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抗日战争卷【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抗日战争卷【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精美图片
》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抗日战争卷【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八路军一二九师征战纪实:抗日战争卷【正版书籍,满额减,电子发票】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3314711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7-01
  • 页数:371
  • 价格:40.24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 更新时间:2025-01-09 19:35:05

寄语:

本店图书以书名为准,如图片是套装默认为书名对应的书籍


内容简介:

数十万日军会攻太原,山西告急。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从战区分别急电,建议129师立即出动--自此拉开了八路军129师抗日征战的序幕。

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扬威神头岭,截敌长乐村,挺进冀南平原,诱伏香城固,虐兵白晋路、正太路,攻南关,打榆辽,激战关家垴,开辟太岳、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战果累累,功勋卓著。

本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中的一本,以纪实手法,兼容文学性、史实性,全面展示了八路军129师抗日征战历程,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八路军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战斗勇气,塑造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达、陈赓、陈锡联、陈再道、宋任穷、刘志坚、许世友、周希汉等一大批名将的鲜活形象。同时,兼写了八路军总部,刻画了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运筹帷幄、宏观把握战争全局的雄才大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三晋大地的角逐

面对两封催征的密级电报,的思虑

出师第一仗:夜袭阳明堡

汇集在五台南茹村的各种声音,关于第129师的使用问题

“失街亭”--“龙颜震怒”

惊俗的构想:重叠设伏七亘村

率部归建的副师长徐向前在广阳赶上了一仗

延安之夜,穿透夜空的俯瞰着狼烟滚滚的晋地的目光

第二章 在太行山上

石拐会议,刘伯承谈布兵

汤恩伯这个“宝贝”……

什么是游击战术呢?黄蜂战术、麻雀战术……

邓政委踏雪上任。和刘伯承的缘分

朱德的焦灼,临汾之战迫在眉睫

陈赓问: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最有利呢?神头岭之战

寒冷之夜,徐向前在两难中的选择

向日军合围的中心挺进……

撵着日军打了一仗。叶成焕之死

第三章 挺进平原

向平原发展的战略。说:正因为是新课题,才要大胆去尝试

挺进冀南,陈再道扬威

在徐向前心中翻腾的“人山”理论。取缔“六离会”

邓小平东巡。卡尔逊的感觉:这里有一种他处少有的沉着和自信

冀南告急,彭德怀忧心忡忡

刘伯承的愤怒。南宫部署反扫荡

许世友的个性。诱伏香城固

第四章 撼世之战

桃花下众将献策。白晋路战役

彭德怀打坐。“十万火急”到延安……

激战前夜,陈赓和周希汉都睡不着

彭德怀说:管它百零几个团,就叫百团大战

热烈而振奋的场景。那么,下一步呢

榆辽战役。可惜……

捅发的牛脾气。悲壮的关家垴之战

第五章 反扫荡的日子

黄昏里的漫步,关于冀南的话题

奇袭娄子镇。横扫王高路

彭德怀阴沉着脸研究冈村宁次。未开完的北方局会议

刘伯承说:要以无规律而对有规律。激战黄崖洞

发生在五月的大扫荡。神秘的小分队。把人急疯的日子

总部大突围,染血的十字岭

刘伯承在熬,在熬,朱德在熬,等来了同一个噩耗……

老虎嘴里拔牙:苏亭伏击战

中条山历险,邓小平想顶着打

日军又標上第129师师机关……

第六章 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燠热难当的夏夜……

准备向冀南人民宣誓。营救刘志坚

亘古未有之创举--制造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

闯五关。刘志坚这个人就是命大

今夜很平静。回延安

日军的新招数。痛歼“军官观战团”

枣园窑洞里话华北。的大气魄

邓小平进发冀鲁豫。吉祥的预示

尾声:太行之歌

附 八路军129师大事记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傅建文,1964年8月生于湖南宁乡,1981年10月入伍,现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战士文艺》执行主编。198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长城谣》、中篇小说集《窑神》、短篇小说集《没有寂寞的眼泪》、报告文学《无名小岛的传奇》《1998:荆江不分洪》;战争纪实作品《太行雄师——八路军第129师征战纪实》和《血染的神话——红一方面军长征征战纪实》获全军、全国图书奖;出版《傅建文战争纪实文集》;担任电视连续剧《羊城风暴》编剧;另有中篇小说《窑神》改编为同名电视连续剧,获飞天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书籍介绍

数十万日军会攻太原,山西告急。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从战区分别急电毛泽东,建议129师立即出动--自此拉开了八路军129师抗日征战的序幕。

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扬威神头岭,截敌长乐村,挺进冀南平原,诱伏香城固,虐兵白晋路、正太路,攻南关,打榆辽,激战关家垴,开辟太岳、中条山抗日根据地……战果累累,功勋卓著。

本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丛书”中的一本,以纪实手法,兼容文学性、史实性,全面展示了八路军129师抗日征战历程,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争场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八路军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战斗勇气,塑造了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李达、陈赓、陈锡联、陈再道、宋任穷、刘志坚、许世友、周希汉等一大批名将的鲜活形象。同时,兼写了八路军总部,刻画了朱德,彭德怀、左权等运筹帷幄、宏观把握战争全局的雄才大略。


