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七天无理由退货 团购优惠 正规发票
内容简介:
《通鉴》是司马光在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刘恕等人的通力协作下,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书籍目录:
资治通鉴目次 卷;;周纪一?起戊寅(前403)尽壬子(前369)凡三十五年 1 威烈二十三年二十四年;;安元年二十六年;;烈元年七年 卷;;周纪二?起癸丑(前368)尽庚子(前321)凡四十八年 13 显元年四十八年 卷第三;;周纪三?起辛丑(前3)尽癸亥(前298)凡二十三年 26 慎靓元年六年;;赧元年十七年 卷第四;;周纪四?起甲子(前297)尽戊子(前273)凡二十五年 37 赧十八年四十二年 卷第五;;周纪五?起己丑(前272)尽乙巳(前256)凡十七年 50 赧四十三年五十九年 卷第六;;秦纪一?起丙午(前255)尽癸酉(前228)凡二十八年 62 昭襄五十二年五十六年;;孝文元年;;庄襄元年三年;;始皇帝元年十九年 卷第七;;秦纪二?起甲戌(前227)尽壬辰(前9)凡十九年 76 始皇帝二十年三十七年;;二世皇帝元年 卷第八;;秦纪三?起癸巳(前8)尽甲午(前7)凡二年 89 二世皇帝二年三年 卷第九;;汉纪一?起乙未(前6)尽丙申(前5)凡二年 100 高帝元年二年 卷第十;;汉纪二?起丁酉(前4)尽戊戌(前3)凡二年 110 高帝三年四年 卷第十一;;汉纪三?起己亥(前2)尽辛丑(前0)凡三年 1 高帝五年七年 卷第十二;;汉纪四?起壬寅(前199)尽癸丑(前188)凡十二年 131 高帝八年十二年;;惠帝元年七年 卷第十三;;汉纪五?起甲寅(前187)尽癸亥(前178)凡十年 144 高后元年八年;;文帝前元年二年 卷第十四;;汉纪六?起甲子(前177)尽辛未(前170)凡八年 156 文帝前三年十年 卷第十五;;汉纪七?起壬申(前169)尽丙戌(前155)凡十五年 166 文帝前十一年十六年;;后元年七年;;景帝前元年二年 卷第十六;;汉纪八?起丁亥(前154)尽庚子(前141)凡十四年 177 景帝前三年七年;;中元年六年;;后元年三年 卷第十七;;汉纪九?起辛丑(前140)尽丁未(前134)凡七年 191 武帝建元元年六年;;元光元年 卷第十八;;汉纪十?起戊申(前133)尽丙辰(前125)凡九年 2 武帝元光二年六年;;元朔元年四年 卷第十九;;汉纪十一?起丁巳(前124)尽壬戌(前119)凡六年 214 武帝元朔五年六年;;元狩元年四年 卷十;;汉纪十二?起癸亥(前118)尽辛未(前110)凡九年 226 武帝元狩五年六年;;元鼎元年六年;;元封元年 卷十一;;汉纪十三?起壬申(前109)尽壬午(前99)凡十一年 238 武帝元封二年六年;;太初元年四年;;天汉元年二年 卷十二;;汉纪十四?起癸未(前98)尽甲午(前87)凡十二年 251 武帝天汉三年四年;;太始元年四年;;征和元年四年;;后元元年二年 卷十三;;汉纪十五?起乙未(前86)尽丙午(前75)凡十二年 262 昭帝始元元年六年;;元凤元年六年 卷十四;;汉纪十六?起丁未(前74)尽癸丑(前68)凡七年 272 昭帝元平元年;;宣帝本始元年四年;;地节元年二年 卷十五;;汉纪十七?起甲寅(前67)尽己未(前62)凡六年 284 宣帝地节三年四年;;元康元年四年 卷十六;;汉纪十八?起庚申(前61)尽壬戌(前59)凡三年 296 宣帝神爵元年三年 卷十七;;汉纪十九?起癸亥(前58)尽壬申(前49)凡十年 305 宣帝神爵四年;;五凤元年四年;;甘露元年四年;;黄龙元年 卷十八;;汉纪二十?起癸酉(前48)尽己卯(前42)凡15 元帝初元元年五年;;永光元年二年 卷十九;;汉纪二十一?起庚辰(前41)尽戊子(前33)凡九年 326 元帝永光三年五年;;建昭元年五年;;竟宁元年 卷第三十;;汉纪二十二?起己丑(前32)尽戊戌(前23)凡十年 338 成帝建始元年四年;;河平元年四年;;阳朔元年二年 卷第三十一;;汉纪二十三?起己亥(前22)尽丁未(前14)凡九年 351 成帝阳朔三年四年;;鸿嘉元年四年;;永始元年三年 卷第三十二;;汉纪二十四?起戊申(前13)尽癸丑(前8)凡六年 363 成帝永始四年;;元延元年四年;;绥和元年 卷第三十三;;汉纪二十五?起甲寅(前7)尽乙卯(前6)凡二年 371 成帝绥和二年;;哀元年 卷第三十四;;汉纪二十六?起丙辰(前5)尽戊午(前3)凡三年 381 哀二年四年 卷第三十五;;汉纪二十七?起己未(前2)尽壬戌(2)凡四年 390 哀帝元寿元年二年;;平帝元始元年二年 卷第三十六;;汉纪二十八?起癸亥(3)尽戊辰(8)凡01 平帝元始三年五年;;莽居摄元年二年;;始初元年 卷第三十七;;汉纪二十九?起己巳(9)尽甲戌(14)凡12 莽始建国元年五年;;天凤元年 卷第三十八;;汉纪三十?起乙亥(15)尽壬午(22)凡八年 424 莽天凤二年六年;;地皇元年三年 卷第三十九;;汉纪三十一?起癸未(23)尽甲申(24)凡二年 436 淮阳更始元年二年 卷第四十;;汉纪三十二?起乙酉(25)尽丙戌(26)凡二年 449 光武帝建武元年二年 卷第四十一;;汉纪三十三?起丁亥(27)尽己丑(29)凡三年 461 光武帝建武三年五年 卷第四十二;;汉纪三十四?起庚寅(30)尽乙未(35)凡74 光武帝建武六年十一年 卷第四十三;;汉纪三十五?起丙申(36)尽丙午(46)凡十一年 486 光武帝建武十二年二十二年 卷第四十四;;汉纪三十六?起丁未(47)尽庚申(60)凡十四年 499 光武帝建武二十三年三十一年;;中元元年二年;;明帝永平元年三年 卷第四十五;;汉纪三十七?起辛酉(61)尽乙亥(75)凡十五年 513 明帝永平四年十八年 卷第四十六;;汉纪三十八?起丙子(76)尽甲申(84)凡九年 525 章帝建初元年八年;;元和元年 卷第四十七;;汉纪三十九?起乙酉(85)尽辛卯(91)凡七年 537 章帝元和二年三年;;章和元年二年;;和帝永元元年三年 卷第四十八;;汉纪四十?起壬辰(92)尽乙巳(105)凡十四年 548 和帝永元四年十六年;;元兴元年 卷第四十九;;汉纪四十一?起丙午(106)尽乙卯(115)凡十年 560 殇帝延平元年;;安帝永初元年七年;;元初元年二年 卷第五十;;汉纪四十二?