好因特网打开了一扇窗口,使我们能自由地浏览,但良莠不齐、百家争鸣的信息世界,也很容易造成误导,令人无法直捣黄龙地契入身心灵的精髓及核心,而只是在外围打转,因此能掌握住身心灵精髓的出版品,便成了使人深化的和不致误入歧途的重要工具。

    个人觉得,对于初学者来说,杰克·康菲尔德的《初学者的冥想书》及乔恩·卡巴金的《不分心:初学者的正念书》是非常好的实修入门书。透过练习,我们可以发展出正念,它会带着善意,亲切地拥抱我们的愤怒,并且将愤怒能量转化为智慧,进而发展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行动。 但诸位书友需要记得:终究,真正重要且具转化力的是实际的正念练习,坚持日日修习,无论你当天是否情愿。希望这两本书能鼓励你投入实践,让这书籍成为一扇门,引导你去探索自己、所爱之人和全世界的更大幸福、智慧与慈悲。

  • 如何培养正念?结合我始于6年前的正念练习

    作者:予一念 发布时间:2020-03-23 17:39:19

    卡巴金博士不愧是畅销书作者,安利功力了得。有“麻州大学医学院医学荣誉教授”、“正念减压中心(MBSR)创办人”等专业背景,其笔下的正念,可信又诱人。

    薄薄一本小书,散文一般的把正念娓娓道来。有正念的理论,有入门的练习。书如其名,个人觉得很适合初接触正念的人——重要的是它散发出一种魅力,吸引你想亲自一试。而正念,本来就需要经由实践才可知。

    1 源起

    “正念”的源头,始于东方。在诸多宗教修行法门中都有类似的影子:佛教中的禅修、瑜伽里的冥想,因着各自宗教理论的不同,又存在细节的差异。这一类实践方法传入西方,与认知科学结合,并发展出不同的应用。其中的标志性事件,便是本书作者卡巴金博士,1979年在麻州大学医学院所创设的正念减压课程,它是将正念引介给美国主流社会的第一份完整方案。

    这个由西方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下的“正念”,英文原单词叫做Mindfulness。它不含宗教色彩,仅仅指代一种注意力的状态。作者对“正念”下的操作性定义是:有意识地于每个当下,以不带评判的方式持续进行观照。

    或可说成:觉知,单纯去觉知,不带判断的觉知。进行正念练习,也就是去培养和发展此种注意力状态。

    就是这么简单,似乎简单到难以置信。

    如同在宗教实践中,信徒有神圣不渝的信仰坚定自己的修行;在现代正念中,来自神经科学、临床医学和健康心理学的各式研究,在为它的有效性进行证明,并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者。

    卡巴金博士的研究领域集中在身心互动的疗愈,以及正念训练在慢性疼痛、压力疾患领域的临床应用。临床表明:正念可促使大脑发生结构性变化,它会使在学习与记忆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海马体增厚;可让管理恐惧反应的右杏仁体变薄通过积极影响大脑处理压力的方式,促进情绪平衡,记忆力和创造力将极大提高,人体免疫系统机能也将随之增强。

    如书中所言,“正念是压力、疼痛、疾病、情绪和身体之苦的良药”。就我所知,好多人一开始接触正念,多半也是抱着求医寻药的心。我最早与正念的接触,也有类似的初衷。(我最早较为密集的正念练习,是五年前在国内某内观禅修中心。)

    然而,随着亲身实践,我却越来越有些体会到,缓解苦痛很可能只是正念的副产品,只能算是“额外的效益”。我那时没有了解过正念相关的书籍或理论,算是实践在前、看书在后。因此,如今看到书中某些字句,总会格外的激起很多感触。

    2 我们如何“存在”?