精彩短评:

  • 作者:去旅行吧 发布时间:2014-06-29 16:09:28

    初中还是小学的时候看的。现在想想有点贬低国军突出我军的不良夸张

  • 作者:香蒲 发布时间:2019-03-07 01:46:03

    明清家具的主场

  • 作者:小舟 发布时间:2015-09-19 13:39:53

    关家垴战役,悲壮,看的几欲落泪。

  • 作者:unusualflower 发布时间:2018-05-30 10:06:18

    全书五章,包括了昝涛的专栏文字,以及他参与的盘古智库调研报告,成书于2016年9月。此后至今的发展及分析,也许能在课堂上听昝涛老师亲口谈谈。

    从土耳其的外交定位衍变入手,也许能快速弥补关于我国新疆以西到希腊以东的常识性知识盲区。一个1923年才建国的国家,其外交定位经历了冷战期间的“边疆国家”,到冷战结束沟通东西方的“桥梁国家”,现在发展为追求地缘优势最大化的“中枢国家”。

    这个衍变背后,是复杂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知识。全书翻完,可以对中东危机、中土关系、土耳其的战略地位有些初步的了解。

    传播速度越快的当下,越需要回顾历史的脉络。

  • 作者:Alfie 发布时间:2014-04-02 22:02:44

    青年才俊!

  • 作者:Olin 发布时间:2022-01-25 22:47:02

    美国人屁股坐的挺正哈


深度书评:

  • 但愿离去是幸,但愿永不归来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07 18:50:16

    一个世纪前的作者没有电脑没有打字机,一杆笔在一叠叠稿纸上凌乱地书写。一定要写得快,因为灵感的火花稍纵即逝。要来来回回地誊抄,直到颈椎和手指关节劳损,背也驼了,还要不停地写。

      

    一直好奇大作家是不是有一套方法,就像导演拍电影,把90分钟切成一个个场景,再割成一个个分镜头,然后逐个搞定。但写作是那样需要精神和感情的连贯投入,除了训练有素的职业写手,很难想象作者能像匠人那样,靠一个timeline一个agenda,随心所欲地往精细的框架里面填东西。写作应该是比分娩还要痛苦的过程,绝望,孤独,猝不及防的抑郁低落的袭击,自己哭来自己笑。

      

    关于《无名的裘德》,读的时候已经觉得是自虐,看不下去还丢不开手,所以想象作者当初的心力体力消耗之大,也只有伟人巨匠在巅峰状态才能完成。难怪哈代自此搁笔,再也不写小说,改行吟诗去了。

      

    《裘德》是部成长小说,也是不折不扣的幻灭文学。农民的儿子自小在家乡的山顶上遥望牛津剑桥的天际线,长大了梦想去那里做绅士学者,以为只要利用做石匠的业余学好拉丁文,啃破经书就能加封进爵,晋身高雅社会。他的梦想完全是精神性的,很少世俗功利的成分,因此也敲不开世俗的大门。他的悲剧在于他向来只用一只眼睛看世界,一根筋地做事,对通向目标的现实途径完全不得要领,却终身不改其信念。

      

    大概正因为这种缺陷,裘德的失败令人动容。他不抱怨不自怜,连一点愤世嫉俗都没有。他只是天真善良,所以尽管已经发挥了超乎常人的勤奋(只有单纯至极的人才能那样拼命地朝一个方向反复用力敲打),但那种勤奋不是由受压迫者的绝望激励出来的——因此缺乏机智,缺乏气魄,终其一生也没有在生活的坚实壁垒上凿出一个突破口来。

      

    长期的劳碌和不断的打击摧毁了裘德的健康,那是除了梦想以外他唯一可以依赖的东西。他年轻时候因为情欲的冲动结了婚,老婆逃去澳大利亚,留给他一个老成阴郁的孩子,绰号叫“时间老人”。表妹苏离开丈夫和他一起生活,他们颠沛流离,没有片刻闲暇地劳作,生了三个孩子,最后全被“时间老人”勒死。因为他和苏的结合是被上帝诅咒的,所以他们在梦想折堕之后连普通人的幸福都无法得到。他死的时候瘦得变了形,身边一个人都没有,最后用《约伯记》里绝望的呐喊作了自己奋斗一生的墓志铭:

      

    “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愿那日变为黑暗,愿上帝不从上面寻找它,愿亮光不照于其上。愿那夜被幽暗夺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乐。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就绝气?……不然我就早已安静躺卧。我早已安睡,早已安息!那儿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大小都在那里,奴仆脱离主人的辖制。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

      

