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训诂 王宁著中华书局正版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 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餐桌上的训诂 王宁著中华书局正版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 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精美图片

餐桌上的训诂 王宁著中华书局正版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 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电子书下载地址

》餐桌上的训诂 王宁著中华书局正版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 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餐桌上的训诂 王宁著中华书局正版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 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101156645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05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28.5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21

内容简介: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先生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看汉语的博大精深如何诠释中华美食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看“绝学”训诂如何“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走出书房方寸之地,走进市井人间烟火。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王宁,1936年生,浙江海宁人。师从我国著名文字训诂学家陆宗达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与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学部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与教材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训诂方法论》、《古汉语词义答问》、《训诂与训诂学》(以上与陆宗达先生合著)、《〈说文解字〉与汉字学》、《训诂学原理》、《汉字构形学导论》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先生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从饮食名称、烹饪原料与调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看汉语的博大精深如何诠释中华美食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看“绝学”训诂如何“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走出书房方寸之地,走进市井人间烟火。


精彩短评:

  • 作者:蛮子 发布时间:2022-11-25 07:08:35

    还可以,有趣味,让人能学到不少知识。只不过,7万字的小册子,硬要弄成200页的精装本,定价38元,这就黑了点

  • 作者:路小佑 发布时间:2022-09-20 09:59:48

    想吃麦当劳了

  • 作者:athanos 发布时间:2022-11-24 23:54:11

    类书和泛泛之谈比较多。

  • 作者:陌上歌 发布时间:2015-12-16 01:58:19

    感觉作者带有一种美国的自豪感,现在看来她的那些预测都错了。而且她举得那些例子,邓文迪,宋美龄什么的,都是以自己的感觉去猜测。感觉都特别搞笑。

  • 作者:白牛芜狐 发布时间:2022-11-28 20:03:07

    饮食训诂大有可为,古代烹饪是礼祭的一部分,礼学家尚懂一二,后世君子远庖厨,便不易搞清语源,文章总体浅近,对经史原典和说文本字的挖掘皆可观。点心的点就是垫(端母添韵上去),找点东西垫垫口腹。醍醐语源比较复杂,醍酒之上声醍1与醍醐之平声醍2无关,私以为《通俗文》所载原词形“䬫餬”揭示其是氐族的糊状食品。

  • 作者:鼎彦观雪 发布时间:2022-11-20 11:03:16

    河南人的“甜汤”真的是味淡的。


深度书评:

  • 吃的学问

    作者:王云峰 发布时间:2022-07-03 17:19:48

    当饮食超越生存果腹的“大欲”,变成一种文化,那里面的说道儿可就海了去了。《餐桌上的训诂》作者是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王宁先生,本书集纳了王先生三四十年前一组有关饮食文化的旧文,从文字训诂学的角度,讲述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的基因和密码,读来饶有趣味。

    训诂学是解读古代汉语书面语意义的学问,从文字演变的角度,剖析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当听上去“高大上”的训诂学,和寻常的饮食混搭在一处,由王宁先生亲手调制的这桌盛馔,给读者带来一番不同寻常的体验。

    从“饮与食”说起,本书说烹、说饪、说羊、说鸡、说鸭、说鹅,说白菜,说葱、说姜,说点心、说醉......凡37篇,在将食材和烹调扫描一遍后,作者将中国古代烹饪特点总结为“和与调”“节与精”“齐与范”。在王宁的笔下,古代与饮食相关的字词浮现出清晰的面容。“饮”指喝水、喝酒,“食”指吃饭;“烹”的本义是把煮熟的食物献给鬼神,“饪”是古代熟食的总名;鸡肉在古代地位不如鸭鹅;白菜古代学名叫“菘”;发面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古代油与脂有严格区分,油是植物油,脂是动物的膏脂;烧烤古称“炙”,《礼记》《诗经》多有提及;明代以前,炒菜法并不常见;粥在古代的主要原料是米,而羹的主要原料是肉。看来,一粥一饭,不只包含“来之不易”的艰辛,还传承着中华文明的基因。五千年中华饮食文化的中国味,滋养出代代相传的中国胃,无论天涯海角,都会升腾起丝丝缕缕的乡愁。

    王宁先生是训诂学专家,她写饮食,也是从训诂学的角度出发。从甲骨文开始的中国文字,生动记录了中华民族饮食的起源和流变,经王宁先生通俗有趣的讲解,让人深感日常饮食中隐藏的厚重文化。注意,是“厚重”,不是沉重,在杯盆交错、把酒言欢之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通过《餐桌上的训诂》,她希望“这门有用的学问不但能够‘是处厅堂’,也能够‘下得厨房’,被更多人接受和喜爱。”

    美食信息已成为百姓寻常生活的一部分,还孕育了美食家的行当。受到广泛好评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注重视觉刺激,展现人间烟火;中华书局新书《餐桌上的训诂》,则追根溯源,梳理中华五千年饮食文化的脉络。

    边吃边品边看边读,不亦乐乎?