起丙辰(116)尽甲子(124)凡九年 573 安帝元初三年六年;;永宁元年;;建光元年;;延光元年三年 卷第五十一;;汉纪四十三?起乙丑(125)尽癸酉(133)凡九年 587 安帝延光四年;;顺帝永建元年六年;;阳嘉元年二年 卷第五十二;;汉纪四十四?起甲戌(134)尽乙酉(145)凡十二年 601 顺帝阳嘉三年四年;;永和元年六年;;汉安元年二年;;建康元年;;沖帝永嘉元年 卷第五十三;;汉纪四十五?起丙戌(146)尽丙申(156)凡十一年 614 质帝本初元年;;桓帝建和元年三年;;和平元年;;元嘉元年二年;;永兴元年二年;;永寿元年二年 卷第五十四;;汉纪四十六?起丁酉(157)尽癸卯(163)凡七年 626 桓帝永寿三年;;延熹元年六年 卷第五十五;;汉纪四十七?起甲辰(164)尽丙午(166)凡三年 638 桓帝延熹七年九年 卷第五十六;;汉纪四十八?起丁未(167)尽辛亥(171)凡五年 649 桓帝永康元年;;灵帝建宁元年四年 卷第五十七;;汉纪四十九?起壬子(172)尽庚申(180)凡九年 661 灵帝熹平元年六年;;光和元年三年 卷第五十八;;汉纪五十?起辛酉(181)尽丁卯(187)凡七年 674 灵帝光和四年六年;;中平元年四年 卷第五十九;;汉纪五十一?起戊辰(188)尽庚午(190)凡三年 686 灵帝中平五年六年;;献帝初平元年 卷第六十;;汉纪五十二?起辛未(191)尽癸酉(193)凡三年 699 献帝初平二年四年 卷第六十一;;汉纪五十三?起甲戌(194)尽乙亥(195)凡二年 712 献帝兴平元年二年 卷第六十二;;汉纪五十四?起丙子(196)尽戊寅(198)凡三年 724 献帝建安元年三年 卷第六十三;;汉纪五十五?起己卯(199)尽庚辰(0)凡二年 737 献帝建安四年五年 卷第六十四;;汉纪五十六?起辛巳(1)尽乙酉(5)凡五年 749 献帝建安六年十年 卷第六十五;;汉纪五十七?起丙戌(6)尽戊子(8)凡三年 759 献帝建安十一年十三年 卷第六十六;;汉纪五十八?起己丑(9)尽癸巳(213)凡五年 771 献帝建安十四年十八年 卷第六十七;;汉纪五十九?起甲午(214)尽丙申(216)凡三年 782 献帝建安十九年二十一年 卷第六十八;;汉纪六十?起丁酉(217)尽己亥(219)凡三年 791 献帝建安二十二年二十四年 卷第六十九;;魏纪一?起庚子(2)尽壬寅(222)凡三年 802 文帝黄初元年三年 卷第七十;;魏纪二?起癸卯(223)尽丁未(227)凡五年 816 文帝黄初四年七年;;明帝太和元年 卷第七十一;;魏纪三?起戊申(228)尽庚戌(230)凡三年 828 明帝太和二年四年 卷第七十二;;魏纪四?起辛亥(231)尽甲寅(234)凡四年 838 明帝太和五年六年;;青龙元年二年 卷第七十三;;魏纪五?起乙卯(235)尽丁巳(23年 852 明帝青龙三年四年;;景初元年 卷第七十四;;魏纪六?起戊午(238)尽乙丑(245)凡八年 863 明帝景初二年三年;;邵陵厉公正始元年六年 卷第七十五;;魏纪七?起丙寅(246)尽壬申(252)凡七年 876 邵陵厉公正始七年九年;;嘉平元年四年 卷第七十六;;魏纪八?起癸酉(253)尽乙亥(255)凡三年 889 邵陵厉公嘉平五年;;乡公正元元年二年 卷第七十七;;魏纪九?起丙子(256)尽辛巳(261)凡六年 900 乡公甘露元年四年;;元帝景元元年二年 卷第七十八;;魏纪十?起壬午(262)尽甲申(264)凡三年 912 元帝景元三年四年;;咸熙元年 卷第七十九;;晋纪一?起乙酉(265)尽壬辰(272)凡23 武帝泰始元年八年 卷第八十;;晋纪二?起癸巳(273)尽己亥(279)凡七年 938 武帝泰始九年十年;;咸宁元年五年 卷第八十一;;晋纪三?起庚子(280)尽戊申(28年 950 武帝太康元年九年 卷第八十二;;晋纪四?起己酉(289)尽戊午(298)凡十年 963 武帝太康十年;;惠帝永熙元年;;元康元年八年 卷第八十三;;晋纪五?起己未(299)尽庚申(300)凡二年 975 惠帝元康九年;;永康元年 卷第八十四;;晋纪六?起辛酉(301)尽壬戌(302)凡二年 985 惠帝永宁元年;;太安元年 卷第八十五;;晋纪七?起癸亥(303)尽甲子(304)凡二年 995 惠帝太安二年;;永兴元年 卷第八十六;;晋纪八?起乙丑(305)尽戊辰(308)凡四年 1007 惠帝永兴二年;;光熙元年;;怀帝永嘉元年二年 卷第八十七;;晋纪九?起己巳(309)尽辛未(311)凡三年 1019 怀帝永嘉三年五年 卷第八十八;;晋纪十?起壬申(312)尽癸酉(313)凡二年 1033 怀帝永嘉六年;;愍帝建兴元年 卷第八十九;;晋纪十一?起甲戌(314)尽丙子(316)凡三年 1046 愍帝建兴二年四年 卷第九十;;晋纪十二?起丁丑(317)尽戊寅(318)凡二年 1060 元帝建武元年;;大兴元年 卷第九十一;;晋纪十三?起己卯(319)尽辛巳(321)凡三年 1071 元帝太兴二年四年 卷第九十二;;晋纪十四?起壬午(322)尽癸未(323)凡二年 1082 元帝永昌元年;;明帝太宁元年 卷第九十三;;晋纪十五?起甲申(324)尽丁亥(327)凡四年 1093 明帝太宁二年三年;;成帝咸和元年二年 卷第九十四;;晋纪十六?起戊子(328)尽辛卯(331)凡四年 1105 成帝咸和三年六年 卷第九十五;;晋纪十七?起壬辰(332)尽丁酉(337)凡六年 1118 成帝咸和七年九年;;咸康元年三年 卷第九十六;;晋纪十八?起戊戌(338)尽辛丑(341)凡四年 1131 成帝咸康四年七年 卷第九十七;;晋纪十九?起壬寅(342)尽丁未(347)凡六年 1144 成帝咸康八年;;康帝建元元年二年;;穆帝永和元年三年 卷第九十八;;晋纪二十?起戊申(348)尽庚戌(350)凡三年 1158 穆帝永和四年六年 卷第九十九;;晋纪二十一?起辛亥(351)尽甲寅(354)凡四年 1170 穆帝永和七年十年 卷百;;晋纪二十二?起乙卯(355)尽己未(359)凡五年 1184 穆帝永和十一年十二年;;升平元年三年 卷百一;;晋纪二十三?起庚申(360)尽戊辰(36年 1198 穆帝升平四年五年;;哀帝隆和元年;;兴宁元年三年海西公太和元年三年 卷百二;;晋纪二十四?起己巳(369)尽庚午(370)凡二年 1212 海西公太和四年五年 卷百三;;晋纪二十五?起辛未(371)尽乙亥(375)凡五年 1224 简文帝咸安元年二年;;孝武帝宁康元年三年 卷百四;;晋纪二十六?