    裘德到死都没看透没想通。我也不想自作聪明地帮他看透,想明白。

  • 【转载】“去道德化”的陷阱

    作者:Orchideus 发布时间:2022-02-17 19:25:49

    袁一丹 上海书评 2016-01-07 18:45“通敌”还是“合作”?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历史经验,应置于纵、横两个坐标轴上加以审视。所谓横的坐标轴,即在二战史的背景中平行比较。而纵的坐标轴,即将此问题嵌入中国自身的思想脉络中,联系易代之际的历史抉择,尤其是面临异族入侵时士庶的应对策略,在这一抵抗与妥协的传统中反思沦陷区的历史经验。《秩序的沦陷》意在跳脱民族国家的框架,以二战史研究中的合作史(historiography of collaboration)为参照系,在区域史的范围内呈现战时中国的“灰色地带”(gray zone)。此书的长处是取自下而上的视角,兼具世界史的背景;而其不足之处或是因标举价值中立,将政治秩序与道德意识剥离开后,对中国自身的历史脉络与情感记忆体贴不够。卜正民(Timothy Brook)这本书的主题词是collaboration,书中译为“合作”,更通行的译法是“通敌”。原书题为Collaboration: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台译本的书名较忠实于原著,译作《通敌:二战中国的日本特务与地方菁英》(林添贵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15)。大陆版在标题上做了较大的改动,几乎是另取了一个书名《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更改标题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普通读者或许不会计较,但对研究者而言,商务版的书名虽点出时空范围,却掩盖了正标题“Collaboration”一词背后的学术史脉络,即作者在第一章中梳理的“合作史”。“秩序的沦陷”似有歧义,该书的主眼不在“沦陷”,而在“占领”之后的秩序重建:“外国占领对一个社会的惯常结构造成了极大的、残酷的侵扰和中断”,“它破坏了集体生活的网络和日常生活规范,而且使社会团体和个人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着危险的选择”,占领之后最迫切的任务是打造基层组织,“建立新政治秩序”(60页)。卜正民对“collaboration”的定义是:“在占领当局的监督和施压下,继续行使权力。”他在书中抱怨说,按此定义,“很难找到一个精确的中文对应词”(17页)。确实较之欧美相对成熟的合作史研究,“中文缺少对collaboration一词的讨论”,无论是狭义的“通敌”,或是泛化的“合作”。但中文中与collaboration对应——至少是模糊对应的词,并不限于“合作”、“通敌”,还有“事伪”、“附逆”、“落水”等。不过或许在作者看来,“通敌”之“敌”、“事伪”之“伪”、“附逆”之“逆”,都预设了政治立场与道德判断,不如“合作”一词显得价值中立。但在“沦陷”的特殊语境中,是否能超然于敌我对峙,持第三方的立场?用“合作”或更轻描淡写的“一起工作”替换“附逆”、“事伪”、“通敌”,摘掉“汉奸”的帽子改称“合作者”,能否保证价值中立呢?更极端地说,在“沦陷”的问题上,没有中立的概念工具,只有伪装中立的语词。译者在序中坦言,翻译过程并不轻松,仅仅“collaboration”一词就让他大为头疼。“其实collaboration最接近汉语的‘勾结’一词,但‘勾结’这个词又太具有感情色彩,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带有这样的感情色彩不免让人读起来不太舒畅。”因此collaboration一词在书中的译法极不稳定,时而译为“合作”,时而译为“通敌”,时而译为“勾结”,时而译为“一起工作”。在我看来,与其刻意抹去语词自带的情感色彩,不如正视“汉奸”、“附逆”、“事伪”这些词背后的历史记忆。沦陷区研究所追求的价值中立,并不等于斩断历史的尾巴,将积淀在语词中的道德情感排斥在外。眼光向下“如果我们向下看那些模糊不清的灌木丛,而不是向上看熟悉的通敌或抵抗的大树,我们更有可能理解与日本人一起工作的中国人。”(275页)“灌木丛”在这里指代的是“大树”阴影下的地方社会(local society)。欧美学者对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的研究,大致分成两路:一路“向上看”,关注沦陷区的傀儡政权,以汪伪政权为代表,即卜正民所说的“大树”;另一路则眼光向下,搜寻沦陷区的地方经验。前者偏向传统的政治史、外交史,后者侧重于社会史、文化史。《秩序的沦陷》以抗战初期的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个案,自然属于后一种研究路数。区域史的视角,并不限于沦陷区研究,其实是欧美学者处理战时中国的基本范式(参看China at War: Regions of China,1937-1945)。卜正民在探索“灌木丛”的同时也不忘仰望“通敌”的“大树”,除了江南地区的占领机构,他还处理过1938年“华中维新政府”的创立过程(The Creation of the Reformed Government in Central China)。撇开上层的意识形态纷争,从底层透视沦陷初期的社会状况,将“合作”转化为有待研究的课题,是卜正民此书的基本方法。着眼于战时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关系网络及道德真空,这一“向下看”的研究取径,与日本明清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论”颇有相通之处。所谓“地域社会论”,一方面以“秩序稀少性”的感受为前提,另一方面试图追问非常态下秩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日本学者岸本美绪对这种研究方法有一段相当漂亮的概括:看起来好像是在处理和大局无关的细微琐事。然而它所关心的却不一定仅仅止于个别的微观情事。从许多被认为属于“地域社会论”的研究中可以感受到的旨趣其实是要从这些事例中抽离出当时人的行为型态、抉择的依据,以及社会面向等,以整合性的概念模式来把握,甚至从普遍性的脉络里捕捉。关键不在问题的大小,而在问题的方向性。不是像神一般高高在上,以超然性观察立场来俯瞰这个社会,而是由社会中各个角落来选择个别的人群行动,这些行动才是了解社会的真正本质。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思考人们为何这样地活动时,问题的方向性势必是从人们的行为与动机出发,成为一种微观的、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径。(何淑宜译《明清交替与江南社会:十七世纪中国的秩序问题》序言)日本“地域社会论”主要以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为考察范围,因为按倡导者森正夫的说法,长江三角洲自宋以来便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带或“先进地带”。但“地域社会”在日本明清史研究中不仅是作为实体的概念使用,而从作为实体的地域性框架中提升出某种特定的方法论立场(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视角》)。如岸本美绪所言,“地域社会论”关注当时人为何采取这样的行动,并试图揭示每个人所谓合理的利害计算,与超越一己私利的集体意识、道德观念是纠缠在一起的。地方史的视角让研究者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个人做出选择的历史情境上。台湾学者罗久蓉即以1941年郑州维持会为主要案例,利用光复后的审讯记录,分别从动机、人事背景、行为三方面考察抗战时期“汉奸”的成因。郑州商民参与维持会的经验显示,人际关系网络在与日伪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不能将通敌行为从历史情境中抽离出来,而应在沦陷时间的久暂、地方经济生态、权力运作机制等脉络下反思“汉奸”的定义与成因。