  • 《社会心理学导论》读书笔记

    作者:上善若水 发布时间:2020-01-12 12:41:46

    本能的性质及其在人类心理构成中的地位:

    只有智力水平较低的动物才表现出单纯的本能行为。在较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单纯的本能行为模式几乎都被智力、智力引导下的习得性习惯和模仿所改变了。尽管婴儿的智力在出生数月后几乎没有发展,在他们身上还是很难看到单纯的本能行为;虽然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但在生命头几个月并无发展,只有在从婴儿到青春期的各个时期里才不断成熟,逐渐能够发挥其功能。

    低等脊椎动物中,完全不受智力影响的本能行为也很普遍。幼鸡听到母鸡的某种叫声,就会跑到母鸡身下依偎着它。在笼子里单独喂养的松鼠幼仔,第一次给它坚果时,它会张嘴吃掉一些,然后用其种系特有的动作把剩下的埋起来;小猫看到一只狗或一只老鼠,会作出猫科同类共有的姿态和行为。甚至像家狗这样比较聪明的动物,也会表现出单纯的本能特性;例如,当一只小猎狗发现了兔子的踪迹,它的捕获本能立刻由嗅觉激发起来,在追踪过程中,任何其他感觉印象都不会对它产生影响,一旦发现了猎物,就显露出其特有的本领,突然狂吠起来。它的野生祖先是群体捕获猎物的,那时,看到猎物时发出特有的叫声是为了唤来同伴的帮助。但是,当一只家养的小猎狗单独猎捕时,它兴奋的狂叫只会给猎物制造逃跑的机会。看来,古老的群体本能的力量太巨大了,以至于有限的智力是无法克服的。

    单纯本能行为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总是某些感觉印象或感觉印象的联合激发起非常明确的行为,即种系的所有个体在所有类似的情境里表现出来的某些动作或动作系列。一般来讲,被激发的行为不是对动物个体的生存有利,就是对其所属的群体有利,或是为了保证种系的永久生存。

    学者们在讨论动物的本能时,通常把它们说成指向某类物体的先天倾向。赫尔伯特·斯宾塞把本能行为称为连锁反射行为,这种说法流行很广,但它只考虑了本能导致的行为和动作。本能不仅仅是某类先天行为倾向或意向(dispositions)。我们有各种理由相信,即使是最单纯的本能行为,也是特定心理过程的产物。这种心理过程是不能用纯机械的术语来说明的,它是心理—物理过程,既有心理的变化,又有物理的变化,只有像对待一切心理过程一样,利用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知、情、意,才能进行充分的说明。这就是说,每一种本能行为都包括了对事物或对象的认识、情感以及为接近或远离对象所付出的意志努力。

    本能行为的心理过程是由感觉印象激发的,这一感觉印象常常只是同一时刻接收的众多感觉印象中的一个;它在决定动物的行为上起着主导性作用,这说明它的作用是特定的,神经系统是特化的,是特别适合接收这种印象并对其作出反应的。我们必须假定,这种印象不仅激发动物感觉领域里的单个变化,而且还能激发对动物有重要意义的感觉和感觉联合;因此,我们认为本能过程的认知方面具有独特的初级知觉性质。在与我们非常相近的动物的许多本能行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恐惧、愤怒和柔情这类特殊的情绪特征;并且同一种情绪特征通常可以伴随任何一种本能行为,就像猫表现出防御性的姿态,狗抗击陌生狗的入侵,母鸡温柔地把它的小鸡聚集在翅膀下面。我们可以确信,每一种本能行为不论多么微弱,总会伴有这类行为特有的情绪兴奋。以我们自己的经验类推,我们可以确信,指向目标的持续努力作为心理过程的特征,把本能行为与单纯的反射行为彻底地区分开来了,它意味着存在某些我们称之为意动的经验模式,这种经验模式进一步发展的形式被称做渴望和嫌恶,有时在我们身上察觉不到,而在动物身上却是司空见惯的,这种经验是一种冲动,一种渴求和需要的紧张感。更进一步讲,我们可以确信,本能的努力不断受阻总会导致痛苦的体验,不断接近本能的目标总会伴随愉悦感,而达到本能的目标则会产生愉快的满足感。