起丙子(376)尽壬午(382)凡七年 1236 孝武帝太元元年七年 卷百五;;晋纪二十七?起癸未(383)尽甲申(384)凡二年 1250 孝武帝太元八年九年 卷百六;;晋纪二十八?起乙酉(385)尽丙戌(386)凡二年 1263 孝武帝太元十年十一年 卷百七;;晋纪二十九?起丁亥(387)尽辛卯(391)凡五年 1277 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十六年 卷百八;;晋纪三十?起壬辰(392)尽丙申(396)凡五年 1290 孝武帝太元十七年二十一年 卷百九;;晋纪三十一?丁酉(397)一年 1304 安帝隆安元年 卷百一十;;晋纪三十二?戊戌(398)一年 1314 安帝隆安二年 卷百一十一;;晋纪三十三?起己亥(399)尽庚子(400)凡二年 1324 安帝隆安三年四年 卷百一十二;;晋纪三十四?起辛丑(401)尽壬寅(402)凡二年 1337 安帝隆安五年;;元兴元年 卷百一十三;;晋纪三十五?起癸卯(403)尽甲辰(404)凡二年 1350 安帝元兴二年三年 卷百一十四;;晋纪三十六?起乙巳(405)尽戊申(408)凡四年 1363 安帝义熙元年四年 卷百一十五;;晋纪三十七?起己酉(409)尽庚戌(410)凡二年 1377 安帝义熙五年六年 卷百一十六;;晋纪三十八?起辛亥(411)尽甲寅(414)凡四年 1390 安帝义熙七年十年 卷百一十七;;晋纪三十九?起乙卯(415)尽丙辰(416)凡二年 1404 安帝义熙十一年十二年 卷百一十八;;晋纪四十?起丁巳(417)尽己未(419)凡三年 1415 安帝义熙十三年十四年;;恭帝元熙元年 卷百一十九;;宋纪一?起庚申(4)尽癸亥(423)凡四年 1428 武帝永初元年三年;;营阳景平元年 卷百二十;;宋纪二?起甲子(424)尽丁卯(427)凡四年 1441 文帝元嘉元年四年 卷百二十一;;宋纪三?起戊辰(428)尽庚午(430)凡三年 1455 文帝元嘉五年七年 卷百二十二;;宋纪四?起辛未(431)尽乙亥(435)凡五年 1468 文帝元嘉八年十二年 卷百二十三;;宋纪五?起丙子(436)尽辛巳(441)凡六年 1482 文帝元嘉十三年十八年 卷百二十四;;宋纪六?起壬午(442)尽丙戌(446)凡五年 1496 文帝元嘉十九年二十三年 卷百二十五;;宋纪七?起丁亥(447)尽庚寅(450)凡四年 1510 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十七年 卷百二十六;;宋纪八?起辛卯(451)尽壬辰(452)凡二年 1523 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十九年 卷百二十七;;宋纪九?癸巳(453)一年 1532 文帝元嘉三十年 卷百二十八;;宋纪十?起甲午(454)尽戊戌(458)凡五年 1542 孝武帝孝建元年三年;;大明元年二年 卷百二十九;;宋纪十一?起己亥(459)尽甲辰(464)凡六年 1555 孝武帝大明三年八年 卷百三十;;宋纪十二?乙巳(465)一年 1567 明帝泰始元年 卷百三十一;;宋纪十三?丙午(466)一年 1576 明帝泰始二年 卷百三十二;;宋纪十四?起丁未(467)尽庚戌(470)凡四年 1590 明帝泰始三年六年 卷百三十三;;宋纪十五?起辛亥(471)尽乙卯(475)凡五年 1600 明帝泰始七年;;泰豫元年;;苍梧元徽元年三年 卷百三十四;;宋纪十六?起丙辰(476)尽戊午(478)凡三年 1613 苍梧元徽四年;;顺帝昇明元年二年 卷百三十五;;齐纪一?起己未(479)尽癸亥(483)凡五年 1627 高帝建元元年四年;;武帝永明元年 卷百三十六;;齐纪二?起甲子(484)尽己巳(489)凡六年 1642 武帝永明二年七年 卷百三十七;;齐纪三?起庚午(490)尽壬申(492)凡三年 1655 武帝永明八年十年 卷百三十八;;齐纪四?癸酉(493)一年 1667 武帝永明十一年 卷百三十九;;齐纪五?甲戌(494)一年 1674 明帝建武元年 卷百四十;;齐纪六?起乙亥(495)尽丙子(496)凡二年 1687 明帝建武二年三年 卷百四十一;;齐纪七?起丁丑(497)尽戊寅(498)凡二年 1699 明帝建武四年;;永泰元年 卷百四十二;;齐纪八?己卯(499)一年 1710 东昏侯永元元年 卷百四十三;;齐纪九?庚辰(500)一年 1719 东昏侯永元二年 卷百四十四;;齐纪十?辛巳(501)一年 1727 和帝中兴元年 卷百四十五;;梁纪一?起壬午(502)尽甲申(504)凡三年 1741 武帝天监元年三年 卷百四十六;;梁纪二?起乙酉(505)尽丁亥(50年 1754 武帝天监四年六年 卷百四十七;;梁纪三?起戊子(508)尽甲午(514)凡七年 1766 武帝天监七年十三年 卷百四十八;;梁纪四?起乙未(515)尽戊戌(518)凡四年 1779 武帝天监十四年十七年 卷百四十九;;梁纪五?起己亥(519)尽癸卯(523)凡五年 1792 武帝天监十八年;;普通元年四年 卷百五十;;梁纪六?起甲辰(524)尽乙巳(525)凡二年 1804 武帝普通五年六年 卷百五十一;;梁纪七?起丙午(526)尽丁未(527)凡二年 1817 武帝普通七年;;大通元年 卷百五十二;;梁纪八?戊申(528)一年 1826 武帝大通二年 卷百五十三;;梁纪九?己酉(529)一年 1835 武帝中大通元年 卷百五十四;;梁纪十?庚戌(530)一年 1842 武帝中大通二年 卷百五十五;;梁纪十一?起辛亥(531)尽壬子(532)凡二年 1853 武帝中大通三年四年 卷百五十六;;梁纪十二?起癸丑(533)尽甲寅(534)凡二年 1865 武帝中大通五年六年 卷百五十七;;梁纪十三?起乙卯(535)尽丁巳(53年 1878 武帝大同元年三年 卷百五十八;;梁纪十四?起戊午(538)尽甲子(544)凡七年 1890 武帝大同四年十年 卷百五十九;;梁纪十五?起乙丑(545)尽丙寅(546)凡二年 1904 武帝大同十一年;;中大同元年 卷百六十;;梁纪十六?丁卯(547)一年 1912 武帝太清元年 卷百六十一;;梁纪十七?戊辰(548)一年 19 武帝太清二年 卷百六十二;;梁纪十八?己巳(549)一年 1932 武帝太清三年 卷百六十三;;梁纪十九?