卜正民此书同样提醒我们历史人物尤其是小人物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是否通敌涉及个人在面对战争的威胁时所具备的心理成熟程度,个人在面对由于权力带来的意外收获时的贪婪程度,或者个人在面对其他权力竞争者时的应变能力。不认真考察当时的实际情况,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谴责这些人贪婪或叛国,是再造他们被迫通敌的政治土壤:假定每个人都进行了抵抗,将抗战剧演成了传奇剧。(283页)面目不清的地方社会“江南五城”在沦陷下并非一个不言自明的地域概念。为何选择“江南”这片地区,为何考察这五个城镇,除了材料的限制外,不可忽视战争状态下地域概念的政治性。福柯在《权力的地理学》中指出地域概念与战略术语之间的借用关系,因为地理学就是在军事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地图上的分界线,看似确定不移,其实是各种政治、外交势力乃至军事势力折冲的结果。若从词源上追溯,地理学上的“地区”(region)由“指挥”(regere)演变而来,就是军事区域;作为行政区划的“省份”,从“战胜”(vincere)转化过来,原意是一片被占领的土地(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是以军事占领为前提,因日方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而形成的“非自然”的地域范畴。“地方的近代史”这两年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单就“近代”这一时段而言,我们对“地方”的了解多是浮于表面的。如王汎森所言,静默的地方社会中有一套无所不在的“传讯机制”,“道德镇守使”便是这无声世界的维护者(《“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层”:对“地方的近代史”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六期)。严格地说,《秩序的沦陷》对抗战初期地方社会的把握仍是浅层次的,虽拎出了几个活跃的投机分子及面目模糊的“头面人物”,但读者更期待看到战时地方社会的“传讯机制”是如何运作的,谁充当了这个无声社会的维护者或破坏者?不妨进一步追问,近代以来随着士绅阶层的破产、知识菁英的流失,地方社会是否还有自己的“道德镇守使”?卜正民笔下的“地方菁英”,绝非基层社会的“道德镇守使”,而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此类人的共同特征是:庇护网络、经纪人技能及与地方社会的广泛联系。在占领者与地方社会的权力博弈中,卜正民发现越到基层,日本军方及特务机构越不能完全控制局面,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不得不依赖“地方头面人物”。掌握地方资源及关系网的投机分子,抓住占领者抛出的橄榄枝,让形势朝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沦陷初期“自治委员会”成员在日后的改组中还能成功保住自己的职位,即显示出基层体系的适应能力。但投机者的适应性决不可混同于易代之际地方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后者以士绅阶层为主导。卜正民以为基层社会的政治事件,都发生在社会网络和组织之间,卷入其中者都参与到权力再分配的过程中。每次政治事件均在实际利益层面上运作,总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意味着事件本身的政治色彩可能遭到底层的漠视乃至削弱。抗战初期日本占领机构与地方投机分子之间的寄生关系,在卜正民看来,暗合了杜赞奇提出的“内卷化”概念:“与政权正式结构相伴随的是非正式结构的出现,比如赢利型经纪人。”(《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依赖非正式结构介入地方治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国家政权是以内卷化的方式发展,在基层社会,非正式群体变成了无法控制的力量,并代替了传统地方政府的管理”(272页)。借用“内卷化”的概念来解释抗战初期江南地区的权力结构,似忽略了华北与华中、农村与城镇的地域差异。从诸多关于明清之际江南社会的研究成果来看,不难想象抗战在此地唤起的民间记忆包括抵抗与妥协两方面的传统。卜正民此书对地方社会的刻画之所以流于表层,除了材料的制约,最大的原因是没有着力发掘江南特有的文化地层,藉以展现地方传统的延续或断裂。“模糊化”之后?二战史中的“合作史”研究,意在破除抵抗的“神话”。打破“神话”的利器,不外乎强调:动机的模糊性、结局的不可知。卜正民声称史学家有责任去挖掘浅层次阅读中一些由于文化所确立的道德准则而被忽略的“模棱两可”的东西。模棱两可意味着:我们不能根据我们强加的道德要求来推断处于仓促条件下人们行动的原因,亦不能仅仅根据参与者不能预测的结果来评估他们的行为。让历史行动远离被民族主义束缚的假想,或远离使其老掉牙的道德预设,使事件退回到无法预料的不确定状态。(285页)“模糊性”或“暧昧性”(ambiguity)似乎成了“合作史”研究的价值落脚点。民族主义者将沦陷区视为两种人——坚决的抵抗者与同样坚决的妥协者的战场,欧美学者试图修正过于黑白分明的历史图景,着眼于抵抗与妥协之间的“灰色地带”,展现个体选择的复杂性。“灰色地带”(gray zone)的说法,来自普里奥·莱维(Primo Levi),一位犹太裔化学家对纳粹集中营的描述。作为亲历者,莱维指出在易于辨识的善与恶、无条件的抵抗与无原则的妥协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一大片模糊的中间地带,有许多挣扎着活下去、已经妥协、随时准备妥协,或还没来得及妥协的灰色人物。集中营就像一个人性的实验室,其中人和人的关系不能简单划分成受害者与迫害者两个阵营,事实上盟友中亦藏有敌人,敌人中未必没有潜在的盟友,谁也辨识不出一条清晰的边界,说这边是正义的,那边是堕落的,而更接近于霍布斯所谓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谁有资格审判这些灰色人物?莱维以为,或许只有经历过集中营的人性测验,知道处于生存高压下究竟意味着什么的人,才可能做出忠恕的评断。以“模糊性”为旨归,有时距道德相对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卜正民坚称“历史研究者不能塑造道德标准,也不能制造道德知识”(history does not fashion moral subjects, nor produce moral knowledge)。而中国自身的史学传统,正是把史著当作伦理教科书,旨在“塑造道德标准”、“制造道德知识”。作者随后说“历史研究者的任务不是提出错误的观点来抨击过去的历史参与者或现在的读者,而是调查在某时某地产生道德准则的标准和条件以便进行研究”(281页)。《秩序的沦陷》却搁置了道德判断,引进“合作史”的视野,并未深入“调查在某时某地产生道德准则的标准和条件”。卜正民有意从“非道德”的角度来解释“合作”政治,他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透过人为设置的道德框架,审视其背后的政治现实。但也坦言在写作过程中没办法将道德和政治完全剥离开来,“因为尽管它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起作用,却常常以相同的语言表达来展开”(12页)。“去道德化”的陷阱,在讨论占领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时体现得格外明显。卜正民首先承认日军的存在是政权合法性的唯一来源,随后又亮出一个刺目的观点:“没有一个政权与生俱来是种族、文化和政治的产物。”换言之,“所有的政权都依赖宣传打造”(all states rely on fictions)。“去道德化”的现实政治,便是没有真伪之别的政治:“有些是以温和平静的方式,有些是以残忍凶猛的方式,来掩盖该政权必然的不足,掩盖其与外部利益的妥协,掩盖其依赖于高压政治强迫民众接受某种民族认同”(255页)。如果消解民族国家的建构,摆脱道德框架的束缚,得到的是这样暧昧的结论,那研究者还不如戴着镣铐跳舞。