    如果按照一般的说法,反射行为是由感觉刺激引起的运动,是神经反射弧中一系列物理过程造成的,那么就不能把本能行为看成简单或复合反射行为。尽管如此,就像反射行为意味着神经反射弧参加到神经系统中一样,本能行为也意味着要有某些持久的神经基础的参与。这些神经基础具有遗传的结构,是一种先天的或遗传的心理—物理意向,从解剖学上来讲,可能是一种感觉运动神经弧复合系统的形式。这样,我们可以把本能视为一种遗传的或先天的心理—物理意向,它影响主体感知、注意某类客体的过程,影响在感知时体验到的特定的情绪兴奋程度,以及对感知到的刺激作出的特定动作或者神经冲动。

    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有些本能,如饥饿,达不到某种身体状态时是不能被激发的。对此我们须这样设想,身体过程或状态影响身体内部的感官刺激,由此上行至心理—物理意向的神经冲动使之保持兴奋的状态。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低等动物的行为似乎完全由经验无法改变的本能操纵着;一旦激发起一种本能,它们就以确定不变的方式去知觉、感受和行动——即,一出现相应的客体,动物马上产生相应的机体状态。这些动物最复杂的心理过程不过是在同时激发的两个相反的本能倾向间发生冲突。把本能作为一种心理—物理意向来看的话,这种行为是容易理解的。

    虽然我们无法肯定是否所有动物的行为完全决定于经验无法改变的本能,但所有的高级动物显然都相当高明地通过各种方式学会了以本能行为去适应特定的环境;而在人类心理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本能过程变得更为复杂了,以至于直到现在人和动物本能过程的重要的相似之处仍然很容易被混淆。本能过程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能够激发本能反应的不仅包括直接刺激先天意向的那类客体知觉,即本能先天固有的刺激物,还包括该类客体以及其他客体的观念。

    (2)本能赖以表现的身体运动可以被无限地改变和复杂化。

    (3)由于驱使人类本能发挥作用的观念的复杂性,几种本能常常被同时激发出来;这时,几种本能过程就会不同程度地混合在一起。

    (4)本能倾向会围绕某些客体或观念以或多或少的系统化程度组织起来。

    为理解本能行为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对本能行为的概念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前面说过,每一种本能行为都包含心理过程的三个方面——知、情、意。现在,我们把先天的心理—物理意向,即本能,看成由三个相应的部分(输入部分、中枢部分与运动或输出部分)所组成,三个部分的活动分别具有整个本能过程知、情、意的特点。整个心理—物理意向的输入或接收部分是一些组织化的神经单位或叫做神经元群,特别适于接收和加工本能的客体刺激物刺激感官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其构成和活动决定着整个心理—物理过程的感觉内容。从输入部分传来的神经兴奋扩散到整个心理—物理意向的中枢部分,中枢部分的构成以最有利于本能行为发挥作用的方式,决定着神经冲动的分布,特别是那些下行调节内脏器官——心脏、肺以及血管、腺体等的工作状况的神经冲动的分布;中枢部分的神经活动关系到整个心理过程的情绪及其特性。[5]神经兴奋经中枢部分到达输出(运动)部分;输出部分的构成决定着神经冲动在骨骼肌系统中的分布,借此本能行为得以完成。输出(运动)部分的活动关系到心理过程的意动因素,即感受到的行为冲动。

    激发本能过程的认知过程是极其复杂多样的,实现本能过程目的的实际身体运动也是具有无限复杂性的;而只有本能意向中枢神经部分产生的情绪兴奋,才是唯一在整个本能过程中保持其特殊性质不变的部分。本能被激活时,所有个体在情境里都保持着情绪兴奋的共同特点。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学者们才常常把动物本能行为看做一种类型的心理过程,而把人类的情绪过程看做另一种类型的心理过程而没有看到每一种情绪兴奋始终都是本能过程的反映和最稳定的特征。

    发达的人类心理中还有另一类行为动力,即习得性的思考和行为习惯。一种习得活动的模式是通过重复而变为习惯化的,重复的次数越多,作为冲动或动机的力量来源,习惯就会变得越有力量。但是,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习惯能同基本本能相比;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来自本能,是从本能中派生的;因为没有本能,任何思考和行动既无从实现,也不能重复,更谈不上形成思考和行为的习惯了。习惯只有依靠本能才能形成。

    快乐和痛苦本身并不是行动的动力,最多也只是间接的动力;它们只能改变本能过程,快乐保持和延长一种行为方式,痛苦将其缩短;在它们的推动和引导下,本能导致的身体运动的变化性和适应性就发生了改变。