庚午(550)一年 1945 简文帝大宝元年 卷百六十四;;梁纪二十?起辛未(551)尽壬申(552)凡二年 1955 简文帝大宝二年;;元帝承圣元年 卷百六十五;;梁纪二十一?起癸酉(553)尽甲戌(554)凡二年 1969 元帝承圣二年三年 卷百六十六;;梁纪二十二?起乙亥(555)尽丙子(556)凡二年 1980 敬帝绍泰元年;;太平元年 卷百六十七;;陈纪一?起丁丑(557)尽己卯(559)凡三年 1993 武帝永定元年三年 卷百六十八;;陈纪二?起庚辰(560)尽壬午(562)凡三年 07 文帝天嘉元年三年 卷百六十九;;陈纪三?起癸未(563)尽丙戌(56年 21 文帝天嘉四年六年;;天康元年 卷百七十;;陈纪四?起丁亥(567)尽辛卯(571)凡五年 35 临海光大元年二年;;宣帝太建元年三年 卷百七十一;;陈纪五?起壬辰(572)尽甲午(574)凡三年 51 宣帝太建四年六年 卷百七十二;;陈纪六?起乙未(575)尽丙申(576)凡二年 66 宣帝太建七年八年 卷百七十三;;陈纪七?起丁酉(577)尽己亥(579)凡三年 77 宣帝太建九年十一年 卷百七十四;;陈纪八?庚子(580)一年 90 宣帝太建十二年 卷百七十五;;陈纪九?起辛丑(581)尽癸卯(583)凡三年 99 宣帝太建十三年十四年;;长城公德元年 卷百七十六;;陈纪十?起甲辰(584)尽戊申(588)凡五年 2113 长城公德二年四年;;祯明元年二年 卷百七十七;;隋纪一?起己酉(589)尽辛亥(591)凡三年 2125 文帝开皇九年十一年 卷百七十八;;隋纪二?起壬子(592)尽己未(599)凡八年 2138 文帝开皇十二年十九年 卷百七十九;;隋纪三?起庚申(600)尽癸亥(603)凡四年 2151 文帝开皇二十年;;仁寿元年三年 卷百八十;;隋纪四?起甲子(604)尽丁卯(607)凡四年 2164 文帝仁寿四年;;炀帝大业元年三年 卷百八十一;;隋纪五?起戊辰(608)尽壬申(612)凡五年 2177 炀帝大业四年八年 卷百八十二;;隋纪六?起癸酉(613)尽乙亥(615)凡三年 2189 炀帝大业九年十一年 卷百八十三;;隋纪七?起丙子(616)尽丁丑(617)五月凡一年有奇 22 炀帝大业十二年;;恭帝义宁元年 卷百八十四;;隋纪八?起丁丑(617)六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2215 恭帝义宁元年 卷百八十五;;唐纪一?起戊寅(618)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 2227 高祖武德元年 卷百八十六;;唐纪二?起戊寅(618)八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2240 高祖武德元年 卷百八十七;;唐纪三?起己卯(619)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 2252 高祖武德二年 卷百八十八;;唐纪四?起己卯(619)十一月尽辛巳(621)二月凡一年有奇 2265 高祖武德二年四年 卷百八十九;;唐纪五?起辛巳(621)三月尽十二月不满一年 2278 高祖武德四年 卷百九十;;唐纪六?起壬午(622)尽甲申(624)五月凡二年有奇 2291 高祖武德五年七年 卷百九十一;;唐纪七?起甲申(624)六月尽丙戌(626)八月凡二年有奇 2305 高祖武德七年九年 卷百九十二;;唐纪八?起丙戌(626)九月尽戊子(628)七月凡二年 2319 高祖武德九年;;太宗贞观元年二年 卷百九十三;;唐纪九?起戊子(62月尽辛卯(631)凡三年有奇 2333 太宗贞观二年五年 卷百九十四;;唐纪十?起壬辰(632)尽丁酉(637)四月凡五年有奇 2347 太宗贞观六年十一年 卷百九十五;;唐纪十一?起丁酉(637)五月尽庚子(640)凡三年有奇 2361 太宗贞观十一年十四年 卷百九十六;;唐纪十二?起辛丑(641)尽癸卯(643)三月凡二年有奇 2375 太宗贞观十五年十七年 卷百九十七;;唐纪十三?起癸卯(643)四月尽乙巳(645)五月凡 ;;二年有奇 2387 太宗贞观十七年十九 卷百九十八;;唐纪十四?起乙巳(645)六月尽戊申(648)三月凡 ;;二年有奇 2400 太宗贞观十九年二十二年 卷百九十九;;唐纪十五?起戊申(648)四月尽乙卯(655)九月凡 ;;七年有奇 2414 太宗贞观二十二年二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六年 卷百;;唐纪十六?起乙卯(655)十月尽壬戌(662)七月凡六年有奇 2429 高宗永徽六年;;显庆元年五年;;龙朔元年二年 卷百一;;唐纪十七?起壬戌(662)八月尽庚午(670)凡八年有奇 2443 高宗龙朔二年三年;;麟德元年二年;;乾封元年二年;章元年二年;;咸亨元年 卷百二;;唐纪十八?起辛未(671)尽辛巳(681)凡十一年 2458 高宗咸亨二年四年;;上元元年二年;;仪凤元年三年;;调露元年;;永隆元年;;开耀元年 卷百三;;唐纪十九?起壬午(682)尽丙戌(686)凡五年 2473 高宗永淳元年;;弘道元年;;则天后光宅元年;;垂拱元年二年 卷百四;;唐纪二十?起丁亥(687)尽辛卯(691)凡五年 2488 则天后垂拱三年四年;;永昌元年;;天授元年二年 卷百五;;唐纪二十一?起壬辰(692)尽丙申(696)凡五年 2502 则天后长寿元年二年;;延载元年;;天册万岁元年;;万岁通天元年 卷百六;;唐纪二十二?起丁酉(697)尽庚子(700)六月凡三年有奇 2515 则天后元年;;圣历元年二年;;久视元年 卷百七;;唐纪二十三?起庚子(700)七月尽乙巳(705)正月凡四年有奇 2529 则天后久视元年;;长安元年四年;;中宗神龙元年 卷百八;;唐纪二十四?起乙巳(705)二月尽丁未(707)凡二年有奇 2543 中宗神龙元年二年;;景龙元年 卷百九;;唐纪二十五?起戊申(708)尽庚戌(710)七月凡二年有奇 2557 中宗景龙二年三年;;睿宗景云元年 卷百一十;;唐纪二十六?起庚戌(710)八月尽癸丑(713)凡三年有奇 2571 睿宗景云元年二年;;玄宗先天元年;;开元元年 卷百一十一;;唐纪二十七?起甲寅(714)尽丁巳(717)凡四年 2585 玄宗开元二年五年 卷百一十二;;唐纪二十八?