    袁一丹 上海书评

    2016-01-07 18:45

    “通敌”还是“合作”?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历史经验,应置于纵、横两个坐标轴上加以审视。所谓横的坐标轴,即在二战史的背景中平行比较。而纵的坐标轴,即将此问题嵌入中国自身的思想脉络中,联系易代之际的历史抉择,尤其是面临异族入侵时士庶的应对策略,在这一抵抗与妥协的传统中反思沦陷区的历史经验。

    《秩序的沦陷》意在跳脱民族国家的框架,以二战史研究中的合作史(historiography of collaboration)为参照系,在区域史的范围内呈现战时中国的“灰色地带”(gray zone)。此书的长处是取自下而上的视角,兼具世界史的背景;而其不足之处或是因标举价值中立,将政治秩序与道德意识剥离开后,对中国自身的历史脉络与情感记忆体贴不够。

    卜正民(Timothy Brook)这本书的主题词是collaboration,书中译为“合作”,更通行的译法是“通敌”。原书题为Collaboration:Japanese Agents and Local Elites in Wartime China。台译本的书名较忠实于原著,译作《通敌:二战中国的日本特务与地方菁英》(林添贵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15)。大陆版在标题上做了较大的改动,几乎是另取了一个书名《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更改标题不知出于何种考虑,普通读者或许不会计较,但对研究者而言,商务版的书名虽点出时空范围,却掩盖了正标题“Collaboration”一词背后的学术史脉络,即作者在第一章中梳理的“合作史”。