    本能是所有人类活动最首要的直接或间接的动力。有些想法,无论看起来多么冷漠、毫无感情,却都是凭借某些本能的意动性或冲动性的动力(或来自本能的某些习惯)而先天地指向它们的目标,才使每一种身体活动得以激发和保持。本能冲动决定所有活动的目的,并提供保持心理活动的策动性的力量;高度发达的心理中,所有复杂的智力结构仅仅是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仅仅是本能获取其满足的工具,快乐和痛苦只是被用来指导如何选择这些手段。

    如果离开了具有强烈冲动的本能意向,有机体将不能够进行任何活动;就会像一台被拆去了发条的时钟,或灭了火的蒸汽机一样停滞不动。本能冲动是维持和塑造所有个体和社会生活的心理动力,我们从中看到了生命、心理和意志最核心的秘密。

    人类的基本本能和基本情绪:

    每种基本本能都是以某类带有具体或特殊性质的情绪激活状态为条件的,具有特殊性质的情绪激活状态是任何一种基本本能作用方式的情绪方面,可被称做基本情绪。

    若有可隐蔽的地方,大多数动物本能的逃跑中总是伴随着本能的躲藏。原始人的本能无疑也具有这两种倾向。幼儿刚会跑,他的恐惧就会在逃跑中的躲藏行为上表现出来;许多成人也表现出这一顽固的倾向,黑夜里有了奇怪的声响就找地方躲起来,雷电交加的晚上用床单蒙住头部,他们通过这样做获得非理性的安全感。

    引起恐惧的并不一定或者说事实上并不是对危险的理性认识和想象,这在4、5岁的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一个熟人做鬼脸或怪叫都可以引起孩子的恐惧。即使此时孩子是被抱着坐在恐吓者的腿上,他还是会闹着要求恐吓者停止或答应不再这样做,并表现出恐惧的每一种症状。尽管许多孩子知道一些可怕的人物是他的伙伴装出来的,但接近这些伙伴时还是会有突如其来的恐怖产生。

    无论作为逃跑冲动还是躲藏冲动,恐惧的特点都是一旦被引发,就会比另外任何本能更易于使其他心理活动立刻停止,更易于把注意力牢牢地固定在一个物体之上,不及其余。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极度的注意集中和强烈情绪,激活的本能才在心理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一股狂怒,一阵遗憾或温和情绪,一种好奇的冲动都可以共同支持和强化无比多样的心理活动,或者在一段时间维持某种心理状态,但随后就消失了,几乎不留痕迹。但是一旦恐惧产生,就会笼罩整个心理;恢复到先前的状态就像从梦中醒来重新进入清醒的生活,带着可怕印象的鲜明回忆。因此,恐惧是行为强有力的抑制物,在原始社会里则是社会规则的强大力量,它引导人们养成控制利己冲动的习惯。

    一般很难区分好奇和恐惧的本能刺激物;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恐惧本能常见的刺激物之一就是那些陌生的和不熟悉的事物。其区别主要在程度上,陌生和独特性程度小的物体引发好奇,陌生和独特性程度大而突出的物体引发恐惧。因此,好奇和恐惧均具有接近和躲避这两种相反的冲动。这两种本能在动物、年幼儿童以及我们自身中被引发起来时易产生急速的交替。又有谁没见过一匹马或其他动物在面对地上的一件破大衣时,会交替产生由于好奇而走近和由于害怕而逃跑的行为吗?又有谁在考察漆黑的山洞或古代城堡的密室时没有既害怕又好奇的感受呢?只要我们躺在一片有牛或羊的草地上,就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动物在好奇冲动驱使下的行为。这些牛或羊吃着草,并隔不多时就发出某种特定的叫声。我们可以把羊从羊群中一只一只逐渐地拉近自己,直到在自己周围围成一个大圆圈,让它们停在合适的距离。这时,每一双眼睛和耳朵都会牢牢地停在这个使它们感到好奇的陌生者身上。

    好奇本能的作用对个体并非生死攸关,就其先天的力量而言,具有相当的个体差异;这些差异随着生命的发展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好奇本能先天脆弱的人身上,好奇本能由于缺乏使用,就变得更加脆弱,而在好奇本能先天强大的人身上,这种本能会由于经常运用而更加强大。在后一种类型的人身上,好奇会成为智力活动的能量和精力的主要源泉。当然我们会把大多数纯粹无私的最高类型的智力活动归因于这种本能的冲动。我们必须把它看做是科学和宗教的重要根源之一。

    许多儿童表现出明显的自我表现本能。儿童在学会走路和说话之前,每一次练习完新掌握的技能后,自我表现冲动就从家人赞许的注视和喝彩中得到满足;稍大一点,这种本能仍然明显地表现在不断重复的要求中,“看我做这个”,或“看我能把什么做得多棒”;对于许多儿童来说,当他们骑上一匹小马,或是穿上一件新衣服,其大半的喜悦都来自自我表现本能的满足,如果没有了欣赏者,他们的喜悦也会消失。再大一些,随着自我意识的成熟,自我表现本能在男孩的自夸与吹牛和女孩的虚荣心上表现出来。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自我表现是自我感情最重要的构成成分,在对行为的意动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类的一般或非特殊性先天倾向:

    最重要的三种伪本能(pseudo-instincts)——如果可以这样称的话——是暗示(suggestion)、模仿(imitation)和移情(sympathy)。就它们的作用来说,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每种倾向的表现过程都包含了至少两个人的相互作用,其中一个是作用者,另一个是被作用者或接受者。每一过程的结果都是接受者在一定程度上同化吸收作用者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它们是三种心理相互作用的形式。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来说,它们对社会生活都有着根本性的意义。这些有关嵌入和接受的心理作用过程主要包含了心理过程的知、情、意三方面。首先,作用者的某些表象、观点或信念直接在接受者身上引发类似的表象、观点和信念,这一过程称为暗示;作用者的情绪情感兴奋直接引发接受者同样的情绪兴奋,这一过程叫移情或同移诱发情绪情感;这一相互作用过程最突出的后果是接受者同化吸收了作用者的身体运动,我们就说这是模仿。

    儿童显然易受暗示,首先因为他们缺乏知识及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其次因为他们的年长者拥有优越的身高、体力、知识和威信,易激发他们的服从冲动,从而使他们容易采取一种接受性的态度。正由于他们易受暗示性才使他们迅速地接受社会环境中的知识和信念,特别是感情(sentiments)。大多数成人也是易受暗示的,特别是对群体的暗示和深知为整个社会或长期传统所支持的观点。

    自我意识与自我情感的发展:

    对于幼童而言,他们也因这类学习而首次超越纯粹的本能行为。最初,婴儿或动物幼仔的一切努力与活动不仅是一种简单反射,还直接、完全地出于某种本能冲动。当任何一种这样的活动直接达到了目的之后,满足的快感就会强化与特定目标和情境相连的那个特定动作。另一方面,如果第一次作出的动作没有成功,失败的痛苦就会中止该动作;但由于冲动持续着,主体还要尝试其他动作,一而再再而三,直至成功;此后,满足的快感强化了最后作出的成功动作。这使得在任何时候,一旦同样的冲动再度唤起,主体就会凭借曾经成功的动作来达到目的,而不再尝试别的手段。动物几乎不具备学习或行为获得的高级方式。然而,在人类婴儿身上,当其表征能力得到发展,当其能独立思考,任何一个由本能驱使他去达成的目标都会渐渐地作为某个愿望,在他的头脑中或多或少地得到清晰的表征。这一由盲目的偏好或冲动愿望转化而来的第一个结果就是努力得以更顽强的持续,因为在具备对某个目标的表征能力后,注意力就不会轻易地被其他各种无关感觉印象分散了。随后,当儿童的智力进一步发展,达成冲动所指向目标的动作序列逐渐延长;主体可以作出一连串的动作,而每个动作不过是达到本能冲动目标的一个手段而已;本身并不有趣的物体被作为达成目的的手段。在所有这些中介性活动中,最初的冲动作为整个动作序列的动力而持续存在着。只要动作与物体不能助其达成目的,主体就会予以摒弃,而转向别的方式,直到他找到可以达到目标的手段。此后,当相似情境重现时,主体就会采用以前成功的动作序列。

    原始冲动或意动为达成目的的手段的一切活动提供动力,这一原则对于理解人类心理生活与行为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受到各种本能冲动支持的活动序列可能由此而无限延长,并且不断更新;这一原则使智力活动主要服务于思维进而达到目标。

    于人类而言,其一切行为要么是意志的直接产物,要么是习惯的结果,而这种习惯是意志的次级产物,或至少是在意志控制下被刻意塑造、限制和激励的。不同于立刻对每一冲动作出反应,也不同于不顾一切地实现欲望,人类往往压制欲望,而当其不能同时压倒所有欲望时,往往抵制最强的欲望,并以行动直接与之对抗。人类行为似乎不是由简单的欲望冲突或占上风的欲望所决定,而常常是逆欲望而动。其行为动机即是直接经验的事实,也是情感、情绪、意动作用的产物,而在强度上远逊于尽力抵制的那些强烈的情感、情绪与欲望。人类如何才能逆欲望而动,并使较弱的欲望压倒较强的欲望?这正是由于人类具有相应的能力,使最高级的道德行为既非刻意而为,亦不是由个体自身性情所致,而是自由意志的结果。