    正念的入门练习往往离不开观息。

    譬如,书中讲观息:

    “因为我们只有唯一一口呼吸:上一口气已经消逝,下一口气还未来到,永远就只有现在这一息。因此,对于我们散乱不定的注意力而言,呼吸是一个理想的定锚,它能将我们系于当下这一刻。”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练习观息时的体会。

    要做到长时间关注呼吸而不起妄念,当我把这件事作为目标,发现绝非易事。然而,在长久练习后的某个瞬间,突然对此有了另一种解读。

    关注鼻子下方,关注上嘴唇,全身心地关注那个区域的感受……在某个状态下,它是呼,在某个状态下,它是吸。就像计算机讲的二进制一样,只有两个状态,0和1。

    我豁然发现,真正实在的只有我所感受到的这两个状态!现在,它是凉凉的,嘴唇上细细的绒毛有被微微拔起的感觉,对了,这是“吸”;现在,变成热热的,嘴唇上的皮肤有被轻轻压下去的感觉,对了,这是“呼”。而其余的,其余一切,我所忆起的曾经,我所幻想的未来,全都是虚妄!唯有这一呼一吸,才是仅有的真实……

    当我意识到,一切只有这两个状态,一呼一吸,我找回了久违的安全感。是的,那么安全而温暖,因为无论何时,我所拥有的最真实贴切的东西,唯有这一呼一吸。

    对于观息,书中随后又说道:

    “观呼吸的重点并不在于‘呼吸’本身,无论你选择何物作为观照的对象,重点都不是那个对象本身。对象有助于我们以更稳定的状态进行观照,逐渐我们会发觉,原来‘观照’本身才是关键所在。”

    结合我在观息练习中的体会,对我而言真正的收获,不在于是否能努力达到关注呼吸不起妄念,而在于,借由此我似乎初步窥探到了,另一种可能的“状态”。

    我猜想这种“状态”,便是作者在书中所称的,“心识的另一领域”、一种“心的存在模式”。

    按此说法,我相信正念的本质,更像是关于人类惯有思维方式的革命,是关于惯有的“存在”的革命。说来轻巧,却道破天机。如果说,人是由“存在”所定义,那么“正念的存在”必然不同于惯常状态的“存在”。非正念是“此岸”,正念,莫不便是那“彼岸”?

    ——就像作者说的,从通常的“doing”模式,转变为觉知的“being“模式。

    3 “我”和“想法”的关系

    类似的说法在有关“想法”和“思考”的讨论中亦有出现:

    “通常,大部分人的脑中都是在‘想(thinking)’,不断地想,用各种各样不同的方式不停地思考。我们的默认设置(defaultsetting)似乎被设定为‘思考’,而不是‘觉知’。

    想起自己小时候睡午觉,躺了半天都睡不着。问我爸该怎么办?他告诉我说,什么都不想,一会儿就睡着了。我问,什么叫做“什么都不想?”

    或许应该重新审视,“我”和“想法”之间的关系。通常,我们以为是“我在想”,但在正念观息练习的初期,频频不住的想法纷纷扰扰,飘来飘去。这才发现,要做到“我不想”,竟成了一桩不可为之事;这才发现,“想”,原来是一桩忍不住的事。

    ——我们以为“我控制了想法”,却不料是“想法左右了我”。

    就像作者所言,我们的默认状态不是在宏大的“正念”(Mindfulness)中,而是在各种此起彼伏的想法里,陷入了“失念”(Mindlessness)。

    想法并没有错,问题出在我们把自己跟想法简单的混为一体,任由想法在我们心中激起飞沙走石。一旦如此,当脱缰的想法和负面情绪搅在一起,我们便失足于痛苦。这一点在认知心理治疗中有佐证,在心理不适的矫治中,对于想法、情绪、核心观念的了解和审查,占据了重要部分;众多咨询理论与技术,都是针对其开展。

    开始了解到“想法”不代表我,甚至不完全为我所左右,当“我拥有想法”的念头被放下,随之而来便是更奇妙的发现。从想法、到观念、到叙事,原来此番种种,只是我们虚构的“故事”。我们对故事的情节有期待、有评判。我们甚至把某些情节命名为“好事”,是福;某些情节命名为“坏事”,是祸。当故事的剧本满意,我们愉悦,当故事走向不那么愉快,我们痛苦。我们在故事中自圆其说,却忘记了好坏的区分,仅仅是源自我们自己的好恶;而这好恶,也不过是虚构的概念。

    须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许,福兮祸兮,不过是命名而已。

    4 接近真相

    然而如果没有了故事,我们又何以安身、何以为家?