    “秩序的沦陷”似有歧义,该书的主眼不在“沦陷”,而在“占领”之后的秩序重建:“外国占领对一个社会的惯常结构造成了极大的、残酷的侵扰和中断”,“它破坏了集体生活的网络和日常生活规范,而且使社会团体和个人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着危险的选择”,占领之后最迫切的任务是打造基层组织,“建立新政治秩序”(60页)。

    卜正民对“collaboration”的定义是:“在占领当局的监督和施压下,继续行使权力。”他在书中抱怨说,按此定义,“很难找到一个精确的中文对应词”(17页)。确实较之欧美相对成熟的合作史研究,“中文缺少对collaboration一词的讨论”,无论是狭义的“通敌”,或是泛化的“合作”。但中文中与collaboration对应——至少是模糊对应的词,并不限于“合作”、“通敌”,还有“事伪”、“附逆”、“落水”等。不过或许在作者看来,“通敌”之“敌”、“事伪”之“伪”、“附逆”之“逆”,都预设了政治立场与道德判断,不如“合作”一词显得价值中立。但在“沦陷”的特殊语境中,是否能超然于敌我对峙,持第三方的立场?用“合作”或更轻描淡写的“一起工作”替换“附逆”、“事伪”、“通敌”,摘掉“汉奸”的帽子改称“合作者”,能否保证价值中立呢?

    更极端地说,在“沦陷”的问题上,没有中立的概念工具,只有伪装中立的语词。译者在序中坦言,翻译过程并不轻松,仅仅“collaboration”一词就让他大为头疼。“其实collaboration最接近汉语的‘勾结’一词,但‘勾结’这个词又太具有感情色彩,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带有这样的感情色彩不免让人读起来不太舒畅。”因此collaboration一词在书中的译法极不稳定,时而译为“合作”,时而译为“通敌”,时而译为“勾结”,时而译为“一起工作”。在我看来,与其刻意抹去语词自带的情感色彩,不如正视“汉奸”、“附逆”、“事伪”这些词背后的历史记忆。沦陷区研究所追求的价值中立,并不等于斩断历史的尾巴,将积淀在语词中的道德情感排斥在外。

    眼光向下

    “如果我们向下看那些模糊不清的灌木丛,而不是向上看熟悉的通敌或抵抗的大树,我们更有可能理解与日本人一起工作的中国人。”(275页)“灌木丛”在这里指代的是“大树”阴影下的地方社会(local society)。欧美学者对抗战时期中国沦陷区的研究,大致分成两路:一路“向上看”,关注沦陷区的傀儡政权,以汪伪政权为代表,即卜正民所说的“大树”;另一路则眼光向下,搜寻沦陷区的地方经验。前者偏向传统的政治史、外交史,后者侧重于社会史、文化史。《秩序的沦陷》以抗战初期的嘉定、镇江、南京、上海、崇明为个案,自然属于后一种研究路数。

    区域史的视角,并不限于沦陷区研究,其实是欧美学者处理战时中国的基本范式(参看China at War: Regions of China,1937-1945)。卜正民在探索“灌木丛”的同时也不忘仰望“通敌”的“大树”,除了江南地区的占领机构,他还处理过1938年“华中维新政府”的创立过程(The Creation of the Reformed Government in Central China)。

    撇开上层的意识形态纷争,从底层透视沦陷初期的社会状况,将“合作”转化为有待研究的课题,是卜正民此书的基本方法。着眼于战时地方社会的权力结构、关系网络及道德真空,这一“向下看”的研究取径,与日本明清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论”颇有相通之处。所谓“地域社会论”,一方面以“秩序稀少性”的感受为前提,另一方面试图追问非常态下秩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日本学者岸本美绪对这种研究方法有一段相当漂亮的概括:

    看起来好像是在处理和大局无关的细微琐事。然而它所关心的却不一定仅仅止于个别的微观情事。从许多被认为属于“地域社会论”的研究中可以感受到的旨趣其实是要从这些事例中抽离出当时人的行为型态、抉择的依据,以及社会面向等,以整合性的概念模式来把握,甚至从普遍性的脉络里捕捉。关键不在问题的大小,而在问题的方向性。不是像神一般高高在上,以超然性观察立场来俯瞰这个社会,而是由社会中各个角落来选择个别的人群行动,这些行动才是了解社会的真正本质。从这样的观点出发,思考人们为何这样地活动时,问题的方向性势必是从人们的行为与动机出发,成为一种微观的、由下而上的研究取径。(何淑宜译《明清交替与江南社会:十七世纪中国的秩序问题》序言)

    日本“地域社会论”主要以明清之际的江南社会为考察范围,因为按倡导者森正夫的说法,长江三角洲自宋以来便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带或“先进地带”。但“地域社会”在日本明清史研究中不仅是作为实体的概念使用,而从作为实体的地域性框架中提升出某种特定的方法论立场(森正夫《中国前近代史研究中的地域社会视角》)。如岸本美绪所言,“地域社会论”关注当时人为何采取这样的行动,并试图揭示每个人所谓合理的利害计算,与超越一己私利的集体意识、道德观念是纠缠在一起的。