    儿童逐渐从低级行为阶段发展到高级行为阶段,而我们在试图描绘各种社会生活中意志的性质、状态与效应之前,必须探究高级行为是如何从低级行为中产生的。行为的变迁受到自我意识、感情与性格发展的影响。而且只有追溯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我们才可以明了自我意识如何影响着使高度组织化社会中的复杂生活成为可能的行为。我们发现自我观念与自我感情是社会性产物,其发展受到人格、自我与社会之间持续互动的影响。因此自我这一复杂概念包含着对他人、对社会的持续参照,而且实际上它不单单是一个“我”的概念,而总是与其他“我”相联的彼“我”概念。自我观念的社会性起源正是道德的根本,但由于许多传统道德研究家忽视自我观念的社会性起源与特征,他们往往一个劲地探讨某种特殊的道德品质、良心或道德本能。

    每一个体都必须循序经过各个阶段。这些阶段是:①本能行为阶段,行为只受本能活动程中偶然经历的苦、乐修正;②本能冲动行为受到奖惩制约阶段,而激励与惩罚由社会环境系统实施;③行为受社会称许或责难的预期所控制的阶段;④最高阶段,行为由“理想行为”调控,个体以他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行动,而不计较周围社会环境的称许或责难。

    “我”(self)或“自我”(ego)的术语在哲学论著中常在不同意义上加以使用,其中最重要与最清楚的划分是把“我”作为逻辑主体与经验主体。在思考道德行为与特征的起源时,我们只关心经验自我。我们有可能把自我看做一个实体、一个精神存在或灵魂,其存在状态也就是我们的意识状态。或者,我们可以认定自我在逻辑上应该是主客体联系的一个聚汇处,有了自我,我们才能描述我们的认知经验,对他物的所知所感。然而,这些关于自我的认识是反省的产物,而反省只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较晚阶段才能达到,在此之前,经验自我的复杂概念早已在缺少反省的大量经历中形成了。从我们目前的观念出发,那些有关自我的认识只要成为经验自我的一部分,就是有价值的。

    儿童在发展历程中迈出的第一步是学习区分独立于他自己而存在的外部世界中的客体。关于这一步是如何迈出的,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此必须指出,儿童自己的经验与外部现实世界并不完全相吻合,这些经验不仅不会被摒弃,而且仍然是构成自我观念的核心。在发展历程中,儿童的身体部分,尤其是四肢,具有极为特殊和重要的价值,这是因为它们有时以外界存在物作为非我的一部分进入意识。因此,身体自我概念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两方面概念的发展,一是外部世界中永久存在物的概念,二是有关那些作为努力、运动、对抗压力的载体而投射到自我观念中的事物的概念。如果一个天资平平的人从出生之日起就处在一个没有人类与动物相伴的纯物理环境中,试想这样一个平常之人的自我观念会有怎样的发展呢?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的自我观念最多是极为粗浅的,恐怕只有关于身体的自我观念,以便凭借身体的存在及作为疼痛所在而与其他物理客体相区别。发生于体内器官,并构成所谓的复合体验的各种器官感觉使得发展贯穿着连续性或同一性的线索,而经验自我中更内在的基本成分是基本情绪、意动、快乐与痛苦,孤立个体的自我观念几乎不可能更加复杂,因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完全是社会性过程。

    最初,儿童不能区分构成外部世界或“非我”的两类客体,即其他人和无生命物体。在其生命的头几个月,儿童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人。这首先是因为人在频繁地活动,不断地发出声音。后来由于人可以解除他的饥饿与其他不适,于是,儿童开始对这些移动的物体感兴趣,一直注视着他们,因他们的出现而感到宽慰,又因他们的离去而沮丧;而且从很早开始,只有妈妈的声音会止住他们的哭闹,并带来他预期的满足。同样,从很早开始,表情,尤其是别人的微笑与其他儿童的哭泣也会激起他作出近乎本能反应的相似表情,而这无疑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相应的情绪情感。这样,儿童学会了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他人的表情,这无疑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相应的情绪情感。儿童还发现各种客体在某种程度上阻止着他的活动,于是他就认为自己行为所指向的外界客体,一定也具备他反复体验过的情感、努力、情绪与共鸣。因此,在年幼儿童的心目中,无生命物体最初被认为与人是一样的。只有在以后若干年里,儿童才逐渐学会区分人与物,一点点地摈除认为无生命客体具有人性、感受性与意志努力的观念,但也许永远不能彻底摒弃。他把无生命物当做具有人性的存在物,这一点清楚地表明,他对事物的看法在总体上是与他把自己看做有能力感受与作出努力的存在物相联系的,也正是以他粗浅的自我观念为特色的,同时还表明他的自我观念一开始就不仅仅是身体自我的观念。