起戊午(718)尽乙丑(725)凡八年 2599 玄宗开元六年十三年 卷百一十三;;唐纪二十九?起丙寅(726)尽癸酉(733)凡八年 2614 玄宗开元十四年二十一年 卷百一十四;;唐纪三十?起甲戌(734)尽辛巳(741)凡八年 2628 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十九年 卷百一十五;;唐纪三十一?起壬午(742)尽丁亥(747)十一月凡 ;;五年有奇 2643 玄宗天宝元年六载 卷百一十六;;唐纪三十二?起丁亥(747)十二月尽癸巳(753)凡 ;;六年有奇 2657 玄宗天宝六载十二载 卷百一十七;;唐纪三十三?起甲午(754)尽丙申(75月凡二年有奇 2670 玄宗天宝十三载十四载;;肃宗德元载 卷百一十八;;唐纪三十四?起丙申(756)五月尽九月不满一年 2682 肃宗德元载 卷百一十九;;唐纪三十五?起丙申(756)十月尽丁酉(757)闰八月不满 ;;一年 2695 肃宗德元载二载 卷百二十;;唐纪三十六?起丁酉(757)九月尽戊戌(758)凡一年有奇 2706 肃宗德二载;;乾元元年 卷百二十一;;唐纪三十七?起己亥(759)尽庚子(760)凡二年 27 肃宗乾元二年;;上元元年 卷百二十二;;唐纪三十八?起辛丑(761)尽癸卯(763)六月凡二年有奇 2733 肃宗上元二年;;宝应元年;;代宗广德元年 卷百二十三;;唐纪三十九?起癸卯(763)七月尽乙巳(765)十月凡二年 ;;有奇 2747 代宗广德元年二年;;永泰元年 卷百二十四;;唐纪四十?起乙巳(765)闰十月尽癸丑(773)凡八年有奇 2760 代宗永泰元年;;大历元年八年 卷百二十五;;唐纪四十一?起甲寅(774)尽己未(779)七月凡五年有奇 2775 代宗大历九年十四年 卷百二十六;;唐纪四十二?起己未(779)八月尽辛酉(781)五月凡一年 ;;有奇 2790 代宗大历十四年;;德宗建中元年二年 卷百二十七;;唐纪四十三?起辛酉(781)六月尽壬戌(782)凡一年有奇 2803 德宗建中二年三年 卷百二十八;;唐纪四十四?起癸亥(783)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 2816 德宗建中四年 卷百二十九;;唐纪四十五?起癸亥(783)十一月尽甲子(784)正月不满 ;;一年 2828 德宗建中四年;;兴元元年 卷百三十;;唐纪四十六?起甲子(784)二月尽四月不满一年 2839 德宗兴元元年 卷百三十一;;唐纪四十七?起甲子(784)五月尽乙丑(785)七月凡一年 ;;有奇 2850 德宗兴元元年;;贞元元年 卷百三十二;;唐纪四十八?起乙丑(785)八月尽丁卯(787)七月凡二年 2862 德宗贞元元年三年 卷百三十三;;唐纪四十九?起丁卯(787)八月尽辛未(791)凡四年有奇 2875 德宗贞元三年七年 卷百三十四;;唐纪五十?起壬申(792)尽甲戌(794)五月凡二年有奇 2887 德宗贞元八年十年 卷百三十五;;唐纪五十一?起甲戌(794)六月尽庚辰(800)凡六年有奇 2900 德宗贞元十年十六年 卷百三十六;;唐纪五十二?起辛巳(801)尽乙酉(805)凡五年 2914 德宗贞元十七年二十年;;顺宗永贞元年 卷百三十七;;唐纪五十三?起丙戌(806)尽己丑(809)六月凡三年有奇 2926 宪宗元和元年四年 卷百三十八;;唐纪五十四?起己丑(809)七月尽壬辰(812)九月凡三年 ;;有奇 2939 宪宗元和四年七年 卷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起壬辰(812)十月尽丙申(81年有奇 2953 宪宗元和七年十一年 卷百四十;;唐纪五十六?起丁酉(817)尽己亥(819)正月凡二年有奇 2967 宪宗元和十二年十四年 卷百四十一;;唐纪五十七?起己亥(819)二月尽辛丑(821)六月凡二年 ;;有奇 2979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五年;;穆宗长庆元年 卷百四十二;;唐纪五十八?起辛丑(821)七月尽壬寅(822)凡一年有奇 2992 穆宗长庆元年二年 卷百四十三;;唐纪五十九?起癸卯(823)尽戊申(828)凡六年 3004 穆宗长庆三年四年;;敬宗宝历元年二年;;文宗太和元年二年 卷百四十四;;唐纪六十?起己酉(829)尽癸丑(833)凡五年 3019 文宗太和三年七年 卷百四十五;;唐纪六十一?起甲寅(834)尽丁巳(837)凡四年 3032 文宗太和八年九年;;开成元年二年 卷百四十六;;唐纪六十二?起戊午(838)尽壬戌(842)凡五年 3046 文宗开成三年五年;;武宗会昌元年二年 卷百四十七;;唐纪六十三?起癸亥(843)尽甲子(844)七月凡一年有奇 3060 武宗会昌三年四年 卷百四十八;;唐纪六十四?起甲子(844)闰七月尽己巳(849)凡 ;;五年有奇 3073 武宗会昌四年六年;;宣宗大中元年三年 卷百四十九;;唐纪六十五?起庚午(850)尽己卯(859)凡十年 3088 宣宗大中四年十三年 卷百五十;;唐纪六十六?起庚辰(860)尽丁亥(867)凡八年 3103 懿宗咸通元年八年 卷百五十一;;唐纪六十七?起戊子(868)尽己丑(869)凡二年 3117 懿宗咸通九年十年 卷百五十二;;唐纪六十八?起庚寅(870)尽丙申(876)凡129 懿宗咸通十一年十四年;;僖宗乾符元年三年 卷百五十三;;唐纪六十九?起丁酉(877)尽庚子(880)十月凡三年有奇 3143 僖宗乾符四年六年;;广明元年 卷百五十四;;唐纪七十?起庚子(880)十一月尽壬寅(882)四月凡一年 ;;有奇 3156 僖宗广明元年;;中和元年二年 卷百五十五;;唐纪七十一?起壬寅(882)五月尽甲辰(884)五月凡二年 ;;有奇 3169 僖宗中和二年四年 卷百五十六;;唐纪七十二?起甲辰(884)六月尽丁未(88月凡二年 ;;有奇 3182 僖宗中和四年;;光启元年三年 卷百五十七;;唐纪七十三?起丁未(887)四月尽戊申(888)凡一年有奇 3195 僖宗光启三年;;文德元年 卷百五十八;;唐纪七十四?起己酉(889)尽辛亥(891)凡三年 38 昭宗龙纪元年;;大顺元年二年 卷百五十九;;唐纪七十五?起壬子(892)尽甲寅(894)凡三年 3221 昭宗景福元年二年;;乾宁元年 卷百六十;;唐纪七十六?