    地方史的视角让研究者把更多注意力放在个人做出选择的历史情境上。台湾学者罗久蓉即以1941年郑州维持会为主要案例,利用光复后的审讯记录,分别从动机、人事背景、行为三方面考察抗战时期“汉奸”的成因。郑州商民参与维持会的经验显示,人际关系网络在与日伪合作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不能将通敌行为从历史情境中抽离出来,而应在沦陷时间的久暂、地方经济生态、权力运作机制等脉络下反思“汉奸”的定义与成因。卜正民此书同样提醒我们历史人物尤其是小人物的“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是否通敌涉及个人在面对战争的威胁时所具备的心理成熟程度,个人在面对由于权力带来的意外收获时的贪婪程度,或者个人在面对其他权力竞争者时的应变能力。不认真考察当时的实际情况,而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谴责这些人贪婪或叛国,是再造他们被迫通敌的政治土壤:假定每个人都进行了抵抗,将抗战剧演成了传奇剧。(283页)

    面目不清的地方社会

    “江南五城”在沦陷下并非一个不言自明的地域概念。为何选择“江南”这片地区,为何考察这五个城镇,除了材料的限制外,不可忽视战争状态下地域概念的政治性。福柯在《权力的地理学》中指出地域概念与战略术语之间的借用关系,因为地理学就是在军事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地图上的分界线,看似确定不移,其实是各种政治、外交势力乃至军事势力折冲的结果。若从词源上追溯,地理学上的“地区”(region)由“指挥”(regere)演变而来,就是军事区域;作为行政区划的“省份”,从“战胜”(vincere)转化过来,原意是一片被占领的土地(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是以军事占领为前提,因日方分而治之的侵华政策而形成的“非自然”的地域范畴。

    “地方的近代史”这两年成为史学界关注的热点,单就“近代”这一时段而言,我们对“地方”的了解多是浮于表面的。如王汎森所言,静默的地方社会中有一套无所不在的“传讯机制”,“道德镇守使”便是这无声世界的维护者(《“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层”:对“地方的近代史”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六期)。严格地说,《秩序的沦陷》对抗战初期地方社会的把握仍是浅层次的,虽拎出了几个活跃的投机分子及面目模糊的“头面人物”,但读者更期待看到战时地方社会的“传讯机制”是如何运作的,谁充当了这个无声社会的维护者或破坏者?不妨进一步追问,近代以来随着士绅阶层的破产、知识菁英的流失,地方社会是否还有自己的“道德镇守使”?

    卜正民笔下的“地方菁英”,绝非基层社会的“道德镇守使”,而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此类人的共同特征是:庇护网络、经纪人技能及与地方社会的广泛联系。在占领者与地方社会的权力博弈中,卜正民发现越到基层,日本军方及特务机构越不能完全控制局面,在处理具体事务时不得不依赖“地方头面人物”。掌握地方资源及关系网的投机分子,抓住占领者抛出的橄榄枝,让形势朝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沦陷初期“自治委员会”成员在日后的改组中还能成功保住自己的职位,即显示出基层体系的适应能力。但投机者的适应性决不可混同于易代之际地方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后者以士绅阶层为主导。卜正民以为基层社会的政治事件,都发生在社会网络和组织之间,卷入其中者都参与到权力再分配的过程中。每次政治事件均在实际利益层面上运作,总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意味着事件本身的政治色彩可能遭到底层的漠视乃至削弱。

    抗战初期日本占领机构与地方投机分子之间的寄生关系,在卜正民看来,暗合了杜赞奇提出的“内卷化”概念:“与政权正式结构相伴随的是非正式结构的出现,比如赢利型经纪人。”(《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依赖非正式结构介入地方治理,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国家政权是以内卷化的方式发展,在基层社会,非正式群体变成了无法控制的力量,并代替了传统地方政府的管理”(272页)。借用“内卷化”的概念来解释抗战初期江南地区的权力结构,似忽略了华北与华中、农村与城镇的地域差异。从诸多关于明清之际江南社会的研究成果来看,不难想象抗战在此地唤起的民间记忆包括抵抗与妥协两方面的传统。卜正民此书对地方社会的刻画之所以流于表层,除了材料的制约,最大的原因是没有着力发掘江南特有的文化地层,藉以展现地方传统的延续或断裂。

    “模糊化”之后?