    随着人与无生命物的不断分化,年幼儿童对人越来越关注,因为人一直是痛苦、快乐与满足的主要来源。儿童的注意指向人,并开始模仿他们的行为。他发现人们做许多他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他常常也试图像别人那样做,仅仅因为这些动作吸引着他,使他把旺盛的精力用到这些动作上。但是,对儿童来说,比动作更为重要的是激发动作的情绪情感。他很快就知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此自娱,并因此习得了解他人对自己态度的兴趣。在模仿游戏中,儿童有关他人的情绪态度、动机的经验和认识不断扩展;通过置身于他所观察到的人际关系中,扮演父母、教师或年长者,而以更小的孩子、猫、玩偶充当自己。儿童跳出了自我角色,更为全面地认识他人行为的意义。这样,儿童对自我、对自我的行动与感受能力的认识相互交织着共同发展;对其自我身体观念与情绪表达能力等特点的认识,与其内在意义分离,而后转化为儿童个人的经验,然后再反馈给其他自我,从而给其他自我的行动与表情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而且,对他人行为的模仿与继而产生的对他人行为意义的全面认识,不仅发生在游戏活动中,还贯穿在日常生活的人际关系中。例如五六岁的小孩努力模仿母亲的姿态,与更小的孩子说话、玩耍,或者安慰乃至责备这个更小的孩子。因此,儿童的自我观念,在其早期,就不只是身体的观念,或某种身体与心理的能力,而是他自己与其他自我间的关系的系统。由于他人对儿童的态度,如称赞、责备、感激、愤怒、愉快或不快中或多或少的表露,儿童很快理解了这些态度的含义,根据别人对他的看法、态度来看待自己以及建构、修改自我观念。也就是说,儿童自我观念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接受他所了解的别人对他的观念而完成的。这一过程在那个总是被责骂并告知是调皮鬼的不幸孩子的个案里得到充分展示。[2]在那样的情况下,原本正常的孩子很快就接受了一再重复的告诫,认定自己是调皮鬼,而且也表现出调皮捣蛋的样子。与此类似,假如他意识到人们以为他聪明、伶俐、可爱,那么他就会同样地以为自己很棒,而由社会环境塑造的自我观念又相应的影响儿童的行为。

    所以,儿童的自我意识是由他所了解的周围人对他的反馈来丰富和塑造的。毋庸置疑,心理自我与身体自我的意识都由他人的反馈而来;当然,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外貌,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现代人通常借助镜子来达到这一点。而虚荣的人正是被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左右,全然没有独立于他人见解的,没有对自己能力、外形形成稳定的评价。

    现在,我们来探讨行为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转化,也就是行为从主要由对奖惩的预期来调控,主体控制冲动的态度以“我必须”或“我绝不可以”来表达,转变为单单从社会性赞许或责难的预期来调控。与和别人的心理状态形成共鸣相比,儿童在其社会关系系统中遇到的反对和禁令对界定与强化儿童此“我”与他“我”的观念具有特别的作用。比如,儿童的某个行为愿望遭到他人的限制,无论儿童如何努力也无法打破这种限制。如果这样的限制一以贯之,而且不可克服,那么儿童既可以认识到对手的鲜明个性,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个人行动的社会意义。最初,儿童认为法律就是所有人尊奉的禁令,所以依从法律的指示而行。一般来说,法律首先须以武力强制执行,对法律的尊重须由体罚予以强化。在年幼时期,对体罚的恐惧有助于个体出于间接性动机控制冲动,恐惧因而成为行动的强有力的抑制因素。法律起初是对某类行动的针对性禁止,经由惩罚儿童明白了要为那类行为付出代价。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原则在适用范围上的扩展,使得他对别人负责的观念也不断增长。他还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是共同活动中固有关系的行为主体,是在社会体系中具有特定地位的成员;于是,逐渐形成了控制的习惯,以及在行动之前反省的习惯。所有这些表明,儿童极有可能复演着社会进化的历史,即社会的进化由社会群体或由社会中的强硬成员强制推行,由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强化,而这些规则在原始社会中可能是由起源不明的严苛习俗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体的意愿或本性所决定。然而,如果社会性行为仅仅建立在对惩罚的恐惧,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以及相应习惯之上,那么这无异于奴隶的行为。即使是不违反法律、一向严守禁令,也很难称得上道德。而且,就算以害怕受惩罚为基础的责任感可能会有效地防止对法律的破坏,那也无益于提高积极行为。