起乙卯(895)尽丙辰(896)凡二年 3235 昭宗乾宁二年三年 卷百六十一;;唐纪七十七?起丁巳(897)尽己未(899)凡三年 3248 昭宗乾宁四年;;光化元年二年 卷百六十二;;唐纪七十八?起庚申(900)尽辛酉(901)凡二年 3260 昭宗光化三年;;天复元年 卷百六十三;;唐纪七十九?起壬戌(902)尽癸亥(903)正月凡一年有奇 3273 昭宗天复二年三年 卷百六十四;;唐纪八十?起癸亥(903)二月尽甲子(904)闰四月凡一年 ;;有奇 3285 昭宗天复三年;;天祐元年 卷百六十五;;唐纪八十一?起甲子(904)五月尽丙寅(906)凡二年有奇 3295 昭宗天祐元年;;昭宣帝天祐二年三年 卷百六十六;;后梁纪一?起丁卯(907)尽戊辰(908)七月凡一年有奇 3307 太祖开平元年二年 卷百六十七;;后梁纪二?起戊辰(908)八月尽辛未(911)二月凡 ;;二年有奇 33 太祖开平二年四年;;乾化元年 卷百六十八;;后梁纪三?起辛未(911)三月尽癸酉(913)十一月凡二年 ;;有奇 3334 太祖乾化元年二年;;均乾化三年 卷百六十九;;后梁纪四?起癸酉(913)十二月尽丁丑(917)六月凡三年 ;;有奇 3348 均乾化三年四年;;贞明元年三年 卷百七十;;后梁纪五?起丁丑(917)七月尽己卯(919)九月凡二年有奇 3362 均贞明三年五年 卷百七十一;;后梁纪六?起己卯(919)十月尽壬午(922)凡三年有奇 3376 均贞明五年六年;;龙德元年二年 卷百七十二;;后唐纪一?癸未(923)一年 3387 庄宗同光元年 卷百七十三;;后唐纪二?起甲申(924)尽乙酉(925)十月凡一年有奇 3400 庄宗同光二年三年 卷百七十四;;后唐纪三?起乙酉(925)十一月尽丙戌(926)三月 ;;不满一年 3413 庄宗同光三年;;明宗天成元年 卷百七十五;;后唐纪四?起丙戌(92月尽丁亥(927)六月凡 ;;一年有奇 3426 明宗天成元年二年 卷百七十六;;后唐纪五?起丁亥(927)七月尽己丑(929)凡二年有奇 3438 明宗天成二年四年 卷百七十七;;后唐纪六?起庚寅(930)尽壬辰(932)六月凡二年有奇 3450 明宗长兴元年三年 卷百七十八;;后唐纪七?起壬辰(932)七月尽甲午(934)闰正月凡一年 ;;有奇 3464 明宗长兴三年四年;;潞清泰元年 卷百七十九;;后唐纪八?起甲午(934)二月尽乙未(935)凡一年有奇 3475 潞清泰元年二年 卷百八十;;后晋纪一?丙申(936)一年 3489 高祖天福元年 卷百八十一;;后晋纪二?起丁酉(937)尽戊戌(938)凡二年 3501 高祖天福二年三年 卷百八十二;;后晋纪三?起己亥(939)尽辛丑(941)凡三年 3513 高祖天福四年六年 卷百八十三;;后晋纪四?起壬寅(942)尽甲辰(944)正月凡二年有奇 3527 高祖天福七年;;齐天福八年;;开运元年 卷百八十四;;后晋纪五?起甲辰(944)二月尽乙巳(945)七月凡 ;;一年有奇 3540 齐开运元年二年 卷百八十五;;后晋纪六?起乙巳(945)八月尽丙午(946)凡一年有奇 3552 齐开运二年三年 卷百八十六;;后汉纪一?起丁未(947)正月尽四月不满一年 3564 高祖天福十二年 卷百八十七;;后汉纪二?起丁未(947)五月尽戊申(948)二月不满一年 3576 高祖天福十二年;;乾祐元年 卷百八十八;;后汉纪三?起戊申(948)三月尽己酉(949)凡一年有奇 3588 高祖乾祐元年;;隐帝乾祐二年 卷百八十九;;后汉纪四?庚戌(950)一年 3601 隐帝乾祐三年 卷百九十;;后周纪一?起辛亥(951)尽壬子(952)八月凡一年有奇 3613 太祖广顺元年二年 卷百九十一;;后周纪二?起壬子(952)九月尽甲寅(954)四月凡 ;;一年有奇 3627 太祖广顺二年三年;;显德元年 卷百九十二;;后周纪三?起甲寅(954)五月尽丙辰(956)二月凡 ;;一年有奇 3640 太祖显德元年;;世宗显德二年三年 卷百九十三;;后周纪四?起丙辰(956)三月尽丁巳(957)凡一年有奇 3652 世宗显德三年四年 卷百九十四;;后周纪五?起戊午(958)尽己未(959)凡二年 3665 世宗显德五年六年 ;书表 ;;奖谕诏书 ;;校勘人姓名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 -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鉴于往事 资于治道 治乱兴衰 智慧宝典
书籍介绍
《通鉴》是司马光在其助手刘攽、范祖禹、刘恕等人的通力协作下,根据大量史料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战国至五代期间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秦、汉、晋、隋、唐等统一的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刻画了帝王将相们的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时至今日,《资治通鉴》仍是一本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的必读之书。
精彩短评:
作者:青冥 发布时间:2023-10-06 20:10:27
挑几个试试
作者:挠挠 发布时间:2019-01-30 18:13:11
2019060
作者:沉默的泰坦尼克 发布时间:2021-10-04 13:13:27
讲的太简单,前面中间有些很水的感觉,不知福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后面有些还行。
作者:老虎闻玫瑰 发布时间:2011-06-27 22:33:55
有错误
作者:正宗哈里麻麻 发布时间:2024-01-22 00:43:28
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真正能让人战栗的作品 原来真实 也很可怕
作者:Shirleysays 发布时间:2018-01-28 12:27:32
所谓的政治,大抵逃不过人治,好在美国有两党,互相牵制。选民们可以两头儿跑反,就看谁抛出的诱饵大。美国的三级联邦制,造成了选民利益最大化。城市的兴旺归根结底就两个要点:有人的捧人场,有钱的捧钱场。但是解决黑人与低阶级族裔的权益问题还是任重道远,内中隐含着暴动和骚乱的可能性。