    书中写道:

    “尽管这些故事具有某种事实的成分,但它们绝非完整真实。真正的你,远比你所建构的故事大得多。每个人都是如此。因此,我们并不需要一个更巨大的故事,而是必须看清这些故事的空性本质……你通过感官接收到的直接经验,包括‘体现’的感受本身,都发生于你掩盖在真相之上的种种叙事之前。”

    譬如,当我们面对一棵树,说“这是树”。我们已经开启了假象的叙事。这是个想法,是个观念,是个定义,是个在人类间流传的故事。树是什么?木本植物的统称。木本植物呢?是某种植物,在生物结构上具备某种特征性。植物呢?……

    我们已经发现,借由语言,我们是如何层层抽象、层层精简;我们对于“这是树”的故事达成了一致,却忽略了眼前这个活生生的我们所能经验的实在。——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树”,我们所能知道的,仅仅是藉由我们的感官,所能摸到的、所能感觉的、眼前这个坚定稳固的实体。

    虽然感官的直接经验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但如果全然相信我们的经验,又将落入另一个圈套——我们经验的就是关于树的真相吗?显然不是,只需要一台显微镜,就可以把我们粗糙的感官彻底打败。

    我们有耳朵,但这耳朵常常听而不闻;我们有眼睛,但这眼睛往往视而不见。我们无论凭借故事或者受限的感官经验,都无法了解真相。

    ——我们原来根本什么也“不知道”。

    “‘不知道’,是初学者之心的精髓。”作者如是说。

    我们不仅“无可知”,我们也“无处去,无事做,无所得”。

    (上面关于感官的局限,其实引出了一个更开放的问题,如果感官经验有着生而为人的局限,这个局限是否是否可以突破?换句话说,经由“正确”的训练,我们迟钝的感官可以被打磨到何种精微境界?我说的不止是平日所见的,关于发挥感官潜能的例子,我说的还有瑜伽里的“法术”、各种宗教里的“神通”。但这是另一个问题。)

    5 无为与有为

    当终究引出了无可知、无可为,问题便来了:这也是我最初对于禅修或者说正念的最根本疑问:

    这样的修习会否让人消极低迷脱离现实?甚至让人在终极的宇宙视角中坠入无意义的虚空?

    书中有一小节叫“无为而为”,回应了这个疑问:

    “禅修并不是要你只顾自己修习而放弃世间生活,也不是让你抛下有价值的事业与成就,更不是让你变得愚笨或者夺走你的抱负与动机。

    “相反,禅修是让你无为而为,以这样的方式投入你所爱的生活。然后,不论是何种作为,都不仅是作为而已,因为它来自深切了知自心的其他经验面向。这种深切的了知唯有透过注意力的系统培养方可增长,这正是正念修习所做的,它训练我们时时刻刻回到自身的感官。因为在当下这一刻,真的无处可去。我们已身处此地,然而我们能完全地处于当下吗?”

    似乎说的有些抽象。我会从参与这个世界的动机去理解。在未曾觉知到世界呈现的假象时,我们可能会“太过当真”,继而有了“太过当真”的执着。怀揣着执着,我们很可能也怀揣着失败的恐惧和攻击的野心。因为我们把“失败”和“成功”看得太过当真,因而也把“失败的自己”和“成功的自己”看得太过当真。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个活在故事剧本里的“自己”,其实已经迷失、经不起推敲。而如果我们意识到了世界的假象,我们的参与其中将成为一种选择,我们遵循游戏规则,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这是个“游戏”。我们出于自发的动力参与其中,而不是出于恐惧和攻击。我们出于爱而投入,而不是出于只能赢不能输的执着。

    相反的,有些人选择遁世是因为玩不好游戏,他们是因为输不起的恐惧或是赢不了的气馁,而索性让自己成了个局外人。这里的关键在于,他们到底有没有发觉这个世界的“游戏”性质,有没有发觉这个游戏在自己心中,到底分量几何。