    为什么我们的行为受到公众舆论如此深刻的影响?我们是怎样变得如此在乎周围人的称许与责难、赞成与反对的?假如我们想理解人类如何学会使复杂的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冲动控制方式,这就是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多数人而言,周围人,尤其是公众舆论的称许与责备,是道德行为首要的且最为有效的约束;倘若没有公众舆论引导,我们中很少有人可以超越单纯遵守法律的水平;对社会赞许与反对的强烈尊重,构成了向更高水平的道德——对行为理想负有义务的演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发展阶段。

    人们尊重公众舆论的力量,获取周围人赞许而避免反对的愿望的力量超出了理性范畴。这些力量不能完全解释为出于对其自身利益或物质财富的关心,或者出于对听见人们称赞或指责时体验到的快乐或痛苦的预期。实际上,正如我们知道的,某些足够理智和富有智慧的人为了流芳百世,愿意牺牲种种安逸与享乐,牺牲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就是说,他们的行为被这样一种愿望所主宰,即希望人们一如既往地尊崇和赞美他们,而不受任何公众舆论的影响。在许多人身上存在的尊重他人看法的巨大力量,及其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的事实,可以说是道德理论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心理学问题。

    凌驾于儿童之上的权威使儿童意识到必须服从这个优越而不可动摇的力量,于是儿童消极的自我感受产生;由此,与权威有关的自我观念也伴随或浸染着这种情绪,儿童于是对权威采取恭顺态度。这样该情绪意向就成为自我感情的一部分。此后,儿童周围的人分为两类,一类具有迫使其服从的优势,他们引发儿童的消极自我感受,并使儿童对他们顺从而接受;另一类则因其对儿童不具优势,引发儿童的积极自我感受,令儿童逞能而专横。随着儿童的能力发展、知识增长,以前属于第一类的人变成了第二类人。儿童认识到或以为他了解到了那些人能力的局限,因而不再害怕与他们竞争,并且随着自己在竞争中取胜,那些人引发他产生消极自我感受的力量不断削弱,直至完全丧失。至此,儿童对他们的顺从态度转变为逞能,也就是说,他们引发了儿童的积极的自我感受。 凌驾于儿童之上的不可改变的权威,防止了儿童的自我感情成为狭义的荣耀,使儿童自重,能知廉耻,能采取接受、模仿的态度,并因此使不断成长的个体从前事之师,从谆谆规劝,以及从道德赞同与反对中获益匪浅。

    以他人的赞许和反对进行的行为调节,尽管对人类群体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存在某些局限和弊端。在现代文明社会,儿童早期通常受到比野蛮人的孩子知道的多得多的严格强化了的规则的约束。然而,当他从家庭走人更广阔的社会时,发现只有其中某些规则,像不许偷窃和杀人,才在社会的一般舆论中保存下来,并体现在公共法规中;于是他继续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他发现,他从家庭中获得的另一些规则却一点儿也没有被他活动于其中的社会中的舆论和情感所强化;他发现,还有一些规则被某些人保持下来,而被另一些人忽视了——其中一些被一个社会圈子所接受,另一些被另一个圈子所接受。直到每一个男孩和成年男子都达到了更高级的行为水平,他们才会接受任何社会圈子里的行为规则的特性,只要他的所作所为像该圈子中的一员。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4分

  • 人物塑造:9分

  • 主题深度:5分

  • 文字风格:3分

  • 语言运用:6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9分

  • 实用性:4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7分

  • 新颖与独特:4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5分

  • 现实相关:4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7分

  • 文化贡献:9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3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9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4分

  • 是否包含广告:8分

  • 加载速度:5分

  • 安全性:6分

  • 稳定性:7分

  • 搜索功能:4分

  • 下载便捷性:5分


下载点评

  • 四星好评(219+)
  • 无多页(379+)
  • 盗版少(271+)
  • 下载速度快(135+)
  • 速度快(131+)
  • 推荐购买(228+)
  • 一般般(146+)
  • 无广告(584+)
  • 方便(613+)
  • 不亏(280+)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芳: ( 2024-12-24 04:09:35 )

    五星好评

  • 网友 游***钰: ( 2024-12-25 21:20:10 )

    用了才知道好用,推荐!太好用了

  • 网友 冯***丽: ( 2024-12-26 09:36:41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习***蓉: ( 2024-12-21 10:44:17 )

    品相完美

  • 网友 訾***雰: ( 2024-12-21 17:32:03 )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益***琴: ( 2024-12-27 17:15:58 )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邱***洋: ( 2024-12-14 05:02:03 )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居***南: ( 2025-01-03 21:33:43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林***艳: ( 2024-12-14 14:06:06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养***秋: ( 2024-12-09 22:05:27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堵***洁: ( 2024-12-19 21:10:24 )

    好用,支持

  • 网友 屠***好: ( 2025-01-05 18:40:55 )

    还行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