深度书评:
本书与现实的一点思考
作者:缈 发布时间:2021-10-23 22:16:48
不说创新性和研究方法,说核心观点选民分裂和离心型政体导致了民主崩溃,所以从政体设计上要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合作,强大政党,议会制,议会选举单一选区简单多数制,我有一个问题如果这些都实现了还民主吗?或者说这种体制是不是太集权了,忽视了权力制衡的意义。如果选民分裂很低,政体向心力很强那独裁社会好像也是这样的;如果权力集中合作很多,那当权者没有操纵选举,长期把持权力的情况呢?
以我来看作者提出的制度最接近甚至可以说是一样的就是英国类似的制度,(书中的正面例子也是英国的前殖民地印度)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德国也很符合,一般都认为这些国家都是民主国家,但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这些国家不是很民主,且听我说完,议会制产生的责任内阁制权力很大,议会把行政权都交到内阁了,而内阁部长又听命于政府首脑(首相/总理),而首脑又是党魁,在强大的政党制度下全党受党魁的影响控制,尤其在议会席位占绝对多数时组建的多数政府,大权集于一身,立法权和行政权都在自己人手里,甚至警察,军队特务机构等强力机关都唯命是从的时候,还能有多少人和党魁对着干,确实是政治稳定了,反对派也掀不起大浪了,可这样对民主转型和维持真的好吗?
现在的英国首相英国疫情严重经济压力也大他却忙着安监控罚款,立法加强警察的权力摆明了**百姓;现任加拿大总理在他任内房价物价是大涨工资是没咋涨,就是人民生活水平降低了,澳大利亚总理和他也差不多连前总理都批评他独裁以及他们和我国的关系真的是。。。民主者所为吗?里什么什么国。。。新西兰的总理狗哨政治玩的溜,西方国家真的政治正确白左吗这是这些政客罢了,哪个国家保守派都是沉默的大多数,而她是一顿赢。德国的科尔默克尔把持这么多年,居然有数百万人移民国外了特别是巴伐利亚州,和特朗普是实际勾结表面对抗把自己打扮成民主堡垒;日本的情况就更严重了,是很向心很稳定了,选民也不分裂了,自民党长期执政就是首相走马灯的换不过也不碍事,可是那,很多地方议员是一直连任没人竞选,选民投票率低,政治竞争和政治参与都这么低又回到了那个问题这还民主吗,日本大家可能都清楚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还带有一些封建和等级的色彩,当然每个国家都有阴暗面但是不是政治问题能不能从政治上解决是关注重点就现在看来靠这些国家自我纠正的能力恐怕有限,当然世界上又是就一个国家。
权力是白纸黑字的制度不如说是影响力,更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形势,有平民黑白通吃也有官僚光杆司令,所以民主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主也不是有了什么选举就一蹴而就,保持民主需要每个人一份的努力没有哪种权利是白给的,不去争取就没有,不能指望人人都是好人,或者说每个人对公平正义理解都不同。不但混乱会让民主崩溃,大权独揽的僭主也可能摧毁民主,想着一个稳定就放任暴政便是掩耳盗铃。作者的分析想保住了初期民主的转型可对以后不知道会有什么影响,不是说作者说的没有道理只是有点静态,没有研究更多因素和因果。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拙见。
有些书你一点都不想看,又忍不住想看看人类究竟有多残忍
作者:新星出版社 发布时间:2021-03-17 11:01:21
打出这些字之前我在桌子前呆坐了两个小时,想象自己是宇宙有名大作家在脑子里模拟抽烟抽了十几根来获得灵感,每抽一根就想出一个开头又觉得“什么垃圾”把它给扔掉。最后干脆放弃,不如把我犹豫不决的心情大大方方展示给你。
而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是因为我想用语言能力内最好的句子向你推荐这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书中的两个主要元素都是极陌生的名词:
马里乌波尔
、
东方劳工
。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马里乌波尔这个城市毫无了解,甚至对它所属的国家乌克兰也只有地理课带给我的印象:哦,东欧。“东方劳工”则更是闻所未闻,比起犹太人、集中营幸存者记录下的种种悲剧,他们的经历仿佛被遗忘在历史的沼泽地中慢慢下沉,直到作者娜塔莎·沃丁把它打捞上来给我们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批乌克兰人在德国无所不在的煽动宣传下被送往德国。只要报名,就会拥有丰富的报酬、独立的居住区,“里面应有尽有,一应俱全:电影院、剧院、医院、广播电台、浴室等。乌克兰人将居住在明亮、设施完善的房间里,并且获得和德国工人相同的伙食。除此之外,考虑到所有民族的饮食特点,企业厨房将专门为乌克兰工人制作乌克兰饺子、红烧牛肉、格瓦斯等。”但迎接他们的并非天堂,而是非人的工作量、饥饿、挨打和经常性的侮辱以及匮乏的医疗供给,最终只能缓慢地迎接死亡。在这些事实暴露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被暴力遣送,他们在大街上被抓,在电影院、咖啡馆、轻轨车站、邮局,所有能抓得到的地方被抓捕,随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别无他物。这些以乌克兰人为主的“东方劳工”人数达到了1200万之多。
内封模拟做了劳工证,OST标记是用来区分他们和“高级种族”的
娜塔莎·沃丁的母亲伊瓦申科·叶芙根尼娅·雅科夫列芙娜就是一位来自马里乌波尔的东方劳工。来到德国后,她再也没有回过乌克兰,所有的亲人都没了联系,在娜塔莎十岁那年,她走入冰冷彻骨的河水中,自杀了。
好了,现在你已知的线索与娜塔莎一样,请问你要如何从这仅有的信息中抓住一线希望,找到自己究竟从哪儿来?