    当他们说出“一场游戏一场梦”的时候,随之而来的到底是一声叹息,还是极致的安宁。

    6 精进的根基

    在正念介绍的最后部分,作者提到了最为根基的七项态度。即:不评判、耐心、初学者之心、信任、不努力、接纳、放下。

    作者对这七项态度如此诠释:

    不评判。

    “‘不知道’类似‘不评判’。当我们不必让自己立即就要懂得每件事时,才真正可以用崭新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耐心。

    “我们总是设法到达别的地方,迫切想要去往某一更好的、随心所欲的时刻。我们很容易失去耐心,变得急躁。当然,这会令我们无法安住于此时此地。”

    初学者之心。

    “初学者之心是一种态度。它并不是指你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说,当你面对未知的世界时心胸开阔,不会故步自封于自己的所知或所体验过的事物。”

    信任。

    “我们问道:有什么是值得信任的?我们可以相信自己所知的吗?可以相信那些我们知道却不了解的事吗?可以相信事情会自行发展,不需要我们去刻意改变吗?如果我们与他人意见不同,可以信任自己的直觉吗?我们真的相信自己可以成为人生的主人吗?”

    不努力。

    “我们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到达某处,然后当你到了那里,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于是又要继续前往他处吗?如果我们不加留心,可能一直会认为,未来将有更美好的时光……不努力的意思并不是你不知如何完成大量工作。许多资深禅修者在各行各业,在不同地方,通过各种方式成就了许多卓越重大的事业。我们所有人的挑战都是,能否多少做到让作为从存在自然流出。这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是有意识地或正念地生活的艺术。”

    接纳。

    “接纳意味着看清事物的本然,以更明智的方式与之相处。然后,在明晰的视角中,采取合宜的行动。”

    放下。

    "放下类似于不执着,尤其是不执着于结果,不再紧抓我们想要的、已执取的,或必须拥有的。"

    这些态度不仅仅止于字面、不仅仅止于口号,不是“伪善”,不是“应该”具备的道德标准。对这些态度的体会,融于正念的修习过程。借由正念练习,这些态度得以活现。

    就好像前文中所举,“这是树”的那个例子。借由语言抽象出的知识去认识一棵树,这是一回事;借由全部的感官经验去认识一棵树,这又是另一回事。自以为已经了解了这棵树,这是一回事,而谦逊地发觉自己对这棵树所知甚少,又是另一回事。

    “随着持续的练习与阅读,你可能会自以为很了解禅修了。如果发生这种事,那么你暂时失去了初学者之心。明智的做法是,永远记得人们对禅修的了解是多么少。”

    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我们永远都是初学者。

    【更多文章】

    始于痛苦,终于自由:心理咨询的奇幻漂流

    工作与自我价值:什么东西配得上你的命?

    为什么工作难让人开心:工作里的倦怠、非人性、及自我实现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6分

  • 人物塑造:4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4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5分

  • 实用性:3分

  • 章节划分:4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6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7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7分

  • 事实准确性:8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3分

  • 使用便利性:9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3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9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5分

  • 搜索功能:8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289+)
  • 在线转格式(272+)
  • 值得下载(479+)
  • 目录完整(547+)
  • 博大精深(442+)
  • 章节完整(257+)
  • 无广告(202+)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 2024-12-30 15:14:14 )

    品相完美

  • 网友 宓***莉: ( 2024-12-15 22:51:08 )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常***翠: ( 2025-01-04 07:25:29 )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宫***玉: ( 2024-12-16 18:25:23 )

    我说完了。

  • 网友 相***儿: ( 2024-12-22 07:57:34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师***怡: ( 2024-12-23 03:06:20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居***南: ( 2025-01-03 08:10:11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益***琴: ( 2024-12-17 07:36:57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后***之: ( 2024-12-15 19:10:51 )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权***颜: ( 2024-12-10 05:29:34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堵***洁: ( 2024-12-18 07:44:02 )

    好用,支持

  • 网友 宫***凡: ( 2024-12-25 23:03:16 )

    一般般,只能说收费的比免费的强不少。

  • 网友 詹***萍: ( 2025-01-03 21:37:54 )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