    二战史中的“合作史”研究,意在破除抵抗的“神话”。打破“神话”的利器,不外乎强调:动机的模糊性、结局的不可知。卜正民声称史学家有责任去挖掘浅层次阅读中一些由于文化所确立的道德准则而被忽略的“模棱两可”的东西。模棱两可意味着:

    我们不能根据我们强加的道德要求来推断处于仓促条件下人们行动的原因,亦不能仅仅根据参与者不能预测的结果来评估他们的行为。让历史行动远离被民族主义束缚的假想,或远离使其老掉牙的道德预设,使事件退回到无法预料的不确定状态。(285页)

    “模糊性”或“暧昧性”(ambiguity)似乎成了“合作史”研究的价值落脚点。民族主义者将沦陷区视为两种人——坚决的抵抗者与同样坚决的妥协者的战场,欧美学者试图修正过于黑白分明的历史图景,着眼于抵抗与妥协之间的“灰色地带”,展现个体选择的复杂性。

    “灰色地带”(gray zone)的说法,来自普里奥·莱维(Primo Levi),一位犹太裔化学家对纳粹集中营的描述。作为亲历者,莱维指出在易于辨识的善与恶、无条件的抵抗与无原则的妥协这两个极端之间存在一大片模糊的中间地带,有许多挣扎着活下去、已经妥协、随时准备妥协,或还没来得及妥协的灰色人物。集中营就像一个人性的实验室,其中人和人的关系不能简单划分成受害者与迫害者两个阵营,事实上盟友中亦藏有敌人,敌人中未必没有潜在的盟友,谁也辨识不出一条清晰的边界,说这边是正义的,那边是堕落的,而更接近于霍布斯所谓的“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谁有资格审判这些灰色人物?莱维以为,或许只有经历过集中营的人性测验,知道处于生存高压下究竟意味着什么的人,才可能做出忠恕的评断。

    以“模糊性”为旨归,有时距道德相对主义只有一步之遥。卜正民坚称“历史研究者不能塑造道德标准,也不能制造道德知识”(history does not fashion moral subjects, nor produce moral knowledge)。而中国自身的史学传统,正是把史著当作伦理教科书,旨在“塑造道德标准”、“制造道德知识”。作者随后说“历史研究者的任务不是提出错误的观点来抨击过去的历史参与者或现在的读者,而是调查在某时某地产生道德准则的标准和条件以便进行研究”(281页)。《秩序的沦陷》却搁置了道德判断,引进“合作史”的视野,并未深入“调查在某时某地产生道德准则的标准和条件”。

    卜正民有意从“非道德”的角度来解释“合作”政治,他给自己设定的任务是:透过人为设置的道德框架,审视其背后的政治现实。但也坦言在写作过程中没办法将道德和政治完全剥离开来,“因为尽管它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在起作用,却常常以相同的语言表达来展开”(12页)。

    “去道德化”的陷阱,在讨论占领政权的政治合法性时体现得格外明显。卜正民首先承认日军的存在是政权合法性的唯一来源,随后又亮出一个刺目的观点:“没有一个政权与生俱来是种族、文化和政治的产物。”换言之,“所有的政权都依赖宣传打造”(all states rely on fictions)。“去道德化”的现实政治,便是没有真伪之别的政治:“有些是以温和平静的方式,有些是以残忍凶猛的方式,来掩盖该政权必然的不足,掩盖其与外部利益的妥协,掩盖其依赖于高压政治强迫民众接受某种民族认同”(255页)。如果消解民族国家的建构,摆脱道德框架的束缚,得到的是这样暧昧的结论,那研究者还不如戴着镣铐跳舞。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8分

  • 人物塑造:3分

  • 主题深度:4分

  • 文字风格:8分

  • 语言运用:9分

  • 文笔流畅:6分

  • 思想传递:9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6分

  • 章节划分:9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3分

  • 情感共鸣:3分

  • 引人入胜:3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8分

  • 事实准确性:5分

  • 文化贡献:3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 网站更新速度:9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3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 是否包含广告:6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7分

  • 稳定性:9分

  • 搜索功能:3分

  •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全格式(587+)
  • 值得购买(117+)
  • 赞(218+)
  • 五星好评(647+)
  • 中评(561+)
  • 不亏(202+)
  • 无漏页(320+)

下载评价

  • 网友 寿***芳: ( 2025-01-02 20:54:23 )

    可以在线转化哦

  • 网友 扈***洁: ( 2024-12-18 03:18:41 )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步***青: ( 2025-01-02 09:10:18 )

    。。。。。好

  • 网友 戈***玉: ( 2024-12-21 04:01:12 )

    特别棒

  • 网友 权***颜: ( 2024-12-21 08:26:03 )

    下载地址、格式选择、下载方式都还挺多的

  • 网友 养***秋: ( 2024-12-13 11:55:26 )

    我是新来的考古学家

  • 网友 师***怀: ( 2024-12-10 14:26:19 )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冯***丽: ( 2024-12-30 18:10:18 )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屠***好: ( 2024-12-11 15:04:30 )

    还行吧。

  • 网友 林***艳: ( 2024-12-12 15:18:32 )

    很好,能找到很多平常找不到的书。

  • 网友 居***南: ( 2025-01-09 14:40:12 )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 网友 师***怡: ( 2024-12-14 04:14:33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薛***玉: ( 2024-12-31 19:02:22 )

    就是我想要的!!!

  • 网友 温***欣: ( 2024-12-31 08:43:11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隗***杉: ( 2024-12-28 01:20:28 )

    挺好的,还好看!支持!快下载吧!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