伊瓦申科·叶芙根尼娅·雅科夫列芙娜
如同推理小说一步步寻找真相一般,侦探娜塔莎开始了寻亲之路。但和本就以解决案件为目的的小说完全不同的是,现实中寻找的痛苦是你根本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在哪里、要在何处停止,也许世界上早就没有那个要找的答案;也许只要时机稍有偏差,一切努力都会成徒劳。如今,在近百年的恐惧和沉默之后,许多和娜塔莎一样的民众开始寻找那些失踪的、被逮捕的和再未归来的亲人。娜塔莎是幸运的,她找到了答案,最后甚至能绘制出一幅家族树状图,这个家族的历史极具戏剧性,远超她的想象……
现在我们暂且不提娜塔莎的家族史,我想这些碎片最好还是交到你手上,跟着她一点点拼接完整才更好。家族历史逐渐成型之后,娜塔莎在全书最后一部分拾起了关于母亲的回忆。她出生于战争结束的1945年,在与母亲相处的短短十年间,亲眼见证了战争给母亲、给家庭、给人类带来的绝望,越往下读、越接近“那一天”,这份绝望也几乎要冲破书纸,撞得人心碎了。
“她有一次问我,是更愿意留在父亲身边,还是愿意和她一起投河,带上我幼小的妹妹。‘不疼的。’她对我说,由于我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留在父亲身边,而且又不疼,所以我立刻同意。我甚至觉得,她愿意带上我简直是对我的嘉奖。”
“多数时间里,她只是坐在厨房的椅子上呆呆出神。不管我们怎么晃她、掐她,拽她的头发,都无济于事。她承受着一切,毫无半点反应。‘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投河?
’有一次我问她。她这才开口说话:‘很快就去。’”
“在此之后,我尝试杀死她。我悄悄把针放在床上,希望在她睡觉时针扎进身体,顺着血液流到她的心脏。她自己曾和我说过可以用针来玩这样的把戏。我整夜屏住呼吸,可是第二天早晨,她还是像往常一样起来了,似乎完全没有发现床上的针。”
对于母亲来说,活着是不是更加痛苦?
如果再也感觉不到生活给她带来的长久的、无底洞般的苦痛,是不是会更好?
娜塔莎的母亲做出了选择,我也只能读着俄罗斯诗人格奥尔吉·伊万诺夫的诗,陷入颤栗的沉默。
俄罗斯是幸福,俄罗斯是光明。
也许并没有俄罗斯。
太阳从未照亮涅瓦河,
普希金也从未倒在雪地里死去,
彼得堡从不存在——
只有田地,被雪覆盖的田地。
只有雪,只有雪......和漫漫长夜
永远只带来新的霜冻。
俄罗斯是灰烬轨迹的沉默。
也许沉默由颤栗组成。
冰冷的黑暗、子弹和绳索,
还总有疯狂的音乐。
营中的清晨,阳光照耀大地,
这片世间无名之地。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7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9分
网站更新速度:6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6分
是否包含广告:7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5分
稳定性:7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超值(302+)
- 好评(132+)
- 实惠(356+)
- 愉快的找书体验(402+)
- 赚了(487+)
- txt(354+)
- 品质不错(604+)
- 内容齐全(541+)
- 图书多(339+)
- 中评(564+)
- 强烈推荐(252+)
下载评价
- 网友 曹***雯: ( 2024-12-24 21:55:31 )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沈***松: ( 2025-01-07 04:32:57 )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温***欣: ( 2024-12-28 00:14:15 )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方***旋: ( 2025-01-02 19:06:37 )
真的很好,里面很多小说都能搜到,但就是收费的太多了
- 网友 家***丝: ( 2024-12-25 22:18:43 )
好6666666
- 网友 曾***玉: ( 2024-12-26 03:08:48 )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敖***菡: ( 2024-12-18 12:33:00 )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通***蕊: ( 2024-12-14 07:47:21 )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寇***音: ( 2024-12-18 19:30:26 )
好,真的挺使用的!
喜欢"资治通鉴(中华经典普及文库·全4册)司马光中华书局有限公司9787101162165蔚蓝书店"的人也看了
- 剑桥少儿英语考试全真试题第二级J(扫码听音频)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英语笔译实务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近三名家词选:外一种9787532584543兴海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攒多少钱 才能安心养老 中信出版社等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速查速记 初中数学公式定律 口袋书随身记速记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卫星通信组网控制和管理技术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全新名侦探柯南剧场版 第11位前锋 下L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智能楼宇建筑与施工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CFA一级备考手册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 婚姻家庭法新论:比较研究与展望 巫昌祯 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电子版 epub 免费 txt 2025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7分
人物塑造:7分
主题深度:6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7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5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9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8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9分